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午後 牛坳山-崗背頂-水泉澳-饅頭墩-飛鵝山賞最早日落-蠔涌 之旅

2021.11.28
午後 牛坳山-崗背頂-水泉澳-饅頭墩-飛鵝山賞最早日落-蠔涌 之旅


港鐵第一城站 (起) > 愉翠苑 (牛皮沙街) > 牛皮沙新村/牛皮沙新村 (牛皮沙街) > 香港恒生大學 (廣善街) > 香港恒生大學賽馬會住宿書院 (行善里) > 花心坑食水泵房/小瀝源食水配水庫 > 小瀝源村/牛皮沙村原居民認可墓地區 > 牛坳山 (370M) (舊三角網測站) > 馬麗口左坑墓地 > (隱徑往) 觀音山村百萬大道 (近草堆下) > (隱徑往) 廢屋 > 291M 山頭 > 崗背頂 (291M) > 割草坳古道 (墓地小徑) > 廢屋/廢田 > 水泉澳坑 > 水泉澳 (372M) (三角網測站) > 饅頭墩 (413M) > 茅笪村連接車路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大老山氣象站入口 > 565M 山頭 (賞日落位置)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坳 > (衛徑段四) 東洋山腰 > 牛寮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西貢古道 (蠔涌谷段) (經元嶺、水口) > 蠔涌村 (蠔涌路) > 西貢蠔涌車公廟 > 南邊圍巴士站 (西貢公路) (終)

出發時間:12:16p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7-25°C (天文台) / 15-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23KM (110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第一城站 >--(時長 27min,路長 1.94KM,攀升 90M)--> 小瀝源村/牛皮沙村原居民認可墓地區 >--(時長 56min,路長 1.14KM,攀升 295M)-->
牛坳山山頂 >--(時長 1hr 9min,路長 1.18KM,攀升 36M)--> 觀音山村百萬大道 >--(時長 8min,路長 0.55KM,攀升 9M)-->
離開觀音山村百萬大道 >--(時長 27min,路長 0.69KM,攀升 137M)--> 291M 山頭 >--(時長 6min,路長 0.22KM,攀升 22M)-->
崗背頂 >--(時長 45min,路長 1.49KM,攀升 209M)--> 水泉澳山頂 >--(時長 34min,路長 1.49KM,攀升 115M)-->
吊草岩 >--(時長 21min,路長 1.47KM,攀升 158M)--> 565M 山頭 >--(時長 1hr 14min,路長 5.01KM,攀升 28M)--> 南邊圍巴士站

-
話說入秋以來,都是玩體力或傳統挑戰路線為主,穿林尋秘則好像未有正式坃過,趁天氣好,是時候一玩已等待多時之牛坳山,試了一些隱徑,
之後重遊崗背頂、水泉澳及饅頭墩,再走至飛鵝山道觀賞全年最早的日落及晩霞,最後下降蠔涌完程。

十二時三於港鐵第一城站起行,由於登上牛坳山之最明顯路線入口位處小瀝源村/牛皮沙村原居民認可墓地區,亦即香港恒生大學對上位置,事實上較為鄰近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是天沒有特意乘巴士前往,因此需額外多走十餘分鐘路程。
抵達墓地,覓路登山之時於其中一個墓區見到有數名男士在吃飯,相信為修墓工人,實在是有點尷尬,趕快回頭找正路上山,路線斜度頗高,且走在林中,原來上走至海拔百餘米仍屬墓地範圍,至海拔二百餘米時終於出林,亦換來平緩路況。

此段風光開揚,能回望沙田新市鎮景色,之後續沿小徑上走,不一會抵達谷位的分岔路口,直走是登上牛坳山山頂,左方有一隱徑通往老鼠田,時間關係這次先不探。
沿小徑上走,沿途見到有泥洞,相信有野豬出沒,穿過尾段密林後來到牛坳山山頂,此山頂高 370M,山上設有一個廢棄三角網測站。
牛坳山是我第一次前來,而此山亦相對人跡罕至,山頂周遭林木亦較多,景觀被遮擋,吸引力或許不多。
逗留了一會後取西南脊下降,沿途支路頗多,有些是行山隊近日打通的隱徑,難度相信甚高,而我是天則取一條下降馬麗口左坑之小徑,沿途經過眾多墓地,那些墓地是在樹林中偏佈各處,感覺有點神秘。

一直下走不久接上殘舊的柏油路,相信乃「孝子路」,但柏油路段較短,左轉走幾步便換成泥徑,一直走至澗口過澗,再接上充滿雜草的小徑前走,此處另有多條小徑通往芙蓉泌一帶,該村資源不多,村民亦早已遷離,與鄰近的茂草岩成一強烈對比,其實也很值得去看看,不過是天時間有限未有前往。留意茂草岩有惡狗,盡量不要到訪。
沿路前走,沿途皆有絲帶,直至第二次過澗 (主要是泥沼位),又遇著分岔路口,差點走錯了前往觀音山的小徑,或險送皮肉予惡犬之口。
取西南方向續走,沿途不時聽見狗吠聲,感覺像是很近傳來,緊張的感覺難免有,雖則早知此小徑不會進村。
不一會下降至第三個澗口位,之後迎來甚崎嶇的一段,需急升再急降至另一個澗口位,長氣之感像是走極都未完,最後還要應付一段陡坡浮沙路方能上接觀音山村百萬大道,由牛坳山至此一段難道比預期高,但相信若是反方向走,會簡單不少。

來到觀音山村百萬大道,據聞此路當年是由觀音山村村民自資出資百萬修建,主要是直接通往沙田之用,由於當時還未有大老山隧道,建成此路對交通便利極大幫助。
縱然政府當時批准建路,但未知因斜度還其他問題而隨即被政府急封,得物無所用,再不久大老山隊道通車,此路就再也沒有重開的希望了。
沿此路一直往下走,能走至大老山隧道口,兒時我曾走過數次,但因知道觀音山村有惡狗,近年我都未敢再走了,
下降一段後留恴左方絲帶小徑,嘗試一走這條事先沒認識的路,走數分鐘先是來到四個破難舊平房,見到牆上寫有月初之日期,相信三星期前曾有大隊走過此徑。
穿過廢屋後續走小徑並登上 291M 山頭,沿途斜度不算高,屬簡單那種。

來到 291M 山頭,左轉走數分鐘抵達另一個 291M 山頭,此乃崗背頂,附近一帶偏佈墓地,而此段至饅頭墩我曾在去年聖誕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27332504029493),記憶仍猶新。
接上割草坳古道一直下降,很快會見到一間廢屋,自成一角相當舒適,感覺有點浪費,再走一會過澗後,接上登上水泉澳之小徑。
登上水泉澳之小徑斜度頗高,特別是近頂處有一個難位,昔日有車胎借力,但近年車胎損毀遭拆走,較簡單做法是靠右方壁位徒手上攀。
記得是年三月初,水湶澳發生山火,事隔八個月,一整個雨季過去,可見植被恢復速度相當不錯,而且亦沒有沾上黑灰。

上抵水泉澳山頂,是次竟然一個遊人也沒有 (之前有,但走了),相比上次聖誕節翌日實在差得遠。
水泉澳山頂景觀甚開揚,可飽覽一整個沙田新市鎮,或是黃牛山以外另一個從南面觀賞沙田的最佳地點。
由於此時已是四時半多,時間關係拍攝數張便離去,沿山脊路走至饅頭墩,沿途浮沙頗多,至饅頭墩見到一些紅旗,初時以為是宗教裝飾,不一會才留恴到原來是架空電塔維修之警告符號,但或因是天為假日,未見有工人動工。

