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 午後 坪洋村-龍尾頂-石水古道-長山古廟-公主山-龜頭嶺-南涌 之旅

2022.10.30
午後 坪洋村-龍尾頂-石水古道-長山古廟-公主山-龜頭嶺-南涌 之旅


九記士多 (坪輋路) (起) > 卓榮記士多 (坪原路) > 坪洋村花園/坪洋村小巴總站 (坪洋村) (坪原路) > 坪洋村牌坊 (坪洋村) > 坪洋交滙處/香園圍公路橋底 > 龍尾頂 (三角網測站) (120mPD) > 禾徑山路 > 石寨下路 > 塘肚古道 > 竹山坳 > 堆填區擴建工地泥路 > (原路折返) 石寨下路 > 石水古道 > 水牛槽 > (禾徑山路) 長山古寺 > 廟徑 (禾徑山路) > 沙頭角公路交滙處 > 沙頭角公路 - 禾坑段 > 馬尾下村村口 > 水務設施 > 刀背徑 > 公主山 (三角網測站) (118mPD) > 222 山頭 (222mPD) > 龜頭嶺 (三角網測站) (486mPD) > 南涌郊遊徑 (近 C2506 標距柱) > 老龍田 > 南涌郊遊徑起點 > 南涌亭 (南涌羅屋) > 南涌鄭屋 > 南涌楊屋 > 南涌大灣 (鹿頸路) > 膞頭下 (鹿頸路) (終)

出發時間:2:04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5-28°C (天文台) / 21-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09km (93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狗 (新界東北堆填區管制站/禾徑山路近五洲路與大塘湖)

--
行程概況:
九記士多 >--(時長 22min,路長 1.94km,攀升 13m)--> 坪洋交滙處 >--(時長 19min,路長 0.58km,攀升 98m)-->
龍尾頂山頂 >--(時長 41min,路長 2.90km,攀升 149m)--> 堆填區擴建工地泥路 >--(時長 1hr 16min,路長 4.83km,攀升 71m)-->
馬尾下村村口 >--(時長 10min,路長 0.35km,攀升 80m)--> 公主山山頂 >--(時長 1hr 13min,路長 3.11km,攀升 440m)-->
龜頭嶺 >--(時長 49min,路長 3.47km,攀升 73m)--> 南涌郊遊徑起點 >--(時長 18min,路長 1.64km,攀升 7m)--> 膞頭下

-
轉眼間原來已有兩個星期日未有登山了,其實心裡一直都有一些待定行程想在周日進行,其中最想走的一條新界東北路線一等便等到現在,終能趕在十月最後一個周日成行。
新界東北非郊野公園範圍內之山脈向來是我較少遊走之地,因此每次到訪總有成就解鎖之興奮感覺,而是次行程分為兩部分,上半場先攻上龍尾頂,並穿過已在半年前走過的新界東北堆填區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27423094020420),
而下半場則登上公主山並沿刀背徑過龜頭嶺,巧合地到達龜頭嶺山頂時天已入黑,故有緣在山頂上一賞罕見的新界北及深圳夜景,實在是很壯觀,並帶來了不少成就解鎖。

二時一方抵達九記士多,此乃坪輋一帶居民必定熟悉之地,皆因位處路中心,而此區不少村落皆未有小巴直達,需要在九記士多下車再步行進去,平日亦輕易見到此處大排長龍候車。
沿坪原路一直走往坪洋村,沿路見不少村民,亦沒有惡狗,至卓榮記士多時若左轉沿行人徑入走則能一賞著名壁畫,憾而是天時間緊迫,故省略之,直接沿車路直走至坪洋村花園。
坪洋村是打鼓嶺陳姓原居民村落,與禾徑山、瓦窰下合稱坪洋三鄉,而三鄉村公所亦位處附近,小巴總站也在此,但此處小巴僅在早晚繁有限度服務。
村落佔地範圍甚大,不過若沿車路直走向坪洋交滙處方向,則大部分都是新式村屋為主,亦較少有惡狗放出來。
一直走至村尾可見坪洋村牌坊,罕見牌坊不在村口,但其實以目前來說,若是駕車的話,過長山隧道後才由此進村相信比起由坪輋路更快捷便利。

走至坪洋交滙處,小心橫過馬路,來到對面行車線,在橋旁的小花園走一段路並覓小徑登山,山徑沿路見到紅色路標,暗示近期有人走過,大可放心,初段路雖然較密,但整體路肧清晰。
不一會接上相對明顯的西南脊,中段見有不少植林,亦有稍密的崗松,由於龍尾頂僅高 120mPD,儘管這一帶空氣質素欠佳,上走感覺也頗輕鬆。
上抵山頂時已是二時九,山頂設有一個矮標,而此處景觀尚算開揚,一邊可賞到打鼓嶺一帶全景,另一邊則可近觀新界東北堆填區,見到填疊的層數甚高,不知道是否即將飽和,因空氣質素是差的,不宜久留。
逗留一會後,靠北走,從空缺部分穿過鐵絲圍網 (示意已進入堆填區範圍),再沿柏油護土牆石級一直下降,不一會便能抵達禾徑山路,亦頓時見到車來車往,泥頭車、貨櫃車及垃圾車等重型車輛通通沿左邊一直駛往主堆填區範圍,那邊附近亦設有污水處理廠,不過並不能取道離開。

此時右轉沿禾徑山路走離堆填區範圍,路面雖繁忙,但幸而有行人路肩,不過也不時需掩耳行走 (口罩則是必備的),直至半途時忽然見到一輛私家車靠近慢駛,心想糟糕了,難道被發現了,幸而沒事。
一直走至石寨下路口時,又見回剛才的私家車回程,此時踏入石寨下路,而私家車響了幾下警號,大概示意不能內進吧,我沒理太多急步走離,幸而私家車終未有追來,大概平日也見不少行山人士吧,但說實話,這些高度污染的地方相信也沒有幾多普通郊遊遊人願意頻常行走吧。
沿石寨下路一直上走,沿途也見不少泥頭車駛過,屬意料之外,皆因半年前假日的石寨下是沒有人開工的,可能當時仍是採泥區為主,但現時已加緊成為堆填區擴建的一部分,所以需加緊開工吧,亦象徵當日由紅花嶺軍車路直接下降採泥區一段可能已成絕響了,幸而趕得及走過一次。

進入塘肚古道,想不到中途有數個警示牌告知工地範圍,一直走至竹山坳更見到大規模開闢足以車輛通行的泥路,心知不妙了,原來堆填區擴建連塘肚古道也遭觸及,不知道日後此古道仍能正常通行嗎?
本來打算在此覓小徑登上黃茅坑山,但眼見登山之首三分之一路段已被闢成寬闊行車泥徑,幸而是天未有車輛駛過,不過別開心得太早,皆因此寬闊道路並不是直通山頂,而是通往昂塘一帶的堆填區擴建部分。
走至路的最高點,卻未能找到接回黃茅坑山東南脊之路,時間關係,還是放棄吧,但在此總算能一睹石寨下堆填區擴建工地,原來堆填區擴建範圍廣至連禾徑山山腰也觸及。

沿原路折返竹山坳、石寨下路,再接石水古道下降至水牛槽,沿路梢為崎嶇,澗水更是罕見的棕色,至古道尾段又見有工地,接回洗車地點時變得聰明了,不直接沿堆填區正門出去,免得被要求填寫記錄。
沿鐵絲網外圍覓路駁回堆填區範圍外之禾徑山路,不過鐵絲網外圍的路甚崎嶇,要上走再下降,枯枝亦多,至中段更發現堆填區出口原來養有惡狗,幸而隔了一個鐵絲網才不用擔心,終順利步出堆填區範圍而沒被職員留難,感覺似玩迷宮一樣,既有趣又疲累。

沿禾徑山路一直走至沙頭角公路交滙處,沿途偶有村狗,但未有發惡,中段更經過建於乾隆 54 年 (1789年) 之長山古寺,乃香港法定古蹟,故有職員駐守。
接回沙頭角公路 - 禾坑段時已是四時七,來到是天行程下半部分,續走一段至馬尾下村村口,不進村而沿路上走至水務設施,覓路上登公主山,同樣因山高僅 118mPD,不消十分鐘便上抵山頂。
公主山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不過自香園圍公路興建時便納入成私人範圍,並設鐵絲網圍著,但鐵絲網日久失修,留有空缺部分,故可內進打卡。
打卡後便沿漫長的刀背徑走至龜頭嶺,沿途需多次上上落落,但路肧清晰,算是入門級穿林路線,不過此時考驗來了,距離日落尚餘不足一小時,究竟來得及入黑前上抵龜頭嶺嗎?

沿路走著,中途偶有開揚位置,正好可觀賞北區全景,甚至連日落也看到,算是意外收穫,一直上走至將近海拔四百米時天已開始入黑,趕緊趁日落餘暉走完餘下的部分吧,終在六時二上抵龜頭嶺山頂,由公主山至此共走了 1 小時 13 分鐘。
龜頭嶺景觀開揚,對上一次前來已是四年半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77185029044260),不過是次則能賞到日落後的新界北及深圳夜景,又是另一個全新體會,亦比想像中美,途中也見到深圳的梧桐山有人亮燈夜行,可惜因時間關係未能久留。
逗留至六時四便開始下山,先取最開揚的南脊接南涌郊遊徑,避過密林,約十分鐘便下抵接回郊遊徑,之後便是加速模式,快步沿郊遊徑走回南涌,七時三便接回車路,再沿車路接回鹿頸路,成功趕及 56K 尾班小巴回到粉嶺,結束是天滿足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29 午後 香港大學-西高山-爐峰峽-大潭水塘-龍脊 之旅

2022.10.29
午後 香港大學-西高山-爐峰峽-大潭水塘-龍脊 之旅


香港大學西閘巴士站 (薄扶林道) (起) > 香港大學校園 (本部校園、大學街、百周年校園) > 大學道 > (柏油梯級往) 蒲飛路巴士總站 (薄扶林道) > 何世光夫人體育館 (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 (薄扶林道) > 薄扶林道遊樂場 (沙灣坳) (薄扶林道) > 碧珊徑 > 西高山北坑 > 港島徑段二 (近 H007 標距柱) > 龍虎山觀景台/西高茶園 > 西高山 (三角網測站/西高山觀景台) (494mPD) > 山頂練靶場郊遊區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夏力道 (爐峰自然步道途/晨運徑) (經盧吉飛瀑)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 芬梨道 > 芬梨徑 > 種植道 > 白加道纜車站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甘道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陽明山莊 > 大潭管理站 > 「B 1315」 涼亭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柏架山道 > 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 (捷徑往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大潭峽 (大潭道/石澳道) > 大潭峽懲教所 >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港島徑段八) 龍脊觀景台 (龍脊) > 打爛埕頂山 (三角網測站) (284mPD) > 土地灣巴士站 (石澳道) (終)

