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1 酷熱下 午後 牙鷹山-分水坳-深坑瀝-引水道-大浪灣沙灘 之旅

2022.07.31
酷熱下 午後 牙鷹山-分水坳-深坑瀝-引水道-大浪灣沙灘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牙鷹山觀景台 (221mPD) > 牙鷹山 (三角網測站) (374mPD) > (原路折返鳳七替代路段) > 萬丈布石澗下游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 深坑瀝 > 分流頂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大浪灣村 > 宏貝學校遺址 > 大浪灣 (洪侯古廟/沙灘) > (原路折返)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終)

出發時間:2:26pm
天氣:天晴 酷熱 吹西南風二至三級,氣溫 介乎 28-34 °C (天文台) / 24-5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27km (82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南涌村、大浪灣村)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23min,路長 4.58km,攀升 391m)--> 牙鷹山山頂 >--(時長 50min,路長 3.14km,攀升 194m)-->
分水坳 >--(時長 58min,路長 3.96km,攀升 128m)--> 狗嶺涌引水道 >--(時長 1hr 8min,路長 5.12km,攀升 27m)-->
宏貝道 >--(時長 10min,路長 0.78km,攀升 0m)--> 大浪灣 (沙灘) >--(時長 20min,路長 1.65km,攀升 74m)--> 石壁水塘

-
相對於前一天,是天大氣較為穩定,僅局部地區下驟雨,因此可放心遠赴嶼西遠足,酷熱之下沒有在路線上花很多心思,都是簡單玩玩牙鷹山及沿鳳徑替代段七、段八行走。
至將近扺達石壁水塘前,見尚有近半小時鬆動,但不足以續走至水口,決定鼓起勇氣一降大浪灣村看過究竟,還找到路下降大浪灣沙灘,於是又成為一趟成就解鎖之旅。
值得一提,是天為七月的最後一日,據統計是月我共到訪大嶼山七次,其中五次是長途遠足,而在七次到訪大嶼山當中,有五次皆有去大澳。
這大概成為 2018 年之後,單月去大澳次數最多的紀錄,事實上,近年人生經歷失去的速度實在太快,快得令我幾乎無法接受,但憑著這些有趣的往事回憶之延續,讓我再次接近昔日快樂的時光,可能是目前最有意義的小事。

二時五方抵達大澳,下車後隨即急步走過大澳海濱長廊及番鬼塘,翻查天文台紀錄,原來此時氣溫一度高至 34°C,加上煙霞較多,走得吃力是理所當然的,連村狗也躲在桌底下乘涼。
踏上柏油路前往牙鷹角,沿途僅見零星村民,比想像中清靜得多,抵達營地前左轉離開鳳凰徑段七正式路線,轉而接上段七的替代路段,此路段是漁護署因應早年二澳封村時打造之替代行山徑,現時雖然二澳已再沒有封村,但此替代路段之角色仍長存於官方之建議路線之中。

由柏油路一口氣上走至牙鷹山觀景台相信是全程最費力的一段,剛巧此時烈日當空,是天雲量又少,風勢更是微弱,感覺艱辛是難免,甚至相比月初走訪那次更為吃力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195939430502117),只好慢步上升,但沿途竟遇兩名遊人。
抵達牙鷹山觀景台前先經過兩組發射站,位於約 184mPD,偏西面的一組是流動電話發射站,而偏東面的則是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ERP 為 20W,用以轉播來自青山主要發射站之訊號至大澳北岸以及龍鼓灘一帶之居民。
續上走,不一會見到「牙鷹山觀景台」,此觀景台前稱「大澳觀景台」,能飽覽一整過大澳,昔日更曾見過有人在此露營,實是一種巨大享受,不過此處面對著公海,長年當風,想過夜的話大概需要在架構營具上多下一點功夫。

是天能見度欠佳,但也無阻在觀景台上欣賞美景,數分鐘後續上登牙鷹山山腰之橫山徑,此時背囊上的電子溫度計表面溫度一度上升逾 50°C,為是年行桯之最,可以想像此時之體感溫度是何其高,當然此表面溫度並不代表實際氣溫。
至海拔三百米左右走一小段平緩路,再左轉攻上牙鷹山之山頂 (374mPD),抵達時為三時十,亦即從起點計,用了一小時廿多分鐘來到此。
牙鷹山山頂景觀開揚,可飽覧大澳以至屯門一帶,又可享受公海之寧靜,乃是「扺玩程度」甚高之地點,但或因天氣酷熱關係,是天未見有遊人。另此處曾經設有雨量計,不過早已被拆除,僅剩下一個三角網測站。

在山頂逗留近廿五分鐘後離去,沿原路折返鳳徑替代段七,沿路走至分岔路口轉右下降萬丈布石澗下游,及後再次上走至分水坳,沿途一名遊人也不見。
走至分水坳後右轉,沿一段碎石路上走至大磡森南坳,此段路近月修整過,感覺難度稍降,而是天沿途皆未見遊人,感覺這種清靜感才是我所熟悉的炎夏鳳徑替代段七。
來到大磡森南坳時已為五時四,之後景觀呈大轉變,眼前換來杳無人煙的公海之景,沿熟悉之泥徑續走至近深坑瀝之處,再開始沿碎石路下山,記得四年前的夏季初練此路時,有感此段稍難應付,但經過之後數年的密集式遊走後已不覺是一回事了。
過分流頂後再下降一段便能接回鳳徑段七正式路段,沿途竟見一名操山人士朝反方向登山去,再走三分鐘左右便抵達狗嶺涌引水道,此時將近六時一。
沿引水道快步走過狗嶺涌營地入口後接上鳳徑段八,再沿平緩的柏油路走回石壁水塘,沿途沒遊人,斜坡維修地盤也沒人開工,甚為冷清。

來到宏貝道口時已為七時二,已過日落時分,本來想兼走至水口看看潮退下之泥灘之行也得告吹,想了一想,反正從未下抵附近的大浪灣村,不如趁是天時間鬆動兼天仍未全黑時看過究竟吧。
沿宏貝道走近五分鐘下坡路便已見大浪灣村的村屋,據知路邊一排的村屋是當年興建石壁水塘時用來安置受影響村民用的,是天所見感覺原始,路邊便是一大片耕地,絕非一般鄉村式發展地段所有的感覺。

大浪灣村村中是有惡狗的,不過是天發現原來第一間村屋對面便有柏油級可下降至車路盡頭的停車場,可接著再靠左直沿柏柏行人路下降至海邊,全程不用走經村屋範圍也能抵達沙灘,因此可免除惡狗之威脅。
沿路走著,經過已荒廢的宏貝學校遺址,至將近抵達海邊時見到洪侯古廟,或因農曆七月之關係,此時見有大量街衣在燃燒中,轉個彎眼前換來一大片海景,特別在於有十數頭黃牛在沙灘中,印象中我很少在沙灘見到黃牛群。

托達大浪灣沙灘時為七時四,天色漸暗,沙灘遊人也全已離去,難得能在有生之年首次踏足此處,當然逗留一會拍照賞景一番吧。
約五分鐘後天色漸暗,決定離去,沿原路折返宏貝道盡頭,再沿柏油級略過村屋群,或因入黑之故,村狗極為靈敏,雖然我在來到最外邊的一間村屋後隨即右轉離開村落範圍,但過三數間村屋外的村狗也照樣吠,幸而沒有追過來。

沿宏貝道一直走廿分鐘上坡路方能抵達沙咀巴士站,感覺路程挺長,相信這就是大浪灣沒有受遊人歡迎的原因之一,就算是大浪灣村走至沙咀巴士站,十五分鐘吃力的路途是少不了的,之後要再乘坐約一個半小時的交通工具才能抵達中環,可見此村對於不駕車出入的人來說是極遍僻的。
在巴士站等候數分鐘便有車來,登車回到東涌再轉車離去,就此結束是天意義深重之行,為全年最美好之月份寫下句點。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30 午後 小西灣至香港大學 2.0 之旅