沿泥徑急步下走,穿過廢田再回到茅笪村連接車路都只是四分鐘內的事情,再走至茂草岩同樣又是四分鐘左右的事情,之後沿沙田坳道及飛鵝山道上走,幸而趕及觀賞日落。
來到飛鵝山道一帶,觀賞日落最方便又開揚的位置當然是 565M 山頭之秘位,趕上去後尚有十分鐘才日落,亦觀賞到一整個日落維港色。
是為全年日落最短的兩天之第二天,當然不容有失,目不轉睛看著鹹蛋黃由高掛至消失在大嶼山蓮花山後方,算是完美日落了。
之後同樣留守賞晚霞,寒意也是難免,遠看著大帽山一帶的橙霞,實在是很震憾。
看著由日落至橙霞餘暉,再由橙霞餘暉至夜景,場景不知不覺間已轉換,同一個天文現象,與前一天在鳳凰山上卻有著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得著。

六時四天已全黑,隨即下山去,經過飛鵝山觀景台見到還有大量遊人在趁熱鬧,而我當然取我最喜歡的下山路線朝蠔涌下降吧。
衛徑段四過東洋山後全程不見遊人,至牛寮見石屋正進行大型翻新工桯,屋前地台已重鋪,之後踏上蠔涌古道下降蠔涌,沿途難得清靜但又沒有惡狗,所以很喜歡夜行這段。
抵達蠔涌,沿車路走至車公古廟看看,再到南邊圍巴士站,隨即登上 1A 小巴去彩虹吃麥記,結束是天有趣的穿林兼賞日落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27 年度最早日落下之 三牙全走登鳳頂 (中狗-西狗-東狗-鳳頂-伯公坳) 之旅

2021.11.27
年度最早日落下之 三牙全走登鳳頂 (中狗-西狗-東狗-鳳頂-伯公坳) 之旅


石壁水塘 (石壁警崗巴士站) (起) > 塘福引水道入口 > 石壁郊遊徑 > 中狗牙脊 (經三角網測站) > 一線生機 > 西狗牙脊 > 石壁郊遊徑 > 塘福引水道 (經水口郊遊區) > 東狗牙脊 > 一線生機 > 閰王壁 > 小鳥回頭 (哨牙石)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鳯峰) (三角網測站)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終)

出發時間:11:34a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6-25°C (天文台) / 13-4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62KM (158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石壁水塘 >--(時長 27min,路長 1.59KM,攀升 152M)--> 中狗牙脊入口 >--(時長 1hr 11min,路長 1.71KM,攀升 461M)-->
一線生機 >--(時長 1hr 4min,路長 1.18KM,攀升 21M)--> 西狗牙脊入口 >--(時長 45min,路長 4.13KM,攀升 57M)-->
東狗牙脊入口 >--(時長 1hr 19min,路長 1.93KM,攀升 547M)--> 一線生機 >--(時長 28min,路長 0.66KM,攀升 189M)-->
斬柴坳 >--(時長 13min,路長 .038KM,攀升 123M)--> 鳳凰山 (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2.86KM,攀升 20M)--> 伯公坳

-
是天的日落時間為 17:38,若準確至秒計,這兩天都是一整年之中最早日落的時間,太陽日(自然的一天)的長度於臨近冬至期間都比起 24 小時為長,視太陽時比平太陽時快,
(背後理論為地球軸心傾斜及地球繞太陽公轉軌跡呈橢圓形,事實上,當頭日軌跡非與緯度平排,輕微的南北向量亦會形成日照時間之改變),
在香港一帶,一般來說,日落最早的日子往往是冬至前約廿四天,日出最遲的日子則是冬至後廿四天, 冬至後日出時間會繼續延遲,直至約廿五天後,
只是在這段期間,日落延遲的比例會比日出延遲的比例明顯,因此總計日照時間會隨即變長,相同道理同樣適用於夏至,之不過時滯由廿五天變成了十二天而已。
最早日落能帶給人感受冬季的浪漫,實為一個年度重大日子,並非每一年的最早日落日子皆為周末,適逢是天有此大好機會,必然好好為此天寫下印記吧!

去年的同一個周末去了一尖三咀過四灣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55265791236165),是天原定也打算再戰其中,但因起不了床,以至需改路,想了一想,考牌路線當中好像較少玩「三牙全走」(對上一次已為去年四月,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27172670712150),適逢本月還未有一登鳳頂賞日落,倒不如決心一戰三牙全走再到鳳頂賞日落吧!

「狗牙嶺」位處大嶼山鳳凰山南脊之一座副峰,高 539M,上攀至狗牙嶺的多道路線皆呈起伏不平之形狀,甚為崎嶇難行,遠在石壁水塘也可一觀其險峻之貎。
加上因狗牙嶺西北方對上有一道狹窄險脊,其尾端是廣為人知的「一線生機」,因此狗牙嶺向來吸引不少具充份膽量之行山友慕名而來挑戰。
亦因登狗牙嶺最明顯之山脊線有三 (分別為「東狗牙」、「中狗牙」及「西狗牙」),因此有行山發燒友便興起「三牙全走」這玩法,
也因而成為了傳說中的「四大考牌路線」之一 (其餘包括「一尖三咀過四灣」、「環湖出咀摸鬼手」及「杯靈雙渡」)。

前往石壁的車程的確是比較遙遠,縱然九時前醒來,抵達石壁已是十一時七,拍照數張後隨即起行。
沿嶼南路走數分鐘來到塘福引水道,再踏上石壁郊遊徑,逆走一小段至中狗牙脊入口,沿途已見一些遊人,但不算多。
沿中狗牙脊上走,同樣不時見到遊人,中狗牙脊路況應該算是三牙之中最好的一條,崎嶇位置相對最少 (除了臨尾之駝峰外),走在其上也比較輕鬆。
一直走著,不知不覺便到達 427M 山頭,此處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此後路段斜度放緩,直至與東狗牙脊交滙並踏上兩大駝峰,駝峰視覺上實屬有點嚇人,但其實並不難走。
不久後抵達一線生機,同樣名字看似驚人,但實際並不險,除非攜帶巨型背囊就的確會稍為刺手。
來到一線生機時是一時二,此時這裡甚為熱鬧,拍攝數張後便隨即沿西狗牙脊開始下山。

沿西狗牙脊下山,同樣不時見到遊人,但或因是天非公眾假期,加上十一月芒草季節大東山吸走了不少客源,因此相比去年四月相對清靜不少。
西狗牙脊浮沙是有,但不算多,沿此下降難度不算很高,唯獨臨尾十分鐘路程稍斜,需小心慢走,再次抵達石壁郊遊徑時已是二時三。
之後沿郊遊徑折返塘福引水道,再沿引水道走向東狗牙脊入口,此四十五分鐘路況可當作是小休路段,輕鬆過後再迎接最後一牙。

三時正踏上東狗牙脊,初段在林中走,之後出林,但身旁灌木林易刮傷手腳,一直上走至中後段,亮點來了,面前是一個充滿浮沙碎石的陡坡,更甚是此時遇到一大群外籍人士正在下山,因此上走沿途不忘提防落石,個人認為是全段最難的位置,而這亦是其餘兩牙所不會遇到的,這段有如虎吼石河下段之簡易版。
上抵狗牙嶺並與中狗牙脊滙合,再走一遍是天較早前已走過的兩個駝峰,並來到一線生機,此時已是四時四,明顯較早前冷清。

過一線生機後,沿下路駁上閰王壁,沿壁上爬,此壁之難度不高,不一會來到小鳥回頭,見到有人從鳳冠南巖出來,的確,是天天氣是玩鳳冠南北巖之好時機。
來到斬柴坳,人流再次變多,接著沿鳳凰徑段二逆走上登鳳凰山山頂,來到山頂時剛好是五時正,比預期早了一些,就此正式以五個半小時完成了三牙全走之部分並來到鳳頂。

