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文] 2020 年回顧及總結

2020 年
回顧及總結



甲. 前言

被偷走的那一年

是天為 2020 年的最後一天,異常寒冷,嚴冬下之冷漠有如一整年之寫照。這一年是人生中最難堪的一年,皆因在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之肆虐下,首次見識到人間的各種醜惡寫照,亦看盡其為社會經濟帶來極大打擊,而我原來計劃參與之各類私人活動亦大多被取消,或因如此,造就了更多登山日子。是年亦為本人罕有地完全沒有除遠足以外的活動(包括越野跑及露營),畢竟在嚴苛的限聚令下,根本就無法投身複雜之閒餘活動,幸而遠足本就是我其中一項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因此是天在艱難時刻下,放下包袱,慢慢走過每一座山頭。



乙. 天氣統計

暴雨炎夏颱盛薈

要有良好之登山體驗,必先有天時地利。2020 年之香港天氣,特點是暴雨及炎熱皆多,除罕有地需發出兩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外及四次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外,酷熱天氣日數破天荒達到 47 日,熱夜日數達至 50 日,而單單七月就有 20 日,單月最高平均氣溫及平均氣溫分別高達 33.3° 及 30.2°,通通打破歷來紀錄。也因如此,為是年帶來大量毫無暴風雨之周末。


春現陽光霧盡消

2020 年一月之大部分時間,影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較正常微弱,整月最高平均氣溫及平均氣溫分別有 21.2° 及 18.6°,成為有紀錄以來一月之最高值。此外,一月廿五日大年初一,受低壓槽影響,幾乎整天下雨,晚上更罕有地有雷暴,為近年大年初一較為罕見之惡劣天氣,唯年初三開始天色轉佳,年初四更罕有地天朗氣清,能見度異常高。

2020 年之春季天氣尚算不錯,多個周末皆有明朗天色,平均溫度較正常高,相對濕度亦未至太高。


夏雨驚喜盡在黑

踏入夏季,降雨亦連二接三來臨,全年雨量為 2400mm,但降雨形態較正常集中,其中六月六日受一道低壓槽影響,兼巧遇向岸及離岸風形成輻合帶下,凌晨開始香港中部出現列車效應之雨帶,凌晨二時五十五分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為自 2017 年 5 月 24 日後再次見得的黑雨,其中觀塘區一小時雨量高達 139mm。翌晨列車效應再次出現,但雨勢較前一天少,僅發出紅雨,而再之後的清晨亦有黃雨,一連串暴雨造成各區嚴重水浸及山泥傾瀉。

另外,九月下旬受低壓槽影響下,九月三十日因強雷雨帶橫過廣東沿岸而導致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港島及九龍錄得近 100mm 雨量。


炎夏高溫破紀錄

因副熱帶高壓脊異常活躍,是年夏季氣溫異常炎熱,七月尤甚,但於七月最後一天之晚上卻出現廿七年來天文台首次以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之特殊情景,因處於南海中部發展之季風低壓增強,與熱帶低氣壓不同,前者之外圍風力大於中心風力,且存在多個不明顯之中心,故此未能在一開始便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待中心增強後,已過了一號信號之合適時機,因而需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夏秋兩颱攜新意

是年雖然共有六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 500KM 範圍,但實際造成較顯著影響的僅有兩個,但已為全年風季帶來一點高潮。八月十九日,海高斯於臨近香港時出現爆發性增強,並於天文台西南偏西約八十公里處略過,天文台於僅僅廿二小時內,由一號信球直至九號信號,但因其環流緊密,導致僅香港南面錄得較強之風勢,八個參考站中僅長洲及機場錄得烈風或暴風,算是意料之外的九號信號。

十月十三日,浪卡襲港,與香港最接近時距離遠達 440KM,但因同時香港正受一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相信會與浪卡之東南風形成疊加效應,故此發出八號信號,結果實際雨勢及雨勢皆遠比預期弱,八個參考站中更沒有一個錄得烈風,強度大為遜色。


炎冬幻變成嚴冬

踏進冬季,初時天氣仍未寒冷,但於十二月中旬開始受強烈季候風影響而轉冷,但於聖誕前後一度回暖,二十六日天文台最高氣溫一度達 21.1°,但隨後再次受寒潮影響,帶來伴有寒冷天氣及霜凍警告之除夕。



