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9 寒冷下 午後 烏蛟騰至荔枝窩-攀背頂-老虎石頂-尖光峒-石芽頭-北脊至谷埔-桅尾嶺至烏蛟騰 之旅

2023.01.29
寒冷下 午後 烏蛟騰至荔枝窩-攀背頂-老虎石頂-尖光峒-石芽頭-北脊至谷埔-桅尾嶺至烏蛟騰 之旅


祠心路巴士站 (烏蛟騰路) (起) >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 烏蛟騰田心村公所 > (媽騰古道) > 亞媽笏 > (荔谷古道) 分水凹 > 珠門田 > 荔枝窩村 > 廢棄豬圈 > (攀背頂東南脊) 攀脊頂 (舊鐵枝) (225mPD) > 過門山 (235mPD) > 老虎石頂 (229mPD) > 237 山頭 > 飄岡峒 (230mPD) > 飯甑架峒 (226mPD) > 尖光峒 (229mPD) > 尖光峒坳 > 石芽頭 (245mPD) > (石芽頭北脊) 163 山頭 > 榕樹凹至谷埔橫山徑 > 谷埔 (松記士多) > 谷埔老圍 > 谷埔新屋下 > 二肚 > 三肚 > 四肚 (小休) > 五肚 > 減龍嶺 (262mPD) > (烏蛟騰郊遊徑) 桅尾嶺 (三角網測站/山火瞭望台/烏蛟騰郊遊徑觀景台) (300mPD) > (媽騰古道) > 烏蛟騰田心村公所 >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 烏蛟騰巴士總站 (烏蛟騰路) (終)

出發時間:12:34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4-19°C (天文台) / 10-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64km (107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荔枝窩及谷埔)

--
行程概況:
烏蛟騰 >--(時長 55min,路長 4.42km,攀升 185m)--> 荔枝窩 >--(時長 37min,路長 1.29km,攀升 218m)-->
攀背頂 >--(時長 25min,路長 0.98km,攀升 81m)--> 老虎石頂 >--(時長 19min,路長 0.90km,攀升 48m)-->
飄岡峒山頂 >--(時長 19min,路長 0.84km,攀升 82m)--> 尖光峒山頂 >--(時長 19min,路長 0.67km,攀升 82m)-->
石芽頭山頂 >--(時長 56min,路長 1.55km,攀升 42m)--> 榕樹凹至谷埔橫山徑 >--(時長 18min,路長 1.28km,攀升 15m)-->
谷埔 (松記士多) >--(時長 18min,路長 1.52km,攀升 14m)--> 四肚 >--(時長 32min,路長 1.88km,攀升 296m)-->
桅尾嶺 >--(時長 23min,路長 1.88km,攀升 1m)--> 烏蛟騰

-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是天天氣繼續寒冷,且天色明朗,又是玩穿林線之大好機會,想起數天前友人提及曾組隊開路遊走過攀背頂西南脊,趁路況有保證,趕緊一探從未走過之攀背頂及老虎石頂。
之後順便重遊尖光峒及石芽頭,並取未走過之石芽頭北脊下山,怎料原來林木遠比想像中密,成為全天難度最高之一段,之後過谷埔,趁未天黑走至五肚再沿路上登減龍嶺,過桅尾嶺後下降烏蛟騰作結。

難得前往烏蛟騰之車程順便,十二時七便抵達烏蛟騰路,先走至烏蛟騰田心村公所,沿媽騰古道上走至亞媽笏,過分水凹後接荔谷古道下降至荔枝窩,沿途不見時到遊人,甚為熱鬧。
雖然媽騰古道及荔谷古道皆在此前走過很多次,不過是天則是首次於烏蛟騰下車後取此兩古道直抵荔枝窩 (而非先遊走其他景點),原來僅 55 分鐘便能從烏蛟騰走至荔枝窩村。
抵達荔枝窩村時見到不少遊人在光顧多家士多,極為熱鬧,而我則逗留並計算一下,發現原來步行往荔枝窩相比乘船往荔枝窩需時還短,以元朗出發為例,乘車至烏蛟騰再步行往荔枝窩村,相比乘車往馬料水再轉船至荔枝窩快最少廿分鐘。
當時,這是基於現階段一般遊人無法進入沙頭角的情況下計算,若果持有沙頭角禁區紙則不同說法,記得五年半前乘過大飛往來沙頭角與荔枝窩,船程僅需十分鐘許,不過隨著沙頭角禁區逐步開放,這些曾罕有一時的浪漫玩意也許在來年將變得不再罕有。

荔枝窩村以東山坡存有一些廢屋、廢棄豬圈及墓地,鮮有人踏足,但原來此正正是登上攀背頂之入口,不過據知攀背頂東南脊人跡罕至,從過往遊記得知此路大多數時候皆林木茂密,極不好走。
適逢得知三日前友人與原居民等人曾開路登山行大運,趁此大好機會「坐享其成」,享受經前人開路後之甚佳路況,果然沒有任何棘手位置,僅是初段樹枝擋路及中段斜度甚高而已。
登上攀背頂之首半段斜度最高,至中段景觀開揚,算是欣賞整個荔枝窩以至印洲塘景色的最佳地方,後段相對平緩,不久後連深圳鹽田也映入眼簾,上走近三十五分鐘終抵達山頂。

攀背頂山頂景觀反而沒東南脊山腰般開揚,這樣一說,東南脊其實很值得走,就是不知為何落得這般冷門,由分水凹原路來回攀背頂反而沒什麼特色可言,除為成就解鎖之外,實在不太值得走。
攀背頂山頂設有兩根舊鐵枝,用途不明,不過據知六、七十代荔枝窩村民會在老虎石頂一帶設置天線接收本地模擬電視訊號 (相信是接收九龍坑山發射站之訊號),唯不知道會否與這個鐵枝有關係。
離開攀背頂,朝老虎石頂方向進發,沿途皆為人工密林,而且也在海拔二百米高度左右上上落落,感覺甚為沉悶,唯獨路肧尚算清晰,沿途皆見大量野豬洞,相信此處聚居之野豬甚多。
經過過門山,約廿分鐘後來到老虎石頂,山頂上完全沒有地標,僅見人工密林,不逗留下直接續走,又花近廿分鐘來到飄岡峒,此乃最接近分水凹之一個山頭,由此返抵荔谷古道僅需數分鐘路程。

其實攀背頂、老虎石頂、飄岡峒、尖光峒及石芽頭是相連著的山嶺,形成 V 型山脊線,當然可以僅走前三者後退出,不過難得一場來到,倒不如一口氣走畢其餘兩峰吧。
不過尖光峒及石芽頭卻非首次遊走,我曾在兩年前走訪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639576452805097),不過整個 V 型山脊之後半段開揚位置較多,亦沒有剛走完的前半段沉悶。
前往尖光峒前需先經過知名度不高之飯甑架峒,部分位置路面遭野豬破壞,浮沙極多,又花了約廿分鐘來到尖光峒,沿途山脊依然為密林,不過尖光峒山頂尚有小量開揚位置,可回望走過的攀背頂、老虎石頂以及即將前往之石芽頭。
由尖光峒過石芽頭,需先經過尖光峒坳,下山斜度甚高,不過路程短,不一會便抵達尖光峒坳 (165mPD),同時屬谷鎖古道之最高點,不過由尖光峒直下抵谷埔之路為官方山徑,設有泥級甚至舊時官方路牌。

之後上登石芽頭,沿途居然見到全程穿林路唯一一名遊人,此段沿途雖為密林路,不過不時可在地上看見官方泥級,而這些泥級至北脊斷斷續續見到,據知為舊時行山徑,不過已停用多年。
石芽頭山頂甚開揚,屬俯瞰谷埔群村以至近觀深圳梧桐山的最佳地方之一,另一特色是東南坡與西南坡均呈懸崖狀,在船灣郊野公園算是少見,兩年前取道東北下降榕鎖古道坳時便需走經該處。
此時已將近四時,原來不知不覺穿林已花了超過兩小時,按原定計劃試走北脊下山,據知北脊山徑乃很多年前的官方山徑,不過近年在沒有打理之下已成為密林小徑,甚至茂密程度遠超此前走畢的路段。
才踏入北脊沒多久,已心知難度絕不低,雖然距離天黑尚有兩小時多,不過為保險起見,也需加緊步伐,不花多餘時間遊走石芽頭副峰 (237mPD) 了。

沿北脊下降,沿途林木甚密,絕非一般之穿林小徑,沿途絲帶量小,至中段又需走經乾坑,斷估一定不會沿乾坑直下,醒目留意一下,原來路肧確在左邊山坡,需上坡繞一段方能覓路過 163 山頭。
抵達 163 山頭前的一段路情況最差,沿路路肧似是而非,又多落葉,極為滑腳,好不容易花了近半小時,終走至 163 山頭,此山山頂景觀同樣開揚,而且能更近地觀賞一整個沙頭角海,景觀目不暇給,絕不明白為何此路線人跡罕至。
過 163 山頭後便下降至榕樹凹至谷埔橫山徑中段,不過情況也不太好,路肧清晰,唯中段斜度較高,但在最後一小段則完全沒路肧,可謂需自由發揮,好不容易又花了 25 分鐘方下抵橫山徑接回大路,屬中高難度穿林路線。

沿橫山徑大路快速走至谷埔,來到谷埔松記士多時已為五時二,或因我近年甚少天未黑來到谷埔,對於仍有如此多遊人感覺不太自然,本來想在此吃麵,不過見時候不早,還是作罷。
沿谷埔內圈走著,先經過谷埔老圍,原來開了所「季食士多」,出售自製小食,之後走至谷埔新屋下,沿途能欣賞蘆葦田,之後便接支路進入谷埔群肚。
走約兩分鐘,可見一排齊整的舊式排屋及鄭氏宗祠,為二肚村,再經過三肚村廢田,不過廢屋隱蔽,再走一會便來到四肚村,本來入村沿途寒意來襲,但奇怪是一來到四肚村便突然不感寒冷。
恰巧見該處有一些舊椅,決定坐下小休兼吃牛油餅,已經很久未有在廢村吃東西,是天感覺居然格外浪漫,或許是四肚之環境實在太吸引之故吧。

四肚村此處以前曾開了「盈生農莊」,經營養蜂場、私房菜、燒烤場等生意,但停業已久,僅見大量廢棄設施,吃畢牛油餅後續走至盡頭之五肚村,以前同樣為「盈生農莊」之一部分,後荒廢了一段時間。
是天出奇地發現五肚村前加設告示牌,似是想擋路,入村後便明顯感覺有人回流,因其中一屋外牆居然已翻新並重新漆油,同時亦疑似嗅到有炊火餘味,看似較早前曾有人到訪過,不過不清楚是否作居住用途。
不知有沒有村民逗留之下,還是不宜久留,趕快接山脊上走至烏蛟騰郊遊徑,不過其實有兩條山脊,靠西一條接上減龍嶺,靠東一條則經拾牛湖頭上接桅尾嶺一帶,曾於兩年多前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74362365993180)。

上接減龍嶺的山徑路況明顯好一點,是天就取此上走,初段為穿林小徑,一直上走至一破墳後接上寛闊泥徑,直至接回烏蛟騰郊遊徑,亦終於明白為何此前遊走金龍脊至尾段時路面突然變得寛闊。
此路斜度不低,部分位置設有輔助繩索,是天時間不多,順勢著自己快步上走當作是體力訓練,辛苦近廿分鐘,直至接回烏蛟騰郊遊徑,斜度才放緩,輕鬆多走五分鐘左右便來到桅尾嶺山頂。
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及山火瞭望台,另一邊則有烏蛟騰郊遊徑觀景台,平日此處遊人不少,但此時為六時三,天已將近入黑,固然亦沒見遊人,在山頂草草欣賞一下日落餘暉後,便趕快沿郊遊徑下返烏蛟騰。

275R 巴士由烏蛟騰開出之尾班車為六時九,為保險計,預留廿五分鐘下山,六時四便離開桅尾嶺,走三兩分鐘接回媽騰古道,再沿是天行程之始走過的路下返烏蛟騰,同樣沿途不見遊人。
下抵烏蛟騰小巴總站是才是六時七,理所當然沒有人在等候小巴,同時亦可以放鬆慢步約三分鐘至巴士總站,初見乘客十名內,但巴士沿途不少乘客登車,如涌尾燒烤場、船灣郊野公園等站。
來到大美督時更吸引大量乘客登車,終近頂閘返抵大埔墟站時已是七時五,車程需四十分鐘,與小巴相差不遠。隨即去吃晚飯,結束是天假期內最後一次的豐盛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8 寒冷下 午後 牛寮-白石橋 (含 432 山頭)-上花山 (含 359 山頭)-石龍拱-上塘-大棠 之旅

2023.01.28
寒冷下 午後 牛寮-白石橋 (含 432 山頭)-上花山 (含 359 山頭)-石龍拱-上塘-大棠 之旅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起) > 荃錦管理站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荃錦自然教育徑 > 牛寮 > 白石橋 (廢田) > 白石橋山 (舊標) (432mPD) > 白石橋 (廢田) > 上花山 (廢標) (359mPD) > 上花山 > 上花山廢屋 > 蓮花山公立學校 (遺址) > 石龍拱 (三角網測站/障礙物燈標) (474mPD) > 石龍拱涼亭 (元荃古道) > 上塘 (文苑/廢田) > 蓮花石澗 (下塘瀝) > (麥徑段九)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近 M164 標距柱) (伯公坳) >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元荃古道郊遊徑 C6111-C6116 標距柱) 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 > 元荃古道/圓墩郊遊徑 (泥徑) > (大欖林道/大欖自然教育徑)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棠紅葉)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棠燒烤區 > 大棠山道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44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2-14°C (天文台) / 10-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40km (67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時長 35min,路長 2.62km,攀升 78m)--> 白石橋廢田 >--(時長 5min,路長 0.21km,攀升 19m)-->
白石橋山舊標 >--(時長 40min,路長 2.18km,攀升 72m)--> 上花山舊標 >--(時長 25min,路長 1.59km,攀升 102m)-->
蓮花山公立學校 >--(時長 9min,路長 0.47km,攀升 74m)--> 石龍拱 >--(時長 25min,路長 2.06km,攀升 21m)-->
上塘文苑 >--(時長 16min,路長 1.05km,攀升 95m)-->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時長 1hr 3min,路長 5.85km,攀升 93m)-->
吉慶橋 >--(時長 48min,路長 4.51km,攀升 112m)--> 大棠山路巴士站

-
是為年初七,因強烈東北季候風抵港,天氣異常寒冷,因此決定趁是天玩穿林,避過當風位置,同時是為「人日」,乃眾人生日,某前輩連年於林間掛上不少「祝您生日快樂」絲帶正好在此時擔當節慶氣色。
想起剛好一星期前的年卅走訪兒時回憶重地之上花山一帶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0987716501544),不過當時只走了一部分,是天決定補漏,再次勇闖白石橋及上花山,順便一登已兩年未有攻頂之石龍拱,蒹遊附近之上塘廢村,並沿路走至大棠作結。

乘港鐵至荃灣西站,出閘後跑往如心廣場巴士總站,剛好趕上即班巴士,約廿五分鐘車程便來到荃錦坳,下車後走過荃錦管理站,踏上荃錦自然教育徑,步往是天首個目的地 — 白石橋。
沿荃錦自然教育徑走向牛寮,對我來說,遠足第一定律:越是看似容易的路便越易中伏,此路雖看似平坦,但沿途不時有石塊,容易絆倒,要保守警覺。
此段路我曾於將近六年前走訪過一次,那次正是二級野外定向課程之實習比賽,不過是天沿途居然見到同樣熱鬧,原來是為 HK50 West 越野比賽之日,見到大量參賽者走過,亦象徵著久違了的實體賽回歸。

沿荃錦自然教育徑走著,但不接回大欖林道,而續沿泥徑走,約半小時路程來到白石橋,其位處蓮花山以東的淺谷 (約 420mPD),原有村落荒廢已久,亦未見任何屋舍遺址。
兒時我曾多次到訪白石橋,十多年前雖然同樣已荒廢,但當時垃圾比較多,廢田中央亦有一個塔建物,不過現時已消失,此處素來林木茂密,小徑又錯綜複雜,在昔日未有 GPS 年代時的確容易迷路於此,亦因這特性而成為野外定向比賽取道之重要場地。
前往白石橋之路甚多,但主要有連接牛寮及大欖林道之官方山徑、煤氣站脊、槍會脊、蓮花山脊及上花山脊,此數條路也是我兒時常遊之路,回憶滿溢,而我曾在三年前重遊過蓮花山脊及煤氣站脊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32207253542027),是天則遊官方山徑及上花山脊,至於槍會脊則需留待下次再遊,不過是天所見路況似乎仍然良好。
是為旱季,走在田中沒有泥沼的困擾,但記得兒時曾在夏季甚至雨後走訪白石橋,雙腳難免沾滿泥漿,亦因此這裡可說是季節限定,不過是天再臨,卻遠比想像中誇張,居然整個白石橋有近廿多群人在露營,明明昔日人跡罕至,究竟此處是何時開始成為 X Camp 勝地呢?