是天鳳頂的遊人也不少,在如此明朗的天色下,在鳳頂賞日落是多麼浪漫的事情,記得我每年的十一月也會在鳳頂賞日落,其一原因是受東北季候風帶來之乾燥天氣下,成功機會大,另一原因是日落時間早,在山頂等候至全黑才開始下山,也能輕鬆在七時前抵達伯公坳,七時三返抵東涌。
是天在山上拍照等候日落,本來是一個很完美之安排,唯獨百密一疏是我用來拍攝延時影片的二號電話突然因按錯密碼而被停用十五分鐘,剛好錯失了錄影之機會。
值得一提,鳳凰山山頂上的標高木牌已被更換,款式也遭更改。

日落的鹹蛋黃準時來臨,亦準時消失,是天相對濕度夠低,因此可以看到完美日落,唯獨是煙霞有點大。
日落後,山上逐續有人散去,而我則逗留直至入黑,途中看到燈霞,另一邊又見機場島及東涌新市鎮夜景,實是動人,而入黑前後風勢增強,煙霞也漸漸散去,能見度增加不少,不過寒意卻難耐。
於六時四,天已全黑,我也開始下山,沿途見到大東山呈現一條光亮的線,可想而之大東山遊人是何其多,相對來說,在鳳凰山這邊下山要舒適近百倍!
急步下降約四十分鐘便抵達伯公坳,是天出奇地少人排隊候車,等了三分鐘便能登車回到東涌,此時方為七時三,就此結束是天三牙全走兼賞日落之特別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21 午後 白沙灣半島 (蕉坑-麻籃笏-白馬咀-114 山頭-三星灣-輋徑篤)、北港古道 及 麥四前段至水浪窩 之旅

2021.11.21
午後 白沙灣半島 (蕉坑-麻籃笏-白馬咀-114 山頭-三星灣-輋徑篤)、北港古道 及 麥四前段至水浪窩 之旅


北港巴士站 (西貢公路) (起) >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地質公園遊客中心/漁館 > 蕉坑自然教育徑 > 主要山徑 > 柏油村徑 > 麻籃笏 (經溫氏家祠) > 橫山小徑 > 白馬咀 > 主要山徑 (經大岩口) > (隱徑往) 114M 山頭 (麻籃笏山) > (原路折返) 主要山徑 > 柏油村徑 > 三星灣 (泳灘/燒烤地點) > (原路折返) 柏油村徑 > 蕉坑口 (輋徑篤路) > 輋徑篤 (輋徑篤路) >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 (西貢公路) > 北港足球場/北港瀘水廠 (北港路) > 北港村 (北港路) > 引水道 > 北港古道 (經竹林隧道) > 茅坪坳 > 昂平 (觀景台) > 彎曲山腰 > 馬鞍坳 > 竹洋路 > 企嶺下林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1:24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22-25°C (天文台) / 18-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22KM (109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西貢公路 >--(時長 1hr 44min,路長 4.78KM,攀升 167M)--> 白馬咀 >--(時長 17min,路長 0.73KM,攀升 79M)-->
114M 山頭 >--(時長 31min,路長 2.06KM,攀升 100M)--> 三星灣 >--(時長 30min,路長 2.70KM,攀升 106M)-->
西貢公路 >--(時長 36min,路長 2.37KM,攀升 274M)--> 茅坪坳 >--(時長 19min,路長 1.33KM,攀升 100M)-->
昂平高原 >--(時長 40min,路長 2.45KM,攀升 181M)--> 馬鞍坳 >--(時長 1hr 7min,路長 4.82KM,攀升 85M)--> 水浪窩

-
「地質公園達人」是漁記舉辦之十周年慶祝活動之一,玩法是到達各個檢查站收集印章,其中一個印章是在蕉坑的地質公園遊客中心,不如趁是天天陰陰時先把這件事做完吧。
既然一場來到,當然不得不一遊我未曾到訪過之白沙灣半島 (又名麻籃笏半島) 吧,島上有麻籃笏村、白馬咀、114M 山頭及三星灣等景點,想不到走畢這幾個地方便花了近三小時。
之後趁尚有時間一遊北港古道,一探竹林隧道,再沿麥四逆走,於昂平及彎曲山腰賞夜景後下降水浪窩完程。

話說乘搭前往西貢之 1A 小巴,普遍都是在彩虹登車,但其實總站是位處新蒲崗彩虹道 (鄰近鑽石山站),是天倒是一嘗新意,去彩虹道登車,怎料原來大部分車都直接飛去彩虹載客,結果前後等了十餘分鐘才來兩班車,感覺中伏。
到達北港巴士站,橫過公路來到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範圍,此乃蕉坑特別地區,可說是一個超迷你的郊野公園 (佔地僅 24 公頃),是天遇到一些本地旅行團,亦有不少野餐之遊客。

第一站固然是地質公園遊客中心,進去蓋個印後,便順道參觀一下常設展覧,主要都是介紹本地地貎之形成過程,之後再參觀旁邊的漁館,此館介紹香港漁業之歷史。
參觀過後便開始行山之旅,先沿車路走至鐵閘位置,於左方穿過閘口後進入蕉坑自然教育徑之泥徑,走一小段再駁主要山徑,但此山徑需上走經海拔近八十米之山脊,走上來挺吃力。
走一會後開始下降,並接上柏油村徑,沿徑直走,經過兩個分岔路口後,不久便見麻籃笏村,麻籃笏村相信是昔日水上人家之集中地,村中有不少寮屋及漁排,亦見到大量水上滑板等用具,但遊客不算多,近山位置更有一個蓄水池。
在碼頭拍攝過,便走至盡頭上方之廢屋後方踏上通往白馬咀的小徑,由此前往白馬咀約需走廿分鐘,沿途不時需穿林,但不算難走。

來到白馬咀,走至岸邊之礁石上,細望牛尾海及對岸科技大學等景色,還能見到釣魚翁,周遭建築物不多,亦沒有人工設施,而且人流不多 (此時僅有六名遊人),感覺很有自然氣息。
想不到在一個距離西貢市中心不算遠地地方,也能有一個令人舒暢的寧靜角落,實在令我大開眼界。
參觀過後,沿寬闊的主要山徑朝北面走,走至半途見到有一條絲帶隱徑能上登 114M 山頭,難得遇到不久前有人開過路,決定一登其上。
114M 山頭設有三角網測站,但由於周遭有大量植被,景觀不算開揚,唯獨可直觀一整個橋咀洲。
之後沿原路折返主徑,再走回較早時候途徑的分岔路口位置,之後轉入前往三星灣之泥徑,沿途仍見不少遊人。

走十餘分鐘後來到三星灣,設有一個泳灘及一些燒烤設備,此乃一個著名的地方,皆因此灘水清沙幼,且遠離繁囂,交通又不算不方便 (可由白沙灣乘街渡前往),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反而要留意「三星灣」的英文不是 Samsung Bay,而是 Trio Beach。
是天在此見到不少遊人,甚為熱鬧,而我也在此逗留十餘分鐘拍攝一下,碼頭則設在泳灘之東面。

及後起程折返西貢公路,是次沒走徑蕉坑特別地區一帶,而是沿柏油村徑直走至蕉坑口,駁上輋徑篤路後走一段,再接回獅子會然教育中心,這樣走不單路程較短,而且不用大上大落,由三星灣走至西貢公路亦因此僅花了半小時。

