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午後 大嶼雙峰 (南山-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2020.09.27
午後 大嶼雙峰 (南山-大東-鳳凰-昂坪) 之旅


南山營地巴士站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起) > 南山樹木研習徑 > 直升機坪 > 雙東坳 > 大東爛頭營 > 伯公坳 (東涌道)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廣場 > 昂坪市集 > 昂坪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38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高地有霧 吹東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6-29°C (天文台) / 22-3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59KM (1285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昂坪廣場)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271796

-
相較前一天,是天風勢相約,雲量增多但依然沒有下雨,因此適合走一些較艱辛的路線。
是周日依舊一臨大嶼山,並翻走上月廿三日的大嶼雙峰路線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73219236107490),由南山起步,登上大東爛頭營後下降至伯公坳,再續登上鳳頂,並下降昂坪結束行程,或因天氣涼快,感覺相比對上一次實在輕鬆不少。

正午十二時吃畢午餐,隨即乘車出發至大嶼山,先是乘車至東涌,又剛好趕得上即班 3M 巴士 (假如乘港鐵到東涌便趕不上了),因此僅用了一小時廿分鐘左右便抵達南山營地巴士站。
疏洗過後,馬上起程,初段走在林中,已遇上不少操山友,令我想起一年一度的 LT70 又即將到來了,不過是年能否如期舉行也仍是一個未知數。

一會後開始拾級上登,一口氣由海拔百餘米上升至近五百五十米,雖未至於像黃龍坑郊遊徑般陡直,不過也算得上極為吃力,
不過由於此時雲量偏多,陽光纋和,加上東風畔送下,使我走上來感覺明顯沒上次般艱辛,好像僅過了不一會,便到達海拔五百餘米的平緩路段。
後續上走至黃龍坑郊遊徑路口,沿途又見到一些遊人,也看到開始有一些芒草長出來了,由起點至黃龍坑郊遊徑路口共用了一小時十二分鐘 (路長約 3.6KM,攀升達 565M)。

過了黃龍坑郊遊徑路口,再前走一會便來到大東爛頭營,此時開始進入霧海裡,周遭全是白茫茫一片,與上月下旬那些實在差得遠了,亦因此沒有意欲停下拍照,更莫講是數屋仔。
一直上走至鳳凰徑段二最高點 (近大東爛頭營 15 號) 後,便開始下山去,一直走著沿途見到遊人不少,比起七至八月那三次大嶼雙峰遊,遇到的遊人都更多。
由黃龍坑郊遊徑路口起計,一直走至伯公坳,共用了四十二分鐘 (路長約 2.75KM,攀升達 106M),抵達時已為三時半,此時除見到有一大群遊人在逗留外,更見到漁記新設的兩件東西,其一是巨型的大東山牌坊,上面印有鳳凰徑圖案,大東山及二東山的名字與高度、一堆芒草圖案、所在地的名字 (伯公坳) 及其高度 (340M),以及一個具備日期顯示的旋轉木牌,感覺與西高山山頂那玩意很相似。
而對面則是一個地圖牌,由原先位置重置過來,另外近公廁那邊亦見一木牌,寫有「郊遊不著跡,環保又舒適」,這與西高山那邊的感覺完全相近。

在伯公坳涼亭小休了近廿五分鐘後,便開始拾級上登鳳凰山,此為是天行程之「打大佬」部分,一口氣由海拔三百餘米上升至九百三十四米,感覺絕對不會輕鬆,但亦因而成為鍛練體力之大好機會。
跟對上三次不一樣,是天沒有出盡全力上登鳳頂,因為中途停下來整理了一下行裝,索性放棄追逐時間目標,而輕鬆自在的登上鳳頂,
不過因是天天氣涼,表現也不算差太多,也只是用了一小時六分鐘便抵達山頂了 (路長約 2.78KM,攀升達 591M),到達時將近五時一。

是天鳳頂逃不過 A4 封頂之命運,因此也全沒景可賞,不過此時也見山頂上有一個遊人,同時亦有兩人正在登山。
不過,是天鳳頂風勢甚大,單是在三角網測站處停留數分鐘便感有點冷,因此決定轉移陣地,去西面開始下降昂坪的山徑路口坐下大休,那邊稍為不當風。
在鳳頂停留了近三十四分鐘,至將近五時八方開始下山,沿途見到兩名重裝人士正下降昂坪準備露營,而我則用了廿二分鐘下抵心經簡林 (路長約 1.42KM),並賞到黃昏下位處木魚山後方的金黃雲彩。

此時約為六時正,但仍見有零星遊人在心經簡林處,而我則續走往昂坪廣場方向,途經經過昂坪茶園遺址,又逗留看看,
並發現茶園餐廳裡「飲茶」介紹展板,丟棄多年後竟仍大致完好無缺。
這裡曾是一片廣大的茶園,由著名大律師貝納祺建立,全盛時期更有近四十名員工及一些馬匹,但自昂坪 360 啟用後,茶園彷彿已被遺忘,後人亦因此棄於打理,只剩茶園餐廳仍在營業,到數年前餐廳停業後,此處便淪為廢墟,唯一用途大概是為一些越野跑步比賽 (如 TL100) 提供檢查站場地吧。

續走至昂坪廣場,此時將近日落,幸而惡狗還未有出來,僅有一村狗在附近蹓躂。
此時先到公廁疏洗一下,再走進昂坪市集逛逛,就在我走進市集之時,有職員前來擺放鐵馬至入口處,示意已關閉。
是天所見,昂坪市集裡的店舖,皆隨著昂坪 360 纜車恢復運作而回復正常營業,不過展覽攞設則顯然不合時宜,部分明顯帶有農曆新年之氣氛,相信是數月前遺下的。

一直走至市集尾,見到有一些遊客仍在排隊等候登上纜車離去,此時開始入薄暮,而我則回頭並朝巴士總站方向走著,不一會見到一大群黃牛在巴士總站休息,真有趣,而由心經簡林至此花了近廿餘分鐘。
此時 23 巴士也準備上客,是次又見到同一個車站助理 (之前三次在昂坪乘尾班車時也與其同車),不過因應日落時間推早,我再也不是乘尾班車離去了,而變成乘尾二的巴士,因此也沒有再與該車站助理同車。
六時八準時開車,約七時五抵達東涌市中心,隨即轉乘巴士返回新界,結束是天夏末之大嶼顛峰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26 午後 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龍脊-大潭東引水道 之旅

2020.09.26
午後 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龍脊-大潭東引水道 之旅


藍灣半島巴士總站 (起) > 小西灣海濱花園 > 龍躍亭 (龍躍徑) > 龍躍樂園/晨樂亭 (歌連臣角道) > (砵甸乍山郊遊徑) 砵甸乍山觀景台/觀海亭 > 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龍脊觀景台 (龍脊) > 打爛埕頂山 (三角網測站) > (石澳道) > 土地灣 > 大潭東引水道 (H083 - H079 標距柱) > 爛泥灣路口 > 蓮鶴仙觀巴士站 (石澳道) (終)

出發時間:2:54pm
天氣:多雲 吹東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27-29°C (天文台) / 25-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44KM (47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261419

-
又到了周末時間,因應偏東氣流抵港,風勢增強下倍感涼快,終有入秋之感。
是天因事務關係,又是弄得很晚才出發,決定一遊較簡單之路線,終定決一登上龍脊的打爛埕頂山及重遊久違了的大潭東引水道,沿途景色優美,遊人也比想像中多呢!
此乃為是年第二次登遊龍脊,對上一次為八月下旬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67025636726850)。