除遊覽白石橋外,是天更覓路上走至白石橋山 (432 山頭),走一小段槍會脊,再取南脊上山,山頂上設有一個半破爛舊標,及後取北脊下山,不幸在尾段被帶刺植物刺傷
訪畢白石橋山,重臨白石橋廢田,沿廢田走著,其面積極廣 (目測達數萬平方米),且連慣性極高,可能是境內規模最大之廢田,若非位處高海拔兼交通不便,相信地主應不會就此棄耕。
及後沿小徑走往上花山,沿途歧路多,需辨清方向,途中亦曾走錯了支路,而中段則見開揚,景觀吸引,約花近半小時便接上一周前曾走過之上花山以北小徑,原來登上上花山舊標之北脊小徑正正是在轉角處過澗後才見到。

北脊小徑路肧清晰,將近上抵上花山舊標前,會經過一個架空電塔,過了電塔再走約一分鐘便上抵上花山舊標 (359 山頭),山頂望向南面景觀開揚,原來此處有一個墓地,難怪登山路況良好。
逗留一會後開始下山,本想取官方地圖有記戴之南脊舊路下山,可惜根本就找不到路肧,相信要勉強硬闖非不可,但不想這麼費力,還是決定沿北脊下降再接上上周走過之路走三數分鐘回到上花山腹地。
抵達草坪前先見到「旺碑」,之後就是一個墓地,一會後接上墓地柏油徑,上走至另一廢田草坪,此時會見到有一破爛廢屋,據知數年前曾有人在此失救化成駭骨才被發現,可想而知這一帶人跡罕至。

上花山一帶同樣荒廢而久,就連古村本身規模也難以追尋,不過卻是我兒時回憶,幼時居於山下之荃景圍,年中不時跟隨大人到此遊玩,這可能人生唯一一段不知痛苦的時光。
沿路直走,雖是泥路但尚算寬闊,一直走至另一個草坪時又有分岔路口,其中一條能通往石龍拱以北之 442 山頭,另一條能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最後一條則能接上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之南面盡頭。
上周六正正選擇了最茂密之 442 山頭山脊,不過這卻非兒時常走之路,是天決定要尋回當年記憶,選擇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之路,沿途乃破舊柏油路,路況良好,相信為昔日村童之上學路線,亦與我的兒時回憶吻合。

中段有處需過橋,但石橋已斷裂,幸而有人加設木板,而尾段有一處亦需過澗,由上花山起計僅需十分鐘便能上抵蓮花山公立學校,成功於十多年後再次重拾舊日回憶。
蓮花山公立學校建於五十年代,服務附近寮屋的學童,包括上花山、上塘、田夫仔等,可能是境內海拔最高之學校,不過早於八十年代便停辦,荒廢至今,校舍本體已殘缺不全,僅餘外邊水泥滑梯居然亦完好。

在廢校沒作逗留,直接取石龍拱北脊攻頂,又是很短的一段路,約九分鐘便上抵山頂 (474mPD),山頂景觀極開揚,整個荃灣新市鎮、葵青貨櫃碼頭、青馬大橋、汀九橋及荃灣半山之景色均一覽無遺,當然亦能直視大帽山、蓮花山等主要山嶺,
由於山頂鄰近飛機航道,民航處早於九十年代在此興建障礙物燈標,全港至今共有八個類似建築,另外七個分佈於青衣三支香兩峰、花瓶頂、大輋峒、桃坑峒、九逕山及掃管笏山,
不過兒時身為荃灣西居民,石龍拱的燈標難免最為奪目,昔日對此極為好奇,當然亦曾數次登上石龍拱看過究竟,對此難免有一種難以忘懷之情感。

是天石龍拱山頂有不少遊人,但此時已是四時多,時候不早,逗留至四時五便決定下山,沿南脊下降至元荃古道涼亭,不過近頂一段遭官方圍封作植被保養,下抵涼亭前見到官方在涼亭對上山坡加設椅子,將打卡位上移十餘步。
及後沿元荃古道前走,繞過石龍拱以西,至蓮花山路口後不久會見涼亭,與十多年前無異,之後開始下降,走一小段後來到上塘分岔路口,此時離開古道,右轉入上塘。

上塘位於蓮花山西南的谷地,同為荒廢了數十載之地,昔日村民除種植水稻外亦靠採鎢礦維生,現時若選走東北橫山徑不難見到礦場遺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80540328708710),不過是天不走礦場遺址,而走西北面之小徑接上麥徑段九。
進入上塘,村內唯一輪廓尚在之建築乃「文苑」,「文苑」為村長歐文宗先生之故居,不過現時屋內雜亂無章,更見不少牛屎,不過出奇地未見有蝙蝠居住。
經過「文苑」後,不時會有小徑連接廢田,不過此處之廢田規模未有白石橋之大,人流當然也是大相逕庭,起碼暫時上塘仍未被露營人士進駐。

試走西北路接回大欖林道 - 荃錦段,原來該路沿途雖然乃舊柏油徑,鋪設良好,但體力上一點也不輕鬆,要穿過一個 deep V,由「文苑」所在之 342mPD 村口急降至 280mPD 之澗口,過澗口後再一口氣急升至 379mPD 之大欖林道 - 荃錦段,而且斜度甚高。
值得留恴,中段過澗位之木橋橋面斷裂,亦因如此,官方早於年前已象徵式封閉此路,不過目測橋樑亦算堅實,過橋時僅一人兼輕步通過,短期內應問題不大。

由上塘走約十五分鐘便接回大欖林道 - 荃錦段,亦為麥徑段九,之後沿熟悉的林道快速下降,再接上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因不想重覆走此路,來點新意,走過田夫仔營地後接上元荃古道,沿柏油路走往大欖林道 - 清快塘段,走一段後再接泥徑至圓墩郊遊徑尾段,並下降至大欖自然教育徑,其實路程與直沿麥徑段九走著相差不遠,不過前者尾段景觀稍好,是天更有幸在圓墩郊遊徑尾段之開揚位置看到日落鹹蛋黃幾乎最後一面。
下抵大欖自然教育徑,隨即再接對面之小徑下降至吉慶橋,過橋後再接回大欖林道 - 大棠段,此時已為六時三,天將近入黑,不過仍見零星遊人。

沿大欖林道 - 大棠段上走,順道參觀一下一月下旬之楓香林,楓香林紅葉之壽命可真短,十二月下旬才開始轉紅不久,是天再見,落葉已七七八八,僅餘少數稀疏之紅葉仍在樹上。
沿路走著,沿途見零星遊人,至分岔路口時右轉下降至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過閘口後想不到居然有特別班次紅色小巴等客,畢竟嚴格上來說,現時已非紅葉時節。
之後續下降至大棠燒烤場,果然熱鬧萬分,想起我已將近八年未有去過郊野公園燒烤了,的確極為羨慕,時候不早,快步下降至大棠山路巴士站時剛好七時正,送巴士車尾,只好登上即班紅小回到元朗市,結束是天豐盛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6 午後 香港仔水塘-薄扶林水塘-爐峰峽 閒遊之旅

2023.01.26
午後 香港仔水塘-薄扶林水塘-爐峰峽 閒遊之旅


漁光村 (漁光道) (起) > 香港仔水塘道 >  香港仔原水抽水站/漁護署香港仔管理站/香港仔 (海水) 一號及二號配水庫 > 香港仔下水塘主壩 > 香港仔健身徑 >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 松鶴亭 > 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 (香港仔水塘道/貝璐道) > (港島徑段二 H015-H025) 薄扶林二號配水庫 > 薄扶林水塘道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終)

出發時間:1:36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4-20°C (天文台) / 15-2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1.13km (46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是天與友人閒遊香港島,取線以簡易輕鬆為主,繞經香港仔水塘、薄扶林水塘至爐峰峽,屬入門級路線,目標很直接有二:觀賞野豬及去山頂吃華堡!

前往香港仔水塘最快捷之方法為乘港鐵至黃竹坑站,再轉乘 4M 小巴至漁光道 (非總站),下車處已是 62mPD,直接沿香港仔水塘道及香港仔健身徑上走至香港仔上水塘主壩之 114mPD 也算輕鬆。
香港仔水塘分為香港仔上水塘與香港仔下水塘,後者原為大成紙廠私人水塘,建於 1890 年,於二十世紀加高堤壩並與政府達成協定,為鴨脷洲居民每天提供六萬加侖 (約 272 立方米) 食水,但於 1920s 遭政府購下水塘蒹全權擁有,並於上游加建香港仔上水塘,以至兩塘總容量達至 1,259,000 立方米。
現時之香港仔水塘不少設備已遭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並成為法定古蹟,其所在地亦被列入郊野公園範圍,設有多個燒烤區及郊遊地點,而是天所見有不少遊人在閒遊。

香港仔水塘除了主壩之外,另一很吸引我的特色是野豬數目眾多,尤其是於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近香港仔水塘道路口一處,隔著引水道之泥坡可謂野豬經常露面之處,可能是以我經驗見過野豬機會率最高的地方。
因應友人也對野豬有興趣,是天特意邀請其前往上述地點一同觀賞野豬,果然十分好幸,一抵步便見到一頭大野豬出來取食物 (可能事先有人曾餵飼),不久後再有另一頭大野豬出來,不過牠們並不緊靠一起,可能是屬於兩個不同家族。
難得能近距離又安全地觀賞野豬,當然逗留久一點吧,正值春節,拍攝到野豬張嘴的一面,有如見其微笑,或者喻意著「豬籠入水」、「笑口常開」之好意頭吧!
未知野豬是否很餓,連殘餘膠袋也咬了好一會,只是最終會有吞下,留守近十五分鐘,兩頭野豬才再次深入樹林之中,願望達成,因時間關係,決定就此與之道別,繼續行程吧。

沿香港仔上水塘引水道直走,沿途見零星遊人,更有人進入引水道取水,走至貝璐道口接上港島徑段二,再走至引水道盡頭開始登上小山崗之涼亭 (同時亦是另一條引水道之末端),由 117mPD 一口氣拾級上升至 227mPD,算是全程最耗體力之一段。
途經我最喜歡的開揚地方,此處可細賞一整個港島南以及對岸的南丫島,就連田灣海旁道的冰廠及冷房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廠房頂近年裝設了太陽能光伏板,在此亦能賞到港燈慬有的 132 千伏架空電纜走線,令人身心舒暢。

一直上走至涼亭,小休了一會,再接上林道,沿曲折之路走著,至分岔路口又見到涼亭,又小休了一下,期間又見到一頭小野豬走過。
之後沿路走往薄扶林水塘,此時遊人漸少,但仍不時見到零星遊人,可猜測出港島之山徑平均人流皆高於新界地區。
薄扶林水塘建於 1863 年,歷史悠久,亦有不少古蹟,不過此時為時不早,無閒欣賞,走至一郊遊地點之末端,可從上觀賞整個水塘。
休息過後便沿薄扶林水塘道直走上爐峰峽,由約 217mPD 上升至 397mPD,不過全是斜度較低之車路,相對較不費力,因將近入黑,遊人急降,沿途亦僅見一名外籍人士跑步。

上抵爐峰峽是已是六時七,見到我至愛之 Burger King 仍在營業,原來餐廳是天以假日模式營運,營業至晚上八時,是天亦見有大量遊人擠在餐廳,此情景已絕跡近四年了。
不知是因春節關係還是看好經濟環境,餐廳食物加價約百分之十三,而餐廳亦曾在月初作簡單裝修,不過食物依舊,點了兩份華堡餐,漢堡包出名份量大,而且牛肉標榜純澳洲牛肉及火焰燒烤而成,而厚切薯條也炸得格外出色,就連蕃茄醬也與別不同,口感甜美,當然亦絕無失望。

吃畢,便上走至山頂廣場頂層觀賞維港兩岸全景,喚起不少昔日之有趣回憶,此時風勢也不弱,能見度亦不錯,不過遊人也很多,見到部分更是大陸遊客,可是越是喧閙,就越感覺此情不再。
約七時九便決定乘車下山,怎料巴士及小巴皆大排長龍,對上一次遇上此情況已是 2018 年的冬至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52583481504411),
但明明此次人流遠比當日少,未知是否因是天為非假日,巴士公司以服務上班客為主,未有及時安排加班車疏導乘客,至八時許方一口氣來四輛巴士,將巴士站內之人龍徹底清走,不過我仍是選擇了乘小巴,約廿分鐘車程直降中環,結束是天兼享視覺及味覺滿足的休閒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5 寒冷下 午後 吊燈籠南、北脊、慶春約四村、榕樹凹至鹿頸 之旅

2023.01.25
寒冷下 午後 吊燈籠南、北脊、慶春約四村、榕樹凹至鹿頸 之旅


烏蛟騰巴士總站 (烏蛟騰路) (起) > 烏蛟騰新屋下 > 九担租 > 犁三古道 > (吊燈籠南脊) > 吊燈籠 (三角網測站) (416mPD) > (吊燈籠北脊左路) > 蛤塘 > 梅子林 > 荔枝窩 (村落/慶春約七村廣場) > 山塢 > 鎖羅盆 > 榕樹凹 > 亞公坳 > 谷埔 > 鳳坑 > 雞谷樹下 > 鹿頸小巴總站 (新壆亭) (新娘潭路) (終)

出發時間:1:44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0-15°C (天文台) / 11-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66km (73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蛤塘及荔枝窩)

--
行程概況:
烏蛟騰 >--(時長 58min,路長 3.17km,攀升 343m)--> 吊燈籠山頂 >--(時長 32min,路長 1.06km,攀升 141m)-->
蛤塘 >--(時長 15min,路長 0.98km,攀升 28m)--> 梅子林 (深度遊) >--(時長 14min,路長 1.11km,攀升 7m)-->
荔枝窩 >--(時長 35min,路長 3.25km,攀升 117m)--> 鎖羅盆 >--(時長 25min,路長 1.84km,攀升 102m)-->
榕樹凹 >--(時長 1hr 2min,路長 5.39km,攀升 125m)--> 鹿頸

-
年初四繼續登上另一個郊野公園之最高點,是次選走近年較少踏足之船灣郊野公園,一登已近兩年未有到訪之吊燈籠,不過來點新意,沿南脊攻頂後,取北脊左路下降蛤塘。
之後順道遊覽一下蛤塘、梅子林、荔枝窩及鎖羅盆村,其中鎖羅盆村每值歲晚時期,皆有伐負責在廢屋門前換上簇新春聯,亦為是天遊覽重點,之後經榕樹凹及谷埔走回鹿頸,以不愉快之心情結束行程。

