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 鳳尾脊登鳳凰雙峰.鳳冠南巖再攻鳳頂 之旅

2021.01.31
鳳尾脊登鳳凰雙峰.鳳冠南巖再攻鳳頂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小徑 > 倒腕上石河 > (小徑往) 倒腕上石河/倒腕崖底 > 鳯尾脊 > 鳳凰山 (凰峰) > 凰凰門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 南天門 (陰陽壁) > 南茶棧道 > 南巖棧道 > 天窗石 > 天窗石河 (天窗峽) (積木崖底) > 卡通鼠石 > 鳳塘石澗石河 > 雙鼠棧道 (鳳冠南巖) > 鼠尾石室 > 卡通鼠石/一線天/陸上破邊洲 > 刀片石 > 鳳喙峽/鳯喙台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鳯峰) (三角網測站) (逗留賞日落)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終)

出發時間:1:28p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5-19°C (天文台) / 13-4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7.18KM (873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大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13min,路長 0.93KM,攀升 21M)--> 心經簡林 >--(時長 1hr 22min,路長 0.89KM,攀升 452M)-->
凰頂 >--(時長 12min,路長 0.18KM,攀升 26M)--> 鳳頂 >--(時長 16min,路長 0.69KM,攀升 15M)--> 南天門 >--(時長 50min,路長 0.41KM,攀升 67M)-->
南巖棧道入口 >--(時長 1hr 14min,路長 0.81KM,攀升 141M)--> 斬柴坳 >--(時長 14min,路長 0.35KM,攀升 161M)-->
鳳頂 >--(時長 39min,路長 2.85KM,攀升 22M)--> 伯公坳

-
適逢一月最後一天剛巧遇上好天日子,便決心玩一些難度較高的路線,其實我並不喜歡玩險,但對於玩難而不險之非傳統主徑卻有著獨特之情意結。
是天決心一走由昂坪心經簡林經鳳尾脊直登凰頂之路,中段有一個難位,有幸得樹幹借力,難度大大降低,
到達凰頂遇上意想不到的人山人海,對面鳳頂更加不用多說, 還是趕緊下山開始下半場吧。
下降南天門底,經南茶棧道接南巖棧道,過天𥦬石後首遇一個直壁難位,但後來發現原來是有得避過的。 
之後沿途半輕鬆地走向斬柴坳,並再次登上鳳頂打算賞日落,時間預得剛好,唯獨天公不造美,日落前一刻突然遇上雲霧,只好提早下山完程。
這是繼去年四月北天門之旅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40501092712641) 後再一次玩鳳凰山的非傳統路線,畢竟鳳凰山算是我的主場,能夠深度一遊之,確實是振奮的。

十一時八吃畢早餐,便出發乘車去大嶼山昂坪,前往東涌的車程順利,約十二時七便抵達東涌,但隨即來的 23 巴士頂閘飛站,趕時間下只好出動絕技 — 乘 11 巴士到達深屈道口,再轉乘 23,終於在一時五到達昂坪。
是天的昂坪比想像中較多人,昂坪的主角固然是天壇大佛,不過大佛現正進行大修,大佛的整個模樣都被鐵架包圍,然而登上大佛之樓梯則仍然開放,讓市民可近距離觀賞鐵架。
穿過昂坪廣場,此時已可遠望到是天行程第一部分之路線 — 倒腕上石河及鳳尾脊,但最為吸睛的非倒腕崖莫屬。

要登上鳳尾脊,必然先經過倒腕上石河,而登上倒腕上石河的方法有不止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是從心經簡林對開的「鳳凰觀日」牌坊旁之隱徑上走,另也可從昂坪營地取道上走,兩者會在中段匯合,
另一途徑是先沿鳳徑段三逆走一小段,由於三道石河不相連,此時留意左方隱徑,先接上倒腕下石河,再過倒腕中石河,然後沿倒腕崖底之繞道上走繞過崖邊一小段,再下降接回倒腕上石河,不過後者難道明顯比前者高,而且迷徑較迷,由於倒腕崖為恃勢凌人的險壁,史上曾發生過行山友踏錯位失足斷魂之事件,因此是次不考慮此走線。

