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西貢東重頭戲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

2020.11.28
西貢東重頭戲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坳 > 蚺蛇西南脊 (刀背屻) > 肩頭坳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 海拔 250M 橫腰山徑 > 米粉咀 > (原路折返) 海拔 250M 橫腰山徑 > 短咀坳 > 短咀 (崖邊盡頭) > (原路折返) 短咀坳 > 黃竹瀝澗 > 長咀坳 > 長咀 116M 山頭 > 長咀廢田 > 長咀紀念碑 > 大浪咀 (長咀東面盡頭) > 大浪頭 (長咀山) (三角網測站) > 長咀坳 > 東灣 > 大灣 > 鹹田灣 > 西灣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終)

出發時間:8:44am
天氣:初時多雲 中午及午後天色明朗及頗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五級,氣溫介乎 17-23°C (天文台) / 17-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31.82KM (181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村狗 (西灣村)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49min,路長 4.19KM,攀升 162M)--> 大浪坳 >--(時長  48min,路長 1.83KM,攀升 352M) --> 蚺蛇尖 >--(時長 59min,路長 2.54KM,攀升 44M) -->
米粉咀 >--(時長 28min,路長 0.95KM,攀升 255M)--> 海拔 250M 橫腰山徑 >--(時長 15min,路長 0.79KM,攀升 10M)-->
短咀坳 >--(時長 35min,路長 1.24KM,攀升 81M)--> 短咀 (盡頭) >--(時長 34min,路長 1.29KM,攀升 149M)--> 短咀坳 >--(時長 30min,路長 1.31KM,攀升 80M)-->
長咀坳 >--(時長 15min,路長 1.10KM,攀升 55M)--> 長咀 116M 山頭 >--(時長 14min,路長 0.7KM,攀升 12M)--> 長咀童軍紀念碑 >--(時長 17min,路長 0.61KM,攀升 42M)-->
大浪咀 (長咀盡頭) >--(時長 8min,路長 0.36KM,攀升 68M)--> 大浪頭 (長咀 99M 山) >--(時長 21min,路長 1.61KM,攀升 57M)--> 長咀坳 >--(時長 15min,路長 0.98KM,攀升 16M)-->
東灣 >--(時長 19min,路長 0.77KM,攀升 33M)--> 大灣 >--(時長 18min,路長 0.97KM,攀升 29M)--> 鹹田灣 >--(時長 26min,路長 1.93KM,攀升 102M)-->
西灣 >--(時長 32min,路長 2.33KM,攀升 188M)--> 西灣亭 >--(時長 61min,路長 6.08KM,攀升 72M)--> 北潭涌

-
是天為全年日落時間最早的一天,當然就行足全日慶祝一下吧。
想起一尖三咀過四灣原來已兩年沒走 (對上一次行程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24556684307091),一於就趁是天更新一下考牌紀錄吧!
簡單來說,是次行程有以下特點:
1. 天氣與兩年前那次很相似,都是早上多雲及清涼,但中午開始陽光增多及感覺炎熱;
2. 完成時間也極巧合地有關連,比上次快了剛好一小時,今次完成時間為 10:03:14,上次為 11:03:14;
3. 今次遊了此前沒有到訪的米粉咀極盡頭位置、短咀崖邊及長咀 116M 山頭,更首次側望到將軍石;
4. 同為周六,但是天出三咀的人流相比兩年前那次多了幾倍,比想像中誇張;
5. 除短咀那段之外,其餘路段竟然沒困難之感,應多得這年玩荒徑玩得多而層次提升了 (不過短咀盡頭唔那段路依然棘手,每次都總被帶刺植物戳到手指);
6. 東灣過大灣那段,是天試走了近岸的崖線,雖然難度不過,但還是較喜歡經東灣廢田的傳統路線!

是天的日落時間為 17:37,是一整年之中最早的時間,太陽日(自然的一天)的長度於臨近冬至期間都比起 24 小時為長,
(背後理論為地球軸心呈傾斜及地球繞太陽公轉軌跡呈橢圓形,以至當頭日軌跡非與緯度平排,輕微南北向量形成了日照時間之改變),
在香港一帶,一般來說,日落最早的日子往往是冬至前約廿四天,日出最遲的日子則是冬至後廿四天,
故名思義,冬至後日出時間會繼續延遲,直至約廿五天後,
只是在這段期間,日落延遲的比例會比日出延遲的比例明顯,因此總計日照時間會隨即變長。
相同道理同樣適用於夏至,之不過時滯由廿五天變成了十二天而已。
由於一年僅有一至兩次機會能遇上此神奇日子,而且並非每一年的最早日落日子皆為周末,適逢是天有此大好機會,必然好好為此天寫下印記吧!

