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0 酷熱下 午後 南山古道接鳳十.白富田降牛牯灣.十塱芝麻至龍尾.望東灣暮返貝澳 之旅

2020.08.30
酷熱下 午後 南山古道接鳳十.白富田降牛牯灣.十塱芝麻至龍尾.望東灣暮返貝澳 之旅



梅窩碼頭 (起) > 梅窩海濱長廊 > 梅窩政府合署 > 銀石街、銀樹街 > 嶺咀頭 > 麻布村 > 鹿地塘村 > 南山古道 (鄉村古道) >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 南山觀景台 > 鳳徑段十二 (L130 標距柱) > 白富田 (營地) > 牛牯灣山莊 > 禮智園墳場 > 牛牯灣 > 橫塘 > 十塱新村 > 十塱涌口 (芝麻灣道) > 芝新懲教所遺址 > 芝麻灣碼頭 > (原路折返芝麻灣道) > 芝麻灣懲教所 > 大嶼山林道 - 芝麻灣段 > 十塱灌溉水塘 > 龍尾 > 二浪路口 > 望東灣 (沙灘、樂濤莊及望東灣渡假屋) > 南大嶼山芝麻灣至望東灣行人徑 > 天后宮 (芝麻灣道) > 鹹田舊村 (芝麻灣道) > 鹹田新村 (芝麻灣道) > 貝澳 (貝澳老圍村)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2:18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及酷熱 有煙霞 行程前局部地區有驟雨 吹微風,氣溫介乎 27-29°C (天文台) / 26-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80KM (61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十塱新村)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960463

-
是天繼續酷熱及吹微風,而且中午時分港九新界多處皆自爆雨區,天氣實在是比想像中差,因此適宜走稍為輕鬆之路線。
是次下定決心一遊梅窩及芝麻灣一帶我未曾到訪過之角落,包括梅窩麻布村、鹿地塘村、南山古道、禮智園墳場至牛牯灣沿、十塱涌口、芝麻灣碼頭及懲教所以及望東灣,
不單成功將這數個新穎的地點連成一線,在四個多小時內走畢,亦恰好預準時間,在望東灣以日落美景歡送作別。

十二時八左右吃畢午餐,隨即出發去梅窩,因得知一時八有快船從中環開出,因此決定一改慣例,乘船去梅窩。
約花了四十分鐘抵達中環,再行走約十分鐘至中環六號碼頭,登船後方為一時七,接下來是開船前的五分鐘,卻忽然多了不少登船乘客。
此時雨區也殺到港島西,幸而登船後方開始下雨,船駛至港島以西時雨勢最大,對我卻沒絲毫影響。
乘船到梅窩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小睡廿多分鐘,這對於是次前一天睡眠不足,幫助尤大。
二時二左右抵達梅窩,去便利店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後,便正式起行。

先沿梅窩海濱長廊走至梅窩政府合署,至第二條橋方橫過銀河,抵達銀樹街,再沿路走至盡頭,為銀河支流之滙合處。
此時依路牌指示,橫過兩道古橋,橋底乃大地塘河。後沿麻布村外圍走,沿途見到一些單車友,感覺靜中帶旺。
走至盡頭,又再過河,這次是橫過鹿地塘河,橋的對面有一個涼亭,之後便見一大片田,再續走一會便來到鹿地塘村,
此時依路牌指示,左轉走一會來到主要村徑,再向右走,經過甘氏宗祠及鹿地塘村村公所後,不一會來便來到一泥徑之入口,入口處雖有點隱蔽,幸而有村民設路牌指示,
由梅窩碼頭至此共用了廿八分鐘 (路長約 1.85KM)。

此泥徑乃南山古道,沿途可見一些荒廢了的建築物,而路則以石塊砌成,全程走在樹蔭中緩緩而上,難度不高,是天走著亦見一些遊人。
一直上走,不一會出林,便見熟悉的南山燒烤地點,亦即鳳徑段二起點,當然是天沒有人在燒烤,場地冷清,由鹿地塘村至此共用了十七分鐘 (路長約 1KM,攀升達 120M)。

離開燒烤地點,橫過嶼南道,便走進對面之山徑,上走至南山觀景台,此時天空仍然多雲,而觀景台在東西兩面,能賞到鳳凰山、大東山、蓮花山及老虎頭等主要山峰,唯因煙霞過多而有所失色,
兩觀景台中間設有一木亭,我則決定在此小休約十五分鐘。賞景過後再沿徑上走,接鳳徑段十再走至白富田,走進營地,見有兩名外籍人士在休憩。
離開營地,再下走一會,見到有一零丁的村屋,此乃牛牯灣山莊,之前曾見屋內有狗,不過是天什麼也沒有。

離開此屋,走不一會便駁回車路,由南山觀景台至此又用了廿八分鐘 (路長約 2KM,攀升達 70M)。
沿車路走至盡頭,乃禮智園墳場所在地,是天竟見有一大群工人在動工擴建墳場,真想不到連周日也在趕工。
沿墳場梯級下降至最底層後,左轉再接由離島民政事務處建造之柏油梯級下走向牛牯灣,景觀開揚,感覺挺好。
而且是天終於明白為什麼此前走經這一帶時會聽見狗吠聲了,原來牛牯灣近山坡 (海拔約三十米) 處仍有村民居住,是天亦見到有狗,幸而此村屋距離柏油路有一段距離,亦因而免除了惡狗之威脅。
由禮智園墳場至此,僅用了十三分鐘 (路長約 0.95KM)。

此後沿熟乘的海旁路走約廿分鐘 (路長約 1.37KM,攀升達 37M) 至拾塱鄉公所,此時竟見沙灘處甚為熱鬧,有近廿人在玩樂,而村那邊亦見有工人在搭建大型帳篷,不清楚是要攀辦什麼活動。
離開十塱新村後走至芝麻灣道,轉左開始探索一段從未走過的道路,先是來到十塱涌口,這裡都是以村屋為主,後再走一會,跨過一段斜路後,來到另一端之芝麻灣芝新懲教所,此懲教所連同芝麻灣懲教所曾一度作為難民營及戒毒所之用,但於 2010 年起因應羅湖懲教所啟用而關閉,現時遺址可見破離處處。

見路口時轉下去能,走約四分鐘能抵芝麻灣碼頭,由拾塱鄉公所至此共用了約廿分鐘 (路長約 1.34KM,攀升達 27M)。
碼頭處居然有近十人在聚集,鄰近岸邊亦見有釣魚友,比想像中熱鬧得多。
參觀過後折返芝麻灣道,再前走一會來到分岔路口,左邊車路繞過芝麻灣懲教所抵達大嶼山林道,而右邊則上抵懲教所正門。
此時見懲教所大門緊閉,但內裡竟有一人,不知是否職員,沒關係,留意正門前右方有一柏油徑,能上走至懲教所外圍繞過,並下接懲教所後門,不一會便來到大嶼山林道 - 芝麻灣段,相比走車路省回不少時間。

沿林道上走一會,見到漁記芝麻灣管理站,續沿右方斜路上走便抵十塱灌溉水塘之堤壩,穿過堤壩走至另一端踏上泥徑,一會後見到分岔路口,原來新芝麻灣郊遊徑其中一段已準備就緒了。(上回曾提及過芝麻灣郊遊徑正迎來大革新,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13251758770907)。
走一小段新路,再駁柏油單車徑,不一會來到龍尾,由芝麻灣碼頭至此共用了廿五分鐘 (路長約 1.65KM,攀升達 110M)。

來到龍尾時已為五時五左右,時候不早了,小休數分鐘後便需再次起行。此時亦留意到新芝麻灣郊遊徑多段入口漸趨明顯,連路牌也設好了,唯獨仍標示「工程進行中」。
理所當然選擇穩妥的做法,沿舊路逆走一小段至二浪路口,再走至望東灣路口 (即由舊 C1417 至舊 C1408 標距柱附近),此段急步走了五十四分鐘 (路長約 4.39KM,攀升達 110M)。

此時離開舊郊遊徑,沿石級下降,不一會接柏油梯級,再下去便是望東灣村之遺址。
望東灣基本上已人去樓空,但竟然有一名為「望東灣渡假屋」之建築物,聽聞前身為戒毒中心,
其中一個單位燈亮起,不一會見有一女士在沙灘後的大樹間躺著,相信她是屋主其一,後又見有一外籍男士走向望東灣,相信可能為其丈夫,總之就想不到原來這裡仍有人留守吧!

此時為六時五,亦恰好在望東灣沙灘處賞到日落之鹹蛋黃,能目睹鹹蛋黃躲進對面群山的最後一瞬間實是難得。
美好的時日總會結束,賞過日落後,便沿柏油村徑一直走向貝澳,沿途以林蔭為主,感覺有點像由大澳至二澳那段柏油村徑。
途中有一涼亭,亦為新芝麻灣郊遊徑之接入點,因此此後路段能見到新標距柱,仔細留意標距柱,便能預先得知新芝麻灣郊遊徑全長僅有約 12.5KM,相比舊徑少了足 6KM,亦因而即將退出最長郊遊徑之角色了!

走至盡頭能接回芝麻灣道近天后宮位置,此時見到貝澳一帶甚為熱鬧,
亦因正直低潮位,貝澳之沙堤處與芝麻灣道一帶連接起來了,不過若要由沙灘走過去貝澳泳灘,則仍需濕腳過一道水流才行。
而我則沿正常方式,經鹹田走至貝澳老圍巴士站,由望東灣路口 (近舊 C1408 標距柱) 至此共用了四十四分鐘 (路長約 3.5KM,攀升達 78M),
亦即由龍尾至此共長 7.9KM (且還未到達貝澳),與漁記路牌所標之 6KM 明顯不乎!
候車一會後便有車來,登車回到東涌,結束是天大開眼界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29 酷熱下 午後 孖崗紫羅蘭過大潭 之旅

2020.08.29
酷熱下 午後 孖崗紫羅蘭過大潭 之旅



衛奕信徑巴士站 (赤柱峽道) (起) > 孖崗山觀景台 > 孖崗山 (南峰) > 孖崗山 (北峰) > 紫崗橋 (淺水灣坳) > 紫羅蘭山 (三角網測站)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陽明山莊 > 大潭管理站 > 「B 1315」 涼亭 > 大潭觀景台 (大潭家樂徑) > (原路折返大潭水塘道)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大潭中水塘 > 大潭篤水塘 > 大潭郊野公園巴士站 (大潭道) (終)

出發時間:3:30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有煙霞 吹微風,氣溫介乎 29-33°C (天文台) / 26-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9.6KM (68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947644

-
是天天氣酷熱兼天氣不太穩定,因此只好走簡單路線,想了想後決定去港島一走已兩年半未有到訪過之衛徑段一。
可惜因再一次遲了起程,到達衛奕信徑巴士站 (赤柱峽道) 時已為三時半,因此只能簡短地登上孖崗山及紫羅蘭山後,再沿大潭水塘道走至大潭道作結,成為了近來幾乎最 hea 的一次。

二時正吃畢午餐,便乘地鐵到中環站,再走至交易廣場巴士站轉乘 260 巴士,因告示打道塞車之關係,用了近三十五分鐘方來到赤柱峽道。
下車後隨即踏上衛徑段一,此段我曾在兩年半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44171702345593),此段是挺費力的,當時走過的印像亦依稀記得。

一開始便要拾級上登,斜度不低,是天天氣酷熱及吹微風,煙霞亦極大,加上前一天小操大帽山浪費了不少體力,因此走上來實是吃力,只好緩慢上登。
沿途遊人不少,上走不一會能見到赤柱西引水道入口,若沿引水道亦能走至紫崗橋 (淺水灣坳),避過登山。
是天當然就是續登孖崗山,急升一段後原來有一個孖崗山觀景台,賞景一會後續登至孖崗山頂 (南峰) (386M),後再下降至山坳位,然後攀登對面的孖崗山頂 (北峰) (363M),沿途見到漁記在進行山徑改善工程。

