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盛夏 追尋晉津徽光】Day 18 安徽合肥:城區


第十八天:安徽蚌埠
📍置地廣場星光匯(蜀山區)
📍合肥萬象城(蜀山區)
📍安徽醫科大學 翡翠路校區(南校區)(蜀山區)
📍合柴 1972 文創園(包河區)
📍合肥體育中心體育場(蜀山區)

行程的第十八天,是偶像開唱的大日子。按慣例當日會有大量官方及歌迷自發的應援活動,且物資先到先得,所以一醒來便立刻動身前往蜀山區。

先到置地廣場星光薈,這是位處蜀山區內的潮流商業聚點。除了領取應援物資,這裡也能近觀合肥地標之一的安徽廣播電視中心,其流線型外觀極具現代感,猶如展翅鳳凰,是城市天際線的亮眼存在。領完物資,順道欣賞這座特色建築,確實值得打卡留念。











之後再次回到隔壁的合肥萬象城,領取官方應援物及蓋章。適逢這次是巡演最終站,是嵩哥與歌迷的一場盛大告別。來自五湖四海的歌迷都爭相遠赴嵩哥的家鄉,迎接這場最終幕。相比前幾場,應援氛圍更顯熱鬧。逛著逛著,期間還意外入鏡工作人員的相機,有無驚喜,過幾天便知分曉。











一直逛到近下午三點半,才決心離開商場,抓緊時間到附近打卡。畢竟在合肥的旅程僅就三天,每分每秒都格外珍貴。先乘車往安徽醫科大學翡翠路校區(南校區),這是安徽省重點醫學高校,學術氛圍濃厚,當然更因為它是嵩哥當年攻讀本科的地方,所以才讓我專程過來打卡。其中南校區鄰近合肥體育中心,也是嵩哥大一至大三所在的校區,可惜前往途中忽然落雨,便順勢走進附近餐館,點了份家常豆腐,作為當天的第一頓正餐。








午飯後來到不遠處的「合柴 1972 文創園」,這座由舊合肥柴油機廠及監獄活化改建而成的現代化文創園區,於 2019 年開園,融合工業遺存與當代藝術,是頗具特色的文化地標,感覺與早前探訪的「東郊記憶」、「鄭州記憶」類似,也與翌日到訪的「新糧倉•文化商業合集」有幾分相像。園內值得打卡的點不少:各處的「合肥」地名牆、卡旺卡分店上的小熊、地標圓形堡壘、趣致的合肥鞠躬人像、復古風的合肥家電故事館(內有豐富的城市發展介紹),以及適合拍照的旋轉回廊等,其間還巧遇路唱歌手,甚為熱鬧,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參觀完畢已近六點半,是時候返回合肥體育中心,準備迎接嵩哥巡演的最終場。這一晚,願百忙中抽空遠道而來的聽眾,都是最愛嵩哥的一群人。無論是幸運搶到好票的,或是未能如願、只能爭取場外站票的,在這晚都能無邊界地感受嵩哥的愛意,完成一場真摯的雙向奔赴。除了原版帶獨白的《有何不可》、呼應巡演主題的《蝴蝶的時間》外,無人機表演更成當晚一大驚喜 — 展翅的蝴蝶、格洛米和廬州月相繼在夜空閃耀,最終幕的嵩哥比心圖案,溫柔提醒著我們:縱然此後再無名為「呼吸之野」的演唱會,嵩哥仍會以任何方式,堅守這份長久的陪伴。















演唱會臨近尾聲,當《如約而至》旋律仍然響著,多數人仍沉浸於與嵩哥「最後一面」的不捨時,我毅然去實現了那個說好的約定 — 接他下班。那個微笑揮手的身影,成了記憶裡最終卻最溫柔的定格。想起昨夜未能接成的遺憾幾乎讓我潰堤……如今回看,反倒慶幸那份留白。它讓故事在落幕前悄然校準軌跡,教我學會調整心態上的參數,終恰好蹭上我們最好的遇見。這份悸動,成了當晚散場後徒步二十多分鐘前往地鐵站途中,心底不斷偷偷回味的故事;也成了往後回歸日常時,行走於平凡野路上的一顆溫潤明珠。







總說相信經歷,卻又畏懼經歷。這一路走來太難,如今能站在嵩哥面前,比旁人都更不易。那些年追逐夢想卻無人理解,在自卑迷霧中低頭前行時,是他的歌聲遞來星光,支撐我未曾放棄。而今天,當自以為配不上驚鴻一瞥時,命運卻給了我最意外的饋贈,彷彿此刻,我成了嵩哥最虔誠的信徒。

你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散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想起上次錯過以後那兩千多天的等待,內心仍會輕輕顫抖著……但沒關係,這次我不會忘記,無論下個旅程多遠,我都會在追夢路上堅持下去,讓每段平凡故事,都悄然發酵成「惟愛你」的年份珍藏。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或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