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05 復活節假期四日三夜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 另加東梅古道 之旅 (負重:15kg)

2021.04.02-05
復活節假期四日三夜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 另加東梅古道 之旅 (負重:15kg)


第一天: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糧船灣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萬宜路) > 浪茄山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 百足地 > 吹筒坳 > 西灣 > 鹹田灣 > 大浪村 > 大浪坳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第二天: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第三天:
沙田坳 > 雞胸山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禾塘崗南峰 (麥徑段八) >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第四天: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田夫仔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佛祖廟 (伯公坳) (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 > 關帝廟 (二坳仔) > 架空電塔 > 麥徑段十 M183 標距柱 > 掃管笏村路閘口 > 大欖涌引水道 > 屯門健身徑 > 井頭上村 > 何福堂書院 (青山公路 - 新墟段) >
(牛膳及乘巴士到東涌) > 東環巴士站 (迎禧路) > 中石化油站 > 東涌東填海區海濱長廊 (經企頭角) > 行人隧道 > 白芒 > 牛牯塱 > 大蠔新村 > 紅花顏 > 亞婆塱 > 黃公田 > 望渡坳避雨亭 > 窩田 > 銀礦洞 > 銀礦灣瀑布公園 > 白銀鄉 > 大地塘 > 梅窩街市 (梅窩鄉事會路/銀石街) > 梅窩海濱長廊 > 梅窩碼頭

出發時間:2021.04.02 11:10am
天氣:
 第一天:天致天晴 吹微風,氣溫介乎 22-31°C (天文台) / 22-52°C (溫度計)
 第二天:初時天晴 稍後漸轉多雲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32°C (天文台) / 20-53°C (溫度計)
 第三天:多雲及有霧 有幾陣雨 能見度低 吹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8-26°C (天文台) / 18-32°C (溫度計)
 第四天:大致多雲 初時有幾陣雨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8-24°C (天文台) / 18-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13-1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08.93KM (5111M) (麥徑全走) + 9.02KM (233M) (東梅古道)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及村狗 (西灣、鹹田灣、嶂上、沙田坳及荃錦坳)
行程軌跡:

--
行程概況:
北潭涌 (巴士總站) (11:10) >--(時長 15min,路長 0.77KM,攀升 2M)-->
麥理浩徑起點 (11:24-11:28) >--(時長 2hr 32min,路長 10.22KM,攀升 224M)-->
浪茄山 - 麥二起點 (14:00) >--(時長 4hr 57min,路長 14.28KM,攀升 735M)-->
北潭凹 - 麥三起點 (19:01-19:14) >--(時長 1hr 3min,路長 2.97KM,攀升 273M)--> 嶂上 (20:22)

嶂上 (08:46) >--(時長 2hr 12min,路長 6.11KM,攀升 371M)-->
水浪窩 - 麥四起點 (10:57-11:17) >--(時長 4hr 56min,路長 13.02KM,攀升 908M)-->
基維爾營地 - 麥五起點 (16:16) >--(時長 1hr 13min,路長 3.71KM,攀升 132M)--> 沙田坳 (17:28)

沙田坳 (08:35) >--(時長 2hr 33min,路長 7.29KM,攀升 328M)-->
大埔公路 - 麥六起點 (11:08) >--(時長 1hr 22min,路長 4.40KM,攀升 205M)-->
城門燒烤區 - 麥七起點 (12:27-13:27) >--(時長 2hr 49min,路長 6.94KM,攀升 651M)-->
鉛礦坳 - 麥八起點 (16:17-16:32) >--(時長 3hr 21min,路長 8.85KM,攀升 618M)-->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19:54)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08:00) >--(時長 2hr 18min,路長 9.54KM,攀升 230M)-->
吉慶橋 (10:19-10:39) >--(時長 3hr 31min,路長 12.46KM,攀升 285M)--> 何福堂書院 - 麥徑終點 (14:10)

東環巴士站 (迎禧路) (15:57) >--(時長 28min,路長 2.01KM,攀升 16M)-->
白芒 (翔東路) (16:25) >--(時長 54min,路長 3.05KM,攀升 199M)-->
亞婆塱涼亭 (17:21-17:28) >--(時長 1hr,路長 3.96KM,攀升 18M)--> 梅窩碼頭 (18:27)

-
近年香港前景不明朗,很多人也決定移民,面對每況愈下的社會局面,留在香港的日子似乎也進入了倒數階段,離港之前,又有沒有甚麼特別的事情值得去做一次呢?我認為認真走一趟香港四大長途遠足徑不失為一個好的總結儀式。