一時十一吃畢午餐,才乘車去港島東,由於車程順利,僅用了一小時便到達小西灣,算是極順利!
在藍灣廣場疏洗及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後,便正式出發,先踏上龍躍徑,沿途都是街坊客為主,
約廿分鐘後到達龍躍樂園,隨即踏上砵甸乍山郊遊徑,由於天氣涼快,走上來格外輕鬆,約七分鐘便上抵砵甸乍山觀景台 (路長約 1.52KM,攀升達 130M),
是天能見度不錯,唯雲量稍多,天色稍為暗淡,賞景一會後便離去,繼踏上引水道並走至馬塘坳。

踏上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沒在涼亭小休下便沿路走至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由龍躍樂園至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共走了四十五分鐘 (路長約 3.07KM,攀升達 103M)。
後再踏上泥徑走向龍脊方向走,約廿九分鐘後抵達分岔路口 (路長約 2.21KM)。
此時左轉登山,十多分鐘後到達龍脊觀景台 (路長約 1KM,攀升達 90M),此時遇見遊人不少,除郊遊客外更見模型飛機客。

離開龍脊觀景台,向前走一分鐘左右便抵達打爛埕頂山 (284M),山頂上設有一個巨型三角網測站 (俗稱肥標),
此時山頂處極為當風,風勢甚大,心裡不禁泛起一陣振奮感 — 終於入秋了!
在觀景台逗留了近九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去,用了近十九分鐘便下抵石澳道 (路長約 1.47KM),此時為五時八,見到有一群人在等候巴士,而我則繼續行程。

沿柏油梯級下降至土地灣附近,沿途見到不少外籍人士正朝相反方向上走回石澳道,同時亦見到對面赤柱半島後之日落。
約六分鐘後抵達分岔路口,此時右轉,沿泥徑上走,約三分鐘便至引水道,之後的路程便是在平坦的引水道走著,沿途居然見到一群兩人同行的遊人。
此引水道是我昔日玩港島徑全走時必經之地,不過自 2019 年初的越野跑步比賽期間最後一次到訪後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2281726201253),便再沒來過了。

一直走著,至 H080 標距柱時已將近日落,因此決定提早結束行程,並試沿 H079 附近之柏油梯級上走回石澳道,沿途沒村屋亦沒狗,數分鐘後上抵石澳道,路口設有爛泥灣村之信箱。
此時已開始入薄暮,而我則多走分半鐘抵達蓮鶴仙觀巴士站,乘巴士回到柴灣峽 (柴斜),再轉車回去,結束是天的三小時簡短之遊。
回程同樣車程極順利,由蓮鶴仙觀巴士站起計僅用了五十分鐘便回去,甚為難得!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20 麥徑二一連走 之旅

2020.09.20
麥徑二一連走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大浪村 > 鹹田灣 > 西灣 > 吹筒坳 > 百足地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 浪茄 > 浪茄山 > 萬宜水庫東壩 (西貢萬宜路) > 糧船灣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水庫西壩 (西貢萬宜路) > 元五墳觀景台 (西貢萬宜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鯽魚湖巴士站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12:38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6-32°C (天文台) / 27-4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5.04KM (81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201225

-
是天又到天文台預報炒車的時間,由原先預期的頻密驟雨變成大致天晴,因此亦使我需動腦筋計劃一下行程變更。
想到已有好一段日子沒有走過麥徑段二、一 (對上一次走已是六月中旬,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78169145612501),因此適逢是日天色不錯,便去走一轉吧,沿途人流沒想像中多,走上來挺舒服的。

十一時四左右吃畢早餐,便出發乘車去西貢東,約十二時半抵達北潭凹。
疏洗一下後,看看汽水機有沒有革新,見到其中一部汽水機不知何故完全關閉了,而另一部正常運作的汽水機則見在產品展示區之左下角加設了一個標著「800-2700MHz」的天線,相信是用以連接流動網絡,供公司監察售賣情況及提供二維碼支付功能。

十二時三十八分正式起步,先沿柏油徑下降至赤徑,沿途見到多個乾坑位置皆變成了一道河流,更淹到行人路去,
這是因為剛過去的接連幾天都下過大雨,其中十五日的累積降水量更達 100-150mm,而十七及十八日分別都達到 50-70mm,因時滯之故,現時仍見到水流急促也是正常現象。
下降至赤徑沿途人流不算多,在赤徑一帶見到一大堆棄置的高壓鈉燈,原來政府正逐步將其換成 LED 燈了,就連鄉郊地區也開始動手。
而在赤徑廢田則見到一些露營人士在投入的玩樂,使我也記起曾幾何時我也兩度曾在此處露營。
由北潭凹至此,共走了四十分鐘 (路長約 2.79KM)。

及後開始朝大浪坳進發,途中聽到直升機聲,後見到一些政府部門人員,才知道有老人家中暑了。
用了約廿分鐘抵達大浪坳,再沿徑下降至大浪村,到達分岔路口時,因見到麥徑泥徑段水淹情況嚴重,根據過往經驗,勉強走的體驗不佳,
因此決定離開麥徑範圍一小段,續沿柏油徑走至鹹田灣士多,再沿獨木橋過河,感覺獨木橋最近又有所改變,大概高度增加了,因此最狹窄的一段挺驚心的。

過了獨木橋,見到沙灘處有不少泳客,又有連人帶桌帶椅野餐,亦有露營人士,而我由赤徑起計,走至鹹田灣沙灘尾,共用了五十四分鐘 (路長約 3.85KM,攀升達 147M)。
後沿橫山徑走至西灣,沿途依然陽光普,因此感覺炎熱無比,只好放慢步速讓自己變得輕鬆點,在西灣觀星台處更躺下小休了數分鐘,看來這個位置用以觀賞陽光更貼切。
到達西灣,同樣有泳客及露營人士,而我走至西灣村其中一家士多時,又進店購買了一支能量飲品補給及小休數分鐘,由鹹田灣尾至此又用了五十三分鐘 (路長約 2.13KM,攀升達 109M)。

離開西灣村是已是三時一,之後便來到全天最吃力的一段 — 上登西灣山。
過吹筒坳後,遊人數目明顯變少,不過登西灣山沿途仍見約十名行山人士,難得在此等炎熱天氣仍有人願意登上西灣山。
登山沿途部分位置出現泥漿情況,不過情況不算嚴重,抵達山頂時已為四時正,由西灣村至此共用了五十七分鐘 (路長約 3.18KM,攀升達327M)。

打卡後便去山頂涼亭大休,此前我一直期待在這個例牌的大休地點逗留,不過進涼亭後便發現锖況有變,涼亭內不知何故多了很多垃圾,
更糟的是形成了蟻患,變乎整個涼亭到處都是螞蟻,連坐一下都被蟻爬到鞋裡,此感覺絕對不好受呢。
由於我曾在大石磨山頂中過招 (背囊偏佈螞蟻),因此是次極慎重,不容再失,亦因而沒招至麻煩。
由於興緻已退,因此逗留一會,至四時五左右便開始下山,沿碎石路下降至浪茄,沿途竟見有數群外籍人士正在登上西灣山呢!