一時九抵達烏蛟騰,在公廁疏洗一下後便起行,因時間關係略過楓葉林,直沿泥徑經九担租進入郊野公園範圍,隨即再接上犁三古道 (左路) 上走至古道最高點,並左轉入吊燈籠南脊。
沿南脊走一小段後先見流動電話基站,為 CMHK 獨家營運基站,之後急促上升,整條南脊總攀升約 260m,前段約四分一斜度較平緩,中段最陡峭,而且浮沙碎石甚多,不過部分難度較高之位置已有前人在旁開闢支路。
記得炎夏沿上路登山是極為吃力,不過在寒冬之下則成為輕鬆之事,亦因其路程短,水平距離僅約 700m,因此感覺很快便走完,沒難度可言。
由下車起計,約花了 58 分鐘便上抵吊燈籠山頂 (416mPD),要是不考慮技術上需求之因素,不用一小時便可由車路直達整個船灣郊遊公園最高點,實屬難以想像之便利。

抵達吊燈籠山頂時將近二時九,此時見遊人三數名,山頂景觀極開揚,這裡可俯瞰大半個印洲塘、下苗田與烏蛟騰所在的窩谷,甚至是沙頭角海與深圳鹽田港等地,可惜植物近年逐漸增高,遮擋了視線,難免有點美中不足。
記得吊燈籠是遠足初期頻常選走之一個山峰,更曾多次於酷熱天氣下挑戰,甚為難忘,不過近年或因多了其他玩意,加上疫情下不便走訪慶春約等地,以致少了登上此,翻查紀錄,對上一次登上吊燈籠已是兩年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64446156984794)。

之後決定來點新意,沿吊燈籠北脊下降蛤塘,記得我曾在將近六年前走過一次北脊,當時僅有一條路 (現今之右路),後半段取道乾坑,唯據知自颱風山竹吹襲後,乾坑已被阻擋,亦有人在旁開闢了一條支路繞過乾坑。
不過,同年亦有人在原先北脊之西面再開闢一條泥徑直降蛤塘,入口處更加比原路更明顯,經過將近四年多之歲月洗禮,相信路況應已變得很好,決定趁機試走一下吧。
北脊左路之路況與印象中之北脊右路大同小異,斜度同樣甚高,特別是初段,後入叢林,再接藤蔓處處的乾澗,但路況比北脊右路稍為清晰,沿途亦見不少絲帶。
走了將近半小時,忽然重見陽光,同時見到廢屋就在面前,亦即代表已抵達蛤塘範圍,不過最後一關也算是最棘手的一關,皆因要穿過重重枯枝障礙物,再通過閘門,方能進入村內,據知閘口目的為防野豬進入村內,不過日間時期閘門常開。

蛤塘村為一位處吊燈籠北坡約 110-130mPD 之村落,記得於 2017 年首次遊走吊燈籠北脊時,此村尚是廢屋,次年便開始聽見復村消息。
在 2019 年中電恢復供電等因素下,村民經營士多,業務大展拳腳,提供老婆餅、柴火農家菜等特色美食,規模像小型客家菜館,而是天見有兩群人在村內傾談,村狗則在睡覺,完全沒吠。
及後沿柏油徑走近五分鐘抵達梅子林村,位處海拔約 100mPD 位置,近年每次遊覽此村,皆耳目一新,改頭換面程度是我從未有想像過的。
不單止是藝術上的革新,更是基建上之大改造,尤其是破屋重建,除了日系木屋外,更有兩座真正以紅磚及混凝土建造之兩層高全新小型屋宇,而且更附設廁所,是天見已完工。
事實上,梅子林算是近年我見過曾荒廢之村落中復村進度最積極的一個,想起由復電、故事館、藝術計劃至今時今日的「森林村落」永續鄉村計劃,復村進度大大提速,在先天地理位置限制及可達度問題未能解決之下仍有如此進度,可謂出乎意料之外,可謂創造無限奇蹟的例子。
是天在村細賞一下,更發現原來村後有一梯田及農耕物資庫,但不見有任何人在內長住,而舊日用以打卡之藝術品則遭移除,接著便一試從未走過之柏油路直降荔枝窩,此路相比蛤塘下降荔枝窩一段更為寬闊,看似是刻意修建過,能讓工料可沿此搬上去。

下抵荔枝窩,已是四時正,按昔日經驗遊人甚至村民理應已走得七七八八,不過此時仍見零星遊人,甚至不少士多仍未關門,可能是春節之關係吧。
在荔枝窩村中快速走訪一下,經過見到不少舊屋也改頭換面,對比五年半前曾在此逗留四日三夜,初次深度接觸荔枝窩村的時候,彷彿已是兩個模樣了,甚至已經開始試辦民宿,不過也可理解,荔枝窩既是昔日慶春約規模最大之村落,又靠近海邊,地理位置佔優,難怪成為復村之首。
經過某屋疑似見到認識的人,不過面子問題沒有揚聲,直下抵慶春約七村廣場,見到涼亭處掛滿了簇新的春節裝飾,但另一邊廂樹上亦掛著約兩年前太平清醮時留下之舊燈籠。

逗留一會至四時五左右便起行,沿柏油徑走經同心亭及荔枝窩碼頭,見到有一大群人在候船,以此鐘數及規模推測,相信是遊行團吧,之後沿山塢過鎖羅盆,先經過堤壩再進村落範圍。
此時留意到又有一行近十人正在碼頭登船離去,當我見到其中一間舊屋前有剛熄滅之柴火時便推測到應該是村民,事實上,此村最大特點莫過於沒有人居住,但村民會經常回來,不過近年動靜也變得更多,甚至可留恴到有聯誼用之物資長放於此。
沿村內走,便能賞到此村特色之春聯,鎖羅盆一向著名的是每個農曆新年,負責人皆花心思在每戶村屋貼上獨一無二的春聯,不過文采飛揚,視覺效果亦很突出,哪怕破爛至只餘門框,有種孤芳自賞之意。不過近年梅子林廢屋前也開始掛春聯,不再是鎖羅盆獨有之特色。

是天見時間容許,便慢慢走訪各廢屋前欣賞春聯,當作是春節之特色節目倒也不錯,至五時五便起行,走上小山崗過榕樹凹,同樣是已荒廢之村落,不過與鎖羅盆不同,榕樹凹廢屋已沒有人來打理,固然亦沒有簇新春聯,但村內有黃牛數頭,亦見有初生小牛。
沿亞公坳泥徑走至谷埔,沿途可欣賞黃昏下之沙頭角海,來到谷埔時已是六時三,經過松記士多,僅見自家飯局,原來士多至初七才啟市,之後橫過堤壩,再沿柏油徑快步往鳳坑,見有零星村民在內,而此時天已入黑。

走過小山崗,再步往雞谷樹下,見發記士多茶座未有營業,之後再步往鹿頸,約六時十來到小巴總站,可惜卻遭遇極不愉快之事情,有一群衰人中途沒禮貌地插隊。
可惜香港到處賤人多的是,對著絲毫無羞耻之心的下流人講道理是無用的,可惜我自己也中伏了,錯過了步行前往沙頭角公路之最佳時機,最終失去了近半小時,亦為行程寫下一個難過的結局。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4 年初三 寒冷下午後 大灘左脊-白沙澳-北脊至斜樓嶺墩-大山峒-東南脊至嶂上-石屋山-榕樹澳-水浪窩 穿林之旅

2023.01.24
年初三 寒冷下午後 大灘左脊-白沙澳-北脊至斜樓嶺墩-大山峒-東南脊至嶂上-石屋山-榕樹澳-水浪窩 穿林之旅


大灘巴士站 (北潭路) (起) > 大灘 > 大灘郊遊徑 (C5402 標距柱) (起) > 大灘左脊 > 舊行山徑 > 荒廢觀景台/會計師公會紀念碑 (194mPD) > (原路折返) 舊行山徑 > 白沙澳下洋山崗東脊 > 三角網測站 (102mPD) > 白沙澳下洋 (海下路) > 白沙澳青年旅舍 (海下路) > 白沙澳村 > 南山洞 > 斜樓嶺墩北脊 > 斜樓嶺墩 > 大山峒 (386mPD) > 大山峒東南脊 > 猴塘溪 > 嶂上郊遊徑 (近 C5202 標距柱) > 高塘古道 > 嶂上 > 石屋山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481mPD) > 坳門 > 榕樹澳 > 企嶺下引水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1:54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偏北風四至七級,氣溫介乎 14-16°C (天文台) / 9-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16km (103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灘巴士站 >--(時長 46min,路長 2.43km,攀升 233m)--> 會計師公會紀念碑 >--(時長 54min,路長 1.99km,攀升 29m)-->
白沙澳下洋 >--(時長 25min,路長 2.10km,攀升 58m)--> 南山洞 >--(時長 49min,路長 1.66km,攀升 310m)-->
大山峒山頂 >--(時長 29min,路長 1.18km,攀升 19m)--> 嶂上郊遊徑 (近 C5202 標距柱) >--(時長 16min,路長 1.63km,攀升 87m)-->
嶂上 >--(時長 23min,路長 1.07km,攀升 187m)--> 石屋山山頂 >--(時長 40min,路長 2.50km,攀升 36m)-->
榕樹澳 >--(時長 40min,路長 4.50km,攀升 72m)--> 水浪窩巴士站

-
據以往經驗,大年初三絕對是一年之中最多人遠足的其中一天,因此盡興之餘也不忘避開交通黑點 (例如僅有一條路連接之嶼南各處),加上是天高地吹強風,不便登上高山。
想了一想,不如就接續上一個長假期之末的西貢西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9094747690841),一探上次未有時間走訪之小徑。
是次一共穿了四段林:大灘左脊、白沙澳下洋山崗東脊、斜樓嶺墩北脊及大山峒東南脊,臨尾再登上西貢西郊野公園最高之石屋山開年,一破昔日春節首個長途行释皆以鳳凰山或釣魚翁開展的習慣。

選擇行走西貢西的原因,主要是交通情況較穩定,因為出入西貢半島可經西貢公路或西沙路任一路,一般來說,西貢公路向來較為繁忙,而西沙路若非出現交通意外一般都不會塞車。
一時十一來到大灘巴士站,隨即沿車路走至大灘村,再踏上大灘郊遊徑逆走一小段,沿途見到有蛇,至 C5402 標距柱後不久右轉入大灘左脊,初段乃寛路,兼有柏油級,但別開心太久,僅是連接金塔的一小段才是。
過了金塔後便接上原始泥徑,基本上大灘左脊算是易走之路,斜度不高,路肧明顯,在林中上走近半小時,便能接回連接舊海下路與會計師公會紀念碑之行山徑,其實此路我曾在半年前欲走,可是當時入口不清晰,加上又是夏季,多蜘蛛網,便作罷,如今終於探到了。

既然來到此處,不如順便一登會計師公會紀念碑,位處 194mPD 之草原上,前往之路乃寬闊泥徑,或因可達度高,向來吸引大量遊人前來露營,為 X Camp 聖地。
此大草原旁設有一個已荒廢的觀景台/紀念碑,據知乃會計師公會為慶祝成立廿五周年而在 1998 年斥資贊助興建的,可惜後來荒廢至今,現時觀景台上的文字已幾乎完全脫去。
是天在此亦見到有兩人在露營,不過此時風勢清勁,在此逗留也說不上是一種享受,逗留一會便沿原路折返,但並非直抵牛門坳,而是在尾段接入是天第二段荒徑。

此段荒徑乃白沙澳下洋山崗東脊,初段尚算明顯,連接數個金塔,但過後便全是密林路段,而且沿途有大量樹枝擋路,無法快速行走,難度實在不低,感覺仍是天全天走得最費神的一段路。
一直走了近三十五分鐘,來到一個三角網測站,但並非位於山崗之最高點,而是近海下路的一個山坡位置 (102mPD),過後便開始下降至護土牆,但由護土牆下降海下路又是稍為棘手。
好不容易,終在三時七下抵海下路,順便參觀一下就近之白沙澳下洋村,原來屋主養雀又養牛,不過是天因見其有親友到訪,未敢靠近細看。

折返海下路,再沿柏油路走經白沙澳至南山洞,沿途遊人不算多,但也不時見到操山人士,至南山洞時留意左方小徑入口,接上斜樓嶺墩北脊。
論體力,斜樓嶺墩北脊也許為是天最吃力的一段路,皆因需一口氣攀升將近海拔三百米,不過論技術,卻算不上難,路肧明顯,僅是一般穿林路,而且月初有大隊走過,基本沒有麻煩之處。
約走了近四十分鐘便接回斜樓嶺墩主徑 (即由老虎騎石前往石屋山之山脊路),之後再上走至大山峒山頂,高 386mPD,此處景觀開揚,能近觀石屋山及欣賞一整個西貢半島北部。

此時為四時十,時間關係未能久留,拍攝一下後便隨即踏上是天最後一段穿林路之大山峒東南脊,此路同樣於月初有大隊走過,路肧明顯,不過相比斜樓嶺墩北脊更短亦更易,景觀也更美,特別的是初段及尾段甚至是平緩的。
留意到此徑中段有一些鋪設過之石級,似是漁護署舊時之作,不清楚是否舊日的行山徑,但此路在現今的 OSM 地圖反而未有標出來,相信知名度不高。沿此徑一直下降,至尾段橫過猴塘溪後再走不久便能接回嶂上郊遊徑。

此時已為五時四許,因應是天為年初三,意頭為行大運,當然得登上西貢西郊野公園最高之點 — 石屋山。沿嶂上郊遊徑快步往嶂上,尾段接一小段高塘古道,僅花了 16 分鐘便來到嶂上許林士多,見到有大量遊人在此露營。
之後便沿東南脊小路登上石屋山,途中看到夕陽西下,可惜因中段一度誤走入密林中浪費了一點時間,以至到山頂時已為六時正,錯過了在山頂觀看馬鞍山背後之日落鹹蛋黃的機會。
石屋山山頂處設有三角網測站 (編號 64),有兩個天線塔、大量的無線電及微波訊號設施,包括有警察通訊站、csl. 與 CMHK 之流動電話基站及中華電力陸地集群無線通訊,
其中前兩者皆有天線裝有兩座中紅白色之訊號塔上,形態與大嶼山的彌勒山有點相似,不過是天所見,其中一個天線塔搭滿棚,不知是否正更換組件。
傍晚站在西貢西最高處,杳無人煙,風光極為開揚,四周視線無阻,能欣賞大半個西貢半島以至是對面的黃竹角半島,若非時間緊迫,絕對想在此久留拍照賞景。

在山頂三角網測站拍攝時,感覺風勢不大,實為意料之外,不過當走至直升機坪時便開始聽到陣陣風聲,而且亦稍感寒冷,因顧著打卡發佈照片,下山時錯走了一條密林路,花了數分鐘才醒覺,折返直升機坪。
選對的西南脊路下降至坳門,至半途天已開始入黑,近坳門前的一個平地見有露營人士,來到坳門再隨即右轉,沿「天梯」下降榕樹澳,但其實此段路斜度不算高,級與級之間的間距亦遠比昂坪至鳯凰山等路段為小,感覺有點名不符實。
沿「天梯」快步約廿分鐘便下抵榕樹澳,此時約為六時九,天早已全黑,幸而是天榕澍澳沒惡狗走出來,於是再沿車路走往企嶺下引水道,再邊行邊跑至水浪窩,是天車輛數目不多,不用頻密避車。
中段經過涼亭位置時,亦見有「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而此挑戰遊戲之期限將於月底屆滿,一路走至水浪窩時已是七時五,同樣見不少燒烤人士,再慢步至巴士站乘車離去,結束是天特別的年初三穿林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2 大年初一午後 長洲北眺亭 閒遊賞日落之旅

2023.01.22
大年初一午後 長洲北眺亭 閒遊賞日落之旅


長洲海旁市集 (新興海旁街) (起) > 北社海旁路 > 冰廠路 > 長貴路 (經長貴邨及桂濤花園) > 大貴灣 > 長北路 > 北眺亭 (96mPD) > 長洲食水配水庫公園 > 長洲基督教墳場 > 北社新村 > 北社長利遊樂場 (長利公園) > 北社天后廟 > 長洲北帝廟遊樂場/溫浩根護理安老院 > 長洲海旁市集 (新興海旁街) (終)

