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文章] 2018 年度總結及回顧

2018 年度總結及回顧




甲. 前言
2018 已完美結束,是時候作一總結。2018 年是我目前為止登山最多的一年,除往年之徒步行山、攀登及跑營外,更下決心開始精操跑山,更參與了數個越野跑步比賽。這一年,我更清楚郊野參與為本人一長遠志願,故此投放了一大部分時間在行山及跑山活動上,甚至擱置了其他興趣發展,務求質量並重地探索郊野及發掘個人潛能,長遠讓此成為一可持續發展興趣。

如何使行山興趣融合生活?
為配合本人不喜物質泛濫之風氣及愛和平,本人盡可能選擇一些方便自行參與之遠足活動,避免觸及任何商業色彩之項目,堅持郊野就是自然的原則。同時,本年度本人面對其一挑戰就是事務月益繁忙,但經本人慎重規劃時間後,仍堅持周末兩天都去參與郊野活動,是一個值得高興的表現。至於在天氣惡劣之日字,本人則轉為處理事務及查看郊野動態,以便在下一個好天日子得以更迅速投入行山活動。

郊野參與 質量並重
與 2017 年相比,2018 年行山次數及總里數皆有突破性增長,其中郊野參與總天數為 130 天,較往年增加了 62.5%,而行山總里數則為 2904KM,較往年更是增加了 152%,反映 2018 郊野參與之數量皆刷新了個人的年度紀錄。同時,2018 年郊野參與也不乏質素,上述總天數涵蓋了多種活動,包括徒步行山、攀登與探奇、跑營、跑山、地質探賞及生態研習等活動,更橫跨了農曆新年、復活節、及聖誕節多個長假期,為節慶帶來不一樣的美麗色彩,相比往年稍為更見豐富。



乙. 山野參與度數據統計
*山野參與包括在大自然範圍 (包括郊野公園或非郊野公園之未開發土地) 進行之遠足、露營、操山、山野競賽或野外研習活動,包括在車路或林道上之跑步活動。

a. 全年山野參與日數:130 天 (佔全年 36%),其中:
 全年跑山日數 (包括練習及比賽,但不包括運動場衝圈):39天 (佔全年 11%)
 全年露營日數:7 天 (佔全年 1.9%)

*除特別註明外,「超長途」意即單日記錄總里數超過 30.0KM。
b. 按月份統計山野參與度 (日數/里數):
 一月10天 (長途:3天) / 222.11KM
 二月14天 (長途:1天) / 244.0KM
 三月14天 (長途:0天) / 295.97KM
 四月15天 (超長途:5天) / 338.63KM
 五月12天 (超長途:1天) / 274.0KM
 六月10天 (超長途:0天) / 182.8KM
 七月10天 (超長途:0天) / 172.8KM
 八月7天 (超長途:1天) / 143.2KM
 九月7天 (超長途:0天) / 144.0KM
 十月9天 (超長途:3天) / 295.0KM
 十一月8天 (超長途:3天) / 224.3KM
 十二月14天 (超長途:4天) / 367.6KM
全年緦計:130天 (超長途:21天) / 2904KM

c. 按周日統計山野參與日數:
 星期一至五 (不包括公眾假期)37天
 星期六 (不包括公眾假期):39天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54天

d. 全年總攀升高度紀錄:140,782M

e. 最長單日遠足:
 15 小時 47 分鐘;約 71km
 (2018.10.27, 星期六 越野跑步比賽 2018 Salomon LT70 全程)
f. 最短單日遠足:
 1 小時 44 分鐘;4.97km
 (2018.11.10, 星期六 澳門路環 (疊石塘山、黑沙水庫) 之旅)
g. 最長多日遠足:
 55 小時;100km
 (2018.03.30-04.01 復活節 五十五小時 三日兩夜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
h. 最早出發:
 7:42am
 (2018.05.06 操山 鳳凰徑全走之旅)
i. 最具挑戰性:
 2018.12.01 西貢東 一尖三咀過四灣之旅
j. 全年最寒冷:
 10
 (大東山 @ 2018.12.29, 星期六)
k. 全年最炎熱:
 35.1℃ (溫度計: 44℃)
 (2018.09.15, 星期六 酷熱下操山 麥理浩徑段四、五半之旅 😌
)
l. 酷熱天氣警告下登山日數:
 16天 (五月、七至九月)
m. 最長連續登山日數:
 7天 (2018.02.15-21,年三十至翌年大年初六,共 109KM)