出發時間:2:16pm
天氣:大致天晴及乾燥 吹東北風三至四級 ,氣溫介乎 24-28°C (天文台) / 20-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61km (94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香港大學西閘巴士站 >--(時長 25min,路長 1.01km,攀升 43m)--> 大學道 >--(時長 58min,路長 3.23km,攀升 307m)-->
龍虎山觀景台 >--(時長 19min,路長 0.59km,攀升 152m)--> 西高山山頂 >--(時長 26min,路長 1.84km,攀升 22m)-->
爐峰峽 >--(時長 1hr 5min,路長 6.11km,攀升 73m)--> 黃泥涌峽 >--(時長 58min,路長 5.10km,攀升 180m)-->
大潭峽 >--(時長 44min,路長 3.88km,攀升 155m)--> 打爛埕頂山山頂 >--(時長 17min,路長 1.51km,攀升 13m)--> 土地灣巴士站

-
是周回復周末登山,本打算走訪新鮮地方,但因想到是為香港大學本科入學資訊日,想藉機進去八卦一下,因此決定再一次輏鬆遊走港島。
先去香港大學本部看看是年本科入學資訊日,印象中是自疫情以來第一次重辦,並一如預期熱鬧,之後再就地登上西高山打個卡,再沿熟悉的連綿車路走至大潭峽,再夜遊龍脊,獨享南區美麗夜景。

二時四抵達香港大學,頓時見到人流如鯽的場景,大學街一帶可謂水泄不通,幸而是天乘巴士前來,不用兼塞港鐵站出口一段。
因時間關係,草草走一圈觀看重點,見到許多中學生在索取資訊,整體氣氛已接近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一直走至百周年校園後決定爭取時間,覓路登山去。

將近進入龍虎山郊野公園時又忽發奇想,想去看看即將拆卸的何世光夫人體育中心,便沿級下降蒲飛路巴士總站,再沿薄扶林道往上走一會至體育中心正門,由於體育中心並非本科入學資訊日導賞項目之一,固然不會有人群聚集,剩下的主要都是場地租用者。
何世光夫人體育中心是香港大學兩個體育中心之一 (另一個是何鴻燊體育中心),已落成數十年,雖然無論外表抑或內裡設施階已顯殘舊,但因其地理位置相對何鴻燊體育中心方便不少,因此仍受師生及校友會歡迎。
不過,隨著港大於三年前決定發展蒲飛路校園並興建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大樓、職工宿舍和客房以及運動及文化綜合大樓,這一帶將會面臨大重建,據知重建工程分為三階段,賴廉氏運動中心早已被拆卸,而何世光夫人體育中心則獲保留至下年第三季,亦即此體育中心僅餘約一年壽命而已,實在有參觀之必要 (體育中心只限會員進入)。

看畢便續沿薄扶林道往上走一段至薄扶林道遊樂場外,再搭級上接碧珊徑,之後就意外地探索了一段新路,皆因我想上接龍虎山觀景台,便取就近的西高山北坑旁之明顯小徑上走。
初段乃晨運人士鋪設之石級,但至近半便換成原始澗路,雖說玩澗,但其實此澗無論斜度或是水量都較低,沒難度可言,而沿途也見零星遊人在閒遊。
接回平緩泥徑,往南走一段接上港島徑段二,此乃龍虎山觀景台所在地,亦設有「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此時遊人亦見不少,雖然地理位置與龍虎山山頂隔了一段距離,但卻可以一覽龍虎山以至一整個港島西及郼近島嶼,景觀相當不錯。
在觀景台賞景一會後,便開始取西高山西脊登上山頂,沿途見零星遊人,初段走在林中,斜度稍高但路線清晰,難度不大,尾段出林,迎來港九全景,一共走近廿分鐘便抵達山頂。

西高山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亦有印象是全港最先設立之一的日期打卡牌,近月亦加設「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有趣在於兩個打卡點僅相隔 0.6km 直線距離,不過因位於兩個不同郊野公園範圍,亦算合情合理。
西高山山頂之景觀雖然吸引,能遠眺港九及新界 (包括大嶼山) 各處,而且是天天色又好,但山頂之觀景台範圍聚集了極多遊人,感覺不是很自在,逗留一會賞景後便離去,沿正路之東南脊下山,沿途同樣極多遊人,不時要左閃右避。
下抵西高郊遊區後,右轉沿夏力道走至爐峰峽,景覯雖然遠比盧吉道遜色,但勝在路程短,而且是天也有「彩蛋」,就是見到數頭細野豬在覓食。

一直走至爐峰峽時已是四時九,此時山頂廣場一帶聚集了大量遊人,相信是近年最多的一次,但因時候不早了,決定不吃華堡了,續沿路下接白加道時見到正好有一班纜車開出。
沿白加道走,穿過大量的高尚住宅區後下抵馬己仙峽,再沿甘道下降灣仔峽,並接上布力徑走至黃泥涌峽,沿途甚為熱鬧,遊人不少,亦有跑步友,至尾段見到有一家大細駕車前來行山。
來到黃泥涌峽時已是五時十,已過日落時分,橫過淺水灣道後續沿大潭水塘道上走,經過黃泥涌水塘公園時見到大門深鎖,因時間關係,是天決定不登上渣甸山及畢拿山,而直接沿車路進入大潭水塘範圍。
進入大潭郊野公園時天色漸暗,但全程皆為柏油路,可放心高速衝去大潭上水塘,轉入大潭上水塘之主壩再沿柏架山道上走一小段,此時沿途皆見有零星遊人。
及後右轉接入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此時開始則不再見到任何人,快步直走,見到部分架空電塔有工程在進行中,一直走約十二分鐘至將近林道盡頭,左轉接入捷徑走至柏架山上引水道口,再沿泥徑下降大潭峽,抵達時已是六時十。

剛好此時大潭道及石澳道車輛不多,快速走過最危險的狹窄馬路,來到大潭峽懲教所旁,取柏油級上走林道,此時居然見到一行十數人正下山,但此後再也見不到遊人。
沿林道上走,經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接入港島徑段八泥徑,再沿沉悶的泥徑走約廿五分鐘,才能開始登上龍脊,意料之外的是人影都不見。
沿泥徑上登龍脊,其因山脊高低起伏,如飛龍騰雲而得名,先走經滑翔傘勝地及一些椅子,再走至龍脊觀景台時已為七時七,此時迎來港島南區美麗夜景,忍不住也逗留一會拍照,而此時風勢亦清勁。
因想趕及八時一駛經土地灣巴士站的 9 號巴士,草草拍照數張後再過打爛埕頂山之三角網測站,在此近觀石澳夜景,想不到這個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入黑後居然會連人影都不見,所謂「最佳市區遠足徑」其實在本地來說就不近市區,也許正是夜中無人之故,在此獨享龍脊真夠浪漫!
將近七時九便開始下山,如預期一樣,十七分鐘後便下抵石澳道土地灣巴士站,乘巴士至柴灣道,再轉車至紅磡吃東西,就此結束是天此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22 午後 蚺蛇尖長咀過兩灣 之旅

2022.10.22
午後 蚺蛇尖長咀過兩灣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坳 > 蚺蛇西南脊 (刀背屻) > 肩頭坳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468mPD) > 米粉頂 (360mPD) > 東灣坳 (204mPD) > 東灣山 (284mPD) > 長咀坳 > 長咀廢田 > 長咀紀念碑 > 大浪頭 (長咀山) (三角網測站) (99mPD) > 長咀坳 > 東灣 > 大灣 > 龍尾頭 > 大浪村 > 大浪坳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1:4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東北風三級,氣溫介乎 23-30°C (天文台) / 24-4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10km (117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沒有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51min,路長 4.31KM,攀升 156M)--> 大浪坳 >--(時長 50min,路長 2.12KM,攀升 343M)-->
蚺蛇尖 >--(時長 1hr 25min,路長 4.49KM,攀升 168M)--> 長咀紀念碑 >--(時長 11min,路長 0.67KM,攀升 84M)-->
大浪頭 >--(時長 1hr 13min,路長 4.88km,攀升 136m)--> 大浪村 >--(時長 53min,路長 5.39km,攀升 283m)--> 北潭凹

-
是天天色仍然不錯,但與前一天相比雲量明顯較多,想到已有將近八個月未有到訪蚺蛇尖,而前一天亦因交通問題打消了此計劃,而是天正好是周六,前往北潭凹甚為方便,因此決定趁是天去登蚺蛇尖。
近二時才出發,登上蚺蛇尖後又覺得未夠過癮,因此決定加遊長咀,是我去訪長咀之行程中最遲出發的一次,到長咀時已為五時,之後再極速以兩小時返抵北潭凹,以到達時間及速度來說也寫下了新紀錄。

一時九抵達北潭凹,先去疏洗一下,再沿麥徑走至赤徑,沿途遊人不少,抵達赤徑時也見到為數不少的露營人士,接著再上走至大浪坳,由北潭凹起計至大浪坳共用了五十分鐘左右,算是正常速度。
及後左轉接上木級上走至大浪灣食水缸,沿途的木級其實本來是為食水缸及鄰近的流動電話基站/中電 TETRA 發射站而設的維修通道,不過日久失修,用以鞏固木板的金屬枝架外露,雖然這情況不算罕見,但對於經驗不足或夜行人士來說,一不留神容易弄傷。
經過大浪坳食水缸路口,再續走至蚺蛇坳,沿途見零星遊人,之後便開始登蚺蛇尖,由蚺蛇坳登上蚺蛇尖之蚺蛇西南脊簡單來說可分為五段,皆為浮沙碎石路,其中第三段斜度較高,而第四段則又可分為左及右路,左路稍斜但較直接。
此時雲量稍多,陽光時現時退,感覺未算很熱,算是頗適合登尖的天氣,終在將近三時半抵達蚺蛇尖尖頂,由北潭凹起計至此共用了 1 小時 40 分鐘左右,未算最快,但也不錯。

不知是否遲出發之關係,來到尖頂時見遊人不多,算是清靜,但再望向米粉頂方向則見一大群遊人,相信高手一族應該在更早時候離開了尖頂。
是天能見度尚算不錯,在尖頂上可環顧大浪四灣以至一整個西貢半島的主要山頭,而遠至將軍澳新市鎮以至深圳大鵬灣半島也能隱約看見。
因時間關係,逗留了數分鐘後,至將近三時八便再次起行,先沿東脊下降,再極速走至米粉頂,僅用了廿分鐘便來到米粉頂,之後再沿浮沙碎石山坡下降至東灣坳,甚考驗功力,亦追回前一隊人。
不過我是天不是直降東灣,而是過長咀,由蚺蛇尖過長咀最快速的途徑必定是經東灣山,因此需再上山,不一會便抵達東灣山近山頂位置,再下降至長咀坳,此段難度不算高。

至四時八便來到長咀坳,亦即由蚺蛇尖至長咀坳僅用了一小時,此時見到由長咀回程之遊人,但我卻朝相反方向進長咀,知道時間已不早,該走快一點了。
由長咀坳經下路下降長咀廢田,路亦有數條,但表面上路程最短的路林木甚密,過往曾走過多次,但感覺不太好,是次還是免得因快得慢,改走靠東面近 116 山頭的開揚路段直降東灣廢田,再過澗並走至長咀紀念碑,此時已是五時正。
於下午五時來到長咀並非首次,但過去都是露營才這樣做,是次大概寫下了即日行程之中最遲出發到訪長咀的一次,而此時亦見到有露營友,的確在這裡露營其實蠻吸引的。

