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30 石壁郊遊徑、石壁山火瞭望台及南大嶼郊遊徑 (首半) 之旅

2018.06.30
石壁郊遊徑、石壁山火瞭望台及南大嶼郊遊徑 (首半)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石壁郊遊徑 (貝納祺徑) > 塘福引水道入口 > 嶼南道 > 石壁 204M 山頭 (石壁山火瞭望台) > 嶼南道 > 塘福引水道 (經水口郊遊區) > 南大嶼郊遊徑 > 伯公坳 (終)

出發時間:2:16pm
天氣:多雲 部分時間有陽光,氣溫介乎 25-32°C (天文台) / 26-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58KM (50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這天天氣同樣是不太穩定,
中午前後更有驟雨及雷暴警告,
只好改以走郊遊徑為主,
還是得要中途有撤退路線的,
不過,天氣卻比預期好,中途更沒有下過雨。

這天先是從昂坪巴士站出發,
到達心經簡林附近,經石壁郊遊徑下降到嶼南道,
進徑後沿途鮮有遊人。
初時有感毛毛雨,說實也有少許擔心的,
怎料愈走天氣便愈放晴,
經過全程最好風的西狗牙起點,更能看到美滿的大嶼全景!
或許因為此時看到對面石欖洲附近有一個山火瞭望台及一些電訊發射站,
忽爾好奇想去看看,
於是走到嶼南道時,便決定上去看看。

登這瞭望台本不難,起點沒有官方指示,但有多條橙色絲帶,
路徑清晰,林不算密,
唯獨在這天登山時,沿途卻走經數十個蜘蛛網,
有些蜘蛛更大得如拳頭般,恍如到了原始森林,實在是怕怕的,
只好拾一些樹枝開路。
可能由於上網次數太多,影響了心情,走得不爽快。

登上約二百米海拔的山頂,此乃石壁山火瞭望台所在點,
這瞭望台是新型的兩層高設計,灰色油漆為主,實為較旱見。
附近一帶本是風光不錯,憾而被樹林擋著,除非登上瞭望台,不然難以看清楚整個大嶼全景。
而旁邊更有一個綜合流動電話訊號發射站,及警察通訊站,
難怪一路上可見電訊盈科在十多年前舖設的管道 (這做法在郊外是比較少見的,皆因現時以微波骨幹傳輸為主)。
我認為這個地方是值得來一遊的,也許冬天時不用無限上網,登此峰會較適合。

及後原路折返,再次走到石壁燒烤區,
再續走塘福引水道,
其間更走進了中狗牙坑的入口看看,數月前的乾坑,現在果然流水不息。
後於近塘福位置登上南大嶼郊遊徑,這路徑初段急升近二百米海拔高度,及後相對平緩。
可能由於上網次數太多,影響了心情,走得不爽快。
正好走到伯公坳時已值傍晚時分,
只好乘車離去,結束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29 上下城門雙環塘之旅

2018.06.29
上下城門雙環塘之旅


美田邨 (香粉寮街) (起) > 白田村六區 > 下城門道 > 下城門水塘主壩 > 沙田郊遊徑 (下城門水塘段)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燒烤區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菠蘿壩) >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城門白千層 > 河背 > 半閒亭 > 城門水塘觀景台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 > 麥理浩徑第七段 (近 M126 標距柱) > 針山鎢礦場遺址小徑 > 下城門水塘涼亭 > 下城門水塘主壩 > 下城門道 > 白田村六區 > 美田邨 (香粉寮街) (終)

出發時間:2:56pm
天氣:天晴,氣溫介乎 30-33°C (天文台) / 28-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59KM (51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有野狗 (麥理浩徑第七段 近 M126 標距柱)

-
基於前兩天練跑練得太艱辛,
這天為了給身體恢復,
決定不走長線,改為輕鬆遊一個以往較少去的地方,
就是上下城門水塘環塘!

坦白說,
城門水塘環塘倒是試過多次的,儘管是多年前,
而下城門水塘半塘走也試過多次,儘管印象依稀,
但說到上下雙塘環塘,就真的是第一次了,
路線不太難走,但個別路段不明顯,真的是靠點創意才能走出來。

是次起點在主場大圍,
先從美田邨出發,
沿白田村村徑接駁下城門道,上登下城門水塘主壩,
再沿南面郊遊徑走至上城門主壩,
雖說是郊遊徑,但其實算是破爛的引水設備,
有幾處需攀渠及跨過荒廢水管而過,需慬慎行進,
此段向來是甚少遊人前往,
人煙稀少,卻能清晰地聽到城隧中段架空橋的行車聲,及看到橋上的車輛,
算是此行程的一種特色。

到達城門後,先在燒烤區公廁外購買飲料,
接著沿城門道、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及畔塘徑順時針繞上城門一圈,
基於此段是受歡迎路段,約消一個半小時,
全程易走,沿途遊人不乏,
途中我更登上了位於城門東北面最高點的城門水塘觀景台,看了看風景,
再繼繼行程。