穿過「鳳凰觀日」牌坊旁的雕象,踏上樹林裡之小徑,浮沙頗多,斜度也不低,一開始已經要手足並用借力,
一直上走,不時能回望昂坪以至是南大嶼全景,此時會留意到距離心經簡林越來越遠了,但同一時間又會發現越來越接近上方之倒腕崖,沿途也見到星遊人。
由於此條小徑不用途徑倒腕下、中石河,因此走了一段時間,發現面前的路由浮沙路變成巨石路時,意味著已不知不覺走進了倒腕上石河。
此時亦會留意到有分岔路口,靠左能進入北巖棧道,經過旄盔石、品字天窗石、滴水岩及一樹洞到達羅漢塔,此段路我曾在兩年多前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616900548406041),
是天則靠右直上,沿石河上走一段,石河尚算堅固,難度未至於太高,同時留意絲帶適時離開石河,進入倒腕崖頂時林裡。

入林後,巨石路又換成了浮沙踤石路,斜度卻並沒有減少,上走一段後迎來鳳尾脊最難的一個位置,是一道近十米之石壁,手腳位亦不多,幸而有大量樹幹作借力,因此難度大大降低,過了這關後,便可鬆一口氣。
之後的路段也是要不停的手足並用,間中會有數處需動腦筋找方法上升,絕非輕鬆之路,直至接近海拔八百米時方開始出來,迎來開揚之景,再次回望昂坪,同樣是剛才的一片景觀,只不過所有景物都變得更細小。

一路沿鳳尾脊上走,不時見到富有經騟之行山人士朝反方向下山,不過是天晴朗兼乾燥,沿此下山也未至於太危險,若是大霧天氣就不太適宜了。
鳳尾脊之終點是凰峰山頂,此時竟見有近廿名遊人在凰峰上,比想像中多,因為我過往多次來到這裡,也不覺凰峰是遊人聚集之地。
此時已為三時一,草草打個卡後便下降鳳凰門,再上登鳳頂,原來凰頂過鳳頂那段路也不容易,有兩個高位需要靠坐著把身軀推上去。
來到鳳頂,人流固然比凰峰更為明顯,只好又草草打個卡後便下山去,沿鳳徑段三逆走一段至南天門,抵達時已為三時七,此時正式踏入行程下半場。

南天門頂下降南天門底一段之視覺效果極為震憾,會讓人錯覺很陡峭,但其實落腳位充足,斜度又不算太高,沿浮沙踤石路下降不一會便到底。
到底後,右轉進入南茶棧道,此脊故名思義是連接南天門與茶壺咀脊之山徑,其難度不高,只是中段需橫過些石河,沿途遊人亦不少,相比鳳尾脊更為熱鬧。
約半小時候便抵達茶壺咀脊之入口,是天不走其中,而反方向轉上走接入南巖棧道,亦即開始踏入鳳冠南巖範圍。
鳳冠南巖位於鳳凰山南部橫跨約海拔七百米高度的山坡,為峽谷險地之所在處,相比鳳冠北巖,南巖之景明顯來得吸引及多樣化。

先來一段急升,不一會便到達天窗石所在位置。天窗石是岩石堆之間的一個天然長方形罅隙,大小有如一扇窗,兩邊互通,沿罅隙穿過另一面則可遠觀震憾的積木崖,
崖上裂縫有橫有直的,形成很多大小不一的長形石柱,就如積木一樣,可遠觀欣賞但難以攀上其上。
在天窗石打個卡後,沿背面之崎嶇小徑下降,再接入迷糊之隱徑,此段正是個人認為南巖棧道最難的一個位置,皆因有一處有一個高三米的石壁,但卻沒有任何踏腳位,僅有前方一棵樹借力,幸而我是下降,若是上登相信就極為困難,同時這一小段是僅有舊標,沒有新路標的。
後來翻查發現,原來新路標是不會經此來往天窗石,而是從底部直走再沿偏東位置登上天窗石,我走過的那個難位其實不是必經之路。

