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勇闖西狗牙、閰王壁 及登鳳頂賞日落 之旅

2019.11.17
勇闖西狗牙、閰王壁 及登鳳頂賞日落 之旅


石壁水塘 (石壁警崗巴士站) (起) > 塘福引水道入口 > 石壁郊遊徑 > 西狗牙脊 > 一線生機頂 > 閰王壁 > 小鳥回頭 (哨牙石)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鳯峰) (三角網測站)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終)

出發時間:12:54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28°C (天文台) / 19-4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8.69KM (94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79628

-
是天為星期天,基於大嶼山的交通回復正常,故決定按照原定計劃去大嶼山登山。
其實我早就計劃好了要走一趟西狗牙,皆因三牙之中,我早於前年十月及去年三月,
分別走過中狗牙及東狗牙,就只差西狗牙,
因此是次決定一戰此脊,挑戰成功後,感覺西狗牙難度比其餘兩牙稍低 (因為不用過一線生機,過的時候背囊太大比較麻煩)。
後經閰王壁及鳳徑登上鳳頂,見是天下午濕度低,決定留守觀賞日落,
最後果然給我遇到一個極完美的日落,為此星期畫上完美句號。

登西狗牙入口位處石壁郊遊徑 (舊稱貝納祺徑) 近 C1505 標距柱位置,屬郊遊徑的中段,
因此無論從昂坪抑或石壁起步,都得走一大段郊遊徑方能正式一戰西狗牙,這與其餘兩牙大為不同。
而我一向喜歡由海拔位置登上山頂的感覺,當然會選擇由石壁起步。
是天遲了起床,出發到達石壁水塘時已接近下午一時。

走數分鐘嶼南道到達塘福引水道入口,橫過引水道便是石壁郊遊徑的終點。
踏上郊遊徑並逆走約 2.7KM,是天用了三十九分鐘走到西狗牙入口,沿途亦見到一些遊人。
西狗牙入口處下方有一壁,被人用油漆填上了「西狗牙」三只大字,因此極為容易辨認。

一時十正式踏上西狗牙,此脊全長只有約 1.2KM,不過因斜度甚高,所以走上來需時挺久。
西狗牙初段近起點斜度幾乎最高,需手足並用地爬上去,挺費力的,不過因岩石間落腳位多,所以並不危險,
不過西狗牙特色是不單止陡,而且途中偶有一些巨石陣需繞過續行,不過同樣不難。
路勢約於海拔三百五十米左右開始放緩,此時開始難度大大降低,只是有一點浮沙碎石,難度與蚺蛇西南脊相若,
而且脊位遠觀雖然看似狹窄,但現實並非如此,絕對不會有隨時墮崖的感覺。
到中後段開始,要登上兩個駝峰,斜度再次稍稍增加,偶需手足並用,直至到達一線生機頂。
沿途見郅遊人數個,或因是多拍照次數多,及連續登山三天有點累,因此全程慢走下,到達一線生機頂時已是三時二。

一線生機為兩大牙匯聚之點,其中東狗、中狗牙需要通過一線生機方能繼續行程,而西狗牙是不用,
因此以目的地為鳳頂來說,西狗牙是三牙之中最輕鬆的。
而東狗牙、中狗牙都是先緩後急,後段需急升兩個駝峰方能到達一線生機,這與西狗牙初段最為陡峭有點差異。
不過,近年有人在一線生機處加設了繩索,相信過關難度已稍為減低了,但因其先天狹窄之特點,
若攜有大背囊時通過一線生機,仍是頗麻煩的,這亦是我不太喜歡過此關之原因。

在一線生機頂大休了半小時,其間吃餅兼拍照時,亦邊看著其他行山友在過一線生機。
三時八再次起行,離開一線生機頂後,得先下降一小段,方能到達閰王壁底,途中有一壁位,對大背囊行友是會有點阻滯。
約十分鐘後踏上閰王壁,此壁難度不高,就只是長氣一點,需手足並用地一口氣攀升約海拔一百七十米直到小烏回頭,
路上落腳位充足,只是偶有較多沙石,感覺如蚺蛇尖難度相若,但需留意頭上岩石多變形狀,免誤中頭獎。

是次用了十八分鐘走完閰王壁,到達小烏回頭石時順勢拍了幾張照片,聞說此石之名原於昔日鳳凰徑啟用前,
路徑沒現在的清晰,遊人經天梯登鳳頂時易誤闖閰王壁,而這小鳥正正成為一提示,象徵見小烏須回頭。
由此再走一兩分鐘,可到達斬柴坳,駁回鳳凰徑,此時為四時三。
後逆走鳯三一小段鳳頂,十二分鐘後到頂,此時還未到四時半,距離日落尚有超過一小時。

本來我並沒有等日落之打算,但在鳳頂大休兼拍照好一會後,
留意到是天天氣乾燥,晴空無雲,能見度高,能看到完美日落的機會也很高,
加上是天風勢不大,站在鳳頂好一會也不覺寒,絕為難遇的觀賞日落時機,
於是當然就不考慮這麼多,堅決留下來等待日落到來。

話說對上一次在鳳凰山觀賞日落,已是兩年前了 (那次正正是走中狗牙登鳳頂),
近一年因為坃越野跑,常常操山講求時間,都沒機會閒留在山上等日落,
因此是天能夠偶然遇上美好天氣及場合等待著日落,實在是很難得,是一種久違了的休閒感。
在等待日落的時候,我每隔數分鐘轉換一次方向,朝鳳頂的四方靜靜坐著享受風景。