快將到達主壩前,左轉往登針山 (麥徑段七) 之路,
走了約一分鐘,約在 M126 位置忽然碰見有三頭野狗,兩黃一黑,
幸好不太惡,經我一呼喝便後退讓路。
這是我多次走此段 (包括夜行) 以來,首次發現有野狗地盤,看來下次經過時要格外小心。
經過 M126 路牌後續走十數步,便能在右前方覓暗路往下城門水塘北面車路,
此段路其實是 UTMT 比賽路線的一小部分,但網上介紹資訊極少,
走過後才知道路況比想像中好,林不算很密,而且路面只有間歇性的浮沙碎石,
更僅有一兩個位置需手足並用,其餘都是安全的,路程也不長,
不過怎也算是全天最難走的一部分。

直至見到柏油路及一涼亭,便代表再次到達下城門水塘,
沿順時針方向續往主壩走,此時剛好看到群山後的日落餘暉,
再返回下城門道,
取村徑返回美田邨,
結束這次全長約 16KM,上攀約 500M 的四小時獨特雙環塘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27-28 綜合訓練及操山 上窰郊遊徑、北潭郊遊徑之旅

2018.06.27-28
綜合訓練及操山 上窰郊遊徑、北潭郊遊徑之旅



操山:
北潭涌傷健樂園 (起)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元五墳 (上窰郊遊徑) > 曝罟灣營地 > 上窰民俗文物館 > 北潭涌復興橋 (龍坑河) > 麥理浩徑起點 > 鯽魚湖 (北潭路) > 北潭郊遊徑 (經北潭凹郊野公園管理站) > 北潭凹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3:18pm
天氣:天晴,氣溫介乎 31-33°C (天文台) / 30-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4.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0.39KM (31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960926


綜合訓練:
1. 城門河畔 (沙田瀝源橋至大水坑站) 及梅子林路
2. 城門河畔 (沙田瀝源橋至烏溪沙青年新村)

-
這天本來打算操樂善行長線,
但基於前一天操了 Threshold (T-pace) 及斜坡 Interval (I-pace) (取道子林路) 操得過累,
這天狀態不佳,到達元五墳後已開始感乏力,
走了首 10KM 已用了近一小時四十五五分鐘,更知道表現不濟,
加上又遲了出發,心知以此速度必定入黑方能完程,
剛好走到北潭凹時,遇上有巴士來 (非周末班次可真疏),決定退出。
原來樂善行長線也算不上輕鬆,感覺與麥一、二很接近。

回到沙田市中心,才是六時多,
吃一下東西,休息一下,到七時多,
為了不浪費了這天,決定操一下 10KM Tempo run,
取道沙田至馬鞍山海旁,
表現尚可,唯有待改善步幅。

經過是次經驗,
我發現操山比街跑是明顯要吃力,
若是天氣不穩定,又或連續多天登山後,相信街跑會更為適合。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24 郊公生快 操山 麥五半、六至八 (慈雲山北 - 荃錦坳) 之旅

2018.06.24
郊公生快 操山 麥五半、六至八 (慈雲山北 - 荃錦坳) 之旅


慈雲山北 (起) > 慈雲山觀音佛堂 > 沙田坳 (麥徑段五) > 雞胸山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12:48pm
天氣:多雲 部分時間有陽光 及有間歇驟雨,氣溫介乎 26-31°C (天文台) / 22-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4.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8.05KM (185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890458

-
這個周末,本來是網主最休閒的時光,
卻沒想到兩天同樣在早上十時左右出現突如其來的暴雨,
使行程被迫告吹,實屬可惜。
幸好,周日天氣漸轉明朗,雖仍有幾陣驟雨,
但最少在日間都沒有暴雨及雷暴,
故然是出發操山的好日子。

這天是六月二十四日,
除了是一個熱鬧的周日外,
更是郊野公園成立四十一週年紀念大日子,
皆因三個最早期的郊野公園 (獅子山郊野公園、金山郊野公園及城門郊野公園) 都是在 1977 年的這天正式成立,
是當時香港踏入自然保育之一大里程碑。
時至今日,郊野公園在香港已發展到共 24 個,
其地位及重要性無容置疑,
於去年,漁護署更藉著 40 週年紀念,舉辦了一系列推廣活動。
而在這年,雖然再沒有特別官方宣傳活動,
但身為郊野愛好者,怎可忘記在這特別日子,為其「慶祝」一番呢?
為了能連貫走畢上述三個郊野公園,向其示意生快,
我決定操練麥理浩徑段五後半、六、七及八。

是天行程始於慈雲山北,
起程前其實下了一場大驟雨,
幸而下車後起行前雨及時停了。
下車後,先循慈愛苑後的護土牆長命梯上攀約一百六十米到達沙田坳獅子亭,
慢步需時約十五分鐘。
到達獅子亭,順道到士多購買一支佳得樂作補給,
那怕此時補給看像早了點,不過這將會是是天沿途唯一一所士多,
不容錯過補給機會。