離開孖崗山 (北峰),隨即下降至紫崗橋 (淺水灣坳),沿途斜度甚高,到達紫崗橋 (淺水灣坳) 時已為四時八,亦即由起點至此共用了一小時廿分鐘 (路長約 2.2KM,攀升達 338M)。
這裡有兩張椅子,在此小休了大約十分鐘後,隨即登上紫羅蘭山,斜度雖沒剛才孖崗山之高,但也非輕鬆,要由海拔約百五米之淺水灣坳上走至紫羅蘭山山頂 (433M),只能咬緊牙關地慢慢上走,
終用了三十八分鐘上走至紫羅蘭山山頂之三角網測站,隨即開始下山,走了約一分鐘,來到一個開揚位,能賞到旁邊高 436M 的另一峰及遠處之建築群,唯是天無暇到訪。

用了近十八分鐘下降至大潭水塘道 (路長約 1.12KM),此時已為六時正,時間不足下得打消續登渣甸山及畢拿山之念頭,改走大潭水塘道輕鬆遊一下水塘。
大潭水塘道我曾於上月初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48463928583022),是次同樣再走一趟,但中途加遊了位處大潭家樂徑之大潭觀景台,這裡較特別之處是能直望柏架山東南脊山脊線至野豬徑一帶。

離開觀景台,沿車路走過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及大潭中水塘,沿途皆見一些遊人,至大潭篤水塘時已開始入薄暮,續走不一會抵達大潭郊野公園巴士站,想不到候車人數也不少!
等了數分鐘後有巴士來,乘車回柴灣道再轉巴士回去,竟然全程僅需一小時左右,對我來說確實港島東相比港島西是較方便的。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28 酷熱下 午後小操 沙田站攻大帽山 之旅

2020.08.28
酷熱下 午後小操 沙田站攻大帽山 之旅



港鐵沙田站 (起) > 排頭村 > 道風山 (道風山路) > 沙田郊遊徑 > (麥徑段七 近 M131 標距柱)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及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3:34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有煙霞 吹微風,氣溫介乎 23-32°C (天文台) / 23-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02KM (108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934808

-
即將來到八月的最後一周末,是時候續繼一連三日享受登山旅程。
是天天氣酷熱,風勢微弱且煙霞異常多,僅適合輕鬆一走,加上中午時段因辦理一些事務以致遲了起行,只好就近小操一下,結果選了由港鐵沙田站直攻上大帽山,成為了繼 2018 年四、五月多次閒日午後操針草帽後,難得再一次的類似小操經驗。

於沙田市中心辦理事務至三時五左右方完結,去疏洗一下及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後便馬上起行。
先走至排頭村,沿村徑上走至迴旋處,再接上道風山路,並沿路上走至海拔近百五米之信義宗神學院,及後踏上沙田郊遊徑,拾級登上海拔近三百九十米之城門林道 - 針山段涼亭處,
沿途僅見零星遊人,不過近頂時竟見到數名工人正在為舊欄杆漆油,而此段路上走也甚為耗費體力,但或此時不算太炎熱,加上體力尚算充足,因此走的速度不算太慢,
結果用了一小時零一分鐘便接上城門林道 - 針山段 (路長約 3.35KM,攀升達 414M),就此進入城門郊遊公園範圍。

沒停留下續沿林道上走,沿途僅見一群年輕人,而我因時間有限,未有登上草山,而取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直接走至釦礦坳,時間上未必節省很多,但能保留體力,待一會登上四方山時能爆速,此段用了三十八分鐘 (路長約 3.18KM,攀升達 104M)。

到達鉛礦坳時將近五時三,此時見涼亭處有唯一一個行山友,而我再次不停留下直爆上麥徑段八,為的是趕及七時正的那班 51 巴士離開 (平日巴士是一小時一班的)。
此時煙霞仍大,雖然夕陽不猛烈,但或因空氣質素久佳,上走起來頗感吃力,
難得沿途沒遊人,卻因能見度低,眼前的景象都是模糊一片,甚為失色。

用了近四十九分鐘,終來到四方亭 (路長約 3.14KM,攀升369M),此時方再次見到零星遊人。
後續沿大帽山林道上走,廿分鐘後上抵雷達站閘口,此時已將近六時五,距離巴士到達僅餘約三十五分鐘,因此需全速下山。

此時竟有一大群牛在白波下之山坡處吃草,甚為動人,可惜無暇與之玩樂。
在白波閘口草草拍照後便開始下降,沿途始見大量遊人,倍感熱鬧。
是天因天色不好,在近頂處完全賞不到腳下之城市,全為白茫茫一片,僅隱約見到一些熟悉山頭如馬鞍山等,亦因而沒有意慾久留作拍照。
因此難得有決心取多道捷徑直剷下去,再加上半行半慢跑下,僅用了十八分鐘便下抵停車場閘口 (路長約 1.81KM),此時竟見停車場泊滿車輛,細心一看,原來有雲海!

逆溫層的出現實屬難得,白波沒被封頂卻能下俯雲海,但在是天低能見度之情景下也算不上太吸引。
算吧,遇是續沿大帽山道下走,取一小段小徑再接上車路,並急步下降並走進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此時天已開始入黑,但竟見茶水亭仍在營業,蓮姐養的「廿八」狗也在門前。
可惜此時已將近七時正,只好趕至巴士站,由停車場閘口至此共用了十七分鐘 (路長約 1.85KM),
及後在不用等車下乘上當班 51 巴士離開,結束是天難得的午後大帽山小操之旅,亦令我重拾了兩年前的有趣回憶!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23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南山-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2020.08.23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南山-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南山營地巴士站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起) > 南山樹木研習徑 > 直升機坪 > 雙東坳 > 大東爛頭營 > 伯公坳 (東涌道)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平路 > 昂坪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52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3°C (天文台) / 23-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57KM (128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879575

-
受副熱帶高壓脊支配,是天天氣繼續酷熱,不過已沒有前兩天食下沉氣流時滿天煙霞的現象,固然是一走風景線之大好機會。
繼上周日走遍大嶼雙峰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52509378178476) 後,是天繼往開來,再一次在酷熱天氣下踏足大嶼雙峰,
不同的是上周日取黃龍坑郊遊徑登大東,而是次則改走南山登大東,為行程稍為帶來一點新意,
若兼計算七月底那次取道婆髻及蓮花山脊登大東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92867687475979),則我已在一個月內走盡三條登大東山之主線了,最艱辛的固然是婆髻蓮花,而最輕鬆的是南山。
玩畢大東山後,再登上鳳凰山,天晴之下是次雖然沒有天然冷氣可供享受,不過卻有著上周日所無法體會到的高清風景,另加送小型雲海,縱然艱辛卻感滿足!

十二時四吃畢午餐,隨即乘車去大嶼山南山,一時二左右抵達東涌,又隨即追上即班 3M 巴士,因此一時八左右便到達南山,全程僅用了七十五分鐘左右,實是久違了之好運。
在南山疏洗一下後,隨即起行,先沿南山樹木研習徑走至直升機坪,再開始拾級登上大東山,沿途也見一些遊人,但開始拾級登山不久便遇上塌樹,相信是早幾天熱帶氣旋海高斯影響下所致的,未及清理。

一直上走,初段走在林中尚且輕鬆,不一會出林後便得面對曝曬之苦,幸而沿途有數處樹蔭可供小休,加上此路段斜度不算高,走上來不太艱辛,
與黃龍坑郊遊徑相比,此徑斜度低上不少,但樹蔭卻沒有黃龍坑郊遊徑之多,因此各有辛苦之點吧。
好不容易上走至雙東坳後,終能鬆一口氣,皆因最辛苦路段已過,之後的路程有數個澗位,有樹蔭又可作小休回氣,
終一共用了一小時廿九分鐘,方由南山營地巴士站上走至黃龍坑郊遊徑路口 (路長約 3.65KM,攀升達 558M)。

後繼續上走至爛頭營,難得是天天朗氣清,一整個大東山清晰可見,在夏季算是較少能遇上的,亦因而可以站在鳳徑段二最高點慢慢「數屋仔」。
用了廿分鐘左右 (路長約 0.88KM,攀升達 102M) 走至鳳徑最高點,亦即是大東爛頭營 15 號,
接著便開始下山,沿途竟見不少人正在迎面登上大東山,人流相比上星期多上不少,終用了廿八分鐘下抵伯公坳 (路長約 1.87KM),並在涼亭大休近十八分鐘。

四時半左右準時開始踏上鳳徑段三登上鳳凰山,由於是天相比過去兩次登鳳凰山皆更炎熱,兼風力較弱,因此我早就決定預更多時間登上鳳頂,亦因有胡亂立 flag 要一小時內攻頂。
登上鳳頂沿途遊人也不少,可惜沿途卻遇上三個麻煩人士,用巨型喇叭以極大音量播放日文歌曲,一度曾影響我的心情,不幸中之大幸是本人登山速度相比那三人快上不少,因此僅忍受了數分鐘耳筋之苦後便獲解脫。

一路登上鳳頂沿途絕大部分時間也需曝曬,幸而時間臨近黃昏,陽光不算熾熱,因此未算太辛苦。
過了北天門後曾一度起了一陣霧,當時也擔心是天的鳳頂無遮擋美景會否就此告吹,幸而過一會霧散,景觀再次回復明朗,
終用了一小時四分鐘上抵鳳頂 (路長約 2.87KM,攀升達 579M),相比前兩次慢了五分鐘多一點,但考慮到體感溫度及狀態有異,算是這樣了。

到達鳳頂時為五時半左右,此時嚇見鳳頂處竟有一共近廿人,相比對上兩次明顯熱鬧多了,其中更有一龍友專注地站在三角網測站基座上用遮光片拍攝夕陽。
是天時間相對上兩次更為鬆動,有足足五十分鐘可在鳳頂賞景拍照,而此時景觀也很不錯,幾乎望到了一整個大嶼及新界,唯獨仍是有一些煙霞,遮擋了遠處的景點,因此亦無法直視大帽山雷達站了。
過了一會,更見北天門附近忽然出現了一片小型雲海,維持了近八分鐘後開始消失,過後我就在山處行行走走,及後吃東西,當拿出一支冰涷寶礦力放進陽光底下時,頓成一冷與熱之強烈對比。

是天日落時間約為六時九,不過因卻無意等到日落來臨,一來留得太晚,回程時間也得因而推後,二來天氣未至於好得可以看到完美日落,
看日落這些玩意,都是留待入秋或初冬時,受高空反氣旋支配下,找一個極乾燥日子上來看還好吧。
六時四左右開始下山,沿熟悉的路下降至昂坪,沿途意外地沒有見到迎面而上的遊人,與對上兩次實在很不同。
一直下降了三分之二程時,鹹蛋黃開始在半空中消失,果然無法看到完美日落。
下降至心經簡林全程用了廿二分鐘 (路長約 1,43KM),抵達前發現原來有數名龍友登上了往倒腕下石河之小山坡處拍攝日落,他們也正準備離開了,除此之外,就不見有其他遊人。

基於上次在昂坪廣場處差點被狗惡之經驗,是天決定不走經昂坪廣場,而取車路一直沿天壇大佛後方通往昂平路近昂坪污水處理廠一帶,再折返巴士總站,好處是沒狗 (事實上是一個人都沒有),壞處是路途較長及有不少暗斜,由心經簡林起計,共用了十六分鐘方抵達 23 巴士總站登車位置 (路長約 1.5KM,攀升達 24M),這相比取經昂坪廣場 (路長約 1.28KM) 長了一點,需多預一點時間。

到達 23 巴士總站時為七時一,距離開車尚有五分鐘左右,於是決定以極速去旁邊公廁疏洗一下才登車。
巴士準時於七時二開出,客量約為四分一滿,但當駛至水口開始便有大量乘客登車,三站已打爆整車,上橫壟打後經乎直飛,但卻仍有大量候車乘客 (塘福及長沙數個大站各有十數人)。
七時十左右抵達東涌市中心,極速去便利店買點東西醫肚後,便去趕上當班巴士,回到新界時已接近九時了,就此結束是天盡情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22 酷熱下 午後 上下城門雙塘環塘 (經雙城峽) 之旅

