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九龍站至九龍坑 (經九龍水塘、城門水塘及九龍坑山) 之旅

2021.04.25
九龍站至九龍坑 (經九龍水塘、城門水塘及九龍坑山) 之旅


港鐵九龍站 (起) > 圓方 > 天橋往佐敦道 > 渡船街 > 塘尾道 > 荔枝角道 > 東京街 (經港鐵長沙灣站出口) > 廣利道 > 蘇屋巴士總站 > 斜坡通道 > 大埔道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城門郊遊地點十五號場 > 城門水塘觀景台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 (小休) > 半閒亭 > 石頭角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元墩下 (碗窰路) > 新屋家、下碗窰 (碗窰路) > 達運道 > 港鐵大埔墟站 > 南運路、頌雅路 > 富亨商場 > 富蝶邨地盤 (頌雅路) > 富亨康樂徑 > 玉秀峰 (三角網測站) > 九龍坑山 (發射站) > 九龍坑山舊軍車路 > 九龍坑橋頭 (山記士多/大窩東支路) (終)

出發時間:11:52a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稍後有一兩陣驟雨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24-28°C (天文台) / 20-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32.00KM (127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九龍站/圓方 >--(時長 1hr 3min,路長 5.78KM,攀升 30M)--> 蘇屋巴士總站 >--(時長 28min,路長 0.92KM,攀升 196M)-->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時長 14min,路長 1.04KM,攀升 7M)--> 大埔公路 >--(時長 57min,路長 4.18KM,攀升 204M)-->
城門燒烤區 >--(時長 1hr 43min,路長 7.05KM,攀升 335M)--> 鉛礦坳 >--(時長 23min,路長 1.65KM,攀升 8M)-->
碗窰路 >--(時長 34min,路長 2.82KM,攀升 2M)--> 港鐵大埔墟站 >--(時長 20min,路長 1.74KM,攀升 14M)-->
富亨商場 >--(時長 8min,路長 0.57KM,攀升 7M)--> 富蝶邨地盤 >--(時長 26min,路長 0.87KM,攀升 258M)-->
玉秀峰 >--(時長 23min,路長 1.26KM,攀升 175M)--> 九龍坑山 >--(時長 45min,路長 4.07KM,攀升 33M)--> 九龍坑 (橋頭)

-
是天多雲及有霧,且天氣預報稍後時間會有雨,實在沒有興緻去玩景觀優美之路線或穿林,因此決定一走反傳統「行山」路線,由九龍站徒步至九龍坑!
九龍站與九龍坑,兩者名字相似,一字之差卻相隔甚遠,其中前者位處九龍半島之最西南角落 (油尖旺區),後者卻位處新界東 (大埔區西北邊緣),
用 OSM 地圖計算,單是駕車的話,取道最近也需 30KM,車程半小時,若乘公共交通工具則需一小時以上,但若用雙腿將其連接起來又如何呢?
是天決定一試取道郊野公園來往兩地,尋找出連接兩地之最佳化步程,趁是天稍涼,一於立決心出發。

來到九龍站,此乃港鐵東涌綫與機場快綫車程,兩者統稱機場鐵路,為玫塊園計劃下的十大基建之一,並隨著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及東涌新市鎮落成而投入服務,
其中東涌綫於 1998 年 6 月 22 日率先投入服務,初期運作之晚上八時,而機場快綫則於翌月 6 日才正式運作,九龍站成為兩個提供預辦登機手續的大型機鐵站之一,列車最高營運速度高達 135KM/H,為當時香港境內鐵路之最!
時至今日,隨著東涌新市鎮之不斷擴張,以及西九龍沿海物業發展,東涌綫之客量相比當年大為增加,為了在未來進一步加密班次,港鐵正計劃將其換成 CBTC 信號系統、在香港站以東設置掉頭路軌代替入站前之波口位及提升機電設施等工程。

離開九龍站,沿扶手電梯上走,便來到九龍站上蓋之大型商場 — 圓方,事實上,九龍站周邊為標誌性頂級物業,包括有全港最高的環球貿易廣場,亦有高尚住宅如天璽、凱旋門、君臨天下及擎天半島等。
但一步出圓方,眼前便迎來大小不一的舊樓,沿行人天橋步往佐敦道,轉入渡船街,一路上都是街景,部分位置衛生欠佳,亦有一些路口被工程阻擋,
其中較引人注目的相信是油麻地果欄,那邊留有大量鐵皮搭建之臨時構建物,此類建築在市區絕對難逢。

在鬧市中沿渡船街走並接上塘尾道,感覺空氣質素欠佳,但也理會不了這麼多,不久後轉入荔枝角道,及後沿東京街走至廣利道,再次回復清靜。
原來轉眼已抵達蘇屋巴士總站,於其後方的斜坡梯級上登至大埔道,橫過天橋後再走過隧道,便見右方有路上山,而此段路亦是我首次走。
取靠左的路上山,初段為斜坡維修通道,及後是一些晨運園地,斜度頗高,有點費力,直至到達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路程方再次變得輕鬆。
沿教育徑走向大埔公路,沿途以下坡為主,感覺甚為輕鬆,沿途亦有不少遊人。

來到大埔公路,橫過馬路並進入金山路,沿路上走至走私坳,再下降一小段接上孖指徑泥徑前往城門燒烤區,沿途景觀開揚,但是天天色不佳,風光欠奉。
城門燒烤區人流不少,幸而汽水機尚有一些能量飲品售賣 (但收費水機則已售罄),補給過後便朝城門水塘主壩前進,同樣極為熱鬧。
及後踏上畔塘徑,全為柏油路,但勝在取此道前往鉛礦坳路程最短,一直沿路上走,沿途見到兩頭熟悉的黃牛,
至最高點時刻意進去郊遊地點十三號場看看,發現原先的城門水塘觀景台被翻新及命名為「拾翠坪」,但感覺有點古怪。

回到畔塘徑,下降至半閒亭時走至塘邊賞賞風景,見到有牛吃草,接著走向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緩緩上登至鉛礦坳,收費水機同樣售罄,不過公廁水喉果然有微量水源。
沿衛徑下降,沿途為石砌路,不一會下抵碗窰路,沿路下降並走經運頭塘至港鐵大埔墟,此時已為五時三,但天色漸昏暗,感覺不妙。
在車站店鋪買了一些壽司吃,趕急下只好邊走邊吃,怎料一步出車站,便感到雨點,只好冒著微雨續走。

由港鐵大埔墟站走至富亨商場幾乎為直路一條,在商鋪購買一支能量飲品後,便來到邨後之頌雅路接上柏油級上登玉秀峰,此乃登上九龍坑山最直接之方法,相比沿衛徑從大埔頭登山節省一些時間與體力。
值得一提,是天所見此山徑被命名為「富亨康樂徑」,不清楚是官方抑或民間自發命名。
一直上走,沿途偶爾見到有人下山,至玉秀峰山頂時見到是天最後一對行山友,而此時開始步進霧海裡,景觀開始模糊,固然也看不見九龍坑山山頂上的發射站。

好不容易「打完大佬」,來到九龍坑山近頂之平地,此處本是打卡之勝地,是天則見有一些新加上的晨運椅子。
原來此時已為六時八,將近日落,趕緊沿舊軍車路下山,來到首個路口之涼亭時開始入黑,幸而此段路尚算安全,在夜裡下走也沒驚險,一直走至九龍坑橋頭村口時剛好為七時半,是次很幸運同樣沒預到狗。
來到九龍坑,亦象徵著九龍站至九龍坑之行程完結,趕快在村口巨石碑自拍數張印證行程圓滿結束,再看看紀錄,原來用了七小時半走了足 32.00KM!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24 午後 大嶺峒東脊-平托坑山-龍蝦灣-橫山徑觀爛排-坐佛岩-刀片脊-二戰海防測距站-大坑墩 之旅

2021.04.24
午後 大嶺峒東脊-平托坑山-龍蝦灣-橫山徑觀爛排-坐佛岩-刀片脊-二戰海防測距站-大坑墩 之旅


大坳門迴旋處 (起) > 大嶺峒東脊 (經 231M、254M、273M 山頭 > 龍蝦灣郊遊徑 (C3201 標距柱) > 大嶺峒 (三角網測站/大嶺峒觀景台) > 平托坑山 > 龍蝦灣郊遊地點/清水灣騎術中心 > 石灘 > 橫山徑 (近觀爛排/綠蛋島) > 坐佛崖/刀片脊 > 大雞坑 > 二戰海防測距站 > (續走橫山徑至) 大坑墩停車場 (清水灣道) > 大坑墩觀景台 > 大坑墩燒烤地點 > 放風箏地點 > (原路折返) 大坑墩停車場 (清水灣道) > 大坳門迴旋處 > 大環頭路巴士站 (大坳門路) (終)