出發時間:3:32pm
天氣:天致天晴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17-21°C (天文台) / 19-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4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5.86km (11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沒有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長貴路)

-
是日為癸卯 (兔) 年大年初一,先恭祝各位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財源廣進,萬事勝意!
新春首兩天皆不便遠行,不過亦不會停止所有活動,是天一如往年,按慣例會友於大年初一到長洲閒遊。
出乎意料是天無論氣溫以至天色皆遠比預期好,甚至可能是近數年最舒適的一個大年初一,因此行程雖簡,卻有上佳體驗。

開始行程之前,先在長洲海旁市集逛逛, 這裡每逢新春,長洲海旁都會擺滿小販檔口,擠滿吃東西的遊人,熱閙得很。
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大致放寬,市區人流大增,不過在長洲而言,人流與過去數年大年初一無異,甚至路邊小販檔口反而沒去年多,有點反其道而行。
登山之前,先去陳通記吃馳名的沙嗲牛肉麵,店鋪於新春期間照常營業,僅每碗麵加收 $6,自然吸引得到大量遊人來朝聖,是天所見顧客甚多,座無虛席,連候餐也花了近半小時。

吃畢便起行上登是天唯一目的地之長洲北眺亭,沿北社海旁路及冰廠路接上長貴路,沿途見不少單車友,亦有不少村狗走出來享受日光浴。
路邊乃沙灘,水深不宜遊泳,不過坐在旁邊賞景思考人生卻是適合不過,配合此時之明朗天色,實在是難得的放鬆機會。
經過大貴灣後,轉上長北路,沿途有數個寮屋區入口,記得兩年前曾在此見狗,是天則狗影也沒有,沿途亦見零星遊人。

一直上抵北眺亭時約為五時二,在北眺亭能直視長洲以南、芝麻灣半島、港島西面及南丫島一帶,亦能觀賞到在後之大嶼雙峰,同時,會見到對面之長洲北頂 (100mPD),在其上有一座導航站。
值得一提,本來長洲北頂仍長洲最高點,不過因為該處是禁區,遊人無法進入,因此北眺亭 (96mPD) 成為遊人能踏足之長洲最高點。
逗留初時見到一些麻鷹 (黑鳶) 在天上飛翔,不久後忽然飛來直升機,原來該直升機降落在長洲東灣南端之直升機坪,該處更是長洲醫院對外連繫之最快捷途徑,而該直升機降落後逗留約六分鐘便離開。

是天北眺亭處尚算熱鬧,遊人不少,一直待至約六時,日落之鹹蛋黃徐徐降落在海面之上,本以為是天雲量稍多會影響觀賞日落,怎料居然近乎完美,實為精彩。
回想對上一次在此賞到日落乃 2021 年大年初一,當日之日落同樣不錯,但再對上一次則 2018 年大年初一,但當日煙霞大,體驗明顯欠佳。至於 2019 及 2022 年大年初一則多雲,2020 年大年初一更持續降雨,同樣並非理想之觀日時機。
見證過大年初一兼兔年首個日落後,便開始起程下山,沿另一條路返抵長洲海旁市集,這條路較為直接,取道長洲食水配水庫公園、長洲基督教墳場及北社新村,出奇地沿途不見遊人。

十餘分鐘便能下抵長洲北帝廟遊樂場,亦為每年一度搶包山比賽之舉辦地點,尚記得 2019 年那次我也有參與觀賞比賽,遺憾過去三年兩年因疫情關係而得取消,如無意外是年應該有得再度重臨回味。
及後回到海旁市集,又再吃一點東西,至七時十便去乘船離去,結束是天新春短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1 午後 荃灣中心-下花山引水道-上花山-蓮花山公立學校-蓮花山頂-大帽山-梧桐寨 之旅

2023.01.21
午後 荃灣中心-下花山引水道-上花山-蓮花山公立學校-蓮花山頂-大帽山-梧桐寨 之旅


荃灣中心小巴總站 (荃景圍) (起) > 荃景圍遊樂場 > 潭頂新村組合信箱 > 下花山引水道 > 下花山兒童遊樂場/荃灣下花山蓮勝堂居民福利會/烈女宮 > 上花山小引水道 (城門引水道延伸部分) > 報德亭/福德古廟 > 上花山 > 上花山廢屋 > 442 山頭 > 蓮花山公立學校 (遺址) > 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 > 蓮花山 (三角網測站) (578mPD) > (原路折返) 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 >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萬德苑 > 廖發園 (萬德徑) > 梧桐寨村 > 梧桐寨巴士站 (林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1:12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11-21°C (天文台) / 13-2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30km (125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荃灣中心 >--(時長 20min,路長 1.19km,攀升 109m)--> 下花山引水道 >--(時長 24min,路長 1.60km,攀升 94m)-->
報德亭 >--(時長 1hr 31min,路長 4.16km,攀升 296m)--> 蓮花山公立學校 >--(時長 29min,路長 2.08km,攀升 197m)-->
蓮花山山頂 >--(時長 26min,路長 2.55km,攀升 62m)--> 荃錦坳 >--(時長 54min,路長 4.05km,攀升 450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1hr 6min,路長 5.42km,攀升 41m)--> 林錦公路

-
是日絕對是超級無敵大日子,皆因一來正式踏入有紀錄以來第七百次行程,二來正值虎年最後一天兼歲晚除夕日,三來遠足大計亦剛好屆滿七年,實在是一個重大之里程碑,實在有必要隆重地慶祝一番。
論及遠足,所謂慶祝固然不是大魚大肉,而是走一些從未走過之全新路線繼續解鎖吧,剛巧想起這七年來雖然足跡遍佈各大山頭,但有一個兒時回憶卻未曾有重訪過,就是上花山一帶,於是決定趁是天鼓起勇氣,重遊舊地。

是天選擇由荃灣中心起行,荃灣中心可謂是一個回憶滿溢之地,皆因是我兒時故居,曾在此經歷過近十載,昔日更不時會跟隨大人到訪後山遊玩,其中上、下花山及白石橋一帶更是兒時的聚腳地。
由元朗出發,乘屯馬綫至荃灣西站,再轉乘 95 小巴至荃灣中心,小巴一程僅十分鐘便到達,算是甚為方便,而荃灣中心各商場皆於近年進行過小翻新,但整體變化說不上大,感覺仍舊。
在周遭念舊一番後便沿荃景圍上走至潭頂新村,沿兩年前曾走過之泥徑上走至下花山引水道,路況尚算良好,僅消八分鐘便由路口上抵引水道,及後左轉沿引水道走近十分鐘至西竺林車路路口。
此處乃下花山村之範圍,不過下花山村其實分佈甚廣,西至元荃古道,東至上花坑一帶也屬,路口處設有荃灣下花山蓮勝堂居民福利會及烈女宮,為連為一體之兩層建築,昔日 UTMT 比賽會取此作為檢查站及補給站,另外旁邊也有一個下花山兒童遊樂場。

此時選右路下走,而非左路,據知左路有惡狗,慎走,沿右路一直上走,民居不多,僅見幾戶人家,而且也是有閘的,相信遇惡狗機會不大,是天確實也未見惡狗。
沿路上走,不久變成石砌路,似是近年重新修建,間中見零星寮屋,部分已破爛及荒廢,約走七分鐘便能接上靠近上花山的小引水道,乃城門引水道延伸部分。
此小引水道連接大橋村,一直至荃錦公路為止,兒時常行走,但如今記憶模糊,是天未有機會全遊引水道,僅走一小段,至一農地外圍時橫越引水道開始登山。

登山入口處見一座「報德亭」,亭內設有「蓮花山塚碑記」,標示 1966 年上花山一帶為「蓮花山義塚」,收集無主骸骨,其後方為「福德古廟」與「樂心園」,其中「樂心園」被塌樹壓著。
沿殘舊柏油徑上走,沿途不時景觀開揚,能回望山下之荃灣新市鎮,沿柏油徑上走近十二分鐘,沿途路況極佳,顯然是定期有人打理之拜山路,一直待過了福建子孫明路路口後至分岔路口時靠右走,會來到一個草坪,此時開始已進入上花山腹地範圍,草坪上有一墓地,穿過草坪又見「旺碑」,若靠右直走,能繞徑上花山接上白石橋小徑,可接回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中段。
是天試走一小段後決定回頭,皆因目標乃重拾兒時回憶,還是折返柏油徑,再前走至另一廢田草坪,此時會見到有一破爛廢屋,據知數年前曾有人在此失救化成駭骨才被發現,可想而知這一帶人跡罕至。

上花山其實是指一個古村範圍,而非一座特定的山頭,亦因而沒有「攻頂」之說,不過此一帶荒廢而久,就連古村本身規模也難以追尋,沿路直走,雖是泥路但尚算寬闊,一直走至另一個草坪時又有分岔路口,此時需開始留心路向。
此處支路歧多,其中一條能通往石龍拱以北之 442 山頭,另一條能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最後一條則能接上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之南面盡頭,是天無意選走了通往石龍拱以北之 442 山頭之小徑。
過橋後再繞過破屋才開始上升,沿途幾乎沒有絲帶,林木亦茂密,但細心會發現其實尚有路肧,仍可勉強通行,但後來想了一想,這條路應並非兒時常走之路,直達蓮花山公立學校那條應該才是。

沿此隱徑上走,小心沿途不時有帶刺植物,一直上走至三分一路段左右,過了巨石陣後開始變得開揚,中段更有位置可觀賞荃灣新市鎮以至背後之九龍群峰,引人入勝,可謂錯有錯著。
後段明顯易走,但到達 442 山頭之際又再遇上麻煩,此時其實已可直視石龍拱山頂,但就是找不到路可走往石龍拱,沿途帶刺植物又多,花了十餘分鐘後終找到一條不明顯的繩,原來暗處有一路可續走,時間關係不登上石龍拱,好不容易終抵達蓮花山公立學校遺址。

蓮花山公立學校建於五十年代,服務附近寮屋的學童,包括上花山、上塘、田夫仔等,可能是境內海拔最高之學校,不過早於八十年代便停辦,荒廢至今,校舍本體已殘缺不全,僅餘外邊水泥滑梯居然亦完好。
逗留一會期間,陸續見到不少遊人,明明上花山一帶是一個遊人也遇不到,可謂成一強烈對比,印像中十數年前此處並沒有如此多遊人,應是近年才興起到此打卡之風氣。
及後沿路步往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2000 年代初時此處乃一開揚之矮樹山坡,當時更開展企業植林計劃不久,事隔十餘年已變成如今之林蔭地帶,連當日之企業植林計劃牌板也不見了。

來到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沿林道上走,斜度不低,途中更見到彌猴,亦見數個地洞,一直走至近尾段時覓路登上蓮花山山頂,經過一個疑似廢棄已久的流動電話基站,再上走數分鐘便能攻頂。
蓮花山高 578mPD,相比石龍拱還高逾百米,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可惜四周遭高樹包圍,僅能勉強看到一小片荃灣、青衣以至青馬大橋景觀,大為失色。
值得留意,香港境內有不止一座蓮花山,位處北大嶼郊野公園之蓮花山高 766mPD,亦更廣為人知,不過位處大欖郊野公園則不止有蓮花山,還有上花山、下花山,對不熟悉者或容易引起混淆。

在山頂逗留一會後便下山,沿原路折返大欖林道 - 蓮花山段,再接上大欖林道 - 荃錦段,沿途有一些越野單車友,一直走過直升機坪後,下降來到荃錦營地,該營地早前改為預約制,是天所見竟然人流不少,比想像中熱鬧。
至荃錦管理站前又見到有一群學習野外定向之中學生,在歲晚仍辦活動難免容易令人掃興,來到荃錦坳時已是四時九,之後橫過荃錦公路,上走至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固然見到不少顧客,再接上大帽山道上走。

沿大帽山道直上走至停車場,過閘後再上走至雷達站閘口,至海拔七百餘米開始迎來濃霧,眼前一片白茫茫,沒景觀可言,選擇是天登上大帽山純粹是為此隆重行程埋尾而言,畢竟大帽山乃境內第一高峰,走一轉耗時亦僅兩小時左右。
花了近 54 分鐘方上抵大帽山雷達站閘口,此時已是五時八,之後沿大帽山林道快速下降至四方山坳,沿途迎來一片清靜,至四方山坳時左轉下降梧桐寨,此時日落將至,但仍有足夠時間不用照明下走完大半程,因懶得拿出頭燈,至臨尾用手機照明補足。

抵達萬德苑時為六時半,再沿萬德徑接上梧桐寨車路,再走至林錦公路,原來由大帽山雷達站下降至林錦公路僅需一小時許, 可謂快靚正,隨即有巴士來,乘車回元朗趕及吃虎年最後一餐飯,結束是天收穫豐富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20 午後 大枕蓋-大蚊山-蚺蛇尖-掌牛墩至大灣-龍尾頭至北潭凹 之旅

2023.01.20
午後 大枕蓋-大蚊山-蚺蛇尖-掌牛墩至大灣-龍尾頭至北潭凹 之旅


北潭涌傷健樂園 (大網仔路) (起) > 麥理浩徑起點 > 萬宜坳 > 大枕蓋 (三角網測站) (409mPD) > 鹿湖高原 (鹿湖郊遊徑 近 C5306 標距柱) > 赤鹿走廊 > 236、191 山頭 > 大蚊山 (大坳門山) (三角網測站) (370mPD) > 大浪坳 > 蚺蛇坳 > 蚺蛇西南脊 (刀背屻) > 肩頭坳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468mPD) > (原路折返) 肩頭坳 > 掌牛墩 (239mPD) > 大灣 > 龍尾頭 > (麥徑段二) 大浪村 > 大浪坳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1:0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偏東風三級,氣溫介乎 14-20°C (天文台) / 15-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54km (148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赤徑)

--
行程概況:
北潭涌 >--(時長 55min,路長 3.21km,攀升 418m)--> 大枕蓋山頂 >--(時長 1hr 39min,路長 4.44km,攀升 343m)-->
大蚊山山頂 >--(時長 21min,路長 0.75km,攀升 11m)--> 大浪坳 >--(時長 43min,路長 2.04km,攀升 351m)-->
蚺蛇尖山頂 >--(時長 41min,路長 2.09km,攀升 32m)--> 大灣 >--(時長 1hr 16min,路長 6.64km,攀升 319m)--> 北潭凹

-
臨近歲晚,加上是為平日,遠足人流向來較少,不過對我來說則是破紀錄之前夕,皆因是為第 699 次行程,作為最後一回 6 字頭之行程,當然要玩得隆重一點,想了一想不如藉機到訪大嶼山以外另一個留下過不少回憶之地 — 西貢東。
是天決定連走大枕蓋、大蚊山及蚺蛇尖,其實這走法並非首戰,早於 2018 年初已嘗過,事隔五年就再一次回味,完成三座山後,更取已近六年未有走過之掌牛墩 (蚺蛇尖東南脊) 山脊下降大灣,作為歲晚前的一個好總結。

早上十時許醒來,吃畢早餐後再乘車去西貢東,平日關係沒有特快巴士,而常規定點班次又因未知原因而遭延誤十分鐘,終需至將近一時方抵達北潭涌,其實也難以再快到埗。
由於北潭涌小食亭旁之公廁正進行維修,轉移陣地至傷健樂園旁之公廁疏洗後便正式起步,沿大網仔路走至盡頭之萬宜坳,再沿斜坡維修梯級上走一段,並接上數年前經修葺過之泥徑上登大枕蓋。
近月漁護署於大枕蓋西南脊入口更加設了告示牌,正式成為了官方行山徑之一,沿路上走,大致緩慢上升,難度不高,由起點計走近 55 分鐘便上抵山頂,此是為二時一。
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旁邊則有遊人近十人,枕蓋是欣賞萬宜水庫與西貢海域最佳地方之一,此時天色遠比預期好,藍天白雲及陽光兼備。