丙. 郊野大事回顧

郊野公園 承傳共行

郊野公園是本地寶貴的天然資產,現時全港有 24 個法定郊野公園,連特別地區總面積達 44,300 公頃,佔香港約四成 (39.98%) 的土地面積,而現有郊野公園中,面積最大的三個是南大嶼 (5,640 公頃)、大欖 (5,412 公頃) 及船灣 (4,594 公頃),而最小的三個則是西貢西(灣仔擴建部份) (123 公頃)、橋咀 (100 公頃) 及龍虎山 (47 公頃)。2020 年,香港最早期之郊野公園正式踏入四十三周年,而政府亦已開展北區紅花嶺郊野公園之籌備工作。郊野公園在自然保育之角色十分重大,除保護土地及水資源之角色外,亦擔當生態走廊之角色,讓各地之生物間能夠相互連繫。同時,郊野公園範圍內有大量行山徑及郊遊設施,定期有專人維護,故亦成為了一個供市民遠足之最佳地點。

2020 年,受疫情影響,不僅全年絕大部分之官方郊野推廣活動被取消,而且在三月下旬及七月至今,所有的燒烤及露營場地被關閉,成為郊野推廣活動異常寂靜之一年,但到訪郊野公園遠足之遊客卻不跌反升,情況相比 2003 年非典型肺炎所帶來之人潮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洲塘郊遊徑在上半年逐漸成型,唯此徑事實上是以一系列本已存在之寬闊古道,加上去年開闢之牛屎湖及西流江段串連而成,亦因而沒有帶來公眾廣泛討論。另外,年中開始,芝麻灣郊遊徑開始見到改路動作,主要為配合南大嶼山越野單車徑網絡改善及擴展工程而增設行人專用路段,而且郊遊徑之方向亦將倒置,當工作完成後,芝麻灣郊遊徑將失去全港最長郊遊徑之角色。

下半年起亦不時見到漁護署在各處進行山徑改善工程,例如麥徑段四彎曲山、廟仔墩與老人山及獅子山等,同時亦在伯公坳、大東山山腰等多處設置了全新郊遊設施。不過,部分與民政事務總署合作之項目卻因各種人為因素而久久未有完成,例如吉澳的四條擬建行山徑亦未有突破性進展。

在越野跑界別方面,絕大部分之賽事皆因政府政策及限聚令之實施而無奈遭取消,包括本人最熟悉之樂善盃,相對較幸運的是一月舉行之 UTMT、 HK100 及 新春行大運 — 三大,正正社會運動完結後且疫情爆發前的短短一個月左右圓滿完成。下半年開始,各種不同形式之虛擬跑上線,相信為越野跑界別於疫情新常態下之主流出路。



丁. 山野參與統計

*山野參與包括在大自然範圍 (包括郊野公園或非郊野公園之未開發土地) 進行之遠足、露營、操山、山野競賽或野外研習活動,包括在車路或林道上之跑步活動。


a. 全年山野參與日數/里數及攀升:144 天 (佔全年 39.3%) / 2,573.7KM (126,683M)


b. 按月份統計山野參與度 (日數/里數):

一月:11 天 (長途:3 天) / 202.7KM (10,864M)
二月:14 天 (長途:1 天) / 266KM (11,565M)
三月:14 天 (長途:5 天) / 286.9M (13,606M)
四月:14 天 (長途:3 天) / 273.2M (15,492M)
五月:11 天 (長途:4 天) / 233.9KM (9,875M)
六月:12 天 (長途:2 天) / 214.3M (9,039M)
七月:13 天 (長途:3 天) / 239.6KM (10,934M)
八月:13 天 (長途:0 天) / 218.1KM (10,328M)
九月:10 天 (長途:2 天) / 162.2KM (6,775M)
十月:12 天 (長途:0 天) / 165.4KM (9,843M)
十一月:9 天 (長途:2 天) / 160.6KM (8,904M)
十二月:11 天 (長途:1 天) / 160.7KM (9,459M)

總計:144 天 (長途:26 天) / 2,573KM (126,683M)
*除特別註明外,「長途」意即單日記錄總里數超過 24.0KM。


c. 按周日統計山野參與日數:

星期一至五 (不包括公眾假期):30 天 
星期六 (不包括公眾假期):48 天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66 天


d. 最長距離單日遠足:
31.82KM (2020.11.28 西貢東重頭戲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10 小時 3 分鐘)


e. 最短距離單日遠足:
2.2KM (2020.10.16 午後 快閃鳳凰山賞晚霞 之旅,2 小時 30 分鐘)


f. 最早出發:
8:04AM  (2020.02.23 年度重頭戲 之 環湖出咀摸鬼手 (經馬頭峰及兩登跌死狗) 之旅)


g. 最具挑戰性 (主觀判斷):
2020.11.28 星期六 西貢東重頭戲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


h. 全年最寒冷:
13°C (嶼西,2019.12.19 星期六,寒冷下 南登屋頭坪山 (分流頂).蠄蟝石頂 (大磡森) 北降 之旅)


i. 全年最炎熱:
36°C (大嶼山,2020.07.26 星期日,酷熱下 大嶼雙峰加強版 (婆髻山腰-蓮花山腰-大東山-鳳凰山) 之旅)


j. 酷熱天氣警告下登山日數:
31天 (五月至九月)


k. 最長連貫登山日數:
4 天 (2020.02.21-24、 2020.04.10-13、2020.04.16-19、2020..04.30-05.03、2020.12.24-27,前後四次)