出發時間:2:52pm
天氣:多雲 吹東風二級,氣溫介乎 23-24°C (天文台) / 23-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8.70KM (550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大坳門迴旋處 >--(時長 47min,路長 1.35KM,攀升 197M)--> 大嶺峒 >--(時長 30min,路長 1.58KM,攀升 12M)-->
龍蝦灣郊遊地點 >--(時長 1hr 55min,路長 2.35KM,攀升 268M)--> 二戰海防測距站 >--(時長 22min,路長 0.84KM,攀升 25M)-->
大坑墩停車場 >--(時長 21min,路長 0.64KM,攀升 9M)--> 大坑墩放風箏地點 >--(時長 17min,路長 1.81KM,攀升 36M)--> 大環頭路巴士站

-
是天雲量增加,相對前一天較為涼快,因此決定一走計劃已久且具一點挑戰性的路線 — 清水灣半島東岸及大嶺峒東脊。
行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前半段是大嶺峒東脊及龍蝦灣郊遊徑,登上大嶺峒的路線可真不少,其中最輕鬆當然是從大坑墩停車場後之龍蝦灣郊遊徑入口上走,若要走小徑,最直接則非大嶺峒東脊莫屬。
大嶺峒東脊起點就在大坳門迴旋處附近,一下車走兩分鐘左右便可見到滿佈絲帶的小徑入口,初段走在林裡,感覺有點陰森,不久後出林,先來到  231M 山頭,不過是天沒有攻其頂 (攻頂路線林木甚密)。
於近頂處橫過,與另一條東脊小徑 (入口距離大坳門迴旋處稍遠) 滙合後再續上走至 254M 山頭,近頂處有一開揚位置十分適合賞景,當然少不得近觀果洲群島。

續走不久,來到 273M 山頭一帶接上龍蝦灣郊遊徑,此郊遊徑僅長 2.3KM,與黃龍坑郊遊徑長一致,不過難度就低得多了,由 C3201 標距柱位置多走三兩分鐘便上抵大嶺峒山頂,對上一次到訪為前年年底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17036911725728)
大嶺峒高 291M,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及觀景台,相對其以北之平托坑山 (高 216M) 更高,成為龍蝦灣郊遊徑之最高點,當然少不了遊人聚集。
拍照賞景後,便續沿徑下山,沿途開始見到爛排,而因是天天色昏暗且濕氣稍重,景觀稍遜。
一直下走,經過平托坑山後,再下降便來到龍蝦灣郊遊地點,旁邊為清水灣騎術中心,是天巧合見到有學員在騎馬,亦是難得能近距離觀賞到馬匹的一次。

看過後,便沿小徑下降至石灘,此石灘以卵石為主,不過垃圾較多,此時已為四時四,但人流也不少。
賞景一會後,開始來到行程第二部分 — 清水灣半島東岸橫山徑,難度亦明顯較前半段高上不少,單是入口處便要手足並用上登了,而且此段土質鬆散,需格外小心。
過了入口攀爬位置後,沿小徑前走,算是正常穿林路線,此時其實已能遠見爛排,較為突出的當然是綠蛋島部分,其中心位置有一凸出部分,滿佈綠色林木,與其周邊之淺棕色礁石成一強烈對比,遠看正正像鍋裡的一件煎蛋,算是清水灣東岸之一大特色。

約沿小徑走半小時,終來到與爛排 (包括綠蛋島) 之最近距離位置,此處其實有隱徑可下降至岸邊,不過即使下去,也需涉水方能到達島上。
是天見到不少遊人在島上嬉水,不一會見到一些快艇正在搶灘登岸,怎料多走一會,過了五時正後,島上遊人竟全消失,綠蛋島忽然回歸寧靜。
續前行,沿途不時需上上落落,略費氣力,而且部分位置支路甚多,若不留神或會錯走了上山的路線。
再走一會,不知不覺來到了坐佛崖之處,另一邊則是刀片脊,此岬角有如刀片般狹窄,是天因時間關係,沒有嘗試走至盡頭,僅近觀後便離去。

之後至大雞坑的路段算是全天最難的部分,皆因怪石嶙峋,大量花崗岩露頭偏佈在山坡上,需要小心翼翼地跨過無數石隙,速度想快不快不了,就在此時竟見有一群行山友朝反方向而來。
一直走至大雞坑,此乃一石河,橫過後來到一陡峭泥坡,不過泥坡上有充足的隱密踏足位,因此可不用借助繩索也能輕易上走。
過了這關後,再穿林上登約十分鐘,便來到二戰海防測距站之遺跡所在地,測距站原本有兩層,不過已破難不堪,後方有一窯洞,但其前方對開之空曠平地為觀景之勝地,而我當然亦在此小休數分鐘,而其以西有一個破爛的三角網測站。
小休過後已近六時五,是時候下山到大坑墩去,從測距站後方繞過並開始下山,沿途同樣是密林路,但相對剛才的易走,一直走近廿二分鐘便接回龍蝦灣郊遊徑入口 (近停車場),成功返抵大坑墩,此時剛好為日落時間,大坑墩處也有不少遊人,雖沒人在燒烤,但就意外見到有一些人露營。

難得來到這裡,決定一臨放風箏地點,這處是甚為令人感覺舒服之處,不過原來轉眼間我也有一年多未有來過了,對上一次是 2020 年 2 月,亦為令人絕望之 xx 肺炎開始之時。
賞景一會至入黑後,計準巴士班次便開始折返至停車場,及沿清水灣道走至大坳門乘巴士離去,成功在地圖上走出了一道有趣的「新月形狀」路線。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23 午後 上一村、針草帽 之旅

2021.04.23
午後 上一村、針草帽 之旅


安蔭巴士總站 (起) > 安捷街 > 葵涌大坑尾村 > 上一村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三角網測站)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終)

出發時間:2:58pm
天氣:大致天晴及炎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1-31°C (天文台) / 20-4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93KM (133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安蔭巴士總站 >--(時長 24min,路長 1.33KM,攀升 119M)--> 城門燒烤區 >--(時長 12min,路長 0.76KM,攀升 11M)-->
城門水塘主壩尾 >--(時長 51min,路長 1.58KM,攀升 347M)--> 針山山頂 >--(時長 7min,路長 0.47KM,攀升 2M)-->
針草坳 >--(時長 47min,路長 3.26KM,攀升 248M)--> 草山山頂 >--(時長 17min,路長 1.08KM,攀升 34M)-->
鉛礦坳 >--(時長 56min,路長 3.13KM,攀升 375M)--> 四方山坳 >--(時長 23min,路長 1.64KM,攀升 196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44min,路長 4.48KM,攀升 3M)--> 荃錦坳

-
是為星期五閒日,適逢有餘暇,兼在高空反氣旋影響下天色明朗,決定簡單一遊景觀及體能兼備之針草帽,當作是踏進盛夏之序幕。
是次選由安蔭巴士總站起步,先走經大坑尾村,接上一村上登城門水塘,大坑尾村及上一村皆為寮屋區,其中上一村更是兒時常踏足之地。

寮屋是香港的特色,大量非原居民 (加上非新界之原居民,他們同樣沒有丁權) 在上世紀為了獲得安穩及人道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在私人農地或官地上搭建寮屋掙扎求存。
當時的政府尚有自知之明,不單沒有強拆村民之所,更主動為寮屋區提供改善基建配套,其中房屋署轄下之「改善寮屋區事務組」正正為村民興建水務、浴室等配套設置,是天所見的上一村也留有一個殘舊的浴室。
另外政府也成立了「寮屋管制組」 (俗稱「寮仔部」) 為寮屋作詳細登記,登記寮屋可合法留存,並且獲編一組紅字標記作記認,此後寮屋人口資料被凍結,再不允許新登記。

後來呢?踏進九十年代,政府開始邁向特衰作風,不單停止了對寮屋的改善工作,亦不斷有意無意打壓寮屋居民,大量無謂的城市發展無情剝奪了寮屋居民之家園,而特惠補償金額亦有所下降,計算方法取巧,村民慘遭遺棄,終得在冰冷無情的「石屎森林」中載浮載沉。

現行政策中,因寮屋戶主沒有合法業權,政府一般不容許受影響清拆之寮屋區作集體搬村及為新建之房舍發放牌照,其中例外的是橫台山菜園村,當年適逢大量保育人士加入抗爭行動,加上村民之努力爭取,間接令該村得以另覓地重建成菜園新村,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之巧合。
但除此之外,近年的寮屋收地個案普遍以一段段傷痛故事作結。現時香港政權已崩壞,為保育而抗爭之成效已遠不如當年,而政府堅持採取得過且過之態度,忽視寮屋居民之生活習俗,實為一種暴政下之霸權行為,絕不能接受。

說回上一村,留守的村民其實還多,幸而此村位處城門水塘之緩衝綠化帶,相信可見之未來被收地之機會甚微,村民相信可暫放下心頭大石繼續居住好一段時間。
參觀過寮屋區後,便續上走至城門水塘,一到燒烤區便見到三頭熟悉之黃牛,再走至主壩又見到多一頭黃牛,果真有緣份。
走至主壩尾並開始登上針山,由於是天天氣炎熱,加上為留力供接下來的周末登山,是天決定放慢速度,以極輕鬆之步伐登上針山山頂,結果就用了四十七分鐘才到頂。

