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1 雨後 南大嶼郊遊徑、大東山及黃龍坑郊遊徑短遊 (塘福-伯公坳-大東-東涌) 之旅

2019.08.31
雨後 南大嶼郊遊徑、大東山及黃龍坑郊遊徑短遊 (塘福-伯公坳-大東-東涌) 之旅


塘福 (嶼南道) (起) > 塘福引水道 > 南大嶼郊遊徑 > 伯公坳 (東涌道) > 大東爛頭營 > 黃龍坑郊遊徑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東涌道 (近馬灣新村) > 裕東路 > 順東路 (經單車徑) > 港鐵東涌站 (終)

出發時間:2:34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有一兩陣驟雨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4-30°C (天文台) / 25-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89KM (84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及村狗 (黃龍坑道)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94889

-
是天受低壓槽影響,境內間中有雨,
其實據前一日的天氣預測,更是雨勢頗大,所以本打定輸數未必可登山。
不過是天早上十時許竟見停雨,之後更有短暫時間的陽光,完全比預期樂觀,
於是果斷出發到大嶼山登山去。

是天本來計劃是走 塘福-伯公坳-大東-白芒 這線,亦即 TL100 CP7-CP9 大部分路程,
可是最後路面泥濘狀況、天氣不穩加上時間不足,不得不放棄大東至白芒一段長命路,改走黃龍坑徑快速下山,
失去了趁八月最後一天回味三月初越野賽愉快回憶的機會。

午後才出發,11 巴士乘客也不少,座位全佔滿了兼有企位客,
龜速下約二時半到達塘福村。
簡單疏洗後,便沿經區議會鋪設的柏油徑上登塘福引水道,路程不太長,十分鐘之內可到引水道。
後沿引水道往西走數分鐘,便到達南大嶼郊遊徑的入口,
逆走南大嶼郊遊徑,一開始從海拔約一百米急促上升至三百三十五米左右,此時在陽光普照下難免有點吃力。

到了往鳳凰山及伯公坳之分岔路口,右轉續走南大嶼郊遊徑,此後路勢平緩,
但地上到處偏佈青苔及泥濘,必須極留心前行,以免稍有不慎滑倒。
這段相對平緩的路段全程沿一植林區山脊行進,只有約兩公里長,但不時要從巨石陣中穿梭而過。
約三時四十五分,終到達伯公坳,由塘福到此走了一小時十三分鐘。
後隨即往對面涼亭小休,同時看到涼亭外的一些木亭被漁記換了新的。

才剛進涼亭小休,突然便下起陣雨來,雨勢雖然不太大,但卻持續了近廿分鐘,
結果當然就由小休變大休,靜待雨完全停後才續走吧。
幸好看了看雷達圖,比較明顯的雷雨區在東涌以北,沒有在大東一帶略過。

約四時廿分,開始往大東方向進發,踏上逆鳳徑段二至爛頭營區,
雖則要一口氣上攀四百餘米,但可能因為此時多雲沒陽光,加上有陣陣涼風,
所以走上來輕鬆自如,不覺得是特別辛苦一回事,
而且前方有一獨行者早我一點出發,而我以追逐她為樂趣,後亦真的成功,
最後用了四十分鐘走到最高點的分岔路口。

過了最高點,便是爛頭營所在地,可惜是天此處被濃霧包圍,又成了沒有風景可言的一次,
這個暑假也真未在大東鳳凰遇過高清風景的,算是有點遺憾。
到達黃龍坑徑路口時為五時十分,循例計了一下,若續經蓮花山-萡刀屻山脊走至白芒,
最快也要六時九才到達柏油路,正正是日落之時,本就有點勉強,
加上是天天氣不穩,擔心隨時自爆雨區,另再考慮到此前路面滿地泥漿,相信落白芒也會有同樣情況,步速會進一步減慢。
經過考慮後,完全沒理由為追逐回憶而冒險走至白芒,故果斷決定落黃龍坑道撤退。

由大東黃龍坑徑入口下降至黃龍坑道,全長只有約 2.27KM,平時沿徑上登是極為艱辛的,
但反方向下山,則頓時成了一件很輕鬆的事,在路滑之下也只用了三十七分鐘便走完,走得極爽。
到達黃龍坑道時未到六時,見時候尚早,便趁機走進黃龍坑郊遊場地及黃龍石澗的水壩處看看,
前者見到不少遊人在做健身運動,甚熱鬧的;後者則見到水壩後方一地下引水道,建成年期為 1966。
或者此前兩次我從黃龍坑道撤退時,也將近入黑甚至已入黑,所以才沒見到是天般熱閙。

的確,天未入黑,黃龍坑道的村狗也惡不起來,是天沿途見到超過十隻村狗/野狗,有的還要是初生樣子,
但牠們有的跪在寮屋口前,有的則只敢在護土牆上遠觀著盛水的遊人。
慢步走回裕東路,再沿單車徑方向走至東涌站正式完結行程,此時卻尚未入黑,
疏洗及吃過飯後天才漸黑,卻突然想起東薈城名店倉擴建部分(二期)剛開幕了約一星期,當然就上去參觀一下吧,
原來單是商場樓層已有六層之多,而且餐廳及名店各半,另有戲院、銀行分行及美食廣場等,
真難以想像失去戲院及美食廣場三年之東涌,轉眼在這個暑假竟變成了美食天堂呢!

只是我早已沒當初那麼對這些有興趣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28 酷熱下 大刀屻-大帽山 兩大連走之旅

2019.08.28
酷熱下 大刀屻-大帽山 兩大連走之旅


華明邨 (起) > 畫眉徑 > 箕勒仔 (三角網測站) > 北大刀屻 (三角網測站) > 大刀屻 (三角網測站) > 微波發射站 > 白牛石 (嘉道理農場) > 林錦公路 > 梧桐寨村 > 廖發園 (萬德徑) > 萬德苑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12:28pm
天氣:大致天晴 天氣酷熱及有煙霞 初時吹西風二級 後轉吹偏東風兩級,氣溫介乎 24-36°C (天文台) / 25-3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98KM (157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67915

-
是天受高空反氣旋及熱帶氣旋下沉氣流影響,天色大致晴朗及酷熱。
由於早就預料到這樣的天氣是絕大機會不會有雨,甚至連大帽山頂等高地也不會有霧封頂,
在難得的機會下,便決定將登大帽山包括在是天行程內。
選擇有二,一是玩麥徑連走及以荃錦坳為終點,二是翻玩六月中的大刀屻-大帽山 兩大連走,
想了想,認為幾天後便正值麥徑通走 2019 活動開始,加上之後又是毅行者等越野賽之鍛練時機,
為免玩太多麥徑使行程乏味,最終決定是天重遊兩大。

兩大連走,最吃力的一段必定是由萬德苑直登上四方亭,全程近 2.5KM 之路段,攀升近五百多米,
其中前半段由萬德苑至瀑布小徑交接位,只長約 1.2KM 卻要上升近 300M,可想而知斜度十分高,
後半段約 1.3KM 路程也要上升近 210M,整段山徑的結構與大嶼山黃龍坑郊遊徑相近,
都是初急後緩,沿澗旁而走,偶爾有小澗要過,初段入林,後段開揚可賞景。

是天約十二時三到達粉嶺華明邨,是次選這裡起步而非粉嶺蓬瀛仙館,主要是因為華明商場有便利店購買飲品,
是天天氣之熱,就連攜來的 4.5L 飲料也深感勉強,所以臨出發前再多喝一支 500mL 的運動飲品打底,
結果亦如我所料,完程後剛好盡情喝畢 4.5L 自攜飲料。
約十二時五正式出發,先離開華明邨,走進華明路,不遠處便是雍盛苑旁的畫眉徑。
初段是柏油斜路,走到涼亭位置,便換成一大段長命梯級,整整有條的柏油級,卻給人走極都不完之感覺,
尤在是天這樣炎熱的天氣下,實在吃力不討好,相比蝴蝶山徑那邊明顯更辛苦。

由於是天初時狀況不佳,要走下停下,用了差不多廿五分鐘才到箕勒仔山頂。
箕勒仔坊間又稱作畫眉山,但這與西貢西之畫眉山卻大相逕庭,
最起碼登這畫眉山不用暴曬也不用踏碎石,當然風光也差一大截。
離開畫眉山不久,便見到由區議會最近建成之一系列涼亭與觀景台,
後下山再上山,便有一太極園,內裡有一涼亭作小歇。
由於此時狀態實在太差,因此忍不住進去小休了十數分鐘,才再繼續起行。

沿平坦的柏油路續走一會,便到達分岔路,右方有小徑下降至營盤,但估計會有村狗。
直走便是上登北大刀屻最艱辛的一段,皆因幾乎全程都是人工泥級,一口氣由海拔百九米上升至四百八十米,
加上是天初時吹西風,每次在這種風向下,這段路都會焗得像一滴風都沒有,只好以保守低強度走上去,以留力給後段。

到達北大刀屻頂時剛好兩時正,是天天色極佳,雖有一點煙霞,但仍能細賞新界東北、沙田區兩岸以至是深圳全景,
而且更能直視到大帽山頂的三個白波,預視一下是天後段將會到訪之地方。
驟眼看似極遙遠,但其實由此走過去也是在四小時內能達成之事。
約停留了五分鐘,便朝大刀屻方向續走,約五十分鐘、長約 2.4KM 的路程裡,
初段有小點上上落落,中段就是平坦的泥徑,十分輕鬆,亦是是天行程的「蜜月期」。
將近到達大刀屻時上攀量增加,一口氣登至 566M 高的大刀屻頂。
這裡相比北大刀屻更為開揚,景觀更勝一籌。
另外,是天天氣雖熱,但沿途偶爾數次也見到行山友迎面而來,
以這幾次觀察來看,大刀屻似乎都頗受閒日行山客所歡迎。

