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午後 羗山、靈會山、深坑瀝、大浪灣引水道及 夜訪籮箕灣 之旅

2023.08.27
午後 羗山、靈會山、深坑瀝、大浪灣引水道及 夜訪籮箕灣 之旅


深屈道口 (起) > 觀音山腰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459mPD) > 羗山坳 > 靈會山 (490mPD)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427mPD) > 深坑瀝 > 分流頂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石壁水塘路 > 東灣 (東灣尾) > 石欖洲 > 籮箕灣 > 水口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58pm
天氣:大致多雲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8-31°C (天文台) / 27-3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25km (82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深屈道口 >--(時長 48min,路長 2.33km,攀升 291m)--> 羗山山頂 >--(時長 36min,路長 2.39km,攀升 146m)-->
靈會山山頂 >--(時長 1hr 15min,路長 4.55km,攀升 151m)--> 狗嶺涌引水道盡頭 >--(時長 1hr 14min,路長 6.15km,攀升 46m)-->
沙咀巴士站 >--(時長 1hr 18min,路長 5.14km,攀升 126m)--> 籮箕灣 >--(時長 20min,路長 1.46km,攀升 56m)--> 水口村

-
是為農曆七月十二,亦是公曆八月最後一個周日,想到有一些渴望已久的事情至今仍未做,是時候把握最後機會去達成,而這件事情便是夜行,雖然至今共 771 次遠足歷程,過往也有不少夜行經驗,但最近大半年卻因日程更改而幾乎絕跡。
去在最喜愛的月份享受到最浪漫之晚上,當然得去最喜愛的地方遊玩,故此縱然天色不佳,想也不用想,也是照舊去大嶼山西南遊走,前半段位處高山沒景可賞,幸而後半段景觀賞算不錯。

最近有一些麻煩事情影響心情,至將近下午二時方抵達深屈道口,隨即接上鳯徑段五登上觀音山腰,起步不久後已進入雲霧之中,幾乎沒景觀可言,而且天色甚為昏暗,一度使我以為將要下雨。
過觀音山後續過羗山,此時天色稍為轉亮,不過仍然沒景觀,約二時九抵達羗山山頂,原來山頂之地標木牌已遭更換成按地形而裁成之新款式,在山頂逗留十餘分鐘期間,居然也見到數名越野跑步友經過,令我想起多年前備戰 LT70 及 TL100 之有趣經歷。
之後續走往靈會山,因心情不佳,沿途未有加速,至三時八許方抵達山頂,靈會山山頂之地標木牌同樣換了新的款式,不過在此卻未見到遊人,因沒景可賞,逗留數分鐘便下山去。

下降分水坳,過大磡林南坳,此處算是唯一能體會到清勁風力之位置,之後續過深坑瀝,後下降分流頂,半途開始離開雲霧,至分流頂更見到數名遊人,及後接回鳳徑段七,再接上狗嶺涌引水道盡頭時已是四時十一許。
沿引水道直走近 75 分鐘來到石壁水塘,沿途終於可慢慢賞景,不過卻見不到遊人,也好的,總算能靜靜地回憶過往在此累積的點點滴滴,在回憶印記裡,有不少的巧合也是在此發生,有的更成為現今數一數二重要的體會,不過將來還有沒有更多,就不得而知了。
來到石壁水塘時已是六時二,距離天黑尚餘約 40 分鐘,這樣就對了,畢竟之後行走的鳳徑段九正常步速也得花上個半小時,這樣的話相信可以在半途開始感受到夜行氣氛。
沿羗山道直走並接上石壁水塘路,快速下降至東灣尾,再接上泥徑,經過石欖洲營地入口後再走約十餘分鐘,天色便開始全黑,是時候亮起腰燈繼續浪漫旅程了。

沿泥路走著,不久來到近 L095 標距柱之開揚位置,可以賞到傍晚之大嶼海峽沿岸景色,再走約廿分鐘便來到籮箕灣,是一處受露營人士歡迎之地點,想不到是日雖然比平常假日清靜,但也見兩群露營友。
在天全黑之下走至籮箕灣沙灘享受一下最愛月份的節日氣氛,難免令人有種奢望,真想每一晚都能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渡過,回想過去在此也有不少感人的啟會,因此對此地格外深刻。
對上一次來到籮箕灣已是四月初 (詳見 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23/04/20230402.html),轉眼便將近九個月,記得自五月下旬開展之悠長時期,當時立下多個目標,怎料過了才三分之二,忽然被一些麻煩事情搞砸,人生在世難免事事完美,更糟的是,很多意外也無法避免。

在此逗留至七時七左右,便開始沿路上走接回車路,再步往水口村,沿途又回歸清靜,至七時十一左右終抵達水口村巴士站,等三兩分鐘便登車回東涌,沒記錯這也是自去年十一月起首次遠足至八時,難得圓滿了八月最後的夜間遠足浪漫。

2023.08.26 酷熱下 午後 針草帽、甲龍古道、八鄉古廟 之旅

2023.08.26
酷熱下 午後 針草帽、甲龍古道、八鄉古廟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532mPD)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三角網測站) (645mPD)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780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甲龍古道 > 石崗引水道 > 雷公田村第二段 > 雷公田村村公所 > 石崗軍營 (米度適道) > 荃錦公路、錦田公路、錦上路 > 上村公園、上村新村 > 八鄉古廟 > (原路折返) 上村球場巴士站 (錦上路) (終)

出發時間:1:16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高地有雲霧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2-34°C (天文台) / 24-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42km (135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狗 (石崗軍營)

--
行程概況:
荃灣和宜合道 >--(時長 26min,路長 1.91km,攀升 127m)--> 城門水塘主壩尾 >--(時長 44min,路長 1.75km,攀升 343m)-->
針山山頂 >--(時長 52min,路長 3.73km,攀升 288m)--> 草山山頂 >--(時長 14min,路長 1.44km,攀升 7m)-->
鉛礦坳 >--(時長 1hr 12min,路長 4.85km,攀升 570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45min,路長 3.95km,攀升 0m)-->
荃錦坳 >--(時長 52min,路長 3.91km,攀升 8m)--> 八鄉古廟 >--(時長 7min,路長 0.50km,攀升 9m)--> 上村球場巴士站