及後正式踏上麥徑,
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
它的範圍包括北九龍與沙田之間的山嶺地帶,總面積為 557 公頃,
覆藝多條著名山徑,包括麥理浩徑、衞奕信徑、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及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以及慈沙古道、獅紅古道及乾隆古道等歷史遺徑,而著名景點則有巍峨峻峭的獅子山和望夫石。

登上雞胸山過程中忽然有驟雨,幸下了數分鐘便停了。
可是,此時通往九龍坳沿途泥路都滿佈泥漿,
雖沒有西灣山那般惡搞,
但也要格外當心,步伐不能太快,不然容易滑倒。
到達九龍坳後,
雙腳早已變小泥鴨,
幸好往後路段再沒有泥漿路。

雖說這天有雨,但霧不算大,
景觀也十分清晰。
在筆架山觀景台,
更可遠觀至土瓜灣、東九龍以至港島一帶,
或許由於既雨又晴的天氣令人有點吃不消,
因此走此段時心態上彷彿由操山變成了賞景。

續走至筆架山,
越過龍欣道,
踏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亦象徵著可以開始慢步了,
可惜卻在此時,發現身上的心跳帶 (HRM-Tri) 竟然沒電了,
那不就無法監察進階跑步動態數據?
算吧,幸好錶上的光學心率準確度還不錯的,最少仍能計算訓練成效!
原來慢跑著鷹巢山自然教育徑,感覺並不是很漫長,
比起步行要開心得多。

橫過大埔公路,
踏上金山郊野公園,
它的主體位於新界沙田區,佔地 339 公頃,
園內共有四個水塘,包括首個新界水塘-九龍水塘 (1910年建成),石梨貝水塘 (1925年建成)、九龍接收水塘 (1926年建成)及九龍副水塘 (1931年建成),
公園以北的走私坳更是尚存戰時軍事陣地遺跡。

續走麥六,亦是麥徑中最短的一段,
中等步速下約四十五分鐘就走完了,
並到達城門郊野公園,
它佔地達 1400 公頃,北起鉛鑛坳,南至城門道;西起大帽山,東至草山及針山,
其中城門水塘位於大帽山東南山麓,群山環繞,風景秀麗。

麥七起點燒烤區位置有汽水機三數部,難得一見大部分飲品還未售罄,
當然就珍惜機會作最後補給吧。
疏洗了一下,
便趕緊踏上麥七了,
餘下來的路途,亦是平日所操的「針草帽」。
唯獨這次在針草帽前已走了約 12KM 路程,感覺有點新鮮。

也許由於相對濕度偏高,加上土壤水分尚未乾涸,
在夕陽照射下,由起程開始便有感格外翳焗,
步速也比起平日操山為慢,
故用了近四十分鐘才登上針山。
之後下降至針草坳,踏上草山林道,
柏油路上加上樹蔭,
狀態始稍回復正常。
不知為什麼,這天沿途操山友特別多,
比起以往都多。
甚至在登山草山途中,遇上一大群 (為數近廿個) 跑山友迎面而來,
場面震憾。

到達草山,下降至鉛礦坳,
便離開城門郊野公園範圍,
進入最後的大帽山郊野公園。
此時陣陣涼風吹起,氣温大降,
跨過燕岩頂、四方山,
到達四方亭,
已見大帽山一帶被濃霧濃罩著。
沿大帽山林道登上雷達站閘口時,霧大得什麼都不見,
於是慢跑下山,至海拔七百多米附近,始重見風光,
同時亦看到金黃色的日落從密雲間若隱若現,情景甚美。
續下山到大帽山茶水亭時已是七時,
剛走了一班 51 巴士,
幸好周末班次不太稀鬆,
即使是晚上七時至八時間,亦是半小時一班車,
加上茶水亭逢六日都營業至晚上十一時,
因此決定吃點東西,順道等七時半的巴士。
是天跑山行程於是完美地結束在蓮姐出售的甜點當中。

PS. 沒想到才剛完程半小時,便開始下起大雨來,
及後回家更見天文台發出雷暴警告,
能夠在行程途中避過惡劣天氣,不至打擾了給郊野公園慶生的好時機,
實屬天贈之意。

小結
是天操山相比平日較不認真,除了因間歇下雨外,
心跳帶沒電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即使麥五、六放慢了步伐,
但針草帽段還是追回了一點速度,
終以五小時五十分鐘完程,尚算可接受吧。
這次在兩個周日 (一周的日子) 分兩次跑完了大雙坳 (三至八),
發現頭半段比後半段輕鬆,行程也稍短,
看來若要加強夏日越野跑之能力,
非多操麥三至五半莫屬。

注:麥七官方起點位置早在城門燒烤區公廁,而非主壩末端。

-
詳細時間表 (以四捨五入計算):