又賞景了五分鐘左右,便開始下山,
下山時需在數個狹窄得遠觀如刀峰的山脊中穿過,並有一點上上落落,臨尾更要急步穿過極高幅射量的軍用發射站。
另外初段路面碎石頗多,後段石級長滿青苔,因此未能快走,最後用了又是約五十分鐘才成功下降至林錦公路,
此時已是三時十一了。

邊吃曲奇邊走至梧桐寨村入口,
再在巴士站旁椅整理一下行裝後,便繼續行程,接上是天最艱辛的一段路 — 登大帽山。
或因此時狀態變佳,加上行囊變輕不少,走上來竟覺輕鬆,慢步穩速上斜,並成功控制在 HR Zone 4 中而沒累透的感覺。
因此,是天由萬德苑登上四方亭只用了剛好一小時,這根本就是我昔日冬季時走著的紀錄好嗎?
在酷熱日子的黃昏來說,這表現實在很滿意了。
唯一不爽的是,沿途被小昆蟲纏擾的問題仍是解決不了。

到達四方亭,深知最艱辛一段已完,頓時鬆一口氣。此時剛好為五時半。
而此後的路段也能欣賞到高清的大帽山全景,算是是天行程之精華片段。
在四方亭小休十分鐘後,便繼續沿大帽山林道登上雷達站閘口。
邊走邊回想五月份入夏至今,好像都未試過上大帽時沒封頂的,是天居然成為了這夏季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同時,邊回想著這四個月來的點點滴滴,想起六月初那天真無憂的爽快感,到現在百般難受的沉重感,
所幸每次一踏上大帽山郊野公園,我就能暫時的丟掉煩惱,拾回記憶裡最純真的感動。

過閘後一吃白波後,已是六時正,是天閘口前後皆異常冷清,有點不解為何這麼好的天氣也吸引不了大量遊人上來。
後下山至大帽山道閘口途中,見到久違的、震憾的新界、九龍及港島全景,
此時人位海沷八百餘米之高處,俯視著各熟悉地點,卻有著格外不同的愉快感。
續向下走,邊回望三個白波所在之山頂,邊追蹤著斜陽西下之變化,此行亦因而變得精彩。
約六時三十四分,約日落前十分鐘,夕陽終隱沒在灰灰蒙蒙的霞氣之中。
而我亦邊下走至將近閘口位置了,因一心想趕七時那班 51 巴士下山,因此沒有繼續停下賞漫天紅霞 (火燒天現象),確實走寶了!
不過,畢竟若賞紅霞,短短十餘分鐘精彩過後,便得要多逗五十分鐘至八時才有巴士下山,實屬是個難下的決定。

最後,快步地趕到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經捷徑下至位處荃錦公路的巴士站,才六時五十六分,
巴士站十分冷清,就我一個等車。此時亦竟見巴士再次提早來到,我總算勉強地順利趕到車下山,結束行程。
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三天雨勢都會頗大,相信未必能登山了。
而這行自然或成了八月的最後一次登山之旅,是我最美的結局,喜歡,不捨。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25 雨中 大浪灣遠足徑 及西貢西灣路之旅

2019.08.25
雨中 大浪灣遠足徑 及西貢西灣路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大浪村 > 鹹田灣 (經士多) > 西灣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北潭涌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終)

出發時間:2:10pm
天氣:多雲 有雨 吹西風四至五級,氣溫介乎 24-26°C (天文台) / 23-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67KM (51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鹹田灣)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42445

-
是天受熱帶氣旋白鹿影響,整天持續有雨,從經驗得知不適合走泥徑,
因此決定簡單走柏油山徑,選擇根本不多。
想了想,決定去西貢東,走一趟大浪灣遠足徑及西貢西灣路,亦即逆麥徑段二至吹筒坳,後返回北潭涌。

雨天假日去西貢東較大的好處,相信是車程較短,
因為無論是 299X、94 抑或 96R 等巴士線,周日及公眾假期也固定了班次,
不過雨天客量下降,造成大量車低載下在公路疾速而行,車速亦因而較快,
是天便是極罕有地出發剛好一小時便到達北潭凹,實在是爽極啊。
不過西沙路及大網仔路沿途很多下垂了的樹幹,造成巴士上層玻璃不停直接拍打樹幹,整程車都不斷地聽著撞擊交響樂。

下午二時十分到達北潭凹,剛下車便見麥三起點處設有一個大大的麥徑通走 (2019) 打卡金屬板,
這個牌到了九月一日活動開始時便有所其用了,雖然可能未到九月,已能成功集郵!
先沿麥二逆走下降至赤徑,此時迎面而來的人流甚多,更有大陸旅客三數個,
而在赤徑的良友士多亦有營業,且店內看似熱閙。
赤徑同時亦設有其中一個麥徑通走 (2019) 金屬板。

過了赤徑,便全速 turbo 上走至大浪坳,以求在短程中也能找到體能鍛練空間,
是天全程撐著傘下,也只是用了十六分半便到達大浪坳,一路仍見遊人。
過了大浪坳,便下降至大浪村,見到興記士多有營業,但當時未有顧客。
續走至鹹田灣,見兩家士多中只有海風士多有在營業,安記大門則關上。

是天發現,原來撐著傘過鹹田灣獨木橋,難度是倍增的,
因撐傘時平衡感下降,過橋到最窄部分時,難免會有一些快墜落的錯覺。
戰戰驚驚下總算過了橋,但此時也留意到一神奇現象,
就是整個鹹田灣一個遊人也沒有,沒有人玩水,也沒有人露營,這情境相信也是雨天限定的。
其實也不錯,起碼也能偶爾感受一下寧靜的西貢東。

後開始登上小峰過西灣,此時迎面而來的遊人大減,過西灣全程只剩我一個。
將近到頂時,風勢顙猛,差點連撑傘也有困難。
約廿分鐘後到達西灣,過橋後沿沙灘走著,同樣也是一個人都沒有,只見直升機坪重建工程臨時擺放著的大量物資。
雖然直升機坪肩負著鄰近村民及遊客緊急救援的重要角色,但大概因為政府部門沒有常規手段處理直升機坪之興建,
所以才得經過大半年的漫長撥款、招標過程方能在月前正式動工,
這與去年同樣在山竹中破壞的西灣海旁柏油行人徑之極速處理手法成為極明顯之對比。

走到西灣村,方再見到遊人,是天眾多士多中只有海灣茶座有在營業,
我常惠顧的阿伯 (即海浪茶座) 是天則不見人,冰箱也被鐵鏈鎖上 (因士多設計沒有大閘)。
離開西灣村,便再次開 turbo 剷上吹筒坳,再沿上路 (即螺地墩山腰路) 往西灣亭,
因上路一口氣攀升量較多 (由西灣村起計到頂共 170M),谷在廿分鐘內到頂,總算為是天此行添上一點訓練成效。
也幸好此段路不算泥濘,雨天中走也不見得困難。

下降抵至西灣亭時,將近四時半,此時村巴剛好提早開出,
不過沒關係,反正我也不會乘坐的。
同時亦見一群外籍人士 (一大兩細的家庭) 帶著兩只狗,從涼亭走出來。
我沒有多加理會,直接沿西貢西灣路輕鬆步行回萬宜坳,
但沿途各卻見到為數不少的黃牛,這實在令我感到詑異,皆因我是從來不曾在西貢西灣路見過牛的。

走到大半途時,從後一望,竟見剛才在西灣亭走出來的外籍人士一起冒雨跑過來,真佩服他們能以此為樂。
約五時四到達萬宜坳,五時三十三分到達麥徑起點牌坊,五時八到達北潭涌 (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本一心想吃個升級了的 $31 餐蛋麵,但發現原來北潭涌士多不像城門水塘士多般有一大範圍避雨,
相信若吃麵必定得兼吃雨,且士多是天將桌椅都收起了,所以索性不吃了,反正此時快來 289R 巴士,不如回沙田才吃。
於是趕緊疏洗一下,便趕上該班車離開,提早結束是天雨中之行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24 酷熱下 大欖涌郊遊徑全走 及大欖涌水塘環塘之旅

2019.08.24
酷熱下 大欖涌郊遊徑全走 及大欖涌水塘環塘之旅


大欖隧道轉車站 (起) > 馬鞍崗管理站崗 (八鄉路) > (大欖涌郊遊徑) 井坑山 (三角網測站) > 四排石山 (三角網測站) > 黃茅嶺 > 白水嶺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大欖涌水塘越野單車徑 (畔塘小徑) > 麥徑段十 (近 M186 標距柱) > 大欖涌水塘副壩 > 白石坑越野單車徑 > 大欖涌水塘主壩 > 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 > 大欖林道 (大欖自然教育徑)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棠燒烤區 > 大棠山道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2:12pm
天氣:天晴酷熱 有煙霞 吹西北風一至三級,氣溫介乎 33-36°C (天文台) / 31-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5.97KM (82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34374

-
隨著強烈熱帶風暴白鹿靠近南海一帶,是天本地食正下沉氣流,
天氣酷熱兼有煙霞,這種天氣向來難頂,故此只好安排一些輕鬆一點的行程。
而是次就去了走一趟完整的大欖涌郊遊徑,後加環塘一圈。