難得來到長咀,即使時間緊迫也得要打個卡及賞一會海浪吧,每次來到長咀也感覺很愜意,三面環山,一面朝海,海浪拍打岸邊之場景令人難以忘懷。
約五時二離開,沿浮沙碎石路上走至長咀最高點之大浪頭,僅十分鐘便由長咀紀念碑來到大浪頭之三角網測站,此時又忍不住要細景風景,的此處的確與長咀紀念碑之景觀很不一樣,迎來大浪四灣,令人為之一振。
逗留至將近五時半 (17:28) 終於也決心離去,時間真係緊迫,只好快步一點折返長咀坳,沿途又見到有兩名露營人士,至長咀坳後再覓路過東灣,此段路況開始稍為崎嶇,碎石頗多,但對此路有經驗固不用擔心,可是仍在一處被帶刺植物刺了一下。

一直走至巨石位時見到一頭黃牛,此亦是分岔路口,我偏好靠左直降東灣,約八分鐘左右下抵東灣,這時天已入黑,見在沙灘上扎營的數名露營友,之後覓路上去廢田又見有大量露營友。
之後過大灣,走至半途天已全黑,而是天大灣亦見不少露營人士,有的更在玩營火,在沙灘上走約三分之一段及時右轉進入龍尾頭小徑,沿徑直走至大浪村,由於正值非雨季,即使夜行此徑也不困難,若在雨季就免了。
來到大浪村時已是六時八,見村內有人家,而此時距離 96R 尾班車駛經北潭凹尚餘五十五分鐘,但不用擔心,據以往經驗是僅僅足夠,快步上走至大浪坳,再下降至赤徑時已是七時一。
露營友當然少不了,經過良友士多又聽到聲量很大的音樂,快步再上走至北潭凹,沿途見到兩頭箭豬,至北潭凹剛好是七時七,亦即由長咀走至北潭凹僅花了兩小時五分鐘,又寫下一個新紀錄了。
最後乘 96R 回到彩虹時已是八時三,由長咀至彩虹居然花了不足三小時,果然是很夢幻的一程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21 午後 榕北走廊、麥徑段三下、四、飛鵝山觀景台及扎山道 (鯽魚湖至新蒲崗) 之旅

2022.10.21
午後 榕北走廊、麥徑段三下、四、飛鵝山觀景台及扎山道 (鯽魚湖至新蒲崗) 之旅


鯽魚湖巴士站 (北潭路) (起) > 北潭涌家樂徑 > (榕北走廊) 北潭 (北潭村) > (麥徑段三)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272mPD) > 石坑坳 > 雞公山 (399mPD)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553mPD)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469mPD)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431mPD) > 大老坳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山氣象站入口 (547mPD) > 扎山道觀景台 > 涼亭 (扎山道) > 斧山 (牛池灣高地食水配水庫) > 東九龍分科診療所/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平定道) > 斧山道、龍翔道、彩虹道、彩頤里 > 采頤花園/新蒲崗四美街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58pm
天氣:天晴 吹東北風三級,氣溫介乎 19-28°C (天文台) / 18-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7.45km (156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鎖在閘內的村狗 (北潭村)

--
行程概況:
鯽魚湖巴士站 >--(時長 38min,路長 2.80km,攀升 213m)--> 榕北坳 >--(時長 17min,路長 1.11km,攀升 74m)-->
石坑坳 >--(時長 54min,路長 3.37km,攀升 248m)--> 水浪窩 >--(時長 1hr 5min,路長 4.86km,攀升 534m)-->
馬鞍坳 >--(時長 38min,路長 2.50km,攀升 28m)--> 昂平 >--(時長 1hr 36min,路長 5.88km,攀升 318m)-->
基維爾營地 >--(時長 1hr 13min,路長 6.50km,攀升 150m)--> 采頤花園

-
是周繼續因應周日有特別事宜,將登山改為周五及周六進行,剛好受高空反氣旋影響而天色明朗,想了一想,不如又去遊走閒日浪漫之一的麥徑段三、四吧。
因遲出發兼平日交通班次較疏之關係,決定不走整段麥三,改而由鯽魚湖登榕北坳接半段麥三,再走麥四,這與兩個月前的平日酷熱麥三、四之旅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14273198668739) 有著相似安排,不過是天天氣遠比上次涼快,艱辛程度亦因而低很多。

因平日前往黃石碼頭之交通極為不便,退而求其次乘搭 9 號小巴至鯽魚湖,抵達時已將近二時,直接取榕北走廊上走至榕北坳,省略近半段麥三 (即牛耳石山、畫眉山一段),令總里數縮短近 2km,總攀升減少近 100m,路程則起碼節省半小時。
離開鯽魚湖巴士站,隨即踏上北潭涌家樂徑,過橋並穿過農田及一戶人家後,三分鐘左右便能抵達分岔路口並接上榕北走廊,其實我向來較少走此段,一般都是走另一半之北潭涌家樂徑至北潭涌巴士站,但其實此段路程相對短上不少,印象中在五年多前的山藝實習課中走過一次。
值得留意,短短三分鐘步程期間,便途經一戶人家之正門,此正門裝設有一部具偵側功能的攝錄機,記得兩個月前稍為逗留便觸發警報,不過是天則未有此情況。
及後接上榕北走廊,初段至北潭村沿途皆為柏油路,途經得生團契福音戒毒中心時固然迎來狗吠交響樂,不過則未見團員,不知道是否去了上山訓練,沿途則見不少遊人。

踏上榕北走廊,乾燥天氣下之榕北走廊固然沒有泥漿路,難度大大減低,沿途亦出奇多遊人,終在二時七抵達榕北坳並接回麥徑段三,由起點計,不足四十分鐘便抵達榕北坳,相比途經牛耳石山、畫眉山再來到此快了最少半小時,唯獨未能到訪嶂上許林士多則稍見遺憾。
及後上走至雷打石山腰,再下降石坑坳,沿途居然不見遊人,之後再登上雞公山,夏日走此段暴曬泥路是挺艱辛的,不過是天雖然晴朗,但無論溫度及風勢皆與夏日差得遠,因此未覺吃力,而登山沿途亦僅見三人。
約走了近廿五分鐘,於三時三左右抵達雞公山山頂,拍照數張後便下山去,再用近半小時下山,抵達水浪窩時已為三時九,例牌在此購買飲料並小休一下,是天所見飲品供應充足。

四時正左右再次起行並踏上麥徑段四,先沿泥徑上走至企嶺下林道,再走至近黃竹洋村一帶接上泥徑,沿途仍見一些遊人及跑山友,但至踏上泥級登上馬鞍坳後則開始不見遊人,而是天狀態良好,未有在此「大佬」「撞牆」,由水浪窩至馬鞍坳更僅用了六十五分鐘。
五時一左右抵達馬鞍坳,是時後放鬆一下,此後開始便換來平緩山徑,在走經彎曲山腰時固然能賞到壯觀的景色,難免稍為停留賞景一下。
此處是我其中一個最喜歡的地方,天色良好時景觀優美,是天更加連人影也不見,能夠在此開揚地點靜靜觀賞西貢及沙田新市鎮一帶景色,大概時平日限定的環節吧,是天更加連大帽山白波也看得見,唯獨未聽見飛機聲。

及後沿徑下降至昂平,沿途再次見到遊人,至五時九達昂平高原,見到有零星遊人及露營友,整體感覺仍比想像中清靜,又是平日限定的浪漫,而且更有幸見到見到數頭黃牛在吃草。
在昂平觀景台一帶稍為逗留及賞景,但此時已臨近日落,秋季日夜溫差大,稍為逗留一會便感寒意,加上又尚有好一段路要走,故僅逗留數分鐘便離去。
離開昂平,下降茅坪坳途中仍見一名露營友迎面去昂平,但過了茅坪坳後至飛鵝山道一段皆再沒有見到遊人,走至打瀉油坳時為六時七,天已全黑,接著再走至尖尾峰腰時將近七時,停留一會抬頭觀星,雖然光害不淺,但仍然看到滿天星星,其實是天正正是獵戶座流星雨之高峰期,不過因幅射點大約於晚上九時才開始升起,此時就注定不會看到流星了。

續走至基維爾營地,沿途望向大帽山方向也清楚見到白波,但入黑後雲量整體仍比預期多,走至將近麥四終點前最後的過澗位置遺憾未見螢火蟲,至基維爾營地時已將近七時半,
沿車路經基維爾營地外圍走至大老坳,留意到營地空無一人,所憾四個月前開始已採取封閉式管理,未能內進參觀,及後接上飛鵝山道,見時間允許,不如不直接下降茶寮坳,而上走至飛鵝山觀景台賞賞夜景吧。
七時九左右抵達飛鵝山觀景台,此時固然見到不少車輛停泊,亦有遊人在閒談,而我則拍攝維港兩岸之夜景,遺憾望向香港島方向之能見度未算很高,整體觀感難免失色。
之後再沿路下降扎山道觀景台,然後左轉沿扎山道下山,取此段下山因需與車流同方向,因此需格外小心,不過平日車輛不多,避車次數未算太多。

一直下降至涼亭位置時右轉,沿泊油梯級下降至斧山一帶,再取牛池灣高地食水配水庫外圍路徑下降至平定道,再沿斧山道下走,橫過行人天橋後再沿龍翔道、彩虹道、彩頤里走至采頤花園,抵達時為八時八。
原來由基維爾營地經飛鵝山觀景台及扎山道下降至新蒲崗需花近七十五分鐘,相比沿飛鵝山道下降茶寮坳多近三十五分鐘,不過後者需要再駁一程小巴方能抵達新蒲崗,那個方法較好就見人見智吧。
因新蒲崗往返新界西交通便利,因此即使至將近九時才結束行程也不是問題,最後在采頤花園吃點東西後便乘車離去,結束是天有趣的平日旅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15 午後 伯公坳-鳳凰山-昂坪-羗山-牙鷹山觀景台-大澳 之旅

2022.10.15
午後 伯公坳-鳳凰山-昂坪-羗山-牙鷹山觀景台-大澳 之旅


伯公坳 (東涌道) (起)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廣場 > 昂坪市集 > 昂坪觀景台 (昂平路) > 大風坳 (昂平路) > 深屈道口 > 觀音山腰 (356mPD)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459mPD) > 羗山郊遊徑 (C1308-C1310 標距柱) (經流動電話基站) > 萬丈布營地 > 牙鷹山腰 (320mPD) > 牙鷹山觀景台 (221mPD) > 牙鷹角 > 番鬼塘 > 大澳海濱長廊 > 大澳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2:34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偏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4-30°C (天文台) / 22-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09km (104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番鬼塘村)

--
行程概況:
伯公坳 >--(時長 55min,路長 2.99km,攀升 592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22min,路長 1.51km,攀升 2m)-->
心經簡林 >--(時長 44min,路長 3.73km,攀升 12m)--> 深屈道口 >--(時長 35min,路長 2.14km,攀升 293m)-->
羗山山頂 >--(時長 58min,路長 4.27km,攀升 116m)--> 牙鷹山觀景台 >--(時長 35min,路長 3.58km,攀升 26m)--> 大澳巴士總站