橫過公路,再轉入北港路,此時已為五時二,需加快步伐登山去。北港路初段為瀘水廠用地,北港村/新村最密集之地帶則是要步行八分鐘左右才到,感覺是有點交通不便。
之後沿路續上走,經過一些園藝場之外圍,據知此一帶之村狗常走出來,幸而是天沒見到,也許是與遊人眾多有關吧 (此時沿途皆見不少遊客下山)。
一直上走至引水道,右轉再走至盡頭,接上北港古道,古道初段為柏油路段,斜度甚高,之後換成泥徑,隨即穿插在竹林隧道中,此片竹林甚為吸睛。
續走一會便上抵茅坪坳,此時為五時九,已過日落時間,接上麥徑段四逆走上登昂平高原,抵達時天已接近全黑,而昂平理所當然的熱鬧,少不了有大量露營友。
在昂平細賞一下夜景,難得此時雲量突減,明朗天色之黑夜下的昂平實在是舒適愜意,絕對是過夜的夢幻地點,不過對上一次在此片草坪過夜,已是四年半前了,實在很壞念。

續沿徑走,沿途見到零星夜行人士,不久後上抵彎曲山腰,此又是賞夜景之一個好地方,皆因可直視一整個西貢及沙田市中心,視覺範圍比昂平更廣,
在點點光茫的大帽山後更隱約見到石龍拱上之障礙物燈標所發出的閃閃紅光,整個畫面極為動人,更令我聯想起 2019 年 3 月中參加越野跑步比賽當晚之情景,雖則此情已不再。
沿路走至馬鞍坳,見到有人在 X 位露營,之後開始下山,走一會便有開揚位置,可賞到十四鄉、赤門海峽及黃竹角咀等地,背後更有皓月初升之景,奇怪在於亦留意到彌天棧道位置竟然有夜行人士!

沿路下降,半途遇見一群遊人,之後直降及接回竹洋路以及企嶺下林道皆再沒有見到遊人,沿途有個開揚位置可回望昂平高原一帶,見到起碼十幾個光點,相比剛才我在上面感受到的似乎還熱鬧。
一直下走至水浪窩時已為八時一,再走數分鐘至巴士站,剛好有巴士來,登車離去,結束是天集探索與體能、日與夜於一身的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20 地質公園十周年慶典 之 吉澳 73 山頭-47 山頭-高棚頂 及 鴨洲 之旅

2021.11.20
地質公園十周年慶典 之 吉澳 73 山頭-47 山頭-高棚頂 及 鴨洲 之旅


吉澳公眾碼頭 (起) > 中間澳 (吉澳大街) > 西澳 (吉澳廣場/天后宮/吉澳故事館) > 吉澳上圍 (經西澳六角古井) > 吉圍徑 > 未建成之吉澳郊遊徑 > 73M 山頭 (涼亭) > 47M 山頭 (觀景台) > 44M 山頭 > (原路折返) 未建成之吉澳郊遊徑 > (小徑往) 深涌岸邊 > 水管通道 > (原路折返) 深涌岸邊 (綑邊) > 吉圍徑 > 吉澳文化徑/澳背塘徑 > 高棚頂 (70M) > 山海亭 > 中間澳 (吉澳大街) > 吉澳公眾碼頭 (終)

鴨洲公眾碼頭 (起) > (鴨洲地質步道) 漁村 > 基岩海岸/貝殼灘 > 「鴨眼」海蝕拱 > 「鴨頭」海蝕平台 > 「鴨頸」 > 「鴨屁股」 > 鴨洲公眾碼頭 > 漁村/鴨洲休憩處 > 鴨洲故事館/真耶穌教會小聖堂 > 流動電話基站 (26M 山頭) > 鴨洲觀景台 (28M 山頭) (三角網測站) > 漁村 > 鴨洲公眾碼頭 (終)

出發時間:10:42am (吉澳) / 2:48pm (鴨洲)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23-26°C (天文台) / 27-4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7.70KM (322M) (吉澳) / 2.35KM (53M) (鴨洲)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鴨洲)
行程軌跡:

--
行程概況:
吉澳廣場 >--(時長 45min,路長 1.89KM,攀升 87M)--> 73M 山頭 >--(時長 57min,路長 2.00KM,攀升 135M)-->
水管路 >--(時長 26min,路長 1.40KM,攀升 22M)--> 澳背塘徑 >--(時長 19min,路長 1.45KM,攀升 66M)--> (經高棚頂往) 吉澳公眾碼頭

鴨洲公眾碼頭 >--(時長 33min,路長 1.35KM,攀升 15M)--> (綑邊一圈往) 鴨洲公眾碼頭 >--(時長 1hr 4min,路長 0.99KM,攀升 38M)--> (慢遊後折返) 鴨洲公眾碼頭

-
香港地質公園包含兩園八景,於 2009 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於 2011 年獲接納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隨著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於 2015 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地質公園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早前我曾多次預告,漁記會在是年下半年大肆慶祝香港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十周年,其中之重頭戲「社區同樂日」則於是天於吉澳舉行啟動禮,難得一遇,因此決定是天暫停長途遠足一天,改為到訪吉澳及鴨洲。

記得我曾在 2018 年 10 月下旬到訪鴨洲及吉澳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865220673574026),那時候正值我人生最能投入體會大自然的時候,天空很高,風很清澈,當時的片段仍歷歷在目,
如今三年已過,光輝的歲月亦已逝去,物是人非事事休,傷感是難免的,然而在行程安排上不知又能有所進步嗎?

八時八抵達馬料水三號梯台,相比三年前不同的是,因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實旋,此渡輪已設有正規八達通收費器。
是天人流極多,船公司因應特別活動日子而安排加班,八時八前已開走了一班渡輪,九時正再發第二班船,船程一個半小時,沿途設有導賞員,是為期一年「R2G 地質公園導賞員街渡公眾導賞計劃」下之安排。

抵達吉澳,可以感受到氣氛明顯與過往不一樣,周遭掛滿彩旗,大量工作人員守候甚至派發紀念品,可見是一隆重大日子。
將近十一時,「社區同樂日」啟動禮正式開始,可見到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及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先生也在場,是我首次見到真人。
同時大會也邀請了是次「社區同樂日」一系列活動所涉及的鄉村之村長到場,致辭後亦有點睛、舉獅及木偶戲表演,甚為精彩。

將近十二時,啟動禮結束,而我決定繼續深度遊吉澳,試走黃幌山一帶。話說早前得知政府曾在兩年多前開始著手興建「吉澳郊遊徑」,可惜進度一直落後,據知是監工方面出了點狀況,
是天一試走之,離開吉圍徑柏油路後踏上泥徑,路況不算差,沿途見到疑似村民,走至半途見到有官方指示牌,右轉上山,不久見到一個涼亭,這個涼亭乘船時便見到,此乃 73M 山頭所在之處,想不到竟見到遊人。

之後續向西走,下降一段,沿途鋪有石級,但碎石甚多,之後再登上 47M 山頭,但這段斜度甚高且浮沙極明顯,需小心慢走,不久又見到一個宏偉的觀景台,可惜仍未有任何命名,相信可能是境內其中一個使用率最低的觀景台。
此時見到與黃幌山越來越近,以為終點在望,怎料再過一個山頭後才發現路肧消失,只好沿原路折返,遇到一群行山友也是中途折返。

走回泥徑至吉圍徑前,左轉入坑下降至深涌岸邊,路有點難走,之後再嘗試沿水管路上走,此小徑與電線桿幾乎平衡,本來以為會易走一點,但走至半途又是路肧消失,由於此時已為一時八,距離 14:30 開船往鴨洲之時甚近,決定放棄登黃幌山,沿深涌海岸綑邊一小段再接回吉圍徑,想到尚有半小時許,決定加遊高棚頂,
雖然我曾在三年前登上高棚頂,不過當時沿徑還未列入為吉澳文化徑,但其實也說不上是甚麼新建設。

