2018.08.05 酷熱吊燈籠及暑期環東北紀念之旅

2018.08.05
酷熱吊燈籠及暑期環東北紀念之旅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起) > 烏蛟騰新屋下 > 九担租 > 犁三古道 > (吊燈籠南脊) > 吊燈籠 (三角網測站) > (吊燈籠東脊) > 犁頭石 > 三椏村 > 山尾坳 > 小灘 > 荔枝窩 > 山塢 > 鎖羅盆 > 榕樹凹 > 亞公坳 > 谷埔 > 鳳坑 > 雞谷樹下 > 鹿頸小巴總站 (鹿頸路) (終)

出發時間:11:32am
天氣:多雲 酷熱 部分時間有陽光 及局部地區有雷雨,氣溫介乎 30-34°C (天文台) / 29-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79KM (67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村狗 (三椏村及荔枝窩)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8279955

-
去年八月,我去了荔枝窩四日三夜之旅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25242457571851),
事隔一年,這天剛好是八月份第一個星期天,
亦是一周年紀念之日,
故此便決定一遊新界東北,順道重遊舊地。

遊新界東北當然就少不了登吊燈籠頂,
無論天氣多熱,這也是我例牌的活動之一,
亦是我在酷熱下少數會攀爬的非官方山徑之一。
或許因為新界東北位置較偏僻,
這更是我少數會刻意提早起床的行程,
因此當天十一時左右便到達烏蛟騰。

遊烏蛟騰,固然少不了吃茶水站的餐蛋麵 (非夏季時或可選擇客家豬肉麵),
抵吃之餘又方便,
吃過後就正式起行了。
先是到達位處犁三古道的吊燈籠南脊路口,
此時正值陽光普照,實屬酷熱萬分,
不過對於有熱適應經驗的我,當然無阻登山決心。
不過,登上吊燈籠南脊半途時,突然發現頭頂上有一烏雲,
而陽光也間中被遮擋,
同時,手機傳來了雷暴警告,細看下了解原來新界西北一帶正自爆雷雨區,
按情理不會影響到新界東北一帶,
故此便安心的繼續上登。

到達吊燈籠頂,此時已過行程出發時間的一小時,
亦是盛夏登吊燈籠的正常需時。
此時山頂的山友剛走,我便拿出神器自拍了好一會,
一覽這夏日高清版的吊燈籠風景,
停留了大約廿分鐘才下山。

從東脊下山,需時較久,約四十分鐘,
主要是兩旁植物較密,加上路多碎石,得慢走。
走到一半,忽然聽見大埔方向傳來幾陣雷聲,
基於已下山到一半,便沒加理會,專注繼續行程。

後到達三椏村,在士多補水後,再經小灘前往荔枝窩,需時約半小時。
此時雷聲消失,天色良好。
到達荔枝窩,又見到熟悉的環境,
記起去年集合的木搭廣場,
又見到夜裡住在其中的客家房子,
我沿著熟悉的村徑到處查看,
發現比我像中的靜,
群英姐不在,HKU 同事不在,
賣小吃的攤檔沒有營業,
剩下的大多數都是遊客來的。

既然如此,我只好先去二伯士多吃個菜脯抄蛋飯,
邊吃邊賞貓狗大作戰。
吃到一半時,忽然見到熟悉的臉孔走過,
噢,竟然是去年的長春社導師 Nancy,
實在有點驚訝。
吃過飯後,便落田一遊,
看到剛插好秧的水稻田,
這亦是長春社同事假日還得回來處理的工作之一,
亦令我回想起去年四日三夜的點點滴滴。

大約三時半多,補了水後,
便準備離開荔枝窩,
此時接二連三聽到雷聲隆隆地響著,
查看天文台雷達圖,發現在沙田區及大埔區又再次自爆雷雨區了,
為安全起見,等候了一會,到四時左右仍見到雷雨區沒有飄過來的跡象,
才正式起行,經鎖羅盆、榕樹凹到達谷埔,
沿途一個多小時,不斷都聽到雷聲,似是從深圳一帶傳來,
與雷聲作伴的我索性連音樂也不放了,
最神奇的是,鄰近這麼惡劣的天氣環境,
而我的行程沿途卻一滴雨都沒有,算是幸運呢。

到達谷埔,人流比起正常少的多,
主要是內地遊客及操山者為主。
於是我快步走至鹿頸,
亦理所當然地沒有候車人龍,
準時乘六時半開出的小巴離開,
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