逗留一會後便開始下降,此時開始進入大枕蓋其中一個最引人入勝之景點。大枕蓋最廣為人知相信是山上之吊鐘花,其為一種只出現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杜鵑花科植物,
常生於有一定海拔高度的位置, 每年一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開花,外形獨特,色彩艷麗,故此在境外市場上大受觀迎,在香港則受林務條例所保護,只供欣賞,不能採摘。
記得近數年的新春前夕我也會到訪大枕蓋觀賞吊鐘花,是年亦不例外,唯獨是次大概是最令人失望的一次吧,或因是年農曆新年提早於公曆 1 月下旬到來,而吊鐘花開花依據氣候變化,大概不會懂得跟隨農曆而提早開花吧。
幸而在大枕蓋山坡中亦不難見到綠中一點紅,少數位置更有清楚可見之吊鐘,或許是因平均風速之關係吧,但亦有為數不少是明顯完全未開花。

下抵鹿湖高原,沿鹿湖郊遊徑走一段,過百步梯後左轉入赤鹿走廊,走一小段至近最高點處時,留意絲帶接上小徑,注意是接入登上 236 山頭之小徑才對。
沿小徑走,過 236 山頭後開始下降,斜度稍高,及後再上升至 191 山頭並再下降,沿途尚算開揚,過後才開始一口氣在林中登上大蚊山,景觀始見欠奉。
大蚊山西南脊沿路其實難度不算高,路肧清晰,而且林木不算密,不過中段支路頗多,能通往赤鹿走廊中段及門西坳等地。
始終是小徑之關係,步速難以增加,離開赤鹿走廊後至大蚊山山頂一共走了近五十分鐘,至大蚊山山頂是已是三時十許,不過大蚊山山頂被高度超過三米的樹木圍繞,沒景觀可言,僅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時間關係,逗留至四時許便開始下山,沿北脊下降至大浪坳,作為遊人登上大蚊山之主要途徑,沿途同樣路肧清晰,中段更加景觀開揚,能賞到蚺蛇尖、長咀、大灣和鹹田灣等景點。
不過此路並非如預料輕鬆,因中段斜度甚高,而且浮沙踤石不少,但兩旁又有植被遮擋視線,需極專注地下降,稍一不慎便容易滑倒,一直下降至電線杆時代表即將接回大路,再續走近兩分鐘即返抵大浪坳,下山沿途僅花廿分鐘左右,不過體力則費上不少,值得一提,由赤鹿走廊至大浪坳一段完全沒見過遊人。

在大浪坳遇到一名踏風火輪之遊人,事實上我發現麥徑段二北潭凹至大浪村一段是經常有人以風火輪代步,之後接對面之小徑開始登上蚺蛇尖,先沿路上走一段至大浪坳食水缸,沿途見到早前一度成為槷話之殘餘泥級鐵枝已大致遭移除。
快步走至蚺蛇坳,此時已感到格外清靜之感,與我平時登上蚺蛇尖 (特別是周末時期) 的感覺大相逕庭,之後開始沿浮沙碎石路登上山頂,乃熟悉之路,沿途見零星遊人在下山,至五時一終上抵蚺蛇尖尖頂。

蚺蛇尖上的風光開揚,能直觀蚺蛇灣、高流灣半島、千溪海岸、短咀、長咀、米粉頂、東灣山、大浪四灣以至是再遠處之西貢東、西群峰,而山峰陡峭,氣勢磅礴,同時又是西貢東郊野公園的最高山峰,名氣向來甚大。
不過是天則一反常態,此時山頂上僅有一名遊人在拍攝,相當清靜,本來絕對是靜靜賞景之好機會,可是為時已不早,為了按原定計劃走掌牛墩,只好逗留一會至五時三便開始下山。

沿原路下降一段至肩頭坳,至 328mPD 左右離開西南脊主徑,踏入東南脊山路,之後沿浮沙碎石路一直下降大灣,中途會經過掌牛墩,路段整體難度不算高,大部分位置斜度不高,比米粉頂下降東灣更易,唯獨臨尾一處斜度甚高兼風化嚴重,則比米粉頂下降東灣一段稍難。
此路我僅曾在將近六年前走過一次,是次難得重臨,發現沿途景觀開揚,可以新鮮角度欣賞蚺蛇尖至東灣山一整個山嶺,甚為震憾,可惜時間關係,是次有感走馬看花。
一直下降並接回東灣至大灣之橫山徑,再下抵大灣時為五時十一,亦即由蚺蛇尖尖頂直降大灣僅花四十分鐘左右,實在是快捷便利之路線,此時將近日落,而大灣難得冷清,僅見遊人三數名,不禁令我憶起 2016 年首戰蚺蛇尖、米粉頂後下降至此時臨近天黑之甜美回憶。

及後接上小徑走經龍尾頭至大浪村,旱季沿路幾乎沒有泥漿,可以快步走過,約十分鐘便來到大浪村,至村口居然見到一頭野豬。
之後接上麥徑段二,沿路上走至大浪坳,沿途天開始入黑,亦見零星遊人走向大浪村方向,之後再下降赤徑,想不到連平日長假期前夕已常被露營人士佔據之赤徑,是晚也顯得甚為冷清,春節果然是不一樣。

赤徑公廁電力故障已久,公廁內完全沒有照明,衛生情況亦見惡劣,與五年前我首次在此露營時完全不一樣,現時之情況相信對露營來說是忍受多於享受。
走過良友士多,居然有惡狗走了出來,幸而主人幫忙制止,之後快步走至北潭凹,是為平日,94 巴士此時段 40 分鐘一班,而 7 小巴尾班車約於 19:00 駛經北潭凹,計算過剛好趕不上。
不如輕鬆走往北潭凹,並乘 19:20 那班 94 巴士離開吧,想不到就連 94 巴士客量也極少,沒有人從黃石碼頭登車實是意料之外,此行可謂體會了久違的、難得的、清靜的西貢東。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15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鳳凰山頂-昂坪)、天壇大佛及昂坪 360 救援徑 之旅

2023.01.15
午後 大嶼雙峰 (黃龍坑郊遊徑-大東山頂-鳳凰山頂-昂坪)、天壇大佛及昂坪 360 救援徑 之旅


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 (松仁路) (起) > 東涌道 (近馬灣新村)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黃龍坑郊遊徑 > 大東爛頭營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跳板石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伯公坳 (東涌道) > 牛塘山腰 > 南天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斬柴坳 > 心經簡林 > 昂坪樹木研習徑 > 昂坪營地 (東山法門)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廣場 > 天壇大佛 (482mPD) > (原路折返) 昂坪廣場 > 昂坪市集 (大休) > 鳳徑段四/昂坪 360 救援徑 > (昂坪 360 救援徑/昂坪棧道) 彌勒山轉向站 (567mPD)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順東路 (經單車徑) > 港鐵東涌站 (終) 

出發時間:12:46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稍後溫度顯著下降 吹偏北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10-18°C (天文台) / 10-2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72km (185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黃龍坑道、昂坪廣場)

--
行程概況:
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 >--(時長 25min,路長 2.10km,攀升 82m)--> 黃龍坑郊遊場地 >--(時長 47min,路長 2.30km,攀升 612m)-->
黃龍坑郊遊徑終點 >--(時長 18min,路長 1.11km,攀升 176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29min,路長 1.94km,攀升 0m)-->
伯公坳 >--(時長 58min,路長 2.97km,攀升 627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25min,路長 1.51km,攀升 3m)-->
心經簡林 >--(時長 5min,路長 0.54km,攀升 18m)--> 昂坪營地 >--(時長 18min,路長 1.11km,攀升 2m)-->
昂坪廣場 >--(時長 3min,路長 0.14km,攀升 40m)--> 天壇大佛 >--(時長 12min,路長 1.16km,攀升 13m)-->
昂坪市集 >--(時長 1hr 18min,路長 4.85km,攀升 252m)--> 東澳古道 >--(時長 28min,路長 2.65km,攀升 21m)--> 港鐵東涌站

-
是為第 698 次行程,同樣趕在七百之前回顧一下過去,說到這七年來最有代表性之地方,非大嶼雙峰莫屬,見天氣穩定,雖然高地有霧,但也照樣出發去遊走吧。
沿熟悉的黃龍坑郊遊徑登上大東山、再過鳳凰山,之後下降昂坪才四時半左右,見時間充裕便在昂坪玩了近一小時,加遊營地及天壇大佛,最後在暮中沿昂坪 360 救援徑下返東涌作結。

十二時九許抵達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隨即沿天橋走至東涌道,再沿黃龍坑道走至將近盡頭,或因天色昏暗,遊人未算太多,抵達黃龍坑郊遊場地時更難得見空無一人。
一時二開始「打大佬」踏上黃龍坑郊遊徑,此乃一道我已走了很多年的郊遊徑,對其甚為熟悉,但心水清的人也知道這不是一般郊遊徑之難度,皆因首一公里路程之垂直攀升便接近海拔 350m,且以跨距甚大的石級為主,絕非「郊遊」級數。
是天的天氣算是雙面屻,雖然濃霧令山上無景可言,不過涼快之體感卻使挑戰黃龍坑郊遊徑容易上不少,一開始居然有氣有力,完全沒有夏日那種上氣不接下氣之感,約 18 分鐘後便來到 C1201 標距柱,再多走 7 分鐘來到 C1202 標距柱,接近史上最快紀錄。

既然狀況良好,當然一氣呵成挑戰到底,不過因海拔四百餘米以上有霧,路面亦見濕滑,不想勉強谷盡,僅以舒適步速上走,最終用了不足 47 分鐘走畢郊遊徑全程,翻查紀錄,此與 2022 年 4 月 2 日曾寫下之最快紀錄一致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24768770952519)。
回顧過去,首次沿黃龍坑郊遊徑上行是 2016 年 11 月 27 日,當時用了近 78 分鐘方走畢全程,此後亦走過逾 30 次黃龍坑郊遊徑,視乎天氣而言,時間表現飄忽,但整體上的確越來越快,直至去年年初疫情嚴峻時期達至高峰,一連七個周六遊走黃龍坑郊遊徑,表現亦相當現不錯,維持 50 分鐘之平衡時間及 47 分鐘之最快時間紀錄。
是天再一次寫下史上最快紀錄,雖然未能再次破紀錄難免遺憾,但考慮到是年負重比去年稍高之限制下,能夠平手完成已算不錯,亦不枉將近七百次行程換來之得著。

來到大東山,爛頭營全被霧遮蓋,沒景可賞,不過路面未如預期般濕滑,可如期登上大東山山頂,沿途僅見零星遊人,於周日來說算是很清靜,與兩個月之相比更是天淵水之別。
在大霧之下,取道小徑登上大東山山頂沿途需小心辨明路向,但因此前多次攻頂,基本上對此心裡有數,輕鬆地於二時三抵達大東山山頂三角網測站之位置。
是次由北大嶼山醫院巴士站上抵大東山山頂花了不足 1 小時 30 分鐘,與去年年初一樣,維持一個半小時內一口氣由接近海平面上攀至海拔 869mPD 之地方 (若扣除平緩的黃龍坑道,更是僅用了約 65 分鐘便攀升近 800m),亦是此行最有價值之處。
是天大東山山頂未見遊人,而此時因應冬季季候風開始影響境內,在大東山山頂上不單吹起清勁北風,氣溫更加下降至 12°,可謂在冷鋒過境前夕率先體驗寒冷天氣。

由於山頂體感寒冷,加上沒景可賞,逗留近十分鐘便開始下山,經跳板石下降至鳳徑段二,沿途無人,至接回鳳徑才再次見到遊人,及後下降伯公坳,開始遇到操山人士,用了近廿五分鐘便由山頂下抵伯公坳。
在伯公坳涼亭小休三數分鐘,涼亭處亦有一些遊人及漁護署職員,之後橫過東涌道,三時正踏上鳳徑段三,開始登上鳳凰山,初段情況仍好,可以輕鬆追時間,沿途亦見一些遊人。
一直上走至將近海拔六百米時開始進入霧中,同時風勢亦急增,一度吹起強風,可謂寸步難行,至牛塘山前的涼亭重建工地居然見到有兩名工人,相信在趕工,而涼亭亦幾乎已完工,僅差地面佈置,有機會趕及在新春來臨之前正式啟用,亦為事隔四年半後再一次有涼亭出現在鳳凰山山腰。

續沿鳳凰徑上走,後半段持續受強風影響,風阻很大,走得甚為費神,亦難以追時間,但最終也是以 58 分鐘內上抵山頂,算是不過不失吧,此時亦見一兩名遊人在山頂。
同樣因受大霧影響,在鳳凰山山頂沒景可賞,亦留意到山區臨時避風站之上蓋已毀,相信要看到其重建可能又要慢慢等一段時間,而此時山頂上之氣溫一度低至 10°C。
天氣寒冷關係,逗留數分鐘便開始下山,下降至近斬柴坳前開始離開霧海,能賞到山下之風光,約廿五分鐘下抵心經簡林,此時才將近四時半,行程重點之大嶼雙峰已完,費時約 3 小時 40 分鐘,接下來時間鬆動,可以在昂坪遊玩一下。

首先到訪的是昂坪營地,沿昂坪樹木研習徑走約四分鐘便能到達,我曾在 2017 年鳳凰徑走營全走前一晚在此露營一次,不過當年經歷不甚愉快,因固定營位已滿,最終只能在斜坡草地上扎營,幸而仍能安然入睡。
是次重遊營地,或因新春前夕關係,露營人士居然不多,有的都是一群外籍人士,亦留意到部分營位加設了木板,成效如何則見仁見智吧,但相信是為方便管理多於為用家設想。
離開營地,轉移至下一個目的地前經過昂坪茶園遺址,記得年前這裡曾有動靜一時,據說園主欲復業,還一度為餐廳申請商業登記及食肆牌照,但事隔數月後又再消失,至今再也沒有復業跡象,相信計劃已遭擱置,是天更見到餐廳內的之大部分物品已遭移走。

來到昂坪廣場,人流依然比想像中少得多,遠較上月尾清靜得多,見人流不多,忽發奇想不如一試衝上天壇大佛吧,據知連接昂坪廣場 (近地壇) 與天壇大佛之間設有 268 級樓級 (暫未知復修後有否改變),不過最頂一層遭封著,是天一試由昂坪廣場衝上大佛基座之底 (與六天母同層),花了不足三分鐘,攀升近 40m,也算是一個小鍛鍊吧。
天壇大佛位處於木魚山旁 482mPD 之山峰之上,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 34m,於 1993 年 12 月 29 日建成開光,大佛之基座更設有功德堂、法界堂及紀念堂,亦有六天母獻供,同時在天壇大佛之上亦能賞到一整個昂坪,可謂賞景之好地方,
天壇大佛其實設有車路連接昂平路,不過該車路平日會鎖上,不讓遊人使用,僅能從 268 梯級往返,下降當然比上登快,一分鐘多便抵昂坪廣場。

沿路走至昂坪市集,途中見到兩頭黃牛及一些村隻,來到昂坪市集,再次傳來熟悉的新春音樂,或因昂坪市集一直全天候與 BMG Production Music 合作,由其提供所有背景 (情調) 音樂,至今已是第三個年頭在此聽到同一組音樂了。
即使如此,因當中有我十分喜歡之 DGM003/004 系列音樂,百聽不厭,可謂繞樑三日,不過是天發覺原來除 DGM 外仍有混播其他系列之新春音樂 (例如是 DHM1140 系列),當然就未及前者悅耳。