2020.08.22
酷熱下 午後 上下城門雙塘環塘 (經雙城峽) 之旅



港鐵大圍站 (起) > 大圍道、美田路、美輝街及香粉寮街 > 美田邨 (香粉寮街) > 白田村六區 > 下城門道 > 下城門水塘主壩 > 下城門水塘涼亭 > 雙城峽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城門郊遊地點十五號場 (小休) > 城門水塘觀景台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 (小休) > 半閒亭 > 河背 > 城門白千層 >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菠蘿壩)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水務設施貓梯 > 雙城峽 (三橋) > 沙田郊遊徑 (前稱三索徑) > 下城門水塘主壩 > 富山火葬場/寶福紀念館 (下城門道) > 積運街 > 港鐵大圍站 (終)

出發時間:2:02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有煙霞 吹微風,氣溫介乎 28-33°C (天文台) / 27-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05KM (58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867134

-
是天天氣繼續酷熱,且煙霞實在太太,不適合走極費力難行抑或賞景為主之路線,於是決定一遊計劃已久要走之雙城峽。
是天由大圍出發,先上走至下城門水塘,沿北面車路走至盡頭後,駁上碎石路並過河至水務設施,再上登城門水塘主壩,
及後沿畔塘徑及菠蘿壩自然教育徑走一圈後返回主壩,並趁日落前最後三十五分鐘,再次下訪雙城峽,走經鐵橋並上登沙田郊遊徑,再沿徑返抵下城門水塘主壩,最後在暮裡沿下城門道返抵大圍結束行程,
成為了繼兩年前的一次環雙塘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717643564998405) 後,再一次完成上下城門環雙塘之遊。

一時半左右吃畢午餐,隨即出發至大圍,去銀行櫃員機處理一些事務後,隨即正式起行。
先沿大圍道、美田路、美輝街及香粉寮街走至美田邨,這是一個旺中帶靜的新型屋邨,環境優美,唯獨交通不太便利,一般來說會由港鐵大圍站乘小巴至此,不過是天選擇了步行,共走了十四分鐘 (路長約 1.25KM) 方至美田商場。
在商場之便利店購買了一支能量飲品打底後,隨即上走至下城門道,取經香粉寮街盡頭之白田村六區村徑上走,好處是沿途沒狗,僅有一些已荒廢之寮屋,約十一分鐘 (路長約 0.5KM。,攀升達 40M) 便駁回下城門道。

接上下城門道,走約十分鐘至下城門水塘主壩,這裡向來是模型飛機玩家之集中地,是天也不例外,但其實感覺附近的村民並對此不感高興,是天更見地上有粉筆字表達對模型飛機玩家之控訴。
走過主壩,便沿水塘北面之車路向雙城峽走,慢走下用了近三十五分鐘,沿途遊人不算多,反而奇怪的是見到數批工人在開工。
沿途以上坡為主,但也有一些下位置,過了涼亭 (仁興礦場入口) 後,再走數分鐘便到達一分岔路口,由踏上下城門道至此共用了五十二分鐘 (路長約 3.1KM,攀升達 150M)。
左方是車路,右方則是一道去向不明之小徑,入口處設有一告示牌,寫著「此段山路崎嶇不平」,吸引了我走進去看過究竟。

才走了不一會,便見盡是峭壁,仔細看,發現原來是礦洞來的,除此之外不見有路能夠通往雙城峽,因此決定將此小徑定性為「路不通行」算了。
原路折返至分岔路口,沿左方車路急速下降,沿途見到一些遊人,下降至臨 U-turn 急彎時,若續沿車路下走,將能到達鐵橋位置,
不過是天想嘗試一下較短之捷徑,於是取急彎處之隱徑走進林中,穿林一會後見到一河流,小心翼翼地過河,再沿碎石路向著城門水塘主壩方向走,
不一會便能抵達壩底之水務設施,留意此走線不用走經貓梯,因為一過來便是貓梯之頂,而這裡更可清楚看見一道大水管,這水管是當城門水塘滿溢時負責排洪至下城門水塘的。
個人認為此處難度不算高,唯獨是走經碎石路段時需小心免扭傷足踝。

此時見到數群人從城門水塘下來,想不到雙城峽異常受歡迎,就連一家大細也來。
由離開車路至此共用了十四分鐘 (路長約 0.55KM),之後便來到是天最吃力之路段,就是沿斜坡梯級一直上走至城門水塘,
別小覻這段路直線距離僅長 0.08KM,實際攀升達 72M,加上是天在烈日下上走,可謂異常吃力,終用了十二分鐘方上抵城門水塘主壩。

到達 (上) 城門水塘,熱閙依然,見到連接主壩的一個負責測量水質的水務設施搭棚維修。
走過主壩,便踏上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以逆時針方式沿城門水塘走一圈,
見到一群熟悉的城門水塘黃牛群,除了見到牠們在吃草外,其中一頭牛更在水管前喝水。
路段輕鬆,但因太炎熱,途中於城門郊遊地點十五號場的涼亭小休了一會,

小休後後繼沿城門林道 - 水塘段走,不一會來到城門水塘觀景台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如預期一樣,看到擬建的新觀景台還未成形。
後續沿林道下走至半閒亭,涼亭尚在維修,但見時間許可,決定下走至塘邊看看,這個位置是我第一次下去的,配合白千層之伴隨,果然風光優美。
賞景後續沿林道走向河背,再走至菠蘿壩自然教育徑,沿徑走回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再踏上城門走至草壩,竟見再次見回較早時遇過的黃牛群,沒錯,這裡才是牠們的寄居常地,於是又忍不著與牠們玩了數分鐘。

後沿城門道走至主壩,主壩前早數月新設的保安更位仍在,而城門水塘紀念碑則仍圍封中。
走經主壩時,望向西面,見到夕陽西下之鹹蛋黃,實是亮麗,於是又忍不著拍照一番,再走一會便來到斜坡梯級入口,亦即代表剛好完成了上城門水塘之一圈,一共用了兩個半小時完成 (路長約 8.44KM,攀升達 222M)。

此時已為六時三,離日落尚餘三十五分鐘,於是爭取時間下降至雙城峽,走經同一樣的斜坡樓梯,但因這次是下 降之關係,急步下僅用了兩分半鐘。
接著下降貓梯,原來比想像中簡單,背囊亦剛好沒有頂住,約一分鐘左右便成功下降至底,再走經數個水務設施,期間意外地見到一群遊人。
穿過水務設施後,便踏上鐵橋,此鐵梯相信已有好一段歷史,可見其殘舊,沿途更有一些位置受澗位水流影響需略濕腳。

不一會便見到城門隧道兩段之間的架空行車橋,亦代表來到雙城峽了,此時雙城峽空無一人,感覺冷清,唯見瀑布之澎湃。
走不一會來到架空橋底,左方迎來第一道鐵橋,這橋是近年新設的,相對寬敞,用以取代已損毀之藍色橋,及相信是為方便工程而設。
是天不過橋,而踏上小經走向舊橋,經過新設的水務設施後,再沿絲帶引進林中,不一會見到已被大樹壓毀之藍色橋,由於部分橋底已斷裂,因此不要走進去。

沿絲帶繞過破橋之西,有地方可過澗,但需小心而行,不一會接回破橋之另一端,原來破橋用意旨在穿過一澗口,若非在雨後,根本可有可無。
而這裡亦連接另一道舊藍橋,這條橋建在大水管旁,橋的狀況良好,若不幸在雨後又不想涉水過澗,則可沿新橋走至對面,再沿另一道舊藍橋走回來。
是天有幸在一日間見盡一整個雙城峽,感覺真好呢!

兩橋之交匯處為一水務設施,而後方則是上登至沙田郊遊徑之柏油梯,上走約兩分鐘 (攀升約 30M) 後即能接回沙田郊遊徑,此時已為六時半,由城門水塘主壩經雙城峽來到這裡共用了十七分鐘 (路長約 0.7KM)。
之後便沿沙田郊遊徑走至下城門水塘,難度不算高,但絕對不是「郊遊徑」級數,個人認為是「偏容易的小徑」,
事實上,此路原稱「三索徑」,昔日未修建柏油路段時,要走經多個過澗位及急上急落位置,需借助鐵索,因此又稱為鐵索迷城,當時若在雨後根本難以安全地走過。

沿途竟見一群遊人正朝相反方向上城門水塘,但此時已即將入黑。
沿路走約廿五分鐘 (路長約 2KM),便開始下降至柏油車路,此時已漸入暮,但漆黑裡竟見到強光,細心一看,原來是「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 — 水龍副水塘至下城門水塘輸水隧道」工程之工地,而隧道入口正正就在沙田郊遊徑泥徑段出口之處,意想不到周六晚上仍在趕工之餘,是天更能清楚地看到隧道鑽挖機,實是震憾呢!

後走至下城門水塘主壩時已為七時一,將近入薄暮但仍見一群模型飛機友在聚集。
下降至大圍時不翻炒是天行程開首之路線,不走經美田邨,而是沿捷徑走至富山火葬場,再沿車路下降至大圍積運街,此段路程相對較短,
約消廿九分鐘,便能從隧道工地處走至港鐵大圍站 (路長約 2.36KM),結束是天輕鬆得來卻又有所得益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21 酷熱下 午後 龍躍砵甸過大潭峽.龍脊打爛埕大潭峽.柏架山道降鰂魚涌 之旅

2020.08.21
酷熱下 午後 龍躍砵甸過大潭峽.龍脊打爛埕大潭峽.柏架山道降鰂魚涌 之旅



小西灣邨巴士總站 (起) > 富景花園 > 小西灣海濱花園 > 龍躍亭 (龍躍徑) > 龍躍樂園/晨樂亭 (歌連臣角道) > (砵甸乍山郊遊徑) 砵甸乍山觀景台/觀海亭 > 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龍脊觀景台 (龍脊) > 打爛埕頂山 (三角網測站) > 石澳郊野公園越野單車徑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大潭峽懲教所 >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野豬徑 (連接山徑) > 大風坳 (柏架山道) > 柏架山道 (經柏架山道燒烤區) > 鰂魚涌海水配水庫 (柏架山道) > 鰂魚涌市政大樓 (鰂魚涌街) > 太古坊巴士站 (英皇道) (終)

出發時間:2:54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有煙霞 吹微風,氣溫介乎 28-31°C (天文台) / 26-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45KM (53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853389

-
經過一連數天的惡劣天氣後,是周周末再度因下沉氣流而變得天色明朗,因此亦為登山之好時機。
是天決定再度在周五閒日踏足港島,且因懶得動腦筋,因而決定從我其中一處最熟悉的小西灣起行,沿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及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走至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再踏上龍脊,登上已近一年半未有到訪過之打爛埕頂山,唯是天煙霞實在太大,景觀效果欠佳。
賞景過後,沿路下山,並接入從未有走過之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橫山徑,不一會返回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見尚未日落,便下降大潭峽,再登上野豬徑 (連接山徑) 至大風坳,最後在暮中漫步柏架山道下降至鰂魚涌完程。

一時八左右吃畢午餐,便去乘車至小西灣,因時間夾不來,只好乘一程過的直通巴士直達小西灣,但車程用了足一小時。
來到小西灣,先在便利店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後走至小西灣海濱花園公廁疏洗完畢便正式起程。
踏上龍躍徑,沿途街坊閒遊客也不少,而此段路對上一次來是在兩個月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93621394067276),
與上次一樣,同為酷熱天氣,因此沿路上走也算不上輕鬆,約十七分鐘 (路長約 1.23KM,攀升達 130M) 便到達歌連臣角道。

橫過馬路,踏上砵甸乍山郊遊徑,拾級而上,上走近九分鐘 (路長約 0.35KM,攀升達 77M) 至郊遊徑最高點,左轉入砵甸乍山觀景台賞賞景。
此時已覺煙霞實在太大了,不遠處的將軍澳新市鎮及鄰近島嶼也變得灰濛濛一片,因此也沒有了久留之原因。
賞景後回到郊遊徑,沿級下走一小段至引水道,再沿引水道走至馬塘坳,共用了近廿分鐘 (路長約 1.38KM)。