-
本月本來是我密集行山至夜深的最佳時分,可惜近期受一些事情影響,未有心情行走長途路線,甚至前一晚失眠,以至是天很疲累,想了一想,不如僅簡單行走針草帽吧。
一時三才出發,沿城門下村及上一村接上城門水塘,再登上針山,因前一晚失眠,狀態不佳,登針山一程尤其明顯,比平常夏天多花數分鐘,亦稍感炎熱,但沿途人流也不少,至山頂雖然賞到港、九、新界全方位景色,卻烏雲密佈,自北區一帶更傳來雷響。

及後過草山,沿途也見一些遊人,將近抵達山頂時更一度下起毛雨,幸而在草山亦能賞到稍模糊之景色,下降鉛礦坳後再登上四方山,此時狀態轉佳,倦意暫消,快步上抵大帽山雷達站閘口時已是五時半,居然沒有完全被雲霧封頂。
之後沿車路下降荃錦坳,為時不早,已知趕不及走至河背水塘,改為簡單沿甲龍古道及雷公田村下降石崗軍營,至軍營時天已將近全景,再走至八鄉古廟稍稍感受農曆七月入夜後之氣息,唯古廟已關門,而附近公園則見有人燒街衣,就此結束是天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8.20 午後 東洋山、大老山、慈雲山、筆架山、金山路至石梨坑村 之旅

2023.08.20
午後 東洋山、大老山、慈雲山、筆架山、金山路至石梨坑村 之旅


蠔涌巴士站 (西貢公路) (起) > 西貢蠔涌車公廟 > 蠔涌村 (蠔涌路) > 西貢古道 (蠔涌谷段) (經水口、元嶺)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牛寮 > 東洋山 (舊標) (532mPD) > 大老坳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山 (山頂氣象站閘口) (577mPD) > (麥徑段五)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慈雲山東脊) 慈雲山 (電視發射站) (490mPD) > 沙田坳食水缸 > 沙田坳 (恒益商店小休) > 雞胸山腰 (416mPD)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264mPD) > 金山路盡頭迴旋處 > 引水道 > 養生亭 (金石徑) > 石梨坑村 > 石排街 (終)

出發時間:1:26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南至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7-30°C (天文台) / 26-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25km (113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蠔涌巴士站 >--(時長 32min,路長 2.18km,攀升 107m)--> 牛寮 >--(時長 46min,路長 1.69km,攀升 392m)-->
東洋山山頂 >--(時長 31min,路長 1.64km,攀升 106m)--> 大老山山頂 >--(時長 23min,路長 1.64km,攀升 76m)-->
慈雲山山頂 >--(時長 22min,路長 1.00km,攀升 8m)--> 沙田坳 >--(時長 1hr 10min,路長 4.40km,攀升 315m)-->
筆架山雷達站 >--(時長 40min,路長 3.14km,攀升 5m)--> 大埔公路 >--(時長 46min,路長 3.89km,攀升 118m)--> 石排街

-
是天天氣出奇地比預期好,中午前留意到仍沒有雷雨發展跡象,意味著可以遊走的地方選擇多了不少,本來打算趁重要時刻前夕一訪老地方大嶼山,但想到該區前一天降雨量,有感路況不理想,故此還是改去馬鞍山郊野公園吧。
想起已有好一段時間未有在蠔涌出發登上東洋山,是天一於重遊此路,一開始便「打大佬」上登東洋山,再過大老山及慈雲山,下降沙田坳吃燒賣後再走經雞胸山及筆架山,最後加遊金山路至石梨坑村完程。

一時五於蠔涌起步,西貢公路近蠔涌一段之擴闊工程早已於年前完工,現時車輛已可經此進出,亦見蠔涌村牌坊在建設中,踏進蠔涌車公古廟,見到各式各樣的拜祭品,居然見到一大群人在廟前聚會,不清楚是否附近原居民。
蠔涌車公廟主要供奉車公,他是宋朝的大將軍,曾經平定華南某場戰爭叛亂,蒙古滅宋,車公追隨宋帝昺到香港,途中病逝,村民為了紀念車公的功德及想藉著他的威名鎮壓這幾頭「畜牲」,遂建置了蠔涌車公廟,遠比沙田的車公廟早約 200 年成立。

沿蠔涌路直走,經過已荒廢、外型殘舊嚇人之亞視製片廠,不一會便抵達小巴總站,走至過橋位時,轉右橫跨蠔涌河,再沿蠔涌古道上走, 經過水口、元嶺等地,沿途見到不少農場,但未見有農民在耕作,至較剪屋路口前有一處爆水管,墳出之水柱高近三米。
由起點計,走近半小時,便抵達大藍湖路,隨即上走至牛寮,唯一的石屋近年可謂變化多端,由最初期的獨居老人,後來一度轉手變成雜物房,之後清空並一度租予防治蟲鼠隊,事敗後再轉手予村民友人作開闢農莊,但農莊也幾經變化,名字也改了好幾遍,唯近月再也不見有新進展,石屋依然雜亂無章,是天也未見屋主,而旁邊的農地反而見到有農作物。

及後開始拾級登上東洋山腰,此可說是衛徑版之「打大佬」,皆因要一口氣由 104mPD 的大藍湖路上走至 532mPD 的東洋山山頂,實在不是輕鬆之事,是天更加是由海平面之蠔涌村起步,可想而之吃力程度與馬鞍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走沿途皆為泥級,平緩位置不多,初時走在林中,約海拔二百五十米開始出林,沿途未見遊人,或因是天濕度頗高,縱然未有陽光直射,上走起來也覺吃力,終用了近四十五分鐘方上抵東洋山山頂。
東洋山山頂 (532mPD) 處設有一個舊標,是天見到兩名遊人,因天色比預期好,在東洋山上可欣賞到西貢及沙田一帶之景色,亦當然能俯瞰不遠處之基維爾營地,來到此山頭,固然會令我想起十三年前某首歌曲,皆因其 MV 正正是於東洋山取景,而那首歌也可說是充滿特殊回憶,其實那時候,人、事、物皆齊備,所憾當時未有開竅,以至累積成為至今的最大遺憾。