中午十二時二到達大欖隧道轉車站,先沿馬路走至馬鞍崗管理站崗,再沿農莊外圍的山徑走,過石橋開始登山。
這段路其實才剛一個多月前來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60620504034039),但是天重臨,竟嚇見原本密草蓋腳的平地,
竟然一下子變地了光頭泥地,連一些小樹也被砍掉了,只剩下一堆檳榔。
遺憾不知道此處究竟是政府土地還是私人農地,當然亦不明白將植被除根之用意何在。

走約數分鐘,便到達一分岔路口,左轉是往引水道,
而是天則選擇右轉,續走大欖涌郊遊徑登上井坑山。
是天發覺漁記應該有在近月做了剪草工作,上次雜草阻路的情況稍為減少。
又走了數分鐘,下了一點坡後,竟見有一鋪得很好的小徑能直接由大欖隧道轉車站上來,而且取道直接得多,
若非志在全走大欖涌郊遊徑,相信走捷徑上來能省卻一點時間 (及體力)。
過了此路口位後,便開始迅速上山。

登井坑山的路也蠻斜,在是天下沉氣流影響下,難免覺艱辛,幸好路不算崎嶇。
登山沿途有不少開揚位置,途中更有一柏油分支路能下達錦上路西鐵站,明顯是由民政事務處修建的。
從出發起計約走了四十分鐘,便到達井坑山山頂 (約高 235 米),
山頂除郊遊徑外,尚有另一小徑能下達凹頭濾水廠外圍,再登上對面的掌牛山,曾於去年初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77956352300461)。
但留意,凹頭濾水廠並沒有正規的撤退路線 (因濾水廠入口是鎖上的,而想爆林穿過則是難如登天)。

是次續沿郊遊徑走,離開井坑山後不久便有一木涼亭,是天雖食下沉,但卻出奇地在山頂有涼風,
於是也忍不住在此涼亭小休十數分鐘,感受一下獨自在井坑山上面對四面迷糊景象的另類浪漫。
大欖涌郊遊徑之特色個人認為有兩,一是浮沙碎石上下坡多,二是椅子多,
真的,全程起碼見到十張以上的椅子,甚至從井坑山過四排石山途中,
每隔一兩分鐘便可見一椅子,這情況在其他郊遊徑是較少見到的。

小休過後,續走郊遊徑,隨即便要來個 deep V,登上對面的小山峰,
此段郊遊徑同時也是郊野公園範圍之分隔線,郊遊徑左方為大欖郊野公園範圍,且為企業植林區,
而右方則不屬郊野公園範圍的未開發土地,因此有些人會選擇來這裡 x camp 的。
過了一小山,便開始登上四排石山頂,
山頂除有全程兩個涼亭之另外一個,更設有三角網測站。
此時亦見到是天唯一一個在大欖涌郊遊徑見到的山友。

離開四排石山,別以為就輕鬆了,可開心下山到大欖涌水塘,非也。
四排石山與大欖涌水塘之間還隔著黃茅嶺及白水嶺,全部皆要上下數十米海拔高,
而且路上極多浮沙碎石,部分鞏固泥級的石塊在日久失修下移位,要小步小步地走過,實在是吃力不討好。
加上此時溫度高近 36°C (根據天文台),可說是迫近人體溫度,即使慢慢地走也感一點吃力。
白水嶺頂亦有非官方小徑可直下至大樹下西路植林區,
那裡前身為採泥區,與大棠採泥區一樣,主要供當年填平魚塘發展天水圍新市鎮之用。
好不容易,用了近四十分鐘才從四排石山下降至大欖涌水塘塘尾,正式完結大欖涌郊遊徑之行,
5.5KM 的路程,連小休全程竟用了兩小時十五分鐘才走完!(當然其多達 480M 的上攀也走得慢的原因之一)。

回到大欖林道,續走數百米至吉慶橋旁木涼亭大休,此時約兩時半。
經過兩個多小時高溫之戰後,即使是天沒有出盡力,亦已覺疲累,
便大休了近半小時,兼吃了帶來的一盒曲奇餅作為是天午餐。
約下午三時零五分,再次起行並踏上是天第二部分 — 大欖涌水塘全環塘之旅!

大欖涌水塘於 1952 年開始建造,1957 年落成,總容量約為 2049 萬立方米,
以儲水容量計算,為香港第四大水塘 (以面積計算為第三大),而其特別在於水塘範圍內十數個小島,
水溢滿時,一個個數不盡的小島浮現在眼前,景色美絕,因而常被稱為「千島湖」。
亦因為大欖涌水塘佔地面積達 1.70 平方公里,為城門水塘之兩倍多,因此環其塘一圈需時甚久,
以至有決心選擇環塘一圈的遊人不多。
有見最近一星期興起環塘活動,因此是天決心一試環大欖涌水塘一圈。

從吉慶穚起步,先是穿過永吉穚,踏上大欖涌水塘越野單車徑 (畔塘小徑),
路很漫長,走了足一小時才完結,到塘尾接回麥十林道。
幸好是天單車友不多,因此尚算能享受漫遊畔塘小徑之樂趣。
約四時三過副壩,踏上白石坑越野單車徑,又在沙石路走了約三十六分鐘,
直至到達一木涼亭為即完結,此後的路段便是柏油路為主,亦象征環塘完成了一半有多。

在木亭小休了數分鐘,後穿過長長的主壩,踏上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
這段路上下斜不急,因此走得蠻輕鬆。此時亦能看到在煙霞中若隱若現、夕陽西下照映著的千島湖,實在別有一番滋味。
沿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走著,穿過自 1952 年開始發展之植林區,中後段駁回大欖自然教育徑。
全程走約五十五分鐘,便到達圓墩郊遊徑出口,對面就是直剷落吉慶橋之小路。

沿小路走,林有點密且路頗窄,需格外留神。但路程不長,
約四分鐘便能直抵吉慶橋,就此完成了環塘一圈,14.5KM 路程,用時三小時五分鐘!
此時已是六時二,距離天黑只有約四十五分鐘,絕對不夠時間走回大欖隧道轉車站,
因此用了最安全的方法,沿林道走回大棠路,抵達時約七時一,剛好觀賞到日落前後呈現著橙色彩霞皂的天空。
不一會便有港鐵巴士來,便乘車回元朗市,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21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三、四 (大半) 至黃泥頭 小操之旅

2019.08.21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三、四 (大半) 至黃泥頭 小操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石芽背 > 花鼠坳 > 大輋村 > 黃泥頭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05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及天氣酷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5-33°C (天文台) / 25-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06K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906397

-
前一晚天文台預期是早上雨勢大,使我沒刻意早起床,
怎料是天早上起來,見天色竟比天文台預期好得多了,
於是便立馬收拾細軟出發去西貢半島。

由於遲了出發,因此在一時一才到達北潭凹,大概打破了這年到西貢半島登山的最遲出發的紀錄?
先沿長命梯登上牛耳石山,再經岩頭山腰走至嶂上,
到達嶂上時不單見到許老闆在營業,更見到一大群穿上「香港海關」黃色衣服的年輕人在士多周圍徘徊,
印像中並非第一次見到此團體了,但卻沒頭緒得知他們究竟是什麼團體來的。

例牌在許林士多買了一支冷豆漿喝,享受過嶂上地道佳飲後,
便續走麥三至畫眉腰、雷打及雞公山。
是天天色好,站在畫眉高位中,清楚見到馬鞍山背後的大帽山雷達站也顯露了出來。
雖然大部分時間也有陽光照射,但或因沿途有清涼的和緩東南風,因此走得挺舒服的,
顯然沒有對上兩次的辛苦,
但這次沿途也是見得最少山友的一次 (撇除前述的青年團體),麥三全程只見一名山友,有點冷清的感覺。

下山到水浪窩時已是三時十,亦即以兩小時四十五分鐘行完了麥三。
大休兼補給廿分鐘後,正式踏上麥四,打大佬。
同樣地,因是天吹東南風而非西南風,在清風送爽下,登馬鞍坳變得不那麼辛苦,
是次只用了一小時七分鐘便到馬鞍坳,算是快了。
特別一提,是天在登馬鞍坳至近 M077 時,特別留意到黃竹角半島之模樣,
其實馬鞍山地理位置優良,幾乎全新界及九龍各處也見得清楚,令人百去不厭的。

過馬鞍坳,走著彎曲山脊,又再一次看到可愛的大金鐘、西貢及沙田全景,連背後的大帽山也挺清楚的,
同時這也是罕有地在五時半近黃昏才走經這個位置 (印像是第一次)。
在此瘋狂拍照了近七分鐘,期間更見到大金鐘頂有三名山友在遊玩中,不過對我來說,登大金鐘次數的確較少,
很深刻記得有人曾說,既然彎曲山脊位處比大金鐘還要高十數米,那幹嘛還登上大金鐘呢?
其實也不無道理,畢竟登大金鐘要手足並用,想閒遊賞景的話,彎曲山腰位置或是更佳選擇。

續走至昂平高原,抵步時已是五時十一,草草賞了會景兼拍照後,
便續走至茅坪坳,此時問題來了,一小時根本不夠時間走畢麥四,
而中途退中點有兩個選擇,一是落大水坑,二是落黃泥頭。
由昂平高原去黃泥頭其實需時個半小時內,而是為八月下旬,日落時間早已提早至六時十,
因此若選擇落黃泥頭,會有一小段要夜行,但卻是安全的,
想了想,反正時日無多,還是浪漫一點玩到日落而盡吧。

於是便快步剷上打瀉油坳,到步時為六時八,
再用了十五分鐘走至石芽背,此時剛過日落,天色漸昏暗,
接上落山山徑,在林中以電話背燈微光照射下穩步下山,
想起去前年重陽節我去了闖石芽北脊兼走水牛、黃牛山,邊賞日落邊下山的浪漫回憶,真的很懷念此地啊!