在昂坪市集坐下,邊聽音樂邊吃小吃,不知不覺便將至五時半,是時候起行返回東涌了,穿過市集來到纜車總站,於後方離開市集範圍,沿昂坪 360 救援徑上走,初段鋪設了完好之木板路,原來一直通往新建之休憩處即止,之後換來原始之石砌路,一直上走,沿途可觀賞纜車以至港珠澳大橋。
走近 27 分鐘便來到最高點之彌勒山轉向站,出奇地見到站頭張貼了新告示「此站不設登車服務」,難道真的曾有遊客詢問職員能否在此登車?那實在太有趣了。
之後再沿救援徑下降東涌,救援徑沿途不見遊人,卻則不時聽見纜車上之小朋友叫囂聲音,成一強烈對比,而路面本身未算濕滑,難度不高,至半途天開始入黑,花近半小時走過三號轉向站 (293mPD) 後開始急促下降東涌。

此段沿途可觀賞機場及東涌全景,在夜裡走著甚為奪目,之後陸續見到三數名遊人,不知是否純粹操練一小段,但巧合是很多次在傍晚走救援徑,也是過了三號轉向站才見到遊人。
下抵東澳古道時已是六時十,之後沿路走經候王廟至裕東路,直走至順東路,再轉往港鐵東涌站結束此行,此時為七時三許,亦即由昂坪至此用了近 105 分鐘,是昂坪纜車 25 分鐘旅程之四倍時間呢!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14 午後 鳳凰徑段七至九 (大澳-分流-石壁-水口) 之旅

2023.01.14
午後 鳳凰徑段七至九 (大澳-分流-石壁-水口)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二澳內灣 > 二澳新村 > 二澳舊村 > 根頭坳 > 根頭坳 > 煎魚灣 > 響鐘坳 > 煎魚灣營地 > 92 山頭 > (原路折返) 響鐘坳 > 分流西灣 > 分流村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石壁水塘路 > 東灣 (東灣尾) > 石欖洲 > 籮箕灣 > 水口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2:18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沿岸有霧 吹微風二級,氣溫介乎 20-25°C (天文台) / 21-3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04km (55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狗 (分流西灣及分流村)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30min,路長 7.24km,攀升 192m)--> 煎魚灣營地 92 山頭 >--(時長 36min,路長 2.98km,攀升 133m)-->
狗嶺涌引水道 >--(時長 56min,路長 6.05km,攀升 46m)--> 石壁水塘 >--(時長 1hr 12min,路長 4.99km,攀升 130m)-->
籮箕灣 >--(時長 20min,路長 1.51km,攀升 57m)--> 水口村

-
七年是一個很漫長的日子,俗語有云:「七年之癢」,意思指婚姻進入第七年時或會遇上無可避免的「不舒服」之感,原因眾說紛紜,有的指因人體細胞在三個月之新陳代謝周期下,事隔七年全部細胞會被更換,以至生理上經歷重大變化,亦有指人類純粹因對平淡規律感到無聊乏味而導致感情轉捩點之出現。

對我來說,自 2016 年 2 月 9 日開始認真的登山旅程起計,此時此刻已踏進第六年之尾聲,而若以農曆計算,當日乃丙申 (猴) 年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而現在則已是壬寅 (虎) 年臘月二十三號,亦意味著登山大計即將在一星期多後屆滿七年。
同時,是次行程恰巧亦為有紀錄以來第 697 次行程,亦即距離 700 次不遠了,700 次如無意外亦將於年卅達成。七年與七百次,無疑是一個極完美的巧合,在七年屆滿之時達成七百次行程,相信乃一生之最盛大回憶,亦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轉捩點。
趁著七年與七百即將達成之時,不如趁機做一個「小總結」吧,不過就不是如月前般「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重臨舊地,探訪一下最重要的「舊朋友」,是天先選擇於 2017 年首訪之鳳凰徑段七至九,涵蓋大澳、二澳、煎魚灣、分流、狗嶺涌、石壁水塘、東灣、籮箕灣及水口等地,論難度及費力程度絕對比不上大多數路線,不過卻可能是畢生在境內遇過最浪漫動人之地點。

臨近歲晚,遠足遊人向來較少,加上是天可能受天氣預測影響,前往南大嶼之遊人不算多,車程順利下,二時二抵達大澳,疏洗一下後隨即起行。
先沿大澳海濱長廊走進鳳凰徑段七,天色遠比預期好,有陽光之餘又未見海霧,體感更加似是初夏,經番鬼塘村及牙鷹角往二澳,沿途見零星遊人,明顯未有月前般熱鬧,但在牙鷹角營地亦見到有人露營。
沿柏油行人徑走至二澳內灣,將近到達二澳新村前留意到二澳口一帶紅樹林間有一用竹棚搭出來之木橋,再遠旙有零星廢屋,但遠見屋外有長梯,可能是在復修,但因前往需沿岸邊走一段,因時間關係未有深究。
往二澳舊村途中見到寥寥數人沿反方向行,在村內亦見有農民在務農,之後離開二澳舊村,續沿鳳徑前往根頭坳,或因前一晚之海霧影響,沿途仍見路面濕滑。

來到煎魚灣,冬季日間之潮汐高度鮮有下降至一米以下,固然亦難以見到連接雞翼角之連島沙洲,時間關係不久留,經過煎魚灣沙灘後再上走至煎魚灣營地,中途見到水源已乾涸,這也算是此營地之一大伏位。
見時間許可,內進煎魚灣營地看看,想不到居然有一行兩人在露營,而我則順道上走至營地旁之 92 山頭賞賞風景,雖然山不高,但特別之處乃是此行唯一一個「攻頂」之山頭。
其實 92 山頭景觀亦算開揚,能賞到分流及一整個大嶼海峽,以至是對岸之桂山鎮,而另一邊則能正視雞翼角、煎魚灣以及小屏風一帶山脈,甚為壯觀。

欣賞一會至三時十一後離去,折返鳳徑段七並沿路下降至分流西灣,沿途除見零星遊人外,亦有一頭狗走出沙灘,之後穿過分流村,又見到兩間正在營業之士多門外皆各有一頭狗。
時間關係未有進餐,直接沿鳳七離開分流並上走至引水道,此時留意到遠方公海開始有稀薄之海霧,續上走至引水道後急步走回石壁,沿途僅在初時見到一名遊人,之後一直都是寧靜之旅。
其實是天起行前,曾經一度希望能趁是天鋒前增溫之回暖天氣看到籠罩引水道之海霧,情況如 2016 年初首遊大浪灣及狗嶺涌引水道時之景象,可惜算漏了是天陽光充沛,中午前後水氣蒸發使相對濕度大幅下降至 90% 以下,在濕度不達標之下,即使暖空氣迎合在較冷之海水上,亦不足以令海霧生成,亦因而未能重遇 2016 年年初之夢境。

沿鳳徑段七、八之引水道快走至石壁水塘,沿途也是其中一處在境內最浪漫之地,皆因乃少數直視公海,兼四周完全不受人為建築破壞之地方,另一處能達到此效果之地為西貢東,不過因那邊在東北季候風下風浪較大,而且人流亦明顥嶼西、嶼南多,因此浪漫程度明顯不及此處。
走至石壁水塘時將近五時半,進度比預期理想,因此僅餘之鳳徑段九可以稍為放鬆,先沿羗山道直走至石壁水塘路,此時在石壁水塘主壩之上,已清楚見到嶼南水域一帶已漸起海霧。
右轉入石壁水塘路,並快速下降,沿途經過一個地盤工場,之後左轉入東灣學校車路下降至東灣海岸,此處本來設有紅十數年,字會石壁營、東灣莫羅瑞華群育學校以及內觀靜坐中心,但前兩者皆已荒廢數年,僅有內觀靜坐中心仍在運作。

此時碰巧在東灣看到日落的鹹蛋黃,印象中是首次在此巧遇日落,而且四周無人,浪漫萬分,乃是天之意外驚喜,賞畢日落後便續走鳳九,沿一小段泥徑穿過東灣尾上走至石欖洲營地入口,因時間關係未有內進參觀。
之後再沿泥徑走向籮箕灣,沿途天開始入黑,不過望向海峽之海霧則越來越明顯,甚至形成了如海上之雲海,配合背後的日落餘暉,極為壯觀。
走至半途時天已全黑,亦開始見連靠岸之山徑也起霧了,小心行走,下降上升再下降,終在六時八抵達籮箕灣,卻有大量露營人士,實為令我意想不到,還以為這麼大霧,伸手不見五指,遊人都避免前來露營。

難得時間尚早,走至沙灘上靜思一下,此乃昔日重大回憶之地,亦是我能觸摸到真實快樂的少數地方,不過是天遊人甚多,喧鬧聲下難免打破了浪漫之氣息。
海霧實在太濃,未能賞到沙灘對開之任何景象,逗留一會後便離去,沿鳳九拾級登上柏油車路,再朝水口方向進發,沿途見一群遊人重裝走向籮箕灣,實是有趣。
接回嶼南道時為七時一,來到水口村公所,早前得知水口驛站士多茶座已結業並遭改裝,士多仍我自 2017 年至今的零散回憶,如今也得告一段落,本來打算走至水口驛站才完程,順道懷念一下,可是至巴士站時突然有 23 巴士駛過,還是馬上登車回東涌早點開飯算吧,就這樣結束第 697 次、重訪心中最念念一忘之地的一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08 午後 黑角頭、黑角頂、銀灣山、小西灣龍躍徑至薄扶林沙灣徑 之旅

2023.01.08
午後 黑角頭、黑角頂、銀灣山、小西灣龍躍徑至薄扶林沙灣徑 之旅


富景花園巴士站 (小西灣道) (起) > 小西灣海濱花園 > 龍躍亭 (龍躍徑) > 小西灣黑角徑 > 黑角頭燈塔 > 黑角頭海岸 > (原路折返) 黑角頭燈塔 > 黑角頂 (117mPD) > 銀灣山 (三角網測站) (166mPD) > 龍躍樂園/晨樂亭 (清風坳) (歌連臣角道) > 砵甸乍山郊遊徑 > 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大潭峽懲教所 >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小徑往)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捷徑往) 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 柏架山道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B 1315」 涼 > 大潭管理站 > 陽明山莊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甘道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白加道纜車站 > 種植道 > 芬梨徑 > 芬梨道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397mPD) > 盧吉道 > 西高郊遊區 (西高峽) > 克頓道 > 龍虎山健身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 > 碧珊徑 > 薄扶林道遊樂場 (沙灣坳) (薄扶林道) > 安利別墅巴士站 (摩星嶺道) > 大口環道巴士站 (域多利道)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 (域多利道) > 碧荔道巴士站 (域多利道) > 香港大學何鴻森體育中心 (沙灣徑) (終)

出發時間:1:42pm
天氣:多雲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5-18°C (天文台) / 15-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98km (92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小西灣道 >--(時長 28min,路長 1.10km,攀升 53m)--> 黑角頭海岸 >--(時長 15min,路長 0.43km,攀升 104m)-->
黑角頂 >--(時長 14min,路長 0.62km,攀升 71m)--> 銀灣山 >--(時長 49min,路長 3.69km,攀升 110m)-->
大潭峽 >--(時長 1hr 12min,路長 5.25km,攀升 246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20min,路長 6.26km,攀升 290m)-->
爐峰峽 >--(時長 1hr 6min,路長 5.21km,攀升 44m)--> 碧荔道巴士站 >--(時長 6min,路長 0.34km,攀升 4m)--> 何鴻森體育中心

-
繼前一天之九龍群峰行程後,是天感覺累意仍在,考慮到之前連走十天加上前一日的長線累計之負荷較大,不如趁是天天色欠佳之下去港島走簡單路線當作是放鬆一下吧。
想到港島東面及西面角落皆有一些地方從未踏足,東面的是黑角頭、黑角頂及銀灣山,西面則是沙灣徑的何鴻森體育中心,不如趁是天一口氣串連走一次吧。

自東鐵綫過海路段開通後,前往小西灣可以去會展站直接轉乘 788 巴士,是天首次一試,果然快捷不少,約一小時便由大西北來到小西灣,乘巴士經過東區走廊途中更能賞到前一天走完的九龍群峰,體會猶新。
一時八左右起行,先沿小西灣海濱花園上走至龍躍亭,前往黑角頭之柏油徑入口正正就在龍躍亭附近,沿柏油徑前走,沿途遊人不多,感覺清靜,不一會便開始聽見驚濤泊岸之海浪聲,感覺像是過了道隨意門般瞬間往來鬧市與天崖海角之中。
走至柏油路之盡頭為黑角頭燈塔,又名 90 號燈塔,於 2010 年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現時外圍遭鎖上,遊人無法靠近參觀,取而求其次下降黑角頭海岸賞賞景吧,不過下降至海岸之小徑極為陡峭,目測斜度超過 60°,實有一定危險性,不過路程短,不一會便抵達海岸。

黑角頭原名歌連臣角,其命名源由據聞是因該處的地勢險峻且航道狹窄,舊時屢有撞船事故,不斷造成傷亡慘劇而得名,不過現今則成為距離繁華鬧市不遠處之一個清幽之地,是天居然沒見到遊人往來海岸,僅見一名釣魚友在遠處崖邊。
黑角頭有一道石刻,不過位處距離小徑較遠,目測需綑邊一段方能抵達,是天風大浪大,實有一定危險性,加上我又不是石刻考古迷,都是不花時間過去了,而且就算不過去,亦能用相機勉強遠拍得到石刻上之圖案。

逗留一會後便沿原路折返黑角徑,之後便取燈塔鐵絲網外圍之殘舊柏油級上走一段,再換來寬闊泥徑上登黑角頂,高 117mPD,上面有片疑似座標石,刻著「1961」字樣,可惜山頂遭林木包圍,景觀欠奉。
之後便沿路續下降,此時先不折返龍躍徑,因為後續還要登上銀灣山,沿泥徑一直走,下降至中段有一個 deep V 位置,該處亦鄰近龍躍徑,為一撤退之好地方。
之後便開始上登銀灣山,路況良好,但在網上看來較為冷門,也許走的多是晨運人士吧,中段見到一些殘舊的建築,更重要的是可不時回望黑角頭,連燈塔也能看清楚,相比下降海岸更具廣闊視野。

至銀灣山山頂會見三角網測站,該處高 166mPD,另外也見到一些野豬洞,這附近一向多野豬出沒,看來連山頂也是野豬聚居地吧。
山頂景觀開揚,可賞到港島東、將軍澳半島以及鄰近島嶼,不過是天天色欠佳,雲量甚多,而且風勢清勁,相比過去一個月大部分日子要差,欠缺令人久留的意欲。
逗留十餘分鐘後開始下山,取東南脊下山,沿途路面遭野豬嚴重破壞,浮沙極多,不過有人在旁設置輔助繩索,約兩分鐘便能下抵龍躍徑並接回柏油路。
此時已將近三時,原來一探黑角頭、黑角頂及銀灣山已用了幾近 75 分鐘,連本來想探之歌連臣角碉堡也得留待下次了,上走至清風坳,見到早前興建之公廁已落成,不過原來又不是採用傳統設計,而是像沙螺灣那種單人廁所之低密度計設。

之後走的都是走過多次的路,沿砵甸乍山郊遊徑上走並接砵甸乍山南引水道過馬塘坳,再沿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下降至大潭峽,沿途皆見不少遊人。
及後沿小徑上走至清靜的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再沿路走徍大潭水塘,沿途居然見到零星跑友,直至來到柏架山道便再次回復熱鬧,穿過大潭水塘群,來到大潭水塘道,再沿路上走至陽明山莊,沿途斜度不高,可謂輕鬆閒遊路線。
過陽明山莊後下降至黃泥涌峽,經過黃泥涌水塘見到有人在玩划船,來到黃泥涌峽時為四時十一,接著踏上布力徑並沿徑走至灣仔峽,沿途又見到餵貓常客,以及不少放狗之遊人。