下降並折返碼頭時為三時五,登船過鴨洲,下船後做了一個錯誤決定,沒有趁著鴨洲故事館未關門前嘗試內進蓋印,而先走至鴨眼 (海蝕拱) 拍照,以至「護照」上其中一個印章錯失了。
沿鴨洲綑一圈僅花半小時,之後尚有時間,上走至流動電話基站參觀,此基站已升級,不單四大台已參與其中,更疑似有 TDD 覆蓋,唯獨走近基站一段路植有大量帶刺植物,甚為困擾。

之後再過鴨洲觀景台賞景等待四時半回程,觀景台上風觀優美,可飽覧一整個印洲塘、沙頭角海以及深圳鹽田。
四時半回程,乘船抵返馬料水,由於 16:30 是此兩星期特別延長的回程時間,因此極旱有地能在入黑後才下船,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14 午後 年度芒草盛會 之 青龍脊登二東山.過大東山賞日落 之旅

2021.11.14
午後 年度芒草盛會 之 青龍脊登二東山.過大東山賞日落 之旅


貝澳 (貝澳羅屋村) (嶼南道) (起) > 鳳凰徑段十一 (L120 標距柱) > 貝澳 175M 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52) > (南大嶼郊遊徑) > 青龍脊 > 二東山 > 大東爛頭營 (1-26 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 跳板石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伯公坳 (東涌道) > 舊東涌道/東涌道 > 石門甲 > 滿樂坊 (滿東邨) (終)

出發時間:2:34pm
天氣:大致天晴及乾燥 吹東北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16-25°C (天文台) / 13-3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0.00KM (894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貝澳羅屋村 >--(時長 39min,路長 1.55KM,攀升 325M)--> 南大嶼郊遊徑 >--(時長 52min,路長 1.24KM,攀升 397M)-->
二東山山頂 >--(時長 40min,路長 1.32KM,攀升 155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14min,路長 0.30KM,攀升 0M)-->
鳳徑段二 >--(時長 30min,路長 1.56KM,攀升 0M)--> 伯公坳 >--(時長 41min,路長 3.81KM,攀升 10M)--> 滿東邨

-
十一月份是香港高地芒草盛放之時節,配合東北季候風之晴空萬里乾燥天氣下,是天絕對是登上大東山觀賞芒草之好時日,不用多說,人流已證明一切。
雖然我不喜歡趁墟,不過賞芒卻是期間限定,一旦遲了便會錯過,因此連續第三年的十一月都登上大東山尋芒,而登山之路亦同樣是我最喜歡的青龍脊!

因前一晚遲睡,是天遲醒來,來到貝澳已是二時半,是三年來遊走青龍脊最遲起步的一次 (前兩次分別是十二時三及一時半)。
為追趕時間,登山全程開啟認真模式,減少拍照停留時間,沿嶼南道駁入鳳徑段十一,上登至海拔約百二米時接入小徑,
小徑偶有塌樹,但整體路況良好,沿途會經過一個三角網測站 (海拔 175M),在開揚位置可賞到一整個貝澳,但沿途不見遊人。

快步下用了僅三十九分鐘便由海平面之貝澳羅屋村上登至海拔約三百三十米之南大嶼郊遊徑。,接著隨即踏上青龍脊,開始沿二東山南坡急升。
沿青龍脊上登,初段仍完全沒見遊人,斜度最高之一段應是在海拔四百至五百米左右,不過感覺青龍脊一次比一次易走,路肧一次比一次清晰,
記得 2019 年首次行走時需踏在大量雜草上,路線亦不清晰,如今卻變成一條條明顯泥徑,只是泥土較為鬆散。

上登至近海拔五百米時斜度放緩,亦有大量開揚位置作賞景,不久後見到第一群遊人,之後要穿過 deep V,再繼續上升,此時已可見到身旁有大量芒草。
之後陸續見到不少遊人,一直專注攀升,不久終來到二東山山頂,此次僅用了一個半小時便由貝澳羅屋村上抵二東山山頂,實在是很快速。
青龍脊在我看來倒是無敵的,皆因難度不高,沿途不用排隊登山,登上山頂後又不用見到一大棚遊人,最重要的是,芒草最多的位置其實是在二東山一帶。

二東山高 749M,山頂除有 1 號爛頭營外,不遠處更設有天文台二東山氣象站,為機場提供風速風向等天氣資訊,另亦有人張貼了「二東山」之白牌,不過上面寫著的高度卻與官方有所出入。
此時山頂有一些遊人,而我則在此賞景,難得天色這麼好,加上才四時許,逗留久一點也沒所謂,約四時八離開,並朝鳳凰徑進發。
由二東山至鳳徑段二一段是芒草最集中的其中一個地點,亦為極好之拍攝地點,芒草在太陽照射下變得更為吸睛。

下抵鳳徑段二,打後路段人流極多,慢慢走至大東山山頂,沿途開始感覺風勢增強,有一點冷,雲量亦稍為增多。
不一會上抵大東山山頂,此時再次見到夕陽,此時距離日落尚餘約廿分鐘,山頂聚集了大量遊人,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一個位置打卡。
是天天色甚佳,為典型晚秋天氣,在大東山山頂上可直視鳳凰山及旁邊之日落鹹蛋黃,以及山下之機場島﹑東涌新市鎮及屯門一帶。
等了一會,日落終於來到,鹹蛋黃徐徐下降,接近完美,唯最後一刻遇上霞氣,畢竟是天濕度相比前一天為高,理論上亦沒前一天漂亮。

日落後,山頂上之遊人大多離去,亦有個別遊人選擇逗留,而我也逗留一會看看晚霞,橙紫色的霞光也相當不錯,唯獨寒意來襲,一看原來實測溫度低至 13°C,提早感覺入冬之感!
至天色將近全黑時,便開始下山,因時間考慮,決定取難捨易,沿鳳徑段二下降至伯公坳,而不選黃龍坑郊遊徑,更莫說前兩年的蓮花山山腰路線。
下山沿途經過跳板石,見到尚有遊人聚集,不一會下抵鳳徑段二,再朝伯公坳下降,初時不覺得有問題,走至半途才知中伏了,前面遊人走得慢,變相排長龍,好不容易左穿右插才能超前幾個。

耐性考驗近半句鐘,終下抵伯公坳涼亭,此時天已全黑,但人流極多,像是集會般,開著照明燈光下難免讓人錯覺以為是慶祝中秋。
之後下抵巴士站,情況同樣誇張,候車人數起碼過百人,雖見嶼巴職員視察,但還是不想摶,又想增加一下里數,決定步行下山。
沿舊東涌道走一段,沿途空無一人,接著駁回東涌道,見幾個同樣步下山之人,沿途見數輛空載嶼巴/冠忠單層巴士駁上伯公坳方向,疑似是加班車,難度嶼巴改變了策略,不再以雙層巴士做伯公坳特車?