鳳頂上人流不算多,一直也維持著約十多人,因此沒有太煩囂的感覺,相當不錯。
而是天能見度高,終於有機會在鳳頂上看到大帽山白波了,
大帽山與鳳凰山皆為本港海拔過九百米之高峰,但後者風光明顯更勝一籌,
同時亦能環顧到新界西、嶼西南,港島、各離島以至深圳的全景,實在是目不暇給,
相信這是我第一次在鳳頂上有這麼深刻及難忘的體會。

時間臨近五時半,夕陽漸漸朝西下,而原來給烈日照亮的鳳頂,仍慢慢變得昏暗,
最終,在五時四十二分,斜陽悄悄消失在水平線上,為這天以至這星期作一完美總結,
這亦是我第一次在高山上看到的水平線完美日落 (以往都是不幸被霞蓋著),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
日落後,我亦隨即起程下山,初時仍有餘暉,下降到約五百米海拔時終於入薄暮,
亮起頭燈的同時,亦發現對面大東山一壯觀場景:點點燈光一條龍排隊下山去!
這情況在大東芒草季節的確是見怪不怪的。

六時廿八分到達伯公坳,等了約四分鐘後便能登上一輛雙層 3M 巴士,結束是天浪漫之行。
唯望是天完美日落,是象徵著明天會更好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16 馬鞍山深度遊 (吊手岩-牛押山-馬頭峰-彎曲山-大金鐘) 之旅

2019.11.16
馬鞍山深度遊 (吊手岩-牛押山-馬頭峰-彎曲山-大金鐘) 之旅


錦英苑 (起) > 信義新村 (馬鞍山村路) > 馬鞍山亭/馬鞍山下村 (馬鞍山村路) > 馬鞍山郊遊徑 > 馬鞍山觀景台 > 吊手岩 > 牛押山 > 馬鞍山 (馬頭峰) (三角網測站) > 馬鞍坳 (麥徑段四) > 彎曲山 > 大金鐘 (三角網測站) > 昂平 (高原/觀景台) > 茅坪坳 > 茅坪 (茅坪古道) > 梅子林 (梅子林路) > 富安花園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2:06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2-26°C (天文台) / 21-4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3.06KM (92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73955

-
是天為周六,因應最近心情,暫停操山,繼續輕鬆行山。
事關交通尚未完全恢復,是天沒有到大嶼山行山,而選擇了登相對較便利的馬鞍山,
所謂深度遊馬鞍山,即連攻馬鞍山及其周遭山脈 (同處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內) 共五峰,
其中牛押山及馬鞍山山頂 (馬頭峰) 是我事隔兩年後再次來臨,至於吊手岩西脊對上一次到臨,更接近兩年半前,
或因事隔已久,是次再臨,讓我有一種新穎的感覺,
及後更登上彎曲山及大金鐘山頂,享受新界中部無敵美景,並取茅坪古道、梅子林路往大水坑作結,全日 hea 遊了 13KM。

正午出發,從錦英苑巴士站起行,錦英苑本已不接近鐵路站,
是天乘巴士下車後,更一度走了近七分鐘方到達位處屋苑內側的錦耀閣,可見此處交通不太便利。
沿小徑前往馬鞍山村路,沿車路上走約廿分鐘便到達馬鞍山燒烤場地,旁邊是馬鞍山郊遊徑之入口,
沿郊遊徑一直上登至頂,見一涼亭及觀景台,左方有一泥徑,便是吊手岩西脊之入口。

前往吊手岩的路線眾多,當中難度最低的正是此吊手岩西脊,
除技術要求低外,由於觀景台位置海拔將近三百米,因此踏上天然山徑後,所需的攀升其實不多,體力要求也相對低。
沿吊手岩南脊上登,初段斜度不高,但沿途有一些迷徑分支別走錯路。
中段忽見一小壁,從這裡開始斜度增加,間中需手足並用,
後有一大壁,右方有泥徑緩緩上登而不用正攀,不過是天則見到有多人正準備玩攀岩。
這裡開始風景開揚,是觀賞一整個沙田新市鎮的理想位置,除建築物外,更可清晰看到馬鐵列車移動的情況,十分引人注目,
亦因而吸引我停留了近十分鐘去細賞優美風光,相信這是登上馬鞍山風景最好的一線。

續走南脊,中後段斜度增加,其中兩處位置更設有輔助繩子供遊人借力,
不過憑經歷,難度只與吊燈籠南脊相當,根本可不用繩子也能輕鬆上落其中。
過了這關後,斜度明顯降低,沿林邊多走一段,便到達吊手岩頂 (海拔 588M),此時為一時九。

過了吊手岩後,有一小段路要下走,不算困難但絕非平坦。
及後開始登上牛押山,全程在林裡進行,斜度稍高但兩旁有大量植物作扶手,同樣不困難。
很快便見到一懸崖警告牌,便是來到牛押山頂 (海拔 677M),山頂左方有小徑可通往馬尾脊,斜度甚高但不險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25268637569233),
右方則能走過鞍位,續登上馬頭峰。

在牛押山拍照一後,便朝馬頭峰方向走,這裡需下降海拔數十米,穿林後再上登馬頭峰,
全長約 0.7KM 的路程,卻走了近半小時,主要原因是路面多石塊,需小心行走免絆倒,
其次是風光實在太優美,遠望馬頭峰及回望牛押山形態獨特,多次忍不住停下拍照。

到達馬鞍山山頂 (海拔 702M) 時為二時八,山頂處有一三角網測站,而是天遊人也不少。
馬鞍山山頂極為開揚,能遠觀新界及九龍各大群山,亦能見到麥四大路。
在山頂邊大休兼吃餅,邊欣賞風景後,三時二開始下山,沿途泥較疏散,一不留神便容易滑倒。
從馬鞍山下降至麥四馬鞍坳的正路,是需走經兩個小峰,而非直剷下走,
皆因馬頭峰三邊皆陡峭,只有沿山脊線下山,方能避過危崖。