慈雲山北 - 沙田坳 (獅子亭)                 15min
沙田坳 (獅子亭) - 筆架山雷達站      1hr 0min
筆架山雷達站 - 大埔公路                       28min
大埔公路 - 城門燒烤區 (麥七起點)          46min
 補給及疏洗                                         3min
城門燒烤區 (麥七起點) - 主壩末            5min
主壩末 - 針山山頂                              40min
 拍照                                                   1min
針山山頂 - 針草坳                                8min
針草坳 - 草山                                     36min
草山 - 鉛礦坳 (麥八起點)                    12min
 小休                                                   5min
鉛礦坳 - 四方山坳                                  44min
四方山坳 - 白波                                     20min
白波 - 大帽山茶水亭                           31min

總計                                            5hr 53min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18 上窰、環曝罟灣、環萬宜之旅

2018.06.18
上窰、環曝罟灣、環萬宜之旅


上窰巴士站 (大網仔路) (起) > 北潭涌復興橋 (龍坑河) > 上窰民俗文物館 > 黃宜洲村 > 起子灣村 > 曝罟灣基圍堤 > 元五墳 (營地)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糧船灣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萬宜路) > 浪茄山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上窰巴士站 (大網仔路) (終)

出發時間:1:33pm
天氣:天晴,氣溫介乎 29-32°C (天文台) / 28-4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4.33KM (78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837042

-
這天為端午節,
觀賞龍舟競賽當然是慶節活動之一,
在出發遠足前,我去了沙田城門河畔近沙燕橋的終點位置觀賞了幾隊龍舟出賽,
才踏上 299X 巴士前往西貢,
此時已感天氣甚炎熱。

約一時半到達潭涌,
在發記士多喝一下飲品後,
便踏上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起程。

途徑上窰民俗博物館時,發現開了門,
於是進去參觀了一下,
這是我第一次踏入這個博物館的,
感覺展品簡而精,即使仔細參觀,相信也不會花上遊人很多時間,
不過,參觀過後,覺得昔日上窰只是一個很小規模的村。
拍了好幾張照片後,便繼續起行,
途徑黃宜洲村、起子灣村到達今天的重頭戲 — 曝罟灣基圍。

曝罟灣,是位於擺頭墩西面一個小內海灣,
昔日有村落於此築有一道圓形基圍,長約二百米,以便作魚塘之用,
如今基圍荒廢,堤圍雖尚算完整,
但當中有三處洩水口,遊人只能在十五厘米寛的橫躉上穿越,具風險,
故需小心翼翼橫過,建議坐在橫躉上,慢慢騎著掌過去,以策安全。
從起仔灣村前往基圍堤需於林中走約十分鐘,其間更需留意右方暗路,
以轉往基圍堤西南方的入口。

於基圍堤上,有人在此垂釣,亦有一家大小坐在橫躉上消閒,
而我就當然從基圍堤的一端走至另一端吧,
幸好當時潮汐位不過兩米,不然就應該會濕腳了。
最神奇的,就是從基圍堤的崩塌位置上,竟見到水母在浮遊著!

成功走到基圍堤的另一端後,便接上剛才的林路,沿海岸邊續走至元五墳營地,
沿路草林茂密,需不時撥開枝葉方能通行,蠻廢時。
到達元五墳營地,發現營友全散,但營地環境本身挻好的,
最少能隱約見到對開海域。
之後便駁回一小段上窰郊遊徑,前往萬宜西壩,
環曝罟灣連同參觀博物館,一下子就玩了兩個多小時。
之後便決定續走環萬宜,返回北潭涌。
這天西貢萬宜路上人流不絕,
計程車時刻穿梭其中,時刻要避車,
故相信假日並非麥一、二跑山之好時機。

約走了一小時十分鐘,便到達東壩尾,此時剛好下午五時了。
這天天氣尚算明朗,唯煙霞較多,風景末算格外清晰,
因此也沒有停留賞景。
到達浪茄,
見到部分露營友尚未離去,
在炎夏下享受露營,有感佩服。
不過,浪茄村前的水龍頭被拆掉了,相信是營友之惡夢,
幸好經過早前數場大雨,那裡出現了好幾個水源。
續登西灣山,在炎熱下,登山固然會較吃力,
但由於已近黃昏時分,熱度稍減,
因此不算很辛苦,
最後花了約三十五分鐘登上西灣山頂,
再花上廿五分鐘下降至吹筒坳。
西灣山的風光優美,實屬無庸置疑,
但或許由於時候已不早,
沿途只見到兩名山友。

到達吹筒坳,取上路前往西灣亭,
再沿西貢西灣路步行約五十五分鐘返回上窰巴士站,
沿途看到優美的日落,甚喜,
更目睹尉藍天空慢慢化成紅刐刐的霞彩,
最後變成黑色的天。
真是獨特旳體騟呢!