賞景過後便下山去,再沿飛鵝山道上走,經過觀景台例牌充斥車友,而是天的確景觀不錯,及後順道一登大老山山頂之自動氣象站 (577mPD),此時亦見兩名攻頂遊人,但同時天上之雲霧開始增加,景觀欠佳。
沒逗留多久便下山去,接回飛鵝山道再下降扎山道觀景台,接上沙田坳道走至吊草岩,之後登上慈雲山,是次不走迂迴之車路,而取較直接的東脊泥徑,或因取道太直接,沿途路況良好兼居然沒見蜘蛛網。
上走途中,不時向上望向慈雲山山頂之發射站大樓,是次仔細察看才留意到原來裝設了漁護署近年廣泛採用之遙感山火偵察鏡頭,真的沒想到原來會安裝在這些位置,難怪各大山火瞭望台近數年已完全再沒見過職員當值了。
轉眼便到達慈雲山山頂 (490mPD),山頂設有數碼電視主要發射站,更是目前無線地面電視廣播之「主腦」,但未見有工人在內,來到這裡亦會令我想起另一首歌曲,不過其實與此並沒有直接關係,僅是個人的有趣經驗而已。

之後沿西脊下山,前半段甚為開揚,不時可回望慈雲山,亦可一覽山下的維港兩岸壯觀景色,後段主要走在林中,山腰一處曾於兩年多前露營之晨運園地近年也出現了野豬,看來勢力範圍遭擴張,日後若有機會再到此露營,相信必要更為慎重。
下抵沙田坳時已是四時半許,例牌點了一份至愛燒賣,逗留至四時九方再次起行,踏上麥徑段五後段,沿熟悉的雞胸山、獅子山腰走至九龍坳,再上登筆架山,沿途仍見一些遊人,但未算熱鬧,意料之外的是原來鐵路坳也有獼猴。
抵達筆架山雷達站時已是五時十一,附近之巨石開揚位見到有數名遊人,之後開始下山,接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走至大埔公路,沿途再未見遊人,抵達大埔公路時已是六時七。

距離天黑尚餘約半小時,足夠走一趟金山路了,而往往在這些時候走金山路也會有驚喜發現,是天固然也一走吧,沿金山路上走,沿途比想像熱鬧,不少更是專程駕車來餵飼動物的遊人。
沿金山路上走,屢次見到野豬群,固然沒有令我失望,至走私坳一帶更見有數頭野狗,不過未有吠,而獼猴群也不時追逐著餵猴人士之汽車。
一直下降至金山路盡頭迴旋處時已是七時一,天將近全黑,穿過行人徑來到引水道,此引水道盡頭舊時連接上城門水塘主壩旁之引水道,但據知近年已截流。

在漆黑中沿狹窄之引水道走一段,沿途見到山下寮屋燈光,亦不時聽見狗吠聲,至第二個路口處乃養生亭所在地,是下降石籬一帶之最明顯路徑,名為「金石徑」,沿級下降,穿過一些寮屋入口,終來到石籬坑食水泵房,此處附近居然見到有一頭狗在路旁,但未有發惡。
來到盡頭,有一避雨亭及鄉村信箱,此處雖然過往來過不少次,但整個寮屋局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面對最殘酷之現實,村民的心情相信與本人相差無異,也是只能見步行步了。
最後沿石排街下降至最接近之巴士站,乘巴士去荃灣再轉車,結束是天總算步行至入黑的旅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https://photos.app.goo.gl/USTs1kW9g6ZBizCU8 或

2023.08.19 午後 上雞籠灣、香港仔水塘、渣甸山、畢拿山、柴灣猛鬼橋 之旅

2023.08.19
午後 上雞籠灣、香港仔水塘、渣甸山、畢拿山、柴灣猛鬼橋 之旅


華富道巴士站 (石排灣道) (起) > 上雞籠灣臨時休憩處 > 港島徑段二 H022 標距柱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貝璐道/香港仔水塘道) > 松鶴亭 >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 香港仔水塘燒烤區 3 號場 (「B 1403」 涼亭)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金夫人馳馬徑) > 中峽道 > 中峽觀景台 (240mPD) > 中峽 > 布力徑 > 黃泥涌峽 >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 > 渣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渣甸北引水道) > 畢拉山石礦場外圍 > 畢拿山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35mPD) > 大風坳 (柏架山道) > 野豬徑 (連接山徑) >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小徑往)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西灣濾水廠通道 > 柏架山下引水道 > 柴灣猛鬼橋 > 秀峰樓 (峰霞道) > 翡翠道、環翠道 > 環翠商場 (終)

出發時間:1:50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有一兩微雨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6-29°C (天文台) / 23-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36km (75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華富道巴士站 >--(時長 1hr 27min,路長 4.57km,攀升 131m)-->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時長 1hr 17min,路長 5.53km,攀升 224m)-->
黃泥涌峽 >--(時長 35min,路長 1.82km,攀升 224m)--> 渣甸山山頂 >--(時長 40min,路長 1.70km,攀升 152m)-->
畢拿山山頂 >--(時長 1hr 5min,路長 4.63km,攀升 18m)--> 環翠商場

-
踏入久違的農曆七月,可惜天公不造美,首個周末便受低壓槽影響而使天氣不穩,是天中午更一度下起暴雨,以致行程需要降級,僅遊走港島主要山徑。
想到從未試過由華富道巴士站上接港島徑段二一小段,趁是天試走,不過新鮮體會僅維持約十五分鐘,之後便變為熟悉的舊路線,但多得午後天色轉好,在渣甸山及畢拿山上皆賞到美景。