逆境下之遠足主流

與 2019 年相比,本年行山次數有顯著上升,其中郊野參與總天數較往年增加了 36 天 ( +33.3%),但是行山總里數則減少了 195KM (-7.04%),日數增加之主要原因是疫情之下常規活動縮減了一大部分,兼且心理質素下降,故此依賴遠足作休閒,而里數之減少主要是因暫停了越野跑練習,故不再純粹以里數作為指標,而且是天較多行山日是午後才起行的,亦即於平日晚上 OT 之日子大為增加,但其實本來是可避免的,此乃可作改善之地方。

是年的遠足模式相比以往亦有重大分別,主要是少了走馬看花之行程,而多了深度遊及穿林之元素,其一主因是受前輩緯兄之感染而多了玩荒徑。自三月第一天受其鼓勵而踏足嶼西一走響鐘脊及根頭脊後,我便迷上了玩隱徑荒徑,而且難度亦有異,部分更需大量攀爬。其實,玩隱徑是我 2018 年前之主打興趣,不過自當年四月開始轉型玩越野跑後,便暫時擱置了穿林之愛好,直至是年終究回歸原始。


香港郊野 靜中帶旺

2020 年的郊野參與照舊是以周日及公假最頻繁,其次是周六,然而平日的參與次數也達 30 天,可見這一年使我體會到不同日子裡郊野人為活動的變化。事實上,是年周末,郊野公園各處皆見人流如鯽,在官方遠足路線上,縱然是平日亦不乏大量行山友,唯獨當穿林及走荒徑之時,便瞬間回復到稍感迫生之寧靜感。


挑戰自我 不論長短

2020 年錄得長達 24.0KM 或以上的行程日數達 26 天,佔所有行程日僅 18%。長途行程固然耗費體力,但也別小覷短途行程,皆因當穿林走荒徑之時,往往一公里的路程可以花上一小時或以上,皆因途徑需費時撥開林木、踏草而過、辨認路向及攀爬等消耗體力與精力之元素,短途旅程也不劣滿足感。


打破地域限制 貫通似名地點

繼去年嘗試石門至城門後,2020 年之另一潮流嘗試是將相似名稱之地點貫穿起來。代表作舉子為六月廿五日之新港城至新都城及九月十一日之蠔涌車公廟至沙田車公廟,亦有意義上之貫通,例如是十一月廿九日之慶春約七村連走,為平凡之遠足活動增添樂趣。


行程無間斷 假期更充實

2020 年錄得之最長連續行山日是四天,分布在二月、四月及十一月,其中四月因天色明朗及復活節等緣故,較多一連四日之行程,而三月及四月之遠足日數皆為 14 天,乃整年最多。下半年因事務稍為繁忙,較少在閒日登山,亦因而減少了連足三日或以上之遠足次數,直至十二月下旬臨近聖誕為止。



茂. 本地郊野公園參與度

登山這活動不一定於郊野公園範圍進行,皆因在香港有很多聞名山徑也非位於郊野公園內 (例如北區紅花嶺、鴨脷洲玉桂山、大老山山頂及沙田坳道沿路、南丫島各峰及大澳虎山等),但是最熱門之行山路線普偏皆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內。

詳細統計如下(單次進入及離開作一次算,每天上限一次):

城門 22
金山 6
獅子山 8
香港仔 2
大潭 7
西貢東 11
西貢西 5
船灣 7
南大嶼 38
北大嶼 29
八仙嶺 3
大欖 20
大帽山 21
林村 2
馬鞍山 20
橋咀 0
船灣(擴建部分) 0
石澳 3
薄扶林 4
大潭(鰂魚涌擴建部分) 3
清水灣 0
西貢西(灣仔擴建部分) 1
龍虎山 4
北大嶼(擴建部分) 16

非郊野公園範圍之主要踏足景點:
杯靈雙渡 2
青山腹地 1
南丫島 2
南朗山 1
花瓶頂 2
鷓鴣山 1
鐵坑山、蛇嶺及大石磨 1
杉山、華山及松山 1

24 個郊野公園之中,本年年內到訪了 21 個,亦多次到臨非郊野公園範圍之野外地點,包括南丫島、屯門青山及元朗圓頭山等,部分更是首次登遊,能藉此增廣見聞實為難得。