到達馬鞍坳時為三時半,駁回麥徑後沿路前進,但是天時間較為疏動,故加遊彎曲山,
到達彎曲山時為三時十,山上只有一堆雜草,唯風景尚算開揚。
賞景後原路下降回麥徑,續走向大金鐘方向並攻其頂,原來沿大金鐘北脊登頂只需六分鐘,難度也不高。

到達大金鐘頂 (海拔 536M) 時為四時三,當時山上遊人眾多,更有小孩子。
大金鐘雖非觀賞沙田新市鎮的理想之地 (因被鹿巢山及女婆山所遮擋),但卻能遠觀馬鞍山一帶,而且能回顧剛才走過的路,
另一邊則能觀賞西貢市及萬宜水庫一帶,頭頂更能近觀飛機,實是震憾。

四時五開始下山,山路斜度高,有點像釣魚翁南脊的感覺,
約十五分鐘後抵達昂平高原,是天高原極為熱鬧,有行山友也有露營友,不過滑翔傘友卻早就撤離,懷疑是因風力減弱之故。
在這裡賞景兼小休了十多分鐘,近五時便開始下山,
這時距離日落只餘約四十分鐘,想了想,往黃泥頭無法在天黑前完成,但往梅子林則可,
因此決定經茅坪古道下降至梅子林,這段路對上一次走,已是將近三年前了,如今再走一趟,發現卻沒印象中漫長,
離開茅坪坳後,廿五分鐘便抵到梅子林路,沿途大多都是石板路,雨後是十分滑腳的。

是天發現原來由茅坪往梅子林路,是不用入村的,右方一柏油路能繞經村外圍,因此也不受惡狗威脅。
到達梅子林路,沿路直下至富安花園,更發現原來有橋位,可橫過水坑直進富安花園而不需繞經亞公角街,
再想想,原來小時候早就走過了,不過仍得在屋苑範圍內走過約八棟樓的距離,
數分鐘後方能抵達巴士總站,並在此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15 雙門穿梭 (石門-城門,經麥徑段四下至六) 之旅

2019.11.15
雙門穿梭 (石門-城門,經麥徑段四下至六) 之旅


港鐵石門站 (起) > 安睦街 > 小瀝源路 > 黃泥頭巴士總站 > 大輋村 > 花鼠坳 > 石芽背 > 麥徑段四 (近 L091 標距柱)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雞胸山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終)

出發時間:1:22pm
天氣:天晴 吹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9-25°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16KM (114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金山路)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68640

-
是天原為一年一度之樂施毅行者 2019 的比賽日,可是因應最近一星期社會情況變化突然,
大會於星期三宣佈毅行者取消,是毅行者舉辦三十多年來面臨第二次取消。
由於毅行者為大型活動,一路上遺留了許多早已設好的帳篷及物資,亦有人堅持即使取消,也要私下走畢整條毅行路線。
而我,經過星期四的風險評估後,決定不參與其中,怎會想到是天形勢突然穩定下來,就唯有走一小段觀察一下沿途情況吧。
最終決定一戰「雙門」,亦即由石門走至城門,途中取道麥徑段四下、五、六。

下午一時四才出發,從石門站起程,先沿安睦街走至盡頭,過隧道後再沿小瀝源路走至黃泥頭巴士總站,需時約為廿分鐘。
沿巴士站後石級上走經大輋村至花心坑車路,到對面柏油路上登至石芽背,經過一告示板後,沿路轉為泥徑,
一直上登至石芽背,再下走一分鐘駁回麥徑段四,沿途也遇到零星遊人。
這段路其實蠻輕鬆,皆因靠近黃牛石,總有一種美好奇盼的感覺,不過對我而言並不算常常來。
從石門站至麥徑,全長約 3.7KM,是天慢走下用了約五十五分鐘才走完,駁回麥四時已是二時三。

沿麥四走往基維爾營地,初時較為清靜,但將近到基維爾營地時開始見到跑山友在超越我,
臨到 CP4 時見到一大堆指示牌,還有毅行官方亮著的白燈,一切都與正式毅行感覺無異。
進入 CP4 時為二時八,內裡設施極完善,報告登記行政食物急救休息之用的帳篷通通都搭起了,
而食物範圍則提供了蒸漏水及方包,另也有大量花生漿、果漿,另外更有數名義工看守著,可謂十分完善。
細問之下,原來就在此時,大會已從起點開始拆帳篷及收拾物資了,似乎比官方公布的為早。
無論如何,這裡提供的物資,比我想像中遠要豐富。

離開 CP4,踏上麥五,前往沙田坳途中見到越來越多的毅行隊伍,
是天因為非操山,能容許稍為放慢腳步,去欣賞一下從大老山望向沙田那邊的風景。
到達沙田坳恆益士多時約為三時九,購買了一個杯麵及一份十粒燒賣,這裡的燒賣很好吃,
另也問了士多店員何時關門,當聽到她說最早也十一點時,
內心真的有一種吐槽的感覺,早知開到這麼晚,我也不輸蝕來個 100KM 吧……(下刪一百字)

四時二再起行,踏入獅子山郊野公園,沿途見到數隊外籍毅行隊伍爬頭。
接近筆架山時,看到有一直升機在持續在低空盤旋。
五時三到達筆架山 (CP5),當時已見到有工作人員正拆棚中,有一輛貨車停泊在旁。
而物資則只有蒸漏水及雪梨,沒有方包果真可惜。
沒逗留下直接下山,到鷹巢山自然教育徑時準備日落,五時十到達大埔公路。

橫過大埔公路,踏上麥六,此時天開始入黑,不過沿途仍有見到數輛私家車駛過。
在黑夜裡亮起頭燈,穿過獮猴群、野豬與野狗,來到走私坳練靶場路口 (CP6),這裡依然有亮起官方白燈,
而且並未有人來拆棚,不過卻只有水,沒有任何食物,都放在路口,
而再走入內的走私坳練靶場大閘則被鎖上。此時為六時四。

回到金山路,下走一小段駁孖指徑過城門,到達城門時為六時九,
在這裡見到有一些毅行支持隊伍在等待中,還有一些人在燒烤。
再看看各汽水機、添水器,果然全部都有售,連免費添水器都給修好了。
疏洗了一下後,沿城門道步行回城門水塘小巴站,抵達時為七時十八分,
成功完成了是天雙門穿梭之旅!