在涼亭小休數分鐘後,便踏上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約廿二分鐘後 (路長約 1.38KM) 抵達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再踏上泥徑走向龍脊方向。
想到已近年半沒有到訪過龍脊了 (對上一次到訪已是去年一月,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2281726201253),因此趁是天輕鬆閒遊之心態,不如索性一登此聞名遐邇之山脊吧。

此時因流動電話上的一些事情令我分心兼顧,因而行走緩慢,用了近半小時 (路長約 2.1KM) 方由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走至越野單車徑分岔路口,
而由分岔路口上走至打爛埕頂山又用了十九分鐘 (路長約 0.96KM,攀升達 94M),沿途遊人比想像中少,又沒有滑翔傘友,難得清靜,抵達打爛埕頂山時已為五時三。

打爛埕頂山高 284M,山頂上設有一個巨型三角網測站 (俗稱肥標),而此時亦有一兩群山友在此逗留,
本來這裡景觀開揚,能欣賞到大浪灣、石澳及鶴咀一帶,但因是天煙霞實在多得誇張,面前都是一片灰濛濛之景象,因此失卻了原有之美貎。
逗留了約六分鐘,便下山去,沿路下降近十一分鐘 (路長約 0.86KM) 至分岔路口位置,這裡設有一個涼亭,同時為石澳郊野公園越野單車徑橫山徑與龍脊主徑之交界位置,
因我從未走過這條橫山徑,是天便刻意試走一下,發現原來沿路比我想像中開揚,部分位置更能觀賞到石澳道及赤柱一帶,而沿途況亦良好,路面大致平坦,
約走了廿四分鐘 (路長約 2.07KM) 後返回剛才登龍脊前經過之分岔路口,然後再走一趟港島徑泥徑段折返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再沿林道下降至大潭峽,這裡共花了廿七分鐘 (路長約 2.5KM)。

下抵石澳道後,隨即見到一輛壞巴士停泊在巴士站旁等後拖車,亦因而有警察在場。
或因交通情況特殊,是天在我沿石澳道及大潭道走至野豬徑入口途中竟然罕有地少車輛,眾所周知這段路在車多時行走是有危險性的,因經乎沒有路肩,
不過是天出奇地少車,因此可以輕鬆走著而不用左閃右避,終僅用了六分鐘 (路長約 0.6KM) 便抵達野豬徑入口。

沿石級上走近五分鐘 (路長約 0.2KM,攀升達 65M),便抵達柏架山上引水道口,隨即接入野豬徑 (連接山徑) 並朝大風坳方向直走,雖臨近日落,但沿途難得仍見到一名外籍人士。
一路在林中走近廿二分鐘 (路長約 1.76KM,攀升達 86M) 便來到大風坳,此時已過日落,將近入暮,於是先到公廁疏洗一下再沿柏架山道下降至鰂魚涌。

大風坳附近僅有寥寥數人,但當我沿柏架山道下降時,便開始見到大量散步及跑步友,熱鬧程度如常,
走至中途已入薄暮,此時亦能在某數個開揚位置賞到港九夜景,突然感受到久違的夜行浪漫感。
沿柏架山道下走近三十八分鐘,便來到鰂魚涌,再沿英皇道走至巴士站,共用了四十一分鐘 (路長約 3.44KM),乘車回去,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16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2020.08.16
酷熱下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東涌消防局巴士站 (順東路) (起) > 裕東路 > 上嶺皮 (東涌道) > (原路折返)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徑 > 大東爛頭營 > 伯公坳 (東涌道)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廣場 > 昂坪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36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及酷熱 高地有霧 吹東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27-34°C (天文台) / 22-4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00KM (137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及村狗 (黃龍坑道及昂坪廣場)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795299

-
是天天氣不太穩定,除了清晨前下過一場大雨外,午後大西北 (特別是屯門及天水圍) 更突然有雷雨發展,幸而是天所目的地為大嶼山,而雨區沒有影響至此。
繼七月尾後,是天決心再次一走大嶼雙峰,不過是次則棄用上次艱辛版的婆髻山、蓮花山走線上登大東,而改用明顯較輕鬆的黃龍坑郊遊徑。
沒錯,黃龍坑郊遊徑表面看來甚為消耗體力,但起碼沿途多樹蔭,當與幾乎全程需曝曬的婆髻山、蓮花山走線,顯然輕鬆幾倍!
攀過大東,再攻上鳳凰山時,又是陽光漸收,因此上走起來甚為輕鬆,再次以一小時內的時間登上鳳頂,並享受足半小時天然冷氣後方下降昂坪完程。

十二時八左右吃畢午餐,隨即乘車去東涌,約五十分鐘便來到東涌消防局。
可是好景不常,天文台突然發出雷暴警告,細看雷達圖方知原來大西北正在下大雨,而此時亦察覺東涌上空雲量稍增,曾一度擔心能否繼續大嶼雙峰之行程。
但經過約廿分鐘之漫步裕東路及東涌路後,見雷雨區沒有擴散至大嶼山之跡象,方決定照原定計劃登上大東山去。
漫步期間更給我發現到位處灰窰下之東涌天主堂,事前我是不知道這裡原來有一所聖堂的。

沿黃龍坑道走至將近盡頭之黃龍坑郊遊場地,共用了近廿五分鐘 (路長約 1.73KM,攀升達 70M),沿途見到遊人眾多,而途中有數處是村屋之入口,同樣有狗隻有駐守,但在白天下,明顯沒發惡。
將近到達閘口前,見到一輛私家車在停泊,泊的位置有點奇怪,畢竟距離村屋有一段距離,以往較少見有人在此泊車,不過迷底之後解開了。

是天的黃龍坑郊遊場地同樣人流不少,而我此時則做足心理準備後,便正式踏上有一定體能考驗的黃龍坑郊遊徑。
此郊遊徑全長約 2.14KM,攀升達 575M,全程以石砌路為主,不過斜度最高的路段卻集中在首 0.8KM,級與級之間垂直間距大,因此走上來不輕鬆,特別是在天熱之下。
或因前兩天皆行完山,兼且行程不算輕鬆,是天體力明顯有所下降,再加上此時負重超過 7.0kg (因有大量糧水),以至上登時甚感吃力。
唯獨是全程大部分路段都有樹蔭,以至未有痛苦之感,不過也用了四十六分鐘方走畢首 0.8KM (攀升達 342M),來到 C1202 標距柱。
而途中也見不少行山友,其中兩人之一是我認識的某店店主,原來他們正在進行五登黃龍坑郊遊徑之地獄式訓練,而剛才提到的私家車就是他們的私人補給站,想不到我曾想過之操練方式竟有人當真實現!

過了 C1202 標距柱後,有一處平緩樹蔭位置,此時我見感覺疲累,於是隨處坐下小休,不久後突然傳來幾陣雷響,才意識到屯門區那場大雨完來還未下完,幸而沒有影響到大嶼山。
小休七分鐘後,體力稍回復,續沿黃龍坑郊遊徑上走,此段斜度相對較低,但留意部分石塊滿佈青苔,甚為滑腳,終用了三十分鐘完程了此 1.28KM 路段 (攀升達 233M),來到鳳徑段二之交合位置。

對上一次登上大東山,已是上月底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92867687475979),不過當時選走婆髻山、蓮花山的登山方法在烈日下顯然艱辛得多,從起步計至黃龍坑徑路口位置已用了三小時,而是天則僅用了兩小時左右,其中黃龍坑徑全段共走了約八十分鐘。

後沿鳳徑段二上走至大東爛頭營,沿途遊人不多,而此時天上雖然有大量烏雲,但竟然山頂處沒有起霧,於是再次難得能在夏日見到大整個大東山。
約十五分鐘後來到鳳徑段二之最高處 (路長約 0.88KM,攀升達 104M),此為大東爛頭營 15 號附近,該爛頭營早於數月前已被加裝圍欄,是天經過再看,見到石屋後加裝的數個水缸又有變動,懷疑屋主欲回歸居住。
此後路程便是下坡路,一直下降至伯公坳,沿途亦見一些遊人,約三十分鐘後到達伯公坳 (路長約 1.9KM),嚇然見到伯公坳涼亭附近有近廿人聚集,是我想像不到之熱鬧,而此時為四時半左右,時間較對上一次稍為鬆動,因此決定在此小休十五分鐘。

四時九左右準時開始登上鳳凰山,沿途遊人不多,且都是迎面下山為主,是假日較為難得一見的,亦因最近大嶼雙峰人少,因此實在要把握機會多走一點。
黃昏前的陽光不太熾熱,加上鳳凰山腰極為當風,走上來感涼快,過了北天門後更開始走入雲中,全程上登與秋天走的感覺相差不遠,亦因如此,我能夠發力全速上走,
與上次一樣,同樣以五十八分鐘之表現登上鳳頂,到達山頂時為五時九。

鳳頂設有三角網測站,而此時亦有三人在山頂處停留,不久後更有兩名外籍女士從鳳凰門處過來。
可惜是天鳳凰山上被雲層包圍,完全沒風景可言,彷彿與山下是兩個世界,但能夠坐著享受天然冷氣亦是難得的,更何況是天時間鬆動,
因昂坪 23 巴士之尾班車為七時二,汲取過上次經驗後,認為提前五十分鐘開始下山是最適合的,能留時間慢慢疏洗後方登上巴士,故此時天能在鳳頂逗留至六時四,亦即有三十五分鐘能在鳳頂享受一番,人流又不多,實為難得呢!

六時四準時開始下山,沿途仍見數人正咬緊牙關登上鳳頂,而我當然照舊全速下降,廿二分鐘後 (路長約 1.45KM) 便下抵心經簡林,此時將近六時九,距離巴士開出尚有廿五分鐘。
奇怪的是此時心經簡林一帶已沒有遊人,相比七月底那次顯然更清靜。而我則慢慢地沿柏油路走昂坪巴士總站,經過昂坪茶園遺址,又逗留看看,
這裡曾是一片廣大的茶園,由著名大律師貝納祺建立,全盛時期更有近四十名員工及一些馬匹,但自昂坪 360 啟用後,茶園彷彿已被遺忘,後人亦因此棄於打理,只剩茶園餐廳仍在營業,到數年前餐廳停業後,此處便淪為廢墟,唯一用途大概是為一些越野跑步比賽 (如 TL100) 提供檢查站場地吧。

續沿路走,不一會來到昂坪廣場,這裡向來入黑後是惡狗聚集之地,是天不知是否因人流較少,惡狗提早出動,因此走過天壇大佛外圍時,見到兇狗似有動靜,
我也曾擔心一時,停一停想一想,見惡狗沒有正面進攻,於是以龜速步伐慢慢緊靠天壇大佛大閘外走過,終成功離開惡狗地盤而沒有觸動到牠們。
比較奇怪的,是此時其實仍有一群人在地壇處聚集聊天,同時亦有一名保安走進天壇大佛範圍內巡查,但惡狗仍然欲得逞,難免令人堪憂。

到公廁疏洗一下後,已是七時正,於是慢步走至巴士總站,期間不忘留意昂坪市集,見到 7-11 便利店依然張貼停業告示,但有趣的是竟叫人惠顧「就近分店」,是東堤灣畔分店!
七時十分巴士準時開出,客量約為半滿,比我想像中也稍多人,巴士直通至水口後,開始有一些摸完蜆的遊人登車,但上不了多少個便客滿,
於是巴士直飛至東涌,沿途見到塘福、長沙及伯公坳皆有大量遊人在等車,不過想到是周末嶼巴在減少加班車下,單靠字軌車,要再多久才完成清客呢。

約七時十到達東涌市中心,數分鐘後登車回新界,同樣巴士減班至廿多分鐘一班,可是客量相比過去數次乘坐此線皆要多上不少 (將近滿座上公路)。
前後用了近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才回到新界,結束是天不枉此暑假之大嶼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15 酷熱下 午後 上窰過黃宜洲、大枕蓋攻頂、赤鹿走廊至北潭凹 之旅