山頂上之風光優美,由於風勢比預期大,煙霞沒想像中嚴重,在山頂上也忍不住賞景一會。對上一次登上針山已是月初之麥徑全走跑營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808542055908535),但當天下雨兼大霧,沒景可賞。
離開針山,過針草坳後上走至草山,途經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路口附近竟見一大群獮猴,而沿途開始感覺清靜,遊人減少。
是天決定加走一小段至草山山頂打個卡,是較為罕有之做法,之後下降至鉛礦坳,見兩部收費水機又售罄了,不過洗手盤之水喉居然有小量流水。

小休一會,約五時十開始續上登至四方山,同樣保守慢速上登,但極有幸沿途看到日落的鹹蛋黃,至四方山下山一刻更見到日落鹹蛋黃消失之一瞬間,絕為是天意外收穫,初時沒見遊人,臨尾才見到一群露營友。
之後沿大帽山林道上走,見到西北方位之上空有一些橙色晚霞,甚為吸引,上走至雷達站閘口時開始入黑,此時已為七時二,並見到小量遊人。

之後沿車路下山,間中停留拍攝夜景,天氣好,景觀甚為引人入勝,難怪龍友也不少。
但拍照之代價就是花上不少時間,差點忘記了要趕八時正的 51 巴士,只好在後半段慢跑下山,過閘口後之停車場居然難得僅有兩輛私家車,完全是靜得意料之外。
之後續慢跑至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見到店鋪仍在營業,不過蓮姐應該進了鋪後工作,由於時間趕急,沒暇與其打招呼,趕著下降至巴士站後剛好趕得上巴士,結束是天令人放鬆之針草帽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20 晚上 城門水塘賞蝶園 閒遊

2021.04.20
晚上 城門水塘賞蝶園 閒遊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起)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菠蘿壩)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賞蝶園 (賞月) > (原路折返)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道 > 可風中學巴士站 (荃灣城門道口) (終)

出發時間:6:16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雲,氣溫介乎 19-2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8km (5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 >--(時長 16min,路長 0.71km,攀升 51m)--> 賞蝶園 >--(時長 17min,路長 1.46km,攀升 5m)--> 可風中學

-
當天想去初步了解一下城門水塘夜裡的遊人數量,於是選擇下午六時方乘小巴前往城門水塘,再慢步至賞蝶園,並在此待至入黑。
當天雲量稍多,僅間歇看見月色,其餘時間只好拿出電腦上網,並留意遊人數目,在夜裡逗留近四小時,留意到數次有遊人途經,間中更有音樂聲,整體比想像中熱鬧。
至晚上十一時方離開,步行約十五分鐘至和宜合道,乘車離去,結束是次城門水塘夜間體驗。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9 晚上 大嶼山 大浪灣引水道 閒遊

2021.04.19
晚上 大嶼山 大浪灣引水道 閒遊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羗山道) (起) > 宏貝道 > 大浪灣引水道/狗嶺涌引水道 > 「霍德別墅」 > (原路折返)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羗山道) (終)

出發時間:5:48pm
天氣:多雲,氣溫介乎 20-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5.37km (10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小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時長 33min,路長 2.23km,攀升 54m)--> 「霍德別墅」 >--(時長 24min,路長 2.3km,攀升 53m)-->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
當天再一次在傍晚才出發前往南大嶼,不過是次一嘗沿大浪灣引水道漫步,居然見到有露營友,走至「霍德別墅」一探這座荒廢了多年但仍有定期保養的政府物業。
之後再稍稍折返一處空曠位置坐下賞月,可惜雲量多,賞月不成,只好打開電腦思索眼前難題,至晚上九時七方起步,快步折返沙咀巴士站,同樣乘上晚上十時之 11 巴士離去。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8 牙鷹山-尖峰山-182 山頭-古道往萬丈布-狗嶺涌東-大浪灣營地-石壁引水道 之旅

2021.04.18
牙鷹山-尖峰山-182 山頭-古道往萬丈布-狗嶺涌東-大浪灣營地-石壁引水道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大澳觀景台 > 牙鷹山 (三角網測站) > 小徑 (途經 362M、316M 山頭) > 尖峰山 > 335M 山頭 > 鳳徑段六 (L053 標距柱) > 凌風亭 > 荒田、182M 山頭 (耶穌、聖母像) > (原路折返) 鳳徑段六 > 能任亭 > 古道往凌風石澗上游 > 萬丈布 > 分水坳 > 狗嶺涌 (東) (狗嶺涌引水道) > 大浪灣引水道 > 大浪灣營地 (沙灘) > (原路折返) 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嶼南道 > 塘福引水道 (經水口郊遊區) > 水口 (鳳徑段十 L100 標距柱) (嶼南道) > 下橫壟巴士站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2:48pm
天氣:大致多雲 吹東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2-26°C (天文台) / 21-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54KM (99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38min,路長 2.67KM,攀升 46M)--> 牙鷹角 >--(時長 57min,路長 1.93KM,攀升 367M)-->
牙鷹山山頂 >--(時長 23min,路長 0.83KM,攀升 54M)--> 尖峰山 >--(時長 38min,路長 0.71KM,攀升 21M)-->
鳳徑段六 (凌風亭) >--(時長 17min,路長 0.59KM,攀升 28M)--> 登上 182M 山頭並折返凌風亭 >--(時長 1hr 3min,路長 3.65KM,攀升 295M)-->
分水坳 >--(時長 23min,路長 1.67KM,攀升 4M)--> 狗嶺涌 (東) (引水道) >--(時長 28min,路長 1.94KM,攀升 11M)-->
大浪灣營地 (沙灘) > >--(時長 49min,路長 3.61KM,攀升 112M)--> 石壁 (宏貝道) 公廁 >--(時長 37min,路長 2.87KM,攀升 49M)-->
水口郊遊區 >--(時長 12min,路長 1.02KM,攀升 10M)--> 下橫壟巴士站

-
正所謂:「苛政猛於虎」。隨著特衰的無情政策強推出爐 (例如免檢之放寬),相信香港的短暫平靜即將結束,是時候趁最後機會好好利用四月餘下的好天周末一遊我喜歡之嶼西。
是天前往大澳的人流遠比想像中少,連大澳巴士也能輕易在中途站登車,到達大澳市中心亦沒感到人頭湧湧。
隨意沿鳳徑替代路段登上牙鷹山,初時沒追求速度,在大澳觀景台處更停留好一會賞景及查看財經資訊,一直上走至牙鷹山山頂,沿途僅見零星遊人。

是天濕氣較重,能見度不太高,至於風勢,確實是大的,但因位處嶼南,東風潮被高山阻擋下未至感受到強風。
在牙鷹山山頂賞景,忽然想到連接牙鷹山與尖峰山之隱徑已於月前被打通成一條明顯小徑,因此決定試走此路,記得我曾在去年嘗試探了一小段此徑,當時林木茂密得行走困難,加上有刺植物甚多,走了一小段便沒意慾繼續下去,
是天再臨,情況果然大相逕庭,路寬闊得甚至可以連手套也不用帶,亦僅用了 23 分鐘便由牙鷹山走至尖峰山,沿途也見數群遊人,包括跑山友,想不到此小徑已被廣傳。

尖峰山主峰高 339M,其東北偏北有一副峰高 335M,唯兩者山頂皆被林木包圍,風景未至開揚,亦沒有太多誘因使我停留,於是走過後便開始下山,
原來由尖峰山副峰下降至鳳徑段六近凌風亭一段斜度稍高,且路況有一點崎嶇,部分位置需手足並用。
下降至鳳徑段六時,見到對面有一小徑穿過廢田,於是又好奇進去看看,原來走一會能到達數個荒廢房舍,其已被林木包圍,其中一廢屋更被大樹樹根重重壓著,但竟然還未倒塌,真奇妙!
再繼前走,經過一破爛山墳後,便來到 182 山頭,此時見到兩根奇特之白色柱,其實剛才在尖峰山下降時已留意到此兩根神秘柱體,此時近觀,才知道原來是聖母像及耶穌像。
對於這此地方竟然會設有天主教之聖像實感不思費解,畢竟此情景在香港較少遇到。
而此處風光亦算開揚,後方也有小徑可下抵大澳坑尾一帶,但不知有沒有惡狗。

參觀過後,便沿原路折返鳳徑,再上走一會至能任亭,此時已為四時一左右,小休一會後,續取荒廢古道上走,沿途林木稍密,但設有絲帶,而路面則是殘舊之柏油路,
與龍仔悟園後方之古道路況相似。
一路走著,中段有隱徑可下抵凌風石澗,再走便能上抵凌風石澗上游,連石橋也齊備,遇有捷徑能通往剛才牙鷹山與尖峰山之間的山坳。
來到古道之最後段,路況明顯變差,塌樹處處,需爬過倒塌的竹樹而過,最後沿稍斜的泥徑上抵駁回農用車輛柏油路,再沿路上走至萬丈布,沿途當然會經過普陀精舍,那裡去年被砍掉林木後,終於也不再顯得陰森。

過萬丈布後,經水壩駁鳳徑段五上登分水坳,再經羗山郊遊徑下降狗嶺涌 (東),沿途不見遊人,下抵狗嶺涌引水道時已為五時四。
及後沿引水道朝東走,一直至大浪灣營地入口時內進看看,原來此營地規模龐大,有高中低多層營位,與石欖洲營地設計相似,不過大浪灣營地最能吸引遊人的,相信非近岸處莫屬,是天竟見有人在紮營!
同時,因應 2019 年大嶼西南海岸公園之成立,此處特設一個巨大告示板張貼相關資訊,這應該是我首次見到此海岸公園之在地告示 (分流那邊沒有相關告示)。

大浪灣營地之沙灘海岸景觀尚算優美,而靠西處更可綑邊至另一個沙灘及對出之白角,可惜是天正值東風潮及潮漲,未有一探,但也見遊人從白角處回程中。
原路折返引水道,再朝石壁水塘前走,到達石壁公廁時已為六時九,接著沿石壁水塘之主壩 (羗山道) 走,風光優美,正值日落時分亦令我想起三年前的鳳凰徑全走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53885294707566)!
接著進入塘福引水道,此時天已入黑,走一小段至水口郊遊區,沿途照舊無人,再下抵嶼南道乘巴士離開,結束是天有趣之嶼西遊!