-
是天天色繼續明朗,不過天氣未至於很涼快,本來早已計劃到訪大嶼山,所憾車程途中出現一些問題,以致原本計劃受阻,見時間已不早,不如退而求其次直接走後備方案吧。
先由伯公坳一口氣衝上鳳凰山,將不憤的心情泄去,賞過風景後下降至昂坪,過深屈道口再登上羗山觀賞日落,之後夜行至牙鷹山觀景台欣賞大澳及伶仃洋夜景,最後快步下抵大澳作結。

二時七抵達伯公坳,隨即飛奔踏上鳳徑段三朝鳳凰山方向進發,沿途遊人也不少,而此時陽光普照,但風勢尚算清勁,走上來未算很艱辛。
不過此時負重高達 7.2kg,是我極罕有以此負重登上鳳凰山的,皆因平時我普遍是先走大東後走鳳凰,通常飲料起碼耗費一半以上,是天以高負重方式衝上鳳凰山難免對我來說是一大考驗,算吧,就當是負重訓練好了。
一直上走至約海拔六百米時,見到涼亭重建工地竟然有三數名工人在開工,想不到上次在平日不見人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18162867117363),這次在周末反而有人,而且才相隔五日,卻見到有明顯進展,木涼亭的四條柱已成型,不知是否正在趕工。
至海拔約七百米之北天門及再高之位置則見到一大片芒草,感覺已很漂亮,不過應該還不算很多人知道,不然一窩蜂走上來實在是不得了,同時亦預告下月可能需要減少到訪大嶼山,以避開人流。

三時半左右終上抵鳳凰山山頂,由伯公坳起計至鳳凰山山頂共用了五十五分鐘,雖未是歷來最快,但以此負重已是很不錯的表現了,而此時山頂人流也不少,起碼有十多廿人,與周一那次可謂大相逕庭。
不過景觀則如上次一樣清晰,起碼能細賞到賞到機場、東涌及新界西北一帶之景色,而此時山頂風勢亦不弱,但當然遠未有周一那次涼快。
逗留近廿五分鐘後開始下山,沿熟悉的「天梯」路段下降至心經簡林,沿途少不了要避人,不過未算對進度帶來阻礙,終仍然是用了廿二分鐘下扺心經簡林,此時又見一大群遊人。
沿路走經昂坪茶園遺址,餐廳同樣未有復業跡象,據知第二代園主陳奐池希望可以活化茶園,結合保育與生態旅遊,將貝納祺的茶園夢發揚光大,但未知當中是否遇到困難,將近一年仍未見重大成果。
及後再走至昂坪廣場,天壇大佛 268 級樓級仍在維修中,不許遊客上去參拜,不過昂坪廣場處則仍有不少遊人,一直走至昂坪市集,熟悉的背景音樂又出現,不過此時已是四時半多,未有空閒去辨識音樂。

沒停留下便沿昂平路下降至深屈道口,途經昂坪觀景台時竟然不見遊人,此處人流未免太飄忽了,走至深屈道時又刻意進去山海亭拍攝數張,此涼亭位處極不顯眼的樹林內,相信到訪遊人不多。
一直下抵深屈道口時已經是五時正,距離日落還有不足一小時,得加緊步伐了,先用了近十二分鐘快步上走至觀音山腰,再用廿二分鐘過羗山山頂,抵達時已是五時七,並在遠處見到是日行程最後兩位遊人。
此時心知已趕不及去下個日落景點了,而既然羗山山頂能夠賞到無遮擋的日落,倒不如留守此處吧,其實羗山景觀實在是不錯,東望彌勒山、鳳凰山,南望石壁,西望靈會山、牙鷹山,再對開則見伶仃洋,算是新鮮的日落秘位。
在此等候至近五時十,夕陽西下,日落變成鹹蛋黃似的,慢慢變得不再刺眼,一直至將近六時,殘陽慢慢在半空中消失,又是一個完美日落,想不到連續兩天在不同地區都能賞到完美日落,算是一個難忘經歷吧。

六時一左右便續起行,離開羗山,下降至分岔路口再靠右踏入羗山郊遊徑,沿途見到奪目的橙霞,又拍攝到暮中之流動電話基站,應該是我首次在夜裡走經此處,感覺不錯。
再次接回鳳徑段五近萬丈布一處時已是六時半,之後左轉走向萬丈布營地,不過途經普陀精舍時居然見到有燈光及響聲,證實了完來此精舍真的有人住,並非廢棄的。
沿私人農地外圍走數分鐘便能接上鳳徑段七替代路段,再沿路走至牙鷹山腰,此時天色已全黑,回首一看,除見到慈興寺一帶有燈光之外,居然連萬丈布營地也有一處燈光,想不到這裡真的有人在露營。

過了牙鷹山腰後開始下降,又是第一次夜行的路段,沿途碎石不少,需小心下降,至七時一終來到牙鷹山觀景台,嘩,夜景美得實在不得了,沒想到此處居然能享受到星級伶仃洋及大澳夜景,此外抬頭一看,居然見到滿天星星,應該是香港境內少數有如此絕佳觀星體驗之處,難怪曾見到有人在此扎營。
時間關係,留守至七時三便得離開觀景台,快步衝下山,僅十分鐘便下抵接回二澳柏油徑,之後再走十分鐘來到番鬼塘,路口處的村屋 (近南塘新村) 居然養了數頭狗,幸而沒有發惡,之後再走至大澳海濱長廊,此時為趕巴士,沒有停留拍照,至七時十終抵達大澳巴士總站。
此時嚇見候車人龍極長,心知不妙,趕快走至龍田邨中途站「插隊」,當然能上到即班車,本來預料只得企位,但居然幸運還有一個座位,約四十五分鐘車程返抵東涌,吃飯後再乘車離去,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14 午後 針草帽 兼賞日落夜景 之旅

2022.10.14
午後 針草帽 兼賞日落夜景 之旅


可風中學巴士站 (荃灣城門道口) (起)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532mPD)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三角網測站) (645mPD)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780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廢棄營房 (賞日落) (866mPD)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2:10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30°C (天文台) / 19-4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02km (131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可風中學巴士站 >--(時長 25min,路長 2.18km,攀升 103m)--> 城門燒烤區 >--(時長 10min,路長 0.73km,攀升 7m)-->
城門水塘主壩尾 >--(時長 33min,路長 1.72km,攀升 348m)--> 針山山頂 >--(時長 49min,路長 3.74km,攀升 285m)-->
草山山頂 >--(時長 14min,路長 1.12km,攀升 0m)--> 鉛礦坳 >--(時長 46min,路長 3.18km,攀升 374m)-->
四方山坳 >--(時長 15min,路長 1.18km,攀升 136m)--> 廢棄營房 >--(時長 7min,路長 0.54km,攀升 59m)-->
大帽山雷䢭站 >--(時長 1hr 1min,路長 4.77km,攀升 2m)--> 荃錦公路

-
是周日程又有調動,周日需騰空作預備工作,因此再一次改為周五、六登山,雖然得延誤某些周日才方便走訪之行程 (例如新界東北堆填區一帶),不過另一邊廂能享受平日清靜的主流山徑其實也是有趣的體驗。
受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是天天色明朗兼能見度佳,絕對是賞景甚至賞日落之好時機,剛好兩天前又購買了多一個 Osprey 新背囊,想找一條稍為費力的路線一試其負重表現,想了一想,決定遊走主流操山路線之針草帽。

二時一抵達可風中學巴士站,先沿城門道上走至城門水塘小巴總站,路程約十二分鐘,沿途見不少遊人,又有外判職員在除草,過小巴總站後右轉續沿城門道直走至城門燒烤區,遺憾途中未見黃牛群及野豬群,僅見獼猴。
二時七許抵達城門燒烤區,正式踏上麥徑段七,先沿城門道走至城門水塘主壩,雖然是天天氣極好,但或因非假日之故,沿途遊人未算很多,甚至熱門景點之一的城門水塘主壩也感覺稍為冷清。
二時九許抵達針山登山口,此時踏上泥徑,開始拾級上攻針山,除了訓練體能外,此時亦是測試新背囊的最好時機。
新買的背囊是 2022 年最新版的 Stratos 24,其實我早已在用上一個版本 (2017 年版) 的 Stratos 24 及 34 已久,而且很合心水,只是因有些破爛便決定多買一個新版替換。
暫時看來最大分別除了統一化品牌可調整肩帶背負系統的設計更改外,就是相同容量下的尺寸增大了不少,驟眼看明顯就大了近半個碼,亦即新的 Stratos 24 與舊的 Stratos 34 更加接近,這是好還是壞就因人而異吧,個人就對此確實有點保留的,但整體上其實也保留了上代的大部分特色。

登上針山沿途僅見零星遊人,而此時因陽光普照之關係,感覺稍為炎熱,而登上針山需要「過三關」,終在三時四上抵針山山頂,耗時三十三分鐘,雖然速度上明顯不是最佳表現,但在此時達七公斤負重之下算可接受之表現。
針山山頂有零星遊人,而三角網測站及地標木牌則見又再被寫上大量時政相關的黑字,只好轉移視線至山下景觀,是天能見到甚佳,港、九、新界皆可望見,望向沙田新市鎮方向更是有如夏日般高清,令我也忍不住逗留近十五分鐘細賞風景。

三時七左右再次起行,先沿路下降至針草坳,六分鐘左右便抵達城門林道 - 針山段之盡頭,之後再沿柏油路直走至草山,沿途僅見零星遊人,人流明顯比周六皆少很多,更莫論是周日。
因時間關係,是天未有參觀交叉石,而一直上走至草山山頂之三角網測站時已是四時五,同樣因目標趕在日落前抵達大帽山,故此未有在草山逗留賞景。
沿路下降至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接上林道再走至鉛礦坳時為四時八,此時見到有遊人數名,而我則沒有休息下直接踏上麥徑段八登上四方山去。

麥徑段八之首十五分鐘路程斜度相對最高,全程在樹林下之石級上登,至海拔五百餘米出林後再走一會便迎來稍為平緩之大草原景象,此時開始相對輕鬆。
在草地覆蓋之山坡上行走,感覺浪漫,沿途儃見零星跑山友,不禁令我憶起 2018 年的四、五月我曾一度興起平日午後快閃操針草帽,當時多次皆是以三小時為目標。
或因那時鬥志昂揚,加上又是越野跑熱情之初,印像極為深刻,每次走經此段,也輕易喚起當年之點滴。事隔四年多,再臨四方山處,雖然都是平日黃昏,不過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當時的所有憧憬皆已失去,只剩回憶是長存的。