話說我曾在 2017 年及 2018 年的復活節兩度全走麥理浩徑 (跑營),遊記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25207417575355 (2017) 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15063918589704 (2018),
2019 年我改以越野跑之方式,於三月中大致逆走了麥理浩徑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73249326104492),2020 年則因疫情嚴峻而暫停了麥徑全走,是年是時候趁仍有機會再次以跑營之方式走一趟麥理浩徑,回味一下三、四年前之美好時光。

麥徑全走之方式有很多,其中門檻最低的是分開三至五日分段走,這種方式較為輕鬆,能以輕裝之狀態上陣,晚上在酒店休息,因應香港郊野公園之交通極為便利,此方式在本地極受歡迎。
而跑營 (或稱走營,即計劃地不用任何交通工具,攜同所有露營用具,由 A 點長途步行至 B 點) 對於負重能力之要求較高,但因麥徑沿途設有大量露營地點,在狀態良好下可以三至四天完成麥徑全走。
越野跑則為近年較為新興之玩意,其中「毅行者」歷史最為悠久,參考了起初「麥徑通走」之玩法,在 48 小時內以輕裝方式走畢 100KM,沿途設有補給,通常途中不會睡眠,因此對於「捱眼訓」能力較為講究,近年新辦的「逆走 100」則為毅行者路線之相反,但留意此類活動皆因起終點場地安排及批文之關係,未有完全依照麥徑取道,嚴格上並不是 100% 麥徑全走。

麥理浩徑各段之特色如下:
 第一段:長達 9.5KM 之相對平緩的柏油路段幾乎是全部,車水馬龍確實令人不耐煩,幸而萬宜水庫東西兩壩之獨特景觀為此平淡之一段帶來亮眼點。
 第二段:西灣山成為了行程中之第一個難關,及後迎來大浪四灣,水清沙幼令人難忘,面對著大平洋之浩蕩,與市區高樓斷絕之感在香港難得一見。
 第三段:乃西貢深郊與市區之過渡,途徑西貢西多個山峰,上落坡幅大,在嶂上能找到全段唯一一個驛站,作為重要之補給處,繁囂之西沙路作為此段之終。
 第四段:路長兼上落幅度大,且全段不設補給,給人一個難的印象,馬鞍之後又到黃牛,不過艱辛之行程卻換來美好的新界全景,帶來一趟三小時之奇幻旅程。
 第五段:緊接第四段,開端位處偏僻之高地,但越走卻越接近市區,中段巖如在九龍半島上空極速穿梭,而沙田坳則作為段五前後之分水嶺,繁華之感令人瞬間忘記自己身處郊外。
 第六段:一個字:短!走進水塘,獮猴無處不在,黃昏之時更可見到野豬及野狗,轉眼踏上泥徑,換來荃灣新市鎮之全景,再轉眼就到段六之結尾。
 第七段:繼段四後再一次「打大佬」,針草兩峰吃力不討好,實為鍛練多於享受,唯獨在好天時景觀優美而有所加分。
 第八段:感覺有如麥徑之最後難關,皆因踏足全港最高之大帽山,在其上能遠眺全港各地,風光無敵,走過了白波幾乎完成在望,蓮姐在山腰為遊人打氣。
 第九段:全段柏油路,走在林中平平無奇,亦容易令人迷失時間感,此段之終設於田夫仔,與段十無縫過渡。
 第十段:接續柏油路,很長氣的一段,過吉慶橋後始有亮點,楓香林規模龐大,佛祖、關帝兩廟歷史悠久,接上一小段泥徑令遊人好不容易使出最後的體力,皆因此後便是近兩小時之柏油平坦路段,輕鬆奔向終點。


Day 1:北潭涌 - 嶂上 (起點 - M055)
十一時二在北潭涌起程,一直走向萬宜坳,踏上西貢萬宜路至東壩,沿途人流遠比想像中少,與 2017、2018 年可謂大相逕庭,直至到達東壩,方重拾熱鬧之氣氛。
此時雲量較預期多,天氣雖炎熱,但未有想像中難耐,翻過小山下降浪茄,不得了,熱鬧程度驚人,並發現原來 LTE 覆蓋已擴展至 csl. 及 SMT 兩台,負重關係難作打理,故以保鮮袋包著鞋子以免進沙。
之後登上西灣山算是第一個大考驗,或因太久未有進行負重訓練,是次狀態雖比 2017 年的好,但遠不及 2018 年,幾經辛苦終到山頂,再速速下山到西灣村吃锢飯,作為是天之午餐,亦令我憶起四年前之有趣回憶。
值得一提,此時陸續見到很多逆走 50/100 的參賽者,雖是虛擬跑,但不乏節奏感。