到達浪茄,見到又有不少遊人在玩樂,由於近一年中國移動香港已將其位處浪茄山之獨家基站升級至 LTE 服務,因此能夠在此休閒地打個卡,此必成為露營人士之一大喜訊。
而昔日浪茄近樹蔭位置的數個「鬼營」(被清潔工人佔用的帳篷) 則已拆除,換來是一個正式的大型金屬儲物箱,另亦見到數頭牛。

後拾級登上浪茄山,斜度蠻高,走得挺累的,及後下抵萬宜東壩,見到一大群人在聚集,由西灣山涼亭至此,共走了一小時四分鐘 (路長約 3.47KM,攀升達 108M)。
此時已為五時半,由於我打算步行出北潭涌並趕上七時四的 289R 巴士,因此沒有小休下便開始踏上西貢萬宜路,起計至北潭涌。
經過 9A 小巴站,與預期一樣,夏季是車等人的,實在不用擔心沒辦法乘到小巴,不過我就如舊步行出去算吧。

沿西貢萬宜路走向萬宜西壩,沿途見到的車比人多,另外亦留恴到,是天雖然 9A 客量不多,但將近六時仍有不少小巴空載駛進東壩,
原來是天小巴公司在六時後仍有提供服務,班次約為十至二十分鐘一班,一直至六時八為止。
抵達萬宜西壩時已為六時半,此時日落已過,走過西壩後天色漸暗,一直至元五墳觀景台前更已入薄暮,
但在此走至鯽魚湖巴士站尚有約三公里,於是加快步伐,過了萬宜坳後更需慢跑至北潭路口,
由萬宜東壩至鯽魚湖巴士站,共用了一小時四十六分鐘 (路長約 9.4KM,攀升達 105M),
幸而最終剛剛也趕得上尾班 289R 巴士,能極速返回沙田 (又是載得三人之「直通車」),為此程作結。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19 午後 雨中短遊沙田站至大埔墟站 之旅

2020.09.19
午後 雨中短遊沙田站至大埔墟站 之旅



港鐵沙田站 (起) > 排頭村 > 道風山 (道風山路) > 沙田郊遊徑 > (麥徑段七 近 M131 標距柱)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及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元墩下 (碗窰路) > 新屋家、下碗窰 (碗窰路) > 達運道 > 港鐵大埔墟站 (終)

出發時間:4:46pm
天氣:多雲 有一兩陣驟雨 吹東至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6-27°C (天文台) / 24-2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0.99KM (54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189240

-
受廣闊低壓槽影響,是周末天氣再度轉差,雷雨較為頻密,不宜走太偏避的地方,加上是天因有點事情要辦,因此決定僅在午後短遊港鐵沙田站至大埔墟站之簡單路線。
沙田至大埔墟,是一個不遠也不近的距離,乘港鐵東鐵綫需三個站,公路距離約為十三公里,若沿城門河及吐露港沿岸單車徑行走,約需兩個半小時。
至於行山又如何呢?是天索性一試,原來距離雖然稍短,但因上攀多且部分路段稍崎嶇,終也用了兩個半小時才走畢,與在城市步行需時相若無幾。
幸而行程途中雨勢減弱,以至能輕鬆完結,不過是天在郊遊範圍內,沿途也難得全程僅見到一個操山友,再沒有其他遊人了。

四時九方從港鐵沙田站起行,一開始沿排頭村上走道風山路,再沿路上走至淨土園一帶,途中天色又轉暗,不一會果真下起雨來,幸而雨勢不大且持續時間不長。
後踏上泥徑上走至城門林道 - 針山段,沿途見到一個操山友,亦為是天在郊野見到的唯一一人,走至中段雨停,不過又開始聽到雷響,但翻查雷達圖後,發現雷響應是在西貢對開水域傳來,因此也不用擔心。
或因是天氣溫不高,加上負重較輕,因此上走起來相比以往得心應手,僅用了五十三分鐘,便從沙田站上走至城門林道 - 針山段 (路長約 3.4KM,攀升達 425M),
其中由沙田站至淨土園走了廿分鐘 (路長約 1.55KM,攀升達 148M),而由淨土園至城門林道 - 針山段用了三十四分鐘 (路長約 1.85KM,攀升達 277M)。

接上城門林道 - 針山段,續沿林道走至鉛礦坳,全程沒見任何遊人,而此時雨仍在下,不過雨勢不算大。
約用了三十六分鐘,便走至鉛礦坳公廁 (路長約 3.15KM,攀升達 106M),此時已將近六時三,即將入黑,因此需稍為加緊趕路下山了。
由鉛礦坳下降至元墩下一段為衛徑段七一部分,但別小覷這段路,原來在雨後走這段一點都不輕鬆,除泥濘挺滑腳外,沿途多個位置亦變成了一道道小河流,在天色漸暗之下仍要小心翼翼地跨過一個個小水流,實是不輕鬆呢!

由於路況稍崎嶇,共用了足半小時方下抵元墩下之車路 (路長約 1.67KM),此時已入薄暮,但是來到這裡,亦再也不用擔心了,皆因已終點在望。
沿車路一直下降,經過新屋家及碗窰等多個村落後,終下抵運頭塘一帶,此時發現原來運頭塘商場已翻新為運頭塘新城了,可惜是天無暇內進參觀。

最後沿熟悉的行人徑走至港鐵大埔墟站,由元墩下至此共用了三十三分鐘 (路長約 2.77KM),並一共以兩個半小時正式完成是天此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13 午後 南山-大牛湖頂-廟仔墩-老人山-龍尾-望東灣-貝澳 之旅

2020.09.13
午後 南山-大牛湖頂-廟仔墩-老人山-龍尾-望東灣-貝澳 之旅



南山營地巴士站 (南山燒烤區) (嶼南道) (起) > 南山觀景台 > 鳳徑段十二 (L130 標距柱) > 大牛湖頂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 十塱坳 > 廟仔墩 (三角網測站) > 老人山 (山火瞭望台/三角網測站) > 龍尾 > 二浪路口 > 望東灣 (沙灘、樂濤莊及望東灣渡假屋) > 南大嶼山芝麻灣至望東灣行人徑 > 天后宮 (芝麻灣道) > 鹹田舊村 (芝麻灣道) > 鹹田新村 (芝麻灣道) > 貝澳 (貝澳老圍村)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3:02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7-30°C (天文台) / 27-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43KM (74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123308

-
天文台原預測是天會有幾陣驟雨及雷暴,故此持觀望態度決定是天行程,結果是天「中獎」的僅有新界中部 (新界南), 而且很快便雨過天清。
與以往一樣,周日偏向閃去大嶼山遊玩,而與以往不一樣的為是周周末連續兩天都去了大嶼山。
是天選走大牛湖頂及芝麻灣半島,幸而是天去返兩程交通都極順利,去程剛好巧遇 3M 加班巴士,而回程的 3M 則連飛東涌多程,感覺實是爽呢!
從南山登上大牛湖頂算不上吃力,不過由大牛湖頂過去對面的廟仔墩,則先需下降至十塱坳再上登,感覺有如經歷了一個 deep V,
過老人山後試新路直剷落龍尾,再接上兩周前走過一次的山徑,經望東灣返抵貝澳完程。

與前一天一樣,一時五吃畢午餐後,便乘車去大嶼山南山,二時半到達東涌,隨即過對面轉車 3M 巴士,想不到即時有一輛加班單層 3M 巴士到來,節省了不少等車時間,及因單層巴士性能較高,在二時十一左右已抵達南山。