參與遠足活動 無分秋夏秋冬
2018 年的郊野參與按月分佈十分平均,每月錄得的參與日數介乎 7-15日,其中最多的是四月,最少是八月及九月。四月錄得最多日數,是因為該月進行了兩次跑營,七次跑山及五次郊遊活動,而四月亦是我下決心開始持續跑山的月份,更首次初嚐了平日午後操針草帽,因此行程日數最多。而八月及九月錄得最少日數,是因為這兩個月天氣極為炎熱兼常有暴雨,尤其是八月初、八月尾及九月中,但是若考慮到炎熱情況下仍登山之日數而言,其實參與程度已算很不錯。而一月尾二月頭,及十二月尾皆有兩次寒冷天氣潮,然而期間仍有多次行山紀錄。平穩的月參與度,反映出逐漸提升的自身冷熱能耐度,讓參與郊野這回事能夠不受溫度所影響。

香港郊野 靜中帶旺
2018 年的郊野參與照舊是以周日及公假最頻繁,其次是周六,然而平日的參與次數也達 37天,可見這一年使我體會到不同日子裡郊野人為活動的變化。事實上,部分郊野公園 (如西貢東、獅子山等) 即使在平日閒日,人流仍不少,旅客佔其中一部分,亦有部分郊野公園 (如船灣、八仙嶺和南大嶼部分地方) 平日與假日人流差異大,甚至平日全程或一個人也碰不上。

超長行程 挑戰自我
2018 年錄得長達 30.0KM 或以上的行程日數達 21天,佔所有行程日的 16%,而差 1-2KM 便達標之行程亦有不少。這些超長途行程有的是長途跑山,有越野跑步比賽,有麥徑、衛徑數段連走,亦有挑戰性路線 (如一尖三咀過四灣)。其實,要完成一個 30.0KM 行程所需體力不少,若是跑山的,更是不容易,然而多走長途行程能夠使耐力得到大大提升,更有助參與長途越野跑步比賽時之表現。

行程無間斷 假期更充實
2018 年錄得之最長連續行山日是七天,適逢二月份農曆新年假期間。而連續四天的行山日數亦不少,分別於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及六月也錄得。要連續行多日山,除了能配合長假期外,體力也是很重要。不過,由於下半年開始了密集式操山,跑山對體力需求相比徒步更大,因此下半年暫未再錄得連續四天的行程,不過下半年在運動強度大幅提升的大前提下,仍能保持周末孖操/登山,已屬十分滿意。
2018 的聖誕假期為了能增加行山日數,所以除操了一次逆港島徑外,其餘也是以徒步登山為主,但仍沒有連續三天以上的程,主要是因為聖誕假期的行程艱辛程度大大提升,平均每日也行近 25KM,因此需要更多時間作恢復。



丙. 本地郊野公園參與度

登山這活動不一定於郊野公園範圍進行,皆因在香港有很多聞名山徑也非位於郊野公園內 (例如鴨脷洲玉桂山、大老山山頂及沙田坳道沿路、南丫島各峰及大澳虎山等),但是最熱門之行山路線普偏皆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內。

詳細統計如下(單次進入及離開作一次算,每天上限一次):
城門 21
金山 8
獅子山 10
香港仔 3
大潭 4
西貢東 26
西貢西 11
船灣 6
南大嶼 28
北大嶼 12
八仙嶺 6
大欖 8
大帽山 21
林村 2
馬鞍山 18
橋咀 1
船灣(擴建部分) 2
石澳 4
薄扶林 3
大潭(鰂魚涌擴建部分) 1
清水灣 2
西貢西(灣仔擴建部分) 0
龍虎山 3
北大嶼(擴建部分) 7