飯後續走,又要再過兩個沙灘,其中鹹田灣之帳篷多至插針也不入,好不容易走過而沒進沙,過大浪村竟見士多沒營業,實為不惑,當年回憶消失了一部分。之後過大浪坳至赤徑又是有點吃力,幸而近赤徑時見到日落。
到達赤徑,此乃 2017 年第一晚之露營落腳地,是天竟見人流如鯽,插針不入,連公廁也大排長龍,急步走過士多又見有人在夾 band,音樂聲極吵耳,難以相信是處於鄉郊之中。

走至北潭凹時天色漸暗,小休過後決心續夜行至嶂上方作結,在此落腳紮營,這與 2018 年那次一樣,不過近橋那邊地滿了,只好走上近士多位置紮營。
及後發現許林士多竟然仍在營業,當時已將近九時,許老闆指近來人流增加,周未皆營業至近九時,起營後購買了一碗豆腐花吃,再自己開爐煮麵 (因為士多已停售麵食),
此時難得老闆有空又沒有其他顧客,因此與其吹水近半小時交流行山心得,已經很久未有試過輕鬆吹水了,這亦是露營才能做到的事情。
之後還遇到兩群同樣是麥徑全走的人,不過他們較為晚才到達,又有逆走 100 挑戰者,其熱血令我想起兩年前的趣事,而我是晚則在近十二時便進營欲睡,但習慣晚睡,一時未能適應,待了好一會才睡著。


Day 2:嶂上 - 沙田坳 (M055 - M101)
第二天天亮自然醒來,其實睡得不太夠,一出營便見到太陽,知道又是晴朗的一天,但不要小覷嶂上晚間幅射冷卻之威力,醒來整個外帳皆是水滴,實是令人頭痛。
好不容易收拾行裝,不一會見到許老闆捍著支裝水上來,為節省時間,點了個麵吃,吃畢便起行,不過也相比 2018 年遲近半小時才起行。
接上麥三餘下路段,此時已很炎熱,實是難熬,走著難得見到雷打石南坡草地有數個帳篷,雖然未不是第一次見到有人在此露營。
過雷打石及雞公山一段極為艱辛,累意始現,同時又遇到另一群跑營人士,不過到雞公山後我又先走了,快速下降水浪窩,當然又是很熱鬧 (繼續有大量逆走跑手),汽水機的能量飲品全售罄,只好靠官方添水器。

大休後接上段四,開始感覺力不從心,上走馬鞍坳一段停下小休了好多次,不過最終也成功「打大佬」,當然需時相比平日輕裝多近倍。
之後在陽光最熾熱的時候走過彎曲山腰,風光異常優美,忍不住停留了十數分鐘賞景,反正此時進度已比「三日兩夜」計劃大幅落後,倒不如改為「四日三夜」慢慢享受一下吧。
及後下降昂平,見到 2017 年第二晚的露營地點,想起那晚霧大得伸手不見五指,到現在仍感有趣。
下降至茅坪坳,本打算只小休數分鐘,怎料遇上一名跑山友,吹水吹了近半小時,該經驗跑手也低估了炎熱之程度,幸得有心人送水繼續逆走行程。

再次起行時,竟然發現天色突轉多雲,炎熱感瞬間消失,實是神奇,因此上登打瀉油坳一段較預期輕鬆,不一會到達這個充滿感慨的地方,這裡令我想起一些事。可謂見證著一個時代的失去之處。
後沿古道走著,想不到連主要澗道也變旱,一直走至將近基維爾營地附近方見流水,不過是次不需要在此取水,用了近五小時終走畢麥四,可謂打破慢之紀錄!

