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4 劏青蛙 (港島域多利道日落觀瀾亭-石澳及大頭洲) 之旅

2021.01.24
劏青蛙 (港島域多利道日落觀瀾亭-石澳及大頭洲) 之旅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域多利道) (起) > 日落觀瀾亭 > (原路折返)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 摩星嶺徑 > 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 (摩星嶺食水配水庫) > 摩星嶺道 > 薄扶林道遊樂場 (薄扶林道) > 錦棠小築 > 碧珊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 > 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 龍虎山健身徑 > 克頓道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夏力道 (爐峰自然步道途/晨運徑) (經盧吉飛瀑)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 芬梨道 > 芬梨徑 > 種植道 > 白加道纜車站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甘道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陽明山莊 > 大潭管理站 > 「B 1315」 涼亭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柏架山道 > 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 (捷徑往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大潭峽 (大潭道/石澳道) > 大潭峽懲教所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大浪灣村 > 大浪灣道 > 高爾夫球場 (石澳道) > 石澳村 (石澳村路) > 石澳山仔 (石澳山仔路) > 「藍橋」/「情人橋」 (石澳海角郊遊區) > 大頭洲 (56M 山頭/涼亭/水務設施) > (原路折返) 石澳村 > 石澳巴士總站 (石澳道) (終)

出發時間:12:44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7-19°C (天文台) / 16-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4.90KM (93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 >--(時長 6min,路長 0.22KM,攀升 0M)--> 日落觀瀾亭 >--(時長 1hr 33min,路長 5.35KM,攀升 460M)-->
爐峰峽 (山頂廣場) >--(時長 1hr 5min,路長 6.05KM,攀升 87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14min,路長 5.18KM,攀升 192M)-->
大潭峽 >--(時長 41min,路長 3.24KM,攀升 44M)--> 大浪灣村 >--(時長 32min,路長 2.64KM,攀升 51M)-->
「藍橋」 (石澳海角郊遊區) >--(時長 15min,路長 0.60KM,攀升 51M)--> 大頭洲 (盡頭水務設施) >--(時長 19min,路長 1.36KM,攀升 46M)--> 石澳巴士總站

-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是天早上轉為多雲,高地有霧,加上風勢增大,實在不宜走高山路線,想了一想,倒不如一玩最近大熱之「劏青蛙」!
劏青蛙意即於形狀像一個青蛙之港島版圖上走出一條平分軌跡,但實際走法也有數個版本,是次選擇由港島幾近最西處之日落觀瀾亭走至東面之石澳,並順道加遊大頭洲,
嚴格上大頭洲並不屬於港島本體之一部分,不過其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而且亦被康文署列入石澳海角郊遊區範圍,因此是次酌情將其一併視作港島之一部分。
其實港島的最東面應該是鶴咀,但因考慮鶴咀村一帶惡狗太多,不太敢在傍晚時分走過,因此決定退而求其次,以石澳為終點。

十一時半吃畢早餐,隨即出發乘車至港島域多利道,先乘巴士至中環,在皇后像廣場一帶見到海量外籍人士聚集,熱鬧程度遠超所想。
之後轉乘港鐵至堅尼地城站,再轉乘 58 小巴至域多利道,幸而剛好不用等車,十二時八便抵達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域多利道)。
這個「芝加哥」固然不是美國的芝加哥,不過其實也有點關係,因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Chicago Booth,在 2013 年獲港府批准將俗稱「白屋」的摩星嶺前香港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改建成現今之永久校舍。
校園之中庭是開放予公眾參觀,景觀也甚為開揚,能飽覧硫磺海峽、南丫島、交椅洲等一帶海域,相信為觀賞日落之良好位置。

參觀過校園後,便沿柏油級下降至海平面之日落觀瀾亭,因日落觀瀾亭幾乎是港島最西面之角落,既然玩得劏青蛙,也不差在下降至此起程。
日落觀瀾亭位於域多利道、摩星嶺山腳海邊,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銀禧炮台遺址,於 2004 年改建為觀景亭,故名思義,為觀賞日落之美好地點,
是天則見數名釣魚友,而此時竟然出太陽,實為意料之外。

在涼亭打個卡後,便正式起行,沿柏油級折返域多利道,隨即踏上摩星嶺徑,初段容許汽車駛上位處山腰之住宅,中段開始屬水務署範圍,禁止車輛駛入。
走至摩星嶺徑之最高點時可見摩星嶺食水配水庫,其上蓋於 2013 年建成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提供草坪予公眾竭腳,算是香港境內罕見之安排。
是天順道內進參觀一下,或因位處偏僻,環境清幽,人流不算太多,實為休閒之好地方。

續沿摩星嶺徑下走至盡頭,接上摩星嶺道,沿途皆是高尚住宅,一直走,過架空橋後接上薄扶林道,沿路下降一小段,再右轉入內街,經過車房後見有一柏油級,此乃通往錦棠小築之捷徑。
上走至錦棠小築沿途見一個建築工地,可見平日不太適宜走。接回車路後左轉,不久見到一泥徑入口,此乃通往碧珊徑之路,在溪旁之大路上走不一會接上碧珊徑,沿途鋪有大量柏油路段。
右轉直走,一會後轉上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此時見到一名外籍人士在做運動,續上登,一會後駁上車路,隨即又接上泥徑,上走至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及後右轉並沿龍虎山健身徑上走至克頓道,此段路剛在一年前到訪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82919501804135),是天沿途人流甚多。