2020.08.15
酷熱下 午後 上窰過黃宜洲、大枕蓋攻頂、赤鹿走廊至北潭凹 之旅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起) > 北潭涌復興橋 (龍坑河) > 上窰民俗文物館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 上窰家樂徑入口 > 香港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渡頭 > 黃宜洲公廁 > 黃宜洲村 > 起子灣 > (原路折返) 上窰家樂徑入口 > 上窰郊遊徑/上窰家樂徑 (經郊遊地點) > 大網仔路 (麥徑段一 近 M001 標距柱) > 萬宜坳 > 大枕蓋 (三角網測站) > 鹿湖高原 > 鹿湖郊遊徑 C5303 標距柱 > 赤鹿走廊 (經北坑)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2:31pm
天氣:初時大致天晴及酷熱 稍後漸轉多雲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7-32°C (天文台) / 27-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06KM (72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783411

-
是天繼續天晴酷熱,決定先到上窰及黃宜洲一帶走走,再登上已有一年半未上過的大枕蓋,再沿赤鹿走廊下降赤徑並走至北潭凹完程。
唯獨午後局部地區卻有驟雨及雷暴,大埔區及北區降雨尤其明顯,幸而西貢東則沒下雨,使我能順利完成是天行程。

一時四左右吃畢午餐,便出發去乘巴士到北潭涌,車程尚算順利,沿途看到八仙嶺一帶正下著大雨,其實那裡正正是我原訂是天要走的地方,但後來被西貢東之吸引所取代。
二時四左右抵達北潭涌。這裡人流不少,而我則在小食亭購買一支能量飲品打底並到衛生間疏洗一下後,便正式出發起行。

先沿大網仔路走至發記士多一帶,見到士多沒有營業,後橫過復興橋,走至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沿路見到有不少新式丁屋,亦見有一些農田,成強烈對比。
上窰村始於十九世紀末,當時原籍廣東省的黃姓客家人於名為「過路廊」的地方設置小店,為村民商旅提供歇息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成上窰村,由於村民會使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因此這裡留有灰窰,現成法定古蹟。

後走經上窰民俗文物館,見到大門深鎖,是因為疫情而停止開放了,再一直走著,不久後便見到上窰家樂徑入口,此時先不左轉踏上家樂徑,而是直走約一分鐘,
見到分岔路口,右轉走約兩分鐘至香港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此營地設有 112 個宿位及露營區。營地最大特色有一設備完善的青少年天文台及各項歷奇訓練設施。

走向營地正門,大門深鎖,但仔細看看,竟見營內有工人在進行維護工作,想不到連營地不開放的日子也有工人上班呢,或者營舍旁之簡漏房舍就是他們的宿舍吧。
沿營外之柏油路直走,不一會見到獨木舟、竹筏和龍舟等設施,想不到小小的一個營地居然五臟俱全,實在是意料之外。
一直走至盡頭,是一個渡頭,此時因潮退關係,能見到岸邊之泥灘露了出來,目測沿泥灘走著,的確可以走至鄰近的數個連島沙洲,但因玩淺灘並非是天行程重點,因此賞賞景後便離開,原路折返分岔路口,並右轉經黃宜洲公廁進入黃宜洲村。

黃宜洲村既是一個小島,又是一條古村,不過現時該村仍有人留守,但平日較少見到人蹤,是天竟然在村外大閘便聽到內裡有談話聲,相信是村民回來渡假,固然未能暗渡陳倉進去一看了,只好續沿柏油路直走至起子灣。
起子灣村為一已荒廢村落,留下荒田一大片,過橋後沿隱徑走至岸邊,這裡能近觀黃宜洲島,島上設有青年會黃宜洲青年營,規模不小,但是沒有正規陸路前往,僅能趁著大潮退方能涉水而過,聞說若潮汐高度低於 0.3M,更能不濕腳之情況下過去對面。
可惜是天潮汐水位高於 0.3M,未能一試登島,只好一賞鳳光後便離去,沿原路折返上窰家樂徑入口,由起行始計,至此已用了幾近一小時。

此時右轉踏上窰家樂徑,這段路可謂充滿回憶,皆因為樂善盃之其中一段,對上一次走經固然是去年十二月初,原來不知不覺又過了八個月。
一直上走至分岔路口,是次選左轉沿上窰郊遊徑走至大網仔路,這一段是我從未有走過的,原來這段九曲十三彎,縱然直線距離短,但沿徑繞圈下,用了將近廿五分鐘方走畢,值得一提是,沿途設有一個郊遊地點,有一涼亭,但在此時陽光普照之下實不宜作小休。

走畢上窰家樂徑共用了廿九分鐘 (路長約 1.8KM,攀升達 70M),此時為四時正,因感覺有點累,故此只好走進對面涼亭小休十二分鐘,中途見到一輛警車駛過,實是嚇人。
小休後,續沿大網仔路上走至萬宜坳,再踏上登大枕蓋之泥徑,此段算是大路一條,昔日初段有一個位置需沿浮沙踤石陡坡上走,難度不低有一點危險性,
是天所見已被鋪設了泥級,成為了一道極好走的路了,因此已再沒任何難度可言,個人認為此項鋪級工程算是近年漁記所做最實用之一項目。

沿泥徑上走至大枕蓋山頂,先急後緩,共用了四十三分鐘 (路長約 1.65KM,攀升達 310M),幸而此時雲量增多,陽光漸收,因此走上來未至於吃力至甚。
一直登上山頂之路程皆完全沒見遊人,到達山頂時已為五時正,難得能夠獨個兒在大枕蓋上細味美景實是難得。
大枕蓋高 408M,山頂上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而四周風光開揚,能遠觀蚺蛇尖、萬宜東壩等主要景點,甚至遠至飛鵝山、柏架山、梧桐山電視塔以至是大帽山白波也能看見!
對上一次登山峰,已是去年的二月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12864418809650),此處植有大量吊鐘花,因此每逢春節必有另一翻花海景象。

在大枕蓋欣賞了近廿二分鐘美景後,方開始下山,沿北脊大路下降至鹿湖高原用了十五分鐘 (路長約 0.9KM),沿途同為大路一條, 臨尾更有一些鋪設好的柏油梯級。
接回鹿湖郊遊徑時已為五時八,續向東走,不久始再次見到遊人,為一行四人之操山人士,續走經「百步梯」後來到鹿湖郊遊徑 C5303 標距柱之分岔路口,此段又用了十八分鐘 (路長約 1.43KM)。

此時轉入赤鹿走廊,此段路曾在去年七月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48220955273994),但當日不幸在途中遇上驟雨,路面頓成泥濘,行走困難。
是天決定再戰一次此段路,此路自從去年成為了「香港黃金百里」比賽之其中一部分後,越來越多操山友會走經,不過是天可能為時已晚,沿途又是一人都不見。

沿赤鹿走廊下降至赤徑絕非輕鬆,一開始便需急升一小段,至經過登上大蚊山之路口後,才開始下降,但沿途多碎石,部分路段斜度較高兼路面滿佈浮沙碎石,實在是不能走得快。
一直下降至過北坑後,路方變平緩,但仍需再沿破舊兼狹窄之水管路多走近十分鐘方抵赤徑,赤鹿走廊全程也因而用了四十分鐘才完成 (路長約 2.67KM,攀升達 65M,下降達 217M)。

抵達赤徑時已將近六時八,一出來便是良友士多在所地,竟見士多在營業,亦有一群人在吹水。
由於計劃乘搭七時二由黃石碼頭開出之 289R 巴士離開,因此不停留下一直沿麥徑段二至走北潭凹,
沿途仍見零星遊人,走至中途已開始入暮,遠看石屋山那邊見到金黃色的雲彩,算是是天最後一片動人景色吧。
到達北潭凹公廁時為七時一,慢慢疏洗一下再走至巴士站,七時十四分 289R 終到來,於是登車離開。
是天的 289R 尾班車客量極少,沿途也僅停約三站,近乎直通,加上遇上 (極惡的) 車手,因此感覺與乘計程車沒什麼分別,約半小時便到達沙田,再轉車回新界西,速度極快呢!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14 酷熱下 午後 田灣-香港仔水塘-布力徑-渣甸山-小馬山-鰂魚涌 之旅

2020.08.14
酷熱下 午後 田灣-香港仔水塘-布力徑-渣甸山-小馬山-鰂魚涌 之旅



田灣邨巴士總站/田灣商場 (起) > 田麗樓 (田灣邨)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貝璐道/香港仔水塘道) > 松鶴亭 >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 香港仔水塘燒烤區 3 號場 (「B 1403」 涼亭) > 金夫人馳馬徑觀景台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金夫人馳馬徑) > 中峽道 > 中峽觀景台 > 中峽 (布力徑) > 布力徑配水庫 > 布力徑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 > 渣甸山 (三角網測站) > (渣甸北引水道) > 畢拉山石礦場外圍 > 小馬山 > 小馬山橋 > 鰂魚涌晨運園地 (金督馳馬徑) > 送子觀音 > 鰂魚涌海水配水庫 (柏架山道) > 鰂魚涌市政大樓 (鰂魚涌街) > 太古坊巴士站 (英皇道) (終)

出發時間:3:28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1°C (天文台) / 26-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79KM (68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769374

-
又到了周五,是周周未又是受高空反氣旋影響而變得晴朗,因此絕為行山的大好時機。
經過過去兩周皆沒到訪港島登山後,是天再一次在閒日重返港島,並從田灣出發,走經香港仔水塘、布力徑至黃泥涌峽,再登上渣甸山及小馬山。
沿小馬山北脊下降沿途景觀開揚,期間巧遇日落,因此賞到壯觀美景實是難得,最後走至入黑方返抵鰂魚涌完程。

一時八左右吃畢午餐後,便出發乘車去香港仔田灣,可是我竟選了一個最白痴的方法,就是先乘車至灣仔,並試著轉乘 31 小巴至田灣,怎料這輛小巴途徑之路原來勁多燈位,又駛經半山、華富邨等迂迴之地點,因此用了超過半小時才到達田灣,亦即全程乘車超過一個半小時,感覺實在是中伏了!

整個田灣地區中,田灣邨及鴻福苑為主要的大型屋邨及居屋屋苑,兩者皆於 1997-1998 年間落成,邨內原有一商場,早年被領展收購後,店鋪仍算林立,
可是約五年前領展將其高價放售後,新業主將商場大部分位置租予一國際學校,於是商場便僅餘兩商店屬真正市民能享用的,極為瘋刺,最難以置信的是該國際學校至今仍未開業。
田灣邨一共用五座樓宇,其中田麗樓及田澤樓位處最高於,亦是最偏離田灣巴士總站及香港仔海旁道,僅有兩條全日小巴路線有車駛上來。
例牌地於田灣商場之便利店購買一支能量飲料打底後,隨即便起程,單是上走至田麗樓對開空地便用了近五分鐘,這裡交通實是不便。

沿後方之球場路上走,途中發現藍球場鎖住了,更有保安在外巡邏,因此未能以上次之方法,穿過球場直達登山之柏油級,只好另覓小徑繞過,不過我偏偏選了最愚蠢之方法,就是沿球場圍欄外圍之狹窄水渠行走,好不容易才成功擠身過去。
沿柏油級上走至引水道沿途十分清靜,從田灣商場起計,共用了十七分鐘方上抵引水道 (路長約 0.82KM,攀升達 90M)。

後沿引水道直走並接入貝璐道一小段,並再沿引水道走至香港仔上水塘,一共用了三十三分鐘 (路長約 2.6KM) 方抵達香港仔上水塘主壩,沿途開始見到一些遊人,亦見有野豬。
到了香港仔上水塘主壩,果然見到水塘水滿放水之情景,難免有澎湃之感覺,但因是天時間緊迫,未有下去壩底拍攝。