2022.07.30
午後 小西灣至香港大學 2.0 之旅


富怡花園小巴總站 (小西灣道) (起) > 富景花園 (小西灣道) > 小西灣海濱花園 > 龍躍亭 (龍躍徑) > 龍躍樂園/晨樂亭 (歌連臣角道) > (砵甸乍山郊遊徑) 砵甸乍山觀景台/觀海亭 (230mPD) > 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大潭峽懲教所 >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小徑往)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野豬徑 (連接山徑) > 大風坳 (柏架山道) > 畢拿山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35mPD) > 畢拉山石礦場外圍 > (渣甸北引水道) > 渣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甘道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白加道纜車站 > 種植道 > 芬梨徑 > 芬梨道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大休兼吃華堡) > 盧吉道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克頓道 (經龍虎山休憩處、克頓道休憩處) > 旭龢消防局 (旭龢道) > 大學道 > 香港大學校園 (本部校園、大學街、百周年校園) > 港鐵香港大學站 C1 出口/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巴士站 (薄扶林道) (終)

出發時間:2:42pm
天氣:大致多雲 吹西南風三級,氣溫 介乎 27-30 °C (天文台) / 23-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70km (94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富怡花園 >--(時長 1hr 8min,路長 4.87km,攀升 224m)--> 大潭峽 >--(時長 1hr 41min,路長 6.30km,攀升 418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14min,路長 6.03km,攀升 268m)--> 爐峰峽 >--(時長 1hr 7min,路長 5.10km,攀升 30m)-->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 >--(時長 8min,路長 0.34km,攀升 0m)--> 薄扶林道

-
隨著副熱帶高壓脊減弱,天氣漸趨不穩,是天早上率先迎來一場暴雨,使行程也得修改,想了一想,是天為七月三十日,一個月前的同一日之傍晚我去了小西灣昔日就讀之中學出席了 AGM 兼聚舊歡送,記憶猶新。
可是人總不能永遠停留在過去之中,是時候往前看,不如就趁暑期中期來一趟小西灣至香港大學的遠足行程吧,記得此路線在去年已嘗過一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165430283553042),但因意義深遠,多走幾遍也沒所謂。

是天試乘 62 小巴由杏花邨前往小西灣,想當年在小西灣上學時也未曾試過乘這小巴,是天才得知原來車程相比柴灣站乘 47M 小巴略快,算是一個開心大發現吧。
來到小西灣時已是二時八,這裡特別在於單單一個角落便有五所中學,其中一所更是我昔日就讀的。走數分鐘至小西灣海濱花園,再踏上龍躍徑上走至歌連臣角道,沿途見不少遊人,但未見野豬出沒,而歌連臣角道與龍躍徑之分岔路口處正興建的公廁進度迅速,相信將近落成。
續沿砵甸乍山郊遊徑上走至砵甸乍山觀景台,是天能見度不算高,但景色也不錯,賞賞景後沿下降砵甸乍山南引水道,走至馬塘坳,再沿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走至大潭峽,至此用了一小時八分鐘。

小心翼翼地走一小段石澳道及大潭道來到斜坡維修通道入口,此乃通往柏架山上引水道之小徑入口,約十分鐘便上抵引水道,隨即再沿寬闊泥徑上走至大風坳,沿途又見一些遊人。
來到大風坳,竟見涼亭處比想像中熱鬧,細看原來有越野跑步比賽進行中,不過是不足 10km 的超短途比賽,而我則沿長命梯級上登畢拿山,沿途極清靜,在畢拿山上更難得沒見遊人,可獨享山頂美景數分鐘。
之後沿路下降至渣甸北引水道,再上登渣甸山,然後再下降陽明山莊,並沿大潭水塘道下降黃泥涌峽,或因是天狀態良好,竟用了一小時四十分鐘左右便由大潭峽來到此,單是畢拿山、渣甸山一段更僅用了五十五分鐘,但相比往年不經畢拿、渣甸兩山仍然少不了多花近廿分鐘。

來到黃泥涌峽,踏上布力徑,沿路直走至灣仔峽,當然少不了見到那些餵貓常客,亦有跑步友等。及後再沿甘道上走至馬己仙峽,沿途在泥坡遠見一些野豬。
過了馬己仙峽後沿白加道上走,記得去年中伏沿山頂道直走,多花了十餘分鐘路程,是次自然醒定一點,沿途見不少遊人,更有一群似是旅行團的,沿途亦不時有開揚位置可觀賞維港全景。
來到爐峰峽時已是六時九,重要時刻來了,距離我最愛的漢堡店關門時間尚餘十五分鐘左右,趕快上走至全港海拔高度最高的漢堡店點一個華堡套餐吧,幸而我成為了是天最後三個顧客之一,若果再遲三數分鐘恐怕無法吃了。

吃畢我最愛我華堡後,已將近七時三,願望達成,天亦開始入黑,疏洗一會後更湊巧目擊漢堡店關門一刻,之後便是準備賞夜景的時間。
是天爐峰峽遊人不少,感覺頗為熱鬧,見時間許可,加上天色不差,決定走路程較長但景觀開揚的盧吉道前往西高郊遊區,沿途固然能賞到多角度的維港夜景,而且比想像中美,亦比想像中多人。
之後沿克頓道直降旭龢道,沿途見不少疑似是 HKU 的內地學生,是天不取較快捷的龍虎山郊野公園 2 號種植場直降港大百周年校園,而是沿克頓道接旭龥道再轉入大學道進入本部校園,相比前者路程顯然較長,亦為去年那次所走之路。

旭龥道近赫頓大廈處向來是野豬群集之地,是次同樣見到一大群野豬出沒,「打個招呼」後便續走至大學道,直至來到研究生堂時右轉沿梯級下降,因工程關係,改經邵逸夫樓下降至大學街。
暑假期間的港大校園甚為冷靜,沿大學街走至百周年校園沿途僅見數人,連各食堂也大門深鎖,但來到百周年校園則聽到一大群人在練歌 (練唱五月天的派對動物),難免引人發笑。
來到百周年校園,順道打個卡,紀念第二次完成小西灣至香港大學的行程,是次行程難道相對上次增加,除長度增加了約 1km 外,攀升亦增加了 160m (+21%),就如在升學路途之中,隨著年級提高,相應課程亦顯得越來越艱深,但意料之外是費時卻相若,而且是次更是用了近半小時吃華堡。

再過一個多星期便是此年度 JUPAS 放榜的日子,記得當年我是因為預祝升學順利而設計此行,由昔日就讀中學之地步行至香港頂尖專上學府所在地,預先體會「升學」之苦與樂。
在祝福應屆生能入讀心儀學系的同時,亦不忘提醒自己選擇此路之初衷,盼能重拾熱誠,在來年度再創高峰。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24 酷熱下 午後 環大嶼西 (石壁-大澳-東涌) 之旅

2022.07.24
酷熱下 午後 環大嶼西 (石壁-大澳-東涌) 之旅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起) > 宏貝道 > 大浪灣引水道/狗嶺涌引水道 > 分流村 > 分流西灣 > 響鐘坳 > 煎魚灣 > 根頭坳 > 二澳舊村 > 二澳新村 > 二澳內灣 > 牙鷹角 > 番鬼塘 > 大澳海濱長廊 > 大澳巴士總站 > 大涌行人橋 > 新基大橋 > 寶珠潭 > 新洲 > 深屈 > 南田 > 深石村 > 深石亭 > 䃟石灣 > 沙螺灣 > 鱟殻灣 (觀景台) > 較寮 > 䃟頭 > 雪心亭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逸東商場 (終)

出發時間:1:42pm
天氣:天晴 酷熱 吹西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32-37°C (天文台) / 28-4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8.30km (60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䃟頭)

--
行程概況:
石壁水塘 >--(時長 1hr 15min,路長 5.95KM,攀升 94M)--> 狗嶺涌引水道盡頭 >--(時長 29min,路長 2.05KM,攀升 47M)-->
分流西灣 >--(時長 41min,路長 2.91km,攀升 111m)--> 二澳舊村 >--(時長 53min,路長 4.49km,攀升 53m)-->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53min,路長 4.28KM,攀升 101M)--> 深屈村 >--(時長 40min,路長 3.26KM,攀升 91M)-->
沙螺灣北村口 >--(時長 21min,路長 1.60KM,攀升 68M)--> 鱟殻灣觀景台 >--(時長 39min,路長 3.34KM,攀升 35M)--> 逸東商場

-
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是周氣溫持續高企,其中大嶼山赤鱲角氣象站一度錄得達 37°C 的驚人氣溫,而天文台總站也錄得 36.1°C 的最高氣溫,打破了七月最高溫紀錄,亦寫下了有紀錄以來第三高溫。
面對相比前一日更甚之酷熱天氣,加上前一天耗了不少體力,是天決定來一轉輕鬆的路線,想了一想,不如繼續回味 2019 當年的有趣回憶,來一轉當年才開始玩的環嶼西 (石壁-大澳-東涌) 路線吧!