一時十由華富道巴士站起步,沿地盤旁之水泥級上走,初時見到一些廢棄田基之模樣,續沿級上走,便來到上雞籠灣臨時休憩處,既有涼亭數個,又有健身設施,設施頗為齊全,唯獨是天未見遊人。
續上走,不久來到港島徑段二 H022 標距柱,此時開始接回熟悉的山徑,並開始下降至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沿途經過一開揚位置,可賞到整個南區以至南丫島一帶之風景,就連田灣海旁道的冰廠及冷房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是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的賞景位置。
細賞一下,原來距離首次來到這裡已逾近五年半時間,記得自 2018 年開始因操練關係頻密全走港島徑,有一次逆走途中,以疲憊狀態經過這個放鬆位置,忽然感覺振奮,自此對這裡印像深刻,時至現今亦將近五年,可惜當時未有好好把握時機,只留下無盡的遺憾。

再前走會經過一個斜度極高的澗位,雨後彷彿成為一道瀑布,與盧吉飛瀑可比擬,不過是天降雨並非集中港島西部,因此水量不多。
來到引水道,一直走近四十分鐘至香港仔上水塘主壩,沿途人流不多,經過野豬位也未見野豬,難免有點失望,不過主壩卻感澎湃,皆因水塘水位高,溢水之下,大量水源流經主壩下降至香港仔下水塘,昔日會有人走至壩底之水務設施正面拍攝此情景,但近年水務署增設了高身圍網,已再沒有辦法走進去了。
在香港仔水塘燒烤區 3 號場涼亭居然見到有三名遊人在聊天,及後經林道及水泥級走往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再接上中峽道,此處之架空電塔儘管看似殘舊,但仍未拆卸。
之後走至中峽觀景台,乃港島徑段四景觀最開揚之位置,雨後之能見度極高,能俯瞰一整個黃竹坑、南丫島以至更遠之島嶼,亦聽見海洋公園傳來的廣播,及後經一段泥徑接回布力徑,再沿車路下降黃泥涌峽時已是四時七。

及後橫過馬路,沿大潭水塘道上行,至陽明山莊前左轉接上港島徑段五泥徑,沿徑上走,不足廿分鐘便上抵渣甸山山頂,難得在此能賞到清晰的維港兩岸全景,而且還出現陽光,天色遠比預期佳。
賞過景後續行,下降渣甸北引水道期間可欣賞畢拉山石礦場景色,之後再沿畢拉山石礦場外圍上走,並上登畢拿山山,想不到將近抵達山頂前的樹林旁,居然出現了一頭大野豬及數頭小野豬,而且還不怕遊人,照樣在旁挖土。
畢拿山山頂同樣景觀開揚,同時更有貼身的地名及日期木牌,因天色甚佳,在三角網測站基座上賞景,看著黃昏下之夕陽,感覺愜意,期間遊人亦不算多。
於山頂逗留了近十八分鐘方離開,及後沿級下降近四分鐘來到大風坳,再沿野豬徑連接山徑下降柏架山上引水道口,路程廿餘分鐘,全程是在林中的寬闊泥徑。
至將近抵達引水道前見到月初正進行拆卸的空電塔已完全被拆除,其他同組架空電塔部分仍未遭拆除,僅卸下了輸電線,但幾乎也可肯定整組柏架山段架空電纜經已功成身退,至此港島仍在運作之架空電纜變得更為罕有。

沿小徑下降至大潭道時已將近六時十,橫過車路,沿西灣濾水廠舊車路下降,「西灣」乃「柴灣」舊地名,而濾水廠早已停用,入口乃水務署工地範圍。
下降至半途接入柏架山下引水道,此時已沒有遊人,走一小段便可見到聞名的「柴灣猛鬼橋」,橋長約 50m,連接柏架山低處山腰環繞至筲箕灣後山的柏架山下引水道,看樣貌相信早在戰前興建的水務建築物,相傳有人於橋上見到日軍鬼魂而有猛鬼橋之稱,而橋之末端皆被遊人塗上「猛鬼橋」之名字。
橫過古橋,再沿引水道走一段,不久右轉沿晨運人士自建石級下降,接上水泥徑再下降至峰霞道,走一段接翡翠道,再接上環翠道,沿地盤貨倉外圍走時留意到有狗走出馬路,不久便來到興華商場,再沿環翠道下降及走至環翠商場時已為七時二,天將近全黑,因應是天天氣,還是先不勉強走至入黑後了,就此結束是天簡單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8.13 驟雨中 午後 香港大學至小西灣 之旅

2023.08.13
驟雨中 午後 香港大學至小西灣 之旅


香港大學西閘巴士站 (薄扶林道) (起) > 香港大學校園 (大學街及鄰近樓宇) > 月明泉 > (經水泥級往) 大學道 > 旭龢消防局 (旭龢道) > 克頓道 (經克頓道休憩處、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 1 號場) > 西高郊遊區 (西高峽) >  夏力道 (爐峰自然步道途/晨運徑) (經盧吉飛瀑)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 芬梨道 > 芬梨徑 > 種植道 > 白加道纜車站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甘道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陽明山莊 (274mPD) > 大潭管理站 > 「B 1315」 涼亭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柏架山道 > 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 (捷徑往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大潭峽 (大潭道/石澳道) > 大潭峽懲教所 >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 (砵甸乍山郊遊徑) 砵甸乍山觀景台/觀海亭 (230mPD) > 龍躍樂園/晨樂亭 (歌連臣角道) > 龍躍亭 (龍躍徑) > 小西灣海濱花園 > 小西灣道、富怡道 > 小西灣廣場 (終)

出發時間:1:04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有一兩陣驟雨 高地有雲霧 吹西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6-29°C (天文台) / 25-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50km (69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香港大學西閘巴士站 >--(時長 40min,路長 1.74km,攀升 56m)--> (遊覽校園後前往) 月明泉 >--(時長 56min,路長 3.42km,攀升 287m)-->
爐峰峽 >--(時長 1hr 28min,路長 6.35km,攀升 78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19min,路長 5.27km,攀升 180m)-->
大潭峽 >--(時長 1hr 14min,路長 5.30km,攀升 90m)--> 小西灣廣場