珍貴足跡偏郊野

2020 年,本人最常到訪之郊野公園依舊是南大嶼,不過次數卻去年由 29 次一下子上升至 38 次,而緊接的北大嶼 (29 次) 與關連之北大嶼(擴建部分) (16 次) 與去年相比亦見上升,可見我對大嶼山之愛戴不退反增,與近年重視回到初衷之想法有關。第三位則是城門 (22 次),西貢東遺憾未能再次上三甲之榜,原因不乏近年人流急增影響到訪意慾。大嶼山之大規模發展似是勢在必行,其實自 2016 年初我就已預知到會有這天,現階段既然前景不明,倒不如多爭取時間,將美好的風光通通寫進回憶裡。

近年郊野公園之人流急增,交通亦漸見便利,是年最為經典的是九巴 92R、96R、289R 延伸至周六服務,以及 275R 延伸至以烏蛟騰為總站。保育與交通便利性,本來就存在矛盾,因此在追求便利的背後,亦值得深思這是否希望得到之改變。




己. 各月份行山大事回顧


一月
首天 天色昏暗,簡單一遊久違的沙螺洞,再過八仙嶺完程。
三日 當天去了遊嶼西鳳徑段七替代路段。
四日 當天去了漫遊下花山、石龍坑並踏足久違的白石橋,當天更是 UTMT 比賽之日,沿途皆見賽手。
五日當天去西貢西走大灘郊遊徑,經嶂上過榕樹澳及深涌,並夜行回白沙澳,美中不足之遲到而錯過了嶂上登山節。
十一日 當天去了午後閒遊針草帽兼訪交叉石。
十二日 當天去了走鳳徑段五、六並過澳古道。
十八日 當天去了南丫島並首次登上山地塘與菱角山。
十九日 當天簡單走麥徑段四、五及一探扎山道。
廿七日 當天私下走了一轉真三大(大羅天-大刀屻-大帽山),亦為我首次在同日踏足三大,因天涼關係沒想像中辛苦,沿經村落時亦能感覺到春節氣氛。
廿八日 當天登上了鳳凰山山頂,為每年新年皆一登之山峰,是次更是繼 2016 年後再次在春節期間於鳳頂賞到美景。
三十一日 當天為寒冷天,午後簡單去了遊港島,登上龍虎山及西高山,藉此完結這月。

二月
首天 去了杯靈雙渡,成功在五小時內由青雲站走至靈渡寺。
二日 當天下定決心一試迷椏走廊,可惜功課不足,到達紅石門時遇上潮漲過不了破爛了大半的堤壩,因此得折返紅石門坳並續走環湖徑至大美督,為本人罕有地未能完成預期路程的一次。
八日 當天去了西貢東一尖四灣以興功。九日當天再戰紅石門,這次終於成功過烏洲塘,經鳯凰笏抵小滘坳再續走至大美督。
十日 當天簡單走嶼山鳳徑段七替代路段。
十三日 當天下雨下了大半天,雨後去了由石門走至啟德以慶祝翌日屯馬綫一期開通。
十五日 當天去了簡單走麥徑段四、五至顯徑。
十六日 當天去了重返東涌經婆髻山至雙東坳一段,可惜遇上突如其來之大雨,需急降至南山避雨後才慢走至梅窩。
廿一日 當天本想去環湖出咀,可惜卻失眠,只好去簡單遊大欖郊野公園並首登桃坑峒。
廿二日 當天再次因失眠而無法環湖出咀,只好一登公庵山並下降至丹桂村。
廿三日 當天終有機會一戰環湖出咀摸鬼手了,是繼 2017 年底後,再一此完成此考牌之一壯舉,更是首次在入黑前輕鬆返回大美督。
廿四日 當天雖感累,也堅持去了慢遊港島,一嘗渣甸山引水道之懸空棧道,登上紅香爐峰及柏架山,再下抵大潭道。
廿八日 當天天氣開始熱,去了登禾秧山,再逆走帽草針至城門。
廿九日 當天去了重遊 TL100 之後段比賽路線,沿途見不少自願參賽者在做共同事情,順道回想自己前一年也曾參與其中,那段時間可算是我的蜜月期吧。

