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酷熱下 大欖涌郊遊徑全走 及大欖涌水塘環塘之旅

2019.08.24
酷熱下 大欖涌郊遊徑全走 及大欖涌水塘環塘之旅


大欖隧道轉車站 (起) > 馬鞍崗管理站崗 (八鄉路) > (大欖涌郊遊徑) 井坑山 (三角網測站) > 四排石山 (三角網測站) > 黃茅嶺 > 白水嶺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大欖涌水塘越野單車徑 (畔塘小徑) > 麥徑段十 (近 M186 標距柱) > 大欖涌水塘副壩 > 白石坑越野單車徑 > 大欖涌水塘主壩 > 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 > 大欖林道 (大欖自然教育徑)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棠燒烤區 > 大棠山道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2:12pm
天氣:天晴酷熱 有煙霞 吹西北風一至三級,氣溫介乎 33-36°C (天文台) / 31-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5.97KM (82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34374

-
隨著強烈熱帶風暴白鹿靠近南海一帶,是天本地食正下沉氣流,
天氣酷熱兼有煙霞,這種天氣向來難頂,故此只好安排一些輕鬆一點的行程。
而是次就去了走一趟完整的大欖涌郊遊徑,後加環塘一圈。

中午十二時二到達大欖隧道轉車站,先沿馬路走至馬鞍崗管理站崗,再沿農莊外圍的山徑走,過石橋開始登山。
這段路其實才剛一個多月前來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60620504034039),但是天重臨,竟嚇見原本密草蓋腳的平地,
竟然一下子變地了光頭泥地,連一些小樹也被砍掉了,只剩下一堆檳榔。
遺憾不知道此處究竟是政府土地還是私人農地,當然亦不明白將植被除根之用意何在。

走約數分鐘,便到達一分岔路口,左轉是往引水道,
而是天則選擇右轉,續走大欖涌郊遊徑登上井坑山。
是天發覺漁記應該有在近月做了剪草工作,上次雜草阻路的情況稍為減少。
又走了數分鐘,下了一點坡後,竟見有一鋪得很好的小徑能直接由大欖隧道轉車站上來,而且取道直接得多,
若非志在全走大欖涌郊遊徑,相信走捷徑上來能省卻一點時間 (及體力)。
過了此路口位後,便開始迅速上山。

登井坑山的路也蠻斜,在是天下沉氣流影響下,難免覺艱辛,幸好路不算崎嶇。
登山沿途有不少開揚位置,途中更有一柏油分支路能下達錦上路西鐵站,明顯是由民政事務處修建的。
從出發起計約走了四十分鐘,便到達井坑山山頂 (約高 235 米),
山頂除郊遊徑外,尚有另一小徑能下達凹頭濾水廠外圍,再登上對面的掌牛山,曾於去年初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77956352300461)。
但留意,凹頭濾水廠並沒有正規的撤退路線 (因濾水廠入口是鎖上的,而想爆林穿過則是難如登天)。

是次續沿郊遊徑走,離開井坑山後不久便有一木涼亭,是天雖食下沉,但卻出奇地在山頂有涼風,
於是也忍不住在此涼亭小休十數分鐘,感受一下獨自在井坑山上面對四面迷糊景象的另類浪漫。
大欖涌郊遊徑之特色個人認為有兩,一是浮沙碎石上下坡多,二是椅子多,
真的,全程起碼見到十張以上的椅子,甚至從井坑山過四排石山途中,
每隔一兩分鐘便可見一椅子,這情況在其他郊遊徑是較少見到的。

小休過後,續走郊遊徑,隨即便要來個 deep V,登上對面的小山峰,
此段郊遊徑同時也是郊野公園範圍之分隔線,郊遊徑左方為大欖郊野公園範圍,且為企業植林區,
而右方則不屬郊野公園範圍的未開發土地,因此有些人會選擇來這裡 x camp 的。
過了一小山,便開始登上四排石山頂,
山頂除有全程兩個涼亭之另外一個,更設有三角網測站。
此時亦見到是天唯一一個在大欖涌郊遊徑見到的山友。

離開四排石山,別以為就輕鬆了,可開心下山到大欖涌水塘,非也。
四排石山與大欖涌水塘之間還隔著黃茅嶺及白水嶺,全部皆要上下數十米海拔高,
而且路上極多浮沙碎石,部分鞏固泥級的石塊在日久失修下移位,要小步小步地走過,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加上此時溫度高近 36°C (根據天文台),可說是迫近人體溫度,即使慢慢地走也感一點吃力。
白水嶺頂亦有非官方小徑可直下至大樹下西路植林區,
那裡前身為採泥區,與大棠採泥區一樣,主要供當年填平魚塘發展天水圍新市鎮之用。
好不容易,用了近四十分鐘才從四排石山下降至大欖涌水塘塘尾,正式完結大欖涌郊遊徑之行,
5.5KM 的路程,連小休全程竟用了兩小時十五分鐘才走完!(當然其多達 480M 的上攀也走得慢的原因之一)。

回到大欖林道,續走數百米至吉慶橋旁木涼亭大休,此時約兩時半。
經過兩個多小時高溫之戰後,即使是天沒有出盡力,亦已覺疲累,
便大休了近半小時,兼吃了帶來的一盒曲奇餅作為是天午餐。
約下午三時零五分,再次起行並踏上是天第二部分 — 大欖涌水塘全環塘之旅!

大欖涌水塘於 1952 年開始建造,1957 年落成,總容量約為 2049 萬立方米,
以儲水容量計算,為香港第四大水塘 (以面積計算為第三大),而其特別在於水塘範圍內十數個小島,
水溢滿時,一個個數不盡的小島浮現在眼前,景色美絕,因而常被稱為「千島湖」。
亦因為大欖涌水塘佔地面積達 1.70 平方公里,為城門水塘之兩倍多,因此環其塘一圈需時甚久,
以至有決心選擇環塘一圈的遊人不多。
有見最近一星期興起環塘活動,因此是天決心一試環大欖涌水塘一圈。

從吉慶穚起步,先是穿過永吉穚,踏上大欖涌水塘越野單車徑 (畔塘小徑),
路很漫長,走了足一小時才完結,到塘尾接回麥十林道。
幸好是天單車友不多,因此尚算能享受漫遊畔塘小徑之樂趣。
約四時三過副壩,踏上白石坑越野單車徑,又在沙石路走了約三十六分鐘,
直至到達一木涼亭為即完結,此後的路段便是柏油路為主,亦象征環塘完成了一半有多。

在木亭小休了數分鐘,後穿過長長的主壩,踏上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
這段路上下斜不急,因此走得蠻輕鬆。此時亦能看到在煙霞中若隱若現、夕陽西下照映著的千島湖,實在別有一番滋味。
沿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走著,穿過自 1952 年開始發展之植林區,中後段駁回大欖自然教育徑。
全程走約五十五分鐘,便到達圓墩郊遊徑出口,對面就是直剷落吉慶橋之小路。

沿小路走,林有點密且路頗窄,需格外留神。但路程不長,
約四分鐘便能直抵吉慶橋,就此完成了環塘一圈,14.5KM 路程,用時三小時五分鐘!
此時已是六時二,距離天黑只有約四十五分鐘,絕對不夠時間走回大欖隧道轉車站,
因此用了最安全的方法,沿林道走回大棠路,抵達時約七時一,剛好觀賞到日落前後呈現著橙色彩霞皂的天空。
不一會便有港鐵巴士來,便乘車回元朗市,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