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3 貝澳青龍脊登二東.天池遊兼過大東頂.蓮花至白芒返東涌 之旅

2019.11.03
貝澳青龍脊登二東.天池遊兼過大東頂.蓮花至白芒返東涌 之旅


貝澳 (羅屋村) (嶼南道) (起) > 鳳凰徑段十一 (L120 標距柱) > 貝澳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52) > (南大嶼郊遊徑) > 青龍脊 > 二東山 > 大東爛頭營 (1-9 號) > 天池 > 大東爛頭營 (11-26 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 鳳徑段二近 L014 標距柱 > 雙東坳 > 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牛牯膞-婆髻山 山腰 > 白芒 > 行人隧道 > 東涌東填海區海濱長廊 (經企頭角) > 中石化油站 > 映灣園、藍天海岸 (文東路) > 東薈城名店倉 > 港鐵東涌站 (終)

出發時間:12:14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5-30°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75KM (103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12276

-
因著之前操山負荷較大,加上近日休息不足恢復較慢,是天決定來個真正輕鬆遊!
起床後見天色明朗,想到在這深秋乾燥日子最適合當然是玩大嶼兩大之一,
湊巧未曾玩過二東青龍脊,便決意出發一試!

中午十二時二到達貝澳羅屋村,疏洗一下後便正式起行。
初段逆走一小段鳳徑段十一,這路我向來走得多,全無陌生感可言。沿天然石級上登至最高點 (即 L120 標距柱位置),左轉是沿鳳凰徑續走至引水道,但這次則取右方泥徑直上,
沿路能上走至南大嶼郊遊徑,而路況也不算崎嶇,但沿途多塌樹,需小心行進。

踏上泥徑走數分數,便會見到一個三角網測站,同時亦為唯一開揚位置可直望貝澳全景。
離開三角網測站,續向上登,中段路徑稍為混亂,得細心留意地上之小徑走向,而我也中了招,走錯了一小段。
從 L120 起計弄了三十四分鐘後,才接回位處海拔三百餘米之南大嶼郊遊徑。
其實這段路程只有約 0.6KM,但因要在林裡穿稄,故此花時甚久。
除密林阻礙外,沿途亦難免中了不少淡竹葉花穗及肖梵天花籽,不過秋季登山實在難以避免 (印象中西貢東較少遇上這類植物)。

橫過南大嶼郊遊徑,青龍脊登山口就在對面而已。
此脊名字雖與青龍石澗類同,但其實兩者相隔很遠 (當然難度相差更遠),而青龍脊行走全程是看不到青龍石澗的。
青龍脊全程幾乎都是踏草坡而上,全程沒有危崖。近期走過的人看似不少,踏出尚算明顯的路徑,
難度比想像中低,與大東北脊 (大石脊) 相比更是明顯容易一級。
初段斜度甚高,而且部分泥土鬆散,宜慢步行走。
此時雖未能直視二東山,但其實能看到更遠處之大東山,山上有數顆著名打卡巨石,亦能清晰可見。

約於海拔五百米處有一「蜜月期」,這裡路勢相對平坦,同時景觀開始變得開揚。
不過亦有少部分上上落落,踏草而下時尤需提防滑倒。
邊走著邊回頭望向山下之貝澳,這亦是我是天起程之地點,看著自己位處越來越高,貝澳也越來越遠,實蠻有趣的說!

過了平緩位置後,又有一處急斜需抓草而上,就這樣走著走著,不一會便開始看到大東爛頭營,
而此時亦再次變平坦,路旁雜草亦變得稀疏,此處距離二東山山頂其實已十分接近,多走約十分鐘便能到頂。
就這樣,我除了圓滿完成青龍脊之餘,更成功挑戰由海平面高度直剷上二東山山頂了,
由貝澳羅屋村起計,共了 2hr 18min 方到二東山山頂,而從南大嶼起計,也用了 1hr 25min (青龍脊段長 1KM)。

二東山山頂非首次踏足,但對上一次刻意上來,已是剛好三年前了 (2016 年 11 月 27 日 三小時二東山快閃之旅-經黃龍坑郊遊徑)。
山頂除有 1 號爛頭營外,不遠處更設有天文台二東山氣象站 (主要是測風速風向之用)。
在山頂拍了一下照後,走到爛頭營外之石椅大休兼吃麵包,吃飽後再次起行,此時已是三時正。

從二東山下走至鳳凰徑路程不長,不一會便到達,這時亦決定要於一小時內遊畢兩個地方 — 天池及大東山山頂,
其中天池未曾到過,故此就先參觀一下吧。
前往天池之小徑不明顯,雜草叢生,而且前人走出了很多條路出來,但其實從 11 號爛頭營對開那條路才是最好走的。
無論走哪一條路,終也會於 9 號爛頭營處交匯,方能續下走至天池,其實路程很短,不一會就到達。
天池是位處大東山山谷處之一個大型儲水池,相傳是昔日由外籍傳教士興建的,
但直至現在基本上仍完好無缺,亦不見吸引遊人聞名前往,是天便見有一群遊人剛從天池離開。
比較有趣的是,天池的水雖然看似為不流動的死水,但仍見到小魚池裡往來翕忽,與游者同樂!

