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午後馬屎洲短遊之旅

2019.07.09
午後馬屎洲短遊之旅


沙欄 (沙欄路) (起) > 三門仔總站 > 三門仔新村 > 大埔地質教育中心 > 三門仔兒童遊樂場 > 元洲仔村水上原居民殯葬區 > 連島沙洲 > 元洲仔村水上原居民殯葬區 >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經水茫田、貝殼灘、七彩泥岩、石英網脈、「龍落水」差異侵蝕地貎、馬腰、海蝕平台、褶曲及斷層地貎) > (原路折返) 三門仔新村 > 三門仔總站 (三門仔路) (終)

出發時間:1:40pm
天氣:多雲,氣溫介乎 31-32°C (天文台) / 31-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8.76KM (18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注意潮汐高度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504784

-
是天為七月九日,亦是離受難日將近矣,
因此決定作一次最後出行,以紀念這年五六七月開心行山之旅!
不過,是天天氣不穩,早上有幾陣驟雨,因此不敢貿然登山,
想了想後決定一遊從未走過的三門仔、馬屎洲一帶,
使我又增加了對香港地質之閱歷了,
現在兩園八景之中,就只剩下果洲群島、甕缸群島及赤洲三景未到訪過而已。
很巧合地,這也是繼去年七月十日午後橋咀洲短遊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723856297710465) 後,
剛一年後再一次發動午後地質閒遊之旅!

中午一時左右到達大埔墟站,並登上 20K 小巴前往三門仔。
由大埔墟至三門仔之路程雖沒有很遠,但是車程卻要半小時,
主要是在大埔墟及八號花園一帶繞路,已費了近十五分鐘,
終於明白大埔汀角路一帶原來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

因太心急,當小巴駛進沙欄,以為到了總站,便下了車,
後才發覺這為特別班小巴經沙欄,故我其實早了下車。
沒關係,就多走八分鐘路程回到三門仔總站吧,
其實就是走進鹽田仔半島,但我很少這樣稱呼,免得與西貢那邊的鹽田梓有所混淆。

過三門仔總站旁之顯眼石刻,前行便進入三門仔新村,
這裡感覺挺特別的,就是要走進漁民村屋旁的鐵棚下,才能到達三門仔村南面。
聞說三門仔的村民最初其實也是來自西貢塔門與高流灣,難怪有種似曾相識的建築風格。
後於白沙頭洲東北部定居,因建船灣淡水湖而得遷來鹽田仔。
值得一提,就是村口最出有一家士多,亦是此後路途唯一一處的士多。

到步後,先到由環保協進會營運的地質教育中心拜訪一下,可惜該中心在平日是不開放的,只能看看中心外的告示板資訊。
看過後,便稍作回頭,回到三門仔兒童遊樂場的路口,朝上山方向進,
這小山不高,沿山腰走過,最高位置只有約五十多米高,且沿途是柏油路段,
過了潮汐資訊板後的路段,會見到很多山墳,
是天也見數名工人在修山墳。

走約十二分鐘後,會見一石造涼亭,再走約八分鐘下山路,便會到達連島沙洲,
這個連島沙洲發展得相對較成熟,
沉積物之多,使其可以處於高達 1.8M 潮汐水位中仍未被覆蓋,
若非遇上天文大潮,相信無論潮漲抑或潮退也能輕鬆走過。
這與橋咀洲那邊實在差別很大。

走過連島沙洲後,便是馬屎洲特別地區的牌坊及木造涼亭。
此時亦遇上數名遊客正值離開小島,
而我才剛卻踏足馬屎洲準備參觀地質景點。

馬屎洲特別地區,屬兩園八景中的赤門景區,
其地質年代為二疊紀時期,有著約二億八千萬年前歷史,
相比香港其他主要地質景點 (黃竹角一帶除外) 都稍年長。
於馬屎洲中,可輕易觀賞到泥岩、粉砂岩、砂岩及石英岩之沉積岩,
並能清楚見到褶曲、斷層內部作用及風化、侵蝕等外部作用影響 (如海蝕平台) 下之獨特地貎。

踏上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一開始沿水茫田邊緣走過,不一會便見到貝殼灘,
說穿了,這其實也是一個滿佈貝殼的沙灘而已。
續前行,便會見到七彩泥岩,泥岩為沉積岩其中一種顆粒較小的種類,主要由黏土組成,質地較軟。
再往前走,便能見到附帶石英網脈之岩石,
是岩石受擠壓而產生裂縫後,熔岩流進其中,冷卻而成,
但這相對上較不顯眼,需要稍作專心方能意識到。

沿林中的岩石小徑走一會,便會見到一似曾相識的差異侵蝕地貎,
沒錯,這叫做龍落水,與東平洲所見到的很相似,
都是因為較堅硬的岩石更大程度地抵抗了風化與侵蝕,
而突了出來,形成像海邊的一條龍。

過了龍落水後,便稍為靜了幾分鐘,進入了一樹林溪位,這叫馬腰。
直到再次聽到海浪聲,便到了另一奇觀 — 海蝕平台了。
海蝕平台在香港也挺常見,就是昔日海平面高水位之時期,
岩石受海浪浸蝕而形成一道深而長的缺口,
久而久之,缺口頂下陷,海蝕崖形成,
重覆的侵蝕作用會使海蝕崖向後退,形成顯而易見的海蝕平台。
海蝕平台主要於沉積岩園區看見,因為沉積岩之層狀結構有利橫向侵蝕形成。

續前行,很快就到了馬屎洲自然教育徑之盡頭,
這裡會見到一些褶曲及斷層作用形成之地貎,
另外還有香腸狀構造的岩石,簡稱香腸岩,
這是泥岩裡面夾雜砂岩,經長時間擠壓後形成之腸仔紋理,
屬褶曲作用其中一種,不過就在香港較為罕見了。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就在這裡結束了。
在這個接近盡頭的角落,是可清楚看到船灣淡水湖主壩,
是天更見多人在玩風帆。
其實若值潮退時期,是可繼續綑邊繞其一圈回涼亭的,
不過是天水位高,顯然就不可能,
故此還是原路回頭吧。其實這 1.7KM 之自然教育徑,
若專心走,廿四分鐘便能走完了,
當然,這非一般行山泥徑,岩石之間凹凸不平,走著時總也要格外留神的。

回到木造涼亭,此時約為三時半,
見時間尚早,便在涼亭小休了十分鐘,
但發現蚊滋較多,最後還是急著走了。
其實涼亭後遇有一小徑疑似通往牛寮下的,但見樹枝擋路,前方亦設立了「此路不通」的路標,
相信要闖也不容易。

再原路回去三門仔總站,
這次走得比較暢順,只用了廿五分鐘左右便到達,
然後小巴不一會就來,於是乘車離開,結束是天馬屎洲短遊之旅。

總括而言,馬屎洲是一個很有地質價值的地方,
但其自成一角的地理位置,使訪客必須走回頭路才能離開,
不像荔枝窩那樣四通八達,又不像東平洲般,島上活動豐富得足以玩一整天。
若是平日計劃一天遠足行程,實難以安排參觀馬屎洲,極其盡也是馬屎洲八仙嶺連走吧。
曾聽聞馬屎洲上有流浪狗,是天卻完全沒發現,
而三門仔新村一帶也沒狗,所以這方面大可放心一點。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