過了天窗石,下降一大段後來到天窗峽,此處也是天窗石河之所在地,是天不往上打探,橫過石河續走棧道便好。
沿路走一會,又來到另一道石河,此則為鳳塘石澗之所在地,若沿此石河上升則可抵達擎天峽,旁邊有一塊名為「錦鼠觀天」之巨壁,但要靠近則需一定技術。
是天又略過不探擎天峽,橫過石河後沿棧道開始急升一段,難度不算高,好不容易再次出林,來到開揚之地,此為鼠尾石室,向東望可見剛才走過的天窗石,遠看剛才的數名遊人還在,此時才發現原來不知不覺便走了這麼遠。

續前行,不一會來到一線天所在地,為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窄石縫,而石縫旁那巨大石塊,便是陸上破邊洲,其旁邊為卡通鼠石。
小心穿過一線天,到達另一端後接上小徑續走,若回頭看則見刀片石,而此時亦開始見到狗牙嶺及閰王壁上之行山人士,人流也不少。
續前行,開始接近不遠處之小鳥回頭石,原則上乃南巖棧道之終點,但在此前還需先上走一段極陡之泥坡路來到鳯喙台,此亦是南巖棧道另一驚險之處。
鳯喙台台面廣闊,適宜站在其上賞景,不過是天時間緊迫,沒有站在其上賞景,而且更沒有續走往小鳥回頭石,而是沿右方踏草而上,直接剷上斬柴坳,到達時為五時八。

回到鳳徑段三,此後路段再次回復輕鬆,先一口氣衝上鳳頂,為是天第二度攻頂。
本打算在鳳頂賞日落,其實在我攻頂後,日落鹹蛋黃仍十分清晰,不過在六時一,卻突然飄來一些雲霧,日落之景頓時失色不少,連鹹蛋黃消失的一瞬間也得在雲霧中隱約觀察。
既然雲霧來了,而且風勢亦大增,決定不在山頂久留,日落後五分鐘左右便開始下山往伯公坳,好處時連頭燈也不用開,一直下降至牛塘山附近才開始入暮,
亮起手機照明,再續下降,不知為何是次見到特別多老鼠,一直下抵伯公坳時為七時正,等了五分鐘後有車來,乘車回東涌市中心,結束是天刺激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30 午後 靈會山-牙鷹山-石仔埗日落-虎山 之旅

2021.01.30
午後 靈會山-牙鷹山-石仔埗日落-虎山 之旅


龍仔巴士站 (大澳道) (起) > 羗山郊野公園管理站/牛過田 (羗山引水道) > (古道捷徑往) 龍仔悟園 > 萬丈布 > 羗山郊遊徑 (C1310-C1308 標距柱) (經流動電話基站) > 鳳徑段五 L041 標距柱 > 靈會山 > 分水坳 > 萬丈布石澗下游 > 牙鷹山 (三角網測站) > (原路折返鳳七替代路段) > 大澳觀景台 > 牙鷹角 > 番鬼塘 > 大澳海濱長廊 > 大澳巴士總站 > 大澳大涌行人橋 > 石仔埗街 (經半路棚及石仔埗) > 大澳文物酒店 > 大澳公眾碼頭 (舊碼頭) > (原路折返) 石仔埗街 (近大澳花園) >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 > 虎山 (三角網測站) >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 > 石仔埗街 (經半路棚) > 大澳大涌行人橋 > 大澳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2:18p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偏東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6-20°C (天文台) / 17-3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33KM (74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番鬼塘)

--
行程概況:
大澳道 >--(時長 36min,路長 2.18KM,攀升 118M)--> 龍仔悟園 >--(時長 49min,路長 3.08KM,攀升 312M)--> 靈會山 >--(時長 51min,路長 3.54KM,攀升 185M)-->
牙鷹山 >--(時長 4min,路長 0.21KM,攀升 0M)--> 鳳徑段七替代路段路口 >--(時長 22min,路長 1.73KM,攀升 18M)--> 牙鷹角 >--(時長 20min,路長 2.50KM,攀升 24M)-->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5min,路長 1.56KM,攀升 7M)--> 大澳公眾碼頭 >--(時長 14min,路長 1.01KM,攀升 71M)-->
虎山 >--(時長 16min,路長 1.32KM,攀升 2M)--> 大澳巴士總站