PS. 最近事務繁忙,故省略了一些較為簡單且重覆性之行程紀錄,例如日前曾短遊石壁郊遊徑及印洲塘郊遊徑之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7 午後 犁三古道-牛屎湖村-苗三古道 之旅

2021.04.17
午後 犁三古道-牛屎湖村-苗三古道 之旅


烏蛟騰小巴總站 (起) > 九担租 > (犁三古道) 犁頭石 > 三椏村 > 三椏公廁 > 牛屎湖坳 (牛屎湖山腰) (97mPD) > 牛屎湖村 > (原路折返) 三椏公廁 > (苗三古道) 紅石地貎觀賞區 > 三椏涌 > 下苗田 > 上苗田 > 九担租 > 烏蛟騰新屋下 > 烏蛟騰巴士總站 (烏蛟騰路) >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終)

出發時間:2:30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氣溫介乎 21-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3.53km (385)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烏蛟騰小巴總站 >--(時長 1hr 2min,路長 4.80km,攀升 85m)--> 三椏村 >--(時長 26min,路長 1.37km,攀升 89m)-->
牛屎湖村 >--(時長 20min,路長 1.34km,攀升 68m)--> 三椏村 >--(時長 1hr 12min,路長 5.72km,攀升 138m)--> 烏蛟騰小巴總站

-
當天天色不佳,濕氣甚重,不如放下時間競賽,嘗試去新界其中一個偏遠村落享受一個下午,午後乘車出發前往烏蛟騰,並沿犁三古道步行往三椏村,想不到士多遊人也不少。
接上郊遊徑段前往牛屎湖村,乃一個已完全荒廢的村落,在深在林中的廢墟渡過一個多小時,沒電話訊號,可與外界隔絕,藉此感受一下另類的隱世氣息,畢竟以往我的類似體驗多在南大嶼,是次於新界東北的體驗甚見獨特。
五時二起步回程,沿郊遊徑折返三椏涌,再沿苗三古道走回烏蛟騰,沿途冷清,至六時九抵達小巴總站,居然有一輛小巴特意提早前來,離開烏蛟騰時全車僅我一人,意外獲得特快回程體驗。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3 午後 石壁郊遊徑 閒遊之旅

2021.04.13
午後 石壁郊遊徑 閒遊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市集 > 昂平路 > 比丘尼塔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石壁郊遊徑 > 石壁燒烤區一號場 (塘福引水道) (觀星) > 石壁水塘 (石壁警崗巴士站) (終)

出發時間:5:00pm
天氣:天晴,氣溫介乎 24-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7.80km (8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35min,路長 2.33km,攀升 58m)--> 心經簡林 >--(時長 1hr 22min,路長 5.33km,攀升 27m)--> 石壁水塘

-
2021 年 4 月可謂人生其中一個難忘的時刻,當時正值人生旅程轉接時期,忽然多了一個休閒的特長假期,於是忽發奇想,多次在閒日午後及晚上到訪偏遠郊區感受自然氣息。
當天黃昏才到達昂坪,23 巴士全程居然只有兩名乘客,先參觀一下比丘尼塔,沿途見到憎人,接著沿石壁郊遊徑下降塘福引水道,沿途僅見零星跑山友。
來到引水道之燒烤場地時天已將近入黑,於是在此逗留觀星,慶幸當天天色明朗,萬里無雲,觀星效果很理想,在夜裡逗留三個多小時,僅見一名操山友,果然是寧靜的好地方。
攜帶了電腦來,又有薯片,三個多小時不知不覺便過去,步行乘搭 11 巴士,登車時已是晚上十時,難得在至愛南大嶼逗留至這時間,實為一個難忘回憶。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1 糧船灣深度遊 (大蛇灣-北丫-東丫-白腊-七重石灘-牛頭-近觀破邊洲) 之旅

2021.04.11
糧船灣深度遊 (大蛇灣-北丫-東丫-白腊-七重石灘-牛頭-近觀破邊洲) 之旅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起)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深篤-淡水灣海岸) > 大蛇灣 > 北丫 > 糧船灣天后宮 > 東丫 > 白腊 > 白腊仔 > 七重石灘 > 牛頭 (岬角) > (遠觀萬柱海岸) > 觀洞坳 > 撿豬灣崖頂 > 花山東岬角 (近觀破邊洲) > (原路折返) 撿豬灣崖頂 > 萬宜水庫東壩防波堤 > 萬宜水庫東壩 (壩尾涼亭)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 (西貢萬宜路) (終)

出發時間:12:44P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1-26°C (天文台) / 22-4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37KM (69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沒有攀爬;有村狗 (東丫及白腊)

--
行程概況:
北潭涌 >--(時長 1hr 19min,路長 5.58KM,攀升 99M)--> 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路口 >--(時長 1hr 13min,路長 3.64KM,攀升 108M)-->
大蛇灣 >--(時長 17min,路長 0.96KM,攀升 70M)--> 北丫 >--(時長 18min,路長 1.18KM,攀升 19M)-->
糧船灣天后宮 >--(時長 23min,路長 1.32KM,攀升 66M)--> 白腊 >--(時長 19min,路長 0.84KM,攀升 12M)-->
白腊仔 >--(時長 22min,路長 0.42KM,攀升 33M)--> 七重石灘 >--(時長 20min,路長 0.71KM,攀升 58M)-->
牛頭 >--(時長 39min,路長 1.33KM,攀升 150M)--> 花山東岬角 >--(時長 16min,路長 0.61KM,攀升 27M)-->
萬宜東壩防波堤 >--(時長 14min,路長 0.89KM,攀升 44M)--> 萬宜東壩 (壩尾涼亭) >--(時長 8min,路長 0.54KM,攀升 4M)--> 萬宜東壩小巴總站

-
又是一個晴朗的周日,好天假日或許所剩無幾,因此決定趁機一遊西貢東一我向來較少踏足的隱世地區 — 糧船灣南岸。
先是沿麥徑段一走至萬宜西壩,是繼上周復活節麥徑全走跑營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808542055908535) 後,再一次走同一段,話說近來巴士公司加強了西貢東之周末巴士服務後,少了車程顧慮,的確甚能吸引我即興出發去西貢東。
來到萬宜西壩,陽光普照但有清風送爽,體感不太炎熱,看到五輛計程車停泊在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對開之草地,草地上有一大群黃牛 (早年被漁記遷來),原來又是餵草的義工在開工,隔著遠距離也感受到牛群此刻之幸福。

接上前往大蛇灣之小徑,沿途路況尚算良好,但因林木較密,而且大多是堅實的枝節,每每前進便被碰到疼痛,感覺並不好,有點像環湖出咀那種路,此小徑連同糧船灣群村,我曾在一年多前到訪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772023379560413)。
先沿深篤上方繞過,此海灣船隻扣留中心,違法之船隻會被扣在這裡,但有些船主不願繳交罰款取回,使大量棄船因風吹雨打而致殘破不堪,雖說「爛船也有三分釘」,但當中有些遊艇外觀幾乎完好無缺,令人甚為疑惑。
之後續走,沿途見到數條小徑通往海岸 (包括企人石處),相較去年僅為隱徑,是次所見小徑明顯被打通,但基於是天時間有限未有下去一探,而沿途也見到數群遊人,算是靜中帶點旺。

走了約七十分鐘小徑,終來到大蛇灣,是天見到海灣處有大量遊艇停泊開派對,而大蛇灣本身雖為一個已荒廢之「失樂園」,房舍已破爛,但是天竟見草地上有一群人在露營,未知是否業權人士。
大蛇灣於七十年代至千禧年代皆曾三度被開發, 分別曾大肆舉行天鵝船漫遊活動、泰菜館以至名為「熊仔頭」的大蛇灣度假中心 (Club Captain Bear),可惜最終也未能有所成就,
其中 2006 年曾試業不足一年便結業的度假中心更淪落廢墟至今,明明此灣對外常有遊艇停泊,但是陸上卻顯荒涼,
就連當年又一城 Rainforest Cafe 主題餐館結業後被收購過來的模型長頸鹿、大象等都被早前颱風所破壞了,只剩森林守衛及猩猩仍然「倖存」。