-
受低壓槽影響,是天天色欠佳及驟雨較多,沒有強烈遠行意慾,倒不如先去香港大學看看是年的「新生註冊日」,主要是供是年入學的同學報名參加社團、社堂及興趣小組等活動,相比以往兩年,顯然多了一大群大陸遊客,以至校方也需出動「絕招」,查證後才允許同學進入某些範圍。
之後取道後山上走至爐峰峽,縱然天色不佳,也未減遊人興緻,不過就在此時下了一場驟雨,看過纜車後再沿車路一直走至黃泥涌峽,並進入大潭水塘範圍,遊人不多,感覺冷清,此時狀態不佳,累意來襲,慢走來到大潭峽時已是五時七。
進入石澳郊野公園,走至馬塘坳後經引水道接上砵甸乍山郊遊徑,近觀景台處終於都可賞到全天唯一的開揚景觀,之後再下降小西灣,經過晨樂亭,不禁提醒我原來是次已經是農曆七月前最後一個行山日,七時正終抵達小西灣廣場晚膳,結束簡單的閒遊旅程,隆重的玩意就留待下周才展開吧。
是天事務較繁忙,因此僅撰此簡短遊記。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8.12 午後 麥徑段三、四上 (北潭凹至昂平) 及大水井 之旅

2023.08.12
午後 麥徑段三、四上 (北潭凹至昂平) 及大水井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麥徑段三) 牛耳石山腰 (411mPD) > 嶂上一號營地 > 嶂上 (許林士多) > 畫眉山腰 (340mPD)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272mPD) > 石坑坳 > 雞公山 (399mPD)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麥徑段四)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553mPD)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393mPD) > 大水井食水缸 (馬鞍山郊遊徑) > 昂平新村/茅坪新村/黃竹山新村 (北港坳) > 北港坳食水配水庫 > 紅花村 > 菠蘿輋 > 躉場路 > 躉場下村/躉場休憩處 > 油麻莆街、普通道 > 西貢大會堂巴士站 (普通道) (終)

出發時間:12:50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西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2°C (天文台) / 25-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13km (123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28min,路長 1.16km,攀升 250m)--> 牛耳石山 >--(時長 34min,路長 2.58km,攀升 44m)-->
嶂上 (許林士多) >--(時長 1hr 14min,路長 4.14km,攀升 365m)--> 雞公山山頂 >--(時長 36min,路長 2.31km,攀升 14m)-->
水浪窩 >--(時長 1hr 15min,路長 4.86km,攀升 518m)--> 馬鞍坳 >--(時長 37min,路長 2.44km,攀升 35m)-->
昂平 >--(時長 43min,路長 3.05km,攀升 2m)--> 西貢大會堂巴士站

-
本來預期是周周末乃狂風大驟雨日子,怎料是天早上天氣居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既然如此,不如趁機去西貢半島遠足賞景,兼鍛練一下體力,想了一想,不如一訪嶂上跟進一下士多最新情況吧。
北潭凹起步,沿麥徑段三走至嶂上,在士多與老闆聊天近四十分鐘,之後再續走至水浪窩,接上麥徑段四至彎曲山、昂平,賞過黃昏美景後在暮中下降西貢作結。

乘車至西貢途中留意到十四鄉一帶之基建發展又有新進展,數條行人天橋基本上已成型,而近井頭一帶之大廈亦越建越高,正式畫破十四鄉原有之鄉郊面貎。
十二時八左右抵達北潭凹,於公廁疏洗過後便隨即起行,留意到北潭凹村村內有村屋維修工程進行中,接上麥徑段三,一開始便拾級登上牛耳石山,此時陽光普照,體感炎熱,上走起來也頗費力,沿途見兩名遊人,花了將近半小時方上抵最高點。
在牛耳石山山上細賞西貢全景,再步行至嶂上,同樣甚為冷清,至嶂上前順道參觀一下月前已搬遷之嶂上官方營地,原位於麥徑路中心,或因經常水浸之關係,漁護署月前將路中心之燒烤及露營設施拆除,並於旁邊之山坡上建立「嶂上一號營地」,是天上去參觀一下,營地已備妥,唯燒烤設施尚未開放,感覺比原位置稍佳。
嶂上向來為山藝訓練、制服團隊等團體之慣常訓練地點,年前更曾見過附近戒毒中心之團員上來,天涼之時更不乏休閒露營友,不過通常都是借用士多私人田園多於官方營地落營,而是天則完全未見任何露營人士。

嶂上唯一現存人家便是許林士多,店主為許藝文,相信月前有留意新聞都知道士多近日遭政府要求拆除牛棚、士多避雨棚及廁所一帶之構築物,當時據老闆口中得知,應該是受到某人長期針對並向政府投訴所致。
嶂上是一個原居民與非原居民混雜之村落,五十年代多達十多戶近五十個村民,其中原居民姓溫、黃、曾,而許老闆一家則為非原居民,固此許林士多現時仍僅以寮屋形式登記存在,反而原居民的樓房皆倒塌及被林木包圍了。
許林士多經營也絕不容易,皆因所有原材料 (除山水之外) 皆以螞蟻搬運方式分批挑上嶂上,將市區採購回來之食材先儲存於嶂上郊遊徑入口 (近猴塘溪) 的金屬箱,再分批挑上山,我也曾經數次於平日遇見老闆挑東西上山,亦因此可理解為何在嶂上購買一枝瓶裝水比起一碗山水豆腐花還要貴。
四月下旬我曾到訪此處 (詳見 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23/04/20230423.html),當時嶂上士多被地政總署指明牛棚、士多雨棚及廁所一帶之永久構築物屬違例,需於五月下旬之前拆除,老闆先是拆除牛棚及門口燈具,亦一邊物色臨時式的帳篷及長椅用以取代現時永久構建物,一邊爭取時間向署方反映意見,期望能有突破性進展。
上月初在閒談中得知 (詳見 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23/07/20230709.html) 原來老闆已向地政總署提交租用申請,署方因應情況先將期限延至 7 月 28 日,並需時處理申請,是天再了解之下,原來政府方面仍在處理中,因涉及跨部門之安排,至今仍未有正式答覆,就是天所見,士多之桌椅、旱廁等仍在。
在士多與老闆談了近四十分鐘,言談中也得知近日遠足遊人甚少,與我的觀察一致,是天西貢半島之冷清程度絕對超乎我想像,直至二時七方離開嶂上,續沿麥三走向水浪窩。