抵達克頓道後,上走至西高峽,再沿夏力道走至爐峰峽,沿途人潮如鯽,亦相信為是天最多人之一段路。
到達爐峰峽時為二時四,就此已完成劏青蛙之五分一路段,這正正是劏青蛙中最吃力兼最易迷路的一段,此後的路段相對輕鬆得多。
在人來人往之山頂廣場中也迎合一下打個卡,之後便沿芬梨道走,不一會接上芬梨徑,此時留意到天上再次轉為多雲,而且風勢明顯。
下降至種植道時左轉至白加道纜車橋底,此時剛巧有一輛纜車從山頂總站開出,亦因此難得見到真纜車之一面,
白加道纜車站呈開放式設計,是天見有不少人在聚集,不過纜車由山頂開出時已頂閘,中途站理所當然不會停靠。

拍照過後,便沿白加道朝東直走,沿途皆是高尚住宅,部分更是政府高官之所在地,保安亦甚為嚴密。
白加道盡頭能接上山頂道,下降一小段至馬己仙峽,此時右轉入甘道,沿迂迴之車路下降至灣仔峽,沿途又有地盤。
是天灣仔峽人流沒想像中之多,到達時剛好為三時,隨即接上布力徑走向黃泥涌峽。
布力徑我可走得多,皆因後段為港島徑段四之一部分,但說到一整段布力徑走,則是第一次,原來路途沒想像中長,在急步下,是天僅用約半小時便走畢。
布力徑橫過金馬侖山及聶高信山山腰,是天一心想專注於劏青蛙,故此沒有加遊任何額外玩意。

下抵黃泥涌峽時為三時七,隨即踏上大潭水塘道,上走至陽明山莊,再踏進大潭郊野公園範圍,沿途例牌見到不少遊人,而我則邊走邊吃自攜牛油餅。
一直走至大潭上水塘,繞至主壩,再接上港島徑段六,沿柏架山道逆走一小段,並在分岔路口處靠右轉入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美景一詞取自葡萄牙文「Boa Vista」,其意原為好風景,但不知為何以此為名之山峰,其中文名字後被取為「野豬徑」,不過林道命名則依譯意,可見有所分歧。
此林道是沿引水道平行而建,沿途景觀尚算開揚,有一些架空電塔建在旁,一路走著亦見零星遊人。
走至將近後段,開始上斜時留意左方有一斜坡維修樓梯,走上去能接上一道小徑,此乃捷徑,能直接駁上引水道之頂端而無需繞道。

接回引水道口,便找路下降大潭峽,此前我都是取石砌之明顯大路下降大潭道,不過因小徑出口與大潭峽有一段距離,需沿極危險狹窄之車路走一大段方能抵達大潭峽。
是天試走旁邊之小徑直接下降至大潭峽,沿途路況良好,斜度亦不算高,若早知如此,我或會考慮以此小徑取道大路。
沿小徑下走至盡頭接上斜坡維修通道,沿路下抵一所荒廢之破爛房舍,再下抵大潭道,並轉入石澳道,此時為四時十,在歌連臣角巴士站見到甚多人在等車。

而我則隨即迎接劏青蛙之最後部分,先上走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沿途見不少遊人,應是走完龍脊而來的,沿林道走至盡頭來到馬塘坳,並沿港島徑泥徑下降大浪灣,
沿途竟見數群年輕人,比想像中熱鬧,一直走至五時半抵達大浪灣村,由於大浪灣泳灘已關閉,是天所見之大浪灣極為冷清,主要剩下村民留守,另加士多裡一些顧客。
而大浪灣亦是我自 2019 年 1 月「逆の女」越野跑比賽後便再沒有來過的一個地方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2281726201253),是次重遊可回憶滿溢。

踏上大浪灣道,沿車路走至石澳道,再走進石澳,沿途好一大段皆在高爾夫球場外圍走著。
約五時十抵達到達石澳,此時左轉入石澳村,再上升一小段走至石澳山仔,此後會見到前路被圍封,此正正是前往「藍橋」之路向,小心翼翼地跨過圍欄便會找到路向。
石澳「藍橋」又稱「情人橋」,連接石澳山仔 (香港島) 及大頭洲,據官方所稱,由於粉藍色橋身予人浪漫之感覺,加上橋的闊度只可讓兩人並肩同行,因此被稱為「情人橋」,並吸引不少情侶前來拍照。
舊的「藍橋」曾在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期間被破壞,政府於去年三月刊憲重建,至本月較早時候剛好完工,因此是天算是極有幸地在白撞下遇上「藍橋」重光之日。

縱然此時已為六時正,將近日落,但仍見大量遊人聚集在橋上。橫過「藍橋」來到大頭洲,話說香港境內另有一個同名的小島,位處西貢糧船灣一帶。
大頭洲上建有柏油山徑,沿徑上走,風景開揚,可不時回望石澳一帶,一直上走至大頭洲 56M 山頭,山上設有一個舊式標高柱,另一邊有一涼亭,此時見有一群外籍女士在遊玩。
賞過景後續往前走,不一會抵達柏油徑之盡頭,此乃水務設施之地,同時可見到大量別具特色之花崗岩,甚為狀觀,亦有兩名年輕人。
在大頭洲之海角上,可遠望鶴咀,見到不時傳來三下白色閃光的,正正是香港歷史最久之德忌立角燈塔,而另一方向則見黑頭角燈塔。

在此逗留一會,天色漸暗,約六時半起行回程,沿路折返石澳村,再走至巴士站時為六時十,留意到泳灘雖已關閉,但周遭的街頭小吃店則仍極熱鬧。
不一會後登車離開,為是天「劏青蛙」的有趣行程劃上完滿句號。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