續沿小徑走著,此段碎石甚多,路況有點崎嶇,幸而路程不長,不一會來到北丫,村口貼上了必須戴口罩進村之告示,語氣極為嚴厲。
再沿一系列之村屋之外圍走過,沿途見到一些村民,一直走至盡頭便見一橋,右方有一涼亭,這裡亦為上走西貢萬宜路之路口。
右轉續走至東丫的路程不太長,僅需十數分鐘,經過糧船灣公立學校後,便能抵達一個大廣場,旁有天后官及碼頭,再向前見有餐館,被迫繞經餐館至東丫村落,每次途經被問是否光顧也總感覺尷尬,但若不走經餐館,便需上山繞大圈。
不知是否我運氣不好,每次經過東丫也總會遇上狗隻 (但有些網友曾表示完全沒見狗),是天更見三頭狗,其中一頭在吠,加上是天糧船灣群村較為清靜 (未有見大型團隊),因此打消了到沙橋之念頭。

直接沿柏油徑過白腊,此時陽光與海灘開始映入眼簷,此處向來是人流最多的糧船灣群村,不過僅一年沒來,變化卻大得使我驚嚇,整個渡假村轉眼已成形,更設有大量活動場地,更有一群仿外國風格之彩色小屋,唯獨沙灘處尚算保持自然景貎,不過士多收費較為昂貴 (相比西灣、鹹田灣等士多明顯昂貴),而衛生間看似已不再向外人開放 (據聞早月曾發生火災)。

參觀過白腊後,沿小徑走白腊仔,此乃一個規模細小之沙灘,是天見到一群人在挑選海藻。
之後沿小徑上走至山坡,朝七重石灘進發,臨到石灘時有一些分岔路口,其中一條支路可下抵石灘,但斜度極高兼全是鬆散泥沙,危險性極高,還是走回較平緩之正路更好。
走過七重石灘,這個石灘是由卵石造成,穩步走在上面也需一定技巧,算是石河之低階版本,而此時石灘處尚有數群遊人。

之後沿小徑登上,走過去牛頭,此乃一個岬角,下望黃鮎灣,站在牛頭處可賞到一整個糧船灣海,能直視甕缸群島 (甕缸洲、伙頭墳洲、橫洲、火石洲、番鬼倫洲、沙塘口山),更能見到東心角 (近白腊岬角) 之木棉洞 (海蝕拱)。
此處可謂杏無人煙之處,加上有大量碎石及小山坡,感覺像來了長咀,若平日只沿西貢萬宜路走著,是不會想像到原來糧船灣也有一處風光這般引人入勝之地。
在此小休一會兼賞景,乃全日最為身心舒暢之時刻,曾幻想過若終身看著這片景象想必很不錯,但想到香港這個地方對於非親政府人士之容納空間實在是越來越窄,不知道未來在這個城市,還剩下多少喘息的空間?

續沿小徑前走,路面岩石泛黃帶紅,實是奇特,不一會面前迎來狀觀之花山,而另一邊則是有「萬柱海岸」之稱的懸岸峭壁,仔細能看到大量六角岩柱。
留意西貢東面向太平洋一帶岩石風化極為嚴重,是很脆弱兼無法受力的,切勿胡亂綑邊。
沿小徑走向觀洞坳,此時萬宜東壩映入眼簷,再下降至撿豬灣崖頂,此乃一個石灘,有小徑可輕易下降到岸邊,那裡遇有一顆「牛屎石」,不過是天未有下去近距離觀尚賞。

趁尚有時間,兼走至花山東岬角處近觀破邊洲,我曾在三年多前去過這裡,是天再遊,發現沿途皆有興建郊遊徑之痕跡,似乎全新的花山郊遊徑即將打造好了,都不知是好是壞。
此處除近觀擁有大量六角岩柱之破邊洲外,更能從一個特別的角度觀賞由 7000 顆錨形石拼合而成巨大防波堤,每顆錨形石重 25 噸,是用來吸收在東風潮下來自太平洋之猛烈海浪能量,以免堤壩被侵蝕。
觀賞過後,沿路折返並走向防波堤方向,由於正路之貓梯被鐵欄圍封,需在近海方向沿岩壁小心翼翼地下降至防波堤,但尾段需先下降至堤底,再靠前人放置之石塊借力上升回路面,也需一定心思。

之後沿路面行走回東壩涼亭,此時天已開始入黑,走至小巴總站時見到有三十餘人在候車,詢問下仍可入隊,為免走至近九時,決定破例一次就此結束行程。
結果等了近十分鐘便能登車 (因剛好有一人吉位),小巴用了近十六分鐘抵達北潭涌,在全車共識下再直出西貢,八分鐘後抵達麥邊,算是另一種難得的特快體驗!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10 石壁 162 山頭-羗山東南脊-靈會山-牙鷹山-大澳 之旅

2021.04.10
石壁 162 山頭-羗山東南脊-靈會山-牙鷹山-大澳 之旅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起) > 宏貝道 > 斜坡維條通道 > (隱徑往) 162M 山頭 (三角網測站)> (隱徑往) 舊羗山郊遊徑 > 羗山東南脊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 靈會山 > 分水坳 > 萬丈布 > 牙鷹山腰 > 大澳觀景台 > 牙鷹角 > 番鬼塘 > 大澳海濱長廊 > 大澳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2:36PM
天氣:大致天晴 頗乾燥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9-25°C (天文台) / 19-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05KM (75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狗 (近萬丈布及南塘村)

--
行程概況:
石壁水塘 >--(時長 40min,路長 0.94KM,攀升 92M)--> 162M 山頭 >--(時長 48min,路長 0.36KM,攀升 118M)-->
舊羗山郊遊徑 >--(時長 51min,路長 0.68KM,攀升 269M)--> 羗山 >--(時長 29min,路長 2.37KM,攀升 161M)-->
靈會山 >--(時長 24min,路長 2.12KM,攀升 49M)--> 萬丈布 >--(時長 39min,路長 2.85KM,攀升 86M)-->
牙鷹角 >--(時長 19min,路長 1.76KM,攀升 26M)-->大澳海濱長廊 >--(時長 21min,路長 0.87KM,攀升 4M)--> 大澳巴士總站

-
是天一探久違了的嶼西,因有點趕急忘了帶帽子,而天氣又比預期好得多,只好走一些樹蔭較多的路線,想了想,倒不如一走期待已久的石壁 162 山頭及羗山東南脊吧。
已經好一段時間未有穿林了,隨著港人移民的時節越來越近,相信沒剩下太多時間能在香港玩穿林,趁現在還未正式入夏多穿一次林吧,幸而是天所遇到的蜘蛛網不多。
石壁 162M 山頭景觀開陽,站在石壁水塘主壩上能夠清楚遠觀此峰及環繞其之大樹,不過此山頭並沒有任何正式路線上登,僅有一條由宏貝道公廁附近的斜坡維修通道頂之崎嶇隱徑可直達山頂。
沿途屢見塌樹,且小徑碎石較多,斜度又不低,不時需手足並用借力方能穩步上升,不過沿途能回望石壁水塘及鳳凰山一帶,風光實是優美。

162M 山頂上設有一個矮標,景觀依然開陽,實為賞景勝地,但相信會上來的遊人少之又之。
逗留了一會後,續前走下降一小段,至山谷處路線開始模糊,塌樹處處,且殘舊絲帶偏稀疏,因此需花點心神覓路,值得一提,這裡有大量帶刺植物,為此行增添難度。
在林中找著找著,最後終上抵舊羗山郊遊徑,此徑於 2008 年因山泥傾瀉而永久關閉,唯現時路肧尚算清晰。
眼前望到的接續小徑,正正是羗山東南脊,路況明顯相比剛才的 162M 山頭路線好上不少,但斜度也不低,感覺有點像青龍脊、根頭脊那種路況。

一直上走,不一會開始出來,換來極為開揚之景觀,這次連石壁的直升機坪及大浪灣等地也清晰可見,亦能直擊與石壁水塘之距離越來越遠,實為視覺之一大享受。
上走至一巨石陣,跨過大石,不一會便接回鳳徑段五及抵羗山山頂,此時剛好無人,能靜靜享受著大嶼美景,最顯眼當然是直視著的鳳凰雙峰及其之間的鳳壁石澗。
在山頂停留了一會,臨走時終見一跑山友,之後與其吹水登上靈會山,沿途無其他遊人,感覺舒適,抵頂山頂後又拍照一番後便下山,那跑山友續走鳳七替代路段至狗嶺涌,而我則朝萬丈布方向下降。