三月
首天 早上醒來收到緯兄推介而去了嶼西走荒脊,於大坪頂下降響鐘坳,再由根頭坳上走至小屏風及深坑瀝,雖然稍感難度,但想不到自此我便入坑,愛上了走荒廢。
二日 當天回歸基本,走麥徑段三、四,兼攻大金鐘。
七日 當天下定決心再戰青山腹地,相比 2018 年夏天那次輕鬆不少,而且人流也相對多了不少,是次終於有機回一訪方包石,下山到劉氏宗祠沿途難得沒見任何狗。
八日 當天本想趁潮退再戰烏洲塘,可惜起步不久便下雨,且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只能簡單繞經東北各村一圈。
九日 當天起步便由大水坑剷上首登之女婆山,景觀沒想像中開揚,然後再過石芽山、水牛山及黃牛山,之後走至雞胸山時開始下雨,只好下降黃大仙完程。
十四日 當天再次走沙田另一座 399M 山頭,由火炭落路下登上狗肚山,下降兒時回憶之一的直升機坪,沿林道走至鉛礦坳登四方山,經走馬崗下降太和完程,此段當時也是首次行走。
十五日 當天決心一探西貢東一個從未踏足過之角落,由西壩走至大蛇灣,經北丫、東丫、沙橋至馬環頭,本上登上企頭角頂,怎料原來沒路,只好折返過白腊,再沿西貢萬宜路至北潭涌完程,時間關係未能一探白虎山。
十六日 當天到大嶼山登上老虎頭,過榴花峒、大輋峒、犁壁山、大山、大陰頂至花瓶頂,時間許可下加遊花瓶石,下抵花瓶村後沿岸邊路走回青馬收費廣場作結。
廿一日 當天又到大嶼,由梅窩起步,經大路過十塱、長沙、塘福、石壁,再登上靈會山過大澳完程。
廿二日 當天登上了九逕山,過大欖腹地至黃泥墩水塘,再上走神雕脊至洪水坑水塘,但取捷徑至藍地水塘時身上不慎沾滿山火灰,有感中伏。
廿三日 當天到大嶼,沿多年前走過之警署路登上萡刀屻,然後去賞天書壁,原來沒想像中難,之後再過鴨腳瀝、三山台、蓮花山、二東山及大東山後下降東涌完程。
廿七日 當天經大欖角登上桃坑峒,過圓墩至大欖涌,登上四排石山、井坑山、掌牛山及蠔殼山後下降元朗。
廿八日 當天下雨,簡單遊麥徑段二、一兼登上孤獨山。
廿九日 當天大霧,於城門水塘試走新的觀景台脊,後登上大帽山,下降蓮姐舊鋪惠顧後,再沿元荃古道下降柴灣角。

四月
三日 當天天色不佳,簡單由大欖至走荃錦坳,順道參觀一下蓮姐新鋪後便完程。
四日 當天又到嶼西,由石壁走至大澳,途中加遊分流炮台、石圓環、燈塔及廟灣,原來下降燈塔之路殊不輕鬆。
五日 當天有雨,經八仙徑上走九龍坳,過城門及鉛礦坳後經山塘下抵大埔墟完程。
十日 當天適逢復活節假期首天便達成創舉,皆因完成了四大考牌路線之三牙全走,而且我是選擇長的路走及兼登鳳頂,但感覺竟然沒有一尖三咀過四灣及環湖出咀摸鬼手般辛苦。
十一日 當天首登鴨仔山、少女峰、鷓鴣山、尖風山及葵坳山,過大藍湖後接大腦古道至打瀉油坳,再經黃竹山古道下抵茅坪,但在濕氣重之日子幾乎步步皆跣。
十二日 當天又去蚺蛇出咀過四灣。
十三日 當天再臨獅山及象山,後至深石亭接黃茅脊登上老鴉咀,過彌勒山後沿救援徑返東涌。
十六日 當天花一個下午短遊鳳凰山,經羅漢脊及天門棧道上走至鳳頂,好天之下過北天門是無驚無險的,美中不足是到鳳頂後竟然起霧,日落之願景再次告吹。
十七日 當天再次到嶼西走荒脊,大澳起步,遊走雞公山及經煎魚灣登上小屏風,適逢天色好,可在小屏風上賞到黃昏夕陽下之雞翼角美景。
十八日 當天一反慣例,到新界北登上麒麟山,經大牛潭峒過大羅天,之後一嘗新意下降大江埔,可惜走著走著忘了右轉,誤聞養有惡狗之民居,幸而此時後方有遊人幫忙趕狗,不過也嚇得擦損了手踭,之後更加一遊井坑山方完程。
十九日 當天試新鞋卻弄得腳痛,只能慢走尋北子午標記,過乾隆古道駁九沙古道,再過尖山、金山、孖指徑、針山,賞畢日落後再下降至沙田,但由於鞋的問題影響了全程之興緻。
廿五日 當天走麥徑段四、五,途中加遊昂平關氏宗祠,經獅紅古道及望夫石下降大圍。
廿六日 當天首次走龍泉谷、肥佬麥,經南房肚登上大帽山,但出師不利,途中輕微擦損腳。之後沿麥徑走至大欖涌,再沿 2017 年走過的一段路下降大棠谷。
三十日 當天去了西貢東走荒脊,先是大蚊山西脊登山,接東脊經門西坳及乾坑下降鹹田灣,過西灣後接荒脊上走蜈蚣坑左脊,至百足地後再接大路返北潭涌。