坦白說,沒能私走全程毅行,實在很遺憾及很難過,
現只好期待未來兩個月,社會氣氛轉好,大型越野賽如期舉行的話,到時再去趁熱鬧私走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10 烏蛟騰過犁三古道.牛屎湖西流江來回.荔枝窩谷埔鹿頸遊 之旅

2019.11.10
烏蛟騰過犁三古道.牛屎湖西流江來回.荔枝窩谷埔鹿頸遊 之旅


新娘潭巴士站 (新娘潭路) (起) >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 (烏蛟騰烈士紀念園) > 烏蛟騰路口 > 祠心路 > 烏蛟騰新屋下 > 九担租 > 犁三古道 > 犁頭石 > 三椏村 > 三椏公廁 > 牛屎湖坳 (牛屎湖山腰) > 牛屎湖 (兼遊渡頭) > 西流江食水減壓缸 > 西流江村 > 西流江渡頭 > (原路折返) 三椏公廁 > 山尾坳 > 小灘 > 荔枝窩 > (荔谷古道) 珠門田 > 分水凹 > 谷埔老圍 > 谷埔新屋下 > 鳳坑 > 雞谷樹下 > 鹿頸 > 南涌大灣 (鹿頸路) (終)

出發時間:12:06pm
天氣:天晴 日間乾燥 吹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1-27°C (天文台) / 21-4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4.31KM (71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荔枝窩)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47205

-
是天繼續輕鬆行山,想到最近船灣郊遊公園官方改善的牛屎湖、西流江行山徑落成,
正好合時宜去新界東北走一走,並嘗鮮試行這行山徑。

遲了起床下,乘不到 20R 小巴,改乘 275R 巴士,亦是要到正午才抵達新娘潭。
先一探位處新娘潭道與祠心路交界旁之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
當年香港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曾派出精英成立東江縱隊港九大隊,
烏蛟騰為重要基地,後日軍一度強逼村民繳械及供出遊擊隊隊員的身分,
村長李國藩與多名村民堅拒妥協而被日軍折磨至死,村民於是特設紀念碑緬懷犧牲烈士,
而現址的紀念碑是十年前重建而成,昔日乘小巴往烏蛟騰總會見到這巨大之碑,但真正近距離觀看則是第一次。
在紀念園範圍內更聽到音樂聲,不過並未找到音樂源頭,感覺有點奧妙。
在我進內觀賞的短短數分鐘內,便有兩群人乘車而來短暫停留兼拍照,想不到是如此受歡迎的。

參觀過後,轉往祠心路並走至盡頭,再沿村徑轉入烏蛟騰新屋下村。
經過茶水站,見到老闆等人正在吃飯,而是天時間緊迫,沒有停留吃麵。
續走經過九担租,再踏犁三古道 (上路),從遠處也見到吊燈籠南坡上有一群山友正攻頂,
是天天氣其實很適合登吊燈籠,遺憾時間不足,故此未能一臨吊燈籠頂。

是次是我第一次走畢整道犁三古道,皆因昔日都是沿南脊登上吊燈籠再沿東脊下降,跳過了犁三古道的中段。
原來犁三古道中段較為曲折,有點輕微上落起伏,而且近犁頭石處樹蔭較多,並見到廢村遺跡。
犁三古道 (上路) 全程走了四十分鐘,便駁回三椏村,經過見到士多人流興旺,是難以置信的熱鬧。

沒停留續走至三椏村公廁,公廁右方清晰見到用水泥造成的一道新梯級,旁邊有一些指示牌及地圖,
這正正就是通往牛屎湖、西流江的行山徑,昔日全是密林天然路,最近經官方改善後,已變得極好走。
說一點背景,這條全長 2.6KM 的行山徑自這年年初被漁記開拓,變得寛闊 (寛闊得在犁三古道上都能清楚望見一條大路),
但山徑入路的柏油級卻留待最後才建造 (這能避免遊客在前期工作期間走進山徑)。
經過約十個月工作後,這山徑已於月初正式加上指示 (意即開通),從此前往牛屎湖、西流江再也不困難了!

疏洗過後,一時十正式踏上這條新行山經,初段急升至約一百米的牛屎湖山腰位置,後緩緩下坡至牛屎湖村遺址,這村早已人去留空。
沿途可見路上設有水務設施的渠蓋,可見這路本來已有一定歷史,亦有一大堆枯萎了的鐵芒萁。
走近牛屎湖村時,漁記設有指示牌,提醒遊客保護魚藤及小心村路不平狹窄。
再多走數分鐘,便來到牛屎湖,這其實是一個向海的淺谷,但附近有真的有牛,是天便見到兩只牛吃草。
這裡左轉有一渡頭,右轉能續走至西流江,但要先類似綑邊般走一小段岸邊路,這段路相信是全段最令人感覺有點難度的一段。

再來是接上西流江食水減壓缸,一口氣登上約海拔七十米,又是斜度頗高的,
過後便得走一段相對平緩的開揚路段,這裡開始見到西流江的影子,
唯後急下降至西流江的一段路浮沙碎石頗多,一不留神便容易滑腳,
到近尾段,左方有柏油級下降至渡頭,右方則能直下到西流江村。

西流江村仍有村民居住,去年山竹後損毀慘重,但經義工幫忙收拾及受鄉議局捐款重建後,現已回復成多家完善的鐵皮屋。
村口有四只惡狗,因事前知道此事,特意帶了駶狗器前來,按了幾下,四只狗立即跑進樹林去,我因而得到機會安心通行。
行了幾步,便有一阿婆問我買不買汽水。續走至破爛渡頭邊,又見到數名男人在散步,估計為村民。
這裡風光優美,能觀賞到一整個印洲塘的景色,鴨洲、吉澳、娥媢洲、往灣洲等一覽無遺,近處還有一個小島,上有斷崖。
離開破爛渡頭,沿右方能綑一小段到公用渡頭,中途亦有一些石壆供大休及補給之用,因此我在西流江前後足足逗留了半小時!