參觀完天池後,便原路回程至鳳凰徑,此時已為三時半,趕及到達第二個目的地 — 大東山山頂。
是次登大東山取道 18 號爛頭營旁之小徑,斜度不高,但雜草相對也不少,顯然並非受行山人士最常採用之登山徑。
走了廿分鐘,終到達大東山山頂,話說我雖常操山走經大嶼雙峰,但主要都是沿鳳凰徑走,並不會刻意登上大東山山頂。
對上一次來到大東山山頂已是剛好兩年前了 (2017 年 11 月 11 日 大東北脊之旅)。
是天再臨,果然回憶湧現,畢竟大東山山頂是我開始用 GPS 行程紀錄以來首個踏足的地方呢,
那次更是從 L015 旁的陡峭泥徑直剷上大東,還正正遇上數輛越野單車正衝下來,真是有驚無險啊!

是天相較昔日數次登上大東山山頂,天色皆要明朗,最少是罕有地沒霧,但人流也極多,
坦白說是天上落大東山沿途也遇上極大量的人群,其實也對的,
一年之中,能夠在大東山看到芒草兼沒霧的高清風景,大概沒多少天,十一月相信是最適合一臨大東的日子!
在大東山賞了約十分鐘景兼拍照後,約四時二便開始下山去了,
是次下山取接回 L014 最高點山徑,這路相比是天上山走那條明顯更被行山友廣為使用,同時路況亦更佳,雜草亦較少。

約十五鐘後駁回鳳凰徑,是天由於計劃取道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婆髻山 山腰線下山,
路雖然走過數次,但由於路程較長,需預留足夠時間,因此往後路段步速加快,超越了一群又一群行山友後,
走了再一個十五分鐘後終來到佶雙東坳,並在此左轉往蓮花山方向,此時為四時半。

沿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婆髻山 山腰線走著,這線剛好不久前 (九月初) 才走過 (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386208181475270)。
也許是天地面乾燥,加上對此線熟悉度有所增加,因此竟然完全不覺得有困難之處,
而且發現早前蓮花山對落有一頂頭的樹幹已被鋸掉,使路線難度進一步下降。
這線並非眾為人知的人路,而且路程長,正常來說接近傍晚時分,較難見到遊人,
不過是天途中就遇上一群山友反方向正在登山。

一直走著,五時正過鴨腳瀝腰開始下山,
五時四便到達婆髻南坳,此處能望見東涌全景,是天更同時看到夕陽西下,實是美煞人。
而此處有小徑直下降至翔東路近映灣園位置,也一度曾吸引我考慮由此下山,
但想了想,既然尚有時間,走遠點又無妨,故最終仍是決意先降白芒再回東涌。

臨到白芒時遇上數名山友,同時仍見到美炒的日落,到達白芒時為五時十,已是過日落時分了。
以 1hr 20min 由雙東坳走至白芒後,便轉左直走向翔東路方向,至一行人隧道取道橫過北大嶼山公路,到達海濱長廊。
此時開始入暮,天上出現了燈紅色的晚霞,實在是美極了!
美中不足是東涌東擴建填海工程早已展開,已無法再能在此欣賞到無敵大海景了,
不過原來也仍吸引了大批人取道夜跑及踏單車,至於 2016 年之前純潔的海岸線,就只能在回憶裡回味。

從白芒走至東涌站,最直接方法是過中石化油站後取文東路直走,再穿過東薈城名店至南翼,
原來路程不短,達 3.6KM,是日用了46min 才到達地鐵站,在此結束是天完美行程!

總括而言,是天行程極精彩,兼旺中帶靜,
初段青龍脊全程沒人,獨享了靜謐的二東山南脊;中段在大東山間遊走則能觀賞到莊觀的芒草景;
尾段取道蓮花脊至白芒再回東涌,則時間剛剛好,有幸能賞到日落及晚霞,創造了十一月份一個完美的星期天!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