由於此時已為六時,為趕及在日落前能到達牙鷹山附近觀賞鹹蛋黃,是次選較短的路線下降萬丈布,再轉往牙鷹山,
但不知為何在 L047 標距柱附近見到一頭狗朝反方向上走,同時聽到慈興寺傳來連綿不斷的唸經聲音,更萬丈布見到私人田地之復耕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印象中也壽備了起碼三年。
之後到牙鷹山腰時剛好見到日落鹹蛋黃的最後一面,賞畢後趕著下山,至牙鷹角時天已全黑,再沿路走回番鬼塘,經過南塘村第一間屋旁見到有村狗,之後就一直平靜。
走至大澳海濱長廊時見尚有廿分鐘才有巴士,因此停下來細賞大澳夜景,遠至珠海、澳門也隱若可見,大澳這邊光污染輕微,能看到滿天繁星,可惜再引人入勝的自然美景,在暴政底下也終得枉然,邊走邊回想這個城市當初是如何走至如此無可挽救之地步,如今為時已晚了。
最後字軌巴士班次 (經沙咀) 提早了四分鐘開出,塘福打後都是企位。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06 午後 芙蓉山-響石-妙高台-四方山-大埔滘 之旅

2021.04.06
午後 芙蓉山-響石-妙高台-四方山-大埔滘 之旅


三棟屋村巴士站 (起) > 老圍路 > 老圍公立學校遺址/老圍村公所 > 三疊潭村 > 圓玄學院 (正門) > 老圍南坊村 > 城門引水道 > 芙蓉山 (三角網測站/大帽山郊遊地點 1 號場/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 川龍林道 > 響石墳場 (荃灣響石車路) > 響石脊 > 妙高台 (山火瞭望台) >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四方山 > 燕岩頂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近鉛礦坳) > 大埔滘林道 - 滘鉛段 > 大埔滘林徑 - 黃/啡路 > 大埔滘林徑 - 藍路 > 大埔滘林徑 - 紅路 (經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3 號郊遊地點) > 大埔滘林徑 - 紅/藍路 (經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2 號郊遊地點) >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1 號郊遊地點 > 大埔滘林道 - 滘鉛段 > 松仔園 > 松仔園巴士站 (大埔公路 - 大埔滘段) (終)

出發時間:1:32pm
天氣:大致天晴 有煙霞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27°C (天文台) / 20-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49KM (101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三棟屋村巴士站 >--(時長 28min,路長 1.14KM,攀升 67M)--> 圓玄學院 >--(時長 29min,路長 0.82KM,攀升 174M)-->
芙蓉山 >--(時長 41min,路長 2.03KM,攀升 154M)--> 響石墳場 >--(時長 54min,路長 1.37KM,攀升 304M)-->
妙高台 >--(時長 29min,路長 1.34KM,攀升 164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22min,路長 1.67KM,攀升 3M)-->
四方山坳 >--(時長 47min,路長 3.16KM,攀升 59M)--> 鉛礦坳 >--(時長 1hr 23min,路長 5.78KM,攀升 73M)--> 松仔園巴士站

-
來到復活節假期的最後一天,完成麥徑跑營後稍感疲累,因此是天決定輕鬆遊一些具備清明節特色的地點,結果參照了去年重陽期間的響石脊登妙高台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359349717494440)。
先沿老圍路上走至圓玄學院,這條路近年每逢春秋兩祭都封路,以解決早年塞車之問題,途中加遊了老圍公立學校遺址,內裡全是破爛了的雜物。
接著沿老圍南坊村之柏油級上走至引水道,再沿級上登芙蓉山,體力尚未恢復故走得較慢,沿途可欣賞到荃灣新市鎮之全景。

芙蓉山山頂處設有郊遊地點及觀景台,此時人流也不少,賞過景後便續上走川龍林道,再駁上響石車路至響石墳場,沿途見有私家車駛過。
是為清明節,最貼節的節日特色當然是去墓地,而我慣常的做法是逢春秋兩祭都會一訪響石墳場,這裡可算是香港唯一位處海拔三百餘米之大型私人墳場,
主要是供原居民安葬,但有一部分劃予全完堂,作為當年興建地鐵之換地補償方案,目前可見整個墳場不斷在擴張,以容納近年的安葬需求。
是天見到也有數群人在掃墓,同時也見到墳場有黃牛。

穿過墳場,踏上響石脊,登妙高台沿途尚算熱鬧,不過因煙霞較大,景觀稍為失色。
好不容易踏足妙高台山頂,山火瞭望台依舊是半年前的狀態,看來已呈半荒廢狀態,而附近則見數群人在露營。
逗留一會後續登上大帽山雷達站,踏上車路後人流固然急增,是天天色不算好,但起碼沒霧,拍照了好一會才醒起原來時候不早了,
趕緊下降四方山坳,再沿泥徑走至鉛礦坳,四方山上的黃牛全面出動,又吸引了我花時間觀賞,結果到達鉛礦坳時已近六時三。

接上林道朝大埔滘方向進發,本來是天其一目標是要參觀藤王 (需由 2 號郊遊地點後之小徑上走數分鐘方到達),可惜為時已晚,走至半途已入黑,唯有留待下次,
不過是天也照樣沿林徑 (四色徑) 下山,而非續走車路,感覺所耗時間相差無幾。
在漆黑的林中慢走,順道測試一下上周購買的迷你夾燈,的確是挺便利的,不一會到達林徑入口之公廁,疏洗後沿林道續下山至松仔園,再乘車離去,結束是天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4.02-05 復活節假期四日三夜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 另加東梅古道 之旅 (負重:15kg)

2021.04.02-05
復活節假期四日三夜 麥理浩徑全走跑營 另加東梅古道 之旅 (負重:15kg)


第一天: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糧船灣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萬宜路) > 浪茄山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 百足地 > 吹筒坳 > 西灣 > 鹹田灣 > 大浪村 > 大浪坳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第二天: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第三天:
沙田坳 > 雞胸山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禾塘崗南峰 (麥徑段八) >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第四天: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田夫仔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佛祖廟 (伯公坳) (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 > 關帝廟 (二坳仔) > 架空電塔 > 麥徑段十 M183 標距柱 > 掃管笏村路閘口 > 大欖涌引水道 > 屯門健身徑 > 井頭上村 > 何福堂書院 (青山公路 - 新墟段) >
(牛膳及乘巴士到東涌) > 東環巴士站 (迎禧路) > 中石化油站 > 東涌東填海區海濱長廊 (經企頭角) > 行人隧道 > 白芒 > 牛牯塱 > 大蠔新村 > 紅花顏 > 亞婆塱 > 黃公田 > 望渡坳避雨亭 > 窩田 > 銀礦洞 > 銀礦灣瀑布公園 > 白銀鄉 > 大地塘 > 梅窩街市 (梅窩鄉事會路/銀石街) > 梅窩海濱長廊 > 梅窩碼頭

出發時間:2021.04.02 11:10am
天氣:
 第一天:天致天晴 吹微風,氣溫介乎 22-31°C (天文台) / 22-52°C (溫度計)
 第二天:初時天晴 稍後漸轉多雲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32°C (天文台) / 20-53°C (溫度計)
 第三天:多雲及有霧 有幾陣雨 能見度低 吹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8-26°C (天文台) / 18-32°C (溫度計)
 第四天:大致多雲 初時有幾陣雨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8-24°C (天文台) / 18-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13-1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08.93KM (5111M) (麥徑全走) + 9.02KM (233M) (東梅古道)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及村狗 (西灣、鹹田灣、嶂上、沙田坳及荃錦坳)
行程軌跡:

--
行程概況:
北潭涌 (巴士總站) (11:10) >--(時長 15min,路長 0.77KM,攀升 2M)-->
麥理浩徑起點 (11:24-11:28) >--(時長 2hr 32min,路長 10.22KM,攀升 224M)-->
浪茄山 - 麥二起點 (14:00) >--(時長 4hr 57min,路長 14.28KM,攀升 735M)-->
北潭凹 - 麥三起點 (19:01-19:14) >--(時長 1hr 3min,路長 2.97KM,攀升 273M)--> 嶂上 (20:22)

嶂上 (08:46) >--(時長 2hr 12min,路長 6.11KM,攀升 371M)-->
水浪窩 - 麥四起點 (10:57-11:17) >--(時長 4hr 56min,路長 13.02KM,攀升 908M)-->
基維爾營地 - 麥五起點 (16:16) >--(時長 1hr 13min,路長 3.71KM,攀升 132M)--> 沙田坳 (17:28)

沙田坳 (08:35) >--(時長 2hr 33min,路長 7.29KM,攀升 328M)-->
大埔公路 - 麥六起點 (11:08) >--(時長 1hr 22min,路長 4.40KM,攀升 205M)-->
城門燒烤區 - 麥七起點 (12:27-13:27) >--(時長 2hr 49min,路長 6.94KM,攀升 651M)-->
鉛礦坳 - 麥八起點 (16:17-16:32) >--(時長 3hr 21min,路長 8.85KM,攀升 618M)-->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19:54)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08:00) >--(時長 2hr 18min,路長 9.54KM,攀升 230M)-->
吉慶橋 (10:19-10:39) >--(時長 3hr 31min,路長 12.46KM,攀升 285M)--> 何福堂書院 - 麥徑終點 (14:10)