郊野公園 承傳共行
郊野公園是本地寶貴的天然資產,現時全港有 24 個法定郊野公園,連特別地區總面積達 44,300 公頃,佔香港約四成(39.98%)的土地面積,而現有郊野公園中,面積最大的三個是南大嶼 (5,640公頃)、大欖 (5,412公頃) 及船灣 (4,594公頃),而最小的三個則是西貢西(灣仔擴建部份) (123公頃)、橋咀 (100公頃) 及龍虎山 (47公頃)。2018 年,香港最早期之郊野公園正式踏入四十一周年,而政府亦刊憲在未來數年於北區紅花嶺一帶劃定一個新的郊野公園。郊野公園在自然保育之角色十分重大,除保護土地及水資源之角色外,亦擔當生態走廊之角色,讓各地之生物間能夠相互連繫。同時,郊野公園範圍內有大量行山徑及郊遊設施,定期有專人維護,故亦成為了一個供市民遠足之最佳地點。

各郊野之特色 不可盡數
2018 年,本人最常𦲷臨之郊野公園不再是往年的西貢東,而是南大嶼 (28次),西貢東以 26次 佔位第二名,而第三位則是城門及大帽山 (21次)。南大嶼之受歡迎,主因歸於其覆蓋了我操山最愛的大東鳳凰雙峰,亦是鳳凰徑之所在地,這年年中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預備 LT70,亦成為了到訪南大嶼略多於西貢東之主因。

而西貢東當然也不陌生,其涵蓋著蚺蛇尖、大浪四灣、西灣山、萬宜水庫、鹿湖高原等地都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風景也極其優美。不過到訪此地有兩個難處:交通不便 (尤其閒日若要到訪北潭凹,需苦候 40 分鐘一班的 94 巴士) 及假日旅客數目太多。南大嶼正正沒有上述兩個問題,因此成為了我最常到訪之郊野公園。值得一提的是,西貢東之自然美,仍然吸引了我在許多特別日子願意於此渡日,比如是 2018 年元旦、勞動節及大除夕等。

珍貴足跡偏郊野
2018 年,本人的郊野公園參與度還有一個特點:範圍廣。除西貢西(灣仔擴建部分)外,其餘 23 個郊野公園皆曾於年內到訪。各地郊野之特色相異,良好的行程規劃能夠增加郊野參與之涉及範圍,擴闊視野。



丁. 各月份行山活動大回顧
2018 年 1 月,勉強在長咀觀賞到全年第一個日出,然後跑營去昂平營地過了一晚,因一月二日非公假,當時昂平只有數人露營,極為冷清,第二天慢步至沙田坳,沿途遊人甚少,而我卻很喜愛這感覺,一直歷歷在目。12-14 日,連續到訪了三個地方行山,順道測試各大流動電話網絡接收情況,其中十四日的東平洲更是首次到訪,實是令我大開眼界。20-21 日,開始決心分段走衛奕信徑,這兩天先走段一至六。另二十七日跟隨了坳仔隊登石龍拱,終見識到其實力。

2018 年 2 月頭,天氣極寒冷,而我也因事務暫停了登山一星期。2 月 10 日開至 2 月 26 日間十七日,其中十四日皆有登山,更創下了連續七天皆登山之紀錄。其中較特別是二月十三日去西灣山「散步」,當日下午近三時才出發,真是浪漫。二月十五日遊南大嶼,當天因是年三十,故此異常清靜。二月十七日繼往年後再一次到釣魚翁開年,而我卻相信這全是巧合。二月十八至十九日完成了衛奕信徑餘下之段七至十,卻受了小傷。二月二十一日去了高流灣探望波比及思思,以嚮應狗年行狗運這想法。二月廿四日去了遊九逕山及大欖腹地,路線比我想像中難走,後更加遊四排石井坑、掌牛蠔殼,弄至天黑才下山。另外 2018 年農曆新年假期皆以麥四、五半作始及終。