三時四,真正起行,離開西流江,沿柏油梯級駁回剛才的山徑交匯處,再沿路返回三椏村公廁,
也許回程時沒多花時間拍照,走得暢順之下,只用了 36min 便回到三椏,比我想像中快呢!
來到三椏,疏洗過後,便續沿路前往荔枝窩,但途中發生一些小插曲,就是被村狗攔路擾攘了好幾分鐘。
到達荔枝窩是為四時五,見到慶春約七村廣場旁搭了很多棚,大概是為十二月初的太平清醮作準備。
或因時間較晚,遊客都離開了,只見士多老闆都在收起臨時帳篷,
經過士多,購了一支豆漿喝,小休了短短數分鐘,便再次起行,經過分水凹再來到谷埔。

到達谷埔時為五時五,沿村路走回海邊,又見到士多正在收拾。
沿海邊路步行回鹿頸途中,見到對岸深圳群山美景,在日落餘暉映襯下顯得差常優美。
走回鹿頸沿途人流多,極為熱鬧,過鳳坑後開始入黑,但到達谷埔小巴站時才全黑,因此全程不用手電筒。

一如所料,在小巴站見到大排長龍,這些情況以經驗估計也要等候約一小時方能上車,
當然就不會等,於是按照原定計劃步行回沙頭角公路。
想不到的是,走了十多分鐘後便發現,是天居然極好運地遇正了南涌村的太平清醮,還有特別班小巴從南涌村村口起載,
見狀當然便登車,小巴不一會滿載後直飛馳出粉嶺聯和墟,這裡估計較原定計劃省了四十分鐘。
在聯和墟心情大好地吃過便利店飯,再乘小巴回粉嶺火車站轉車離去,結束是天精彩嘗鮮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09 蚺蛇出咀過四灣 (經米粉頂、東灣山) 之旅

2019.11.09
蚺蛇出咀過四灣 (經米粉頂、東灣山)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坳 > 蚺蛇西南脊 (刀背屻) > 肩頭坳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 米粉頂 > 東灣坳 > 東灣山 > 長咀坳 > 長咀廢田 > 長咀紀念碑 > 大浪頭 (長咀山) (三角網測站) > 長咀坳 > 東灣 > 大灣 > 鹹田灣 > 西灣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鯽魚湖巴士站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11:26am
天氣:天晴 日間乾燥 吹東北風四至五級,氣溫介乎 17-25°C (天文台) / 19-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35KM (123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沒有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43010

-
是周為毅行者賽前最後一周,
為休息期階段,故此暫停操山一周,改為輕鬆行山,
想起已經四個月未有踏足蚺蛇尖了,故此決定一遊西貢東,
以八小時登尖後再出咀,兼過四灣。

是天巴士車程不太順利,其中 94 巴士更曾一度頂閘,使麥邊中途站乘客無法登車,
幾經擾攘,終於約十一時三到達北潭凹。

疏洗後,立馬出發起行,
先沿麥二逆走至大浪坳,再踏上前往蚺蛇尖的山徑。
是天全程輕鬆走,並以低強度 HR 登尖,
因此一直走著,也沒有疲累的感覺。
相比四個月前,六月尾登尖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36397839789639) 那次,
是次在天氣涼快兼吹東北風下登尖,顯然輕鬆得多,
即使天色明朗,陽光譜照,也不覺辛苦。
是天同時發現,大陸旅客數目開始明顯增加。

一時二到達蚺蛇尖尖頂,亦即從北潭凹起計,只用了 1hr 42min 便走到尖頂,此乃輕鬆步速。
在尖頂拍照花了約廿分鐘,這裡人很多很熱鬧,卻發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亦因如此,不小休下便離去,索性向下一個目的地進發,此時乃一時半。

一時十一到達米粉頂,拍了一下照後再繼續行程,經東灣山去長咀。
從米粉頂到東灣山需先沿浮沙碎石路下降一段,再沿草坡泥路登上東灣山,
到達東灣山時已為約二時五。

東灣山並非首次登臨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15971551832274),不過也非經常到臨,
皆因其位處自成一角,一般若非出咀,過米粉頂後直剷落東灣相對上直接得多,
不過東灣山上其實風光優美,能以另一個角度觀賞長咀、大浪灣以及西貢半島、馬鞍山群峰,唔絕對值得登臨遊覽。

二時七開始下山,沿東灣山東坡下山,沿途泥路有點疏散,而且中途路徑有點不清晰,但不難應付。
一直下山直至與出咀路徑匯聚,便一直沿出咀之路走,以到達是天其一目的地 — 長咀。

到長咀依靠取下路 (東北路),此路曾多次走經,
但是次再走卻發現尾段林太密了,有點難以行進,
其中更曾一度爆錯林,也許再過一個月,此情況會有所改善吧。

到達長咀草原時已近三時半,慢慢走到童軍紀念碑一帶賞浪花兼大休吃麵包,
是天或因吹季候風,白頭浪大得有點令人歎為觀止,
另外長咀周遭人流不多,環顧四周皆為自然景觀 (只有深圳大鵬半島隱約透現的一丁點建築物)。
遺憾因行程落後了,未能在此長留,只好草草逗留十數分鐘便再次起程歸去。