不知不覺下抵滿東邨,想到這裡有 7-Eleven,決定吃點東西,再乘 39M 巴士離開,結束是天年度賞芒之行,看一看,里數剛剛好是 10.00KM,果真巧合!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13 鯉躍龍門迎五門 (鯉魚門-石門-城門-屯門龍門站) 之旅

2021.11.13
鯉躍龍門迎五門 (鯉魚門-石門-城門-屯門龍門站) 之旅


港鐵油塘站 (起) > 大本型 > 油塘中心 (高超道) > 茶果嶺道、崇信街、鯉魚門徑 > (鯉魚門海傍道) 鯉魚門市政大樓 > 安里西村 > 三家村 > 馬環村 (經鯉魚門休憩花園、心願樹及鯉魚門藍球場) > 輋頂村 > 馬背及輋頂鄉村供水池 (行人路) >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 > 魔鬼山腰 > 照鏡環山腰 > 澳景路 > 藍田公園頂 (觀塘晨運徑) > 地母元君廟 > 駿昇花園 (馬游塘路) > 馬游塘村 (寶琳路) > 翠琳路 > 凹頭 > 新地村 > 心朗 > 井欄樹 (清水灣道) > 伯公坳 > 黃麖仔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牛寮村 > (原路折返) 大藍湖路/引水道  > 界咸路 > (大腦古道) > 大腦 (大柳) 村 > 麥徑段四 (近 M091 標距柱) > 石芽背 > 花鼠坳 > 大輋村 > 黃泥頭巴士總站 > 小瀝源路 > 安明街 (行車橋) > 港鐵石門站

> 京瑞廣場 > 安麗街 > 濱景花園 (大涌橋路) > 置富第一城‧樂薈 (沙田第一城) (午膳) > 大涌橋路、行人橋、沙田河濱長廊 (經香港文化博物館)、村南道 > 港鐵大圍站 > 積運街、下城門道 > 寶福紀念館/富山火葬場 > 下城門水塘主壩 > 沙田郊遊徑 (前稱三索徑)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燒烤區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道、和宜合道、和宜合交滙處、象山邨西路 > 城門谷公園 (經城門谷運動場、城門谷游泳池) > 廟崗街休憩處、蕙荃路 > 綠楊新邨、綠楊坊 > 港鐵荃灣站 > 西樓角花園、荃灣人行天橋網絡、荃灣廣場、海貴路 > 港鐵荃灣西站 > 荃灣海濱長廊 (荃灣西單車徑匯合中心/海興路) (賞日落) > 海安路、青山公路 - 汀九段/新汀九段、青山公路 - 深井段、青山公路 - 青龍頭段、青山公路 - 大欖段/新大欖段 > 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經香港黃金海岸、咖啡灣、青山灣) > 三聖邨 > 海榮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 > 屯門游泳池/壁球場 (屯義街) > 屯義橋 > 湖山河畔公園 > 龍門居、龍門居商場 > 輕鐵龍門站 (龍門路) (終)

出發時間:9:16a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9-26°C (天文台) / 20-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54.19KM (117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油塘站 >--(時長 21min,路長 1.51KM,攀升 9M)--> 鯉魚門馬環村 >--(時長 34min,路長 2.38KM,攀升 188M)-->
澳景路 >--(時長 40min,路長 3.22KM,攀升 96M)--> 寶琳路 >--(時長 28min,路長 2.19KM,攀升 87M)-->
清水灣道 >--(時長 35min,路長 2.09KM,攀升 75M)--> 大藍湖路涼亭 >--(時長 1hr 45min,路長 7.48KM,攀升 296M)-->
港鐵石門站 >--(時長 56min,路長 4.67KM,攀升 28M)--> 港鐵大圍站 >--(時長 1hr 26min,路長 6.69KM,攀升 246M)-->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 >--(時長 42min,路長 3.52KM,攀升 13M)--> 港鐵荃灣站 >--(時長 14min,路長 1.19KM,攀升 1M)-->
港鐵荃灣西站 >--(時長 3hr 25min,路長 19.25KM,攀升 138M)--> 輕鐵龍門站

-
隨著東北季候風帶來之清涼及乾燥天氣,是時候展開新一年度的隆重行山行程,想起有一條線最近一直都想玩一次,就是鯉躍龍門!
遠足界一直流傳著一個非正式的挑戰行程,就是將香港有「門」字的地方串連行走,較常見的是「鯉魚門-城門-龍門」三門連走,但其實並沒有標準路線及玩法。
既然如此,倒不如稍作修改以配合自己體能狀況,一是考慮近年「石門」大熱,故加入此作「五門連走」,另外則是將行程後半段改為走街道而非行山,這樣大概節省了三小時,故能不用刻意趕頭班車亦能成事,而且入黑後亦不用受屯門引水道一帶的惡狗威脅。

九時三在港鐵油塘站出發,油塘是我昔日的回憶,是天再臨,則是直降鯉魚門,再沿鯉魚門海傍道走進馬環村,街上人流正常,但三家村海鮮店全都未開始營業,不過就已經有旅行團前來。
及後開始登山,先踏上梯級上登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再沿衛徑段三走至澳景路,沿途有不少行山人士,甚為熱鬧。
橫過澳景路後,踏上觀塘晨運徑而非上登五桂山以節省體力,晨運徑入口一處平地有大量晨運人士在高聲放音樂,沿路走至半途,至地母元君廟前有一野豬基地,是天當然也見到不少野豬,不過亦察覺到有一些豬的氣味。
沿徑直走,不一會駁回衛徑,再走至馬游塘村,沿途不見有狗。

橫過寶琳路後,沿翠琳路及另一車路走至凹頭,再上登井欄樹,熱鬧亦是理所當然,之後再橫過清水灣道,穿過井欄樹並接上泥徑過黃麖仔至大藍湖,臨近大藍湖路時遇到一大群小學生,為數起碼近五十人。
沿大藍湖路直走,經過牛寮村看看,修屋之事繼續進行,之後沿引水道走至盡頭,接上界咸路並踏上大腦古道,據聞大腦古道是指由界咸至黃泥頭一整段,不過由界咸至近石芽背一段則沒被發揚,是天僅見零星遊人,而石芽背至黃泥頭一段固然人多,成一強烈對比。

下抵黃泥頭巴士總站,還需走近十五分鐘方能抵達港鐵石門站,至此第二「門」達成了。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東北方的石門原為沙田區內第二個工業區,
但隨著九十年代工業北移,石門工業區得以重新規劃,並先後建成酒店、滙豐數據中心、京瑞廣場等商業項目,而京瑞廣場由於成功吸納大量連鎖食肆及小店進駐,
因此近年打造成沙田區其中一個美食滙聚之處,甚至成功吸納區外遊人前來消費,路經時正值午膳時分,亦不離見到人來人往。
沿安麗街一直走,穿過工廠後來到濱景花園,此一帶之「石門三寶」屋苑特別之處在於完全沒有商鋪,對有些人來說也許配套失奉,但總也有人喜歡這種形式。
之後沿大涌橋路走至沙田第一城並順道午膳,此時剛好將近兩時正,索性等候較抵吃的下午茶。

吃畢便繼續行程,再次沿大涌橋路走至近曾大屋,沿行人橋橫過城門河,再沿河濱長廊走向港鐵大圍站。
及後沿路上走富山火葬場,直接取下城門道相比途經美田邨,實際上能節省數分鐘,不過空氣質素就稍差。
來到下城門水塘,主壩依舊滿佈遊人,而我朝南面通道走了一會,便見有輸水管大型工程,需要彎身穿過重型吊車基座方能通行,實在是有點尷尬。
之後便來到沙田郊遊徑,昔日稱為三索徑,因當時未經修建,難度很高,雖用大量鐵索輔助遊走,不過於十多年前政府已大規模修過路,現時只剩一個灁口位可說是難度相對高。
沿徑走著,留意風化情況稍嚴重,浮沙不少,且破爛水管及巨石偶爾擋路,需提防滑倒及絆倒,沿途也見數群遊人。
來到中後段的澗口位,能近觀山下之雙城峽及城隧行車天橋,平日乘車經過,望向瀑布方向,間中見到站著遊人,其實就是這個位置。

不一會終上抵城門水塘主壩,遊人數目亦到達高峰地步,來到第三個「門」,為了拍攝城門的牌坊,特意繞路走至小巴總站,嘩,不得了,小巴候車人龍連隊尾都沒看見。
之後沿車路下降象山邨,再踏進城門谷公園,經過城門谷運動場,令我憶起 2018 年夏天之時我曾多次到這操練 interval 及 tempo run,可惜舊時光一去不反,無論是自身抑或整體大氛圍,皆沒可能回到當年盡情投入之心境了。
在公園穿插走著,直至到達城門谷游泳池,再過隧道及走到綠楊新邨,穿過屋苑平台之學校外圍及商場來到港鐵荃灣站,由港鐵大圍站走至此,不知不覺又花了兩小時。

踏上荃灣廣為人知的人行天橋網絡,一直走至荃灣廣場,沿途不用橫過馬路,只是人流多兼有感擠迫,之後沿海貴路走至港鐵荃灣西站,步行往來兩站僅花了十四分鐘,其實可能乘小巴甚至港鐵本身都要快。
來到荃灣海濱長廊,此時正值日落時分,見到一大堆人圍在觀海,仔細一看,原來日落的鹹蛋黃正好落在遠方汀九橋之上,是天晴空萬里,難得能趕上完美日落,實在是為此行添加了格外之意義!