離開主壩,再走經已圍封的燒烤區,便來到分岔路口,是天選走了一道沒走過之路,初段斜度頗高,不一會見到架空電塔,此時右轉走約一分鐘,
便來到從未來過之金夫人馳馬徑觀景台,旁邊亦設有一個涼亭,唯風光似乎久開揚,唯一較特別的是能正面觀賞金馬倫山、聶高信山及斑納山。
離開觀景台,走數分鐘來到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並直走至轉入中峽道之分岔路口,由香港仔上水塘主壩至此共用了三十二分鐘 (路長約 1.79KM,攀升達 52M)。

由分岔路口上走至中峽道路口,初段是柏油級,後段是車路,但斜度未算太高,上走共用了十二分鐘 (路長約 0.7KM,攀升達 113M)。
此時右轉進入支路,再走數分鐘,沿途見到一些岩壁竟成為了小河流,實是意想不到。
達中峽觀景台,此處景觀開揚,可縱觀大半個港島南區,當然亦能見到海洋公園,奇怪是雖然停業中,但卻見到登山纜車竟在運作。

過了中峽觀景台後,隨即踏上泥徑,走十分鐘後到達中峽並駁回車路,再沿布力徑下降至黃泥涌峽,此段人流很多,而由中峽道分岔路口起計,
則走了四十四分鐘 (路長約 3.2KM,攀升達 64M) 方到達黃泥涌峽,橫過馬路後踏上大潭水塘道並沿路上走約十分鐘 (路長約 0.7KM,攀升達 74M).至港島徑/衛奕信徑牌坊,抵達時已為五時十一。

接上港島徑段五/衛徑段二並上登渣甸山,沿途遊人也不少,而我用了十八分鐘便上抵渣甸山山頂 (高 433M),但因時間關係,僅能草草賞景一下後,便開始下山。
沿泥徑下降至畢拉山石礦場附近,再沿柏油級上走至小馬山山腰,沿途除見到大量外籍人士外,亦見有一奇怪洞穴,此為其中一個日戰時期遺下的地下隧道。
一直走至 H057/W013 標距柱位置,左轉沿捷徑走往小馬山,不一會接回衛徑段二大路。

小馬山高 424M,山頂處設有一個相信是警察信號塔之物體,經過後開始下降,景觀亦變得異常開揚,能飽覽維港兩岸以至是背後群山,是天連大帽山、馬鞍山等主要山峰也看得見,而此時亦正值日落時分,但因雲層較多,僅能見到一些金黃的雲彩,不過意境已比想像中美。
沿柏油路及一些泥路下降,一直過了小馬山橋,來到分岔路口位置時已將近六時十一,已達日落時間,順道一提,不知不覺日落時間已提前至七時前了。

到了金督馳馬徑時天色已漸暗,左轉走數分鐘至鰂魚涌晨運園地路口時右轉,再走三數分鐘,接上柏油級開始下降至柏架山道,沿途經迥一個送子觀音像,竟見到有一女人在夜訪觀音,但此時已開始入暮。
而我則續沿柏油級下降,不一會來到柏架山道,再左轉沿路下降,沿途遊人不少,想不到這裡竟為夜行之旺地。
約走十分鐘左右,經過鰂魚涌海水配水庫後不一會,便來到鰂魚涌市政大樓,再踏上英皇道及朝太古坊方向走著,來到巴士站後等約四分鐘便有巴士來,乘車離去結束此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09 酷熱下 午後 南房肚登大帽山.甲龍古道降上村 之旅

2020.08.09
酷熱下 午後 南房肚登大帽山.甲龍古道降上村 之旅



可風中學巴士站 (荃灣城門道口) (起)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菠蘿壩)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賞蝶園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經蝴蝶園) > 城門林道 - 龍門段 > 虎蹤徑 > 芙蓉山 (城門八村) > 龍泉谷 (大城石澗中游) > (原路折返) 虎蹤徑 > (大城石澗徑) 肥佬麥 (大城石澗上游) > 南房肚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甲龍古道 > 石崗引水道 > 農場鮮奶 (雷公田) > (原路折返) > 雷公田小巴總站 (荃錦公路) > 錦田公路 > 上村球場巴士站 (錦上路) (終)

出發時間:1:50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3-33°C (天文台) / 27-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59KM (86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708400

-
是天雲量相較前一天稍增,天氣穩定,但大致仍酷熱,因此走線上同樣以輕鬆為上,略加一點神秘感。
想了想,決定再戰由南房肚登上四方亭一段之小徑,此段小徑曾於本年四月底及六月底兩度去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63318340430916 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17543448341737),
而對上兩次儘管成功挑戰,但都總是「損手爛腳」而回,是天決定再訪其中,並加倍留神提防路滑,最終成功無痛地經南房肚攻上大帽山。
同時,是天能見度不錯,在大帽山頂上能難得地賞到四面無遮擋之風景,令我倍感愉快,下降至荃錦坳後後沿甲龍古道繼降至雷公田,再漫步往上村球場完程。

一時四左右吃畢午餐,隨即乘車出發往城門道口,再步行至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並在小食亭購買一支能量飲品打底才正式起行,附近一帶依舊熱鬧。
沿柏油級上走至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該中心竟然有在開放,後經柏油級至賞蝶園,園內的賞蝶區範圍正進行改善公程,再沿出口接上城門林道 - 水塘段,
是天走得較快,由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至此僅用了八分鐘,路長約 0.43KM,攀升達 50M。

沿城門林道 - 水塘段走一小段,便來到城門林道 - 龍門段的入口,這裡於廿多年前曾經為大城家樂徑之一部分,這裡於廿多年前曾經為大城家樂徑之一部分,後來家樂徑已被取消了,但沿途見到大量涼亭,彷彿令人意識到多年前此處仍為熱鬧之家樂徑。
沿城門林道 - 龍門段上走,此處開始便再也接收不到手機訊號,算是城門水塘的一個大盲點,但這看似偏僻的地方,沿途也有不少遊人,
沿路上走約十分鐘 (路長約 0.9KM),便來到林道盡頭,並駁上寬闊泥徑,走數分鐘便見到分岔口,路前有破舊鐵欄 (以前有「路不通行」牌,但現在此牌消失了),此為虎蹤徑路口。

而我是次則直走,走數十秒左右,便見第二個分岔口,同樣有破舊鐵欄,此時則繞過鐵欄直走進去,經過平緩的石砌路,不一會便來到一開揚的平原,
此亦相信為昔日芙蓉山村之所在地,留意這裡指的芙蓉山村是城門八村之一,與大帽山南脊妙高台南端的餘脈無關,是天更見荒田處圍起了一些樹幹砌成的籬笆。
過了開揚平原,再走約兩分鐘,便能來到一澗口位,這便是龍泉谷所在,由城門林道 - 水塘段 (賞蝶園出口) 至此,共走了廿六分鐘 (路長約 2KM,攀升達 83M)。

是天的龍泉谷處依然見到一些遊人 (包括一家大細) 在玩水,這裡除巨石纍纍外,周遭又有大量林木作樹蘟,絕為休憩理想之地,但因此時難得受日照,因此坐在澗中數分鐘亦未感特別涼快。
大城石澗源於大帽山,為全港最大的石澗之一,亦為九大石澗之首, 而龍泉谷為大城石澗中游的一個平緩位置,位處約海拔 270M,
這裡亦是大城石澗上下兩段的明顯分界,由灰橋至龍泉谷之斜度較平緩,但由此至大帽山林道的斜度明顯高上不少。

停留了近七分鐘,便再次起程續走,經過四月底那次中伏經驗後,是天不勉強找捷徑駁回虎磫徑,而乖乖原路折返至破舊鐵欄的分岔口再接上虎蹤徑,當然也輕鬆得多,上次浪費了三十分鐘爆林之路程,是天即使繞路也僅用了十分鐘左右。
沿虎磫徑上走,斜度明顯但又未至感覺艱辛,且路徑寛闊,沿途亦遇有零星遊人,僅是初段有小量塌樹及需過澗。
一直上走近廿二分鐘,便來到分岔路口,此時接入大城石澗徑往肥佬麥,此後路段平緩,直至聽到流水聽,便是肥佬麥所在位置。

「肥佬麥」是位處大城石澗之澗口位,流水淙淙,與文字中呈現之氣氛完全相反。
「肥佬麥」之名的來源並沒有一個標準的說法,但普遍皆相信是不知何時起,這裡其中一塊石上被漆上「肥佬麥」三字,因此被流傳成一地名至今。
肥佬麥亦常成為大城石澗逆澗人士之「走佬」地點,皆因該處算是大城石澗上游與中游之交分界點,上游沿途景觀固然沒中下游般壯觀,因此選擇逆其中的人不多。
而是天在這裡亦見兩名遊人正在玩航拍,而我則小心翼翼地過澗,留恴過澗位置落腳位少,因此稍具難度,需手足並用躍過。
過澗後,便續沿小徑上走,約兩分鐘後便開始見到一些舊堤垣,這裡便是南房肚村之遺址,這裡位處海拔約 480M,實在難以想像昔日居住在如此高海拔地區之村民是如何維生的。
由龍泉谷至此共用了四十分鐘,路長約 2.04KM,攀升達 207M,

此時留意左方,有一絲帶小徑能通向四方亭方向,沿途需先穿過一片竹林,攀過一連串的舊堤垣,走一小段踤石乾坑路,穿過竹林隧道,再沿開揚泥徑走不一會便到望到四方亭,
這看似之小徑可真神奇,竟然一年四季路況也不差,林木沒過密,又見到比上次多了一些新絲帶,估計無論行山隊仰或個人山友,選走此線的也不少,唯獨是天沿途不見遊人。
留意初段從舊堤垣上走途中需當心石塊有青苔較跣,之前我曾試過滑倒,幸而是天終無痛走過,直至抵達四方亭時已是四是三,由南房肚至此共用了三十八分鐘 (路長約 1.11KM,攀升達 228M)。

來到四方亭,亦意味著是天最艱辛的一段完成了,此時見到四方亭處有一些遊人逗留,亦見有操山友途徑,而我則此小休了六分鐘兼喝自攜冰冷飲料後方再起行。
後沿大帽山林道上走至白波閘口上走,斜度雖高但仍感覺能應付,看來是天狀態本來也就不錯,一用了廿二分鐘便上抵大帽山雷達站閘口,
難得天色明朗兼沒霧,當然也就放慢步伐賞賞景吧,而此時見到雷達站閘口打開了,有汽車準備駛出來。

沿大帽山道下降,沿途遊人不少,熱鬧感依舊,而我沿途也不斷細味各方美景,不一會始見有薄雲開始露現在白波間,使我預料傍晚天色應會轉差,因此也沒有打算在此留守看日落。
賞景近半小時後,才開始全速下降至荃錦坳,用了三十七分鐘來到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此時已為五時十。
留意到蓮姐放置了一個士多宣傳牌在遊客中心支路入口處,真懂做生意呢,但因時間緊迫,是天沒有惠顧吃東西,僅到衛生間稍稍疏洗便離開了。

此時距離日落僅餘一小時十分鐘左右,知道根本不夠時間去河背水塘了,因此決定更改原訂計劃,改經甲龍古道往雷公田。
進入甲龍古道之方法有多個,其中最常見的是取巴士站後不久之河背越野單車徑入口進入,但需上落一小段,較費力,
而是天則續走荃錦公路約兩分鐘左右,而開始轉彎前見到斜坡維修通道旁有一隱蔽位置進入林中,此便是駁上甲龍古道之捷徑。

我曾在兒時多次走經甲龍古道,亦曾在前年中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63854863710609) 及去年中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152388351523922) 兩度走經甲龍古道。
甲龍古道因甲龍村得名,是香港其中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據說甲龍村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目前只餘兩戶居民,古道連接甲龍和荃錦坳,是古時八鄉石崗一帶務農人士往來荃灣市集的必經之路。
甲龍古道大致保留昔日之石級,但因路段本身斜度較高,因此若在潮濕日子走著,會感異常滑腳,或生危險,因此此路段雨天絕對不宜。
另外,甲龍古道與甲龍林徑亦不一樣,後者為西面另一條較長及較平坦之山徑,在漁記角度,前者屬郊遊徑而後者不屬,因此亦只有前者設有標距柱。