來到灣仔峽,意外地見到有一些警察,疏洗過後續沿甘道上走至馬己仙峽,再沿白加道上走至白加道纜車站,一心抱著有得吃華堡之衝勁快步至爐峰峽,連開揚景觀也不多加理會。
來到爐峰峽時已是六時三,山頂廣場人流固然多,但沒有想像中之墟陷,可能與天色問題有關吧,可是這時候要迎來極大失望了,常光顧之漢堡包餐廳居然大門深鎖,燈全滅,不知是什麼原因未有營業,才意識到是天致電店鋪皆未有人接聽之原因。
未能吃華堡固然失望,但算吧,來到爐峰峽,就當是為了拍攝一下維港兩岸夜景吧,反正也有超過兩個月未有來過拍夜景,沿盧吉道走,至三分一路段位置有開揚景觀,可享受到近 180° 之港九夜景,所憾是天雲量多,未能賞到再背後之大帽山及九龍群峰。

沿盧吉道走,至尾段一個廣寬掉頭位時見到政府新設立的警告牌,提示駕駛人士前路不通,看來經過早前多宗誤闖事件後,相關部門終於也醒覺了。
近半小時方走完盧吉道,至西高郊遊區時轉入克頓道走一小段,再踏上龍虎山健身徑,下降一段來到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時左轉,直降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及碧珊徑,再下抵薄扶林道,沿途僅見一人。
來到薄扶林道遊樂場時已是七時一,此處又名沙灣坳,而是天目的地為沙灣徑,名字相近,但步程一點都不近,先橫過薄扶林道,沿摩星嶺道下一小段至安利別墅巴士站時,留意左方有一道沒有街燈之神秘柏油路,沿路下走,中途見到有涼亭,還有一些百年老樹,約四分鐘便下抵域多利道。

來到大口環村附近,後左轉沿域多利道走一段,經過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範圍,此墳場相信是全香港規模最大之基督教墳場,佔據整個薄扶林道以西之山坡,再由域多利道以西延伸至大口環道,是天經過見到域多利道之墳場入口未有關上,但據知薄扶林道入口則每天開放時間過後會鎖上。
沿域多利道一直走著,除墳場外更有一些石廠,人流不多,一直走至碧荔道巴士站時會見到一道長命柏油級能下降至沙灣徑,亦有指示牌清楚寫著,此徑雖有街燈,不過斜度甚高,而且梯級落腳位窄,行走體驗甚差,比想像中更不吸引。

終在七時五左右下抵沙灣徑,故名思義,此時鄰近沙灣海旁之一道車路,沒有巴士行程,僅有兩條小巴路線,出入則大多數靠 58 小巴往來堅尼地城,頗為不便,若不乘搭小巴,就只能沿剛才提及之陡斜梯級步行上域多利道,由 8mPD 一口氣上升至 65mPD,絕非日常舒適之步程。
沙灣徑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觀賞日落之浪漫地方,不過這裡其實也設有一些學校,另外就是是天欲參觀的何鴻森體育中心,乃香港大學原有兩所體育中心之一,設施尚算齊備,田徑、室內運動皆俱,不過缺點是距離香港大學本部校園極遠,完全不屬可行走之範圍內,亦沒有一程過之公共交通往來,僅有班次極稀疏之穿疏巴士能提供點到點服務。

隨著香港大學另一所體育中心 — 何世光夫人體育中心於明日 (1 月 9 日) 正式關閉待拆卸,預期大學將會出現一段體育設施真空期,究竟單靠此偏僻之何鴻森體育中心在角色上能否彌補失去的體育中心?答案就只好拭目以待。
見時間容許,進入體育中心參觀一下,場內僅見三數人,順道去疏洗一下後才乘小巴離去,等車連同車程共廿分鐘才返抵堅尼地城,沙灣徑果然未有想像中浪漫,看來交通不便始終是這廣闊大地之致命傷。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07 九龍群峰 (環九龍 15 座山攻頂連走) 之旅

2023.01.07
九龍群峰 (環九龍 15 座山攻頂連走) 之旅


港鐵油塘站 (起) > 茶果嶺道、崇信街、鯉魚門徑 > (鯉魚門海傍道) 鯉魚門市政大樓 > 安里西村 > 三家村 > 馬環村 (經三角咀、鯉魚門休憩花園、心願樹及鯉魚門藍球場) > 輋頂村/馬背村 > 鯉魚門軍部界石 > 馬背及輋頂鄉村供水池 (行人路) >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 > 歌賦砲台 (166mPD) > 炮台山/魔鬼山 (三角網測站/碉堡) (222mPD) > 衛徑段三 > 照鏡環山 (發射站) (247mPD) > (衛徑段三) 澳景路 > 五桂山 (三角網測站) (280mPD) > 五桂山 (微波反射器) (304mPD) > 觀塘晨運徑 > 駿昇花園 (馬游塘路) > 馬游塘村 (寶琳路) > 翠琳路 > (大上托東南脊) 安達臣道二號食水配水庫外圍 > 大上托 (三角網測站) (399mPD) > (大上托西北脊) 小桃源村 > 井欄樹 (清水灣道) > 耀生農場 (龍窩村) > (原路折返) 香港液體氣集團路口 (清水灣道) > 稅關山 (軍部界石) (286mPD) > 飛鵝山莊 (飛雲路) > 飛鵝山道高尚住宅區 (飛鵝山道) (海關坳) > 飛鵝山東脊 (328 路) > 飛鵝山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直升機坪) (602mPD) > (原路折返) 553 山頭 > 象山 (585mPD) > 579、573、578 山頭 > 東山 (544mPD)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570、565 山頭 > 大老山 (山頂氣象站閘口) (577mPD) > (原路折返) 飛鵝山道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慈雲山東脊) 慈雲山 (電視發射站) (490mPD) > 沙田坳食水缸 > 沙田坳 (恒益商店大休) > 雞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獅雉坳 > 加特坳 > 獅子山 (獅尾) (495mPD) > 獅子山 (獅頭)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民航處 ASR 雷達閘口) (龍欣道) (446mPD)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進場著陸二次監察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九龍水塘界石 (龍欣道) > 楊梅坳 > 311 山頭 (導線點矮標) > 300、308 山頭 > 尖山/鷹巢山 (導線點矮標) (305mPD) > 尖山/鷹巢山 (312mPD) > 九龍水塘界石 (琵琶山路) > 琵琶山 (九龍水塘界石/水務設施/直升機坪) (230mPD) > 琵琶山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 > 大埔公路 - 琵琶山段 > 新界/新九龍界石 (荔枝角坳) > 郝德傑道 > 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 > 永明街、汝州西街、青山道、大南西街、長沙灣道 > 港鐵荔枝角站/長沙灣廣場 (終)

出發時間:9:50a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東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6-21°C (天文台) / 17-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9.27km (222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炭山路有村狗,但可避過)

--
行程概況:
港鐵油塘站 >--(時長 48min,路長 3.12km,攀升 239m)--> 炮台山山頂 >--(時長 22min,路長 1.12km,攀升 92m)-->
照鏡環山山頂 >--(時長 33min,路長 1.64km,攀升 215m)--> 五桂山 304 主峰山頂 >--(時長 50min,路長 3.05km,攀升 277m)-->
大上托山頂 >--(時長 44min,路長 2.75km,攀升 101m)--> 稅關山山頂 >--(時長 44min,路長 2.35km,攀升 364m)-->
飛鵝山山頂 >--(時長 19min,路長 0.87km,攀升 70m)--> 象山山頂 >--(時長 18min,路長 0.82km,攀升 66m)-->
東山山頂 >--(時長 15min,路長 0.87km,攀升 84m)--> 大老山山頂 >--(時長 20min,路長 1.66km,攀升 79m)-->
慈雲山山頂 >--(時長 15min,路長 0.92km,攀升 8m)--> 沙田坳 >--(時長 15min,路長 0.61km,攀升 137m)-->
雞胸山山頂 >--(時長 26min,路長 1.57km,攀升 138m)--> 獅子山 (獅尾) 山頂 >--(時長 37min,路長 2.31km,攀升 188m)-->
筆架山 450 山頂 >--(時長 30min,路長 2.10km,攀升 119m)--> 尖山 312 山頂 >--(時長 19min,路長 0.93km,攀升 44m)-->
琵琶山山頂 >--(時長 37min,路長 2.11km,攀升 2m)--> 港鐵荔枝角站

-
隨著廣闊雲帶移近香港,周日開始將變得多雲有雨,意味著持續超過一個月的明朗天色將告一段落,趁著短期內最後一個明朗日子當然盡情放任一番吧,但考慮到之前連續登山十天後仍未完全恢復狀態,因此選擇一條費時相對較短的長線。
九龍群峰為環繞九龍半島之一系列山嶺,亦是隔開九龍與新界之一道屏障,東起維港東端之炮台山,大致向北連接大老山後轉向西延伸至琵琶山為止,共十五個主要山頭,儘管平日走麥理浩徑、衛奕信徑也不時走過這系列山嶺,不過大多數都不是走至山頂之最高位置,是天不如一嘗將此十五個主要山頭逐一攻頂之另一種體會吧。

簡單來說,是天行程登上了以下十五座山之山頂,包括炮台山、照鏡環山、五桂山、大上托、税關山、飛鵝山、象山、東山、大老山、慈雲山、雞胸山、獅子山、筆架山,尖山 (鷹巢山) 以及琵琶山。
由於行程涉及大量著名地點,為保持此篇遊記精簡,是次將主要集中於行程本身之體會之上,而非每個地點之詳細資料。

九時十於港鐵油塘站起步,先沿梯級直降鯉魚門道,再步行至鯉魚門徑,經過鯉魚門牌坊時仍未到十時,印象中不計此次,歷來只有一次是這麼早來到此,就是年前之「鯉躍龍門迎五門」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463654460397288)。
沿鯉魚門海傍道一直走至輋頂村/馬背村,沿途九成店鋪也未開始營業,極為冷清,反而見到為數不少之渠務人員工作,之後走至三角咀見到早前遭工程圍封之沙灘已重開,可以走近導航燈標一帶。
至將近來到天后宮前,先不沿向來之大路上走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通道,而是取天后宮旁之小徑上走,在輋頂村及馬背村之間穿插而上,經過雜亂之路後,來到鯉魚門軍部界石其一遺址,就是走此小徑之目的。
後接回大路再上走至車路,再沿柏油行人路上走至歌賦砲台,之後再過炮台山,此時已見大量遊人,來到炮台山 (222mPD),乃是天第一個打卡點,在此居然見到一大群中學生。

逗留一會後下山,接一小段衛徑段三後,再取小徑上走至照鏡環山,不過此小段中段 (將近來到墳場鐵絲網外圍前) 路況不太好,有點雜亂無章,相信是被野豬群破壞。
來到照鏡環山 (247mPD),山上僅有一個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景觀也相對欠開揚,不過是天居然見到一人在放狗,拍攝數張後便隨即沿柏油級下降澳景路,再接衛徑段三登上五桂山。
登五桂山為大路一條,十天前才走過,是天沿途也見不少遊人,雖然五桂山的三角網測站設於 280 山頭之處,但這不是五桂山最高點,因此應待上走至微波反射板後之頂 (304mPD) 才算完成攻頂。

沒停留下便下降馬游塘,橫過寶琳路再沿衛三續走一小段,便轉入小徑上登大上托,恰好我才於十天前登過大上托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5623138038002),
對此熟悉,因此是天行程未知數又大減,沿泥徑上走至晨運園地後再接新鋪設柏油級,不久便來到大上托山頂 (399mPD)。
是天在大上托見到有工在休息,由於山頂沒景觀可言,拍攝數張後便下山去,沿排水道旁柏油梯一直下降至最低層時試走另一條路續小桃源村,此路相比下降安秀道口一段快捷及易走得多。
穿過墓地後來到小桃園村,村內未見有狗,不過接回車路後若左轉欲步往炭山村則會有狗,解決方法是不左轉接炭山路,而是直走經村徑往井欄樹,此路則未見有狗,相對安全得多。
來到井欄樹,難得距離龍窩村這麼近,當然又一去耀生農場看看可愛的肥豬吧,不過是天養豬場內的豬都正在睡午覺中,活躍程度遠低於上次,都是不打搞太久了。

橫過清水灣道後沿香港液體氣集團路口之涼亭旁登上稅關山,初段柏油級連接墓地,過後便換來原始小徑,至稅關山山頂 (286mPD) 會見到有軍部界石,之後下降一段接回飛雲路,乃飛鵝花園所在地,
沿路下走接回飛鵝山道,再右轉沿路上走至百花林附近,再接上飛鵝山東脊 (俗稱 328 路) 上登飛鵝山山頂,此乃登上飛鵝山最簡單直接之路,沿途斜度雖高,但設有陳舊木級,乃供發射站維修用途而建。
沿泥徑上走僅廿分鐘左右便來到飛鵝山山頂一帶,先迎來直升機坪,再上方是數碼電視主要發射站,以及一系列較舊之模擬廣播發射竐備,同時在飛鵝山山頂 (602mPD) 會見到一個三角網測站,周遭也見不少遊人。
飛鵝山是九龍群峰唯一高逾海拔六百米之山峰,亦為是次行程之最高點,不過來到這裡大概只走畢行程之半,而此時也剛巧為二時正,可謂尚餘漫漫長路,不過難得山頂景觀開揚,也忍不著逗留十餘分鐘細賞山下之港、九全景,同時亦能見到是天行程餘下部分之山嶺。

約二時二左右開始下山,沿小徑過象山,沿途明顯相較冷清,來到象山山頂 (585mPD),乃回望欣賞飛鵝山之好地方,不過在象山主峰還有好幾個山頭,皆過後便迎來一段浮沙碎石泥坡,有如蚺蛇尖那種,但路程很短而已。
一直下降至底,橫過架空電塔下方後右轉覓路上登東山,沿途見到山坡有人在修建山墳,來到東山山頂 (544mPD) 僅為一自然山頭,不過對面之 542 山頭則為飛鵝山觀景台之其中一個位置。
下降接回飛鵝山道,隨即接上小徑上登對面之 570、565 山頭,乃賞日落好地方,之後再下接車路並走至大老山旁,並沿柏油級一登大老山山頂 (577mPD)。
大老山山頂乃天文台氣象站所在地,連三角網測站也設於閘內,無法內進打卡,只好遠看,看看時間,原來剛好為三時正,比目標時間稍為落後,得加快步伐了。

之後下降並接回飛鵝山道,下降扎山道觀景台後接沙田坳道走至吊草岩,之後登上慈雲山,是次不走迂迴之車路,而取較直接的東脊泥徑,此路我僅在五年半前走過一次,不過現時況相比當年好多了。
登上慈雲山甚為輕鬆,轉眼便到達山頂 (490mPD),山頂設有數碼電視主要發射站,更是目前無線地面電視廣播之「主腦」,之後沿西脊下山,但想不到連山腰一處曾於年多前露營之晨運園地也見有野豬,看來勢力範圍遭擴張,日後想再到此露營便有麻煩了。
下抵沙田坳時為三時七,成功追回一點進度,但無論如何,來到此必定要大吃特吃一番,皆因此乃全程唯一補給點,照舊燒賣一份加杯麵一個,另加飲料,逗留至近四時十一方再次起行。

沿麥徑段五上走至雞胸山,不過臨到山頂前需離開麥徑一小段以攻頂,雞胸山山頂 (433mPD) 位罝設有三角網測站,不過景觀則欠奉,不逗留便下返麥徑再朝下一站進發。
一直走至加特坳時左轉登上獅子山,獅子山之最高點 (495mPD) 為獅尾部分,因此獅子山山頂也以獅尾計算,來到獅子山頓時變得人來人往,相信為是天人流最多的一個山頭。
獅子山可謂是直擊新界及九龍區隔之最佳位置之一,賞過之後便下山去,小心沿浮沙略多的路下抵九龍坳,再接麥五走一段至筆架山,但臨到達前靠右離徑直走至民航處 ASR 雷達閘口。