尾段一部分接上由區議會修建的柏油路,由於此徑遠離村屋,所以只聽狗吠而不見狗,是很安全的。
由石芽背共走了廿三分鐘才到達花心坑車路,經大輋村路再用了五分鐘扺達黃泥頭巴士總站,
村口一屋雖有一只狗在欄內,盯了盯我卻完全沒吠。
此時剛好趕上尾班 83S 特快巴士往沙田市中心,就此結束行程,去吃晚飯。

總括而言,這兩個月走麥三、四的次數的確突然增多了,
但其實這兩段風景優美,的確是值得閒時定期來一遊的,
而是天亦盡用了一個傍晚,走至入暮,也為行程增添了滿足感。
同時這次小操步伐亦勉強練到一點體能,當是雙重得著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18 雨中 新界中部 (九龍、城門) 水塘環塘之旅

2019.08.18
雨中 新界中部 (九龍、城門) 水塘環塘之旅


石梨貝水塘巴士站 (大埔公路) (起) > 九龍水塘主壩 > 金山樹木研習徑 > 九龍副水塘主壩 (長源路) > 九龍接收水塘 (德羅塘) 緩跑徑 > 石梨貝水塘緩跑徑 > 走私坳 (金山路) > 走私嶺練靶場閘口/金山發射站閘口 > (原路折返) 金山路 > 城門碉堡遺址 (孖指徑 麥徑段) > 城門燒烤區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蝴蝶園 > 城門白千層 > 河背 > 半閒亭 > 城門水塘主壩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引水道 > 806 級樓梯 > 普光園 > 三棟屋路 (終)

出發時間:12:18pm
天氣:多雲 有驟雨及狂風雷暴 吹西南風四級,氣溫介乎 25-30°C (天文台) / 24-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67KM (60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879852

-
是天天氣繼續惡劣,除早上短暫時間有陽光外,午後皆持續有雨,
因此不宜行長線及偏僻路線,只宜行水塘線。
甚至起步前等車期間,也被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弄濕了鞋子。

往大埔公路其中較麻煩的,就是巴士車次頗疏,明明路程不遠卻被迫花時間在等車上。
雨過後已是十二時三,此時也剛好到達大埔公路麥徑浩徑段六的入口,
先起步走過外型呈弧形的土九龍水塘主壩,便能接上金山樹木研習徑,入口位於涼亭旁。

先簡單介紹一下九龍水塘群,此包括四個水塘,分別是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
四者位處相鄰,皆處於現時的沙田區內,
其中九龍水塘容量最大之餘,歷史亦最悠久,建於 1906 年,成為新界/九龍第一個水塘,為九龍居民供水。
在二十年代曾為其加高堤壩增大儲水量後,政府其後於 1925 年、1926 年及 1931 年又先後增建三個水塘,
分別為石梨貝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和九龍副水塘,其中九龍接收水塘負責接收城門水塘之來水,
並送往相鄰的石梨貝濾水廠作過濾及配水,
而九龍副水塘則用以儲存九龍水塘及九龍接收水塘的餘水。
以人口中心概念來看,這水塘群算是全港可達度最高的水塘了,而交通亦尚算方便。

這次是我第二次踏足金山樹木研習徑,對上一次是兩年前山藝課後定向附加活動時走過的,是次再臨,依然存有依稀印象。
沿樹木研習徑走著,沿途除樹木外更有大量郊遊地點,
走至盡頭便見九龍接收水塘的堤壩,沿堤壩側梯級一直下降,能抵長源路,
朝大道道方向走約兩分鐘,便見九龍副水塘主壩,是天見其放水中,場面震撼。

欣賞過後,原路回到九龍接收水塘的堤壩,
但是次踏上堤壩另一邊的山徑走上水塘另一側,再沿九龍接收水塘 (德羅塘) 緩跑徑環塘一周,耗時廿多分鐘,
過程中有一小徑通往石梨貝濾水廠,但有閘門鎖上,內裡有一陳舊豪華建築,估計是昔日的高級職員宿舍。
續走緩跑徑至到達一路口,此通往石梨貝水塘緩跑徑之連接小徑,走約八分鐘後便到石梨貝水塘,
續沿緩跑徑繞塘大半圈,到達石梨貝水塘主壩旁有一柏油徑,可返回金山路,就此結束四塘遊歷行程,此時為二時三。

沿金山路走著時,初時見有短暫的陽光,以為將會好天,
怎料到達走私坳時,開始再次烏雲密佈,但見是天時間鬆動,便進入走私嶺練靶場閘口/金山振幅調制電台發射站閘口參觀觀一下,
順道回憶起多年前曾於走私嶺練靶場閘口對面的泥徑通往衛奕信徑孖指徑段,如今此路仍見「健在」。

原路返回金山路,續走踏上麥六孖指徑泥徑段,途中更見有攀石訓練隊員在斜坡練習。
走至近城門碉堡遺址一開揚位,細心觀賞荃灣全景途中,突見遠處近汀九橋位置突然一矇,顯然這是雨區大軍過境的跡象,
因此從速加快腳步下山至城門燒烤區,但仍快不過大雨到來,結果仍是濕了一點。
到達涼亭避雨時,見到毅行教室隊員在整理補給品,真難以想像是天這種天氣,他們是如何若無其事地濕著身操山。

避雨數分鐘後,雨勢稍減,便續沿城門道行至城門水塘小食亭,途中竟見一群牛躲進了涼亭避雨,真有趣。
而這裡共六只牛皆是常客,常見群居於此地。
到達城門水塘小食亭,連忙點了一個餐蛋麵及一支甜筒吃,並發現此小食亭選擇甚多,連較罕有的茶葉蛋及冰條等都有售,
最重要是價錢不貴,比起其他大部分行山熱點的士多都要抵吃。

吃畢及大休過後,約下午四時便再次起程,雖然雨尚未停,但也決定堅持走城門水塘一圈。
先沿車路走至城門管理站停車場 (即引水道入口),再轉入城門林道 - 水塘段,亦即畔塘徑,
一直走至城門水塘主壩,再沿城門道返回城門水塘小食亭,為之一圈。
沿途經過水浸白千層等特色景點,多個更是兒時回憶,是天雖然環塘全程皆在下雨,但想不到沿途也見到不少行山客,有些更明顯不是行山發燒友來的。
環塘全程不艱辛,而且需時不久。8 KM 長的路段,只用了一百分鐘 (1hr 40min) 便行完了,當中上攀為 205M。

環塘後,方為五時八,見距離天黑尚久,決定加遊城門引水道,並一試 806 級柏油徑下降至普光園。
這段路是我兒時走過的,印象中當時剛離開引水道不久,有一寮屋養有惡狗,每次經過也會隔著鐵欄在吠。
是次正當我擔心著會有惡狗吠的時候,竟發現原來的寮屋已被埋沒在樹林中,仔細一看,該屋應已人去樓空多年了,
真想不到時移世易的痕跡也會在郊野裡找到呢。
另外,相比多年前走,是次發現好像有一木亭是新加建的。

最後,扺達普光園時約為六時四,全程沒狗、安全。
普光園正門旁有一樓梯可通往小型迴旋處,為三棟屋村所在地,
這裡交通尚算便利,於是就此結束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17 雨中 薄扶林水塘、香港仔水塘引水道全走 (爐峰峽-黃泥涌峽) 之旅

2019.08.17
雨中 薄扶林水塘、香港仔水塘引水道全走 (爐峰峽-黃泥涌峽) 之旅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起) > 薄扶林水塘道 > 薄扶林二號配水庫 > 薄扶林觀景台 > 港島徑 (H016 - H018 標距柱) > 引水道 > 港島徑 (H022 - H023 標距柱)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貝璐道/香港仔水塘道) > 松鶴亭 >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 「B 1403」 涼亭 (大休兼避雨) > 香港仔自然教育徑 > 香港仔下水塘引水道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金夫人馳馬徑) > 布力徑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終)

出發時間:1:18pm
天氣:多雲 有驟雨及狂風雷暴 吹西南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26-29°C (天文台) / 25-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13KM (28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870404

-
是天天氣顯然轉壞,早上便來了一場暴雨,
但既然決意郊遊,當然照樣出發去吧!
約一時三才到達山頂廣場 (爐峰峽),雨早已停,總算能安安樂樂地享受數小時郊遊之旅。
嗯,其實我是很少到港島行山,尤其最近兩個月,周末港島極不安全,未敢冒險前往。
只不過是天見情況稍穩定一點,加上下雨天既然玩不了高難度線,才過來港島探一下路吧。

嚴格來說,是天算不上「行山」,因為沒有登上任何一個山峰之上,反而全程都是圍繞山腰的引水道行走為主。
港島太平山一帶向來常有霧,是天也不例外,乘車到海拔三百米左右便始進入霧海裡,在太平山上根本沒可能看到風景,
故此一起程便沿爐峰峽走至薄扶林二號配水庫,這是薄扶林水塘道一部分,為一道長長大斜路,
只需走約 1.4KM 路便可直接駁回港島徑段二,算是一道捷徑。
後不完全跟著港島徑,反而去遊遊之前沒到的景點,
先是去了薄扶林觀景台,這裡不單能直視整個薄扶林水塘,更能賞到南丫島、芝麻灣半島等景色,實是優美。