來到麥五,走在林中,能量值不斷下降,幸而往沙田坳之路程不長,好不容易便走至沙田坳道,沿路下坡一段為麥徑最貼近市區的路段之一,又是麥徑之中間點,絕對值得大費周章打卡一下。
來到沙田坳,先去士多大補給,點了一個杯麵、兩份燒賣及一支豆漿,我很喜歡吃這裡的燒賣,是次終有理由大吃一番了。
吃畢後,已為六時許,是時候找是晚落腳點了,這裡沒有官方營地,所以前人一直都只能 X camp,而我此前從未試過在此露營,因為找位置也費了一番功夫,考慮到獮猴威脅及噪音等因素下,最終我找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露營,還能見到港九及沙田風景,看到大帽山雷達站及草山,見草山一帶傳來光芒,便心知是逆走人士。


Day 3:沙田坳 - 荃錦坳 (M101 - M155)
這個 X camp 位置很有趣,晚上靜得人影都不見,但一天亮便開始見晨運人士,感覺有趣。
收拾行裝及煮食後,便返抵士多,順道買一支豆漿方起行。而是天多雲有霧,一會後更開始下微雨,與預期有很大出入,反而令我想起有點像 2017 年那次的第三天早上般下著微雨,以為夢境又重現。
踏上麥五後段,路面濕滑增加了難度,需小心慢走,或因天氣關係,是天明顯較冷清,感覺有如一般的周六。
好不容易走至九龍坳,在涼亭小休一會,便續登筆架山,途中遇到操練毅行之一群人,有大有小,有趣的是翌日竟在大欖林道再次相見。

過筆架山後下降,沿泥徑走至大埔公路本來很輕鬆,但此時開始感覺累,途中需小休。
橫過公路後踏上金山路,因假日關係不許私家車駛入,不用避車輕鬆得多,但人流也不多,甚至只現獮猴而沒見野豬及野狗。
段六其實很短,不一會便走完大半段金山路,踏上泥徑至城門燒烤區,沿途見到唯一一個舊款的麥徑標距柱。
是年的城門燒烤區氣氛與往年很不一樣,在疫情圍封下變得異常冷清,不過這裡的汽水機及收費添水機也全售罄,只好靠官方添水器,而且早知道鉛礦坳無水,多帶了很多水出發,但卻成為惡夢的開始。

原來城門的官方添水器的水有異味,雖沒肚子痛,但喝著令人感覺不舒服,最終帶了的 3.3L 水源,只喝了三分一左右,其餘也白拿至荃錦坳,實為殘念。
踏上針山,感覺與過往兩次很不一樣,一來之前兩次都是夜行此段,而是次則改為白天走,二是過往兩次走此段都正值明朗天,是次則是異常大霧,東風潮比預期強得多,因為午後繼續下著微雨,坦白說是失色了不少。

針山近頂一段最近進行了路面改善工程,難道相比以往減低,反正山頂白茫茫一片,沒景可賞,不如續走更實際,不過人流也比想像中多 (本以為大霧下會無人)。
續沿林道走至草山,倦意加倍,好不容易堅持到草山,即沿泥徑下降鉛礦坳,忍不著當然要小休一番,果然收費加水機及公廁都沒水,對跑山人士實為一大惡夢。
小休後踏上麥八,為是天之「打大佬」,亦為全個行程之最後一度難關,皆因過了大帽山後便以下坡路為主,幾乎再不用擔心走不到終點。
上走至四方山途中偶爾見到零星遊人,可惜大霧下沒景可賞,此時倦意應該為全程之高峰,往上走著有一種捱的感覺,此感覺曾出現在 2017 年的麥徑全走以及 2019 年的逆走 100 當中,日常輕裝行山是很少遇上的。

至四方山坳時已為六時,再上走至雷達站閘口時已過日落,但同時也得到解脫之感,皆因是天行程戲肉已完,接著就只是慢步下降至荃錦坳之小玩意而已,雖然也不簡單。
從雷達站閘口下降,沿途見零星遊人外,更見不少帳篷,難以想像為何有興緻在霧海裡紮營,我就一定不了。
下降至半途已入黑,同時亦見有營火蟲,可算是是趟行程之意外收穫。過停車場閘口後沿麥徑接上泥徑,而非續沿馬路下降,此乃早年官方改道之一部分。
過禾塘崗後,沿途又見到不少帳篷,而此時體力似乎幾近耗盡 (主要是因為吃不夠東西),幸而捱至蓮姐處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路程不長,此時目標就只有一個:去蓮姐處大吃特吃!
再撐了近半小時,終在七時十一抵達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立即鬆一口氣,並連忙點了兩個麵餐及一支豆漿,此時茶水亭已幾乎沒有其他遊人,因此又可以與蓮姐吹水一下,及享受寧靜的微雨夜裡吃著這份不一樣的晚餐。
吃畢後找了一個地方落腳紮營,好處是不用風吹雨打,不好處是必須嚴謹地在早上七時前完成拆營工序,否則後果嚴重。
這晚應該是三天之中睡得最好的一晚。