一直上走至四方山,再下降至四方山坳,此時已開始見到斜陽西下,使我很自然地加快步伐,過四方山坳時為五時五許,四十六分鐘由鉛礦坳來到這裡,比想像中快,而距離日落尚有半小時。
沿大帽山林道上走,經過長命斜後便抵達舊軍營遺址範圍,此時見到數頭黃牛在分岔路口吃草,而我則續上走一會後,右轉穿過閘底,來到其中一個舊營房,此乃我甚為喜歡的日落秘景勝地,除了人流少之外,亦不用跨過大帽山雷達站,可以更容易趕及日落時間。
我曾多次在這個位置觀賞日落,印象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沒有人的,是天同樣也是,因天氣乾燥之關係,是天觀賞日落較果甚佳,幾乎可全面賞到日落鹹蛋黃徐徐降下的壯觀現象,之後更逗留多半小時等候橙霞。
入秋後一般日夜溫差較大,是天正正在大帽山上感覺到一點寒意,不過又未入冬,氣溫低極也有限,因此絕對是逗留賞夜景之最佳時機,既然是天天時地利皆合,決定等待入暮再細賞夜景。

一直逗留至六時半,見到山下錦田之街燈也亮得七七八八,便離開營房,續沿林道上走至大帽山雷達站,來到時已是六時八,天已全黑,拍攝夜景的最佳時機也到來,於是邊沿大帽山道下山邊拍攝賞景,沿途開始出現不少遊人。
能見度高之下,在全港最高兼位於中心地位置之大帽山必然能觀賞到港、九、新界及大嶼山之景色,其至大嶼群山、東涌新市鎮、竹篙灣以至機場島皆清晰可見,當然未達到連珠海都見得清楚之地步。
邊賞景邊下降,目標是趕及七時八的 51 巴士下降上村,終邊走邊停下也趕及在七時七左右下抵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見遊客中心工程已完成,也未見狗蹤,而茶水亭亦未關門。
之後下降荃錦公路,剛好乘上即班巴士下降上村,再轉車離去,結束是天浪漫滿足之針草帽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10 午後 大嶼雙峰 (昂坪-鳳凰山頂-大東山頂-南山) 之旅

2022.10.10
午後 大嶼雙峰 (昂坪-鳳凰山頂-大東山頂-南山)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市集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跳板石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大東爛頭營 > 雙東坳 > 二東山觀景台 (580mPD) > 鳳凰徑段二 L007 標距柱 > 南大嶼郊遊徑 (一小段) > 大嶼山林道 - 南山段 (南山管理站通道) > 南山營地巴士站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3:10pm
天氣:多雲 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四至六級,氣溫介乎 20-24°C (天文台) / 17-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95km (1053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昂坪廣場)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16min,路長 1.07KM,攀升 18M)--> 心經簡林 >--(時長 38min,路長 1.59KM,攀升 467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35min,路長 2.85KM,攀升 29M)--> 伯公坳 >--(時長 42min,路長 1.96KM,攀升 505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1hr 8min,路長 4.94KM,攀升 11M)--> 南山營地巴士站

-
是周日程較為特別,經調動下安排了兩個平日登山,其中一日是周一,剛好又是東北季候風正式抵港後的首天,既然秋意來臨,不如又去一探大嶼雙峰吧。
在季候風之下氣溫極涼快,無論是登上鳳凰山抑或大東山都感覺比想夏日輕鬆得多,因此亦再次寫下速度新紀錄,加上能見度高,景觀極為優美,在大東山時更有幸賞到日落,成為完美的一個簡單行程。

二時九左扺達昂平市集,先去做一個小任務,就是辨識一下昂平市集播放的背景音樂,皆因我最近喜歡上留恴背景音樂,而且早前已成功辨識出一套春節期間於昂坪市集播放的背景音樂,原來是來自 BMG Music Production 的中國節慶現代篇音樂,不過是天觀察,於非節日期間播放的音樂似乎較隨機性,暫時仍未找到當中的規律,僅知其中兩首音樂是 Altitude Underscore 系列。
聆聽音樂期間見到有兩頭狗在玩耍,一直聽到三時二便決定起程登山,先沿路走經昂平廣場,人流似乎也不少,唯獨天壇大佛 268 級樓級仍在維修中,見有善信僅能在大門口站著拜偶像。
之後沿路走至心經簡林,沿途經過昂坪茶園遺址,仍見餐廳未有復業跡象,據知第二代園主陳奐池希望可以活化茶園,結合保育與生態旅遊,將貝納祺的茶園夢發揚光大,但未知當中是否遇到困難,將近一年仍未見重大成果。

一直慢走至心經簡林時將近三時半,隨即沿鳳徑段三逆走上登至鳳凰山山頂,沿途見遊人數目遠比想像中多,似是夏日假期的人流,難度秋意來臨驅使行山客在平日也趕緊出動?
的確,陣陣季候風吹拂下,登山的輕鬆程度大大增加,而是天所覺,登天梯之瓶頸位已由夏日的心肺演變為肌力,既然輕鬆,也走快一點,沿途也見芒草開始盛放。
最終在四時一上抵鳳凰山山頂,由心經簡林攻頂用了 38 分鐘,算是個人紀錄之中最快的表現之一。
鳳凰山山頂上的遊人也不少,熱鬧程度有如非旺季之假日,但未算蜂擁,而是天能見度不差,難得多雲但乾燥,實為輕鬆賞景之大好機會,當然景觀沒有夏日般清晰,但要賞到機場、東涌及新界西北一帶也絕不是問題,甚至連大帽山白波也看得到。

短暫逗留了近廿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同樣是全速下降,超前了不少遊人,經過 622mPD 前涼亭位置時,見到重建涼亭工程亦未有突破性進展,涼亭仍未成形,亦未見有工人開工,記得初時的預計完工日期為十一月,現時看來大概又是得延遲了。
續下降至伯公坳,抵達東涌道時已是五時正,亦即僅用了 35 分鐘從鳳凰山山頂下扺伯公坳,算是數一數二最快的一次,可能因為不用花時間拍照吧。

橫過馬路再上走至伯公坳涼亭,稍為小休數分鐘,五時一隨即再登上大東山去,沿途僅見零星遊人,一直上走至過了 L015 標距柱後覓小徑上經跳板石走至大東山山頂,此路雖然不是路程最短,相比 L015 之前直接接上大東山山頂路程約長 140m,不過斜度稍為平緩,相對輕鬆,需時其實差不多。
上抵大東山山頂之前意外見到鳳凰山後方的日落,雖然是天雲量多,日落若隱若現,不過也算是難得的意外收穫了,一直上抵大東山山頂時已將近五時十,由伯公坳登上大東山山頂用了 42 分鐘,可能又是史上最快的一次。

此時大東山山頂上完全沒有遊人,本應是賞景的大好時機,所憾風勢強勁,稍留一會便感寒意來襲,看來也是不適合久留了,因此沒有在大東山山頂等候入暮及月出,而僅僅拍攝一會,至六時正便決定下山去。
大東山山上的芒草已部分盛放,感覺也挺突然,明明兩周多前來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402369493192442) 也未見芒草群,當然要賞到最美一面還得多等待一個月,不過恐怕到時就不止黃金芒草海,更是人山人海了,想起也感到有壓力。

沿路下山,由大東山山頂直下降至 26 號爛頭營一帶的路況相對不明顯,尤其在芒草盛放之下,初段路肧若隱若現,需小心覓路方能找到路線,不然很容易錯走至 15 號爛頭營一帶,路程就得稍為變長。
約十分鐘後接回鳳徑段二,再走經 18 號爛頭營一帶時見到竟然有人在露營,之後快步下山至南山,走至雙東坳時天已入黑,不過其實此時才是六時半,之後再走至二東山觀景台時也有逗留一會拍攝夜景。
續沿路下山,沿途完全未見遊人,快步至分岔路口時已為七時一,右轉取一小段南大嶼郊遊徑接再上大嶼山林道 - 南山段,省略上走至直升機坪的一段斜路。

本來曾想過兼走南山古道下降梅窩,不過此時已經過了七時,若再下降梅窩或會比預期稍晚,亦有可能因而錯過半小時一班的 3M 巴士。
因得知七時二會有巴士經過南山營地車站,決定小跑至嶼南道,來到嶼南道後仍有近一分半鐘緩衝,再乘車回東涌,在東涌居然見到有人夜行低埔脊,令我不禁在想,是我在起步登上大東山時所見到的獨行遊人嗎?
這個迷當然沒辦法解開,不過沿途走著,可清楚看到月色,難得是天正正為農曆十五,月圓亦象徵著是天行程的圓滿終結。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09 午後負重操山 八仙嶺-黃嶺-九龍坑山-「林村河站」-大埔墟站 (逆の男段: 4 小時 20 分) 之旅

2022.10.09
午後負重操山 八仙嶺-黃嶺-九龍坑山-「林村河站」-大埔墟站 (逆の男段: 4 小時 20 分) 之旅


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 (大美督路) > 大美督村公所 (汀角路) (起) > 船灣郊遊公園遊客中心 (牛坳) > 春風亭 >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 八仙嶺 (仙姑、湘子、采和、曹舅、拐李、果老、鍾離、純陽八峰) (511mPD、513mPD、489mPD、508mPD、522mPD、543mPD、529mPD、590mPD) > 犁壁山 (542mPD) > 黃嶺 (三角網測站) (639mPD) > 屏風山 (483mPD) > 鶴藪水塘 > 石坳山腰 (250mPD) > 九龍坑山舊軍車路 > 九龍坑山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 (440mPD) > 玉秀峰 (三角網測站) (288mPD) > 大埔傻人樂園 > 營盤下 125 山頭 (三角網測站) (126mPD) > 大埔頭 (近太湖山莊) > 大埔頭徑 > 大埔頭遊樂場 > 大埔太和路、寶雅路 > 港鐵太和站/太和廣場 > 寶雅路 > 太和橋 > 林村河單車徑 > 「林村河站」避雨亭 (近東昌街體育館) > 南運路休憩處、寶湖道、同發坊、陸鄉里、廣福道、運頭角里 > 運頭角遊樂場 > 港鐵大埔墟站 (終)

出發時間:2:10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7-30°C (天文台) / 24-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58km (134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美督 >--(時長 2hr 46min,路長 10.73km,攀升 878m)--> 鶴藪水塘 >--(時長 1hr 34min,路長 7.41km,攀升 434m)-->
大埔頭遊樂場 >--(時長 48min,路長 3.44km,攀升 32m)--> 港鐵大埔墟站

-
是周日天色明朗,而且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相對乾燥,象徵炎夏終於過去,難得有穩定的天氣,不如一走夏日較難有機會遊走的八仙嶺及九龍坑山吧。
想起最月興起的「逆の男」越野跑步比賽正正是取道八仙嶺、黃嶺及九龍坑山,倒不如索性以操山之心態去獨自一戰此路線吧,完成後見時間鬆動,再走去看看近日新開張之「林村河站」!