此環嶼西路線長約 28km,但全程大部路段皆平緩易走,毫不辛苦,因此最適合在酷熱天氣之下行走,據統計,自 2019 年起,我已曾七度走過此路線。
一時八左右方抵達沙咀巴士站,是同路線最遲出發的一次,因此一開始便不斷提醒自己得加快腳步,先是沿長約 6km 之柏油車路及引水道行走至將近盡頭,沿途見到幾個斜坡維修工程,不過是天無人開工,亦至尾段才開始見到遊人。

之後接入鳳徑段七之泥徑下降分流,僅見零星遊人及單車友,來到分流村見到「一家人士多」有大量顧客,亦留意到該建築物裝設了兩根長方形的通訊天線,與流動電話基站的很相似,但同時卻未察覺到該村有本地訊號覆蓋。
因時間關係,是次未有進士多吃東西,直接過分流西灣時又見數名遊人在涼亭休息,接著踏上柏油路上走至響鐘坳,再下降煎魚灣,營地水源充足,而是天潮汐高度不夠低,未能見到整個連接雞翼角與煎魚灣的連島沙洲,但也見沙灘上有數名遊人。
接著再往根頭坳進發,將近離開煎魚灣時又聽到狗吠聲,應該是由附近唯一村落發出,看來該戶人家養的狗也越來越惡,過根頭坳後下降二澳舊村,該村已復耕多年,但近來仍不斷有新搞作,最近更兼售飲品,亦奇慣沒有再見到昔日常見的那頭惡狗。

離開二澳舊村,續走經二澳新村,再沿柏油路走至牙鷹角,沿途依然僅見遊人三數名,而近水撈漕的一戶人家仍有回來,而且伐木更甚,開揚得遠距離也見到該屋。此仍然晴空萬里,相當酷熱,但走在此輕鬆路線卻不覺是一回事情。
經過牙鷹角見到水源充足,續沿柏油徑走至番鬼塘途中開始見到比較多的遊人,一直走至番鬼塘,再經大澳海濱長廊來到大澳巴士總站時剛好為五時正,亦即用了約 3 小時 18 分鐘完成是天首 15.5 公里路程,來到大澳當然進士多簡單補給一下。

約五時二再次起行,快速穿過大澳內街,時間關係沒有去品嚐地道美食,而直接踏上東澳古道去,由柏油路換成泥徑,過深屈一段稍需上落,算是全程稍為費力的一段,而此時亦見到不少遊人正朝反方向走至大澳,比我想像中多。
走至深屈時已為六時正,經過士多時似已沒有遊人,僅餘一些村民在閒談,幸而沒有惡狗衝出來,之後沿柏油路走至深石村,過䃟石灣至沙螺灣,沿途見有幾戶人士有人在,亦有兩三處有狗吠聲,而去年曾觸動社會一時的非法擴闊道路似沒有進一步動靜,但也沒有被封路,相信車輛可勉強通行。

過沙螺灣時反而相對清靜,未見有村民,之後沿路續走至鱟殻灣,還未來到觀景台已將近日落,沿途見到日落的鹹蛋黃甚為動人,於是加緊步伐再快些走向觀景台,終在七時正來到觀景台,此時日落的鹹蛋黃正慢慢消失在半空中,幸而也趕及捕捉其最後一面,算是沒錯過久違的完美日落。
此時剛好見到一名外籍人士跑步至觀景台再折返,之後亦見到有單車友駛過,而我在此熟悉的觀景台停留近廿分鐘後才離去,沿路走至䃟頭村時天已開始入黑,有一屋外突然狗隻衝出,幸而定神一看是綁著的。
後沿路走至侯王橋時已入全黑,有人在公園消閒及踢足球,之後再走回逸東商場,吃點東西後乘車離去,結束是天異常酷熱下之輕鬆一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23 酷熱下 午後 麥理浩徑段三、四及飛鵝山道 (北潭凹至茶寮坳) 之旅

2022.07.23
酷熱下 午後 麥理浩徑段三、四及飛鵝山道 (北潭凹至茶寮坳)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411mPD) > 嶂上 > 畫眉山腰 (340mPD)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272mPD) > 石坑坳 > 雞公山 (399mPD)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553mPD)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469mPD)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431mPD) > 大老坳 > 飛鵝山道 > 飛鵝山道高尚住宅區 (海關坳) > 飛鵝山道口 (清水灣道) (茶寮坳) (終)

出發時間:1:10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西南風三級,氣溫 介乎 26-35 °C (天文台) / 25-4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44km (153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29min,路長 1.00km,攀升 240m)--> 牛耳石山腰 >--(時長 26min,路長 1.91km,攀升 18m)-->
嶂上  >--(時長 54min,路長 3.08km,攀升 125m)--> 石坑坳 >--(時長 33min,路長 1.03km,攀升 227m)-->雞公山 >--(時長 33min,路長 2.22km,攀升 13m)--> 水浪窩 >--(時長 1hr 16min,路長 4.86km,攀升 529m)-->
馬鞍坳 >--(時長 38min,路長 2.43km,攀升 27m)--> 昂平 >--(時長 17min,路長 1.37km,攀升 9m)-->
茅坪坳 >--(時長 1hr 11min,路長 4.22km,攀升 291m)--> 基維爾基地 >--(時長 37min,路長 4.03km,攀升 59m)--> 清水灣道 (茶寮坳)

-
受副熱帶高壓脊支配,整個七月下旬依然天晴酷熱,一想便憶起與 2019 年的七月中下旬有點相似,記得當年夏天我曾兩度趁下沉氣流影響之下連走麥徑段三、四及飛鵝山道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66116803484409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99812700114819),且一試難忘,但之後的兩年也未試過在天晴酷熱之下走畢全程麥三、四,最多也是走大半程而已。
受個人因素影響,最近較多懷緬過去之難忘時刻,想了一想,不如趁是天大好天色之下再戰麥徑段三、四,享受盛夏的浪漫之餘,也趁機回味一下三年前暑假的歡樂氣息吧!

一時二方抵達北潭凹,隨即踏上麥徑段三,一開始便「打大佬」,拾級上登牛耳石山近頂位置,沿途已感甚為炎熱,未有出盡全力上走,沿途亦未見遊人。
在牛耳石山上可賞到西貢半島、黃竹角半島以至深圳大鵬半島之美景,賞景一會後續沿路下降至嶂上,遠見許林士多有在營業,但因時間關係,加上出發前吃得太飽,是次未有內進一訪。
續沿徑上走至畫眉山腰,沿途見一頭黃牛在路中心停留反芻,之後下降榕北坳,依然未有遊人,但記得三年前其中一次酷熱天之下,在此遇到得生團契之學員登山。

及後上走至雷打石山腰,沿途有樹蔭,未覺很費力,下降石坑後始登上麥徑段三最後一峰之雞公山,初段仍在林中,但中後段開始要暴曬,但因路不難走,感覺仍未算太艱辛。
上抵雞公山山頂時已為三時七,此時亦遇上是天第一個遊人,憑言談間相信亦是網誌的讀者,逗留一會後便下山,沿路下降水浪窩時已是四時一,來到這意味著麥三用了近三小時終大功告成,當然也就大休一番吧。
或因近日遊人不多之關係,汽水機飲品供應充足,相比 2019 年的時候亦多了漁護署設立的免費添水器,同時亦有某公司的收費添水器打對頭,正當現場有人質疑收費的是否有人幫襯的時候,我很自然地成為了那人口裡「沒可能出現」的其中一位顧客,原因很簡單,免費添水器以過瀘自來水為主,而收費添水器則是原裝礦泉水,前者會有特殊的味道,喝不慣的話其實不太好受,不過,免費的畢竟也很吸引,所以我也有取免費的即場喝,再在收費的購買作水袋補充之用。

四時半再次起行,踏上麥徑段四,先沿泥徑上走至企嶺下林道,再走至近黃竹洋村一帶接上泥徑,並上登馬鞍坳,沿途不難遇見零星遊人,相比麥三可謂熱鬧不少。
沿路上走馬鞍坳相信是麥徑段四最吃力的一段,在酷熱天氣影響下,速度也顯然不是最佳之表現,與 2019 年的不同,是次煙霞沒有當年兩次的明顯,亦因此來到麥四時仍要受暴曬,感覺相比當年反而更吃力。