疏洗過後,於三時零二分正式起行,這與前一天的起步時間很相似。
先沿泥徑上走至南山觀景台,在此簡單賞賞景,竟能清楚見到大東山,此時雲量不多,陽光普照。
後續上走,不一會接上鳳徑段十二,再上攀約海拔五十米便能抵達大牛湖頂,此山高 275M,先是迎來警察通訊站,再而是直升機坪,再遠處是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及三角網測站,由起點至此共走了廿六分鐘 (路長約 1.15KM,攀升達 144M)。
對上一次登上此峰,不知不覺已是一年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424703427625745),此峰是玩鳳凰徑全走時必經之地,但除此之外,平日又真的較少會刻意上來。

難得山頂空無一人,靜靜在三角網測站處逗留了近十分鐘賞景拍照,此時發現大東山山頂處的雲量突增,但仍未有天氣轉差之徵兆。
後開始下山,由大牛湖頂下降至十塱坳的中段平緩路段頗長的,因此需花上好一段時間,沿途開始見到遊人,而由山頂至十塱坳共用了廿七分鐘 (路長約 1.75KM)。

抵達十塱坳後,隨即橫過芝麻灣郊遊徑牌坊,並上登至廟仔墩,入口處有數名單車友在聚集。
由十塱坳登上廟仔墩,為是天行程最吃力之一部分,加上風勢較弱,走上去絕不輕鬆。
根據舊芝麻灣郊遊徑,此段為結尾部分,因此昔日我多是從廟仔墩下山而非上走,唯一此前試過由此登山的有兩次,一次是前年十一月初練 TL100 的一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05112689584824),另一次則是去年三月 TL100 正式比賽的一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053596741403084),特別是後者,那晚在夜裡上走至廟仔墩,還未到頂已見起霧,現在想起也記憶尤新。

幾經辛苦下,用了半小時上抵廟仔墩山頂 (路長約 1.21KM,攀升達 239M),沿途見到一些操山友及數名年輕人。
此山高 302M,山頂上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而景觀極為開揚,能環顧一整個南大嶼以至是港島及九龍半島多處,實為賞景之最佳勝地,
是天更見貝澳泳灘處有遊人在玩樂,但封灘廣播亦響偏山頂處,感覺奇特。
記得去年六月,我更在這裡偶遇彩虹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199432830152807)。
是天終發現廟仔墩山頂處的一個小型廟宇,為此前數次登此頂也錯過了的。

在山頂處停留了九分鐘左右,便開始過老人山,由廟仔墩過老人山的路途也不算短,加上需來個 deep V,因此走了近十七分鐘 (路長約 0.86KM,攀升達 96M)。
就在此時,忽然聽到極遠處傳來幾聲雷響,觀察後認為是來自很遠,沒構成威脅,照常續繼前進。
老人山高 303M,山頂上設有一個山火瞭望台,是天此處無人,而我則逗留了近九分鐘賞景,並見到大東及鳳凰山山頂一帶已被厚雲所封頂。

五時二左右開始下山,是次選走了一道未走過的山徑,能直降龍尾而不經十塱灌溉水塘,沿途路徑明顯且有官方定期維護,只是中段需穿過一片竹林而已。
由山頂起計,約走了十五分鐘便下抵龍尾 (路長約 1.23KM),相比取郊遊徑下降至十望灌溉水塘還要快上不少。
此時竟嚇見龍尾有一名單車友在小休,事關我向來在這裡都未試過遇見遊人 (比賽除外),是天難免有感意外。

抵達龍尾時約為五時五,與兩周前的芝麻灣行程一樣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93967897365957),
而是天餘下的行程都是與兩周前的那次一樣,先沿舊芝麻灣郊遊徑逆走約 4.5KM,至分岔路口下降望東灣,不同的是上次全程不見遊人,而這次除遇上一大群 (為數十餘人) 單車友外,近二浪路口附近更見一名男人在向龍尾方向行走,不知道他是否準備要夜行呢。

由龍尾起計,約用了五十三分鐘到達再走至望東灣路口 (即由舊 C1417 至舊 C1408 標距柱附近) (路長約 4.43KM,攀升達 115M)。
後開始下降至望東灣,上回提及到「望東灣渡假屋」之建築物前身為戒毒中心,現時仍有一戶人家,是天亦見其一單位有燈亮起,不過未如上般見到屋主出來,另亦聽到屋內隱約傳來狗吠聲。

到達望東灣碼頭對開時為六時五,此時日落將至,但因是天雲量較多,未能見到夕陽西下,但卻換來亮麗的晚霞雲彩,甚為動人。
賞了一會風景後,便沿柏油村徑一直走向貝澳,沿途以林蔭為主,感覺有點像由大澳至二澳那段柏油村徑。
沿途再沒見到遊人,但卻不時聽到烏類及赤麖叫聲,
途中有一涼亭,亦為新芝麻灣郊遊徑之接入點,因此此後路段能見到新標距柱,仔細留意標距柱,便能預先得知新芝麻灣郊遊徑全長僅有約 12.5KM,相比舊徑少了足 6KM,亦因而即將退出最長郊遊徑之角色了!

走至盡頭能接回芝麻灣道近天后宮位置,望向貝澳泳灘,見遊人已離開得七七八八,沒有兩周前同一時間般熱鬧,或是因為是天日落提早了兼雲量多之關係吧。
幸而士多的惡狗沒走出來,之後沿芝麻灣道走經鹹田貝澳老圍巴士站,由望東灣路口 (近舊 C1408 標距柱) 至此共用了四十四分鐘 (路長約 3.58KM,攀升達 90M)。

等了約五分鐘後有 3M 巴士來,登車後約廿分鐘便抵達東涌消防局,以雙層巴士來說,算是難得最快的一次,主因是伯公坳及石門甲打後至東涌消防局的車站都沒乘客下車,因此可直飛至東涌消防局,
還讓我趕上了即班巴士,因此僅用了一小時廿分鐘左右,便從貝澳返抵新界,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12 午後 環大嶼西南群山 (經深坑瀝、萬丈布) 之旅

2020.09.12
午後 環大嶼西南群山 (經深坑瀝、萬丈布) 之旅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起) > 宏貝道 > 大浪灣引水道/狗嶺涌引水道 > 分流頂 > 深坑瀝 > 大磡森南坳 > 分水坳 > 萬丈布 > 普陀精舍 > 龍仔悟園 > 能任亭 > 凌風亭 > 大澳 (南涌村) > 大澳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3:00pm
天氣:初時部分時間有陽光 稍後漸轉多雲及有一兩陣驟雨和雷暴,氣溫介乎 27-33°C (天文台) / 26-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09KM (58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112615

-
受一道低壓槽影響,是天天氣極不穩定,甚至可以「惡劣」來形容之,先是中午在新界東及九龍東自爆雷雨區,繼而先後擴散至港島、新界北及新界西及掛起黃色暴雨警告訊號。
在此無奈之情景下,打開雷達圖看看,見大嶼山上空極平靜,於是決定快閃大嶼西南走一轉以試圖避開雷雨。
起初兩小時甚為順利,亦能享受到充分的「陽光浴」,怎料一登上了深坑瀝後不久,約五時正開始天色急速轉暗,遠處更傳來雷響,
於是立即更改行程,不續走至牙鷹山,改而由萬丈布撤退,
但還沒到大澳便開始下雨,當然最終也順利地完成是天午後短遊。

一時五左右吃畢午餐,便乘車至大嶼山石壁,乘搭巴士沿途看盡天氣之多變,雨停完又再下,但當過青嶼幹線時彷彿踏進隨意門,過橋後始見陽光,到東涌時更是陽光普照,恍如踏進平行時空。
到達東涌時為二時五,隨即又趕上 11 巴士,於是二時十左右便抵達大嶼山石壁,是繼上周日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215281368567943) 後,再一次以一小時廿分鐘左右之高速抵達這裡。