2018 年 3 月初,試遊了馬鞍山礦場外脊,其實不難走。之後星期走了不同路線,較特別是登睇魚岩頂卻不夠時間出全咀吧。三月十八日,嚮應逆走潮流,我也試走了麥六至四一段,另三月廿四日去了玩東狗牙,廿五日去遊環湖徑。三月廿九日經石屋山北脊由蛇石坳登上石屋山,此次後幾乎走過了石屋山各大脊,後下降至嶂上時想買東西喝,當天是星期五,見士多關了門便打了通電話給許老闆,怎料他竟然在!還跟他笑說翌日將會再見。三月三十日,正式出發玩三日兩夜 (55 小時)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當晚再回到嶂上,在黑夜裡吃了碗麵,愉快地渡過了一晚。

2018 年 4 月是一個極為豐盛之月份。四月一日,繼續 55 小時麥徑全走,一號當日一天內負重 16kg 由嶂上爆到鉛礦坳絕不是輕鬆,因經驗豐富,翌日在天黑前到達麥徑終點,無需像往年般入黑後走引水道這般尷尬。休息了一天後,四月四日又再出動,經蚺蛇北脊 (林段) 登上尖頂,兼遊東灣山。四月五日試遊了北巖棧道,最深刻的位置是那個被樹幹擋著的攀爬位,背囊被擋著,好不容易才找到方法過了這難關。四月六日閒遊了大嶼山後,七日又再跑營,這次兩日一夜繞了西貢東、西各群山一圈,最深刻當然是背著 16kg 東西尖蚺蛇尖、降米粉頂。四月十一日開始了第一次平日下午操針草帽,以三小時左右完成,比想像中快。這樣的針草帽短操在往後兩個月重覆了數次後才暫停,其中最難過的心理關口當然是趕 51 巴士!四月份操山次數亦極為頻密,除兩次針草帽外,亦操了港島徑全段、麥徑段一至二、麥徑段三至五半、甚至是鳳凰徑段一至九。四月十五日上午,首次與 Toby 試操卻遇上下雨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實感可惜。但同日下午卻雨停,故立即出發去操麥一、二,首次見識到雨後西灣山的泥濘路,當天傍晚亦在赤徑與波比見了人生最後一面,難以相信現在牠已靜靜地離大家而去了。

2018 年 5 月,勞動節當天去了一尖四灣,以懔念去年勞動節的長咀跑營之行。五月六日,再次操鳳凰徑,儘管早上下了一場雨,浪費了凌晨起床之努力,但最終亦能在十四小時完成了鳳凰徑全段 (1-12),是次操練為我半年後的 LT70 比賽打了枝強心針。五月中開始,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天氣異常地酷熱了近兩星期,但行山跑山活動卻沒停止。五月十六日,照常在酷熱下操針草帽,五月十九日去了試環九逕聰聰杯之路線,卻熱得要中途退出。五月廿日,第一次在酷熱天氣下登上吊燈籠,儘管一登一降 (南登東降) 便耗了超過 2L 水,很辛苦,但這實在是一大滿足,後更環東北至鹿頸才完程。五月廿一日,去了重臨兒時回憶之金山山頂及發射站,並去了尋交叉石。五月廿二日,天氣稍涼,試了由梧桐寨一口氣登上大帽山山頂,也非想像中辛苦 (與黃龍坑徑相比的話)。五月廿五日又去操麥一、二,廿六日閒遊嘉道理農場後及觀音山後,取山徑直剷上大帽山。五月廿七日,試走了全段芝麻灣郊遊徑,初段極炎熱,連吹來的風都是熱的,但過了龍尾後卻突然變了天,後才知道原來大西北及東涌一帶當時受雷雨區影響,幸好沒掃正芝麻灣,不然就麻煩了,後回想當天真的極幸運,皆因龍尾一帶收不到電話信號,無法觀看到雷達圖,當時是單看天上雲層變化而決定繼續行程的。當天到達廟仔墩時,聽到貝澳泳灘接二連三傳來音樂聲及泳灘快將關閉之廣播,十分有趣。