離開薄扶林觀景台後,再走一小段港島徑,後轉右下樓梯而非直走,便能到達一小引水道。
這個小引水道並不屬港島徑一部分,而旁邊之行人路也頗狹窄,走在林中有感陰林,不過就能見到數個澗位及排水道出水位,
是天在黃雨後,水量尤其充沛。
一直走大約十多分鐘,便能駁回港島徑,旁邊有一涼亭,
涼亭上竟有一大堆備用雨傘放在其上,更設有一個時鐘,大概是晨運人士的心血吧。
而剛才的小引水道之水流,便沿一斜崖直下降至海拔一百米下的大引水道,彷彿成為一個小型瀑布。
但其斜度極高,行人根本沒可能 (或稱沒必要) 徒手攀爬下去,而要取側面之山徑緩緩下降至下方的大引水道。

走在此山徑上,迎在面前是香港仔田灣海旁全景,
除有我一直極好奇的冰房及冷房之外,旁邊更有一煤氣儲存鼓,
最令我駐目的是香港製冰及冷藏有限公司冰房旁邊的兩個架空電塔,同時是這兩組電纜之盡頭。
然而這兩個電塔是出現在冰房範圍之內,到底是冰房耗量大以至需要兩組獨立的 132 千伏輸電呢,
還是此處剛好位於海底電纜出口之上,電源其實是從離島輸過來,與冰房無關的呢,就不得而知了 (我個人偏向認為是後者),
盼望迷底有天得以解開。
同時,此處亦能眺望到南丫島菱角山上的數碼電視發射站及玉桂山山頂等地標。

續下行至大引水道,便來到最接近田灣邨的一個山坡上。
自從我去年操港島徑時聽到田灣邨傳上來的嘉年華聲音後,
我便對這個屋邨產生極大好奇感,更曾因而刻意乘車過去參觀,絕對是旺中帶靜的一個角落。
坦白說,田灣邨除出入交通欠奉外,景觀上的確很不錯的。

續走引水道,踏入貝璐道,這次不轉上港島徑段三,而沿引水道直走大約廿分鐘,
便能直達香港仔水塘道,但就在此時,見到兩頭野豬,最奇怪的是這兩只野豬居然不像我向來所見的,
竟然慢慢地走過來我身邊,像完全不怕人的,令我感到極詭異。

繞過野豬,再走五分鐘,便到松鶴亭,
這時右轉再走,便見到極宏偉的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像城門水塘相似,香港仔水塘也是由上下兩塘組成,但不同的是,香港仔下水塘 (1890) 建成早於香港仔上水塘 (1931),
而且更特別的是,香港仔下水塘前身為大成紙廠私人水塘,供造紙同時亦為鴨脷洲居民供水,
及後於 1930 方被政府收購,同時於上游加建上水塘,成為總容量達 9100 萬加侖的孖塘。

在香港仔上水塘主壩上一遊,便見到排洪般的震撼景像,
這放水情景可謂是雨季限定,絕對值得來一睹。
穿過主壩,便來到香港仔自然教育徑入口,同時這裡有一標為「B 1403」 涼亭。
事實上,遊走香港島的郊野公園,其中一個特色,就是休憩地點極多,部分更有涼亭,
暴風雨突來之際,實在不用擔心找不到涼亭避雨呢!
而此時正正有雨區快到,天色已漸昏暗,因此決定在涼亭大休而不續走了,果然約廿分鐘後,大雨便來了。

大休了足足一小時,雨才再次變小,此時已是四時十,而我也不猶豫地繼續起行。
走在香港仔自然教育徑的林蔭之中,路況尚算良好,唯風景則欠奉。
另外,除得小心有塌樹之處,亦需留意有些泥濘及石板路面在雨後挺滑腳的。
走到水塘尾部,便能轉入香港仔下水塘一小引水道,到這裡其實伏已中。

何解中伏?皆因這小引水道一直走至盡頭後,原來並非直接能駁回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金夫人馳馬徑),
兩者海拔相差約 35M,更糟是中間只有長滿雜草的天然絲帶山徑接駁,而且斜度蠻高,需要手足並用。
試想想在雨中要穿林,當然就全身濕透吧。
最後慢走了約十分鐘方能駁回上方的大引水道末端一開揚位置,見到大引水道一刻立即嘆一口氣。
其實沿狹窄山徑直上,能登上班納山,這就留待下次去探索吧。

沿大引水道直走,景觀尚算開揚,能見到工廈林立的黃竹坑。
初段有一部分與港島徑段四重疊,亦是金夫人馳馬徑的一部分。
但別以為走引水道就完全沒難度,這條引水道麻煩之處,在於近尾段時路面滿佈泥沙及落葉,而且能行走的位置極窄,
必須小心翼翼走著每步,方能確保不會「跌落水」。

這段大引水道全長約 2.7KM,走了近三十四分鐘後,終來到行程末段,這裡有一水道閘,上面清楚寫著是 1969 年興建的。
離開引水道後,這裡出口有兩,
一是下行至南風道,路程極短,另一是上走至布力徑,需攀升約 125M,略需體力。
由於此時才六時一,時間充裕,因此便上走至布力徑,
再沿布力徑返回黃泥涌峽道,到步時剛好為六時半,
又湊巧剛見有一往銅鑼灣之 5 號小巴埋站,便趕上車完回市區,完結是天簡而精的行程。
十五分鐘車程便回到銅鑼灣,比我想像中要快。

概括來說,是天雖有雨,但前三分二路段皆見大量行山友,實是意料之外,相反避雨後之行程就真的很靜了。
這亦是我第一次在港島踏足上一些非主要之山徑,確實有種新鮮的感覺,蠻不錯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15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四、五 及大埔公路至顯徑 之旅

2019.08.15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四、五 及大埔公路至顯徑 之旅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起)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雞胸山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九龍水塘 (大埔公路) > 大埔道眺望處 > 徑口路 > 顯徑邨 (顯徑商場) (終)

出發時間:12:28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天氣酷熱 吹西南風一至離岸四級,氣溫介乎 29-35°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7.92KM (131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851340

-
是天天氣比預期好,早上一見多雲之餘又有陽光,
及後竟然大半天都沒下過雨,實是登山好日子。
而我也有幸好好運用了這天,去走麥徑段四、五。
基於上兩次星期三走麥徑,都是連走段三至四,
為了不那麼悶,是次便忽發奇想,連走段四至五,一方面可以一訪我喜愛的昂平高原,
另一方面又可順道遊遊自這年三月中以來,只走過一次的麥徑段五,重拾一下親切感。

約十二時半於水浪窩起程,見收費水機是天仍是有水,不過我就用不著了。
才剛起程,便見馬鞍山上空有烏雲,但同時又有陽光。
是天初時風勢微弱,登馬鞍坳途中陽光若隱若現,但因為無風,所以還是感到有點悶熱,
因此也用了 1hr 12min 才爆上馬鞍坳。
稍早一點登馬鞍坳,換來就是遊人較多。
不過,是天熬熱過後之安慰,就沒上次來得豐富了,皆因此時天色陰陰沉沉,兼空中帶點煙霞,能見度不算高,
但仍有幸勉強見到萬宜東壩一帶。

一直下坡至近馬鞍山郊遊徑的涼亭,突見一大群小孩在跟隊行山,想不到平日的馬昂竟能這麼熱閙。
到達昂平高原,便在此大休兼賞景了半小時,此時望向大金鐘一帶,
看到雲層時厚時薄,天色時陰時晴,但也無阻我享受這天下最佳美景!
賞景途中,在觀景台旁偶見小貓三數只走過,果然平日登山的也有人在。

離開昂平,已是二時十,
續沿麥四走過茅坪坳、打瀉油坳至基維爾營地,途中見天色越來越昏暗,雲層越來越厚,也曾擔心過會否下雨,
幸好及後直至踏上麥五到沙田坳,也沒下過雨,只是見到遠處飛鵝山等高山被飄過的層雲封了頂。
到達沙田坳時已是四時十,即由昂平過來沙田坳用了兩小時 (距離是 9.3KM),比起從水浪窩登馬昂需時更久 (1hr 45min,7.2KM)。
在沙田坳大休了廿分鐘,兼吃了個杯麵及補水後,
天色終於稍為回復明亮,而且風勢突然變大了,果真天氣變幻莫測!
於是續走麥五,踏入獅子山郊野公園,沿山徑登筆架山頂,又用了一小時!
不過沿途偶遇行山客,部分更是外籍人士,想不到平日的麥五也不那麼靜!
而從筆架山下降至大埔公路,再用了 37min,但就沒有見到途人。

到達大埔公路時,已是六時十,將近日落。
由於是天因事想一去顯徑,便決定試沿大埔公路及徑口路走至顯徑,原來也不是很遠,只有 3.4KM 路程,走了近 36min。
沿途經過「大埔道眺望處」,原來此為一涼亭,並非正式的觀景台,但距離「大埔道眺望處」涼亭外約半分鐘步程,
在大埔公路一高架欄杆位置,則可欣賞到沙田及背後群山全景,還見到是天中午出發走來的馬鞍山呢!
而此時已開始入黑了。
不論是在大埔公路抑或後轉入的徑口路,都是直路一條,無需走上任何行人天橋。
而徑口路沿途全是高尚住宅,一只惡狗也不見,更見跑步途人,比我想像中要安全。
將近到顯徑時,有一位置可目睹火車出山窿,蠻有趣!