五月
首天 去了新界東北走荒脊,桅尾嶺接隱徑下降拾牛湖頭,經五肚等地返回谷埔,小休後再接隱徑上走白梨山、聚門嶺、五肚嶺,過減龍嶺回桅尾嶺,再經芬箕托上走吊燈籠,最後下降犁三古道至烏蛟騰完程,行程比預期豐富。
二日 當天去了重遊大嶼山禾寮墩、石獅山至大東山,走過羅漢脊就知道大石脊一點都不難,反而入口處配水庫工程地盤附近有惡狗更棘手。之後過鴨腳瀝,沿荒徑下抵亞婆塱,途中要過澗,路又不甚清晰,走足幾近個半小時,最後沿大路返東涌。
三日 當天去了重遊老虎騎石、斜樓嶺墩、大山峒、石屋山,下降嶂上後過雞公山,沿崎嶇小徑過馬夾崙,再下降企嶺下引水道,此段斜度很高,比我想像中稍難。
九日 當天走衛徑段三四。
十日 當天為是年首個酷熱登山日,由城門引水道過響石墳場,上走至妙高台,然後沿大路經荃錦坳至大欖涌水塘,再到屯轉完程。
十六日 當天到大嶼山一嘗由大東南脊登上大東山山頂,剛巧路線比預期清晰,因此難度不高,及後又經北峰嶂登上鳳頂,再下降至石門甲完程。
十七日 當天全走芝麻灣郊遊徑,途中加遊澄碧邨,原來行山入邨不易被保安阻止,實在是眼界大開。
廿三日 當天逆走麥徑段十至清景台,之後至吉慶橋接大欖涌郊遊徑過欖轉完程。
廿四日 當天去了嶼西走典型夏天長線,由石壁經大澳走至東涌。
三十日 當天大雨,僅能由河背經清潭、雷公田,甲林林徑及單車徑返抵河背一圈完程。
三十一日 當天由蠔涌古道上走接衛徑,並一直走至城門水塘。

六月
五日 當天走麥徑段四、衛徑段四,經牛寮後接蠔涌古道離開。
六日 當天大雨,只能簡單一走大欖郊野公園並 hea 著過青龍頭完程。
七日 當天暴雨後去了新娘潭照鏡潭賞瀑布,甚為壯觀,之後經桅尾嶺過谷埔,臨尾更大幸踏足水浸咀排繞其一圈。
十二日 當天酷熱,又走了麥徑段四、衛徑段四及蠔涌古道。
十三日 當天酷熱,三號強風信號及雨中簡單走麥徑段二、一,特別的是賞到彩虹。
十四日 當天下雨,在大嶼山簡單遊羗山郊遊徑,經龍仔悟園下降大澳,至大斜路時路面濕滑跣倒,但也無阻我繼續完成東澳古道。
十九日 當天酷熱,去了走港島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至大潭峽,接野豬徑、畢拿山、渣甸山至黃泥涌峽完程。
廿日 當天去大嶼山,登上老虎頭途中意外見到彩虹,之後南脊下降水塘,接舊屋苑徑至神樂院,再過梅窩。
廿一日 當天為日蝕之大日子,先登上太墩,接著在雷打石對下草原感覺到日蝕來臨,似是燈起了燈多於陽光直射之感覺,之後下降企嶺下引水道,過十四鄉岸邊慢遊,傍晚再至烏洲綑邊。
廿五日 當天試了由新港城走至新都城,將兩個名稱相似之地用腳步連貫起來。
廿七日 當天到嶼西走鳳徑段七替代路段。
廿八日 當天酷熱,再走龍泉谷經南房肚至四方山,過大帽山後至大欖涌水塘,並再次下降至大棠谷一賞已關門之生態園。