由於近月走長途行程之次數減少,因此為了確保是天有良好狀態完成此行,事先在上周日去了杯靈雙渡熱身一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39302906165787)。
由於保守估計此行需花上十一小時 (雖然最終快上了一小時),為免走得太晚,刻意安排未天光便醒來,吃個早餐後,七時八左右乘車去北潭凹,十分慶幸地在麥邊剛好趕上當班 94 巴士,免除了白等廿分鐘之苦,因此於八時八前已抵達北潭凹,算是順利了,印像亦為歷來第二次早由北潭凹起步 (僅比上次一尖三咀過四灣之 08:26 起行時間稍遲)。
乘 94 巴士時已發現遊人很多,而起行時也見到北潭凹有大量人流聚集,而我一直沿麥徑走至大浪坳,沿途見不少露營友。
後踏上小徑蚺蛇坳,此時登尖的人也不少,此時雲量較多,感覺頗涼快,登蚺蛇尖的西南脊碎石仍是頗多的,即使走過多趟遇是要留神,終在十時四上抵蚺蛇尖山頂。

是天能見度不算好,而且此時風勢清勁,因此在山頂逗留了十四分鐘便開始下山,經東脊崎嶇小徑走至近米粉頂時接上橫山小徑,再下降至近海拔 250M 左右,沿途碎石頗多。
不久見到分岔路口,左轉下降米粉咀,此徑雜草多但不難走,感覺是次降米粉咀之小徑相比兩年前皆要明顯。
抵達米粉咀岸邊沙灘後再走至最盡頭的岩礁,需手足並用方能走過去,此時約為十一時四。

逗留了近十四分鐘後開始折返,十二時左右便回到海拔 250M 之橫山徑,於是左轉沿徑續下降至短咀坳,臨到達分岔路口時林木較多,路徑有點迷。
之後便是出短咀之時候,短咀之名,主要反映出其岬角之短,但路程一點都不短,而且沿途都是浮沙碎石路,近崖邊一段風化更嚴重,幾乎不能穩步快速下降。
可是,兩旁的植物有些是帶刺的,一不留神便會中招,我每次也逃不過被戳之命運。
是次下決心走至最盡頭的崖邊,終於也能見到將軍石之側面了,原來此石比想像中巨大得多,不過目測難以再沿崖邊下降,除了斜度太高之外,風化之巨石的脆弱性質也是主因。
值得一題,是天有一隊為數十數人的遊人前來短咀,令此處熱鬧增添不少。

參觀過短咀後,約於一時二開始起程,先回到短咀坳,再下降黃竹瀝澗,是有點斜,但主要是斜路很短,後逆澗走一小段至小徑入口,再沿徑走至長咀坳,留意此小徑伏位較多,因林木較密,要提防路面不平而弄傷。
二時三左右抵達長咀坳,比原訂目標時間早了半小時,因此可以加遊長咀以北的一座 116M 山頭,此山頭除可接收流動電話訊號外,更能一覧整個短咀,回望剛才走過之路實是有趣。
參觀過後,沿路直降長咀廢田,此路雖然浮沙碎石如米粉頂般多,但相比偏南之密林徑,個人認為走得更輕鬆。
來到長咀,少不了走至童軍紀念碑之位置位賞賞海浪,但此處並非長咀最東之位置,因此稍後又再走至大浪咀處,直望長咀洲小島那邊才是長咀最東位置,亦為西貢半島以至一整個新界陸地最東之角落。

參觀過後,沿路上走大浪頭,再沿小徑走回長咀坳,並下降至東灣,抵達時方為四時二,此時見到東灣人群極多,而且他們都正在朝向沙灘尾處走向大灣方向,於是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決定一試從海岸邊走至大灣之新路,路不算太崎嶇,當然相比經東灣廢田之正路較難,中途會經過一個石灘,不過時間上其實相差不遠,而且感覺還是喜歡走正路較多。
一直走至大灣,見到一大群遊人正在玩樂,再走至鹹田灣,又見到很多露營友,接回麥徑走至西灣,同樣遊人絡繹不絕,不過有小部分士多沒開門。
此時為五時四,比目標時間早得多,於是上走至吹筒坳後,花了十餘分鐘到清理鞋裡之沙,再經螺地墩上路過西灣亭,抵達時為五時十一,此時 NR29 尾班車尚未開出,但其實已滿座,而此時天也開始入黑。

例牌地沿西貢西灣路走回北潭涌,沿途計程車很多,幸而天上也有月亮及一些星星點綴,為此程劃上完美句號。
抵達北潭涌時為六時十一,就在閒裡看了一下交通狀態,竟見西沙路發生了大型交通意外,令我想起一年前的無奈經驗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509727399123347)。
當然,是次及早發生問題,可及時修正,轉軚乘 94 巴士回西貢市中心,再轉乘小巴出彩虹,或因是為周六,小巴居然沒有長龍,七時九便抵達彩虹!

是次再一次感受到一尖三咀過四灣是四條傳統考牌路線中最耗體力的,但技術難度沒有環湖出咀摸鬼手之高,若不計算西貢西灣路至北潭涌一段,八個半小時完成不難。
但此費力兼花時間之路線,還是一年一趟已夠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