三時十一離開長咀紀念碑一帶,沿浮沙碎石路登上大浪頭 (長咀山) 小峰,再沿上路回程,
再大浪頭遇到一群女士,似為大陸遊客,及一個外籍男子,
而我回程一直都走在外籍男子後,步速亦接近 (只是我在大浪頭顧著拍照而落後了他)。

回程途中一直看著該外籍男子之身形,一直陶醉於靜謐的大自然當中,
不消一會便到達東灣,看看計時原來只用了 39min 便來到東灣,事實上往來東灣與長咀之路程只有約 3KM 長,
只不過因山徑過於天然,走上來有點難度才常常給人漫長的感覺。

來到東灣時為四時十,完成了是天蚺蛇出咀部分,當然還差「過四灣」的目標尚未達成!
沿熟悉的路線走著,由東灣走至大灣途中賞到夕陽西下在大蚊山後,
過大灣後再到鹹田灣,沿途皆見不少遊人。
來到鹹田灣,已將近五時半,因希望能在日落前到達西灣村,才慢慢補給兼拿出頭燈,
故此是天不在鹹田灣士多停留,而直接過獨木橋,接回麥徑段二,再過西灣。

將近到西灣時,見到沙灘前水流仍是滿滿的,不知是因潮漲還是何因,只知道得又刻意繞經石橋位置方能抵達沙灘。
到西灣村時剛好六時,以 1hr 14min 完成了過四灣 (路程長 4.5KM),
此時正準備入暮,卻發現平日常惠顧的那士多沒有營業,只好去另一家士多購水補給。
補給後拿出頭燈,準備夜征最後一段路程,經吹筒坳及西貢西灣路返回北潭涌。

是次過吹筒坳後沒有取道捷徑 (上路),而選擇走下路,因為不想消耗太多體力,
但其實兩者需時相差不遠,是次走下路也只是多出約四分鐘。
到達西貢西灣路時剛為六時八,見到西灣亭前有十數個遊客在排隊等候計程車,
而我當然沿路走,沿途竟遇見兩跑山友,能夠入夜後仍在西貢西灣路遇見遊人,其實是極罕有的。

最後,七時八抵達鯽魚湖巴士站,等候數分鐘即有小巴。
可是惡夢此時才來,到達麥邊時我照常下車,卻發現西沙路往沙田方向出現一整條車龍,
到巴士站等了十數分鐘期間,只見一巴士但都是頂閘,心知不妙,走數分鐘到黃竹灣巴士站才發現原來有交通意外,
全部巴士都停下來了,最糟是連往西貢市中心的巴士都沒有,而 94 往西貢又頂閘。
最後得下決心平行平跑下花十多分鐘回到西貢市中心,乘巴士出彩虹再轉車,可是前後已令我浪費了約個半小時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03 貝澳青龍脊登二東.天池遊兼過大東頂.蓮花至白芒返東涌 之旅

2019.11.03
貝澳青龍脊登二東.天池遊兼過大東頂.蓮花至白芒返東涌 之旅


貝澳 (羅屋村) (嶼南道) (起) > 鳳凰徑段十一 (L120 標距柱) > 貝澳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52) > (南大嶼郊遊徑) > 青龍脊 > 二東山 > 大東爛頭營 (1-9 號) > 天池 > 大東爛頭營 (11-26 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 鳳徑段二近 L014 標距柱 > 雙東坳 > 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牛牯膞-婆髻山 山腰 > 白芒 > 行人隧道 > 東涌東填海區海濱長廊 (經企頭角) > 中石化油站 > 映灣園、藍天海岸 (文東路) > 東薈城名店倉 > 港鐵東涌站 (終)

出發時間:12:14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5-30°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75KM (103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12276

-
因著之前操山負荷較大,加上近日休息不足恢復較慢,是天決定來個真正輕鬆遊!
起床後見天色明朗,想到在這深秋乾燥日子最適合當然是玩大嶼兩大之一,
湊巧未曾玩過二東青龍脊,便決意出發一試!

中午十二時二到達貝澳羅屋村,疏洗一下後便正式起行。
初段逆走一小段鳳徑段十一,這路我向來走得多,全無陌生感可言。沿天然石級上登至最高點 (即 L120 標距柱位置),左轉是沿鳳凰徑續走至引水道,但這次則取右方泥徑直上,
沿路能上走至南大嶼郊遊徑,而路況也不算崎嶇,但沿途多塌樹,需小心行進。

踏上泥徑走數分數,便會見到一個三角網測站,同時亦為唯一開揚位置可直望貝澳全景。
離開三角網測站,續向上登,中段路徑稍為混亂,得細心留意地上之小徑走向,而我也中了招,走錯了一小段。
從 L120 起計弄了三十四分鐘後,才接回位處海拔三百餘米之南大嶼郊遊徑。
其實這段路程只有約 0.6KM,但因要在林裡穿稄,故此花時甚久。
除密林阻礙外,沿途亦難免中了不少淡竹葉花穗及肖梵天花籽,不過秋季登山實在難以避免 (印象中西貢東較少遇上這類植物)。

橫過南大嶼郊遊徑,青龍脊登山口就在對面而已。
此脊名字雖與青龍石澗類同,但其實兩者相隔很遠 (當然難度相差更遠),而青龍脊行走全程是看不到青龍石澗的。
青龍脊全程幾乎都是踏草坡而上,全程沒有危崖。近期走過的人看似不少,踏出尚算明顯的路徑,
難度比想像中低,與大東北脊 (大石脊) 相比更是明顯容易一級。
初段斜度甚高,而且部分泥土鬆散,宜慢步行走。
此時雖未能直視二東山,但其實能看到更遠處之大東山,山上有數顆著名打卡巨石,亦能清晰可見。

約於海拔五百米處有一「蜜月期」,這裡路勢相對平坦,同時景觀開始變得開揚。
不過亦有少部分上上落落,踏草而下時尤需提防滑倒。
邊走著邊回頭望向山下之貝澳,這亦是我是天起程之地點,看著自己位處越來越高,貝澳也越來越遠,實蠻有趣的說!