過畫眉山腰後下降榕北坳,沿途留意到雲量明顯增加,更見到新界中部一帶正在降雨,之後再過雷打石山腰後下降石坑坳,沿途見零星遊人,再沿長命斜路上走至雞公山山頂,吃力程度不比一開始登上牛耳石山低。
三時十終下抵雞公山山頂,此時又留意到大網仔路一帶正在下雨,十分幸運地沒有影響到雞公山一帶,之後再沿路下降水浪窩,至尾段一處曾在月前出現蜂巢,不過是天已沒有發現。
四時五許抵達水浪窩,代表著麥徑段三路程已完結,在此購買一支能量飲品,再走進涼亭小休,想不到中途小睡了數分鐘,或許近來煩惱實在太多以至身心疲累,好消息和壞消息不停在交替纏繞著,當未來仍成為未知之數的時候,能做的只是麻目埋首於眼前功夫。

四時九踏上麥徑段四,先沿泥徑上走至企嶺下林道,沿路上接竹洋路,再走至黃竹洋一帶,沿途終見到露營人士,亦有一些遠足及放狗遊人,相比麥三一段熱鬧。
沿泥徑走至黃竹洋村前,再沿路上登馬鞍坳,理論上此段也是「打大佬」路段之一,但或因此時雲量偏多,已不受陽光直射,體感溫度大為下降,上走起來輕鬆不少。
花了近七十五分鐘由水浪窩上走至馬鞍坳,表現屬中規中矩,之後再走向彎曲山一帶,此時留意到風景極為奪目,不單能見度高,黃昏下之雲彩更顯得繽紛,望向大帽山方向更出奇地見到近頂處起密雲,與別處呈強烈對比。
彎曲山腰處有零星遊人及攝影人士,而我亦把握機會在此欣賞一整個西貢全景,包括牛尾海、糧船灣及萬宜水庫東壩一帶,再望向沙田新市鎮一帶,景觀同樣清晰,有如此高清風景實在不常見,算是是天意外收穫吧。
及後再下降至昂平,沿途見到一些露營人士,抵達昂平時已是六時八,草原上不失熱鬧,亦見到黃牛群躲在灌木林中,而我則走至觀景台前欣賞一下西貢景色,可惜時候不早,僅逗留約廿分鐘便要下山去。

取馬鞍山郊遊徑下降至大水井,途中天色漸暗,下降至半途更開始入黑,而沿途未見遊人,下抵北港坳後再沿路下降至菠蘿輋路,再沿熟悉的躉場路直降西貢市中心,離開菠蘿輋路不久即見到七頭野豬,令我不禁駐足觀賞。
穿過躉場下村直降普通道,至西貢大會常巴士站處已是七時八許,是近來較遲完程的一次,幸而隨即能登上小巴返回彩虹晚膳,再轉車離開,結束是天休閒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8.06 酷熱下 午後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大牛湖頂、十塱至梅窩 之旅

2023.08.06
酷熱下 午後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大牛湖頂、十塱至梅窩 之旅


東涌消防局巴士站 (順東路) (起) > 裕東路 > 東涌道 (近馬灣新村)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徑 > (鳳徑段二) 大東爛頭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跳板石 > 大東山二號觀景台 (797mPD) > 大東爛頭營 > 雙東坳 > 二東山觀景台 (580mPD) > 鳳凰徑段二 L007 標距柱 > 南大嶼郊遊徑 (一小段) > 大嶼山林道 - 南山段 (南山管理站通道) > 南山營地巴士站 (嶼南道) >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 南山觀景台 > 鳳徑段十二 (L130 標距柱) > 大牛湖頂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275mPD) > 十塱坳 > 十塱舊村 (芝麻灣道) > 十塱新村 > 橫塘 > 牛牯灣口 > 水井灣 > 銀礦灣海岸 > 梅窩碼頭路 > 梅窩碼頭 (終)

出發時間:1:02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高地有雲霧 吹西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8-33°C (天文台) / 27-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07km (116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東涌消防局巴士站 >--(時長 11min,路長 0.90km,攀升 6m)--> 馬灣新村 >--(時長 22min,路長 1.68km,攀升 63m)-->
黃龍坑郊遊場地 >--(時長 1hr 8min,路長 2.44km,攀升 578m)--> 黃龍坑郊遊徑終點 >--(時長 23min,路長 1.14km,攀升 169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1hr 29min,路長 5.53km,攀升 41m)--> 南山燒烤區 >--(時長 45min,路長 2.75km,攀升 152m)-->
十塱坳 >--(時長 1hr 2min,路長 5.46km,攀升 146m)--> 梅窩碼頭

-
受西南氣流影響,是天天氣不過不失,雖然早上有驟雨,但中午過後不少時間也有陽光,想到最近是人生其中一個重要時刻,不如把握機會繼續遊走老地方。
既然前一天選走輕鬆路線,是天則選擇較具體能挑戰的,先沿黃龍坑郊遊徑登上大東山,當作是體能訓練,之後再下降至南山,並登上大牛湖頂,最後沿十塱及牛牯灣海旁路走至梅窩作結。

一時正抵達東涌消防局巴士站,隨即沿裕東路走並橫過天橋至東涌道,再沿黃龍坑道走至將近盡頭,或因天氣酷熱,沿途甚為冷清,直至抵達黃龍坑郊遊場地時才見到零星遊人。
一時二開始「打大佬」踏上黃龍坑郊遊徑,此乃一道我已走了很多年的郊遊徑,對其甚為熟悉,但心水清的人也知道這不是一般郊遊徑之難度,皆因首一公里路程之垂直攀升便接近海拔 350m,且以跨距甚大的石級為主,絕非「郊遊」級數。
不過,在酷熱天氣之下踏上黃龍坑郊遊徑絕對遠比秋冬春季吃力,尤其一開始自黃龍坑道 (80mPD) 上走,低海拔位置不單本身氣溫便高,加上雲量較少,陽光直射下使得難以快步上走,而最近狀態不佳,亦使表現大打折扣。
以保守步速前進,用約 26 分鐘方來到 C1201 標距柱,再多走 11 分鐘來到 C1202 標距柱,單是最艱辛的首段便合計用了 37 分鐘,沿途也見零星遊人沿此上登。
海拔四百餘米以上陽光稍退,氣溫也開始下降,加上斜度放緩,相對沒剛才費力,最終用了近 68 分鐘方走畢郊遊徑全程,絕對不是好的表現。