-
話說一星期多前換了主力手機,上周又收到網購之大容量電池套,兩者成一重量級「核電磚頭」(355gram),是我目前用過最重的手機。
對於重度拍攝的遠足者,手機電池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但到底這套過萬 mAh 的「磚頭」好不好用呢?是天一於測試一下吧!
是天一臨又將近一個月沒到訪過之大嶼山,而且深入嶼西,隨意走一些群西主要山峰,一破昔日走嶼西通往按序沿遠足徑走之原則。
先後登上靈會山、牙鷹山之山頂,轉眼到了黃昏時候,天色太好,當然飛快衝下去牙鷹角,再急步經大澳大涌、半路棚及石仔埗來到大澳文物酒店對開之舊碼頭賞日落,
日落後趁尚未入黑,加料蒹登虎山賞晚霞作結。

十二時七左右吃畢午餐,隨即乘車去大澳,車程順利下,二時三左右抵達龍仔巴士站。
羗山引水道亦為羗山郊遊徑之一部分,入口處便見兩頭黃牛,旁邊有一些村民信箱 (包括牛過田及慈興禪寺等信箱),對上一次來此引水道,已是剛好三年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36296096466487)。
沿引水道直走,不一會見到羗山郊野公園管理站,再走一會便來到牛過田,其中西來意苑原為一佛殿,但近年卻積極申請更改成為骨灰龕,入口通道掛了三根鐵鏈,又寫上有惡狗。
續前行,沿途有零星遊人及單車友,不一會到達一水務設施入口,此亦為通往龍仔悟園之捷徑,若不走此捷徑,可續沿引水道走至近盡頭,再駁上寬闊鄉村車輛通道上走也可,那是羗山郊遊徑之正規路段。

沿捷徑上走,路況甚佳,沿途為破舊柏油路,有數張殘破椅子,林木完不不密,雖有塌樹痕跡但也全部鋸掉,可見此曾為來往龍仔之主要古道,現在鄉村車輛流行之下,相信龍仔悟園之園丁應該是駕車上來吧。
古道之出口位處龍仔悟園之堤壩末端,不過悟園近數年已再沒有開放,此時在堤壩見到有兩人在賞景,而我穿過堤壖接回鳳徑段六/羗山郊遊徑,再朝萬丈布上走。]
到達萬丈布,此時決定續沿羗山郊遊徑上走,經過中國移動流動電話基站 (334M 山頭),再續走一會,前後十餘分鐘便抵達鳳徑段五 L041 標距柱,
然後再 U-turn 接上鳳徑段五登上靈會山,沿途見到有一些單車友,亦見有小量芒草剩下來,一直上走,到達靈會山山頂時已為三時八。

靈會山高 490M,對上一次來訪已是一年多前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399066233522798)。
是天天晴朗兼能見度尚算高,站在靈會山上,幾乎嶼西全景皆清晰可見,就連大小鴉洲、桂山島等也隱若可見,當然少不了大嶼山之地標 — 鳳凰山山頂之 M 額。
此時山頂上有數名遊人,而我賞景近十五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先降至分水坳,再接上鳳徑段七替代路段下降,淦途的泥沼位難得全乾涸,與近月乾旱有關係。

下抵萬丈布石澗下游,迥橋後再上走一小段之路口,左轉走向牙鷹山腰,一直再走近十分鐘,便能見到有隱徑上登牙鷹山山頂,其實也不算隱徑,近年路已變寬了。
是天決定沿此小徑兼小徑尚算清晰,慢登約八分鐘便到山頂之三角網測站,此時為四時九。

牙鷹山高 373M,於去年夏季曾到訪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14653735297375)。
山頂景觀同樣甚為開揚,能賞到一整個嶼西,年前設有的土木工程拓展署雨量計,如今卻消失了,估計為兩年半前拆除的。
在山頂逗留了近十五分鐘後,突意識到原來已五時正了,由於是天日落時間為六時二,在此美好天色下當然不能浪費掉賞日落之機會,但又沒可能在牙鷹山上逗留一個多小時等候日落吧,於是決定快走至能直視之大嶼石仔埗一帶賞日落。