七月
首天 酷熱,到了落馬洲一帶嘗鮮,走鐵坑山、蛇嶺、大石磨,慶幸沿途沒惡狗。接著又到杉山、華山、犀牛望月、馬頭嶺及松山,下降坪輋完程。
四日 當天酷熱,去了遊大欖涌郊遊徑,並逆走麥徑至四方亭後下降梧桐寨完程。
五日 當天酷去,去了嶼西,由東涌走經大澳至石壁,途中加遊雞翼角。
十日 當天到港島一走田灣山及班納山,後者景觀比想像中優美。
十一日 當天酷熱,經白田二區、七弦琴脊登上針草坳,至交叉石降坳背灣,再沿小徑通往大埔滘再順道一登鹿山,走了很多從未踏足過之路。
十二日 當天酷熱,簡單遊九龍坑山、石坳山,並在流水響水塘登上龍山再下降九龍坑。
十七日 當天酷熱,簡單遊扯旗山並走至香港仔完程。
十八日 當天酷熱,由桂地新村上走至山尾,一探已圍封之德華公立學校後直登草山,再過大帽山賞日落。
十九日 當天酷熱,簡單遊鳳徑段七、八,兼探雞翼角,之後到水口灣及塘福泳灘參觀。
廿四日 當天酷熱,簡單遊港島徑,並登上聶高信山。
廿五日 當天酷熱,簡單遊金山、孖指徑,過城門經草城林徑至鉛礦坳,再經荔枝山下降大埔滘一帶。
廿六日 當天酷熱,去了大嶼,由東涌走經婆髻山至大東山,再過鳳凰山,因天氣之關係,比想像中艱辛。
三十日 當天酷熱,簡單走蠔涌古道、衛徑段四,接麥徑段五、六至城門。

八月
首天 有雨,到大嶼簡單走梅窩、水井灣、十塱、貝澳、長沙引水道、上、下長沙泳灘。
二日 當天有雨 去了大欖郊野公園簡單走一圈。
八日 當天酷熱,去了麥徑段三、四,途中略過雞公山。
九日 當天酷熱,再三經南房肚上登大帽山,這次終於順利了,黃昏下降甲龍及上村完程。
十四日 當天酷熱,到港島簡單遊港島徑中段。
十五日 當天酷熱,過上窰再登大枕蓋,沿赤鹿走廊返回北潭凹。
十六日 當天酷熱,到大嶼經黃龍坑郊遊徑走大嶼雙峰。
廿一日 當天酷熱,遊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及龍脊,經山腰越野單車徑返抵大潭峽,上走柏架山道再下降鰂魚涌完程。
廿二日 當天酷熱,再一次去了上下城門雙塘環塘,途經雙城峽。
廿三日 當天酷熱,到大嶼,經南山登上大嶼雙峰。
廿八日 當天酷熱,由沙田站直登上大帽山。
廿九日 當天酷熱,遊孖崗山及紫羅蘭山 (衛徑段一),再過大潭道。
三十日 當天酷熱,去了大嶼玩南山古道、牛牯灣、十塱後接芝麻灣,經龍尾、望東灣返貝澳。

九月
四日 當天酷熱,登上西高山山頂,接港島徑至石排灣。
五日 當天由梧桐寨直登大帽山,再過河背水塘,並走至欖轉完程。
六日 當天再到嶼西,由石壁走經大澳至東涌。
十一日 當天由蠔涌車公廟走至沙田車公廟,以腳步貫通這兩所有關連之古廟。
十二日 當天到嶼西走鳳徑段七替代路段。
十三日 當天又到大嶼遊大牛湖頂、廟仔墩及老人山,經龍尾及望東灣返貝澳。
十九日 當天有雨,只能午後簡單由沙田站至大埔墟站。
廿一日 當天去了簡單遊麥徑段二、一。
廿六日 當天遊龍躍徑、砵甸乍山郊遊徑、龍脊及半程大潭東引水道。
廿七日 當天去大嶼,由南山起步,登上大嶼雙峰。

十月
二日 當天是中秋翌日,去了九龍坑山,過鶴藪後登上黃嶺,中途下降七木橋及南涌,在月光下漫步回沙頭角公路。
三日 當天由川龍登上妙高台,再過麥徑過大欖涌水塘及夜降南坑排。
四日 當天去大嶼,由塘福直攻上鳳凰山,過彌勒山後沿救援徑下降東涌。
十日 當天嘗鮮遊走海洋公園纜車徑,上走南朗山,再過黃竹坑,經香港仔水塘走至灣仔峽返抵灣仔。
十一日 當天簡單遊針草帽。
十六日 當天去快閃大嶼,由伯公坳登上凰凰山,賞不到日落就賞晚霞。
十七日 當天由石門站登上石芽背找座位開網絡會議,後攻東洋山後經小夏威夷徑下降寶琳。
十八日 當天去了南丫島深度遊,貫通了島上多個主要山峰,沿途更巧遇緯兄。
廿四日 當天由圓玄學院上走芙蓉山,再經響石墳場至妙高台,過大帽山後經田方亭下抵梧桐寨。
廿五日 當天為重陽節,去了大嶼卻登不了巴士,只好由東涌步行至梅窩,方再遊走圓角頂。
廿六日 當天登上九逕山,初時極熱鬧,經大欖腹地下降黃泥墩水塘時已入黑,至黃泥墩村一段居然靜得一個人也不見,幸而沒被惡狗兇。
三十一日 當天年內第四次經龍泉谷及南房肚上走至四方亭,過大帽山後夜降荃錦坳以慶祝萬聖節。