回顧過去,首次沿黃龍坑郊遊徑上行是 2016 年 11 月 27 日,當時用了近 78 分鐘方走畢全程,此後亦走過逾 30 次黃龍坑郊遊徑,視乎天氣而言,時間表現飄忽,但整體上的確越來越快,直至去年年初疫情嚴峻時期達至高峰,一連七個周六遊走黃龍坑郊遊徑,表現亦相當現不錯,維持 50 分鐘之平均時間及 47 分鐘之最快時間紀錄。
在酷熱天氣加上負重稍高之情況下,的確很難發揮最佳表現,是天這一戰其實也不求追隨紀錄,但求稍稍操練一下而已,屈指一算,與大嶼山郊區之緣畢竟也超過七年,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更多個七年,但無論如何,稍縱即逝的體驗也不一定是沒有得著的。

來到大東山,爛頭營一帶清晰呈現,沿途見零星遊人,取小徑上走至大東山山頂,近山頂開始進入雲霧中,沒景可賞,最終於三時一抵達大東山山頂三角網測站之位置。
是次由馬灣新村上抵大東山山頂花近 1 小時 53 分鐘,相比秋冬春季之平均時間 1 小時 30 分鐘內,多出近 25%,但考慮到在炎夏之下,花約 113 分鐘一口氣由接近海平面上攀至海拔 869mPD 之地方也算可以接受。
在大東山山頂逗留了半小時,居然不見遊人,山上風勢不弱,站在三角網測站一帶更能享受「天然空調」,又沒有月前遇見的小甲蟲,而我也在這裡思考人生議題。
及後經跳板石下降至鳳徑段二,沿途見到一些遊人,比想像中熱鬧,接回鳳徑後,決定下降至南山,繞經大東山二號觀景台,見到以鐵絲網圍著的 15 號爛頭營除水缸外,居然連太陽能光伏板也有,日常生活大概不成問題。

再次走經爛頭營後,再沿鳳二下降至雙東坳,沿途極冷清,因邊走邊上網找資料,未有專心走路,以致步速比正常慢,下降接回南大嶼郊遊徑,走一段至大嶼山林道 - 南山段,來到南山燒烤區時已是五時一。
沿路上登大牛湖頂,途中經過南山觀景台,可回望剛才走過的大東山,享受先苦後甜之遠足樂,及後接上鳳徑段十二,一直上走至大牛湖頂時為五時五,時間關係沒有逗留,隨即沿路下降至十塱坳,沿途也見零星遊人。
本來計劃是天以廟仔墩作結,不過來到十塱坳時已是五時十許,時間不足以來回登上廟仔墩一轉,於是決定不如沿海邊路走回梅窩算了,下降至十塱新舊兩村,沿途見零星村民及水牛,再沿水泥路走向橫塘期間忽然下起一場雨,留意到頭頂的雨雲是從西南方飄來,才醒起幸而沒有登上廟仔墩。

雨下午僅數分鐘便停,續走過橫塘、牛牯灣後來到水井灣,見到一大片荒田及荒屋皆被重新佔據,疑似被打造成農莊,不過此時未有人在,之後再急步接上鳳徑段十二,快速走往梅窩碼頭,為趕及七時正開出的巴士。
沿路一直再沒見到遊人,至六時十終來到梅窩碼頭路,快步往便利店購買能量飲品後,再趕至巴士站時尚餘四分鐘才開車,成功以一小時內由十塱走往梅窩,再乘車回東涌晚膳,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8.05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段七、八 兼遊狗嶺涌及大浪灣沙灘 之旅

2023.08.05
酷熱下 午後 鳳凰徑段七、八 兼遊狗嶺涌及大浪灣沙灘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二澳內灣 > 二澳新村 > 二澳舊村 > 根頭坳 > 根頭坳 > 煎魚灣 > 響鐘坳 > 分流西灣 > 分流村 (陳記士多大休) > 鳳徑段七 (L072 標距柱) > 狗嶺涌營地/沙灘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大浪灣村 > 宏貝學校遺址 > 大浪灣 (洪侯古廟/沙灘) > (原路折返)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終)

出發時間:1:08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吹西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9-34°C (天文台) / 30-3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35km (48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狗 (二澳碼頭地盤及大浪灣村)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52min,路長 7.81km,攀升 189m)--> 分流村 >--(時長 24min,路長 2.58km,攀升 93m)-->
狗嶺涌營地 >--(時長 1hr 29min,路長 5.67km,攀升 126m)--> 大浪灣洪侯古廟 >--(時長 17min,路長 1.64km,攀升 75m)--> 沙咀巴士站

-
是周周末天色明朗,本來是遠足之好日子,所憾最近實在發生了太多事情,心情跌至谷底,面對著黑暗的前景,不如把握時機去探訪一下唯一能令我忘憂之地方,順道重新認識一下與其的特殊經歷。
由大澳起步,沿鳳徑段七、八走經分流,與士多老闆聊天近四十分鐘,之後去狗嶺涌營地又與網友聊天近一小時,之後才走訪那個振奮人心的特殊地方,亦因此是天成為了不一樣的遠足「吹水日」。