是天車程較為順利,而且 275R 的一程巴士更是僅有零星乘客,二時正便扺達大美督,先沿大美督路走至盡頭之迴旋處,大美督一帶可謂盛載了不少回憶,苦與樂皆備,每次過來也難免會勾起昔日的故事。
沿途走著見到也有不少遊人,唯獨燒烤場依然空空如也,一直走至盡頭迴旋處,此時已是二時二,此處也是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之所在地,亦正正是「逆の男」越野跑步比賽之官方起點,因此就此打個卡並開始計時,然後沿原路折返汀角路。

沿汀角路走著,走經「Aqua Pearl 美督明珠」外圍時竟然聽到內裡播放著悅耳的鋼琴音樂聲,可謂正是我的心水曲風,感覺很浪漫,之後右轉沿汀角路上走至牛坳,再接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登上八仙嶺。
沿徑走著,自然教育徑段遊人甚多,走近半小時來到海拔 337mPD 之分岔路口,此時左轉沿衛徑段十上登仙姑峰,此段開始遊人明顯比自然教育徑一段少,約十五分鐘便上抵仙姑峰。
仙姑峰為八仙嶺最東面之山峰,亦是八嶺嶺唯一一個設有三角網測站之山峰,此時將近三時二,亦即是用了不足一小時便由大美督路上走至仙姑峰,表現實屬不錯,而此時難得仙姑峰上沒有遊人,不過也僅能草草拍攝數張便離去。

朝西走,至湘子峰開始見到遊人,而是天能見度也算高,站在八仙嶺上可見賞到一整個船灣淡水湖、汀角路沿岸以至是深圳一帶,不過因操山關係,沒有花大多時間去賞景拍攝。
一直走著,花了半小時終由仙姑峰走至最後的純陽峰,其實八仙嶺並不算很費力,即使夏天之炎熱也不難應付,之所以夏日少走八仙嶺,主要是香港的夏季盛行風向是很容易觸發在此一帶之對流雨及雷暴。
走過純陽峰後便離開八仙嶺範圍,再快速走約半小時,沿途見到零星遊人,至四時二便抵達黃嶺,正統比賽路線是不途經黃嶺山頂,但難得來到,不去打個卡實屬有點浪費,因此也決定攻頂拍攝一下。
山頂上出奇地有遊人在玩虛擬實景 (VR) 的搖控飛機,而黃嶺山頂亦甚為開揚,可觀賞一整個馬鞍山及山下之城市,不過時間關係,沒逗留多久便開始下山。

離開黃嶺,朝屏風山進發,因八仙嶺及黃嶺一帶受地質差異而成為單斜山,南坡明顯比北坡陡峭,部分位置更看似是懸崖,沿途走著亦不難發現沉積岩露頭。
衛徑段九並沒有途徑屏風山的山頂 (529mPD),但我曾在約半年前到訪過屏風山山頂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854023574693706),是天就不再花時間攻頂了。
由屏風山下降至鶴藪水塘一段衛徑的斜度甚為人知,級與級之差距不少,但個人認為還是及不上黃龍坑郊遊徑,這也是為何我一直認為黃龍坑郊遊徑可能是全香港最好的一個體能操練場,而下降沿途難得沒見遊人。
一直下降至鶴藪水塘時已為四時十一,亦即用了 2 小時 46 分鐘完成大美督至鶴藪水塘一段,而此時亦見到有遊人,因體力充足,不休息下續登上九龍坑山。
先接上鶴藪水塘家樂徑,並登上石坳山腰,雖然此段亦有大量泥級,不過相比前半程來說實在輕鬆得多,因此此程可謂先苦後甜,至流水響郊遊徑分岔路口位置時見到漁護署又修了路,而且把通往山火瞭望台的一段泥徑給遮擋了。

之後再走一段至九龍坑山舊軍車路,再沿途上走至九龍坑山山頂,臨抵達山頂之前順便繞過去「香港遠足挑戰」打卡站點打個卡,同時亦留意到原來九龍坑山山頂那個擱置了近七年的天線塔竟然有新搞作。
九龍坑山山頂於約七年前建有一個極宏偉的天線塔,其實是九龍坑山山頂轉播站擴建工程下的產物,當年工程由亞視負責,包括一座一層高、面積約 130 平方米的建築物,以及一座約 39 米高的天線塔 (塔頂高 488mPD)。
不過這個新轉播站興建途中便面臨亞視牌照期滿之事,之後轉手至港台後便不了了之,天線塔因而擱置近七年,一直從未正式使用過的,僅淪為地標之用,而下方的建築物更是沒設有任何器材,不過是天所見,天線塔又有新工程展開,而已塔之下半部已建有多層平台,相信將用來放置發射站儀器,亦可想到天線塔或即將有被光復之一日。

此時已是五時九,在九龍坑山山頂打個卡後便快速下山去,天色十分好,當然亦少不了欣賞一下吐露港兩岸全景,雖然此時仍未天黑,但下山沿居然僅見兩名遊人放狗。
六時正走過玉秀峰,沿一小段泥徑走至 211mPD 之涼亭,再下經儲水缸走至 126mPD 之三角網測站,此時更看到極完美的月出,之後再下降一小段便抵達大埔頭,再沿大埔頭路走數分鐘便來到大埔頭遊樂場,此時已為六時半,亦象徵著「逆の男」路段已完成,總用時 4 小時 20 分鐘也算不錯了,但其實此路相對大嶼雙峰感覺還輕鬆一點。

見時間尚早,當然得找點東西玩,想起由港鐵「烏蠅頭」退役車廂改建成之「林村河站」避雨亭近日啟用,倒不如走去打個卡吧,邊走邊找路,終發現原來位處東昌街體育館附近,沿途見到單車徑一帶甚多外籍女士。
在「林村河站」打過卡後,再走至港鐵大埔墟站,不過中途加點新意,沿運頭角里上走至運頭角遊樂場,此也算是大埔墟旺中帶靜之地方,最後下抵港鐵大埔墟站乘車離去,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08 午後 鶴咀地質考察 之旅

2022.10.08
午後 鶴咀地質考察 之旅


活動範圍:鶴咀灣岩岸 (鶴咀海岸保護區)

天氣:大致天晴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8°C (天文台) / 27-46°C (溫度計)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4km (37m)

--
是天沒有遠足,取而代之的是參加了一個地質考察活動,嚴格來說,非遠足活動大可以不寫遊記的,不過因為是次到訪的地方較為獨特,倒有紀念價值,因此也簡單誌之。

記得我曾在早期 (2017 年 3 月) 到訪過一次鶴咀,當時印象深刻的是交通不太便利,因為公共交通僅會在近石澳道之鶴咀道迴旋處設站,下車後要步行近 3.5km 路程方能抵達鶴咀岬角之鶴咀灣,一來一回便是近七公里沉悶的路途,加上不時聽說鶴咀村村口一帶會有惡狗咬人,因此平時我甚少會特意過去遊覽。
是次地質考質活動有專車前往鶴咀海岸保護區,專車亦獲授權直接穿過電台閘口,較為特別,而一般市民雖亦可駕車至電台閘口前,不過其實並不建議,因鶴咀道極為狹窄,單線雙程之餘,沿途更沒有避車處,是次乘車每程也用了廿分鐘方能走完整條鶴咀道 (大部分時間花在讓車之上)。

儘管如此,其實鶴咀也有很多具特色的地方,例如鶴咀最具歷史價值之德忌立角燈塔,可說是香港境內最古老的導航燈標,另外雷音洞及蟹洞也是聞名邇遐的景點,其中雷音洞乃長年浸蝕作用下形成之海蝕拱,因浪花穿插而發出如雷轟之聲而得名。
附近之鯨魚骨標本也是打卡位置之一,它原身為一條在 1955 年於維港擱淺的鬚鯨,但經過長年風吹雨打難免有所缺失,另外鶴咀亦有機槍堡,不過位置稍為偏僻。

另外,鶴咀半島上亦設有大量通訊相關之天線,其中位處鶴咀山山頂之巨形天線則分別為高頻無線電及衛星通訊天線,後者用以接收國外之無線電視訊號,另於鶴咀道接近盡頭位置亦有多組無線電發射站,而電訊盈科在鶴咀更設有海底電纜站,作互聯網通訊之用。
由於鶴咀早被選為作重度科研地點,於 1996 年被列入為海岸保護區,範圍內禁止一切未獲授權水上活動,包括游泳、船艇活動等,這相比海岸公園之規管更為嚴格。

鶴咀灣之生態價值豐富素為人知,例如各種珊湖及海洋無脊椎動物,所憾一般遊人無法隨意參觀。不過其實鶴咀的地質及地貎也極具特色,表面上以花崗岩露頭為主,但其實仔細察覺,鶴咀海岸保護區周邊可以找到四種主要岩石種類,以時序分別是凝灰岩 (Tuff)、花崗長閃岩 (Granodiorite)、流紋班岩 (Rhyolite) 及玄武岩岩脈 (Mafic Basalt Dyke)。
四種岩石雖然也是火石岩 (Igneous Rock),不過其表特徵不盡相同,其中凝灰岩及流紋班岩皆為火山岩 (Volcanic Rocks),礦物顆粒較幼,而前者主要以火山碎屑流形成,後者則是熔岩為主。
而花崗長閃岩及玄武岩則是深成岩,礦物顆粒較粗,其中前者為酸性 (Acidic/Felsic),後者為基性 (Basic/Mafic),由於酸性岩石含矽量較高,黏度較高,原則上分布範圍較局限,在流紋岩的岩石邊界附近亦容易察覺到有流狀條帶 (Flow Band)。

基性岩石含矽量低,但因氧化鎂、鐵等礦物質蘊藏量高,表現顏色明顯較深,同時在流紋岩上含有較多醎性長石 (Alkali feldspar, eg. K-feldspar),玄武岩則相對含有較多斜長石 (Plagioclase),分別在岩石中呈現成白色及淺粉色大顆粒。
玄武岩在香港較為罕見,黑色的玄武岩在此是以岩基之形式出現,並分別侵入在凝灰岩及及流紋岩之中,因此顯然是此一帶最年輕之岩石類別,而最古老的是凝灰岩,屬於一億六千四百萬年前 (侏羅紀) 之鹽田仔組 (Yim Tin Tsai Formation),而鶴咀流紋岩 (Hok Tsui Rhyolite) 又相對比大埔花崗閃長岩 (Tai Po Granodiorite) 年輕。

站在岩岸之最高處,可眺望到對岸之狗脾洲,雖然無法過去遊覽,不過亦可見到洲上同樣有流紋岩及花崗閃長岩之露頭,同時又可觀賞受東風潮影響下之浪花,可謂是令人放鬆的好地方。
不長話多說了,有興趣可自行前往遊覽呢,不過記得不要下海,亦盡量避免踏足岸邊之潮水。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04 酷熱下 重陽節午後 梅窩-禮智園墳場-望東灣-澄碧邨-大浪灣-老人山-廟仔墩賞夜景-貝澳 之旅