十一月
苜天 到大嶼,由東涌經法門古道登上鳳凰山,賞日落後下降伯公坳。
七日 當天到大嶼,由貝澳經青龍脊登上二東山,過大東山後,經蓮花山脊暮降東涌,不過在夜裡走婆髻山至東涌一段需尤其小心,皆因路甚跣。
八日 當天到大嶼,乘特快機場巴士到青馬收費場,參觀過汲水門燈塔後,在護土牆之頂找路剷上海事處雷達站,再登上花瓶頂,後急促經大陰頂、大山、犁壁山至大輋峒,日落後沿柏油級下降翔東路,景觀甚佳,最後步行回到欣澳。
十四日 當天去了找姻緣石及子午南標記,再登上金馬倫山,之後走至大潭道完程。
十五日 當天去了簡單遊麥徑段二、一,較特別的是在西灣山上看到日落。
廿一日 當天去了簡單遊麥徑段四、衛徑段四及蠔涌古道。
廿二日 當天去了再戰杯靈雙渡,為是年第二次走此線,但天氣稍熱,表現較二月那次稍差。
廿八日 當天西貢東完成是年重頭戲一尖三咀過四灣,以十小時完成,是兩年後再一戰,感受到比環湖出咀還要吃力,另外是相比兩年前那次多了很多遊人。
廿九日 當天去了慶春約七村連走,接著夜行經鎖羅盆、榕樹凹至谷埔,本來走得很過癮,但至谷埔時被一狗擋路,幸而糾纏了近十分鐘後終有村民出來解圍。

十二月
五日 當天由鑽石山起步。經倚天脊登上久違的飛鵝山,過慈雲山、獅子山後下返鑽石山完程。
六日 當天去了遊針草帽兼訪交叉石。
十二日 當天到大棠賞紅葉,但楓香葉尚未全紅,之後循例登上大帽山再下降梧桐寨完程。
十三日 當天原應是槳善盃之日,縱然比賽取消了,也決定一訪西貢東緬懷一下,並走了蚺蛇五灣環庫回北潭涌。
十九日 當天寒冷,去了嶼西玩荒廢,南登屋頭坪山,過螭蟝石頂再北降水撈漕,原來大磡森北脊斜度甚高。在二澳夜行回大澳途中賞到美妙的海邊晚霞。
二十日 當天寒冷,再去嶼西玩荒脊,不過這次玩象山,後段全程都是踏草而降。最後沿大路衝上深屈道口完程。
廿一日 當天與友人由下城門水塘上走至城門水塘,並過金山路及石梨坑村。
廿四日 當天再度與友人由菠蘿輋上走昂平,經茅坪坳下降大水坑。
廿五日 當天是聖誕節,重臨石欖洲舊地,遊走 95M 山頭及岸邊石灘後,沿鳳徑一直走至長沙引水道巴士站。
廿六日 當天試走沙田南五峰,包括牛皮沙頂、多石頂、崗背頂、水泉澳山及饅頭墩,牛皮沙頂北脊有點迷湖,而水泉澳山北脊則有一個難位。之後經大老山接衛徑下降至蠔涌,一賞十年一度之太平清醮。
廿七日 當天為是年最後一個遠足日,去了大嶼,經狗麻脊上走鳳凰山,最難忘的是賞到近乎完美之日落,為一整年寫下完美句號。




. 總結

2020 年,眾多逆境難免令人心力交碎,唯望 2021 年疫情會盡快消失,美好時光能捲土重來。隨著疫情有望完結,未來一年或將再次是在業務上追求尖峰之時,不過無論是悲是喜,是成與敗,始終也記得登山是唯一能令我忘記煩惱之方法。展望來年,登山之日數有望維持不變,唯獨心態上需要稍作調整,沒可能在繁忙之業務下,仍長期維持追趕遊記等周邊瑣事之高壓狀態。汲取了是年之經驗,期望來年之時間管理技巧亦能力臻完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