PS. 這星期,連續三天都有登山,
當中一天更是跑山,
又一次總計行走距離多達 70KM,攀升近 3600M 後,
還感到有餘力,算是不錯哈!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17 環大嶼西南群山之旅

2018.06.17
環大嶼西南群山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大澳觀景台 > 牙鷹山腰 > 萬丈布石澗下游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 深坑瀝 > 分流頂 > 狗嶺涌引水道 > 羗山郊遊徑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 觀音山腰 > 深屈道口 (終)

出發時間:2:00pm
天氣:初時天晴 稍後漸轉多雲,氣溫介乎 27-33°C (天文台) / 26-3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76KM (120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837031

-
原本以為這天會下大雨,
因此前一天跑山時沒刻意留力,
誰料早上起來是,
看到天文台悄悄更改了天氣預測,
改報為大致多雲,沒雷暴,
上午休息了半天後,
就決定出發,到我一直想去很久的新鳳徑段七及羗山郊遊徑前段走一趟!

這條路線正正就是 Translantau 100 的五分之一路程,
對,才五分之一,
上攀就已多達 1200M,可見這個比賽確實不易應付!
同時,新鳳七亦是 LT70 用以代替原有鳳七 (經分流) 的路線,
是我一直便計劃要體驗一次的行程,
不過基於最近操山次數較頻密,都沒來得及去探索這些新奇路線。

話說回來,午後才出發到東涌,
沒想到往大澳的巴士超多人在等候,
更還到司機飛站,
後決定步行至總站,排隊登車,
耽誤至近下午兩時才能在大澳起行。
走過海濱長廊,這裡風光美妙,此時仍然陽光普照,天氣炎熱,
後到達牙鷹角,左轉踏上近 10KM 長的新鳳七,
正好此時雲量開始增多,變得涼快,
簡直是造就我旅程吧!
約到達海拔二百米時,有一流動電話及電台發射站,
仔細看了看,再前走穿過大澳觀景台,
方續登牙鷹山腰路,
沿途風景美妙,可看到大嶼西沿岸風景。
橫過牙鷹山腰後,上攀路暫告一段落,
轉而緩緩下降至萬丈布石澗下游位置,跨過一小石橋,
再上攀至分水坳。
也許是因為前一天的疲累感尚未消失,
因此只有慢慢的步著,
但其實此段路算不上艱辛。

到達分水坳,左望靈會山,有兩名行山友,
但是那非這天之行程部分,
故此按原定計劃,朝著大磡森方向進發,
記得過年前我曾在走鳳徑五、六段途中刻意加遊大磡森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71025969660166),
因此對此段路稍感熟悉。
到大磡森南坳回望走過的路,會看到連綿不斷的群山,
此景十分引人入勝。
之後的路程,主要是緩緩下降,
經過深坑瀝西南脊,到達分流頂,再駁回狗嶺涌引水道,
別以為不用上攀就可以很開心,
皆因深坑瀝至分流頂一段路況異常惡劣,極多滾石,
為全段最難走之一部分,
相信對跑山者來說,是一大惡夢。
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從分流頂下山的沿途,地上有很多七彩的花崗岩塊。
狗嶺涌引水道又是多得早前大雨,使其充滿著難得的滔滔流水聲。
回到狗嶺涌,總算走完新鳳七,
才發現原來單是這段,上攀已高達 680M,
相比原鳳徑段七,上攀僅僅只是 300M,要艱辛多了,
跟本就兩個完全不同級數,
因此,有心挑戰 LT70 的跑友,必定要多操練此段。

此時細看手錶,發現才是五時四左右,
距離天黑尚有約兩小時,
絕對能走完羗山郊遊徑及逆鳳徑段五,至深屈道口,共 7KM 的路程,
當然就毫不猶豫地起程吧。
羗山郊遊徑初段需由約海拔 100M 的引水道上升至約海拔 300M 的山脊線,
在不用留力的大前題下,一口氣便走過了。
之後的路都大致平坦,倒是輕鬆的,而且景色也還好,
能俯視狗嶺涌、白角一帶及對出水域,亦能仰視鳯凰山。
約一小時便從引水道走至駁回鳳徑五之路口,
亦正好遇上日落時分,
於是沿途邊走著逆鳳五,邊欣賞著日落,
此程也變得異常有趣。

隨著我跨過羗山、觀音山及其副峰,
夕陽也慢慢下降到與山脈水平之高度,即將掩沒在煙霞之上。
我昂首等候日落的餘暉完全被吞噬在紅彤彤的雲彩之中,
再續下山至深屈道口,最後 3KM 起伏不平的此程約用了四十七分鐘便走完。
到達巴士站,隨即便能登上返回東涌的巴士,
為是次行程劃一完美句號。

總括而言,對於前一天操山操了近 26KM 後,
這天亦能輕鬆走完此 20KM,
同時亦在一天內斷斷續續地踏足了鳳凰徑 (官方) 段七、八、五,蠻有趣的,
最後更有優美的日落作伴,
算是很滿意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16 操山 麥理浩徑段三、四及五半 (北潭凹 - 慈雲山北) 之旅

2018.06.16
操山 麥理浩徑段三、四及五半 (北潭凹 - 慈雲山北)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慈雲山觀音佛堂 > 慈雲山北 (終)

出發時間:1:16pm
天氣:天晴,氣溫介乎 27-31°C (天文台) / 24-4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10KM (161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837014

-
繼四月下旬的麥三、四、五半操山後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38218626274233),
事隔個多月,這天再次在此路上陣。

