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7 午後 大牛湖頂-廟仔墩-老人山-十塱至梅窩 之旅

2021.08.07
午後 大牛湖頂-廟仔墩-老人山-十塱至梅窩 之旅


南山營地巴士站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起) > 南山觀景台 > 鳳徑段十二 (L130 標距柱) > 大牛湖頂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 十塱坳 > 廟仔墩 (三角網測站) > 老人山 (山火瞭望台/三角網測站) > 十塱灌溉水塘 > 大嶼山林道 - 芝麻灣段 > 芝麻灣懲教所 > 芝新懲教所遺址 > 十塱涌口 (芝麻灣道) > 十塱新村 > 橫塘 > 牛牯灣口 > 水井灣 > 銀礦灣海岸 > 梅窩碼頭路 > 梅窩碼頭 (終)

出發時間:2:36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高地有霧 吹西至西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6-30°C (天文台) / 26-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3.19KM (67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十塱新村)

--
行程概況:
南山營地巴士站 >--(時長 28min,路長 1.00KM,攀升 135M)--> 大牛湖頂 >--(時長 34min,路長 1.73KM,攀升 17M)-->
十塱坳 >--(時長 36min,路長 1.15KM,攀升 234M)--> 廟仔墩 >--(時長 19min,路長 0.99KM,攀升 107M)-->
老人山 >--(時長 24min,路長 1.77KM,攀升 14M)--> 十塱灌溉水塘 >--(時長 1hr 24min,路長 6.28KM,攀升 170M)--> 梅窩碼頭

-
受西南氣流影響,香港境內天氣不穩,因低層西南風有利新界東北自爆雨區 (結果亦如是),因此決定又去相對好天的大嶼山遠足。
因遲了醒來,加上連續多個雨天後路面濕滑,想走得輕鬆些,想起已有一段時間未有登過大牛湖頂及芝麻灣兩大峰,決定是天一走,兼看看大牛湖頂發射站之近況,順便科普一下,為此周末鬆一鬆吧!

乘車去青衣午膳後,再乘地鐵到東涌,並轉乘 3M 巴士至南山,不過是天極不幸地遇上了一輛完全無力的雙層巴士 (AD09),
駛上東涌道一段時速低至不足 20km/h,更一度幾乎開不動,最終破天荒弄了四十分鐘才由東涌到達南山 (正常時間是 25-30 分鐘),相信這批車行走了兩年長命斜後已開始七勞八傷。
到達南山時已是二時七,隨即沿山徑登上大牛湖頂,沿途有一個南山觀景台,風光尚算優美,最重要是靜,在這觀景台從來也沒遇過一大群遊人。

不一會便上抵大牛湖頂,此峰又名大嶼山 275 山,這裡就厲害了,是發射站集中地段,單單在山頂便設有警察通訊站 (TETRA)、流動電話基站 (Cellular) 以及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

先說警察通訊站,就位處山徑旁,翻查 2018 年行程照片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17918498304246),當時在閘外是掛有香港警務處的資訊牌,明確指出此乃警察通訊站,但是自 2020 年此牌已被移除,換成一個沒有機構名字的聯絡資訊牌,相信此改變或是與近年社會氣氛有關。
香港警務處率先於 1999 年引入 TETRA 數碼制式的通訊系統 (用於水警及刑警),成為亞太區首例,之後於 2004 年又引入第三代指揮及控制通信系統 (用於地面部隊),亦因此警務處同時擁有兩套 TETRA 系統。
TETRA 為地面集群通訊系統,主要採用低頻通訊 (350MHz/800MHz),低頻有利於高低起伏之地勢間提供強大的覆蓋率,而系統本身亦提供單對單、單對多及多對多的靈活操作模式,因此廣泛被紀律部隊採用。

然後就是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是天觀察所見,其位處與警察通訊站同一座建築物上,不過被鐵絲網分拆成兩個部分。
此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主要服務嶼南一帶村落,其採用水平極化,有效幅射功率 (ERP) 為 10W。
對於數碼電視廣播而言,香港現時共有 6 個主要發射站及 23 個輔助發射站,用以提供境內高達 99% 的數碼電視覆蓋率,輔助發射站是用以提供覆蓋予主要發射站所無法到達之地 (俗稱盲點),亦因此其 ERP 只會調較至合適其負責範圍之數值,以免浪費資源及對其他地區構成干擾。

其實,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單頻網制式 (SFN) 作數碼電視廣播,好處是能節省大量頻譜用作拍賣予電訊商作 5G 通訊發展,不過單頻網制式需涉及數據流預傳輸及多載波等原理,用於保持時間準確性及抗干擾等工夫皆明顯多於多頻網,因此除了會在發射站安裝 GPS 作時間同步外,還需要加入保護間隔 (guard interval) 以避免不同來源之訊號互相干擾,亦即多重路徑傳輸衰減 (multipath fading)。
這亦是為何香港目前仍需保守地採用 PN945 作保護間隔,事實上香港曾於約八年前進行過轉換至 PN420 之測試 (可騰出更多有效頻寬),但發現接收效果不理想,故此至今仍未有採用。