2018 年 6 月初,氣溫稍為下降,六月二日去了由城門水塘走至流水響水塘,經針山、九龍坑山,連接兩地之路途沒想像中辛苦呢。六月三日,終於踏進了傳聞的青山腹地,先登青山,後經腹地前往花香爐頂,也許天氣炎熱,腹地中全程只見一男一女,而花香爐頂上能直視中電兩大發電廠,黃昏時風景優美。將近日落時下山至劉氏宗祠,途中多次見到野狗及聽到其吠,幸好一喝下牠們便走,實屬有驚無險呢。六月十七日試走了鳳凰徑段七改道部分,在炎夏中登上牙鷹山、大磡森、分流頂等群峰,感覺艱辛,使我往後對這段印象都有點保留。翌日去了環曝罟灣及環萬宜,重點當然是曝罟灣基圍堤,當時發現原來坐著過便能安全對達對岸。六月廿四日,是三大郊野公園之生日,當天去了操麥五半至八,順道穿過三個郊野公園為其「慶生」。六月二十八日,去了初操樂善盃長線,也許因前一天練了間歇上斜跑後力竭,加上天氣熱,令我只操到北潭凹便忍不住退出。六月廿九日,去了玩城門環雙塘,由美田邨出發,繞上下城門一圈至美田邨結束。路線輕鬆卻讓我拾回很多兒時回憶,感覺很有趣。六月三十日,郊遊途中到了石壁山火瞭望台探奇,最記得登上那小山途中無限上網的情景!

2018 年 7 月,第一天便遇上麻煩。一號當天登上仙茹峰途中收到天文台特別天氣提示,知道有雷雨帶接近,只好登完仙茹後回頭下山,途中見到一些山友不知情下繼續上山,實是令人擔心,結果才剛下到自然教育經便雷響了,冒雨乘車回到大埔。雨下了個多小時便停,於是吃個東西後又再去登山,經九龍坑山去流水響水塘。七月八日,去了一睹全港最宏偉的梧桐寨瀑布,怎料下山後又是開始下雨,只好乘車離去。七月十日下午,去了閒遊橋咀洲,觀賞聞名遐邇的「菠蘿包石」及島上連島沙洲,並往夏門灣登船回程。七月廿一日,穿了雙新鞋漫遊麥四及大老山,翌日從黃石碼頭逆走麥二至萬宜,登上當時未開放之標尖角觀景台後,到東壩乘當天首航的 9A 小巴離去。七月三十一日,終於無懼酷熱下,下定決心操完了全條樂善盃長線,為十二月之比賽作了一個好準備。

2018 年 8 月,是風雨偏頻的一個月份。首個星期天晴,四號去了首操大嶼 1.5*M (大東-鳳凰-鳳凰),翌日又去了登吊燈籠及環新界東北,經荔枝窩順道紀念一年前那有趣的訓練營。繼八號去了操大嶼 M 後,天氣開始轉差,到八月十六日才有機會操夜奔沙田坳登大老山頂來回。十八號一探響石軍車路登大帽山及禾秧山脊 (松樹徑) 落老圍,途中下了兩次幾分鐘的短暫陣雨。八月十九日早上大雨,只能午後去跑沙田-大埔-大美督-大埔-馬鞍山-沙田 共 46KM 柏油路,還要是後段冒雨完成的。之後亦是風雨天,直到廿六日操了一轉大嶼 M,其餘日子也是在運動場練跑為主。

2018 年 9 月,首個星期天氣仍不穩定,五日下午在酷熱下去了操麥一、二,初時超辛苦,到西灣時漸轉多雲,赤徑時開始聽到遠方雷響,到北潭凹時天始變黑,原來雷雨區掃正西貢,當時邊乘車走邊看到雷擊在面前,但最少能完程,實屬幸運。九月八日,仍是天霧天,冒雨操了針草帽,亦是這年最後一次單獨操針草帽。翌日天氣轉好,去了操麥四、五。九月十五日,颱風山竹來臨前夕,在全年最酷熱的一次下去了操麥四、五。山竹後一星期。山雖照操,但有些路段被塌樹阻擋。直到九月三十日,天氣轉涼,去了走一尖西灣,是繼五月後再次登上蚺蛇尖。