2022.10.04
酷熱下 重陽節午後 梅窩-禮智園墳場-望東灣-澄碧邨-大浪灣-老人山-廟仔墩賞夜景-貝澳 之旅


梅窩熟食市場 (梅窩碼頭路) (起) > 嶼南道、未命名車路 > 禮智園墳場 (97mPD) > 牛牯灣 > 橫塘 > 十塱新村 > 十塱舊村 (芝麻灣道) > 十塱坳 (芝麻灣道) > 天后宮 (芝麻灣道) > 南大嶼山芝麻灣至望東灣行人徑 > 望東灣 (沙灘、樂濤莊、望東灣渡假屋及碼頭) > (芝麻灣郊遊徑) 二浪路口 > 澄碧邨 (二浪灣) > 大浪灣 > (原路折返) (芝麻灣郊遊徑) 二浪路口 > 新芝麻灣郊遊徑 (近 C1412 標距柱) > 龍尾 > 老人山 (山火瞭望台/三角網測站) (303mPD) > 廟仔墩 (三角網測站) (302mPD) > 十塱坳 > 十塱營地 > (原路折返) 十塱坳 > 鹹田舊村 (芝麻灣道) > 鹹田新村 (芝麻灣道) > 貝澳 (貝澳老圍村)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2:04pm
天氣:天晴 酷熱 吹微風,氣溫介乎 25-41°C (天文台) / 26-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40km (98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梅窩碼頭路 >--(時長 20min,路長 2.08km,攀升 113m)--> 福智園墳場 >--(時長 52min,路長 3.88km,攀升 85m)-->
天后宮 (芝麻灣道) >--(時長 30min,路長 2.33km,攀升 70m)--> 望東灣 >--(時長 36min,路長 2.36km,攀升 158m)-->
澄碧邨 >--(時長 10min,路長 0.72km,攀升 34m)--> 大浪灣 >--(時長 56min,路長 4.33km,攀升 217m)-->
龍尾 >--(時長 22min,路長 1.20km,攀升 188m)--> 老人山 >--(時長 16min,路長 0.87km,攀升 100m)-->
廟仔墩 >--(時長 34min,路長 2.79km,攀升 8m)--> 貝澳老圍村

-
是天為重陽節正日,可能是全年最能全情投入享受其中之一個節日,重陽節除掃墓外,亦為登高避禍之時節,因此絕對更加需要盡興一番,想了一想,不如是年重陽節又去大嶼山吧。
是為第二次在重陽節正日前往大嶼山 (對上一次為 2020 年,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362143680548377),不過是次人流正常得多,沒有兩年前般蜂擁。
這個重陽節居然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算是打破了史上重陽最高溫紀錄,先去禮智園墳場,再過望東灣、澄碧邨及大浪灣,最後再登上老人山及廟仔墩,可謂是兼備探索、成就解鎖及感受重陽氣氛的豐富行程。

是天大嶼山人流雖然已相比早兩年的大時大節有所減少,不過 3M 巴士的班次仍然欠規律,浪費了不少時間在東涌去梅窩的一程車,弄至將近兩時方抵達梅窩。
將近二時一起步,此時剛好見到前往禮智園墳場的 7S 特別巴士路線,本以為只有上午服務,沒想到原來下午也有,不知算不算是加班車,剛好是天第一個目的地正正是禮智園墳場,不過當然不是乘車去,而是步行過去。
沿嶼南道走,約十分鐘左右左轉入未命名道路,沿途見到有越野單車友,一直走至盡頭便是禮智園墳場,原來由梅窩快步走至禮智園墳場也僅是廿分鐘而已,將近抵達墳場前亦見到剛才的 7S 巴士正回程。
與兩年前不同,是天終於見到墳場內有人,印象中我是第一次在這個鐘數前來此墳場,加上是為重陽節正日,故此見到有人掃墓也是預期之內,亦算是感受到丁點重陽節氣氛。
禮智園墳場是大嶼山兩個公眾墳場之一,不過約兩年前完成擴建工程,並加建禮智園靈灰安置所,不過是天所見,近舊墳場的禮智園靈灰安置所使用率奇低,另亦見有漁護署人員在進行除草工作。

沿墳場梯級下降至最底層後,左轉再接由離島民政事務處建造之柏油梯級下走向牛牯灣,景觀開揚,中途會經過一個村落,不過與其有點距離,之前曾見過有狗,不過是天卻未見。
下抵接回牛牯灣海岸行人徑,沿途見到有水牛,之後再沿熟乘的海旁路走,經過橫塘前草地竟見有人在 x camp,再走至拾塱鄉公所一帶時更嚇見一大群 (目測近五十人) 外籍女士,想不到竟然會來十塱沙灘旁開派對!
沿路走回芝麻灣道,再沿車路走經十塱坳至天后宮,此時已是三時三,左轉過橋後接上南大嶼山芝麻灣至望東灣行人徑,沿路走至望東灣再接上芝灣麻郊遊徑,原則上比起直接由十塱坳進入郊遊徑能減省一點行程,而沿途亦能望到整個貝澳泳灘,泳灘頗為熱鬧,而且此時正值潮退,理論上其實是可以直接走過去泳灘。

沿路走著,經過一些墓地見到墓前放了鮮花,相信日前必有孝子來過掃墓,一直走經涼亭再下降至望東灣,雖然兩年沒來過望東灣了 (對上一次前往是 2020 年 9 月,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236551996440880),但意想不到變化也比想像中大得多。
記得兩年前兩度走過望東灣時都是極度清幽,僅見一戶人家,不過是次則大相逕庭,先是發現不少原先已丟空的村屋被重新佔用,更甚是望東灣渡假屋一帶居然開了一所餐廳,更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進餐,而沙灘上亦有外籍人士在游泳。
此時方為三時九,時間鬆動故走去碼頭賞景一番,雖然此處名字是「望東灣」,但實際上是向西的,在天色明朗日子中的日落時分會看到極為奪目的晚霞,實是愜意,至於此時的下午時分,景觀也不差,除大東、鳳凰外,亦能直觀老人山西崖一帶之巨壁。

逗留近十五分鐘後離去,沿泥徑上,沿途見到一些舊農舍換了新的大門,但未見有人居住,數分鐘後駁回舊芝麻灣郊遊徑,再沿徑上走一段至二浪路口 (HE 08108 60051),此時左轉開始下降至二浪灣,此段路可見近年有修整過的痕跡。
四時八左右抵達澄碧邨,此時見到沙灘上有數名遊人,而屋地範圍內亦見有邨民,此算是我其中一個極喜歡的地方,亦相信是性價比最高的其中一個私人物業。
對上一次前來澄碧邨已是兩年半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13251758770907),澄碧邨是香港大嶼山芝麻灣半島的二浪灣沿岸,以渡假村模式興建的一個私人屋苑,設 20 幢四層高的臨海別墅, 提供 220 個單位,於 1979 年落成入伙。
本是七十年代由和記黃埔策劃興建,是該公司進軍地產首批項目, 但因其地理位置偏僻,加上發展渡假村計劃告吹,現時已淪落為一個自成一角的住宅荒野,邨內亦沒有任何商店,居民最近也需到長洲購物。
屋苑曾設有會所及游泳池,但會所早於十八年前已因管理公司糾紛而關閉,遊泳池亦停止注水,而是天目測空置單位數目仍然多,佔大半以上。

參觀過後便續沿山徑前往大浪灣,路程僅十分鐘左右,就在我踏足呈半月形的大浪灣時,亦象徵我已到訪過香港境內全部四個大浪灣 (其餘三個分別位於大嶼山石壁、西貢東以及港島東一帶)。
逗留一會便沿原路折返,因為大浪灣前往龍尾的山徑有惡狗擋路是眾所周知,那邊村邊刻意攔路,並不是一條安全路線,只好沿原路折返再接芝麻灣郊遊徑,繞個大圈走近 56 分鐘才能來到龍尾。
因時間關係,沒有與雕像打卡,而接上取捷徑上走至老人山 (不經十塱灌溉水塘),上抵老人山山頂時已是六時半,天已開始入黑,逗留十餘分鐘期間居然見到有老鼠。

之後沿山徑走過廟仔墩,此是我人生第二次夜行廟仔墩一帶,但對上一次已是 2019 TL100 比賽期間了,一直走著,約七時正抵達廟仔墩,原來此處夜景是多麼吸引的,此前在白天來到廟仔墩通常都會被山下的貝澳泳灘熱鬧的聲音所吸引,而在夜裡則比較能清靜地感受到嶼南夜景美麗的一面。
逗留至七時五才開始下山,快步走著之下,八時正抵達貝澳老圍村,剛好趕上難得一見的單層 3M 巴士,回到東涌僅用了廿分鐘,隨即轉車回元朗,九時一便抵達元朗市中心,快得有點不可思議,於是在此興奮感覺之中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02 驟雨中 午後 老圍村-響石墳場-妙高台-大帽山-草山-城門水塘 之旅

2022.10.02
驟雨中 午後 老圍村-響石墳場-妙高台-大帽山-草山-城門水塘 之旅


三棟屋村巴士站 (起) > 老圍路 > 老圍公立學校遺址/老圍村公所 > 三疊潭村 > 圓玄學院 (正門) > 老圍南坊村 > 城門引水道 > 芙蓉山 (三角網測站/大帽山郊遊地點 1 號場/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316mPD) > 川龍林道 > 響石墳場 (荃灣響石車路) > 響石脊 > 妙高台 (山火瞭望台) (777mPD) >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四方山 (780mPD) > 燕岩頂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草山 (石碑) (639mPD) > 城門林道 - 草山及針山段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城門郊遊地點十四號場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亭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下村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荃灣和宜合道 (終)

出發時間:2:1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亦有一兩陣驟雨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22-32°C (天文台) / 23-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07km (120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三棟屋村巴士站 >--(時長 33min,路長 1.64km,攀升 226m)--> 芙蓉山山頂 >--(時長 1hr 19min,路長 3.54km,攀升 449m)-->
妙高台山頂 >--(時長 28min,路長 1.61km,攀升 157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1hr 6min,路長 4.96km,攀升 66m)-->
鉛礦坳 >--(時長 22min,路長 1.14km,攀升 232m)--> 草山 >--(時長 1hr 8min,路長 6.00km,攀升 68m)-->
城門水塘主壩尾 >--(時長 20min,路長 1.80km,攀升 3m)--> 和宜合道

-
是天為重陽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日,本來又打算「慶節」玩響石、和合石連走,可惜天氣又不似預期,加上又遲了出發,因此最後也走不成此長線,但最少響石墳場也得照去吧。
途經圓玄學院來到芙蓉山,再走過響石墳場,此乃第三年重陽期間一訪響石墳場,及後登上妙高台期間居然不停下雨,不過也有幸見到彩虹,之後過大帽山下降鉛礦坳,再過草山並下降城門水塘作結。

二時三左右抵達三棟屋村巴士站,該處為二陂圳路、老圍路及三棟屋路之界,沿老圍路上走,臨近重陽節關係,為免老圍路塞車,沿途有特別交通安排,亦有警員駐守。
沿老圍路上走,沿途皆有村民、掃墓人士以及拍攝巴士人士,拍攝目標大概是期間限定的 32P 路線,來往荃灣青山公路與圓玄學院,是天所見班次甚為頻密,但客量則不算太多。
一直上走至老圍路盡頭乃圓玄學院之地,由於圓玄學院乃私營骨灰安置所之一,每逢春秋兩祭皆擠滿遊人,亦可說是拜山熱點之一,甚至需要出動警員作人流管制。

沿小巴站旁之柏油村徑上走,留意分岔路口時靠右上走,不一會經過一些寮屋,不過並沒惡狗,貓倒是見到的,再上走一會便抵達城門引水道,這裡有一個涼亭,亦正好是上登芙蓉山之路口。
過橋後沿 719 級柏油級上走至芙蓉山,沿途遊人也見不少,至頂便是芙蓉山之最高點,同時也是大帽山郊遊地點 1 號場所在地,由於此處景觀開揚,兼設有三角網測站、涼亭及觀景台,而且植有一棵具標誌性的的松針,即使時間緊迫也得在此打個卡,而此時已是二時十一。
賞過風景後,便續起行,途中需穿過一架空電塔,再沿泥級上走,不一會便接上林道,再沿林道上走至分岔路口,再朝響石墳場方向走,此時已見有大量車輛,臨近重陽,明顯與平日清靜的荃灣響石車路完全不一樣。

不一會便進入響石墳場範圍,此墳場主要用以安葬身故之荃灣鄉事委員會屬村之原居民,或是荃灣區戰前居民及戰前漁民,不過亦有例外,其中墳場範圍內設有全完堂墓園,乃原先位處馬閃排、用以安葬教徒之墳場被政府收回作興建地鐵時以非原址換地得來。
一直上走,沿途見零星拜山人士,不知是否因此時已是三時四之關係,人流遠比想像中少,感覺甚為冷清,不算太感受到重陽節之氣氛,一直走至第二段時沿石級上走,並踏上響石脊去。
沿徑上走一段便離開墳場範圍,雖然仍舊陽光普照,但此時忽然下起驟雨,本來急促的步伐得減慢下來,甚至走進樹林中避了一會雨才續上走。
延誤了近十分鐘,本以為雨停了,怎料過了一會又再下雨,此時不理會了,續上走,怎料竟有意外收穫,就是望向禾秧山方向竟見有彩虹!