之前一個星期因天氣變化莫測及事務繁忙關係,
暫停了一星期登山,
這星期終於有時間,而且天氣明朗,
不過一看到天氣預報,明後兩日預測又下大雨,
因此決定趁這天好天,索性去操山。

麥三、四、五半全長多於 26KM,上攀高達 1620M,
相比針草帽及麥一、二等典型操山路線皆顯得尤其辛苦。
由於起點位處偏遠,加上路程長,
平常半天假期是不足以操練。
這天上午處理一點要事,
再吃個午飯後,
約十二時乘車出發往北潭凹,
也需約一時三才能起步,
最後亦走至接近天黑,
若再晚點起步,相信若非夜行,必定走不完了。

相比上次在毛毛細雨下操此線,
這次呈相反,中午時陽光普照,甚炎熱,
因此操起上來明顯比之前辛苦,
甚至幾近是最辛苦的一次操山經歷 (上月操針草帽、麥一二雖更炎熱,但都是下午三時後才出發,需時也較短)!

乘車往北潭凹途中,遇到一大群內地驢友來西貢東遊玩,
也是可預期的,畢竟端午連休三天,是他們來港旅遊的最佳機會。
相反,本地山友則比預期少,
全程麥三遇到的山友不多,印象是十個左右,
也許很多平日活躍的山友,也去旅遊或回鄉吧。
在炎夏下,登麥三原來比想象中辛苦,
甚至比麥四更顯得艱辛一點,
也許是因為前者平坦緩衝空間不多。
儘管一開波,用了廿分鐘便到達最高點 — 牛耳石山,
但越走便越覺炎熱,
為了確保後段能輕鬆應付,最後還是有所留力。

約兩小時左右便到水浪窩,
發現汽水機還有大量寶礦力存貨,
心想,帶來的佳得樂不就白揹了哈。
休息約十分鐘後,
便踏上麥四,
此時決定不再留力,盡力登上馬鞍坳,
從水浪窩起計,約花了一小時,
算是正常的速度。
之後往昂平方向,遇上山友數人,
在昂平也如常有大派飛翔傘友。
但過了茅坪坳後,至大老山一程,再次杳無人煙。

是天天氣雖然稍熱,但換來是能觀看高清的美景,
加上因月初下了幾場大雨,
麥三、四沿途多了好幾條溪流,
就連嶂上營地附近也有水流,
坦白說,很久沒見過這些旱溪川流不息了!
所以,這天操山得著也是豐富的。

最後,到達沙田坳獅子亭時日落剛至,
徐徐沿長命梯捷徑下降至慈愛苑,
為是次操山行程作結。

小結
這次操山訓練成效比以往都要高,
也許是因為之前暫停了登山超過十天,
身體得以充足休息,能夠妥善出力,
加上天氣炎熱,在相同步速下,心跳會提高以促進血液循環助散熱,
因此對於 26KM 起伏不平的路線,能做到相比針草帽這種短課針對性路線更佳成效,實在不易。
不過,在用時方面,五小時三十三分這表現絕對稱不上快也,
全程耗時比上次來得稍長,但這也不是一個大問題。
反而是在心理上,是次行程中後段近打瀉油坳開始已感到有點不耐煩,
像是走極也走不完的感覺,
或許我是從未有感覺到麥三、四連走,是這麼漫長的,
不宜以短課的心態來應付。
但最少,能夠讓自己藉此適應炎夏操中長課,也是值得了。
期望七、八月更炎熱之時,仍能維持類似表現。

-
詳細時間表 (以四捨五入計算):
麥理浩徑 第三段 (北潭凹 - 企嶺下水浪窩)                    2hr 6min
 小休                                                                                   8min
麥理浩徑 第四段 (企嶺下水浪窩 - 基維爾營地)              2hr 35min
麥理浩徑 第五段 前半 (基維爾營地 - 沙田坳獅子亭)            36min
沙田坳獅子亭 - 慈雲山愛富閣                                             8min

小計 (麥三至五半)                                                      5hr 25min
總計                                                                            5hr 33min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03 東登青山北下良田.西走腹地覓花香爐 之旅

2018.06.03
東登青山北下良田.西走腹地覓花香爐 之旅


輕鐵青雲站/青雲站巴士站 (青雲路) (起) > 楊小坑錦簇花園 > 楊青路 > 青山寺徑 (經挹曉亭) > 青山寺 > 孝思徑 (經青山亭) > 青山徑 > 青山 (韓陵片石亭) > 539 山頭 (青山副峰) (旗杆) > 獅子頭 > 351 山頭 > 分水嶺 > (青山腹地範圍) 五渡水 (青大石澗) > 172 山頭 > 月牙谷 > 青松紅壑 > 大冷溪 > 花香爐頂 (三角網測站) > 豬仔石/十字星石室 > 龍鼓上灘劉氏宗祠 (龍鼓灘路) > 龍鼓灘巴士總站 (北朗) (終)