是天沿甲龍古龍走往石崗引水道,沿途沒人,因路面不潮濕,故此不滑腳,由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起計,用了約四十分鐘來到石崗引水道 (路長約 2.79KM)。
抵達石崗引水道時約為六時七,見尚有時間,便沿引水道漫遊一會,順道看看農場鮮奶是否已恢復營業,怎料竟比起六月初那前情況更差,這次見告示寫著此餐店竟完全停止服務,真可惜。
看畢農場鮮奶,再看看背後之大帽山,果然不出所料,白波早已消失在一片濃霧中。
後沿引水道步出荃錦公路,沿途仍見不少遊人及汽車,感覺仍然熱鬧,同時亦能隱若賞到日落及晚霞。
約十分鐘後到達荃錦公路,再沿路下降上村球場,僅用了八分鐘多 (路長約 0.8KM),
於是就此等候 64K 巴士回大埔墟,完結是天輕鬆卻難忘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08 酷熱下 午後 麥徑段三、四精簡版 (北潭凹至菠蘿輋,經榕北走廊) 之旅

2020.08.08
酷熱下 午後 麥徑段三、四精簡版 (北潭凹至菠蘿輋,經榕北走廊)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 嶂上 > 畫眉山腰 > 榕北坳 > 榕北走廊 > 榕樹澳 (榕北走廊入口) > 企嶺下引水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 大水井食水缸 (馬鞍山郊遊徑) > 昂平新村/茅坪新村/黃竹山新村 (北港坳) > 北港坳食水配水庫 > 紅花村 > 菠蘿輋 (終)

出發時間:1:54pm
天氣:天晴 酷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3°C (天文台) / 25-4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57KM (97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696387
-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是周末再次變得天晴酷熱,亦即艱辛的行山日子再臨,只好在選線過程中下一點功夫。
是天隨心想走麥徑段三、四,但因遲起程而時間不足,及天氣實在熱得難耐下,跳過了麥三後段,而改走榕北走廊駁上企嶺下引水道,到水浪窩後再接上麥四登山馬鞍坳,
本以為是天行程被迫精簡必定會失去樂趣,怎料到達彎曲山對開山脊開揚位置時剛好遇上黃昏日落下之新界全景,實在是美得動人,亦成為了是天行程之一大意外收穫呢!
最後在昂平逗留至日落後方開始下山,沿馬鞍山郊遊徑下降至菠蘿輋途中已入薄暮,幸而這路線早在三年前曾數次走過,因此輕鬆地快步至菠蘿輋並趕上即班小巴回西貢市中心。

十二時九左右吃畢午餐,便出發去北潭凹,乘車過程順利,且巴士客量不多 (特別是 96R 那程,車上僅有數名乘客)。
一時九左右到達北潭凹,連忙疏洗及購買能量飲品,留意到汽水機新設了電子支付模組,但或因尚未接駁互聯網,因此電子支付實際尚未可用。
一時十一左右正起程,先用了半小時登上牛耳石山 (路長約 1.12KM,攀升達 247M),沿途人流極少。
此段向來也是最辛苦路段之一,但因應是天天晴及酷熱,走上來格外艱辛,開 turbo 衝上牛耳石山後,幾乎已沒了一半能量。

後用了廿八分鐘走至嶂上 (路長約 1.96KM,攀升達 25M),循例一訪許林士多,途中見到一群牛吃草,其中一小牛相信是初生不久。
此時許老闆剛好走開了,由另一人代替看鋪,而我則購買了一支豆漿,喝畢,便再次起行。
後用了廿八分鐘,翻過畫眉山腰,下降至榕北坳,沿途僅見寥寥數人。
抵達榕北坳時已是三時八,計算過若續走雷打及雞公,以是天表現起碼需五時後才能抵達水浪窩,或會影響之後的行程,
因此決定讓自己輕鬆一點,離開麥三,並沿榕北走廊走至企嶺下引水道 (近榕樹澳),用了廿五分鐘 (路約 1.84KM)。

後沿企嶺下引水道走至水浪窩,沿途開始稍見熱鬧,不過仍然晴空萬里,感覺炎熱得很,終用了四十九分鐘才來到水浪窩 (路長約 3.84KM,攀升達 56M)。
在水浪窩小休及補給近廿分鐘,約五時三正式踏上麥四,並一口氣攻上馬鞍坳,幸而此時已近黃昏時分,陽光稍退才能走得稍為輕鬆,
終用了一小時十三分鐘上抵馬鞍坳 (路長約 4.74KM,攀升達 530M),沿途仍有寥寥數人,在馬鞍坳時更見一大群年輕人。

後續走往昂平,經過彎曲山腰時剛巧為六時半左右,夕陽開始西下,因此有幸能賞到黃昏下之美景,
由於以往我未曾在黃昏時段走過此段,因此感覺實是震憾,也令我忍不住花了近十分鐘細賞眼前美好風光。
後趕緊續走至昂平,抵達時已為七時一,快將日落,但仍見不少人在逗留,亦有飛翔傘玩者嘗試起飛未果。
而我則逗留約五分鐘細賞一下西貢夜景後,便沿馬鞍山郊遊徑下降至菠蘿輋,這算是我相對熟悉及感覺安全的一條路,但最上一次走已將近三年前了,是天趁此機會好好回味一下吧!

由昂平觀景台下降至北港坳接上馬路一段郊遊徑路段不算長,熟能生巧下僅走了廿分鐘 (路長約 1.54KM),不過中途天已全黑,需靠手機照明,沿途亦見有一群年輕人下山,及另一人正登山。
後再沿馬路下走近五分鐘 (路長約 0.5KM),即到達菠蘿輋路口,此時得知小巴快來,於是決定乘車回西貢市中心,
果真三分鐘後有車來,約四分鐘車程抵達萬年街,再步行至西貢巴士總站乘 299X 巴士回去,結束是天但比預期艱辛但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02 雨中 午後 咖啡灣-引水道-白虎坳-楓香林-吉慶橋-林道清快塘段-田夫仔-林道田夫仔段-引水道-欖轉 之旅

2020.08.02
雨中 午後 咖啡灣-引水道-白虎坳-楓香林-吉慶橋-林道清快塘段-田夫仔-林道田夫仔段-引水道-欖轉 之旅



咖啡灣巴士站 (青山公路 - 青山灣段) (起) > 香港珠海學院 (青盈路) > 大欖涌引水道 (麥理浩徑段十) > 掃管笏村路閘口 > 大欖涌水塘副壩 > 麥徑段十 M183 標距柱 > 架空電塔 > 關帝廟 (二坳仔) > 佛祖廟 (伯公坳) (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 > 楓香林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捷徑往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 > 圓墩郊遊徑 (C6319 標距柱) > 元荃古道郊遊徑 (C6116-C6113 標距柱) > 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 (經元荃古道路口涼亭 (C6110 標距柱)) > 田清橋 > 田夫仔營地 >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田夫仔村 (士多) > 七渡河 > 石崗引水道 (馬鞍崗段) > 大欖涌郊遊徑 (C6402 標距柱) > 馬鞍崗管理站崗 (八鄉路) > 大欖隧道轉車站 (終)

出發時間:1:50pm
天氣:大致多雲 間中有狂風驟雨 吹東至東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6-30°C (天文台) / 25-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17KM (66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619532

-
受森拉克之殘餘雨帶影響,是天驟雨依然頻密,因此同樣只能選走簡易路線。
因應上星期已到訪城門郊野公園,是天決定一臨大欖郊野公園,沿引水道及大欖林道走著,翻山越嶺又繞圈直至天黑才完程,沒特別亮點但卻足夠閒適,就當作是小休一次吧。

約十二時九吃畢午餐,便出發乘車去屯門咖啡灣,到屯門公路轉車站之兩程車皆極順利,到屯轉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及到衛生間疏洗後,卻要稍等一會方乘上前往咖啡灣之巴士,並於一時十到達咖啡灣。
先沿青盈路上走,經過香港珠海學院正門,此線曾於去年多次走經,皆因當時毅行者官方擬更改終點至此,因此多加作操練,但隨著去年毅行者終遭取消,加上翌年官方宣佈恢復原有起點,故此香港珠海學院並不曾真正成為毅行者路線之一部分。

沿青盈路走數分鐘,至約海拔五十米位置,接上左方柏油小徑上走,不一會到達引水道,全程僅用了十二分鐘,路長約 0.6KM,攀升達 64M。
及後沿引水道向東直走,沿途人流也不少,部分位置景觀稍為開揚,能賞到屯門公路近掃管笏一帶,以至是對岸的北大嶼山,而途中下過一陣驟雨。
一直走了五十一分鐘 (路長約 3.56KM),便來到引水道盡頭,穿過掃管笏村路閘口,踏進林道沿大欖涌水塘外圍上走,約廿二分鐘 (路長約 1.73KM,攀升達 150M) 後到達麥徑段十 M183 標距柱之泥徑入口。

踏上泥徑直走,沿途有零星遊人,因天氣不佳,經過千島湖清景台入口時決定不上走看,而快速向白虎坳方向走,沿途又開始下起毛毛雨。
一直用了廿四分鐘 (路長約 1.72KM,攀升達 60M),終來到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沿林道直走,一會後接上大欖林道 - 大棠段,
正當朝著楓香林涼亭處前走途中,忽然又下起驟雨,因此只好立即急步走進涼亭避雨,此時心想,這場雨未免也下得合時,因本就計劃在此處小休一下。
坐在楓香林內的木涼亭,享受著林蔭美景,又吹來陣陣涼風,實是寫意萬分,轉眼十四分鐘過去了,而我也再次啟程,沿林道前往吉慶橋,
連同休息計算,終用了三十七分鐘 (路長約 2.27KM,攀升達 20M),由大欖林道 - 伯公㘭段盡頭走至吉慶橋,到達時為四時四。

此時這裡遊人也不少,而在此亦能觀賞到源源不絕的水源流進水塘,此乃東江水水源之一,亦算是大欖涌水塘之象徵之地,唯獨紀念碑卻被鐵絲網鑲嵌著,實是顯得格格不入,亦擔心其他水塘的紀念碑亦逃不過此命運。
穿過吉慶橋,沿隱蔽捷徑接上小欖越野單車徑林道,僅用了四分鐘左右,相比走正路省回不少時間。
後隨即接上圓墩郊遊徑,逆走一小段至分岔路口後,又再次下起雨,這次雨勢相對較大,因此不得不找個林蔭位置稍作避雨,
約六分鐘後雨勢減弱,於是續沿元荃古道郊遊徑走,而此時泥徑地面已出現一些小水流。

小心翼翼地走過濕滑的地面,不一會便接上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由吉慶橋至此共用了四十分鐘,路長約 1.96KM,攀升達 181M。
及後沿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向東走,沿途又開始感下雨,因此只好急步走,四分鐘後見到元荃古道路口涼亭 (C6110 標距柱),內進避雨近十六分鐘,期間只見一行二人的遊人。

避雨後,續沿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走著,沿途開始見到另一批遊人,約十七分鐘後 (路長約 1.45KM,攀升達 90M) 抵達田夫仔營地入口,
及後沿泥級及柏油級下降近海拔六十餘米,不一會見到田清橋,此乃田夫仔營友取水之地,但近年水源源頭 (近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盡頭) 有村民回流,因此有些營友開始避免使用之。

再多走幾步,便能見到田夫仔營地,由入口起計共用了十分鐘 (路長約 0.5KM)。
營地因疫情關係已關閉。記得在 2017 年 4 月,我曾因山藝課之緣故而來到此處露營,當時田夫仔營地給我的像是很大很廣闊的,可以放置極大量帳逢。
是天仔細察看一下,才留意到營地好像縮細了不少,最內邊的木圍欄相信是 2017 年時未有的,
行程後仔細翻查當然照片,發現田夫仔營地在 2017 年 4 月與 2018 年 1 月之間經歷過變化,內側營位被圍住了,兼植了樹,
亦有一組桌椅和燒烤爐被拆除了,只是 2018 年 1 月再臨時未有察覺到此,看來過去廣闊的田夫仔營地就只能留存在回憶裡了。
另外,年前吹爛了的田夫仔營地涼亭,不知何故至今仍未有修復,僅用一些繩網狀東西包著上蓋,但根本沒有遮雨之效,設施欠缺再加上無法接收手機訊號,此營地頓成真正「孤兒仔」。

離開田夫仔營地,續沿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走向七渡河,沿途經過田夫仔村士多時,又再次聽到大聲播放的音樂,
於是進去看看,發現士多已人去樓空,門是關上但未有鎖著,而喇叭則放在士多房間內,播放的與上次一樣,都是普通話歌曲,而且選曲都是合我品味的,甚至那些歌我都未聽過,很想知道歌曲名字。
此時更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新一首歌放了數十秒後,突然音樂停止。起初我還以為是機件故障之類的,後來頓想到計時器此此意,立即看看手錶,發現原來此時為六時零一分,我便有理由相信真的是設定了計時器。
仔細看看士多內之拖板,真的見到有一個疑似是計時器之電源插座,接駁著喇叭,於是迷底解開了,想不到竟然動用這招「空城計」!