賞畢日落,接下來至最後一「門」其實尚有挺遠的踏程,不過由於不是行山,而是沿青山公路各段直走,路段輕鬆,因此亦不用擔心走不完。
沿路走向汀九橋底,天色漸暗,見到以紫紅色晚霞作背景的汀九橋景,實是動人,忍不著又拍照數張。
之後就是追時間之時機了,沿途可跑度高,沿途亦見不少跑友,我當然也慢跑一小段,但或因太久未有操長課 (>50KM) 之關係,雙腿力量不是太充足。
一直走著,整體感覺都是清靜的,除了中途經過車水馬龍的深井之外,走至近青龍頭時看看海,不得了,原來這裡與東北大嶼對個正著,絕對是美景天堂啊。

沿途直走,都是跑友、散步友為主,間中見到天文友,過大欖段需暗渡陳倉走捷徑,小欖打後之路段車開始多,空氣差,不跑了。
過黃金海岸、咖啡灣及青山灣,見到沙灘上仍有零星遊人,說實的,這數段青山公路我倒未有試過認真全走呢,這還是第一次。
經過漫長的步程,不知不覺終見到三聖邨,代表已踏入屯門新市鎮之範圍,終點也在望了。
之後左穿右插,走至屯門游泳池外的屯義橋過河,此一帶人流較稀疏,感覺清幽,龍門居此時便在眼前!

龍門居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由新昌集團及華潤集團的聯營公司發展。「龍門」雖然並非官方地名 (地名應叫作散石灣填海地),不過輕鐵系統中特為其而設一個「龍門站」,可見此屋苑名稱甚具代表性。
「屯門 龍門」,於是成為了是天行程的最後兩門,亦代表成功以十一小時將五門連走,並以鯉躍龍門、五福臨門之意作為寄望,祝福著來年度的全新旅程吧。

PS. 沒想到尾段雖然全走青山公路,但總里數也達 54KM,此長度正正是「大雙坳」之長度,當然「大雙坳」的艱辛程度要高上數倍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07 午後 欣澳至貝澳 (經大山-大輋峒-老虎頭-東梅古道-南山古道-大牛湖頂) 之旅

2021.11.07
午後 欣澳至貝澳 (經大山-大輋峒-老虎頭-東梅古道-南山古道-大牛湖頂) 之旅


港鐵欣澳站 (起) > 水管行人隧道/陰澳牽引變電站  > 翔東路、欣澳道 > 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 > 147M (三角網測站) > 大山 (三角網測站) > 四白坳 > 犁壁山 > 三白坳 >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障礙物燈標/直升機坪) 二白坳 > 榴花峒腰 > 老虎頭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 和尚峒腰 > 亞婆塱 > 黃公田 > 望渡坳避雨亭 > 窩田 > 銀礦洞 > 銀礦灣瀑布公園 > 白銀鄉 > 大地塘 > 梅窩學校 > 鹿地塘 > 南山古道 (鄉村古道) >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 南山觀景台 > 鳳徑段十二 (L130 標距柱) > 大牛湖頂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 十塱坳 > 鹹田舊村 (芝麻灣道) > 鹹田新村 (芝麻灣道) > 貝澳泳灘/營地 > 貝澳新圍村巴士站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04pm
天氣:天致天晴 吹偏東風二至五級,氣溫介乎 24-28°C (天文台) / 22-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68KM (115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小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欣澳站 >--(時長 59min,路長 2.35KM,攀升 275M)--> 大山 >--(時長 58min,路長 2.97KM,攀升 228M)-->
大輋峒 >--(時長 45min,路長 2.21KM,攀升 292M)--> 老虎頭 >--(時長 44min,路長 3.42KM,攀升 23M)-->
東梅古道 >--(時長 42min,路長 3.37KM,攀升 18M)--> 鹿地塘 >--(時長 16min,路長 1.07KM,攀升 118M)-->
南山 >--(時長 17min,路長 0.92KM,攀升 139M)--> 大牛湖頂 >--(時長 27min,路長 1.78KM,攀升 24M)-->
十塱坳 >--(時長 23min,路長 1.80KM,攀升 7M)--> 貝澳泳灘 >--(時長 5min,路長 0.52KM,攀升 4M)--> 貝澳新圍村巴士站

-
近年的十一月都是一個重要的月份,過去有不少重要關頭都在十一月來臨,而對於遠足本身,十一月亦是乾燥的東北季候風支配之時,萬里無雲的涼快時節亦是登上大東山賞芒草之好時機。
不過,是日立冬不單氣溫較高,雲量也較多,絕不是登上大東的好日子,想了一想,倒不如搞點新意思,試一試由欣澳走至同樣有個「澳」字的貝澳吧!

欣澳,是東北大嶼山一個填海區,行政區域劃分之下是位處荃灣區,隨著迪士尼落成而發揚光大的一個地方,現時假日吸引不少遊人前來消閒看海。
追溯東涌綫啟用初時,青衣與東涌之間是沒有任何車站,十分鐘直達,及後於 2005 年才加設欣澳站以作迪士尼支綫之接駁,從此青衣至東涌之鐵路車程增至約十二分鐘。值得一提,欣澳主要是用作交通轉乘之用,現時沒有任何住宅項目。
而貝澳,則為南大嶼山的一個聚居地,由老圍、新圍、羅屋及鹹田等村落組成,同時由於政府在此設立大型泳灘及營地,此處亦成為旅客之渡假區,但交通則較為落後,僅以嶼南道 (大嶼山封閉道路) 作唯一出入幹道,與欣澳的車水馬龍可謂大相逕庭。
以遠足方式,由欣澳走至貝澳,究竟又是怎麼樣的感覺呢?是天不妨一試吧。

一時正抵達欣澳,一出站便靠右走向閒置官地,過水管行人隧道後來到翔東路,再走向欣澳道方向,由於欣澳道並非出入迪士尼之主要幹道,相反是出入欣澳之通道,車流量較少,因此吸引不少單車友飛馳在寬闊的路上。
一直走至昂船凹,沿樓梯下降至竹嵩灣公路底並橫過公路至另一端,才開始登上大山,原來由欣澳站走至此也花了近十五分鐘,絕對比想像中漫長。
值得一提,三年多前我曾在此公路橋底處看見有樂隊在練 band 唱歌,當時感覺很奇特,可惜後來也沒有再在此見到有人了。

沿斜坡維修通道上走,再踏上泥徑,初段林木較密,需小心行走,沿途也見不少遊人朝反方向下山,一直上走至 147M 三角網測站後,路況才稍為變好,再一直上走至大山山頂,斜度也不低,加上此時天氣炎熱,感覺甚為費力。
大山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景觀開揚,可眺望新界西南沿岸及背後群山,當然少不了名字相似的大帽山,在迪士尼側有三道煙囪的建築,則為竹篙灣發電廠,以超低硫柴油運作 (總發電量 300MW),唯此發電廠僅屬後備性質,正常是不會見到其運作的,而再旁邊的一堆建築物則是竹嵩灣檢疫中心。