雖然已非首次在行山途中見到彩虹,但畢竟這自然現象是可遇不可求,總算是一場驚喜,所憾背景剛好被山遮擋,未算很顯眼,但足以令我又停留十餘分鐘細賞。
雨停後又再上走,此時又見不少遊人,不過發現妙高台開始被雲層遮蓋了,不理會了,照樣上登山頂,抵達山火瞭望台時已為四時三,其實是天也算有點炎熱,走上來也不輕鬆,相比過往重陽節感覺差得遠。
此時雲層已漸薄,景觀稍為變得清晰,於是又逗留十餘分鐘賞景,同時亦留意到漁護署真的有一直在維護山火瞭望台,是次便見到木牌重新上漆,不過亦發現早前加裝之射燈消失了。
賞景後續起行,覓路上走接回大帽山道,沿途又經歷了一場雨,接回大帽山道時熱鬧程度又再加碼,再沿車路上走至雷達站閘口,此時已為四時十一,所憾大帽山近山頂一帶進入了雲層,未能賞到山下風景。

沿大帽山林道下降,沿途見零星跑山友,約五時三下抵四方山坳之涼亭,此時當然趕不及去連走大刀屻、北大刀屻至和合石,這玩意還是留待下年再戰吧,而是天則改經四方山至鉛礦坳。
沿麥徑段八逆走,或因早兩日皆下過雨之關係,路面頗為濕滑,這些天氣明顯不適合去走馬崗一帶,還是乖乖沿熟悉的、寬闊的麥徑下山算了,下抵鉛礦坳時剛好是六時正。
來到鉛礦坳,還見遊人數名,而公廁外的水機已成功增加至五部,相信缺水情況會有所改善,不作逗留便續沿林道上走至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再接泥徑登上草山,沿途見到最後一個女跑山友,此後一直至城門水塘便再沒見到遊人。

六時四左右上抵草山,因時間關係加上沒有景觀之故,決定不上去三角網測站,而在草山巨石碑打個卡算了,再補給一下後便開始下山去。
沿城門林道 - 草山段下降至半途時天已入黑,想到是天泥徑路況欠佳,決定不夜行針山了,改為沿城門林道 - 針山段一直下降至畔塘徑,再沿城門林道 - 水塘段走回城門水塘主壩,沿途沒見遊人亦沒野狗,十分冷清。
來到主壩時已是七時八,原來由草山經林道直降主壩全程長 6.0km,攀升 68m,而經針山下降至主壩則長約 5.45km,攀升 216m,奇怪在於原來需時差不多,當然前者體力需求低得多吧。

走過主壩,再次見到遊人,而且更有惡人,之後沿路走至城門燒烤區,再沿上一村、城門下村之村路下降至和宜合道,此時剛好八時正,去便利店吃點東西後便乘車離去,結束是天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0.01 驟雨中 午後 重陽系列:柴灣至薄扶林 (經畢拿山、渣甸山及爐峰峽) 之旅

2022.10.01
驟雨中 午後 重陽系列:柴灣至薄扶林 (經畢拿山、渣甸山及爐峰峽) 之旅


港鐵柴灣站 (起) > 新翠商場 > 環翠里、環翠道、連城道 > 歌連臣角道 (經柴灣歌連臣角天主教聖十字架墳場、西灣國殤紀念墳場、柴灣穆斯林墳場、香港佛教墳場及歌連臣角火葬場正門) > 石澳道 >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小徑往)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野豬徑 (連接山徑) > 大風坳 (柏架山道) > 畢拿山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35mPD) > 畢拉山石礦場外圍 > (渣甸北引水道) > 渣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甘道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白加道纜車站 > 種植道 > 芬梨徑 > 芬梨道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大休兼吃華堡) > 盧吉道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克頓道 > 龍虎山健身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  > 碧珊徑 > 薄扶林道遊樂場 (沙灣坳) (薄扶林道)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正門 (薄扶林道) (終)

出發時間:2:02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有一兩陣驟雨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24-28°C (天文台) / 21-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80km (91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柴灣站 >--(時長 28min,路長 2.19km,攀升 139m)--> 大潭峽 >--(時長 40min,路長 2.52km,攀升 184m)-->
大風坳 >--(時長 9min,路長 0.29km,攀升 99m)--> 畢拿山山頂 >--(時長 16min,路長 1.26km,攀升 19m)-->
渣甸北引水道 >--(時長 13min,路長 0.63km,攀升 129m)--> 渣甸山山頂 >--(時長 28min,路長 1.82km,攀升 5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18min,路長 6.14km,攀升 273m)--> 爐峰峽 >--(時長 1hr 1min,路長 4.45km,攀升 54m)--> 薄扶林道

-
是為國慶日,其實曾計劃了好幾個地方想走,包括三年前國慶日曾到訪的石芽山、最近想去的芝麻灣大浪等,不過前一日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加上是天仍有驟雨,使得行程需重新計劃。
想了一想,是天的重陽節罕有地為十月上旬,反正是天距離重陽不遠,倒不如「慶節」一下,遊走香港島兼來往島上東面及西面兩大墳場之地,亦打破了過往重陽節僅遊走響石墳場及和合石墳場的慣例。

二時正抵達港鐵柴灣站,A 出口鄰近新鴻基地產旗下之新翠商場,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有趣回憶之地,可惜故事只發生了一次,再沒有續集,但每次來到柴灣皆會重返舊地回味一下。
離開商場,沿街道走經青年廣場,又是昔日其中一個常去的聚腳地,之後再走至同為當年回憶之仁樂大廈,旁邊乃連城道,沿路上走能到達柴灣墳場重地,而此路每逢春秋兩祭皆會有封路安排,是天所見私家車無法駛入。
沿路上走至石廠,右轉踏上歌連臣角道續走,沿途乃多個墳場之入口,但此時突然下雨,不知是否天氣關係,此時感覺遠比想像中冷清,沿途遊人也不算多。
走至歌連臣角火葬場路口處 (涼亭附近) 時已停雨,又見到另一批警員實行道路管制,再走數步來到石澳道,嚇見巴士站居然有近五十人排隊候車。

沿狹窄的石澳道走一小段至大潭峽迴旋處,再沿大潭道走一小段至斜坡維修通道入口,此乃通往柏架山上引水道之小徑入口,約十多分鐘便上抵引水道,但因下過雨關係,路面較為濕滑,上走需格外留神,沿途僅見到一名遊人。
隨即再沿寬闊泥徑上走至大風坳,此段容易得多,但沿途也僅見數名遊人,同時居然聽見南部水域一帶傳來多次雷響,明明距離甚遠,但比想像中響亮,一直走至大風坳時又見到警車,此時已為三時二,而來到此處開始頓時變得熱鬧。

此時沿長命梯級上登畢拿山,山頂上遊人也不少,但景觀尚算清晰,故在此逗留賞景近十五分鐘,此處除設有觀景台及日期牌之外,同時亦為「香港遠足達人」之其中一個打卡點。
三時七左右離去,沿路往渣甸山方向走,初時已察覺到烏雲密佈有點不妥,走至畢拉山石礦場外圍時終下起驟雨,由於雨勢不小,決定於兩座山之間最低處的渣甸北引水道稍作避雨,一避就是廿分鐘。
雨後再上走至渣甸山,沿途僅見數名遊人,至渣甸山山頂時更可獨享美景,之後再沿徑下降陽明山莊,並沿大潭水塘道下降黃泥涌峽,此時居然有短暫陽光,抵達黃泥涌峽時已是四時十一。

橫過馬路,接踏上布力徑,沿路直走至灣仔峽,沿途又見到那名餵貓常客,沿途走著遊人也不少,至灣仔峽再沿甘道上走至馬己仙峽,並接白加道上走,沿途皆為官邸及高尚住宅,亦有數個開揚角落可觀賞維港全景。
一直上走至白加道纜車站,再轉入行人徑上登爐峰峽,抵達時為六時二,此時剛好有一輛山頂纜車開出,是我首次見到載客的第六代山頂纜車,同時亦發現是天爐峰峽遊人極多,大概已很久未有體會過這麼多人的山頂了,相信應該是與是天乃法定假期、2022年 (第二階段) 消費券第二期發放,以及山頂纜車月前重開之連鎖效應有關,而我難得在這個時間來到山頂,當然趕快上走至全港海拔高度最高的漢堡店點一個至愛的華堡套餐吧。

吃畢我最愛我華堡後,已將近七時正,吃喝目的達成,但行程還未完結,而天也入夜,見是天能見度比預期稍高,決定走路程較長但景觀開揚的盧吉道前往西高郊遊區,沿途固然能賞到多角度的維港夜景,景觀比想像中清晰,遊人也不少。
之後沿克頓道走一小段,再踏上龍虎山健身徑,下降一段來到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時左轉,怎料居然遇上一群約三十人的親子遊行團,不知是否作生態考察,而我則直降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及碧珊徑,再下抵薄扶林道,此段一人也不見。

來到薄扶林道近籃球場處時已為七時十一,但距離是天目的地尚有一小段距離,沿薄扶林道上走近四分鐘便來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正門,由於墳場屬封閉式管理,每日朝八晚六開放,此時來到已大門深鎖,亦無法沿此下降域多利道。
既然已到達港島西端之墳場正門,總算達成遊走港島兩端之墳場地段吧,剛好此時有巴士來到,決定就此乘車往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巴士站,再轉車回元朗區,在西隧口候車期間 (八時四左右) 更見到才剛在一小時前經過之盧吉道,算是一個有趣的呼應,亦就此正式替此行畫上句號。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