除了保護間隔外,發射站之天線擺放上也有一些安排以減低干擾,這亦是部分發射站採用垂直極化之原因。境內主要發射站皆採用水平極化以免與大陸訊號互相干擾,唯獨本地部分輔助發射站會採用垂直極化,例如大澳發射站 (牙鷹山腰) 便以垂直極化發放訊號,因該站同時提供覆蓋至十餘公里以外之龍鼓灘一帶,但亦難以避免會與青山主站之反射波互相干擾,於是採用垂直極化便是一個妥協之舉。

大牛湖頂上設有一個直升機坪,遠處則有一個三角網測站,此處旁邊又有一個發射站,這組明顯一看便知是流動電話基站 (政府網站稱之為南山基站)。
對比 2018 年之相片,不難發現此基站雖然仍停留在三個扇區為主的分佈,但不少設備升級也見有所升級,除了是流動電話基站較罕見之頂部導航燈 (紅色閃燈) 外,亦見在通訊天線旁擺放了多個新的 RRU 及疑似 GPS 天線,相信是為了提供 TD-LTE 覆蓋而設 (TD-LTE 同樣需要極高時間準確性),兩個拋物線型天線則對著南大嶼長沙一帶,顯而可見此基站是以微波作骨幹傳輸。

在山頂上仔細觀察了三大發射站後,再仔細看看南大嶼一帶之景觀,此時大東山上霧起,亦知新界東一帶自爆雨區,幸而未有影響大嶼山。
逗留了足半小時才下山,沿途見零星遊人。由大牛湖頂下降至十塱坳路程較長,約半小時後下抵十塱坳,路旁見有大型翻土工程,查實此處為私人農地地段,不過地主早前翻土時連帶官地也碰,結果被政府象慙式地罰了 $500!(詳見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615/bkn-20210615220328618-0615_00822_001.html)

及後接上芝麻灣郊遊徑,上登至大廟墩,沿途可見新芝麻灣郊遊徑標距柱尚未啟用,或者政府終明瞭好奇心乃人之本性,因此決意將用透明膠袋換走早前連番被撕破的黑色膠袋,自然也沒有人會再存心撕袋吧。
上抵廟仔墩,此時有一些霧起,幸而尚算可見整個南大嶼,此處之景觀向來開揚,較特別的是能近觀一整個貝澳泳灘,而且伴隨泳灘廣播,讓人能得到置身其內之錯覺。
廟仔墩上真的有一個廟仔,不過近月城門肥佬麥踏過界,移師至嶼南,連此處也寫上了其名字及祝福。

離開廟仔墩,走近十九分鐘至老人山,山頂設有已停用之山火瞭望台,以及肥佬麥之字句!剛巧此時霧散,難得在此又賞到嶼南全景,望向喜靈洲方向,坪洲後方便是交椅洲,不難令人聯想起「明日大嶼」即將起步之事實,這或是一個動機,把握時間記錄現時嶼南美景。
續沿芝麻灣郊遊徑下降至十塱灌溉水塘,不知為何全程無人,當然難免會遇上小量小量蜘蛛網,但若是走龍尾那邊,相信情況會更嚴重。
來到十塱灌溉水塘,難得見到水塘滿溢,水壩上有水流,觀賞一會後決定沿大嶼山林道 - 芝麻灣段離開,芝麻灣管理站是罕有完全荒廢之郊野公園管理站,但也不難理解,該處沒有公共交通不在話下,自青嶼幹線啟用後,進出大嶼山之公交模式已徹底改變,與東涌坳管理站相比,此站顯然再沒吸引力。

沿路走至芝麻灣懲教所,閘門緊閉,但左方有小徑可繞過懲教所到另一邊,再續沿車路走向十塱,沿途見一名外籍人士放狗,而遠眺芝麻灣碼頭亦見有一名釣魚友。
走至十塱涌口時已為六時二,此時穿過十塱新村走向海岸柏油徑至梅窩,十塱村村公所外有數人聚集聊天,還有一頭狗,幸而不惡,僅向著我了吠數下,另外亦不難見到大量水牛。
十塱涌口之沙灘上尚有一些遊人,而我草草賞過景後便朝梅窩進發,沿途開始見到一些行山友,但較驚訝的都是在水井灣及牛牯灣一帶見到兩組露營人士,想不到這裡竟是 x camp 勝地,是的,有水源已是一大吸引力,不過附近廢屋林立難免氣氛沉重一點了吧。
話時話,我是首次在傍晚時分走經此徑返梅窩,或因這樣,此前未有發現此乃露營大熱地方。

一直走並接上鳳徑段十二,沿途部分位置已成泥漿,需小心通過,之後再走至梅窩碼頭路,沿途見到越野單車徑之標示已設置好,另外就是將近下山前之寮屋,原來還有人居住的,明明之前幾次都見人去樓空。
最後下抵梅窩碼頭路,幸而建造業的工地沒惡狗走出來,一直走至碼頭已是七時四,可惜是天非假日,需等候至七時半方有慢船,還是去乘巴士返東涌較實際,結果也弄至八時三方抵達東涌,隨即過對面追到即班 E37 巴士去元朗晚膳,結束是天富資訊性的休閒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