乘車去東涌途中便巧遇網友,言談間得知原來正前往狗嶺涌露營,而我則轉乘巴士往大澳,近一時二方起步,此時陽光普照,但吹起的西南風居然達四、五級,遠比預期涼快。
先沿大澳海濱長廊走進鳳凰徑段七,此時天色開始轉好,但人流疏落,經番鬼塘村及牙鷹角往二澳,靜得連牙鷹角營地也無人問津。
沿柏油行人徑走至二澳內灣,二澳舊渡頭前為正在興建之新碼頭,原有碼頭乃 1963 年由村民興建,擬建新碼頭明顯規模更大,不過非原址重建,而是座落距離二澳村更遠之處,相信是要遷就水深問題,是天見有多艘躉船在進行建築工作,上面有不少工人在動工,相比兩個月前更加繁忙。
細看告示,原來碼頭重建工程需近兩年半,於去年十月起計,預期也要 2025 年才落成,是天更發現附近有近七頭狗,亦見有人工餵狗,若在晚上走經,實會是很嚇人,看來短期內也不宜入夜前後走經此處。

途經二澳,在二澳舊村村內亦見有農民在務農,亦有人工在修路,之後離開二澳舊村,續沿鳳徑前往根頭坳,下降煎魚灣,此時潮汐高度近 2.0mCD,固然看不到連接雞翼角之連島沙洲。
時間關係不久留,經過煎魚灣沙灘後再上走至煎魚灣營地,沿途僅見零星遊人,反而於營地入口前見到居然有水流,是近年少遇到之情況,畢竟這個營地水源可謂幾近全天候遭截流了。
沿路下降至分流西灣,甚為冷清,之後穿過分流村,居然有三戶皆有人家回來,而我則照舊一臨「陳記士多」吃麵,是次更與老闆聊天近四十分鐘,也學到一些特別知謧,感覺甚為滿足。

三時八才再次起步,並走經「一家人士多」,此處天台於年前租借予電訊商建立流動電話基站,設有兩個通訊天線、一組 RRU 及一個 Wi-Fi 連接點,為 PCCW 興建,曾於去年十二月開始提供本地流動電話覆蓋,不過至一月中卻曾一度失靈,至二月曾恢復,但及後又次失靈至今,的確,以露天䌫線覆蓋此等偏遠地區之技術問題實在太多,若能改用微波骨幹,相信反而會更穩定,但或需另覓地點作轉發站。
參觀過後,便沿鳳七離開分流並上走,至半途下降狗嶺涌,涌口兩旁設有營地,涌口之末則為沙灘,不過垃圾稍多,此時正正見到中午乘車時的兩個網友在起營,於是留在此聊天,一聊便是一小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露營人士。
五時二方離開狗嶺涌營地,上走折返狗嶺涌引水道,沿鳳徑段八走至石壁水塘,沿途能直視公海,兼四周完全不受人為建築破壞之地方,而且沿途平緩,最適合在難過的時候漫步反思人生,中途留意到大浪灣沙灘居然有不少遊人。

來到宏貝道口時六時半,及後 U-turn 下降至大浪灣村,走近五分鐘下坡路便已見大浪灣村的舊式斜頂排屋,不走進村,沿水泥路直降海邊之洪侯古廟,居然在此也見到疑似露營遊人,相比去年前來熱鬧得多 (詳見 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22/07/20220731.html),或許是因是年八月上旬仍未踏入農曆七月所故吧。
香港境內有四個大浪灣,分別是西貢區大浪灣,港島南區大浪灣,大嶼山石壁大浪灣及大嶼山芝麻灣大浪灣,雖然四個大浪灣我也曾走訪,但最令我刻骨銘心的就只有兩個,其中西貢大浪灣代表著我由 2016 年至今的不少趣味回憶,但石壁大浪灣則是近一年在黑暗中為我帶來安慰的重要角色,自去年七月底首訪之後,便一直念念不忘。

大浪灣現時乃石碧鄉之範圍,昔日石碧鄉位處石壁水塘一帶山谷,據知有四村,分別是呈排屋形狀之宏貝村 (原名墳背村)、崗背村、石壁圍、石壁大村,因五十年代後期政府為解決水荒,於該處興建石壁水塘 (為現時香港三大水塘之一),受影響居民獲遷村安排,大部分居民移居荃灣鹹田街一帶之石碧新村 (石壁遷置村),而少數居民則留守大嶼山並遷入大浪灣,而洪侯古廟亦是後期重建而成,將原先的「洪聖廟」與「侯王廟」合二為一。
最特別之處,莫過於是香港境內有兩座洪侯古廟,兼同屬石碧鄉,分別是其中一座面對著靜謐的大嶼山大浪灣沙灘,而另一座則位處繁囂的荃灣新市鎮唐樓之頂層,是極罕有之空中古廟。
兒時曾居於荃景圍,亦經常到訪楊屋道一帶,因此早便對此處之唐樓留下印象,但當時倒沒留意到原來此有著不一樣的歷史,甚至當時我仍未對大嶼山有所認識,直至去年到訪大浪灣,再翻查資料,終恍然大悟,原來一個我現今最喜愛的角落,居然是與兒時曾一度熟悉之地相連繫著,昔日五味雜陳瞬間倒帶。

去年到訪時正值農曆七月初三,當時見有大量街衣在燃燒中,及後有一電單車友前來打理,是年則沒見到此情景,反而是有數名疑似露營遊客在整理行裝,但沒變的是,望向海岸,見有十數頭黃牛在沙灘中休息。
去年的七月下旬,與是天一樣,同為人生的交叉點,面對著不同的掙扎,在灰暗的前路之上,到訪一個振奮人心的偏愛之地,可謂目前唯一僅存的浪漫,在此短促的時空隧道中穿梭著,一切的現實問題也遭拋諸腦後。

再美好的事情都得畫上句號,七時正便決心離開,沿原路折返宏貝道盡頭,再沿柏油級上接排屋,或因將近入黑之故,兩頭村狗走了過來樓梯出口,花了近三數分鐘方成功打發,隨即右轉離開村落範圍。
沿宏貝道一直走十數分鐘上坡路方能抵達沙咀巴士站,感覺路程挺長,居住在此的人幾乎必需駕車才能出入,不然要每次走近十五分鐘的斜路,之後要再乘坐約一個半小時的交通工具才能抵達中環,跟本上難以正常生活,相比居於大澳還要麻煩。
在巴士站等候兩分鐘便有車來,立即登車回到東涌晚膳,就此結束是天意義深重之行,為全年最美好之季節寫下一個最實在的印記。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