疏洗一下後,至三時正便起行,先是沿宏貝道走至大浪灣引水道,沿途亦見一些遊人,有的更是外籍人士,看他們的神情,應該是完全沒有為著天氣而煩惱。
由起點走至狗嶺涌營地入口又用了一小時,沿途天色尚算明朗,雖然有一些烏雲,但不乏陽光,亦因而沒有想過會自爆雨區。
後沿引水道續走至盡頭,再沿泥徑走至登上分流頂之路口,由起點計,用了一小時十九分鐘 (路長約 6.06KM,攀升達 87M)。

及後開始沿碎石路登上分流頂及深坑瀝,此乃全程最吃力的一段,但沿途竟見約四名操山友,相信是正為 LT70 做準備,但此後一直至行程結束,就再沒有見過任何遊人了。
而此時亦陽光普照,因此走上來也不算輕鬆,終用了三十四分鐘 (路長約 1.61KM,攀升達 272M) 方上抵深坑瀝山腰之平緩位置。
續前走數分鐘,至一樹蔭位置小休一會兼喝自攜能量飲料,此時乃五時正,陽光仍未收,但見天上雲量漸增。
但當再次續行後不久,突然沒了日照,取而代之的是天色漸暗之感,亦見到天上的雲量持續增加,不久後連最後一片藍天也給吞噬掉。
此時我便開始擔心天氣會否急促轉差,但因這個位置無法接收本地手機訊號,因此只好爭取時間急促前進。

走了不久,突然聽見遠方傳來隱若雷響,但判斷雷暴距離很遠,暫時沒威脅性,因此不理一切直走。
過了大磡森南坳後終於能接收到訊號,因此立即查看雷達圖,果然原來屯門區一帶自爆雷雨區,而雷響亦是由那邊傳來的,
但同時我身處的位置上空天色持續轉暗,天氣有機會變得惡劣,因此此時已決定棄走牙鷹山,而取較短及較安全 (非山脊線) 鳳徑段五、六,經萬丈布下降至大澳完程。

由深坑瀝山腰之平緩位置至分水坳共走了三十四分鐘 (路長約 2.12KM,攀升達 123M),
後踏上鳳五,沿徑下降至萬丈布,中途經過一個泥沼位,適逢雨季,泥濘是避不過的,但有感比起之前易過了一點。
再走不久,開始感到小雨點,但我也不太擔心了,一來已離開空曠暴露之地方,來到山谷位置,受雷擊的威脅已大大減低,二來也快將完程了。

過了萬丈布,續下降至龍仔悟園,唯當抵達 L049 標距柱附近時,竟見右方有大量伐木,並隱若見到內裡有一建築物,於是好奇內進去看看,
發現原來是「普陀精舍」,雖然看似沒有人在,但神奇在於建築物內亮起了燈,真不知當時究竟有沒有出家人在呢!
看過普陀精舍,便折返鳳徑並續下降,至龍仔悟園時雨勢稍增,但未至於要撐傘。

過了龍仔悟園,再走不久便到能任亭,此時又傳來幾下雷響,而且雷聲近了很多,打開手機雷達圖看看,才知道原來龍鼓洲一帶又自爆雷雨區,真的是港九新界各處無可倖免呢!
到最後,沿極陡的破舊柏油路急降至梁屋村附近,基於上次在雨中走這段走得太急以至滑倒,是天格外留神兼放慢步速,終安全無痛下抵大澳,更有幸梁屋村外是天沒有惡狗所嚇,
由分水坳至此,共走了一小時三分鐘 (路長約 4.77KM,攀升達 98M)。

後沿車路走至大澳巴士總站,又花了七分鐘 (路長約 0.53KM),後有幸遇加班車,僅等了約五分鐘便能登車,四十五分鐘後抵達東涌市中心,
不一會後有巴士來,是天的行程亦在大雨中結束。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11 午後 蠔涌車公廟至沙田車公廟 (經東洋山腰及大老山頂) 之旅

2020.09.11
午後 蠔涌車公廟至沙田車公廟 (經東洋山腰及大老山頂) 之旅


蠔涌巴士站 (西貢公路) (起) > 西貢蠔涌車公廟 > 蠔涌村 (蠔涌路) > 西貢古道 (蠔涌谷段) (經水口、元嶺)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牛寮 > 東洋山腰 (大老坳)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山氣象站入口 > 大老山 (山頂氣象站閘口) > 飛鵝山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紅梅谷引水道 > 紅梅谷燒烤場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 世界花園 (紅梅谷路) > 新翠邨 > 新田村 (翠田街) > 翠田街足球場 > 沙田車公廟 > 李屋村 (車公廟路) > 港鐵車公廟站 (終)

出發時間:3:24pm
天氣:大致多雲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4-31°C (天文台) / 26-3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26KM (62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099407

-
受低壓槽影響,是周天氣不穩定,然而周五的天色卻出奇地比想像中好,因此循例也來一轉午後短遊。
是次一試早前打算想走的車公廟連遊,說起車公廟,相信大多數人最熟悉的是位處沙田那個,但其實西貢蠔涌都有一個車公廟,而且歷史相比沙田車公廟更悠久,兩者其實各有特色,在歷史上也有相關性。
若是以步行的方式穿稄兩所車公廟,又如何呢?是天決心一試,正常步速下原來需四小時,也不失為一個午後消閒的方法。
除見識到兩座車公廟外,是天也意外地發現了牛寮石屋的神秘事情,又登上了大老山山頂看看白波,由於天色甚佳,感覺實是滿足。

二時八吃畢下午茶餐後,方乘港鐵出去彩虹站,三時一抵達彩虹,再轉乘 1A 小巴去西貢蠔涌,小巴車程僅需十二分鐘。
由於西貢公路近蠔涌一段正進行大型擴闊工程,因此附近一帶被弄得烏煙瘴氣,需細心沿著臨時的行人路走至「車公古廟」之牌坊,此小徑旁有一涼亭,除可通往蠔涌古廟外,更是由西貢公路走進蠔涌村之捷徑,因此人流不少。
踏進蠔涌車公古廟,見到各式各樣的拜祭品,也見到零星善信出入,廟外設有兩個金屬風車,而我簡單拍過照後,便離開車公廟範圍,開始漫長的尋找另一車公之行程。

沿蠔涌路直走,不一會便抵達小巴總站,相比繞經蠔涌北路實在是快上不少,走至過橋位時,轉右橫跨蠔涌河,再沿蠔涌古道上走,
經過水口、元嶺等地,沿途見到數個農場裡也有狗隻,不過並沒有吠,另也見一些練跑及放狗之遊人。
由起點計 ,約走了半小時 (路長約 2.3KM,攀升達 100M),便上抵大藍湖路,此時見到右方停泊了一輛客貨車,便立即想到牛寮石屋是天必定有人在了 (對上一次見到此石屋有人,已是七月底了,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04033199692761)。
怎料是天深究下,竟發覺當中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客貨車,防治蟲鼠,陳舊石屋,麻雀,周五午後,當中有什麼故事,自己想想吧。

研究過石屋後,便開始拾級登上東洋山腰,其實此路基本上完好,之前塌山泥的部分也已經清理得七七八八,只不過雨季還未過,漁記也是為安全考慮才未解封吧。
此段向來是全程最為艱辛的一段,不過是天因多雲不曬兼有微微涼風,加上見到石屋有人的激動心情引導思考下,艱辛的時間過特別快,
不一會五十一分鐘過去,而我也走畢此登山徑,接回車路 (路長約 1.7KM,攀升達 356M),感覺也不至太累。