嚴格上來看,筆架山實高 459mPD,不過因為最高點部分位於禁區以內,無法踏足,而閘口處僅高 446mPD,因此取而求其次來到遊人可踏足之筆架山最高點 (450mPD),乃是進場著陸二次監察雷達站。
之後沿龍欣道下降一段,沿途有兩處能看到九龍水塘界石,其中一處更是倒塌了,之後再接麥五下降楊梅坳,並在涼亭位置旁直接離徑登上群山,先是 311 山頭,其次為 300 山頭,接著是 308 山頭,之後才是尖山其一副峰之 305 山頭,設有導線點矮標,最後便是尖山主峰 (312mPD),但卻什麼記認也沒有。

來到尖山時已是五時十,已無暇細賞風景,目標是能在天黑前下抵大埔公路,因此加快速度下山,怎料由尖山下降之路段很迷糊,而且浮沙甚多,極為跣腳,相信乃遭野豬破壞。
好不容易接回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終點可謂在望,隨即沿捷徑上走琵琶山路,至琵琶山山頂沿途又有一處 (近架空電塔) 設有九龍水塘界石,來到琵琶山,繞過配水庫,來到山頂 (230mPD) 又能見到九龍水塘界石,之後便是一連串之下山路,但由於路況同樣甚差,過了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後一段遭野豬嚴重破壞,兼已經開始入黑,又不想拿電筒,因此需慎重下走,幸而路程不長。
途中發生了一些小插曲,好不容易來到荔枝角坳時已是六時半,順便走至拍攝一下新界/新九龍界石,再沿郝德傑道走至配水庫閘口,沿外圍柏油路下降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
此時其實已過墳場營業時間,但放心,墳場最低處之正門雖然關上,但容許單向離開,而最高處之入口更沒有設閘,因此可放心沿此下降至長沙灣,若不走這路,則僅能走黃大仙祠一路,而是天見墳場人影不見,不知道是否有職員當值。

離開墳場,到達永明街時已為六時九,趕快走經港鐵荔枝角站出口,至長沙灣廣場吃飯,結束是天隆重的九龍群峰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02 午後 高塘-黃竹塱山 (335 山頭)-嶂上-牛路坳-開丫峒-黃地峒-榕樹澳-水浪窩 之旅

2023.01.02
午後 高塘-黃竹塱山 (335 山頭)-嶂上-牛路坳-開丫峒-黃地峒-榕樹澳-水浪窩 之旅


高塘 (北潭路) (起) > 黃高脊 > 黃竹塱山 (主峰) (335mPD) > 高塘古道 > 許林士多 (嶂上) > 博愛公立學校遺址 > (原路折返) 許林士多 (嶂上) > 坳門 > 375 山頭 > 牛路坳 (361mPD) > 大牛公峒東南脊 > (半途折返) 牛路坳 (361mPD) > 牛魚背 > 228 山頭 (駝峰) > 開丫峒 (203mPD) > 黃地峒 (三角網測站) (154mPD) > (原路折返) 鰲魚頭 (來記士多) > 榕樹澳 > 企嶺下引水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1:10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8-20°C (天文台) / 16-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21km (72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狗 (來記士多)

--
行程概況:
高塘 >--(時長 1hr 6min,路長 2.03km,攀升 311m)--> 黃竹塱山山頂 >--(時長 32min,路長 1.42km,攀升 48m)-->
嶂上 >--(時長 11min,路長 0.44km,攀升 10m)--> (參觀博愛公立學校後折返) 嶂上 >--(時長 1hr 54min,路長 4.04km,攀升 226m)-->
開丫峒山頂 >--(時長 29min,路長 0.99km,攀升 48m)--> 黃地峒山頂 >--(時長 14min,路長 0.44km,攀升 0m)-->
鰲魚頭 >--(時長 57min,路長 5.78km,攀升 85m)--> 水浪窩巴士站

-
是為聖誕及新年長假期的最後一天,亦是連續第十天遠足,不如又重返第一天去過的西貢西吧,想起西貢西一帶有不少路線也待嘗試,一於趁是天這個機會遊走吧。
高塘出發,先沿黃高脊登上從未到訪之黃竹塱山,下降嶂上後再試走十日前不夠時間走的牛路坳至黃地峒小徑,怎料原來路況遠比預期差,幸而時間充足,不致於進退兩難。

一時二到達高塘,隨即踏上黃高脊,黃高脊為遠足隊開闢之路線,傳統地圖上並沒有標示,不過入口則位處高塘村旁之水澗,甚為不明顯,甚至距離民居很近。
幸而遠足隊留下不少絲帶,清晰引路,一開始先下澗,澗上垃圾很多,而且部分位置很接近民居後門,再走一段至一斜位,慢慢再接上小徑,沿途不宜太大動靜,免得驚動附近居民。
經過離澗初段之崎嶇位置後,便換成一般小徑,路肧清晰,不難行走,可惜沿途景觀不算開揚,僅小量位置能欣賞到山下景色及附近之岩頭山。
一直慢走近五十分鐘,至開揚位置,見到有路肧朝黃竹塱山 (主峰) 方向,便接上隱徑攻頂,黃竹塱山 (主峰) 高 335mPD,可是山頂僅有一巨石,反而位處其東北面之副峰 (308mPD) 則設有舊標,不過是天未有空走訪,留待下次吧。

黃竹塱山山頂尚算開揚,可欣賞一整個西貢半島北岸,逗留一會後續行,因不想走回頭路,決定沿西南脊下山,初段經過明顯的寬闊路面,疑為隔火帶,下降一段後接隱徑走向嶂上方向,期間被帶刺植物輕微刺傷。
再沿絲帶小徑走一會便接上寛闊泥徑,原來該路是高塘古道,連接高塘水務通道與嶂上,取古道後段直往嶂上,沿途經過見到一塌屋,而這也是許林士多老闆搬貨上山時取用之通道。
來到嶂上已為二時十一,見到有數群遊人在露營,另外也有六頭黃牛,其中有一初生小牛在喝奶,而士多當然有在營業。
見時間充足,走近兩分鐘去博愛公立學校遺址看看,這應該是除許林士多外,唯一位處嶂上之完好建築物,不過現時僅用來作儲物室之用,目測內裡存放了一些與嶂上登山節相關之物品,而是年登山節剛於前一天完結,不過個人認為元旦日一大早搞活動不是一個好時機,若果能延至是天進行,或許吸引力會更大吧。

參觀過後折返嶂上,再沿大路走至坳門,並右轉朝石屋山走一小段,直至澗位時靠左而非靠右續登石屋山,奇怪在於左方之路居然為一寛闊大路,初時還以為牛路坳已被開闢成主要山徑,結果走了數分鐘才恍然大悟,原來那是拜山路線,通往一墓地,墓地之後隨即接上密林小徑。
沿密林小徑走一小段,再左轉走至 375 山頭,之後開始下降牛路坳,此時路段已感挺密,難以快速行走,越臨近牛路坳,林木就越密,正如其名,眼前之路僅像是動物行走通道而已。
至牛路坳,麻熕便來了,前往開丫峒之西面山徑居然變成密林,同時又留意到朝西北有另一條路居然掛滿極新淨之紅色路標,由於路標有「生日快樂」字眼,知道是誰開的路,初步認為伏味不大,便決定不如一試吧。

沿不知名的隱徑下降了一段,初段易行,不久後斜度變大,甚為崎嶇,吸取了十天前的經驗,不知名小徑都是不亂闖為佳。
再仔細一想,幸而數天前有「聽書」,記得此乃友人提及過、通往大牛公峒之荒徑,提及過難度極高,於是翻查資料,果然原來「群山蹓躂」於兩日前才前來開路,不過僅開了一小段便放棄,於是果斷原路折返牛路坳。
此時已將近四時五,繼續原先計劃走往開丫峒,不過林木甚密,部份位置連路也看不見,幸而此處曾經是明顯小徑一條,泥仍是堅實的,只是可能太久未有人行走過才變密了。
小心翼翼地由牛路坳下降,沿途僅見零星極殘舊之絲帶,不久後斜度加劇,乃全段最難應付之部分,陡峭加上路肧不清晰,令難度增加,部分位置更一度踏草下降,幸而不時能接上零星路肧,不致龜速下降。

一直下降至山坳位,可謂疏一口氣,之後便上走至 228 山頭,為一駝峰,不過在其上景觀開揚,開始可遠賞到馬鞍山、十四鄉及企嶺下海,亦能回望背後之石屋山。
之後路段難度下降,路亦相較清晰,再走近十分鐘便來到開丫峒 (203mPD),開丫峒上同樣景觀開揚,可是此時已為五時正,在牛路坳上浪費了過多時間,以至行程進度大幅落後。
趕緊再續走至黃地峒 (154mPD),可是一過了下降榕樹澳之路口後,路又開始變密,亦令我相信近月應該甚少人由開丫峒走往牛路坳,而應該較多是下降榕樹澳。
沿途不時需穿過高於人頭之竹葉,而且地面極多陷阱:一個二個的野豬泥穴,部分更被植物遮擋,一不小心便容易拉傷足踝。
又花了近半小時,好不容易走至黃地峒時已是五時半,然而五時半卻是一個特別的時刻,皆因十天前 (12 月 24 日) 我正正就是在五時半到訪過黃地峒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2818911651758),當日是連假遠足首天,怎料十天後,假期最後一天,恰巧又在相同時間回到相同地點,彷彿是一種貫徹始終之呼應,亦提醒著我這十天以來的點滴。

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四周幾乎全被樹林覆蓋,唯獨西面樹隙透出馬鞍山與十四鄉景色,配合此時日落斜陽之照耀,可謂奪目萬分,但因為時不早,在黃地峒逗留數分鐘便要下山去,而且原定的後續路程都得改期再戰。
沿明顯小徑下降,此段顯然相比牛路坳至黃地峒一段路況好上不少,約花十四分鐘便下抵近鰲魚頭之柏油路,臨尾會經過一個廢棄豬圈,不禁令我想起舊時的人多麼幸福。
沿柏油路走著,經過來記士多,士多大門已關,不過內裡之狗隻似乎很活躍,隔著門也要吠,之後再走一會來到榕樹澳,見到有村民散步,而此時天開始入黑,幸而沒惡狗走出來。

之後沿車路一直走往水浪窩,是天車輛數目不多,顯然相比十天前少,沿途邊走邊欣賞日落餘暉下之馬鞍山景色,雖然每次看到天朗氣清的馬鞍山都會回想起不愉快回憶,不過算吧,都是回歸自然。
而中段經過涼亭位置時,亦見有「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而此挑戰遊戲之期限亦已由年尾延長至下年一月底,同時也見有遊人從漁排碼頭走上來。
與十天前一樣,在暮中走回水浪窩時六時九,前往巴士站途中見到有人燒烤,來到巴士站後再等一會便能登車離開,結束是天相對短途但挑戰性甚高之旅程。
經過是次行程,有感西貢西郊野公園眾山頭似乎皆人跡罕至,相比西貢東可能少遊人,而我昔日遊走西貢西都是走麥徑段三為主,經過是天,可謂對此地大開眼界。

--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這個聖誕及新年假期之戰果,由 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023 年 1 月 2 日期間,連續十天皆有遠足,橫跨整個聖誕及新年節日,實在史上首次。
十日行程之總里數為 157.42km,總攀升為 9376m,其中有七次行程涉及穿林及解鎖新地方,有兩次更是花近三小時在密林之上,以下是十天以來走訪過之地點:

12 月 24 日:石芽頭 (南脊、東脊)、黃地峒、榕樹澳
12 月 25 日:象山、412 山頭至深屈道、昂坪、彌勒山、昂坪 360 救援徑
12 月 26 日:馬草壟警崗、南屋仔士多、蛇嶺、鐵坑山、麒麟山 (西北脊、東南脊)、牛潭山、牛潭尾舊軍車路
12 月 27 日:亞公頂、麻雀嶺、紅花嶺、鶴藪郊遊徑觀景台、大嶺皮、流水響水塘、九龍坑山
12 月 28 日:割草坳古道、扎山道觀景台、南山尾鯊魚石、龍窩村耀生農場、大上托、五桂山、油塘高超道
12 月 29 日:大枕蓋
12 月 30 日:石壁郊遊徑、昂坪市集、昂坪新休憩處、法門古道
12 月 31 日:肥婆脊、針山、草山、四方山、大帽山
1 月 1 日:鳳凰山、大東山、黃龍坑郊遊徑
1 月 2 日:黃竹塱山、嶂上、牛路坳、開丫峒、黃地峒、榕樹澳

此時此刻,相信沒有任一方法,相比這樣更能慶祝聖誕及新年。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1.01 元旦日午後 大嶼雙峰 (昂坪-鳳凰山頂-大東山頂-黃龍坑郊遊徑) 之旅

2023.01.01
元旦日午後 大嶼雙峰 (昂坪-鳳凰山頂-大東山頂-黃龍坑郊遊徑)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市集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跳板石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大東爛頭營 > 黃龍坑郊遊徑 > 黃龍坑郊遊場地 (黃龍坑道) > 赤鱲角新村/低埔新村 (黃龍坑道) > 東涌道 (近馬灣新村) > 裕東路 > 順東路 (經單車徑) > 港鐵東涌站 (終)

出發時間:2:22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11-17°C (天文台) / 14-2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43km (108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及村狗 (黃龍坑道、赤鱲角新村)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17min,路長 1.19km,攀升 19m)--> 心經簡林 >--(時長 40min,路長 1.58km,攀升 480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36min,路長 2.86km,攀升 25m)--> 伯公坳 >--(時長 43min,路長 1.93km,攀升 518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45min,路長 3.39km,攀升 0m)--> 黃龍坑郊遊場地 >--(時長 33min,路長 2.93km,攀升 16m)--> 港鐵東涌站

-
是為元旦日,亦是我連續第九天遠足之日,有異於以往元旦通常遊走大帽山之習慣,是次改為遊走大嶼山,歷來首度在元旦日踏足昂坪及登上大嶼雙峰。

元旦日之昂坪人頭湧湧,刻意由此起步是想觀察一下昂坪市集背景音樂是否已轉了春節音樂,結果是否定的,另外也順道看看前一晚「福佑香江 同心邁向 2023」節目完結後之現場情況,舞台正進行拆卸工作,而巨鐘等擺設則仍在原地,僅以膠帶圍封。

之後開始登山,過心經簡林後拾級登上鳳凰山,沿途遊人甚多,不時需讓路,終用了 40 分鐘登上鳳凰山山頂,不過山頂遊人眾多,加上風勢清勁,寒意居然在下午仍來襲,只好賞景一會後便下山去。
約用了七個字下抵伯公坳,再過對面涼亭,又是一大群遊人,之後又拾級登上大東山,並接上近年大熱的跳板石小徑上抵大東山山頂,共用了 43 分鐘,考慮到已連續第九天遠足仍能保持該表現,實屬不錯。

大東山山頂同樣當風,加上是天雲量多,當然不久留賞日落,準備下山時見方為五時三,不如一走較少取道下降之黃龍坑郊遊徑吧,穿過爛頭營後接上此徑,快速衝下去,至臨尾方見遊人,僅用了 45 分鐘便下抵黃龍坑郊遊場地,其中黃龍坑郊遊徑一段更是僅用了半小時,相比上登最快紀錄也要 45 分鐘當然更快。

黃龍坑郊遊徑也算是快靚正,唯獨對膝頭負荷較大,只好格外留神及避免連續多天遊走,之後再沿黃龍坑道步行回東涌,沒想過已快入黑依然這樣熱鬧,人多得連惡狗也不走出來,實為罕見,不過同時亦留意到原來赤鱲角新村內有數頭村狗能自由遊走,夜行的話需提防突襲。

最後走回港鐵東涌站時才為六時半,大時大節刻意安排東涌為終點,避過任何大排長龍、頂閘飛站或交通意外塞車之機會,換來輕輕鬆鬆吃一頓晚飯,圓滿結束元旦之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