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8 寒冷下 午後 牛寮-白石橋 (含 432 山頭)-上花山 (含 359 山頭)-石龍拱-上塘-大棠 之旅

2023.01.28
寒冷下 午後 牛寮-白石橋 (含 432 山頭)-上花山 (含 359 山頭)-石龍拱-上塘-大棠 之旅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起) > 荃錦管理站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荃錦自然教育徑 > 牛寮 > 白石橋 (廢田) > 白石橋山 (舊標) (432mPD) > 白石橋 (廢田) > 上花山 (廢標) (359mPD) > 上花山 > 上花山廢屋 > 蓮花山公立學校 (遺址) > 石龍拱 (三角網測站/障礙物燈標) (474mPD) > 石龍拱涼亭 (元荃古道) > 上塘 (文苑/廢田) > 蓮花石澗 (下塘瀝) > (麥徑段九)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近 M164 標距柱) (伯公坳) >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元荃古道郊遊徑 C6111-C6116 標距柱) 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 > 元荃古道/圓墩郊遊徑 (泥徑) > (大欖林道/大欖自然教育徑)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棠紅葉)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棠燒烤區 > 大棠山道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44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2-14°C (天文台) / 10-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40km (67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時長 35min,路長 2.62km,攀升 78m)--> 白石橋廢田 >--(時長 5min,路長 0.21km,攀升 19m)-->
白石橋山舊標 >--(時長 40min,路長 2.18km,攀升 72m)--> 上花山舊標 >--(時長 25min,路長 1.59km,攀升 102m)-->
蓮花山公立學校 >--(時長 9min,路長 0.47km,攀升 74m)--> 石龍拱 >--(時長 25min,路長 2.06km,攀升 21m)-->
上塘文苑 >--(時長 16min,路長 1.05km,攀升 95m)-->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時長 1hr 3min,路長 5.85km,攀升 93m)-->
吉慶橋 >--(時長 48min,路長 4.51km,攀升 112m)--> 大棠山路巴士站

-
是為年初七,因強烈東北季候風抵港,天氣異常寒冷,因此決定趁是天玩穿林,避過當風位置,同時是為「人日」,乃眾人生日,某前輩連年於林間掛上不少「祝您生日快樂」絲帶正好在此時擔當節慶氣色。
想起剛好一星期前的年卅走訪兒時回憶重地之上花山一帶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0987716501544),不過當時只走了一部分,是天決定補漏,再次勇闖白石橋及上花山,順便一登已兩年未有攻頂之石龍拱,蒹遊附近之上塘廢村,並沿路走至大棠作結。

乘港鐵至荃灣西站,出閘後跑往如心廣場巴士總站,剛好趕上即班巴士,約廿五分鐘車程便來到荃錦坳,下車後走過荃錦管理站,踏上荃錦自然教育徑,步往是天首個目的地 — 白石橋。
沿荃錦自然教育徑走向牛寮,對我來說,遠足第一定律:越是看似容易的路便越易中伏,此路雖看似平坦,但沿途不時有石塊,容易絆倒,要保守警覺。
此段路我曾於將近六年前走訪過一次,那次正是二級野外定向課程之實習比賽,不過是天沿途居然見到同樣熱鬧,原來是為 HK50 West 越野比賽之日,見到大量參賽者走過,亦象徵著久違了的實體賽回歸。