東環巴士站 (迎禧路) (15:57) >--(時長 28min,路長 2.01KM,攀升 16M)-->
白芒 (翔東路) (16:25) >--(時長 54min,路長 3.05KM,攀升 199M)-->
亞婆塱涼亭 (17:21-17:28) >--(時長 1hr,路長 3.96KM,攀升 18M)--> 梅窩碼頭 (18:27)

-
近年香港前景不明朗,很多人也決定移民,面對每況愈下的社會局面,留在香港的日子似乎也進入了倒數階段,離港之前,又有沒有甚麼特別的事情值得去做一次呢?我認為認真走一趟香港四大長途遠足徑不失為一個好的總結儀式。

話說我曾在 2017 年及 2018 年的復活節兩度全走麥理浩徑 (跑營),遊記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25207417575355 (2017) 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15063918589704 (2018),
2019 年我改以越野跑之方式,於三月中大致逆走了麥理浩徑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73249326104492),2020 年則因疫情嚴峻而暫停了麥徑全走,是年是時候趁仍有機會再次以跑營之方式走一趟麥理浩徑,回味一下三、四年前之美好時光。

麥徑全走之方式有很多,其中門檻最低的是分開三至五日分段走,這種方式較為輕鬆,能以輕裝之狀態上陣,晚上在酒店休息,因應香港郊野公園之交通極為便利,此方式在本地極受歡迎。
而跑營 (或稱走營,即計劃地不用任何交通工具,攜同所有露營用具,由 A 點長途步行至 B 點) 對於負重能力之要求較高,但因麥徑沿途設有大量露營地點,在狀態良好下可以三至四天完成麥徑全走。
越野跑則為近年較為新興之玩意,其中「毅行者」歷史最為悠久,參考了起初「麥徑通走」之玩法,在 48 小時內以輕裝方式走畢 100KM,沿途設有補給,通常途中不會睡眠,因此對於「捱眼訓」能力較為講究,近年新辦的「逆走 100」則為毅行者路線之相反,但留意此類活動皆因起終點場地安排及批文之關係,未有完全依照麥徑取道,嚴格上並不是 100% 麥徑全走。

麥理浩徑各段之特色如下:
 第一段:長達 9.5KM 之相對平緩的柏油路段幾乎是全部,車水馬龍確實令人不耐煩,幸而萬宜水庫東西兩壩之獨特景觀為此平淡之一段帶來亮眼點。
 第二段:西灣山成為了行程中之第一個難關,及後迎來大浪四灣,水清沙幼令人難忘,面對著大平洋之浩蕩,與市區高樓斷絕之感在香港難得一見。
 第三段:乃西貢深郊與市區之過渡,途徑西貢西多個山峰,上落坡幅大,在嶂上能找到全段唯一一個驛站,作為重要之補給處,繁囂之西沙路作為此段之終。
 第四段:路長兼上落幅度大,且全段不設補給,給人一個難的印象,馬鞍之後又到黃牛,不過艱辛之行程卻換來美好的新界全景,帶來一趟三小時之奇幻旅程。
 第五段:緊接第四段,開端位處偏僻之高地,但越走卻越接近市區,中段巖如在九龍半島上空極速穿梭,而沙田坳則作為段五前後之分水嶺,繁華之感令人瞬間忘記自己身處郊外。
 第六段:一個字:短!走進水塘,獮猴無處不在,黃昏之時更可見到野豬及野狗,轉眼踏上泥徑,換來荃灣新市鎮之全景,再轉眼就到段六之結尾。
 第七段:繼段四後再一次「打大佬」,針草兩峰吃力不討好,實為鍛練多於享受,唯獨在好天時景觀優美而有所加分。
 第八段:感覺有如麥徑之最後難關,皆因踏足全港最高之大帽山,在其上能遠眺全港各地,風光無敵,走過了白波幾乎完成在望,蓮姐在山腰為遊人打氣。
 第九段:全段柏油路,走在林中平平無奇,亦容易令人迷失時間感,此段之終設於田夫仔,與段十無縫過渡。
 第十段:接續柏油路,很長氣的一段,過吉慶橋後始有亮點,楓香林規模龐大,佛祖、關帝兩廟歷史悠久,接上一小段泥徑令遊人好不容易使出最後的體力,皆因此後便是近兩小時之柏油平坦路段,輕鬆奔向終點。


Day 1:北潭涌 - 嶂上 (起點 - M055)
十一時二在北潭涌起程,一直走向萬宜坳,踏上西貢萬宜路至東壩,沿途人流遠比想像中少,與 2017、2018 年可謂大相逕庭,直至到達東壩,方重拾熱鬧之氣氛。
此時雲量較預期多,天氣雖炎熱,但未有想像中難耐,翻過小山下降浪茄,不得了,熱鬧程度驚人,並發現原來 LTE 覆蓋已擴展至 csl. 及 SMT 兩台,負重關係難作打理,故以保鮮袋包著鞋子以免進沙。
之後登上西灣山算是第一個大考驗,或因太久未有進行負重訓練,是次狀態雖比 2017 年的好,但遠不及 2018 年,幾經辛苦終到山頂,再速速下山到西灣村吃锢飯,作為是天之午餐,亦令我憶起四年前之有趣回憶。
值得一提,此時陸續見到很多逆走 50/100 的參賽者,雖是虛擬跑,但不乏節奏感。

飯後續走,又要再過兩個沙灘,其中鹹田灣之帳篷多至插針也不入,好不容易走過而沒進沙,過大浪村竟見士多沒營業,實為不惑,當年回憶消失了一部分。之後過大浪坳至赤徑又是有點吃力,幸而近赤徑時見到日落。
到達赤徑,此乃 2017 年第一晚之露營落腳地,是天竟見人流如鯽,插針不入,連公廁也大排長龍,急步走過士多又見有人在夾 band,音樂聲極吵耳,難以相信是處於鄉郊之中。

走至北潭凹時天色漸暗,小休過後決心續夜行至嶂上方作結,在此落腳紮營,這與 2018 年那次一樣,不過近橋那邊地滿了,只好走上近士多位置紮營。
及後發現許林士多竟然仍在營業,當時已將近九時,許老闆指近來人流增加,周未皆營業至近九時,起營後購買了一碗豆腐花吃,再自己開爐煮麵 (因為士多已停售麵食),
此時難得老闆有空又沒有其他顧客,因此與其吹水近半小時交流行山心得,已經很久未有試過輕鬆吹水了,這亦是露營才能做到的事情。
之後還遇到兩群同樣是麥徑全走的人,不過他們較為晚才到達,又有逆走 100 挑戰者,其熱血令我想起兩年前的趣事,而我是晚則在近十二時便進營欲睡,但習慣晚睡,一時未能適應,待了好一會才睡著。


Day 2:嶂上 - 沙田坳 (M055 - M101)
第二天天亮自然醒來,其實睡得不太夠,一出營便見到太陽,知道又是晴朗的一天,但不要小覷嶂上晚間幅射冷卻之威力,醒來整個外帳皆是水滴,實是令人頭痛。
好不容易收拾行裝,不一會見到許老闆捍著支裝水上來,為節省時間,點了個麵吃,吃畢便起行,不過也相比 2018 年遲近半小時才起行。
接上麥三餘下路段,此時已很炎熱,實是難熬,走著難得見到雷打石南坡草地有數個帳篷,雖然未不是第一次見到有人在此露營。
過雷打石及雞公山一段極為艱辛,累意始現,同時又遇到另一群跑營人士,不過到雞公山後我又先走了,快速下降水浪窩,當然又是很熱鬧 (繼續有大量逆走跑手),汽水機的能量飲品全售罄,只好靠官方添水器。

大休後接上段四,開始感覺力不從心,上走馬鞍坳一段停下小休了好多次,不過最終也成功「打大佬」,當然需時相比平日輕裝多近倍。
之後在陽光最熾熱的時候走過彎曲山腰,風光異常優美,忍不住停留了十數分鐘賞景,反正此時進度已比「三日兩夜」計劃大幅落後,倒不如改為「四日三夜」慢慢享受一下吧。
及後下降昂平,見到 2017 年第二晚的露營地點,想起那晚霧大得伸手不見五指,到現在仍感有趣。
下降至茅坪坳,本打算只小休數分鐘,怎料遇上一名跑山友,吹水吹了近半小時,該經驗跑手也低估了炎熱之程度,幸得有心人送水繼續逆走行程。

再次起行時,竟然發現天色突轉多雲,炎熱感瞬間消失,實是神奇,因此上登打瀉油坳一段較預期輕鬆,不一會到達這個充滿感慨的地方,這裡令我想起一些事。可謂見證著一個時代的失去之處。
後沿古道走著,想不到連主要澗道也變旱,一直走至將近基維爾營地附近方見流水,不過是次不需要在此取水,用了近五小時終走畢麥四,可謂打破慢之紀錄!