Day 4:荃錦坳 - 屯門 (M155 - M200)
較了閙鐘,未天光便醒來,完來仍在下微雨,快速收拾行裝,七時前返抵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又見到蓮姐了,點了一個麵餐作早餐,為是次在蓮姐處吃早餐的一次。
此時茶水亭有一男子及一兒童正坐在一角,閒談之下原來該兩人之帳篷前一晚凌晨在妙高台附近被野豬咬破了,當時更是下著雨,想必也很徬徨。
吃畢早餐後,蓮姐客人開始多,而我亦是時候起程走畢最後兩段麥徑了,是第一次這麼早踏足大欖林道,但原來人流也不少,更難以想像單車友竟然這麼早出動。
沿林道走著,初時濕氣仍重及下著微雨,一直下降至田夫仔前濕氣漸減,見到田夫仔士多此時完全無人,但士多改了廿四小時開放,無人時以自助形式運作,加設 CCTV 作監察,而是天沒聽到播歌曲。

一直走至吉慶橋時為十時許,此段乃速度最正常的一段,貼近平日遠足之用時,之後找個位置吃蛋,逗留一會才離開,此時人流開始增多。
接著沿林道走過楓香林,楓香樹葉在年初踏入初春便瞬間轉紅為綠,綠得鮮明,甚為護眼,但因年初發生了一單攀爬樹幹致折斷之事,漁記在具斜度之楓香樹泥坡前加設了圍欄阻止遊人內進。

過伯公坳,竟見佛祖廟內有人在參拜,又見林道沿途有不少新座椅,涼亭也被重新鬆漆。
之後接一段泥徑,此時發現原來水已喝光,想著是天天氣,刻意裝少點水減輕負荷,但的確來到這裡,就算沒水也問題不大。這裡開始遊人數目急增。
過黃泥墩水塘林道,下降至半途時見到一些羊群在吃草,樣子可愛得很,動作又有點像牛,忍不著停留拍攝了數分鐘。
下抵閘口又見富豪雪糕車,又忍不著買了一杯吃,接著上走至引水道,此乃真正的麥徑最終幕,沿平坦引水道走近個半小時便抵達終點,毫不費力,遊人比想像中多,留意此段不宜作夜行,因為有大量向光性小昆蟲會撲向光源,若是使用頭燈會極為嚇人,2017 年那次便試過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引水道盡頭,此時沿柏油級下降,經過寮屋區後下抵何福堂書院,亦為麥徑終點所在地,全香港僅有一處設有遠足徑終點之指示牌,便是此處,是一個很好機會慶祝完成麥徑全走!


Bonus:東涌 - 梅窩
想到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在去年底開通後,來往屯門與東涌需時大大縮減,對遠足而言,其實也是一個大好機會將麥徑與大嶼山之山徑相連走著,於是決定是天到大嶼山走一轉作多徑連走之初體驗。
不熟悉屯門市中心,想了很久也不知該吃甚麼作午膳,而且人流又多,於是隨意選了一家較經濟的餐廳吃,一點便點了兩個下午茶餐。
吃畢後,去便利店買支水再趕上 E33 巴士,是我首次在白天乘經屯赤連接路,果然僅需廿五分鐘便抵達東涌,再轉車前往迎禧路以節省時間。

沿填海區外圍走往白芒,現時填海區已換上更高之全封圍板,想隨手拍一下海景也變得更難。
至白芒後,接上馬路走往牛牯塱,沿途見到白芒村有人在攞賣。接著踏上柏油徑上走至亞婆塱,沿途遊人不算很多,而且感覺上與麥徑有很大分別,
這裡背山面海,可以連高樓大廈也看不見,聽到的是天上的直升機引擎聲,有到了深山之感,沒有麥徑沿途那種繁囂之感,這也是東北大嶼的獨特一面。
輕鬆走過亞婆塱,再下降至窩田,一訪銀礦洞及銀礦灣瀑布,此處開始人流漸多,但瀑布已乾塘了。
再經白銀鄉及大地塘走至梅窩街市,此處相比大偉園那邊好走,無論惡狗抑或蚊也較少,且更能體會到田園之樂。

一直走至梅窩街市,一訪已關閉的梅窩銀河花園,再走至碼頭作結,見地標的郵筒被蓋上布待維修實感遺憾,若果有能力的話,倒是可以由此再踏上鳳凰徑多走 70KM,不過是次還是以此作結吧,兩徑連走就留待以後的以後了 (假如能重光……)。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