最後,約七時半到達顯徑商場,就此完結行程。
是天麥四、五連走,趣味也蠻多,
雖在體力消耗方面則明顯要少於麥三、四連走的,但行程距離其實相約,總算美滿揮霍了一個好天的星期四。
遺憾預測是周六、日天氣都不好,驟雨較頻密,相信將成為這三個月來第一次非好天周末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11 酷熱下 鳳凰徑段七至九 兼遊雞翼角之旅

2019.08.11
酷熱下 鳳凰徑段七至九 兼遊雞翼角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二澳內灣 > 二澳新村 > 二澳舊村 > 根頭坳 > 根頭坳 > 煎魚灣 > 雞翼角 (連島沙洲) > (原路折返) 煎魚灣 (鳳徑段七) > 響鐘坳 > 分流西灣 > 分流村 (陳記士多)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石壁水塘路 > 東灣 (東灣尾) > 石欖洲 > 籮箕灣 > 水口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2:50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及天氣酷熱 稍後漸轉多雲 吹西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9-35°C (天文台) / 29-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27KM (52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二澳舊村);注意潮汐高度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814780

-
是天天色繼續明朗,當然又是行山好日子!
繼上一個星期日後,是天決定再一次行大嶼山,並且連走鳳徑段七至九,
這段路走過很多次了,但想不到是次再臨,最後竟有意外收穫呢!
所謂意料之外,就是加遊了雞翼角。

十二時五十分從大澳出發,先沿大澳海濱長廊走進鳳凰徑段七,
經番鬼塘村及牙鷹角往二澳,在牙鷹角營地竟然見到有人露營!
往二澳途中見到寥寥數人沿反方向行,顯然行山人次不多,幸好二澳有農民在工作,惡狗也沒有走出來。

離開二澳舊村,續沿鳳徑前往根頭坳,
途中有很多凋謝了的鐵芒萁散佈在路面上,蓋過了路面表徵,因此要慎重行走,以免扭傷足踝。
而相比起六月尾那次走經鳳七,是次路上的障礙物顯然更多,當中不乏泥濘,因此走上來難度似乎又高了一點。
是天天氣雖然酷熱,但起碼有風吹來,沒感到呼吸困難,就只是前一天操山後的疲累感尚未消散而已。

過了根頭坳,雞翼角及其相連沙灘漸露出來,
此時仔細一看,竟見雞翼角連島沙洲的石堤路竟露了出來,相信是大潮退之時,
由於事前未有計劃兼遊雞翼角,因此未有事先查看潮汐表 (而該處是沒有流動電話訊號的),
但見機會難得,還是果斷去一遊此小島。

落沙灘後向西北方向走約五分鐘,便到達連島沙洲石堤入口。
雞翼角是香港版圖中位置最西的陸地,因此亦有香港西極之稱。
可是其連島沙洲沉積物稀少,且主要以卵石為主,潮汐水位只要高於 0.7M 便會將其掩沒,
因此要到訪雞翼角可謂機會難遇,要抓緊大潮退時機才能通往。
是天純粹湊巧遇上大潮退,的確是極難得。
正正因為其處於香港西極,這裡幾乎與外界通訊隔絕,連本地電話訊號都沒有,
處於其上會有一種「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的感覺。

走在石堤上時,便見雞翼角遠處有一群山友才剛完成綑邊,準備回程,
而我當然就沒有去綑邊,一來難度甚高,二來時間也不夠,
只好過對面後拍幾張相片象徵到此一遊後,約二時半便馬上回程。
這成為了我人生第一次踏足雞翼角。

再次回到鳳凰徑,已是半小時後,即二時四十五分,沿鳳徑續走,經過煎魚灣及響鐘坳後,不久便到達分流,
又是臨近三點三 tea time,當然得光顧一下相熟的士多,吃個餐蛋麵吧!
是天士多只有老闆娘前來開店,聞說肔是在昨天行山進來的,是天則準備於五時與村民夾船離開。
據稱全日客量只有十人以內,但比較意想不到的,是此刻居然有另外三人在士多光顧。

吃過麵後,便續起程往大浪灣引水道,此時漸轉多雲,溫度也稍為下降了一點,
天色更顯得有點昏暗,幸好沒有下雨,於是沿柏油路慢走約一小時廿分鐘回到石壁,
到達石壁時已是五時廿分。
疏洗過後,隨即踏上鳳徑段九,續走往東灣,再踏上石欖洲的山徑,
往後沿途都再沒見到途人了,包括在平日人頭湧湧的籮箕灣,是天也是前所未有的清靜。

之前一直覺得鳳九的泥徑段異常漫長,走極都未完,
是天刻意計時,發現從東灣紅十字會石壁營,到石欖洲營地入口,只用了十分鐘;
但從營地入口至籮箕灣卻用了三十五分鐘,明明距離不很遠,卻確實有點漫長,
大概是沿路多彎、滿地碎石兼上下起伏,行走頗難所以需時久,而且部分路段走在林中,傍晚時份顯得有點陰森。

直至到達籮箕灣營地,為時六時半,頃刻鬆一口氣,因為走到這,代表快完成鳳徑段九了。
既然尚未入黑,便在沙灘上賞一會景,
再沿天然石級上登至車頭,沿一條直路走回嶼南道,此時天開始入黑。
而我就在水口村巴士站乘車離開,順利完成了是天的輕鬆大嶼遊。
慶幸是次第一輛車一來便有空位,不用呆等呢!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10 酷熱下操山 衛徑段七 及麥徑段八至十 (城門-大帽山-毅行線至咖啡灣) 之旅

2019.08.10
酷熱下操山 衛徑段七 及麥徑段八至十 (城門-大帽山-毅行線至咖啡灣)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緩跑徑 (衛徑段七) > 半閒亭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 石頭角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田夫仔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七渡河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伯公廟 (元荃古道媽娘坳) > 大棠自然教育徑 > 大棠燒烤場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佛祖廟 (伯公坳) (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 > 麥徑段十 M179-M186 (經二坳仔關帝廟及架空電塔) > 掃管笏村路閘口 > 大欖涌引水道 (麥理浩徑段十) > 香港珠海學院 (青盈路) > (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 咖啡灣泳灘 (終)

出發時間:11:34a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初時有煙霞 高地有霧 吹西至西南風一至三級 傍晚漸轉多雲,氣溫介乎 25-34°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4.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42.20KM (142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806328

-
是天早上境內仍受微弱下沉氣流影響,天氣異常酷熱,
儘管如此,見既然沒雨,便決心出發操山去。

十一時半左右到達荃灣和宜合道,
先沿村徑上城門水塘,見到水塘水位與上星期相差無幾,依舊在排水中,
這也是正常,畢竟河流仍在不斷把雨水注入水塘。
到達主壩前後已感風力微弱,空氣渾濁,令酷熱感異常明顯,
加上星期三那天行完麥三、四後,體力未完全回復,
是天狀態不佳下臨陣轉軚不登針山,草山,改為左轉進入城門緩跑徑,此亦是衛奕信徑段七的一部分。

在長約 5KM 的城門緩跑徑走著,全程大部分位置有樹蔭,因此炎熱感稍得紓緩。
這城門緩跑徑對我來算有點陌生,因為我走過的次數不多,記得兒時更是覺得這路極沉悶兼長,
不過是天走著,感覺卻不那麼差,最少路況良好 (比起大欖涌環塘徑好得多),景觀也不錯,走到中段更可看到水浸白千層呢!

約十一個字後,回到城門林道 - 水塘段,隨即走至半閒亭,忍不住小休了一下,
半閒亭旁更有一石級位置,可下降至水塘邊近觀水浸白千層,是何其壯觀啊!
小休後續沿城門林道走至石頭角,再上登至鉛礦坳,此時已是一時七。

是天因事先得知大埔區局勢動蕩,所以堅決不會落大埔,
於是只好於此暫別衛奕信徑段七,繼而轉投麥理浩徑段八。
沒小休下一口氣續登上燕岩頂,再過四方山到四方亭,確實有點吃力。
未到燕岩頂前,約海拔五百餘米開始,便進入濃霧中,因此麥八全程幾乎沒景觀可言。
到達四方亭時已是二時五。

續走林道至大帽山雷達站接大帽山道,再從濃霧中穿插一番後終下降荃錦坳,
約三時三到達大帽山茶水亭,當然正是時候吃下午苶、補水兼大休。
大休了半小時,便踏上麥徑段九,沿大欖林道衝下去至大欖涌水塘近吉慶橋,全程只用了一小時十四分鐘,都是正常時間來的!
在吉慶橋見到大欖涌水塘水塘水位又是極其高,高得只差一點便淹過吉慶橋了!