過了平緩位置後,又有一處急斜需抓草而上,就這樣走著走著,不一會便開始看到大東爛頭營,
而此時亦再次變平坦,路旁雜草亦變得稀疏,此處距離二東山山頂其實已十分接近,多走約十分鐘便能到頂。
就這樣,我除了圓滿完成青龍脊之餘,更成功挑戰由海平面高度直剷上二東山山頂了,
由貝澳羅屋村起計,共了 2hr 18min 方到二東山山頂,而從南大嶼起計,也用了 1hr 25min (青龍脊段長 1KM)。

二東山山頂非首次踏足,但對上一次刻意上來,已是剛好三年前了 (2016 年 11 月 27 日 三小時二東山快閃之旅-經黃龍坑郊遊徑)。
山頂除有 1 號爛頭營外,不遠處更設有天文台二東山氣象站 (主要是測風速風向之用)。
在山頂拍了一下照後,走到爛頭營外之石椅大休兼吃麵包,吃飽後再次起行,此時已是三時正。

從二東山下走至鳳凰徑路程不長,不一會便到達,這時亦決定要於一小時內遊畢兩個地方 — 天池及大東山山頂,
其中天池未曾到過,故此就先參觀一下吧。
前往天池之小徑不明顯,雜草叢生,而且前人走出了很多條路出來,但其實從 11 號爛頭營對開那條路才是最好走的。
無論走哪一條路,終也會於 9 號爛頭營處交匯,方能續下走至天池,其實路程很短,不一會就到達。
天池是位處大東山山谷處之一個大型儲水池,相傳是昔日由外籍傳教士興建的,
但直至現在基本上仍完好無缺,亦不見吸引遊人聞名前往,是天便見有一群遊人剛從天池離開。
比較有趣的是,天池的水雖然看似為不流動的死水,但仍見到小魚池裡往來翕忽,與游者同樂!

參觀完天池後,便原路回程至鳳凰徑,此時已為三時半,趕及到達第二個目的地 — 大東山山頂。
是次登大東山取道 18 號爛頭營旁之小徑,斜度不高,但雜草相對也不少,顯然並非受行山人士最常採用之登山徑。
走了廿分鐘,終到達大東山山頂,話說我雖常操山走經大嶼雙峰,但主要都是沿鳳凰徑走,並不會刻意登上大東山山頂。
對上一次來到大東山山頂已是剛好兩年前了 (2017 年 11 月 11 日 大東北脊之旅)。
是天再臨,果然回憶湧現,畢竟大東山山頂是我開始用 GPS 行程紀錄以來首個踏足的地方呢,
那次更是從 L015 旁的陡峭泥徑直剷上大東,還正正遇上數輛越野單車正衝下來,真是有驚無險啊!

是天相較昔日數次登上大東山山頂,天色皆要明朗,最少是罕有地沒霧,但人流也極多,
坦白說是天上落大東山沿途也遇上極大量的人群,其實也對的,
一年之中,能夠在大東山看到芒草兼沒霧的高清風景,大概沒多少天,十一月相信是最適合一臨大東的日子!
在大東山賞了約十分鐘景兼拍照後,約四時二便開始下山去了,
是次下山取接回 L014 最高點山徑,這路相比是天上山走那條明顯更被行山友廣為使用,同時路況亦更佳,雜草亦較少。

約十五鐘後駁回鳳凰徑,是天由於計劃取道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婆髻山 山腰線下山,
路雖然走過數次,但由於路程較長,需預留足夠時間,因此往後路段步速加快,超越了一群又一群行山友後,
走了再一個十五分鐘後終來到佶雙東坳,並在此左轉往蓮花山方向,此時為四時半。

沿蓮花山-三山台-鴨腳瀝-婆髻山 山腰線走著,這線剛好不久前 (九月初) 才走過 (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386208181475270)。
也許是天地面乾燥,加上對此線熟悉度有所增加,因此竟然完全不覺得有困難之處,
而且發現早前蓮花山對落有一頂頭的樹幹已被鋸掉,使路線難度進一步下降。
這線並非眾為人知的人路,而且路程長,正常來說接近傍晚時分,較難見到遊人,
不過是天途中就遇上一群山友反方向正在登山。

一直走著,五時正過鴨腳瀝腰開始下山,
五時四便到達婆髻南坳,此處能望見東涌全景,是天更同時看到夕陽西下,實是美煞人。
而此處有小徑直下降至翔東路近映灣園位置,也一度曾吸引我考慮由此下山,
但想了想,既然尚有時間,走遠點又無妨,故最終仍是決意先降白芒再回東涌。

臨到白芒時遇上數名山友,同時仍見到美炒的日落,到達白芒時為五時十,已是過日落時分了。
以 1hr 20min 由雙東坳走至白芒後,便轉左直走向翔東路方向,至一行人隧道取道橫過北大嶼山公路,到達海濱長廊。
此時開始入暮,天上出現了燈紅色的晚霞,實在是美極了!
美中不足是東涌東擴建填海工程早已展開,已無法再能在此欣賞到無敵大海景了,
不過原來也仍吸引了大批人取道夜跑及踏單車,至於 2016 年之前純潔的海岸線,就只能在回憶裡回味。

從白芒走至東涌站,最直接方法是過中石化油站後取文東路直走,再穿過東薈城名店至南翼,
原來路程不短,達 3.6KM,是日用了46min 才到達地鐵站,在此結束是天完美行程!