上抵馬鞍坳時為五時九,接著再走經彎曲山腰,此處是我其中一個最喜歡的地方,景觀優美,是天更加人影也不見,能夠在此開揚地點靜靜觀賞西貢及沙田新市鎮一帶景色,難得大帽山一帶更有雲海,感受盛夏浪漫之最。
逗留數分鐘後續下降昂平,人流開始變多,在昂平更加見到有不少露營友,實在是毅力無比,美中不足是大草原僅有一頭黃牛吃草。
而我也慣常在昂平逗留一會拍照賞景,在夏季西南風盛行之時飛機常用 25L/25R 航道抵港,此時在昂平亦能聽到響亮的飛機聲,靜中帶旺,甚為愜意。

六時半離開昂平,沿路下降茅坪坳,再上走打瀉油坳,沿途仍見三名遊人,過打瀉油坳時已過日落時分,且及後至大老坳一段也再沒有遇見任何人,走至尖尾峰腰一帶,天已開始全黑。
亮起照明續走,沿途能看到大帽山,之後走至將近麥四終點前最後的過澗位置時竟見一大堆發出黃色光的螢火蟲,甚為壯觀。
來到麥四終點時已為八時一,再沿車路經基維爾營地外圍走至大老坳,留意到是晚的基維爾營地空無一人,極為清靜,所憾三個月前開始已採取封閉式管理,未能內進參觀。

走至大老坳接入飛鵝山道,沿路快步甚至偶爾慢跑幾步快速下降茶寮坳,沿途甚多汽車及電單車上駛飛鵝山。
至抵達清水灣道時已為八時八多,由麥四終點至清水灣道路程近四公里,快步也需三十七分鐘,若反方向上登必定耗時更久,相信營地官方網頁所介紹的「於飛鵝山道口步行約45分鐘便可到達營地」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也是不可能之任務。
最後乘小巴回到新蒲崗再轉乘巴士離去,結束此闊別三年後再戰的盛夏浪漫之旅,其實酷熱下走麥三、四艱辛程度不算高,甚至可能比大嶼雙峰稍輕鬆,唯獨路程長,遲一點出發已經要走至入黑。

-- 行程相簿請瀏覽:

[特別文章] 六周年特別回顧


最近整理了一下昔日行程,順便回顧六年來的行山回憶。
自 2016 年 2 月 9 日至 2022 年 7 月 17 日期間,已錄得 638 次行山、越野跑或露營行程,行山總里數近 13,000km,總攀升達 570,000m。



為何我總是強調 2016 年 2 月 9 日?表面來說,當日是我人生首次踏足鳳凰山山頂,首次獨自登山,實現多角度捕捉東涌新市鎮美景之小任務,留下難能可貴的回憶。
但我想,更重要的是當天我鼓起決心開展了維持超過六年之興趣,嗯,應該是我人生第一個會令我投放龐大心神,而且運用文字仔細記錄的一項興趣 (另一個兒時興趣相對來說明顯沒這麼熱衷)。
嚴格來說,2016 年 2 絕不是我人生首次投入遠足活動,因為自幼我便跟人到訪過各處遠足,要追尋真正的「首個遠足日」相信是沒可能達成之任務,正正如此,實實在在的回憶才有得紀念的價值。



今天 (7 月 20 日) 是 DSE 放榜日,應屆考生固然渴望心想事成,但對我來說也正是大好時機,反思一下自己多年學習生崖以來的人生大計。
從前的我,曾經一無所有,親屬不在港,關係疏離,自兒時起獨處佔上大多數,最多也僅有寥寥數個朋友,在高壓環境之下,「讀書」很自然成為了我常做的事情。
俗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若是在十年前,我必定認為前者比後者容易、更早達成,但萬萬想不到,2016 年初的一個小計劃,便扭轉了我的生活模式,使我率先在六年間達成了「走萬里路」。




當然,上述所說的「萬里路」與俗意原意有異,地域局限性相信是一個重點,無疑,與專業攀山者其實是沒有比擬之空間,但當初開始投入此興趣之時我便沒有比拼的想法,走專業路線亦不是我計劃之內的事情,與專業的珠峰攀登者相比,還可以比什麼?資金?體能?天分?所憾通通沒有。
撇除嚴肅的話語,以輺鬆的角度談興趣,其實在獨自遠足為主的過程當中,得著絕對不比其他活動少,遠足可看到平日勞碌時沒辦法看到的美麗風景,可留意以至追蹤一個新市鎮的變化,可激發我對體能的追求,甚至的起心肝 30 小時不睡眠只為完成一個賽事,種種特殊經歷成就了無數的第一次。若換著是強迫自己參加相對沒興趣的高尚活動,還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會嗎?



一步固然不能登天,就如登山一樣,人想要達成目標,是需要長久地邁步前進,堅定的意志少不了。
六年來登山讓我嘗盡無數樂與苦,都是難忘的,而且是有意義的,至少在某一刻我學會了潮起潮落之中依然守持信念,在惡人耻笑聲之中依然保持微笑。
登山的歡樂盡在回憶中,而回憶偏偏像虛幻的,又像真實的,像微風般無處不在,卻帶不走、摸不到……



回想這六年間,有得必有失,登山曾經把我從無藥可救的傷痛稍稍拉回正軌,我也曾因為迷戀登山而錯失了幾個寶貴的機會,但也唯獨登山一事是我人生最不後悔的,若非有此興趣在背後扶持著,我想在這三年間的逆境早已撐不過去了。
「情牽大浪灣」作者曾說過一句話:「大浪灣就似是我的初戀情人。」這句話對於當年第七次遠足便有機會一訪西貢大浪灣的我倒是很有共鳴。若果人生不容許談戀愛的話,我倒覺得登山遠足會是愛情以外最浪漫的事情。

生活從來都不簡單,世事變幻無常,很多時候,情繫故土卻身不由己。共勉之。

來想一想,由一數到六百,究竟何等百味雜陳?

2016:
第 1 次行程:首登鳳凰山山頂
第 5 次行程:首登大東山山頂、下降黃龍坑郊遊徑
第 6 次行程:首登大金鐘
第 7 次行程:首登蚺蛇尖並到訪大浪灣
第 9 次行程:首登吊燈籠
第 10 次行程:首登大嶼山箔刀屻

2017:
第 19 次行程:蚺蛇北崖登尖
第 20 次行程:首登睇魚岩頂
第 25 次行程:吊燈籠南、北脊及首訪蛤塘 
第 42 次行程:首次麥徑露營全走 (四日三夜)
第 50 次行程:炎夏到訪灣仔西營地賞星仙座流星座
第 66 次行程:首戰杯靈雙渡行程,兼認識了一名前輩
第 67 次行程:首次完成港島徑全走
第 73 次行程:首次鳳凰徑露營全走 (三日兩夜)
第 76 次行程:首次成功以環湖出咀方式到訪鬼手岩

2018:
第 81 次行程:初嘗小雙坳全走
第 95 次行程:初嘗大嶼雙峰連走
第 100 次行程:馬鞍山礦場外脊
第 118 次行程:首次半跑半行操山 (針草帽)
第 128 次行程:首次以自給自足越野跑形式單日完成鳳凰徑全走
第 151 次行程:踏足橋咀洲,自此足跡偏佈當時全部 24 個郊野公園
第 180 次行程:首次參與越野跑步比賽 (Salomon LT70)
第 181 次行程:首次一口氣完成整段大雙坳 (北潭凹-荃錦坳)
第 189 次行程:首次完成一尖三咀過四灣
第 192 次行程:首次參與樂善盃
第 200 次行程:閒遊麥徑段四、五及望夫石

2019:
第 203 次行程:「逆の女」Sub-8 目標達成
第 221 次行程:完成歷來最費力之 TransLantau 100 越野跑步比賽
第 222 次行程:完成公開試之前最後一程,同時亦為「逆走 100」百公里越野跑步比賽
第 240 次行程:城門秘走中途遇黃色暴雨「落湯雞」
第 244 次行程:放榜日前短遊馬屎洲
第 250 次行程:大嶼雙峰、昂坪 360 救援徑,傍晚跑回東涌交收門票,暑期浪漫之最
第 289 次行程:西流江來回郊遊徑落成後首遊,同時是大專院校提早學期結束前最後一個行程日
第 290 次行程:終究搞不成的「毅行者」,獨自短遊麥徑回味
第 300 次行程:遊走嶼西群峰