接著便沿飛鵝山道上走,到達飛鵝山觀景台時開始人多,而我則坐在涼亭小休數分鐘兼喝自攜能量飲料,畢竟是天志在輕鬆走,倒不如慢慢感受一下眼前美景吧。
是天雲量雖然稍多,但能見到挺高,在這裡可清楚見到維港兩岸之所有景物。
離開觀景台後,再走一會接上登大老山山頂之路,想不到是天大老山山頂也有遊人,而我也一直走至白波閘口前,順便一拍閘內之三角網測站,對上一次登上大老山山頂,已是將近一年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428367290592692),
由大老坳 (東洋山路口) 至此,共花了近半小時 (路長約 1.37KM,攀升達 108M)。

離開大老山山頂,是次沿捷徑直接下降至飛鵝山道,省卻繞車路的數分鐘,之後沿路下走,經過扎山道觀景台後再接上沙田坳道,沿途見到金黃色的雲彩,實是壯觀。
由大老山山頂下走至沙田坳,共用了四十分鐘 (路長約 2.43KM),到達時已將近六時三,距離日落僅餘廿五分鐘,因此不停留下續踏上衛徑段五,
沿小徑下降至紅梅谷引水道。
其實由此前往沙田車公廟,取徑小徑下降至沙田頭新村是最快捷之選,不過因那裡有惡狗,我不敢走,只好繞大圈,走引水道再駁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下降大圍,再走至車公廟。

由沙田坳下降至紅梅谷引水道共用了廿二分鐘 (路長約 1.8KM),到達引水道時剛好過了日落,
後沿引水道走著,天色漸暗,沿途竟見一女士在除草,後再一直走著,開始入薄暮,又見到一些散步友及跑步友,比想著中熱鬧。
約在引水道走了廿四分鐘後 (路長約 2.17KM),終於來到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之路口,沿徑下降至燒烤場,沿途又見兩名夜行友正登山。

走約五分鐘後 (路長約 0.45KM) 終抵達公廁,後下走至紅梅谷路,下降至新翠邨,穿過屋邨至翠田街,再走至翠田街足球場,
足球場末端便是沙田車公廟,由紅梅谷燒烤場至此,共用了十七分鐘 (路長約 1.33KM),遺憾此時車公廟已關門,但也見有善信在外門外參神。
看過車公廟,亦代表來到行程之尾聲,也不差在多走七分鐘至港鐵車公廟站 (路長約 0.55KM),正式結束是天有趣的尋車公廟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06 環大嶼西 (石壁-大澳-東涌) 之旅

2020.09.06
環大嶼西 (石壁-大澳-東涌) 之旅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起) > 宏貝道 > 大浪灣引水道/狗嶺涌引水道 > 分流村 (陳記士多) > 分流西灣 > 響鐘坳 > 煎魚灣 > 根頭坳 > 二澳舊村 > 二澳新村 > 二澳內灣 > 牙鷹角 > 番鬼塘 > 大澳海濱長廊 > 大澳巴士總站 > 大涌行人橋 > 新基大橋 > 寶珠潭 > 新洲 > 深屈 > 南田 > 深石村 > 深石亭 > 䃟石灣 > 沙螺灣 > 鱟殻灣 (觀景台) > 較寮 > 䃟頭 > 雪心亭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逸東商場 (終)

出發時間:12:00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9-31°C (天文台) / 27-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8.48KM (57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䃟頭村)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041302

-
是天為本年度盛夏之最後一個周日,這樣說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我的歡樂假期要完結了,二是因為天文台預測下星期將會有東北季候風抵港。
為了隆重歡送是年度之夏季,是天選擇走一道為時較長的路線,而且也踏足一個我最喜歡的島嶼,就是大嶼山。
從石壁至大澳再過東涌,攀升不多,就只是路程較長 (接近 28.5KM),不過沿途風光優美,走極也不厭,再加上是天天色比預期明朗,一路上絕對能體驗到炎夏之感。

走此線不能夠太遲起程,考慮到現時日落時間為六時七,故此起步時間最好是在正午前。
是天的早餐僅為一個杯麵,約十時五乘車去東涌,遇上異常的好運,就是車程極暢順,幾乎全程無縫接駁,完全不用等車,因此極罕有地僅以約四十五分鐘之高速便來到東涌。
到達東涌後,再轉乘巴士前往石壁,又恰巧 11 及 23 巴士皆在我出站後約五分鐘後開出,而此時 11 巴士正大排長龍,以我經驗,快捷選擇必定是 23 巴士,
因此立刻登上 23 巴士,又極幸運地巴士沿途不停站幾乎直達石壁,因此僅用了廿五分鐘左右便抵達石壁,亦即是天乘車來石壁僅用了一小時廿五分鐘左右,可謂極速!

疏洗過後,剛好是正午十二時,就此正式起程,先沿宏貝道走,約十五分鐘後駁上大浪灣引水道,沿途有零星遊人,不時回首望向遠處鳳凰山,見到逐漸有雲層在山頂附近發展。
由出發起計走近一小時,便到達狗嶺涌營地入口,此時續沿引水道走至盡頭,尾段罕有地見到小型瀑布。
由起點至此共用了一小時廿分鐘 (路長約 6.02KM,攀升達 85M)。

由於是天天色明朗,全程幾乎被烈陽曬著,因此走上來感覺絕不輕鬆。
踏上泥徑,下走至分流村又用了近半小時 (路長約 1.73KM),沿途又見到零星遊人,此時望向狗嶺涌及分流東灣,亦見有一些遊人在行行走走。
抵達分流村,例牌到陳記士多吃碗餐蛋麵,此時士多內亦有數名顧客,在短短十九分鐘的停留間,也見到老闆養的五只小狗其中三只,亦聽到老闆與老友記之間的閒談,
因應我發現老闆常常留守在士多,便好奇一問他們進來要多久,才意識到原來由最接近大嶼山的青衣出發,乘車及乘船也需三小時才到達分流村,心想與我乘車前往石壁,再步行進來,時間上差不了多少 (當然,運貨除外)。

離開分流時為二時四,隨即沿「分流 — 二澳路」行走,初段需急升至響鐘坳,或為鳳徑段七、八全程其中一最吃力之處。,其中煎魚灣營地水源尚有少許流水。
經過煎魚灣時,雖遇不到大潮退,以至無法見到連島沙洲,但也見數名遊人在沙灘上行走。
離開煎魚灣,上走至根頭坳相對剛才輕鬆得多,不一會便俯瞰到二澳,而實際上從根頭坳走至分流也僅是九分鐘路程左右,不過路面凹凸不平,為全段最需要留神之路段之一,
由分流起計,共用了五十分鐘來到二澳舊村 (路長約 3.11KM,攀升達 110M)。

是天的二澳舊村挺熱鬧皂,除了有農民在耕作外,亦見棚屋內有村民在聊天,更意外的是完全見不到村狗的蹤影及沒聽到狗吠聲,此情況實在是較為罕見。
走經二澳舊村,再接上二澳新村及二澳內灣,此時開始感受到水退,見到內灣一小部分泥灘浮現了出來,但顯然規模不大,而是天也沒有人來這裡掘蜆。