沿荃錦自然教育徑走著,但不接回大欖林道,而續沿泥徑走,約半小時路程來到白石橋,其位處蓮花山以東的淺谷 (約 420mPD),原有村落荒廢已久,亦未見任何屋舍遺址。
兒時我曾多次到訪白石橋,十多年前雖然同樣已荒廢,但當時垃圾比較多,廢田中央亦有一個塔建物,不過現時已消失,此處素來林木茂密,小徑又錯綜複雜,在昔日未有 GPS 年代時的確容易迷路於此,亦因這特性而成為野外定向比賽取道之重要場地。
前往白石橋之路甚多,但主要有連接牛寮及大欖林道之官方山徑、煤氣站脊、槍會脊、蓮花山脊及上花山脊,此數條路也是我兒時常遊之路,回憶滿溢,而我曾在三年前重遊過蓮花山脊及煤氣站脊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32207253542027),是天則遊官方山徑及上花山脊,至於槍會脊則需留待下次再遊,不過是天所見路況似乎仍然良好。
是為旱季,走在田中沒有泥沼的困擾,但記得兒時曾在夏季甚至雨後走訪白石橋,雙腳難免沾滿泥漿,亦因此這裡可說是季節限定,不過是天再臨,卻遠比想像中誇張,居然整個白石橋有近廿多群人在露營,明明昔日人跡罕至,究竟此處是何時開始成為 X Camp 勝地呢?

除遊覽白石橋外,是天更覓路上走至白石橋山 (432 山頭),走一小段槍會脊,再取南脊上山,山頂上設有一個半破爛舊標,及後取北脊下山,不幸在尾段被帶刺植物刺傷
訪畢白石橋山,重臨白石橋廢田,沿廢田走著,其面積極廣 (目測達數萬平方米),且連慣性極高,可能是境內規模最大之廢田,若非位處高海拔兼交通不便,相信地主應不會就此棄耕。
及後沿小徑走往上花山,沿途歧路多,需辨清方向,途中亦曾走錯了支路,而中段則見開揚,景觀吸引,約花近半小時便接上一周前曾走過之上花山以北小徑,原來登上上花山舊標之北脊小徑正正是在轉角處過澗後才見到。

北脊小徑路肧清晰,將近上抵上花山舊標前,會經過一個架空電塔,過了電塔再走約一分鐘便上抵上花山舊標 (359 山頭),山頂望向南面景觀開揚,原來此處有一個墓地,難怪登山路況良好。
逗留一會後開始下山,本想取官方地圖有記戴之南脊舊路下山,可惜根本就找不到路肧,相信要勉強硬闖非不可,但不想這麼費力,還是決定沿北脊下降再接上上周走過之路走三數分鐘回到上花山腹地。
抵達草坪前先見到「旺碑」,之後就是一個墓地,一會後接上墓地柏油徑,上走至另一廢田草坪,此時會見到有一破爛廢屋,據知數年前曾有人在此失救化成駭骨才被發現,可想而知這一帶人跡罕至。

上花山一帶同樣荒廢而久,就連古村本身規模也難以追尋,不過卻是我兒時回憶,幼時居於山下之荃景圍,年中不時跟隨大人到此遊玩,這可能人生唯一一段不知痛苦的時光。
沿路直走,雖是泥路但尚算寬闊,一直走至另一個草坪時又有分岔路口,其中一條能通往石龍拱以北之 442 山頭,另一條能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最後一條則能接上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之南面盡頭。
上周六正正選擇了最茂密之 442 山頭山脊,不過這卻非兒時常走之路,是天決定要尋回當年記憶,選擇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之路,沿途乃破舊柏油路,路況良好,相信為昔日村童之上學路線,亦與我的兒時回憶吻合。

中段有處需過橋,但石橋已斷裂,幸而有人加設木板,而尾段有一處亦需過澗,由上花山起計僅需十分鐘便能上抵蓮花山公立學校,成功於十多年後再次重拾舊日回憶。
蓮花山公立學校建於五十年代,服務附近寮屋的學童,包括上花山、上塘、田夫仔等,可能是境內海拔最高之學校,不過早於八十年代便停辦,荒廢至今,校舍本體已殘缺不全,僅餘外邊水泥滑梯居然亦完好。