2020:
第 315 次行程:首戰新春原始三大 (大羅天-大刀屻-大帽山) 行程
第 332 次行程:踏出穿林第一步,追蹤前輩之足跡:嶼西響鐘坳、根頭坳山脊
第 349 次行程:首次完成三牙全走
第 353 次行程:勇闖天門棧道
第 390 次行程:初探德華公立學校、牛湖托一帶
第 450 次行程:2020 年最後遠足日:狗麻脊,就此完成狗牙嶺山脊線最後一脊

2021:
第 476 次行程:第三次完成麥徑露營全走
第 487 次行程:首臨坐佛岩、刀屻脊,一睹清水灣清靜的一面
第 492 次行程:沙頭角至牛頭角,盡情體驗南北差距、城鄉差距
第 550 次行程:萬聖節正日走麥徑段三至五上,夜裡自找節日氣氛
第 555 次行程:地質公園十周年慶祝活動開幕禮,於吉澳巧遇局長
第 562 次行程:終於一訪滘西洲,踏足山上流動電話基站

2022:
第 600 次行程:疫情嚴峻,再次隱退大嶼雙峰
第 604 次行程:有趣的水徑頂攻頂行程
第 638 次行程:鳳徑段六、五,360 救援徑下返第一次行程之起步點,迎接人生新轉機

2022.07.17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段六、五及 360 救援徑 (大澳-靈會山-羗山-昂坪-東涌) 之旅

2022.07.17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段六、五及 360 救援徑 (大澳-靈會山-羗山-昂坪-東涌)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南涌村 > 凌風亭 > 能任亭 > 龍仔悟園 > 萬丈布 > 分水坳 > 靈會山 (490mPD)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459mPD) > 觀音山腰 > 深屈道口 > 大風坳 (昂平路) > 昂坪觀景台 (前稱石壁觀景台) (昂平路) > 昂坪巴士總站 > 昂坪市集 > 昂坪 360 救援徑 (昂坪棧道) (經彌勒山轉向站)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逸東商場 (終)

出發時間:2:5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高地有雲霧 吹西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5-34 °C (天文台) / 25-3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16km (122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鳳凰徑段五入口)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41min,路長 5.67km,攀升 562m)--> 靈會山 >--(時長 38min,路長 2.37km,攀升 126m)-->
羗山 >--(時長 32min,路長 2.13km,攀升 97m)--> 鳳徑段五起點 (深屈道口)  >--(時長 26min,路長 2.26km,攀升 168m)-->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1hr 28min,路長 5.54km,攀升 255m)--> 侯王廟 >--(時長 8min,路長 0.78km,攀升 7m)--> 逸東商場

-
難得是周正值本人之消息發放加上良好天色,一連兩日之周末行程亦志在盡興一番,想了一想,不如一連兩日到老地方大嶼山遠足吧,若計及上周日之行程,則一連三個行山日皆去大嶼山,相信是自 2019 年之後再一次創造出此紀錄。
是天選遊嶼西,一臨曾經甚為熟悉之鳳徑段五、六,不過是次則是逆走,費力程度顯然比順走高上不少,之後沿昂平路上抵昂坪市集,再沿昂坪 360 救援徑下返東涌,與前一天一樣在逸東商場作結,象徵繼往開來,再次出發尋找豐盛人生。

二時十一抵達大澳,隨即起步,先沿車路走往南涌村,再接入鳳凰徑段六,逆走鳳凰徑段五、六相比順走吃力得多,而且一起步便要「打大佬」應付斜度超高之柏油路,印象中我只曾在 2019 年 9 月試過一次逆走全段鳳徑段六、五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399066233522798)。
好不容易沿超斜的破舊路面上走,沿途見零星遊人,一直上走至近凌風亭時斜度始放緩,起步計走近四十分鐘終抵達龍仔悟園,是天的龍仔悟園極為冷清,連園主也不見,感覺或是天熱關係而不來,僅有一頭狗在園中涼亭吠著。

續上走,不難發現數年前隱藏在密林中的普陀精舍如今變得極顯眼,時間上印象中是連同對面的農田復闢有關連,但農田到底何去何從則依然未清楚。
過了萬丈布,既然說全走鳳徑段六、五,當然不偷懶走捷徑過澗,之後沿路上走至分水坳,沿途見到兩大群遊人,接著再左轉上登靈會山山頂,抵達時已為四時七。
是天的能見到不錯,站在靈會山上可賞到一整個嶼西以至是桂山鎮等地,不過雲量稍多,陽光未有直射,而靈會山上風勢亦清勁,感覺涼快。

逗留十分鐘後離去,沿路下降至分岔路口,再上走至羗山,這裡又用了將近四十分鐘,沿途沒見遊人,直至抵達羗山方見一男一女。
在羗山上又賞景數分鐘,之後過薑山頭腰再沿石級下降,沿途景觀甚為震憾,及後再上走至觀音山腰,並接續下降至深屈道的草坪口,抵達時已是六時一,
昔日操山時常常當作是暖身的一段路,想不到逆走起來感覺完全不一樣,是次單是慢速逆走鳳徑段六、五也用了三小時,而且感覺費力程度有如麥徑段四順走。

在鳳徑段五入口之草坪上小休數分鐘,突然出現一頭野狗,但表現甚為怕人,之後沿深屈道及昂平路之長命斜上走,廿五分鐘便上抵昂坪巴士總站,此時為六時七,距離尾二的 23 巴士開出尚餘五分鐘,但見候車人流不多。
走進昂坪市集,居然冷清得僅餘工作人員,不知是否因酷熱關係,是天到訪昂坪之遊人不多,但也發現原來附近之村狗也會走進昂坪市集入口處消閒。

離開市集,走至昂坪 360 救援徑入口,初段全是工地,原來政府正重鋪通往 492 山頭的一段路,並在近頂位置建造一個涼亭。
沿路走著,留意到 492 山頭及 471 山頭上皆有龍友在拍攝日落,但看來得吃白果,因為此時雲霧正要遮蓋此地。
沿途步往海拔近 560 米之彌勒山轉向站,乃救援徑之最高點,此時為七時一,接著開始下山,是天路面乾燥,走上來沒難度可言,沿途見頭頂上的纜車時動時停,之後更甶方向移動,而救援徑沿途則沒見遊人。

來到三號纜塔時已將近七時八,天色漸暗,剛好下山沿途可賞到優美的機場、東涌全景,為此遊寫下壓軸之最美一幕。
將近八時下抵東澳古道柏油路,再走數分鐘至侯王廟,看看計時,原來由昂坪走至此用了不足一個半小時,若果不拍攝當然可以再快一點。
此時侯王廟一帶則見遊人在踢足球及野餐等,再走數分鐘至逸東商場,巧合地連續兩天都在此終結行程。

回想 2016 年首次遠足登上鳳凰山,當日起步點正正便是逸東商場,及後六年間更展開了至今近 630 次的遠足、越野跑及露營行程並設立網誌及專頁,故此東涌/逸東商場可謂我發掘興趣旅程之始祖。
這兩天有幸回到原點,可謂回憶滿溢,亦藉此機會寄望在接下來的全新目標之中,能步步高陞,更上一層樓!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16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鳳凰山頂-法門古道) 之旅

2022.07.16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鳳凰山頂-法門古道) 之旅


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 (松仁路) (起) > 東涌道 (近馬灣新村)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徑 > 大東爛頭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跳板石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伯公坳 (東涌道)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樹木研習徑 > 昂坪營地 (東山法門) > 中道亭 (法門古道) > 十方道場 > 地塘仔 > 石壁凹 > 石門甲巴士總站 (石門甲道) > 石門甲 (東涌道) > 滿樂坊 (滿東邨) > (裕東路) > 逸東商場 (終)

出發時間:2:28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高地有雲霧 吹西南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25-34°C (天文台) / 24-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39km (145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黃龍坑道)

--
行程概況:
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 >--(時長 22min,路長 1.93KM,攀升 63M)--> 黃龍坑郊遊場地 >--(時長 1hr,路長 2.27KM,攀升 577M)-->
黃龍坑郊遊徑終點 >--(時長 20min,路長 1.09KM,攀升 176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30min,路長 2.02KM,攀升 7M)-->
伯公坳 >--(時長 58min,路長 2.88KM,攀升 597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24min,路長 1.49KM,攀升 1M)-->
心經簡林 >--(時長 57min,路長 5.15KM,攀升 29M)--> 滿東邨巴士總站 >--(時長 6min,路長 0.50km,攀升 1m)--> 逸東商場