出發時間:1:15pm
天氣:多雲 炎熱 部分時間有陽光,氣溫介乎 29-32°C (天文台) / 27-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58KM (98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小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野狗 (近豬仔石/十字星石室及龍鼓上灘)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699362

-
坦白說,青山真是很「痴線」,
青山腹地就更加「痴線」,
何解?因幾乎全程都是跣人的浮沙碎石,
又有傷人的帶刺植物,
中途深入谷中更顯進退兩難。
事實上,青山腹地是香港西北端良久以來劃作操炮區的貧瘠花崗岩劣地,
長年來經過炮火洗練及風化沖刷,形成各種旱有的裂谷與沖溝。
不過,對於郊野充滿熱誠的我,又豈會一敗於青山腹地手中呢?
趁是天雲量多,不太炎熱之餘又沒有雨,
去一玩聞名遐邇的青山腹地!

午後從輕鐵青雲站出發,先經青山寺經及孝思徑,
繼而轉往東脊長梯級登青山,
為了留力給後段,這天只好忍著不谷而慢走,
擱置一次鍛練心肺功能的機會,務求完成行程。
花了約一小時從青雲登上青山,
途中雖感高溫,但慶幸陣陣微風吹不停。

於青山上的「韓陵片石」涼亭一帶小休及拍照約十數分鐘後,
便往軍事發射站及副峰方向進發,再循北脊下降至近良田坳位。
這次認真地再走一次北脊,才發現原來上次初下山跣至叫苦的斜坡碎石位,其右邊是有另一條好走多了的路!
這就是說,如果選對了路,青山北脊與米粉頂的難度相似,
但如果選錯了路,前者就困難多了!
途中見到不少操山友沿北脊登山,想不到原來此峰是多麼受跑山友歡迎的!

差不到到達良田坳,便覓路西進青山腹地範圍,
亦開始了全天重點部分!
先是下降至五渡水,
路不太好走,除沙石多外,更要提防兩旁帶刺植物,
在所難免下,我也不幸中了招。
下降至約海拔百二米之最低位置,便是五渡水所在。
故名思義,這裡是多條溪流之交匯處,
亦要多次橫過溪流,方能成功過河,
另要仔細覓路前進。
真想不到在這年春旱下,一片腹地裡竟然還見流水潺潺的河溪。

在腹地裡,山友可一覽各種獨特的劣地地貎,
首先而來的就是月牙谷,
這是一個呈新月狀的裂谷,內彎呈崩塌直崖,
崖中深陷狹窄,崖底卻有數叢樹木,一顯傲氣。
谷之右外彎有一小徑可上攀,視覺效果嚇人但其實不難走,
情況有點像馬鞍山礦場外脊,而凹陷規模也相約。
若不想走在谷之外圍,可取東邊另一山脊路繞谷而行。
就在此時,便在此杳無人煙的腹地範圍忽然遇上兩名行友,
亦成了是天我在腹地裡唯一遇見的一群山友。

過了月牙谷,走了一系列清晰的浮沙山脊線,
便到達另一深谷之上方 — 青松紅壑。
與月牙谷相似,此同樣是一溝壑崖壁,其形如窩,
但其裂幅狀若狗牙,而谷內沙土更帶微紅,有如火焰,更添氣勢。

續浮沙山脊線,當中得攀過一難位,
再走沒多久,便能前往方包石附近,
是次基於時間關係,沒有內進澗裡尋石,
只好跨澗直行而過。
後到達花朗古道入口,此時右轉往花香爐頂上攀,
穿過疊石沒多久,
便能看見三角網測站。
附近更有多支沒有插旗的旗杆,估計是供解放軍作警示之用。
此頂風景極其開揚,不單能環觀青山山頂及丘陵起伏的谷地山景,
更能遠眺龍鼓灘以至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於青山及龍鼓灘兩座規模龐大的境內主要發電廠 (餘下位置竹篙灣之燃油電廠目前只作後備用途),
前者燃煤發電,後者以天然氣發電,
合共提供中電約六成半電力。
發電廠之電力產生後,主要以多條 400 千伏架空電路線輸往新界及九龍各區的變電站,再進行配電 (輸往大嶼山之電力以海底電纜進行),
這亦是平常行山時所常見到宏偉的電塔之來源!
話說回來,花香爐頂風光尤美,雖滿佈黃沙劣,不易應付,
但亦是絕對值得一訪的!