來到麥五,走在林中,能量值不斷下降,幸而往沙田坳之路程不長,好不容易便走至沙田坳道,沿路下坡一段為麥徑最貼近市區的路段之一,又是麥徑之中間點,絕對值得大費周章打卡一下。
來到沙田坳,先去士多大補給,點了一個杯麵、兩份燒賣及一支豆漿,我很喜歡吃這裡的燒賣,是次終有理由大吃一番了。
吃畢後,已為六時許,是時候找是晚落腳點了,這裡沒有官方營地,所以前人一直都只能 X camp,而我此前從未試過在此露營,因為找位置也費了一番功夫,考慮到獮猴威脅及噪音等因素下,最終我找到了一個偏僻的角落露營,還能見到港九及沙田風景,看到大帽山雷達站及草山,見草山一帶傳來光芒,便心知是逆走人士。


Day 3:沙田坳 - 荃錦坳 (M101 - M155)
這個 X camp 位置很有趣,晚上靜得人影都不見,但一天亮便開始見晨運人士,感覺有趣。
收拾行裝及煮食後,便返抵士多,順道買一支豆漿方起行。而是天多雲有霧,一會後更開始下微雨,與預期有很大出入,反而令我想起有點像 2017 年那次的第三天早上般下著微雨,以為夢境又重現。
踏上麥五後段,路面濕滑增加了難度,需小心慢走,或因天氣關係,是天明顯較冷清,感覺有如一般的周六。
好不容易走至九龍坳,在涼亭小休一會,便續登筆架山,途中遇到操練毅行之一群人,有大有小,有趣的是翌日竟在大欖林道再次相見。

過筆架山後下降,沿泥徑走至大埔公路本來很輕鬆,但此時開始感覺累,途中需小休。
橫過公路後踏上金山路,因假日關係不許私家車駛入,不用避車輕鬆得多,但人流也不多,甚至只現獮猴而沒見野豬及野狗。
段六其實很短,不一會便走完大半段金山路,踏上泥徑至城門燒烤區,沿途見到唯一一個舊款的麥徑標距柱。
是年的城門燒烤區氣氛與往年很不一樣,在疫情圍封下變得異常冷清,不過這裡的汽水機及收費添水機也全售罄,只好靠官方添水器,而且早知道鉛礦坳無水,多帶了很多水出發,但卻成為惡夢的開始。

原來城門的官方添水器的水有異味,雖沒肚子痛,但喝著令人感覺不舒服,最終帶了的 3.3L 水源,只喝了三分一左右,其餘也白拿至荃錦坳,實為殘念。
踏上針山,感覺與過往兩次很不一樣,一來之前兩次都是夜行此段,而是次則改為白天走,二是過往兩次走此段都正值明朗天,是次則是異常大霧,東風潮比預期強得多,因為午後繼續下著微雨,坦白說是失色了不少。

針山近頂一段最近進行了路面改善工程,難道相比以往減低,反正山頂白茫茫一片,沒景可賞,不如續走更實際,不過人流也比想像中多 (本以為大霧下會無人)。
續沿林道走至草山,倦意加倍,好不容易堅持到草山,即沿泥徑下降鉛礦坳,忍不著當然要小休一番,果然收費加水機及公廁都沒水,對跑山人士實為一大惡夢。
小休後踏上麥八,為是天之「打大佬」,亦為全個行程之最後一度難關,皆因過了大帽山後便以下坡路為主,幾乎再不用擔心走不到終點。
上走至四方山途中偶爾見到零星遊人,可惜大霧下沒景可賞,此時倦意應該為全程之高峰,往上走著有一種捱的感覺,此感覺曾出現在 2017 年的麥徑全走以及 2019 年的逆走 100 當中,日常輕裝行山是很少遇上的。

至四方山坳時已為六時,再上走至雷達站閘口時已過日落,但同時也得到解脫之感,皆因是天行程戲肉已完,接著就只是慢步下降至荃錦坳之小玩意而已,雖然也不簡單。
從雷達站閘口下降,沿途見零星遊人外,更見不少帳篷,難以想像為何有興緻在霧海裡紮營,我就一定不了。
下降至半途已入黑,同時亦見有營火蟲,可算是是趟行程之意外收穫。過停車場閘口後沿麥徑接上泥徑,而非續沿馬路下降,此乃早年官方改道之一部分。
過禾塘崗後,沿途又見到不少帳篷,而此時體力似乎幾近耗盡 (主要是因為吃不夠東西),幸而捱至蓮姐處 (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路程不長,此時目標就只有一個:去蓮姐處大吃特吃!
再撐了近半小時,終在七時十一抵達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立即鬆一口氣,並連忙點了兩個麵餐及一支豆漿,此時茶水亭已幾乎沒有其他遊人,因此又可以與蓮姐吹水一下,及享受寧靜的微雨夜裡吃著這份不一樣的晚餐。
吃畢後找了一個地方落腳紮營,好處是不用風吹雨打,不好處是必須嚴謹地在早上七時前完成拆營工序,否則後果嚴重。
這晚應該是三天之中睡得最好的一晚。


Day 4:荃錦坳 - 屯門 (M155 - M200)
較了閙鐘,未天光便醒來,完來仍在下微雨,快速收拾行裝,七時前返抵大帽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又見到蓮姐了,點了一個麵餐作早餐,為是次在蓮姐處吃早餐的一次。
此時茶水亭有一男子及一兒童正坐在一角,閒談之下原來該兩人之帳篷前一晚凌晨在妙高台附近被野豬咬破了,當時更是下著雨,想必也很徬徨。
吃畢早餐後,蓮姐客人開始多,而我亦是時候起程走畢最後兩段麥徑了,是第一次這麼早踏足大欖林道,但原來人流也不少,更難以想像單車友竟然這麼早出動。
沿林道走著,初時濕氣仍重及下著微雨,一直下降至田夫仔前濕氣漸減,見到田夫仔士多此時完全無人,但士多改了廿四小時開放,無人時以自助形式運作,加設 CCTV 作監察,而是天沒聽到播歌曲。

一直走至吉慶橋時為十時許,此段乃速度最正常的一段,貼近平日遠足之用時,之後找個位置吃蛋,逗留一會才離開,此時人流開始增多。
接著沿林道走過楓香林,楓香樹葉在年初踏入初春便瞬間轉紅為綠,綠得鮮明,甚為護眼,但因年初發生了一單攀爬樹幹致折斷之事,漁記在具斜度之楓香樹泥坡前加設了圍欄阻止遊人內進。

過伯公坳,竟見佛祖廟內有人在參拜,又見林道沿途有不少新座椅,涼亭也被重新鬆漆。
之後接一段泥徑,此時發現原來水已喝光,想著是天天氣,刻意裝少點水減輕負荷,但的確來到這裡,就算沒水也問題不大。這裡開始遊人數目急增。
過黃泥墩水塘林道,下降至半途時見到一些羊群在吃草,樣子可愛得很,動作又有點像牛,忍不著停留拍攝了數分鐘。
下抵閘口又見富豪雪糕車,又忍不著買了一杯吃,接著上走至引水道,此乃真正的麥徑最終幕,沿平坦引水道走近個半小時便抵達終點,毫不費力,遊人比想像中多,留意此段不宜作夜行,因為有大量向光性小昆蟲會撲向光源,若是使用頭燈會極為嚇人,2017 年那次便試過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引水道盡頭,此時沿柏油級下降,經過寮屋區後下抵何福堂書院,亦為麥徑終點所在地,全香港僅有一處設有遠足徑終點之指示牌,便是此處,是一個很好機會慶祝完成麥徑全走!


Bonus:東涌 - 梅窩
想到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在去年底開通後,來往屯門與東涌需時大大縮減,對遠足而言,其實也是一個大好機會將麥徑與大嶼山之山徑相連走著,於是決定是天到大嶼山走一轉作多徑連走之初體驗。
不熟悉屯門市中心,想了很久也不知該吃甚麼作午膳,而且人流又多,於是隨意選了一家較經濟的餐廳吃,一點便點了兩個下午茶餐。
吃畢後,去便利店買支水再趕上 E33 巴士,是我首次在白天乘經屯赤連接路,果然僅需廿五分鐘便抵達東涌,再轉車前往迎禧路以節省時間。

沿填海區外圍走往白芒,現時填海區已換上更高之全封圍板,想隨手拍一下海景也變得更難。
至白芒後,接上馬路走往牛牯塱,沿途見到白芒村有人在攞賣。接著踏上柏油徑上走至亞婆塱,沿途遊人不算很多,而且感覺上與麥徑有很大分別,
這裡背山面海,可以連高樓大廈也看不見,聽到的是天上的直升機引擎聲,有到了深山之感,沒有麥徑沿途那種繁囂之感,這也是東北大嶼的獨特一面。
輕鬆走過亞婆塱,再下降至窩田,一訪銀礦洞及銀礦灣瀑布,此處開始人流漸多,但瀑布已乾塘了。
再經白銀鄉及大地塘走至梅窩街市,此處相比大偉園那邊好走,無論惡狗抑或蚊也較少,且更能體會到田園之樂。

一直走至梅窩街市,一訪已關閉的梅窩銀河花園,再走至碼頭作結,見地標的郵筒被蓋上布待維修實感遺憾,若果有能力的話,倒是可以由此再踏上鳳凰徑多走 70KM,不過是次還是以此作結吧,兩徑連走就留待以後的以後了 (假如能重光……)。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