離開大山,沿路下降至四白坳,斜度略高,腳步宜放慢,之後便開始上登犁壁山腰,再下降三白坳,然後才上走至大輋峒,見到另一個三角網測站,沿途遊人不多。
由大山至大輋峒一段明顯路況比起昂船凹至大山一段好得多,相信此段是漁記刻意打造的隔火路,且定期也有專人維護。

來到大輋峒,三角網測站實質位處副峰,其以西則設有微波中繼站及障礙物燈標,為民航處擁有,用以與飛機保持聯繫,訊號亦會傳送至機場控制塔作協同,因此可見站上有多個拋物面天線指向機場島方向,另也有少量指向南部海域上。由於航空用無線射頻頻率極廣,不同拋物面天線疑似負責處理不同類型的射頻,看看大帽山雷達站便略知一二。
在山頂短暫逗留一會後,便開始下降至二白坳,再上登老虎頭,此段上落差甚大,斜度亦高,可說是全天另一個吃力路段。

經過榴花峒山腰後,迎來修建好的石級,相信漁記在十年前曾一度打算將此段也納入郊遊徑中,後來因一些原因而打消念頭。
不知不覺終登上老虎頭,此處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亦有兩個觀景台,遊人不少,甚為熱鬧,而且景觀開揚,可賞到港九、嶼景灣、北大嶼及新界西南沿岸各處,感覺甚為震憾,而且更見到不遠處有人露營。
之後開始下山,沿老虎頭郊遊徑下降,路況良好,約花四十五分鐘便下抵東梅古道 (現稱香港奧運徑),之後左轉下降銀礦洞,再走至銀礦灣瀑布公園看看瀑布,遠離雨季固然水量不多。

下降至白銀鄉,再走至大地塘,開始見到大量外籍人士,此處雖然為新界豁免管制屋宇之集中地點,但實質為外籍人士之聚居地,沿途有個公廁可作疏洗。
一直走過梅窩學校後過橋,再進入鹿地塘,踏上南山古道上走,此時為五時七,將近日落,但出奇見到大量遊人朝反方向下降,懷疑是從大東山下降而來的遊人。
來到南山郊遊地點,又見到有人露營,另也見數頭水牛。橫過嶼南道後開始登上大牛湖頂,此時天色漸暗,但經過南山觀景台時竟然見到有一個坐著。
一直上走至大牛湖頂時天才全黑,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及多組發射站,此時因見到遠處有橙霞,甚為耀目,決定走至三角網測站打個卡吧,說實的,夜行通常都是以訓練體能及完成長線目標為主,甚少會有閒情去「kill 標打卡」。

之後開始下山,沿途一個人都不見,花了廿五分鐘終下抵十塱坳,竟見到尚有零星越野單車行走。
沿車路走一小段再接入泥徑,此及捷徑,經過一涼亭見到有兩只大壁虎,之後下降至車路再走至鹹田,見時間鬆動,步行至貝澳泳灘看看,竟見到沙灘上仍有數人談心,泳灘旁的餐廳也仍未關門。
沿原路折返,再走至嶼南道,在象徵貝澳的地區性標記打個卡後便去巴士站候車離開,成功貫走大嶼山其中兩個以「澳」字作結的地方。
後來想了一想,原來去年的十一月八日也曾遊走過大山、犁壁山及大輋峒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00336056729139),算是巧合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11.06 午後 鹿頸高峒 (122 山頭)-黃嶺-屏風山-八仙嶺 之旅

2021.11.06
午後 鹿頸高峒 (122 山頭)-黃嶺-屏風山-八仙嶺 之旅


鹿頸小巴總站 (新壆亭) (新娘潭路) (起) > 陳鳳記士多 (鹿頸路) > 斜坡維修通道 (經防石欄) > 高峒 (122M 山頭) (三角網測站/機槍堡及觀測台遺址) > 荒廢戰壕 > 鹿頸黃屋/林屋連接村徑 > 衛徑段十 W134 標距柱 > 上、下七木橋 (衛徑段十/橫七古道) > 黃嶺 (三角網測站) > 犁壁山 > 八仙嶺 (純陽、鍾離、果老、拐李、曹舅、采和、湘子、仙姑八峰) >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 春風亭 > 船灣郊遊公園遊客中心 (牛坳) > 大美督 (汀角路) (終)

出發時間:2:36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微風二級,氣溫介乎 25-32°C (天文台) / 21-4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25KM (942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鹿頸 >--(時長 23min,路長 0.55KM,攀升 105M)--> 高峒 >--(時長 1hr 8min,路長 2.48KM,攀升 225M)-->
W133 標距柱 (黃嶺登山口) >--(時長 45min,路長 2.58KM,攀升 368M)--> 黃嶺 >--(時長 35min,路長 1.93KM,攀升 133M)-->
純陽峰 >--(時長 23min,路長 1.18KM,攀升 102M)--> 仙姑峰 >--(時長 10min,路長 0.58KM,攀升 0M)-->
八嶺嶺自然教育徑 >--(時長 30min,路長 2.12KM,攀升 2M)--> 船灣郊遊公園遊客中心 >--(時長 7min,路長 0.68KM,攀升 1M)--> 大美督

-
是天天色良好,但因前一晚遲睡,遲出發下行程限制多,想了一想,不如一進鹿頸參觀一下從未到訪過的高峒,之後沿衛徑上走至黃嶺賞黃昏美景,再過八仙嶺賞夜景才下山去。

前往鹿頸的小巴向來班次不穩定,是天也難免等了十五分鐘才有車來,二時七正式從鹿頸起步,鹿頸雖然遊客不少,但一踏上登上高峒之路開始便再見不到遊人,彷如鬧點中之靜土。
上登高峒之路 (東北脊) 以斜坡維修通道之柏油級為主,不過斜度甚高,部分位置需繞過防石欄,至尾段接上泥徑並開始見到一些機槍堡,聞說共有七座,但我沒有刻意全數尋覓。

高峒僅高 122M,為最接近鹿頸之一座山,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並可飽覽一整個沙頭角海,景觀相當不錯。
不過山頂上遺有大量戰壕,而且這些戰壕寬度甚為寬闊,幾乎難以跨過對面,幸而有少部分位置稍窄,加上樹幹借力下可跨過並繼續行程。
在高峒賞畢風景後,便開始取南脊下山,原來此小徑一點都不易,先是得想辦法跨過另一道寛闊的戰壕,之後還要應付一大段浮沙碎石路。
好不容易終於下抵見到金塔,代表快將接回大路,不一會接上舊村徑,此時沿大路再次上登上、下七木橋,沿途開始見到大量遊人。

接回衛徑段十後,朝黃嶺方向進發,上登黃嶺一段不難走,僅是費力而已,沿途也見不少遊人,不一會接回衛徑段九,再走一小段便抵達黃嶺山頂。
黃嶺高 639M,山頂景觀極開揚,再配合是天天色明朗,可飽覽大半個新界東加上深圳沿海地區,此時正值黃昏時分,夕陽開始西下。
離開黃嶺,快步朝八仙嶺方向走,沿途見到數隊遊人,比我想像中要熱鬧,直至過了屏風山,準備登山純陽峰時,見到日落的鹹蛋黃來了,無雲遮擋下之日落極為震憾,實是難得。

來到純陽峰已是五時十,天色漸暗,但由此前往仙姑峰需時約廿分鐘,因此是天在暮中走過八仙嶺,同樣比想像中熱鬧。
到達仙姑峰時天已全黑,隨即沿徑下山至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再走往牛坳方向,此段路絕對不是短,有種漫長的感覺。
至船灣郊遊公園遊客中心時,見到車路安裝了一些太陽能燈,不知用意是什麼,最後沿汀角路下扺大美督,剛好巧遇 20C 特快班次,20 分鐘直達大埔墟站,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