在花香爐頂拍照拍了近廿分鐘,
此時已值下午六時,日落將至,
趕快收拾行裝下山,
途中經過十字星石室,可惜沒有時間與之合照,
同時也見到極其美妙的日落。
就在石室旁猶豫之際,忽然聽見宏亮的狗吠聲,
往下一看,原來是兩頭黑狗在下方平地對著我吠,
我沒有多加理會,淡定繼續下山,而牠們卻偏偏停留在吠。
後一聲呼喝,黑狗便停止再吠,並施施然離開了現場。
而此時下山之路已走了超過一半了。
穿過電塔,再下一小段路,將近到達終點時,
需謹傎留神絲帶位置並及時左轉,以免陷進河谷裡,
之後會從貨櫃場上方繞過而走,
途中又在山徑中多次看見野狗,
幸好是不惡的,
但野狗數目這麼多,感覺真奇怪。
到達最後一個墓穴位,右轉會見到一鐵絲梯,
下去後便是劉氏宗祠了,
回到龍鼓灘路,亦象徵著行程即將完結。
不過,由於此處沒有公共交通,
需向南多走十多分鐘,直至看見兩顆發電廠煙囪 (晚上會亮起紅燈,其中一顆上方更會閃,很壯觀),
左轉進北朗村口,方到達龍鼓灘巴士總站,
乘 K52 巴士回到屯門,結束行程。

總括而言,青山腹地之旅對體力需求並不大,
唯技術需求則極明顯,
需具一定行走浮沙碎石經驗 (例如蚺蛇尖、米粉頂) 方可輕鬆應付哩。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8.06.02 城門至流水響 (經針山、九龍坑山) 之旅

2018.06.02
城門至流水響 (經針山、九龍坑山)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針山、草山及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元墩下 (碗窰路) > 新屋家、下碗窰 (碗窰路) > 達運道 > 大埔墟 (經廣福道、寶鄉橋及大埔太和路) > 大埔頭 (近太湖山莊) > 營盤下 125M 山頭 (三角網測站) > 大埔傻人樂園 > 玉秀峰 (三角網測站) > 九龍坑山 (發射站) > 九龍坑山舊軍車路 > 桔仔山坳 > 流水響營地 (流水響郊遊徑) > 龍山橋 > 流水橋 > 流水響水塘 > 流水響道口 (終)

出發時間:12:41pm
天氣:天晴 炎熱,氣溫介乎 29-31°C (天文台) / 27-4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82KM (116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流水響水塘) 及村狗 (流水響道)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27684319

-
是天天氣比預期好得多,
一滴雨也沒有下過,
雖然已沒有早兩個期般酷熱,但仍十分炎熱,
想了想後,決定趁雨季來臨之前,去看看乾涸的流水響水塘。

為了玩足半天,
於是以城門水塘作為起點。
午後出發,先登山針山,
過程又是像數天前操山那麼炎熱,
也難怪,這次畢竟正值正午時分嘛!
沿途遇上的遊人,算是多了。

也許午膳吃得太飽之關係,
走到針山頂時有點脹肚感,
於是下山後到了沙田郊遊徑入口的涼亭休息了一會。
繼續行程後,這次試走 城門林道 (鉛礦凹段) 直去沿礦坳,而非登草山,
這路對上一次走,大概已是小時候了,
如今就去重拾回憶。
果然,沿此路往鉛礦坳十分平緩,
不過,意想不到也不乏一群操山友來訪。

到達鉛礦坳後,隨即取道碗窰方向下山,
穿過大埔市中心,再往大埔頭登上九龍坑山,
從碗窰前往大埔頭登山位置,費時約四十五分鐘,
不過這是包括在大埔墟補給的十數分鐘。
但明顯,這相比走經衛奕信徑蓮澳、半春園段實在快得多了,
如無必要我也沒打算再走那裡。

約下午四時七,正式開始行程第二部分 — 九龍坑山段。
相比針山段,登九龍坑山實在輕鬆得多了,
這也能歸因於太陽開始西斜了,沒有烈日當空的辛苦也是必然的。
結果,只用了約五十分鐘,便到達山頂平原位置了,
這大概是第一次登九龍坑山是感到舒適的!
在我登山的途中,
我發現也有不少山友像我這樣,近四時才登九龍坑山,
令我想起去年八月烈日下登山的窘困。

從九龍坑山下山,雖走在柏油路上,
但路況都是蓉蓉爛爛的,單是走著也要極留神,
難怪沒有人願意駕車上來消閒了,
就在半途竟見一單車友努力地登山,厲害!
一直走到桔仔山坳,便轉入林徑,前往流水響水塘,
此段與前段分柏油路皆雖流水響郊遊徑之一部分。

到達流水響水塘前,會途徑一些營地、燒烤場及流水橋,
不過眼見所有溪澗都乾涸了,
也難怪是天營地杳無人煙了。
向前走,便到達直觀水塘的最佳位置,
嗯,在水塘中踏單車、跑步、跳高、散步談情⋯⋯
你可能從沒想過可以,
但我確實告訴你,這就是是天塘裡的眾生相,
皆因流水響水塘自復活節前後已完全乾涸了,
至今水塘存水量仍然是 0%,
聞說大概因是年春旱,加上鄰近的蓮塘口岸隧道工程雙重影響下所致。
因此亦吸引了遊人走到塘裡進行各種活動,
連野狗也進入塘裡流連。

由於此情況實屬百年難遇,
因此拍了好一陣子照才再次起程,
此時已近六時七。
登上流水響郊遊徑入口,再沿流水響路走至車路口,
沿途雖有不少野狗,但並不惡,
到達路口,立即便有 52B 小巴駛達,
連忙登車返回粉嶺,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