一直沿柏油村徑走向牙鷹角,沿途再次聽見水澇漕石澗內有大量呼喊聲,相信內裡有不少人,而之後的一家士多,見到又有新的標示牌張貼出來,似乎是很有恆心要做好生意!
之後走經牙鷹角營地,見到水源尚有小量流水,接著再沿徑走至大澳,由二澳舊村至大澳巴士總站共用了五十八分鐘 (路長約 4.55KM,攀升達 50M),到達時已將近四時正。

由於實在太炎熱,迫不得已走進就近士多,購買能量飲品及補水,順道小休了近九分鐘後方離開。
後走經大澳市中心,竟見到著名的「福滿林酒樓」沒有在營業,但其餘小店則大致正常,人流不多也不少。
走至寶珠潭附近,需穿過古道泥徑或繞往嶼北界碑走過,十數年前政府部門在此設立了警示牌,警告這一帶受海浪嚴重侵蝕,不過經過歲月洗擦,已幾乎褪色。
是天驚見這些指示牌經已換了新的,也不再提醒遊人勿前進,而是因應潮流,改為提醒遊人小心慢行,無疑是更為合理。

沿泥徑走著,此時陽光仍然普照,因此感覺炎熱兼有點累,後接上柏油徑再走,由大澳起計,共用了五十七分鐘 (路長約 4.24KM,攀升達 100M),便抵達深屈。
是天見深屈村多家士多皆在營業,卻僅有一枱客,印象中每逢夏天五時之後,士多便接近人去樓空。
後續沿車路走經南田、深石、䃟石灣至沙螺灣,沿途有一些遊人但為數不多,亦難得完全不見有狗隻,到達沙螺灣時,遊客大概都已走得七七八八,僅見數名村民在村內行走,而此時亦開始見到即將日落的鹹蛋黃。

由深屈起計,約用了四十五分鐘來到沙螺灣 (路長約 3.23KM,攀升達 90M),後再朝東涌方向走,約廿二分鐘後抵達鱟殻灣觀景台,此向來為觀賞日落之勝地,亦是一個我很喜歡逗留之處。
是天有幸趕得及在日落鹹蛋黃消失之前來到這裡,並目睹太陽下垂直至消失於雲海之一瞬間,為此行以至此季畫上完美句號,實是令人感動!
而是日的鱟殻灣觀景台亦見熱鬧異常,此時有多群遊人在逗留玩樂,而我則停留了近十七分鐘,直至六時半方離去。

踏入行程之最後部分,沿村徑走至較寮及䃟頭,疏洗一下後已開始入黑,卻嚇然發現數只村狗在籿內蹓躂,難免有驚嚇之感。
離開䃟頭,朝東涌方向走,此時開始入薄暮,故能看見晚飯時間的一整個東涌區,有點回到最初的感覺。
同時,亦留意到昂坪 360 纜車雖然停止開放,卻仍然保持移動至晚上七時正,相信是防止機械老化,卻不得不燒掉不少電力。
走至侯王橋時天已全黑,再慢走至逸東商場作結,整天行程之安排令我回想起去年五月中旬首次連走石壁-大澳-東涌之盛況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165625263533564)。

在逸東商場邊吃著豐盛晚餐,邊想起回到最初之情景,感覺像是變了,也像不變。
吃畢晚餐後,便去乘 38 巴士再轉車回新界,同樣車程極順利,有感是天為一個大好日子,為此程圓滿呢!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05 午後 梧桐寨攻大帽山.河背水塘返欖轉 之旅

2020.09.05
午後 梧桐寨攻大帽山.河背水塘返欖轉 之旅



白牛石小巴總站 (起) > 林錦公路 > 梧桐寨村 > 廖發園 (萬德徑) > 萬德苑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甲龍林徑 (初段) > 大欖越野單車徑 (河背段) > 河背水塘 > 河背營地 > 河背村 (經村公所) > 馬鞍崗村 (經村公所) > (捷徑往) 大欖隧道轉車站 (終)

出發時間:2:06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3-30°C (天文台) / 23-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91KM (88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028835

-
受海陸風與西南風之輻合作用影響,是天早上局部地區有暴雨,但降雨主要集中在香港南面,因此新界區大部分位置都不太受這場雨影響。
兩後出發登山時,想到要趁這個最後的愉快周末再來一趟登上全港最高峰,但又想來一點新意,因此決定由梧桐寨起程,經萬德苑一口氣直攻四方亭,再上登大帽山雷達站,
怎料天色比預期好,白波及四圍風光清晰可見,又是拍照的好時機,後下降至荃錦坳時已為五時五,幸在日落前最後一小時多,極速走至河背水塘,再在暮中返抵大欖隧道轉車站完程。

一時正吃畢午餐,隨即出發去梧桐寨,是次先乘港鐵至太和站,疏洗過後再乘 25K 小巴至白牛石總站,車程約為十五分鐘。
下車後,返抵林錦公路,走約三分半鐘 (路長約 0.3KM) 至梧桐寨巴士站,沿車路走至梧桐寨村,其實較直接的走法是於梧桐寨村巴士站對面之行人村徑上走至公廁,但沿途經過村落,擔心會遇惡狗,因此還是繞路較穩妥。

由梧桐寨巴士站至萬德苑,共走了近廿分鐘 (路長約 1.43KM,攀升達 110M),沿途也見不少遊人迎面而來。
後踏上全天最艱辛之山徑上登四方亭,斜度之高可與黃龍坑郊遊徑媲美,沿途除見有一些山友迎面下山外,亦遇有兩人在登山。
這段路是先苦後甜,一開始由海拔二百米上登至海拔五百米之一段斜度最高,走得很吃力,至兩徑匯合後亦需多上走約海拔八十米,方迎來平緩之路。
過了最辛苦的一段後,景觀亦漸見開揚,更能隱若直觀四方亭,一開始覺距離尚有很遠,但一直走著走著,廿分鐘後便來到四方亭,由萬德苑起計至此,共用了一小時十二分鐘 (路長約 2.4KM,攀升達 520M)。

到達四方亭時約為三時八,因實在太累,因此決定在此大休近十四分鐘兼喝畢自攜能量飲料後方續登上大帽山。
此時天上仍然多雲,濕氣重但卻不用受曝曬,有好有不好吧,不過在海拔達七百米之四方亭中,仍能感受到陣陣涼風。
大休後始上走至大帽山雷達站閘口,此時開始感覺到是天大帽山人流竟然不多,為難得的清靜。
是天狀態不算太好,因此花近廿四分鐘方上抵雷達站閘口 (路長約 1.64KM,攀升達 196M),拍過照後隨即開始下山。
走了不久,便見有一群牛在白波對開山坡上吃草,與上周五之景象一樣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187904997972247),亦因此吸引了我去大舉拍攝一番。

一邊下山,一邊細賞大帽山腳下之香港及新界中西部全景,是天雖然多雲,但白波一帶難得沒有起霧,除能清楚近觀白波,又能遠眺遠至在大嶼之鳳凰山!
或因花了不少時間拍攝,即使後期改走捷徑穿越髮夾彎路,花了近半小時方下抵閘口,此時開始見到人潮及車海,亦見一輛在數天前焚毀之私家車殘骸。
後再沿車路下走經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疏洗過後再下抵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由大帽山雷達站至此共用了足一小時六分鐘 (路長約 3.93KM)!