-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是周末依然酷熱及天色明朗,同時是周亦是對我而言一個甚具意義的日子,皆因消息出來了,接下來的身份將會有所改變,是時破舊立新,以全新的心境再度回到老地方吧!
罕有地在酷熱天下遊走大嶼雙峰,還要是經黃龍坑郊遊徑登上大東山山頂,此路線於是年年初疫情嚴峻之時曾在兩個月多月內前後遊走了八次,但自四月中旬開始隨著社交距離措施放寬也暫告一段落,直至是天再次重遊。
酷熱之下,費力程度如預期之內,不過上抵雙峰之頂時則迎來另一片天地,山頂居然吹強風,使此行冷熱皆備,甚具特色。

將近二時半方抵達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隨即踏入黃龍坑道直走至將近盡頭的黃龍坑郊遊場地,經過赤鱲角新村時發現原先在地下的舊食肆鋪終於正式變成了與宗教有關的地方,起碼以後在此不用再吸入濃烈油煙氣味。
沿黃龍坑道走著沿途居然不見狗隻出來,沿途見零星遊人,但聽到在河邊處有一大群外籍人士在開派對似的,一直走至黃龍坑郊遊場地方方有丁點熱鬧氣氛,而此時氣溫一度高達 34°C。

及後踏上黃龍坑郊遊徑,乃多年來我已走過數十次的路線,心水清的人也知道這不是一般的郊遊徑,皆因首一公里路程便需攀升近海拔 350M,以跨距甚大的石級為主,絕非「郊遊」級數,遊人也不算太多。
天氣酷熱所帶來之艱辛感覺此時浮現,幾經辛苦花了約 32 分鐘上抵 C1202 標距柱,走畢全程則用了剛好一小時,此速度相比二、三月之時顯然慢了不少,但在是天如此高溫之下也實屬不錯了,亦是一次鍛練體力的大好機會。

接回鳳徑段二時已是四時四,此時已進入雲霧中,沒風景可言,經過爛頭營僅見零星遊人,再走了廿分鐘方上抵大東山山頂三角網測站位置,由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至大東山山頂全程用了 1 小時 42 分鐘,而是天負重約 6.5kg,但疲累感沒想像中明顯。
此時山頂吹起強風,在三角網測站基座之上時甚至難以站穩,加上沒景觀,逗留近廿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去,途經跳板石下降接回鳳徑段二,再下降伯公坳,低於海拔六百米開始再見感到炎意,但或因為雲量多,就算在伯公坳時也沒有陽光直射。

在伯公坳涼亭簡單補給一下後便續行,五時二開始登上鳳凰山,沿途僅見數名遊人,過牛塘山腰後亦進入雲霧中,沒景觀可言,直至上抵鳳峰之三角網測站時將近六時二,登上鳳凰山一程用了 58 分鐘,速度不過不失。
在鳳峰之頂再次遇上強風,時間所限,逗留近廿分鐘便開始下山,用了 24 分鐘下抵心經簡林,沿途仍見一群遊人,但踏上法門古道之後便再沒見到遊人。

沿法門古道下降至石門甲,至石壁凹時天已入黑,走至東涌道時想到是天乃特別日子,不如加長一點走至逸東邨吧,記得自 2016 年開始我多次由逸東邨起步登上鳳凰山山頂,但相反由鳳凰山山頂下降逸東邨則乃較罕有之經驗。
抵達逸東商場是剛好八時正,進商場回憶一下五、六年前在此遊玩的經歷,再買個飯吃,之後乘巴士離去,結束是天有意義兼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10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替代段七、段八、九 (大澳-石壁-水口) 之旅

2022.07.10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替代段七、段八、九 (大澳-石壁-水口)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牙鷹山觀景台 (221mPD) > 牙鷹山腰 > 萬丈布石澗下游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 深坑瀝 > 分流頂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石壁水塘路 > 東灣 (東灣尾) > 石欖洲 > 籮箕灣 > 水口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3:06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東南風三至五級,氣溫 介乎 28-34 °C (天文台) / 26-4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27km (90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大澳南涌村)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29min,路長 2.56km,攀升 51m)--> 牙鷹角 (近 L059 標距柱) >--(時長 2hr 14min,路長 8.63km,攀升 637m)-->
狗嶺涌引水道 >--(時長 1hr 7min,路長 6.01km,攀升 44m)--> 石壁水塘 >--(時長 1hr 18min,路長 6.08km,攀升 175m)--> 水口鄉公所

-
是年七月中旬又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關頭,雖然整體氛圍已經一日比一日暗淡,利壞因素越來越多,夢想亦或會在短時間被擊落,但只要日子還未完結,眼前業務還是得要維持運作。
在重大關頭前的最後一個周日,帶著沉重心情來到老地方相見,嶼西固然成為了最能讓我整理思緒、留下掛念的一個地方,昔日是,現在仍是。
繼上月初之大澳-石壁-水口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097274407035287) 後,是天再一次走著類似的路線,不同的是這次走畢較費力的整段鳳徑替代段七,簡單來說即是 LT70 四人接力賽事之第三段。
天氣雖然酷熱,但走著鳳徑替代段七仍有心有力,甚至表現比預期稍佳,來到石壁水塘時仍未天黑,再次在全年幾乎最遲的日落 (是天日落時間為 19:11) 之下兼走鳳徑段十至入暮,於昔日最難忘之地點再次刷新重大關頭前的最後輕鬆回憶。

再一次遲至三時一方抵達大澳,下車後隨即急步走過大澳海濱長廊及番鬼塘,翻查天文台紀錄,原來此時氣溫一度高至 34°C,寫下了是年行山日子之中最炎熱的紀錄,連村狗也躲在桌底下乘涼。
踏上柏油路前往牙鷹角,沿途竟見不少遊人,感覺甚為熱鬧,抵達營地前左轉離開鳳凰徑段七正式路線,轉而接上段七的替代路段,此路段是漁護署因應早年二澳封村時打造之替代行山徑,現時雖然二澳已再沒有封村,但此替代路段之角色仍長存於官方之建議路線之中。

由柏油路一口氣上走至牙鷹山觀景台相信是全程最費力的一段,剛巧此時烈日當空,感覺艱辛是難免的,不過是天狀態良好,能以正常步速上走,抵達牙鷹山觀景台前先經過兩組發射站,位於約 184mPD,
偏西面的一組是流動電話發射站,而偏東面的則是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ERP 為 20W,用以轉播來自青山主要發射站之訊號至大澳北岸以及龍鼓灘一帶之居民。
續上走,不一會見到「牙鷹山觀景台」,此觀景台前稱「大澳觀景台」,能飽覽一整過大澳,昔日更曾見過有人在此露營,實是一種巨大享受,不過此處面對著公海,長年當風,想過夜的話大概需要在架構營具上多下一點功夫。

是天天色極佳,高能見度之下展現了牙鷹山觀景台之美,逗留數分鐘後離去,續登上牙鷹山山腰之橫山徑,海拔三百米左右,因時間關係,是次沒有攻頂,但看著牙鷹山山腰之大片平緩山脊也甚具美感。
沿路也走至分岔路口轉右下降萬丈布石澗下游,及後再次上走至分水坳,沿途又見數名操山人士,不知道是否正練習 TransLantau 越野跑步比賽,想不到在酷熱天氣之下仍無阻操山人士之熱情。
走至分水坳後右轉,沿一段碎石路上走至大磡森南坳,此處部分路段看似新蓋設了一些石級,印象此前是沒有的,沿途又見到零星遊人,相信是我以往走過多次嶼西來說較為熱鬧的一次。

來到大磡森南坳時已為五時一,之後景觀呈大轉變,眼前換來杳無人煙的公海之景,沿熟悉之泥徑續走至近深坑瀝之處,再開始沿碎石路下山,記得四年前的夏季初練此路時,有感此段稍難應付,但經過之後數年的密集式遊走後已不覺是一回事了。
過分流頂後再下降一段便能接回鳳徑段七正式路段,再走三分鐘左右便抵達狗嶺涌引水道,此時將近五時十,在如此酷熱之天氣下,完全不跑之下能以三小時內走畢鳳徑替代段七,已是不錯之表現了。
快步走過狗嶺涌營地入口後接上鳳徑段八,再沿平緩的柏油路走回石壁水塘,沿途僅見兩名遊人,甚為清靜,抵達沙咀巴士站時已為六時十一,距離日落尚餘十五分鐘左右。