2018 年 10 月,首日去了操大嶼 M 及鳳五至六,六號亦去了操大嶼 M,原約了前輩翌日操大雙坳,怎料當晚太緊張失眠了,失眠下翌日只好中途加入,頂硬上操小雙坳。十月十三至十四日,分兩日操畢 LT70 整段賽道,然後十七日重陽登高,又是去了操大嶼,這次首次操雙 M,可惜回程時下大雨,邊撐傘邊登山勁狠狽,幸好最終仍平安完成。之後開始休腳,為月底比賽準備,故十月廿日去了鴨洲吉澳閒遊,在山竹破壞下,吉澳郊區多處不通行,折騰了好多時間。翌日閒遊逆麥二,卻因東壩小巴大排長龍被迫連走麥一出去,笑說自己休腳休到走了 27KM 路!十月廿七日,LT70 越野跑步比賽大日子,可是同樣失眠,加上天氣極炎熱下,勁保守地用了 15 小時多才完程,到終點時尾班車已過,卻碰巧夾到外藉賽手乘的士回東涌,問題是上了車後才發現忘了取回 drop bag!

2018 年 11 月,從 LT70 恢復過來後,三號當天便去操大雙坳,首次操畢大雙坳!多得當天偏清涼的天氣,十一個多小時便完成了,沿途更有大量操毅行的山友陪伴,入黑也不怕。美中不足是吃了變壞的能量食品,回家後嘔了好一會。翌日無足夠恢復下遊走東澳古道、象山及獅山,結果就是受傷了,唉。十一月十一日,與友人去了澳門,順道走了趟路環疊石塘山及黑沙水庫,見識到澳門郊野細小之一面。翌日負傷操長線 — 麥七至十,幸好勉強能完成。十七日去了最後一次操樂善盃長線,天涼下終能在四小時內完成。翌日開始下決心操 Translantau 100 線,先操 SP-CP3 一段,想不到比想像中辛苦。廿四日再操一次港島徑順全走,但翌日天氣轉壞,下了一整天雨,只能閒遊大坑墩風筝場一帶。

2018 年 12 月,首天已隆重地玩一尖三咀四灣這長線,幸在預先密謀策略下得以十一個小時順利完成,為年尾寫下一壯舉。翌日比想像中累,只好閒遊彌勒山、深屈道及大澳虎山,並吃了好吃的蠔餅。十二月八日,正值樂善盃前一天,閒遊逆鳳八、七及分流郊遊徑。九日樂善盃,終於沒失眠,而且天氣比預測好,到完賽時才下雨,亦因此有了個理想的成績。下午雨停後去了遊北潭、榕北走廊及岩頭山,在山頂上冷得發抖。十二月十二日,去了遊一尖五灣,是第一次同一日內兼登蚺蛇尖、米粉頂及西灣山,不過當天吹強陣風,在蚺蛇尖上連穩步也有點困難。十五日,輕鬆試 TL100 CP6-7 一段,翌日原想玩杯靈雙渡,可惜忽然在沒預警下吹來潮濕氣流,新界西沿岸濃霧,趕緊坐車回頭,到東面的油塘起走衛徑段三至五。十二月廿二日,聖誕假期開始,先來一個逆走港島徑之操媡,當天熱得異常,操也辛苦,用時已不重要,不過卻換來欣賞到美景及山頂夜景之機會。廿五日去了逆走鳳九至七,順道一採多個主要營地的情況。翌日登吊燈籠,西脊上東脊落,終於試畢吊燈籠四脊了,唯發現往鎖羅盆、榕樹凹一段路被山竹大肆破壞,至今難以通行。廿八日去了遊麥四、五,但後段忽想到改登獅子山,並經望夫石下降至紅梅谷。翌日天氣寒冷,去了遊昂坪救援徑、地塘仔郊遊徑、大東山至白芒一段及奧運徑,重拾了很多回憶,唯大東山上寒冷得可怕。十二月三十一日,去了逆走麥徑三二一,邊倒數邊追逐 2018 最後的日落餘暉。



戊. 總結
2018 年的行程豐盛,使我難以忘懷,仍極度不捨其逝去。2019 年面對之不明朗因素增加,唯望能夠保持郊野參與之質與量。現階段先集中準備好接下來的兩個大型越野跑步比賽 — TL100 及逆走 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