抵達荃錦公路時已為五時五,由於是天行程計劃走至欖轉作結,見時間亦容許,不停留下隨即往河背水塘方向走。
由荃錦坳前往河背水塘的路途選擇不少,比較常見的是走一段大欖林道 - 荃錦段,再下走至大欖越野單車徑 (河背段),
而是天則選擇由荃錦公路經捷徑切入甲龍林徑,十五分鐘後抵達分岔路口,再接上大欖越野單車徑 (河背段),
沿途泥徑雖迂迴曲折,但實際上因全程相對平坦,兼整體以下坡為主,因此走得輕鬆,沿途偶有開揚位置,更難得見到不刺眼的鹹蛋黃。
想不到急步下,原來由荃錦坳至河背水塘僅需一小時三分鐘 (路長約 5.68KM,攀升僅 34M)。

抵達河背水塘時已將近六時半,即將日落,而我則在河背水塘主壩上慢步,一賞黃昏下之河背,記得對上一次來這裡,已為三個多月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43271475768935)。
此時水塘已幾近沒有遊人,僅剩下一位進水塘遊泳之勇士!
賞過河背水塘主壩後,便沿車路下走,約十七分鐘後下抵河背村 (路長約 1.52KM),此時天色漸暗,村民也開始開飯,再下走至小巴站時,驚見有多人在候車,一輛小巴也載不完。

而我當然不用擔心,因為本來就沒有打算要乘小巴,而是直接步行回欖轉,經過上次經驗,其實步行也僅需十二分鐘左右 (路長約 1KM),
沿途經過一些村屋及寮屋,寮屋戶幸而沒養惡狗,僅有養貓。
最後沿水渠旁通道上走至欖轉,再等候數分鐘登上 269D 巴士,到城隧轉車站後轉車又順利,因此半小時左右便回去了,就此結束是天快樂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0.09.04 酷熱下 午後 爐峰峽登西高山頂.接港島徑至石排灣 之旅

2020.09.04
酷熱下 午後 爐峰峽登西高山頂.接港島徑至石排灣 之旅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起) > 盧吉道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山頂練靶場郊遊區 > 西高山 (三角網測站/西高山觀景台) > 西高茶園/龍虎山觀景台 > 薄扶林一號食水配水庫 > 薄扶林家樂徑 > 薄扶林水塘道閘口 > 薄扶林二號配水庫 > 荒廢馳馬徑 > 港島徑 (H018 - H022 標距柱)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貝璐道) >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貝璐道) > (香港仔水塘道) > 漁光村 (漁光道) > 石排灣邨巴士總站/石排灣商場 (漁光道) (終)

出發時間:3:32pm
天氣:多雲 初時炎熱 吹東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8-30°C (天文台) / 25-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1.01KM (30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4015039

-
踏入九月,愉快的夏日時光又到尾聲,趁是周末有暇,決定再度一連日登山,追趕盛夏瘋狂之尾班車。
是天天氣不太穩定,但觀望午後雨停,於是決定到港島選走較輕鬆之路線,就是直接乘車去山頂廣場 (爐峰峽) 並登上西高山,賞景後沿另一邊下降,
再例牌接上港島徑及走經薄扶林水塘,一直走至貝璐道時天開始入黑,便沿途下抵石排灣邨完程,想不到整個下午都是多雲兼有一陣陣東南風,感覺比想像中涼快呢!

一時十左右吃畢午餐,便隨即出發乘巴士至港島,並在香港站附近轉乘 1A 小巴至山頂廣場,抵達時已為三時三,亦即花了近一小時廿五分鐘乘車。
在山頂廣場內之便利店購買能量飲品打底及去疏洗一下後,便正式起行,是天選走已逾年半未有踏足過之盧吉道前往西高郊遊區,
對上一次走經盧吉道已是 2019 年初之逆の女越野賽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2281726201253),
相隔年半有多,再次踏足此道,感覺卻截然不同,最明顯是人流少得可憐,大概是有史以來我見過最清靜之盧吉道。
是天雲量雖多,但慶幸能見度不錯,仍能俯視維港兩岸一帶景色。

花了近三十二分分鐘走長達 2.34KM 之鬳吉道後,來到西高峽,就按照原計劃登上西高山,登山取官方路線,約四分鐘後 (路長約 0.25KM),走過山頂練靶場郊遊區再不久開始拾級而上,
沿途鋪設很好,更設有大量指示牌,全程上走近十一分鐘 (路長約 0.35KM,攀升達 101M),便抵達山頂。

西高山高 494M,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及觀景台,其東脊平緩,西脊稍斜但也行走不難,
但是西南方有一片懸崖峭壁,寸草不生,不單每每乘船往長洲、南丫島等會見到其陡峭的一面,亦吸引攀岩人士慕名而來。
西高山向來吸引大量遊客慕名而來,而是天固然遊客,不過就未至於太多人。
對上一次我來到這裡,已是是年年初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82919501804135),
是天再次來到這裡,其中最明顯不同的,當然是路口處之日期牌,此乃西高山獨有之設施,亦理所當然成為一大重要之打卡熱點。

西高山山頂風光開揚,能遠眺港九及新界 (包括大嶼山) 各處,不過是天雲量較多,未能見到大帽山。
在山頂賞景近廿分鐘後便開始下山,下山不走回頭路,而選走西脊,亦即「路不通行」指示牌後方之小徑,初段平緩,中後段斜度較高,但趿線清晰,難度不高,兩旁林木亦不算密,相信走的人不少。
是天沿途亦見有數名山友沿此登山,但中途仍不幸吃了一次蜘蛛網,一直小心下走,約廿三分鐘 (路長約 0.36KM) 後下抵西高茶園,此時已為五時一,亦見兩名遊人在這。

在龍虎山觀景台賞過景後,便接上港島徑走至薄扶林一號食水配水庫,再接薄扶林家樂徑下走至薄扶林水塘道閘口,這裡又花了廿一分鐘 (路長約 1.25KM)。
後沿車路上走至薄扶林二號配水庫,再接上港島徑上走一小段,至一分岔路口時,是次在好奇心驅使下,U-turn 走進一道從未走過之路,沿車路走兩分鐘後來到另一個分岔路口,
此時靠右踏上荒廢的馳馬徑,此馳馬徑聞說是供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之用,不過是天途經,見到密林處處,路面滿佈青苔,極為滑腳,又見滿是塌樹,相信已好一段時間沒人打理,感覺亦完全不好走。

花了近十四分鐘後,終逃脫此荒徑,接回港島徑 (近 H018 標距柱),此時卻無奈發現腳旁滿是針型淡竹葉花穗。
後沿林道走十數分鐘,再接上泥徑,經過一涼亭仍見有兩人在閒聊,之後便來到我最喜歡的開揚山徑,
那裡除能賞到大半個港島南外,更能近觀田灣海旁道一帶的冷房及架空電塔等設施,而且是次更是我第一次在傍晚時分走經這裡。

賞景一會後下走至引水道,天已開始入黑,在細心觀賞著晚飯時間之田灣邨時,突見有一個女人跑步。
一直再走十數分鐘,來到貝璐道,此乃港島徑段二之終結,由薄扶林水塘道閘口至此共用了一小時廿二分鐘 (路長約 5.11KM,攀升達 168M)。
是次續沿引水道走一小段,後離開引水道,續沿貝璐道下走,此段乃我首次走經,
原來沿途經過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此時卻空無一人,再一直下走,不一會便下抵香港仔水塘道,再沿漁光道走至石排灣邨巴士總站,由踏上貝璐道至此,全程僅用了十六分鐘 (路長約 1.3KM),亦是繼兩個月前之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67774499985298) 後再一次在此作結。

是次恰巧不用等車,由石排灣邨直接乘小巴去銅鑼灣,車程需廿分鐘,後再轉乘巴士回去,結束是天超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