走過石壁水塘主壩,沿途仰視到鳳凰山山頂雲海之景,甚為壯觀,後右轉入石壁水塘路並沿路下降至東灣尾,沿途不見遊人。
及後左轉路上鳳徑段十之泥徑,上走一段至石欖洲營地入口,再沿大致平緩之路走向籮筐灣,此時天色漸暗,需亮起照明行走,但不時也有較開揚之位置可眺望公海一帶。

沿路走至籮筐灣時已將近八時,是天的籮筐灣比平常冷清,僅見露營人士三兩人,但因時間關係,沒有在此昔日重大回憶的地點逗留及許願。
沿最後的梯級上行約四分鐘便能接回柏油車路,再快速衝向水口方向,沿途依然沒人,八時二便抵達水口鄉公所,等了數分鐘便有巴士來。

或因是天有幸遇上「車手」,縱然在滿座之情況下亦僅用了廿分鐘左右便從水口返抵東涌,及後又走運隨即接上 E37 巴士,因此由大嶼山水口至天水圍一程竟快得僅用了 58 分鐘,實在難以置信,大概又刷新了紀錄吧!
這個重大關頭前的周日,於是就在是天的愉快嶼遊中寫下了完美句點。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09 酷熱下 午後 蝌蚪坪-貓仔山-衛徑段四至井欄樹-馬游塘-咸田山/藍田公園 之旅

2022.07.09
酷熱下 午後 蝌蚪坪-貓仔山-衛徑段四至井欄樹-馬游塘-咸田山/藍田公園 之旅


港鐵沙田圍站 (沙角街/逸泰街) (起) > 逸泰街、水泉坳街 > 蝌蚪坪 (204mPD) > 貓仔山 (三角網測站) (259mPD) > 衛徑段五 (W049-W047 標距柱) > 沙田坳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大老山氣象站入口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坳 > 東洋山腰 > 牛寮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黃麖仔 > 伯公坳 > 井欄樹 (清水灣道) > 心朗 > 新地村 > 凹頭 > 翠琳路 > 馬游塘村 (寶琳路) > 駿昇花園 (馬游塘路) > 觀塘晨運徑 > 地母元君廟 > 藍田公園 > 咸田山 (涼亭) (202mPD) > 藍田公園 > (碧雲道) > 德田廣場 > 慶田街、德田街 > 啟田商場 > (啟田道) > 港鐵藍田站 A 出口 (終)

出發時間:2:5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有一兩陣驟雨 吹東至東南風三至五級,氣溫 介乎 25-31 °C (天文台) / 23-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42km (88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馬游塘、觀塘晨運徑)

--
行程概況:
港鐵沙田圍站 >--(時長 54min,路長 2.21km,攀升 249m)--> 貓仔山山頂 >--(時長 24min,路長 1.56km,攀升 83m)-->
沙田坳 >--(時長 46min,路長 3.43km,攀升 241m)--> 大老坳 >--(時長 33min,路長 1.86km,攀升 24m)-->
大藍湖路 >--(時長 43min,路長 2.78km,攀升 173m)--> 清水灣道 >--(時長 26min,路長 2.21km,攀升 40m)-->
寶琳路 >--(時長 24min,路長 1.78km,攀升 71m)--> 咸田山 >--(時長 23min,路長 1.38km,攀升 2m)--> 港鐵藍田站 A 出口

-
隨著高空反氣旋支配下,是周末終於迎來明朗天色,是時候走一些景觀較優美的路線,不過又因事務繁忙之故,是天只能來個短遊。
想了一想,蝌蚪坪及貓仔山一帶已有超過四年未有到訪了 (對上一次是 2018 年 2  月,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62818073814289),那邊風景也算優美,不如趁是天回顧一下吧,怎料發現變化遠比想像中大。

二時十一左右抵達港鐵沙田圍站,穿過博康邨快速抵達水泉坳街,沿水泉坳街直上,沿路分別經過女童軍及童軍總會的營地,直至走到差不多盡頭時,留意左方有小徑能登山去。
上登貓仔山之路甚多,最簡單可沿柏油路直走,抵達半山墓地再接上貓仔山,或是沿小徑上走至蝌蚪坪,沿途有絲帶引路,但路肧相比多年前較明顯。

上抵蝌蚪坪,此乃位處海拔二百餘米之平地,除了是晨運客勝地外,亦是一處能細賞沙田市中心全景之好地方,不過是天竟見此地外圍興建了大量欄杆,看似是漁護署之作風,與當年全自然之景實在是大相逕庭。
是天蝌蚪坪上亦有不少遊人,知名度比起多年前高得多,逗留一會後忽然下起一陣驟雨,續登上貓仔山,想不到原本之小徑又被蓋設成泥級,原來帶小許難度的浮沙泥徑已變得全無難度可言的郊遊徑。

邊賞景邊朝架空電塔方向上走,轉眼便抵達貓仔山山頂,山頂處雖有三角網測站,但林木較多,沒景觀可言。
後朝南脊接上衛徑段五,再走經十二笏村路至沙田坳,由於是天沒吃午飯,當然在士多大吃一番吧。
幸運地買到最後一份半的燒賣加半份魚蛋,吃的途中見旁邊一人的椅子失平衡且斷了,但。看似沒大礙,實在是有驚無險。

吃畢便起行,沿沙田坳道上走,至大老山時進入雲霧中,經過飛鵝山觀景台時也沒景觀可賞。
不逗留便續下降大老坳,過東洋山山腰後沿徑下抵牛寮村,沿途竟見數名操山友,或因天氣炎熱,牛寮石屋及營地建設工作暫時仍沒有更多進展。
過大藍湖路後再次踏上泥徑,經過黃麖仔一段人影也不見,直至到達井欄樹方再見到零星遊人,走至清水灣道時已過六時半,時候不早了,但距離日落尚有約四十分鐘,決定續走下去。

沿衛徑段三下降至凹頭村,再來到寶琳路時將近七時,之後穿過馬游塘接上觀塘晨運徑,臨登上五桂山前的數戶門外如預料中有狗,幸而沒有發惡。
離開衛徑段三,續沿觀塘晨運徑續走,天色漸暗,突然竟見一頭大野豬,時間關係沒停留太久觀賞,續至地母元君廟後前右轉入藍田公園範圍,再到訪公園內最高點之咸田山。

藍田其實是建在咸田山南坡之一個住宅地區,古時之藍田村原稱咸田村,據聞是因原村落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而得名。
咸田山位處藍田公園範圍內,相信是藍田範圍內之最高點,我過往曾有數年經常到訪藍田半山地帶,不過踏足藍田最高點則是第一次。
是天來到咸田山山頂時已是七時四,即將入黑,山頂設有一個涼亭,而周遭則有大量椅子,想不到此時乃有寥寥數人閒遊。

逗留數分鐘後下山,藍田公園是依山坡而建,規模龐大,由最高處下降至最低處的公園入口快步也要十分鐘。
之後穿過熟悉的德田廣場,再走至啟田商場,來到位處半山的藍田地鐵站 A 出口 (68.5mPD) ,由此乘搭長命扶手梯下降港鐵藍田站,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03 午後 觀音山村百萬大道-觀坪路-大老山氣象站-基維爾營地-麥徑段四至水浪窩 之旅

2022.07.03
午後 觀音山村百萬大道-觀坪路-大老山氣象站-基維爾營地-麥徑段四至水浪窩 之旅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大老山公路) (起) > 大老山隧道通風大樓 (隧道管制區域/水務通道) > (馬麗口左坑) > 草堆下 (觀音山村百萬大道) > 崗背村 (觀坪路) > 觀坪食水減壓缸 (觀坪路)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大老山 (山頂氣象站閘口) (577mPD)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坳 > 基維爾營地 > (麥徑段四) 尖尾峰腰 > 打瀉油坳 > 茅坪坳 > 昂平 (觀景台/營地) > 彎曲山腰 > 馬鞍坳 > 竹洋路 > 企嶺下林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2:28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雲霧 吹南至西南風三至五級,氣溫 介乎 24-30 °C (天文台) / 23-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02km (115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草堆下、崗背村)