在廢校沒作逗留,直接取石龍拱北脊攻頂,又是很短的一段路,約九分鐘便上抵山頂 (474mPD),山頂景觀極開揚,整個荃灣新市鎮、葵青貨櫃碼頭、青馬大橋、汀九橋及荃灣半山之景色均一覽無遺,當然亦能直視大帽山、蓮花山等主要山嶺,
由於山頂鄰近飛機航道,民航處早於九十年代在此興建障礙物燈標,全港至今共有八個類似建築,另外七個分佈於青衣三支香兩峰、花瓶頂、大輋峒、桃坑峒、九逕山及掃管笏山,
不過兒時身為荃灣西居民,石龍拱的燈標難免最為奪目,昔日對此極為好奇,當然亦曾數次登上石龍拱看過究竟,對此難免有一種難以忘懷之情感。

是天石龍拱山頂有不少遊人,但此時已是四時多,時候不早,逗留至四時五便決定下山,沿南脊下降至元荃古道涼亭,不過近頂一段遭官方圍封作植被保養,下抵涼亭前見到官方在涼亭對上山坡加設椅子,將打卡位上移十餘步。
及後沿元荃古道前走,繞過石龍拱以西,至蓮花山路口後不久會見涼亭,與十多年前無異,之後開始下降,走一小段後來到上塘分岔路口,此時離開古道,右轉入上塘。

上塘位於蓮花山西南的谷地,同為荒廢了數十載之地,昔日村民除種植水稻外亦靠採鎢礦維生,現時若選走東北橫山徑不難見到礦場遺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80540328708710),不過是天不走礦場遺址,而走西北面之小徑接上麥徑段九。
進入上塘,村內唯一輪廓尚在之建築乃「文苑」,「文苑」為村長歐文宗先生之故居,不過現時屋內雜亂無章,更見不少牛屎,不過出奇地未見有蝙蝠居住。
經過「文苑」後,不時會有小徑連接廢田,不過此處之廢田規模未有白石橋之大,人流當然也是大相逕庭,起碼暫時上塘仍未被露營人士進駐。

試走西北路接回大欖林道 - 荃錦段,原來該路沿途雖然乃舊柏油徑,鋪設良好,但體力上一點也不輕鬆,要穿過一個 deep V,由「文苑」所在之 342mPD 村口急降至 280mPD 之澗口,過澗口後再一口氣急升至 379mPD 之大欖林道 - 荃錦段,而且斜度甚高。
值得留恴,中段過澗位之木橋橋面斷裂,亦因如此,官方早於年前已象徵式封閉此路,不過目測橋樑亦算堅實,過橋時僅一人兼輕步通過,短期內應問題不大。

由上塘走約十五分鐘便接回大欖林道 - 荃錦段,亦為麥徑段九,之後沿熟悉的林道快速下降,再接上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因不想重覆走此路,來點新意,走過田夫仔營地後接上元荃古道,沿柏油路走往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走一段後再接泥徑至圓墩郊遊徑尾段,並下降至大欖自然教育徑,其實路程與直沿麥徑段九走著相差不遠,不過前者尾段景觀稍好,是天更有幸在圓墩郊遊徑尾段之開揚位置看到日落鹹蛋黃幾乎最後一面。
下抵大欖自然教育徑,隨即再接對面之小徑下降至吉慶橋,過橋後再接回大欖林道 - 大棠段,此時已為六時三,天將近入黑,不過仍見零星遊人。

沿大欖林道 - 大棠段上走,順道參觀一下一月下旬之楓香林,楓香林紅葉之壽命可真短,十二月下旬才開始轉紅不久,是天再見,落葉已七七八八,僅餘少數稀疏之紅葉仍在樹上。
沿路走著,沿途見零星遊人,至分岔路口時右轉下降至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過閘口後想不到居然有特別班次紅色小巴等客,畢竟嚴格上來說,現時已非紅葉時節。
之後續下降至大棠燒烤場,果然熱鬧萬分,想起我已將近八年未有去過郊野公園燒烤了,的確極為羨慕,時候不早,快步下降至大棠山路巴士站時剛好七時正,送巴士車尾,只好登上即班紅小回到元朗市,結束是天豐盛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