小休三分鐘後,約為五時,便踏上毅行者新線的尾段,是天又再一次玩這段路了!
先沿元荃古道至大棠自然教育徑,經大棠燒烤場返回大棠山道,U-turn 經大棠管理站返回大欖林道 - 大棠段,
到達路口時已是下午五時十一。
不停步下續走經佛祖廟頂 (伯公坳),踏上泥徑,穿過關帝廟 deep V 後上山過 水塘西面的林道,到達時約為六時五。

到了這裡,已幾近行程埋尾,
正當我全速向下衝至林道閘口時,
卻突然見到掃管笏方向遠處黑煙彌漫,
細心一看,原來有一座建築中大廈起火了,還要由中層一直往上燒,
離這麼遠也見到火光紅紅,頃刻確實嚇了一嚇,不說還以為自己在看「烈火雄心」⋯⋯
(後得知火警曾升為三級,約九時才被救熄)

既然都到了這裡,當然得續走。到引水道入口附近時,更開始嗅到火災燃燒味,
相信有大量污染物隨風飄了過來引水道方向,氣管也感到輕微不適,
只好不跑而慢行,沿引水道行約十五分鐘,離開受煙霧覆蓋範圍後,始復慢跑至 M193 附近之「隨意門」,
往下走至珠海學院完程,再到咖啡灣泳灘賞夜景。

是天初時雖狀態不佳,但中後段卻回復正常水平,
或與風勢增強有關。
相比起七月初操麥七至十那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46589448770478),是天天氣明顯熱得多,但卻因省略了針草兩峰,上落差少近四百米,
反而造就了後段力氣比上次為佳,同時又能練到剛好 42.4KM 長,完成了一個全馬距離的操山課呢!
是天唯一掃興的,相信是我的 FR945 手錶不知何故連接不了ANT+ 傳感器,所以是天心跳帶及溫度計都沒法使用,
完成行程,儲存活動後,居然才回復正常,實是令人氣憤。
事實上,FR945 我已非第一次遇上 bug 了,大概急著用新錶的代價就是要忍受臭蟲困擾吧,暫時只好留神一點……

-
詳細時間表 (以四捨五入計算):
荃灣和宜合道 - 衛七起點 (主壩尾) 20min
衛七起點 (主壩尾) - 城門林道 水塘段 55min
城門林道 水塘段 - 半閒亭 5min
 大休 12min
半閒亭 - 鉛礦坳 (麥八起點) 31min
鉛礦坳 - 四方山坳 50min
四方山坳 - 白波 21min
 拍照 1min
白波 - 大帽山茶水亭 29min
 大休兼補給 30min

大帽山茶水亭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1hr 14min
 小休 3min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分岔路口 54min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分岔路口 - 林道盡頭 5min
林道盡頭 - 水塘西面林道路口 21min
水塘西面林道路口 - 閘口 12min
閘口 (引水道入口) - M193 附近的閘門 34min
M193 附近的閘門 - 香港珠海學院 5min
香港珠海學院 - 咖啡灣泳灘 5min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香港珠海學院 小計 2hr 17min)
總計 7hr 47min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07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三、四 及飛鵝山道之旅

2019.08.07
酷熱下 麥理浩徑段三、四 及飛鵝山道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 石坑坳 > 雞公山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坳 > 飛鵝山道 > 飛鵝山道高尚住宅區 (海關坳) > 飛鵝山道口 (清水灣道) (茶寮坳) (終)

出發時間:12:24pm
天氣:大致天晴及天氣酷熱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4°C (天文台) / 25-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57KM (154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778642

-
是天星期三,天色異常明朗,是享受盛夏高清郊野美景的好時機。
其實是天心情很差,發生了一些事很難過,除了行山真想不到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去消愁。
既然為行山佳日,帶著沉重心情也照樣去登山了。
我發現我走麥徑段三、四真的走到上癮了,尤其是在酷熱的晴朗天走這線,簡直一試難忘。
於是繼上月十七日後再一次走麥三、四。

早上乘車不順利,多得不負責任的巴士公司!
約十二時五才到達北潭凹,即踏上麥三。
是天一開始以較低強度耐力登山,故此上到牛耳石山時並未有竭力感覺,
一直走到嶂上,想不到又見許林士多在營業,
當然就進去買一支冷豆漿吧,順道與許老闆吹了一會水,
談到近日雨天多,收作困難,所以每當好天也把握機會工作,亦因此平日也能光顧士多,
另外亦談到近日旅客大幅減少,麥三之情況比麥一、二那邊看來更嚴重,於老闆立場,固然希望盡快能回復繁榮。
這亦令我醒覺這兩個月受社會事件影響下,的確少了很多行山友 (特別是年輕人),而是次亦沒有見到任何年輕人。

離開嶂上後續行麥三,過畫眉、雷打後登雞公,此時夕陽直射,酷熱感覺是有的,
但因有和緩偏東風之關係,相比上月十七日那次實在是輕鬆不少,
至少這次登上雞公頂後,仍沒有累死的感覺,
也因為登雞公一段比上月那次快了,縱然是次出發時間比上次遲了五十分鐘,
但到達水浪窩時只是三時二,加上不太累不用大休,三時半便可起行踏上麥四,比上次只遲了半小時。
是天麥三又是十分冷清,只在後段遇上數名山友而已。
另外,這次水浪窩收費添水器終於都有水售了,真感動!

踏上麥四,一開始便要準備好打大佬,
先登約二百米高至黃竹洋小山,後稍稍下斜後到 M074,
開始再登約一百五十米高,到 M0750-M076 一帶山脊平緩位置稍作回氣,
最後再一口氣攻上 M077 前後的柏油梯級直至到達馬鞍坳,此亦是登麥四全段最辛苦的一部分。
是天狀態比想像中好,酷熱下仍只用了約七十分鐘,便由水浪窩走到馬鞍坳。
之後至昂平一段以落斜為主,瞬間感覺像回到天堂,
同時亦享受到全日最美的高清新界全景。

記得前一天下午,我從對面的聯合書院眺望著這邊的馬鞍山群峰,其山脊線清晰浮現,使我悶悶不樂的內心得以振奮。
是天同一時候,我卻到了對面山頭上,站在同樣歷史悠久的麥徑,隱約地觀看著我曾經走過的地方。
是的,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許根本沒可能得到釋懷,但抱著過一日得一日的心態走著自己嚮往的路,何嘗不是明智之舉?
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難道這天的你就決心放棄一切了嗎?
又或者說,有需要放棄你所相信的一切?
三年前,我聽到一句歌詞:「一次一次你 吞下了淚滴 一次一次 拼回破碎自己」,
三年後我終於明白,別人眼中最無聊的事情,其實就是我眼中的天堂……

續走至昂平,終到了我其中一個最喜歡的地方,
這裡有一片遼闊的草原,前方看到西貢全景,是天連萬宜東、西壩也鉅細無遺地呈現眼前,
坐在觀景台前的木椅,可享受到境內最有動感的 180° 環迴實景。
草原上有滑翔傘者,有寥寥可數的行山客,
更有一群黃牛吃草,而數只水牛則忙著與地上泥濘作樂,展現出大自然的融洽與多元。
這裡靜中卻帶點旺,在你舒服得快要閉目養神時,忽爾有飛機聲在頭上略過,你或許會慶幸自己沒有被繁華的現世所忽略。
而這一切,就由馬鞍山昂平開始!

由於時間關係,只能在昂平逗留十多分鐘,便要繼續趕路,以走畢麥四餘下路段。
麥四沿途遊人相對麥三為多,但也是集中在前半程遇見,過昂平後幾乎全程不見人。
而快到基維爾營地時,更看到實實在在的日落,
背景遠處有大帽山雷達站的映襯,簡直完美無瑕,算是這天送給我的一份安慰獎吧。
相信若是天登上大帽山,看到的風景或更宏偉呢!

到了基維爾營地,約為六時九,比七月那次只遲了十五分鐘而已,進度亦成功追回。
後沿飛鵝山道下山,我已學懂了這是從基維爾營地撤退的最輕鬆及最快捷方法,而且入黑後也安全 (路況良好兼於百花林以下有街燈)。
從基維爾營地起計,路程僅長約 3.7KM,走四十五分鐘後回到茶寮坳 (清水灣道) 便能乘小巴離開。

麥三、四絕對是一段很值得定期拜訪的郊遊徑,在夏天更能感覺到朝氣勃勃的自然生機,
每一次在好天色下走著,每一趙也是這麼的難忘。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04 東澳、東梅古道連走 (大澳-東涌-梅窩) 之旅

2019.08.04
東澳、東梅古道連走 (大澳-東涌-梅窩)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涌行人橋 > 新基大橋 > 寶珠潭 > 新洲 > 深屈 > 南田 > 深石村 > 深石亭 > 䃟石灣 > 沙螺灣 > 鱟殻灣 (觀景台) > 較寮 > 䃟頭 > 雪心亭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逸東邨 (逸東商場) (午膳) > 裕東路 > 翔東路 > 低埔 > 奧運林 (東梅古道) > 白芒 > 牛牯塱 > 大蠔新村 > 紅花顏 > 亞婆塱 > 黃公田 > 望渡坳避雨亭 > 窩田 > 銀礦洞 > 銀礦灣瀑布公園 > 白銀鄉 > 大地塘 > 梅窩街市 (梅窩鄉事會路/銀石街) > 梅窩海濱長廊 > 梅窩碼頭 (終)

出發時間:12:10pm
天氣:多雲 部分時間有陽光 及有一兩陣驟雨 吹偏東風兩至三級,氣溫介乎 28-32°C (天文台) / 26-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4.72KM (61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近銀礦灣瀑布公園)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751340

-
是天早上天色明朗,原本預測的驟雨沒來報到,
因此決心走遠一點,去大嶼山走一道 M 型線,就是東澳古道、東梅古道連走,
不單讓我重溫一下過去在大嶼山的點點滴滴 (包括三月初在 TransLantau 100 的體會),更讓我好好做一個大總結,
以昔日儲過的種種快樂來迎接明天的大麻煩……

早上乘車也算蠻順利,在久違的 11 號單層巴士疾速飛馳於公路的快感之下,轉眼正午便抵大澳。
先沿東澳古道方向走,此時遇正大潮漲,水位近 2.5M,因此見到對面大澳吉慶後街一帶的海水也快湧上行人路了,
就連寶珠潭一帶的石灘也被浸過了。
約一小時後到達深屈,是天可能因為時間較早的關係,士多相對較靜,
到深屈碼頭觀了一會潮水後,便續行至䃟石灣,沙螺灣。
此時天上雲量稀疏,陽光明媢,感覺亦有點炎熱。

約七個字後抵沙螺灣,沒停留下續走古道,
原來離開沙螺灣後一直上到頂,左邊就是天文台位於沙螺灣的自動氣象站了,
是次近觀,見到站上有一個攝像鏡頭,這就是我每日對著我的平板電腦展示器所見到的實時天氣照片之來源了,
據了解此站還有雨量監測之角色。
另外,閘外寫有小心幅射,不知道數據是否用微波傳送呢?