--
行程概況:
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時長 49min,路長 3.79km,攀升 368m)--> 吊草岩 >--(時長 22min,路長 1.61km,攀升 200m)-->
大老山山頂 >--(時長 32min,路長 1.98km,攀升 18m)--> 基維爾營地 >--(時長 1hr 29min,路長 5.65km,攀升 293m)-->
昂平高原 >--(時長 42min,路長 2.59km,攀升 188m)--> 馬鞍坳 >--(時長 1 hr 8min,路長 5.23km,攀升 82m)--> 水浪窩巴士站

-
是天本來是全日最遲日落兩天之中的其中一天,亦是全年最遲日落的假日,本應意義重大,遺憾天色昏暗,未能一賞全年最遲的日落鹹蛋黃,僅能單純遠足至入夜作一個紀念。
因應風暴剛過去,大部分泥徑仍未乾透,僅能選走一些較簡單的路線,想了一想,不如試走一次已有十數年未有踏足過的觀坪路,登上大老山,再接麥徑段四逆走至水浪窩。

將近二時半於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起步,沿水務通道上走一段至大老山隧道通風大樓,過馬麗口左坑後接上斜度甚高的觀音山村百萬大道,走一大段後來到草堆下。
續上走,至觀坪路時切記右轉,此後道路變得開揚,不時能賞到沙田景色,過崗背村後再續走一段便能抵達吊草岩並接回沙田坳道,
值得留意的是,這一帶村落之管轄行政區域雖然屬於沙田區,但並沒有直接行車路來往沙田新市鎮,反而行人就可,且原來由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上走至沙田坳道僅需五十分鐘左右。
記得我曾在兒時與人走過此路數次,但後來得知觀音山村有惡狗,便不敢遊走,直此早前探路時發現有不少遊人也遊走觀坪路,於是在是天放膽一試,發現草堆下及崗背村分別有一村屋有狗隻能自由進出,但在白天沒有發惡,相信只要不左轉進入觀音山村落盡頭便沒有大礙。

及後沿沙田坳道直上並接飛鵝山道,難得見到大老山沒有被雲霧遮蓋,決定一登氣象站閘口,更一訪東面之護土牆頂,相信若天色好之時,此處景觀應相當不錯。
及後下接飛鵝山道,經飛鵝山觀景台及大老坳來到基維爾營地,營地已於四月下旬開始採用禁閉式管理,再也無法穿過營地直達麥徑段四。
四時七來到麥徑段四入口,沿路走往打瀉油坳,沿途未見遊人,而路面如預期般遍佈泥漿,但情況未算很嚴重。
過打瀉油坳後下降茅坪坳,開始見到零星遊人,再續登上昂平高原迎來是天最令人慨嘆之景:黃牛群在大草原上吃草,而遊人亦僅有三兩個!

不記得已經多久未有在昂平高原遇見黃牛群出來了,或是因為假日平常也人流如鯽,黃牛也會避免在這些時候出動,而是天之寧靜感則是出乎意料之外。
此時已是六時一,時間關係未有久留,但也在此賞景一會,雲量雖多,但望向西貢方向之景尚算清晰。
之後續沿麥四走至馬鞍坳,僅見一名遊人,到達馬鞍坳時已是七時正,距離日落尚餘十二分鐘,需加快步伐了。
下山沿路初段路況良好,中後段開始泥漿增加,部分位置更變成一道小水流,至 M076 位置時已過是天日落時間 (19:12),就此送別全年最遲的日落。
好不容易接回竹洋路時已將近七時八,天已全黑,再快步走至水浪窩巴士站,抵達時為八時一,剛好趕上巴士,就此結束是天周日簡單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07.02 暴風雨下 午後 筆架山-獅子山-雞胸山-慈沙古道 之旅

2022.07.02
暴風雨下 午後 筆架山-獅子山-雞胸山-慈沙古道 之旅


港鐵石硤尾站 (起) > 偉智街、偉倫街、白雲街 > 白田商場 (用膳) > 白雲街、南昌街 > 石硤尾配水庫遊樂場 (龍翔道) > 畢架山花園 (龍翔道) > 緹外 (龍坪道、龍駒道) > 柏油級 > 筆架山上食水配水配 (龍欣道) > 麥徑段五 (近 M110 標距柱)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筆架山觀景台 > 鐵路坳 > 九龍坳 > 獅子山 (獅頭) > 獅子山 (獅尾) (495mPD) > 加特坳 > 獅雉坳 > 雞胸山 > 沙田坳 > 沙田坳晨運園地/涼亭 > 沙田坳燒烤區一號場 (慈沙古道) > 水務通道 > 博泉街 > 水泉澳廣場 (終)

出發時間:3:56pm
天氣:多雲 間中有狂風大驟雨 吹南至東南風四至六級,氣溫介乎 20-29°C (天文台) / 22-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1.53km (74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筆架山上食水配水配)

--
行程概況:
港鐵石硤尾站 >--(時長 35min,路長 2.89km,攀升 134m)--> 龍駒道 >--(時長 29min,路長 1.69km,攀升 293m)-->
筆架山 >--(時長 48min,路長 2.21km,攀升 215m)--> 獅子山 (獅尾) >--(時長 33min,路長 2.00km,攀升 82m)-->
沙田坳 >--(時長 36min,路長 2.20km,攀升 238m)--> 水泉澳廣場

-
受熱帶氣旋暹芭影響,是周末一度風雨交加,周四及周五晚上更先後掛起了是年首個三號強風及八號烈風/暴風信號,更使七月一日假期無法如期登山。
隨著是天下午熱帶氣旋暹芭於廣東沿岸登陸,風勢明顯減弱,因此可以來一轉短途登山,想了一想,不如簡單一遊筆架山及獅子山吧。

由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發出期間巴士暫停服務,因此只好乘搭港鐵至就近車站起行,是天選擇由石硤尾站起步,沿街道走至白田商場剛於前一天開幕之連鎖快餐店進膳,之後才正式登山去。
由於進膳完畢時已近四時半,此時天文台已發出三號信號代替八號信號,而風勢亦有感減弱了不少,唯獨剛巧碰上雨區,雨勢不減反增。
沿南昌街上走至龍翔道時已見有零星市民在巴士站等候巴士,沿途亦見部分專線小巴已恢復服務,唯獨卻未見有任何營運中的巴士路線。

經過石硤尾配水庫遊樂場後來到畢架山花園,沿途經過一個巴士站又見到數名乘客,之後沿緹外住宅樓盤外的柏油級上走至龍欣道,此段路是我第一次行走。
經過筆架山上食水配水配,穿過左方綠色閘口續沿龍欣道上走,沿途竟見數名遊人,包括一些玩樂器的人。
續上走數分鐘接回麥徑段五,之後便沿熟悉的泥徑上登筆架山雷達站,五時五左右抵達雷達站,沿途不見遊人,而筆架山上雲霧甚濃,沒景可言。

沒多停留下便續沿麥五逆走,下降至筆架山觀景台開始再次隱約見到九龍全景,續走至九龍坳時景觀變得清晰,亦出奇地見到是天唯一一對行山人士。
此時見雨停了好一會,風勢亦緩和,想了一想,不如索性登上獅子山山頂吧,沿泥徑上走至獅子山沿途風勢仍不大,直至上抵獅頭底時竟然刮起大風,再過一會便開始下雨,而獅子山上雲霧依然濃,唯隱約能見到九龍市區部分建築物。

由獅頭過獅尾沿途見雨勢越來越大,查看雷達圖後發現原來有一強雨區正從香港西南部飄來,既然如此,也無謂在獅子山山頂上久留,到達獅尾後便隨即沿泥級下降至加特坳接回麥五,再沿徑走至沙田坳。
由於正下著大雨,沿途不少位置皆變成小水流,濕身也是無可避免,突如其來的水戰下,好不容易終在六時九走至沙田坳,此時難得見到沙田坳一個遊人也沒有,連士多大門也深鎖,僅士多內有店主數名。

雨勢及時間關係,沒有續沿沙田坳道走,而打算下降水泉澳作結,怎料走了數分鐘來到沙田坳晨運園地旁之涼亭時便開始下起大驟雨,唯有在涼亭避雨近十五分鐘。
七時一左右雨勢開始減弱,便沿泥徑下接慈沙古道,經過沙田坳燒烤區一號場後續沿古道走至水務通道,唯部分位置於雨後頗跣,沿途也跣倒了一下。
下抵柏油水務通道時天已全黑,沿路下接博泉,走至水泉澳廣場,於便利店吃點東西後再乘巴士離開,結束是天上山送別熱帶氣旋的有趣短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