離開田夫仔士多,續沿林道走著,尚見零星遊人,
由田夫仔營地起計,用了半小時左右 (路長約 2.7KM) 來到七渡河分岔路口,此時已將近六時五,於是決定沿引水道走至大欖隧道轉車站完程。
怎料走了一小段,便又突然下起一陣雨,印像中此已為是天第五陣較明顯之降雨了,實在是無奈之說,幸而下了近十分鐘便停雨了,雨後望向大帽山那邊,見有些雲霧從山升起,甚為特別。

一直沿路走著,竟然再也不見遊人了,而這亦是我第一次取此路結束行程的 (起行走經此,倒是試得多)。
引水道的一段依然漫長,感覺好像走很久才完 (事實上約走了近半小時),走至引水道盡頭時已為七時二,已過日落時分,加上因是天雲量多,天色已顯得昏暗,只好打開手機照明輔以行走。
踏上泥徑,沿途有一些開揚位置能觀景到錦田全景,算是是天行程較難忘之一景。
不過,同時亦需注意該泥徑挺濕滑及兩旁有一些長植物,慢走數分鐘後到達大欖涌郊遊徑路口,於是沿徑下降,穿過官地界線外之小徑,來到馬鞍崗管理站崗,此時已為七時四,雖然此站崗疑似已被棄用,但仍見到站崗亮起了照明。

後沿八鄉路走至欖轉南行方向,此時發現竟有十數輛計程車停泊在八鄉路旁等客,場面震驚,稍後就已見到有一男士登上計程車,才意識到原來錦田居民是這麼依賴計程車出入的。
後走至欖轉南行車程,等約四分鐘後有巴士到來,於是登車離開,結束是天雨中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8.01 雨中 午後 梅窩-水井灣-十塱-貝澳-長沙引水道-上、下長沙泳灘 之旅

2020.08.01
雨中 午後 梅窩-水井灣-十塱-貝澳-長沙引水道-上、下長沙泳灘 之旅



梅窩碼頭 (起) > 梅窩碼頭路 > 銀礦灣海岸 > 水井灣 > 牛牯灣口 > 橫塘 > 十塱新村 > 十塱舊村 (芝麻灣道) > 十塱坳 > 鹹田舊村 (芝麻灣道) > 鹹田新村 (芝麻灣道) > 貝澳泳灘 > 貝澳 (羅屋村) (嶼南道) > 長沙引水道 > 塘福引水道 > 塘福 (嶼南道) > 上長沙泳灘 > 下長沙泳灘觀景亭 > 下長沙泳灘 > 沙咀 (三角網測站) > 長沙下村 > 長沙下村藍球場 > 長沙警署巴士站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44pm
天氣:大致多雲 間中有狂風驟雨 雨勢有時頗大 吹東至東南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25-28°C (天文台) / 24-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37KM (39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長沙下村近沙咀);需涉水 (上長沙泳灘)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607143

-
來到八月的首天兼首個行山日子,便遇著橫風橫雨,而上月持續已久的酷熱天氣警告,是天則被三號強風信號取而代之。
話說前一天 (七月三十一日) 見證了歷史的一刻,皆因是繼 1993 年黛蒂後, 相隔廿七年再次遇上由黑球 (強烈季候風信號) 直接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原因則是原本位置西南太平洋的季風低壓區在向西移動途中成功演變為熱帶低氣壓,雖則季風低壓區的外圍風力往往不弱,吹強風也是常見,但因其特徵與熱帶氣旋系統不相符 (例如呈多個不明顯之環流中心及雲層結構鬆散等),因此三號強風信號並不適用,
但是天較罕有地能升為熱帶氣旋系統,因此天文台當然名正言順改發熱帶氣旋警告,又因當時該熱帶低氣壓距離香港僅五百米左右,及香港多個指標風站己錄得持續強風,因此直接發三號強風信號相比先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顯然適合得多,這通通都是科學考量,並不存在 DQ 與否之說法。

話說回來,天氣惡劣下,選線自然得費點心思,以免弄得進退雨難之局面,想了一想,決定一走大嶼山。
昔日下雨天取線常集中城門及大欖郊野公園,皆因林道及引水道多,即使下大雨也不擔心,但其實認真一想,大嶼山也有不少柏油路組成之行山徑,而且更是連成一體的,其中一例子是東澳古道,而是天則選走梅窩銀礦灣海岸至十塱,及長沙引水道一段,傍晚更加遊上、下長沙泳灘,實在有如想像中的壯觀呢!

十一時十吃畢早餐後,便乘車去梅窩,先乘車去東涌,轉車時剛巧遇上一陣狂風驟雨,上車後雨停,怎料到青嶼幹線前,又見到遠方天空一片黑,果然到達收費廣場時便開始下起雨,還越 下越 大,幸而到東涌下車時雨始減弱。
等數分鐘後登上 3M 巴士,因天氣關係,是天 3M 巴士客量甚少,雙層巴十也開得比想像中快,不用避車下一口氣到伯公坳,實為首次遇見,
後也快速地駛至梅窩,由東涌總站起計,此程僅需半小時許到達梅窩熟食市場巴士站,這速度是周末十分罕見的。

疏洗後走至梅窩碼頭,此時近一時九,先沿梅窩碼頭路走,再沿柏油級上登至銀礦灣海岸路,柏油級入口處向來有惡狗,幸而是天沒有走出來,但卻見有泥頭車在運作中。
及後再沿銀礦灣海岸路走著,走了三數分鐘,見到從梅窩碼頭路末端上走至此路之近年開墾泥徑路口再三被拓寬,連同稍後見到通往荔枝園的支路,同為「南大嶼山越野單車徑網絡改善及擴展工程」第二階段工程下之產物,看來已快就緒了。
比較奇怪的是,在路口見到一支完全沒開過的佳得樂飲料放著。

續沿小徑走,將近到達水井灣前,終見到是天第一個遊人,及後遇有一被鐵絲網圍著的田地,內有數頭水牛吃草,卻在此時竟突然下起大雨,幸而有樹蔭遮擋一下。
避雨數分鐘後雨始停,便再續走,到達水井灣時又見到一名外籍人士。
及後過牛牯灣沿途竟出了一會陽光,本以為雨過天青,可惜過了牛牯灣後不久,天色便再次轉暗,過了一個沙灘後更再次下起一場狂風大雨,幸而又是找到樹林擋避一下,又是等了數分鐘,雨稍緩和便續前走了。

過了橫塘,再走不久,便到達十塱新村,但此時又再次下起大雨,既然無處躲避,就只好續走吧,見到拾塱鄉公所門打開了,內裡有人消閒,不遠處則有人在搭起大型帳篷,不知是要舉行什麼大型活動呢!
過了十塱新村,沿柏油路走向芝麻灣道,沿途見到不少新建的村屋,那便是十塱舊村,眼見大部分居民都是外籍人士為主,猜想應是此處原居民運用丁權建屋後,將房子出租或直接轉售予外籍人士。

一路走著,雨時下時停,走過芝麻灣郊遊徑入口後不久,靠右走古道捷徑,到達涼亭時雨又再次變大,因此索性在此大休兼避雨,一避便是約廿分鐘,期間也見到數批外籍人士經過,有的更有放狗。
再次起行,沿山墳石砌路下走駁回芝麻灣道,過鹹田後忽然想到一時間變得冷清的貝澳泳灘,便決定多走數步過去看看。
是天發現,康文署已在泳灘入口處設下多個圍欄輔以大量膠帶,阻止市民內進,並配合令人反感的警示式字句及廣播,因此沙灘上也幾乎不見遊泳的人,但仍見寥寥數人玩水及進出等。

參觀過泳灘後,沿路回到嶼南道,在沒遊人來泳灘之下,果然見到兩家士多皆沒有人惠顧。
由梅窩至貝澳,連同多次避雨下,一共花了兩小時四十分方走完,路長約 8.22KM,攀升達 215M,來到這裡已是四時四。
是天貝澳同樣十分冷清,連居民也不多見,而我則在公廁疏洗一下後,便續上走至長沙引水道。

由嶼南道至長沙引水道一段主要為泥徑,且初段稍費力上走,後段變得平緩,是天走了廿分鐘方上抵引水道,路長約 1.29KM,攀升達 126M,沿途意外地見到一對外籍夫婦及兩只狗。
到達引水道後,隨即朝西一直走,怎料才剛走了一會便再次下起大雨,只好趕緊到樹下躲避數分鐘,此時竟見一名外籍人士任由淋雨走著。
待雨勢減弱後便續走,一直走至舊東涌道口前一處草地,見到一大群黃牛吃草,實是寫意,而我則在涼亭處小休,
而此處亦鳳凰徑段十與十一之交界位置,由引水道盡頭走至此共用了四十二分鐘,路長約 2.7KM。

後再走一段,過了護土牆後不久,左方有小徑下降至嶼南道,此時想到一直也想全走一趟上、下長沙泳灘,而此時為六時正,尚有充足時間可一覽泳灘,因此決定沿此路下降至嶼南道,再走至長沙泳灘,由舊東涌道口走至塘福 (嶼南道) 共用了三十五分鐘,路長約 2.3KM。
後需再走近十分鐘,方抵達上長沙泳灘盡頭之烤燒場,昔已被圍封,踏上沙灘後,再一直沿沙灘漫步著,由於此時風力仍強,海浪巨大,氣勢磅礡,邊走邊體會到海浪之震憾感。

上長沙海灘,是全香港最長的泳灘,相比西貢大浪大灣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因此處屬康文署管豁,難免會失卻一些自然風味。
沿海岸走著,不時見到一些浮波界線等人工設施,其中較搶眼的是有一塊「危險礁石」,而沿途亦見一些遊人在玩水上活動。
彧因是天剛下完雨,沙灘處多個位置皆出現了一道道河流,走至東面近盡頭時,更要涉水方能續走,亦因此鞋子也弄濕了,而那裡附近亦有一名為「海迎灘」的收費燒烤場地,當然是天沒有營業。

由塘福走至上長沙泳灘共用了四十五分鐘,路長約 2.38KM。由於上、下長沙泳灘不完全相連,因此需走一小段柏油路方能接上下長沙泳灘,途中更有一涼亭。
到達下長沙泳灘時已是七時正,此時已將近日落,但亦見不少遊人在玩水及放狗等,而沙灘後方除了設有康文署設施外,更有一連串的餐廳及士多。
下長沙泳灘之盡頭是沙咀,比較特別的是此礁石群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248),大概是打卡之好地點。

而礁石旁有柏油徑通往長沙下村,可直走回嶼南道,不過是天不幸見到一頭黑狗,於是馬上折返,至近泳灘位置之村屋群,找個後巷穿插駁回柏油村徑,成功藉此避過惡狗。
後沿車路走,經過長沙下村藍球場後,便接回嶼南道,並到就近之長沙警署巴士站候車,約六分鐘後有 23 巴士來,乘車回去,結束是天雨中漫步大嶼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