總括而言,是天行程極精彩,兼旺中帶靜,
初段青龍脊全程沒人,獨享了靜謐的二東山南脊;中段在大東山間遊走則能觀賞到莊觀的芒草景;
尾段取道蓮花脊至白芒再回東涌,則時間剛剛好,有幸能賞到日落及晚霞,創造了十一月份一個完美的星期天!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11.02 操山 麥理浩徑段一至三 (北潭涌-水浪窩) 之旅

2019.11.02
操山 麥理浩徑段一至三 (北潭涌-水浪窩) 之旅


北潭涌傷健樂園 (起)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糧船灣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萬宜路) > 浪茄山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 百足地 > 吹筒坳 > 西灣 > 鹹田灣 > 大浪村 > 大浪坳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11:24am
天氣:天晴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 ,氣溫介乎 22-28°C (天文台) / 20-5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3.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34.00KM (159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大浪村)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407550

-
是天為星期六,距離毅行者活動只有不足兩星期 (十三天),因此絕對需要操山,
這次早就決定要從起點開始操,本想操頭 50KM,可惜因為遲了起床,加上狀態不佳,終只好改為操麥一至三,
初段麥一尚好,但到麥二狀態的確轉差,其中一原因為西灣山上晴空萬里,陽光直射下難免感到炎熱。
不過,踏上麥三時狀態轉好,因此可以在打大佬之時來一個大爆發,最終更做到了久違了的兩小時內完成全段!

遲了起床,但在車程極順利下,早上十一時五到達北潭涌閘口。
是天仿照真正比賽那樣,從北潭涌 (傷健樂園) 附近開始行程,這相比直接在麥徑起點起走,約多出 0.4KM路程。
踏上麥一,初段沿大網仔路至萬宜坳,再沿西貢萬宜路一直走至萬宜東壩尾,
全程為柏油路,且上落差不大,當然就是練跑的好時機吧!
其實我一向較少操山走經麥一,主要是去年三數次操麥一,二時試過吧,最近一次也要數到年初操逆走段五至一那次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01034843325941)。

是天正午時分,西貢東天上萬里無雲,在深秋裡如此炎熱感覺,實是不好受,
不過麥一沿途總算較多樹蔭,問題不大,沿途慢跑亦算自如,而沿途遊人也不少。
約十二時七到達東壩尾,喝飲品及疏洗一下後,便續行至熱鬧的浪茄,
是天見浪茄已加設了為數不少的木製桌椅,這是繼山竹摧殘後再一次在浪茄見到像樣的郊遊設施。

過浪茄後開始登西灣山,亦踏進了全天最辛苦的一段。
其實相比夏季酷熱天登西灣山來說,是天輕鬆多了,不過對於秋季操山的節奏來說,這次登西灣山則顯得有點吃力。
登上西灣山頂後沒作停留,直接下山往吹筒坳,此時開始感到疲累,
最後到達西灣村時忍不著在士多大休兼吃飯,此時為二時二。
其實也對的,畢竟毅行者的 CP1 也設在此,是次在這裡大休,相對上較有預賽感覺。

吃飯吃了將近半小時,再次起行時倦意稍退,但仍然未能發揮頂尖狀態。
經過西灣時見到工人在趕工修復直升機坪,再至盡頭時見河水高漲,未能直接過河而得過橋。
沿麥二走經鹹田灣、大浪村、大浪坳、赤徑至北潭凹,一共用了個半小時,顯然是稍遜的表現。
到了北潭凹,已是四時一,是次終於有幸用到北潭凹新開設的免費添水器了。
添水後再簡單疏洗一下,前後共停留十分鐘,隨即便踏上麥三。

是天也許因麥一、二之步速不快,因此走麥三時還未有疲累的感覺,反而感覺能量全都回來了,
登牛耳石山的一段長命梯級,居然一口氣便走到頂,沒有麥二那種吃力不討好的感覺,
及後走經嶂上、畫眉、雷打,皆見不少山友,部分看似更是毅行友,想不到臨近天黑還有這麼多人在走麥三。
是次走麥三速度尚算快,從北潭凹出發起計一小時已到榕北坳,再過十四分鐘到達石坑坳,此時方為五時半左右。

亦因進度比預期快,登雞公山一段不用摸黑,沿途亦超越了一些毅行友。
到達雞公山山頂時為五時十多,此時已過日落,即將入黑,因此我也拿出頭燈,迎接是日最後一段下山路。
從雞公山下山至三分之一左右,進林後便需全靠頭燈的光察看地面,
事實上,約一半路程時有些樹騰是會絆腳的,夜行時需特別留心免被絆倒。
最後,到達水浪窩公廁時為六時三多,亦即以 1hr 58min 之表現完成了麥三全段,
是我繼去年四月廿五日後,再一次罕有地以兩小時內完成此段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38218626274233),
若果每次都能以此表現走過麥三就好了!

基於已入黑,兼且是六時多,已無心再續走冗長的麥四 (要不然就得走到九時多十時了),
疏洗過後,當然就立馬乘車離開,結束是天操山行程。

-
詳細時間表 (以四捨五入計算):
北潭涌 (SP) - 東壩尾 1hr 14min
 小休兼疏洗 8min
東壩尾 - 西灣村 (CP1) 1hr 24min
 大休兼午膳 28min
西灣村 - 北潭凹 (CP2) 1hr 31min
 小休 10min
北潭凹 - 水浪窩 (CP3) 1hr 58min

總計 6hr 53min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