回到古道,續行約十分鐘,便到鱟殻灣觀景台,這亦是我中一個很喜歡的觀景台。
是次由於時間鬆動,便決心大休、賞景兼拍攝,初時見到對面上空雲間透藍,
更能清楚地遠觀大帽山雷達站、針山以至馬鞍山山峰,是日能見度之高,絕是意料之外的得著。
大休了廿五分鐘,準備起行時,發覺天上烏雲始現,心知不妙,可能有雨到了,
怎料一直走至䃟頭便開始下起雨,雨勢雖然不大,但這場雨維持了可真久的,
只好撐傘走至東涌。

是次過侯王廟後,沒有沿樓梯上裕東路,而選擇了走畢整條古道,其實也是駁回裕東路。
到這裡,便完成了是天首 13KM 的東澳古道部分了,當然得先進逸東商場午膳吧。
在便利店買了飯吃後,想起逸東商場外有家茶房士多售賣東西便宜,便進去,
果真,一支維他蒸漏水只要 $3 已是我多年所未見過了,果斷買了兩支再起行。

回到裕東路,此時已是下午四時,沿裕東路旁之平行單車徑一直走約廿分鐘,以最直接方法接上翔東路,
再踏上東梅古道。
東梅古道初段 (由東涌至白芒) 是我從未走過的,是天第一次走,感覺卻不太好,
除了前段要在水務設施及荒廢果園外不斷上上落落遊走外,後段踏上泥徑時,更要過澗,
而且蚊極多,也有蜘蛛網,感覺此路應不太受歡迎。的確,沿途一個人也沒有。
沒錯,的確有心走奧運徑的遊人,大多也會選擇沿翔東路直走來回東涌,或是過隧道走海皮路駁回文東路來回東涌地鐵站 (不過此路自新市鎮擴建計劃填海開始後,已變得沒以往吸引了),
至於是次走的真正古道部分,除了在最高點有一些好風景看之外,就不覺有其餘吸引地方,真的走一次也夠了。
全程走了約四十分鐘,穿過後段的奧運林後,便能沿柏油梯級直落至白芒車路。

到達白芒,此後便是奧運徑的部分,亦是我相對熟悉的一段,
對上一次走,當然就是三月三日凌晨仍在為 TL100 拼命的時候,
現在還深刻記得當晚在婆髻北坳看到的北大嶼全景,是多麼多麼的美啊!
沿車路走約廿分鐘,便到達牛牯塱村,再沿村徑走至大蠔新村閘外,這裡前兩次走都見惡狗,但是天則有幸未遇上。
左轉過坑後,便開始沿長命斜直上亞婆塱,最高點為老虎頭郊遊徑入口。
後開始落斜,穿過黃公田至望渡坳避雨亭,繼續沿古道直落至銀礦洞,至銀龍石澗過橋位時竟遇上四頭狗在吠,
明明之前也未見過的,幸好剛巧有外籍人士陪行,順利通過。

過銀礦洞後約六時,見尚有時間,便決定到銀礦灣瀑布公園一遊,
原來這是公園之餘,也是一個燒烤場,旁邊有涼亭之餘,便有洗手間。
公園外便是銀礦灣瀑布所在地,十分壯觀,真想不到邊燒烤邊賞瀑布是多浪漫的一件事呢!

逗留了數分鐘後,便續行至梅窩,
是次到白銀鄉分岔路口位時,見尚未天黑,便堅決試新路,走經大地塘至梅窩,而非橫塘村口路。
原來穿過文武廟後,便是大路一條,根本沒想像陰森可怕,
沿途的狗不單不惡,而且還有很多踏單車的人經過,也有數個避雨亭。
連此前東澳古道,這亦是離島自然歷史徑 - 梅窩段的一部分。

一直走至梅窩市政大樓,經過見到當日 TL100 的起點與終點,心裡的澎湃感再次湧現。
同時也見到昔日在銀礦灣旁的數家體育用品店 (包括 LBC) 已搬走了,舊址現時已騰空。
最後,沿梅窩海濱長廊走回梅窩碼頭巴士總站時,見到日落方向的雲層開始呈現橙色,很美。
到達巴士總站後,才醒覺是天為星期日,3M 巴士這時段是十五分鐘一班,
而我剛好趕上即班車,雖是雙層巴士,但可能因是次載客少 (只有約廿人),加上沿途極少停靠上客,
因此只用了半小時便從總站回到東涌,時間竟與單層巴士無異,實在是大開眼界的一次體驗啊。
回到東涌時已開始入黑,圓滿地結束是天雙古道連走行程。

坦白說,以性質相同的環大嶼西南 (石壁-大澳-東涌) 與是天行程比較,
我會覺得環大嶼西南感覺是較難忘的,除風景較美外,路程較長使得艱辛程度也高一點。
不過是天天氣實在怪怪的,尤其是後半在走東梅古道時,全程邊出太陽邊下毛毛雨。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19.08.03 午後 針礦帽小操 之旅

2019.08.03
午後 針礦帽小操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草山及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3:52pm
天氣:密雲 高地有霧 吹偏東風三至離岸五級,氣溫介乎 21-27°C (天文台) / 21-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49KM (122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0742383

-
受高空擾動影響,是天早上境內持續有驟雨,唯午後卻漸漸停雨。
見到雨停,當然就是登山的最佳時機吧。

三時十到達荃灣和宜合道,以最快捷方法登上城門水塘,再踏上麥七。
此時見到水塘水位很高,應是近一星期連場大雨的結果。
後經過主壩,嘩不得了,水位高至蓋過了漏斗型溢水口,水正急促流經城門峽至下城門水塘,情況很壯觀。
可能因為這樣,是天吸引了不少遊人前來城門主壩一帶遊玩。

後正式踏上針山登山口,是天密雲,沒陽光照耀下不單完全沒有炎熱感覺,更有陣陣涼風吹來,
很久未有在這種舒適天氣登上針山了,是天一口氣登上針山頂,就用了 35 分鐘,雖未至最快紀錄,但也不錯了。
登上針山頂沿途亦見數人在行山及操山,沒有特別靜秘的感覺。
針山頂是天沒有霧,能看見新界全境。

賞景及拍照後,隨即下山至針草坳,再沿城門林道 - 針山段續走,
比較嚇人的是在第一個林道分岔路口位 (約海拔四百米位置),竟見五頭流浪狗!
這是我第一次在此位置見到野狗,雖則此前操雙坳時,入夜走經此路口,也曾聽聞過遠處傳來的狗吠聲 (應是由城門林道 - 針山段那邊傳來),
我猜可能是近來連場大雨,野狗的地盤被山泥傾瀉破壞了,所以走了出來?
幸好當時尚未入黑,而野狗亦沒有攻擊性,所以能順利通過。

留意是天走的不叫針草帽,而叫針礦帽!何解?
「礦」是指鉛礦坳。
其實是因天雨路滑關係,我沿林道走至約海拔 470M 位置,即第二個道分岔路口位時,
不右轉上草山,而直走平緩的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至鉛礦坳。
從路口位步行至鉛礦坳也需約廿分鐘,論距離其實不比登草山再下降至鉛礦坳短,
但就避開了草山下去鉛礦坳的泥濘路段,最少不用在地上溜來溜去吧。
同時,這種走法亦省了近 100M 上攀,相對上較輕鬆。

到了鉛礦坳,已是五時九。
小休了三數分鐘後,隨即便踏上麥八,朝四方山走。
麥八初段不用說,又是泥濘路,相信在雨後操開山的也心裡有數,唯有放慢腳步走著,
最後約用了 52 分鐘到達四方亭,此段路是日相對少見山友,感覺清靜。

過了四方亭,便沿大帽山林道登上雷達站閘口位,用了 21 分鐘,沿途仍是沒人。
之後便徐徐下山,是天因不是以跑山裝備操山,所以只步行下山,
不過步行有步行得著,是天不單在林道閘口位旁見到精彩晚霞,更在後段入林處見到不少螢火蟲,實是浪漫啊!
從過雷達站閘口計,最後用了約四十五分鐘到達大帽山茶水亭,沿途見到不少人在練跑,
而我則疏洗一下後,便走到巴士站,因上次送車尾事件,是次刻意預鬆了很多時間,不過就換來要費點時間等車。諷刺的是,上次車早來了三分鐘,這次則遲來了四分鐘,世事真是難預料呢!

總括而言,是天下午天氣異常好,四小時小操之旅全程沒下過雨,已是意外收穫了。
就算沒有用跑山模式操山,也確實能練到體能。
同時,這亦是我繼上周日後再一次走麥徑段八登大帽,而且又是走大帽山道走到入夜,
嗯不錯,其實在傍晚走大帽山,感覺是美好的。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