原路折返牙鷹山山頂,並用了四分鐘極速下降返抵主徑,再續下山去,本以為目測離石埗仔很近,可輕鬆在一小時內到達,怎料走至大嶼觀景台時已不見了十五分鐘,
再急步下降至牙鷹角時更已將近五時半,時間比想像中更為緊迫,只好在接下來的一段柏油路上半行半跑,沿路有不少人流,終成功在五時八到達番鬼塘,及於五時十到達大澳大涌,
途經大澳海濱長廊時已開始賞到日落的鹹蛋黃,要不是執著於大澳最西端之日落,其實大可逗留在海濱長廊觀看日落。

沿石仔埗街直走,或因時候不早,沿途未算很擠迫,一直走至盡頭便是大澳文物酒店,其前身為大澳警署,酒店設置了香港稍為罕見之斜行電梯。
石仔埗街之盡頭為大澳公眾碼頭,亦稱作舊碼頭,此乃觀賞日落之一個大好勝地,不單容易到達,向西之景觀更是全無遮擋,是天更覺得日落的鹹蛋黃相比以往看的更加大。
我曾在 2016 年 12 月跟隨社區中心的玩伴來過這裡賞日落,記得那次難得遇上完美日落,事隔四年後,有幸在同一地點再次遇上完美日落,實為難得。
將近到達六時二,日落的鹹蛋黃已消失在遠方海平面之上,為此天寫下一美好結幕。
但行程尚未結束,是天壓軸之加料遊就是登上大澳虎山,虎山僅高 75M,要上登不難,沿石仔埗街折返至大澳花園附近,走向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留意這處有一頭狗。
再沿柏油級上走,穿過一大片被燒過之墓地後,便來到虎山的三角網測站,此時仍有一些遊人在山頂遊玩。

在虎山上停留了近十五分鐘,目睹著天色轉暗,再入薄暮,亦看著大澳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一帶之燈火越點越亮。
入黑後便沿路下山,又經過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對外之休憩平地,那頭狗還未走,幸而沒吠。
之後沿石仔埗街一直走回大澳巴士總站,沿途仍見小量遊人,亦有店鋪仍在營業。
到達巴士總站時已為七時正,剛好趕上了即班巴士 (僅餘數個座位),登車後更隨即開車,因此能在七時九返抵東涌市中心,吃點東西後再乘車回新界,結束是天輕鬆之嶼西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24 劏青蛙 (港島域多利道日落觀瀾亭-石澳及大頭洲) 之旅

2021.01.24
劏青蛙 (港島域多利道日落觀瀾亭-石澳及大頭洲) 之旅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域多利道) (起) > 日落觀瀾亭 > (原路折返)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 摩星嶺徑 > 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 (摩星嶺食水配水庫) > 摩星嶺道 > 薄扶林道遊樂場 (薄扶林道) > 錦棠小築 > 碧珊徑 > 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 > 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 龍虎山健身徑 > 克頓道 > 西高郊遊區 (臨時) (西高峽) > 夏力道 (爐峰自然步道途/晨運徑) (經盧吉飛瀑) > 山頂廣場/山頂凌霄閣 (爐峰峽) > 芬梨道 > 芬梨徑 > 種植道 > 白加道纜車站 > 白加道 (經白加道食水配水庫) > 馬己仙峽 (山頂道) > 甘道 > 灣仔峽公園 (灣仔峽) > 布力徑 (經中峽)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 (大潭水塘道/東區自然步道) 陽明山莊 > 大潭管理站 > 「B 1315」 涼亭 > 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 (港島徑段六/大潭水務文物徑) > 柏架山道 > 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 (捷徑往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大潭峽 (大潭道/石澳道) > 大潭峽懲教所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 大浪灣村 > 大浪灣道 > 高爾夫球場 (石澳道) > 石澳村 (石澳村路) > 石澳山仔 (石澳山仔路) > 「藍橋」/「情人橋」 (石澳海角郊遊區) > 大頭洲 (56M 山頭/涼亭/水務設施) > (原路折返) 石澳村 > 石澳巴士總站 (石澳道) (終)

出發時間:12:44p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7-19°C (天文台) / 16-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4.90KM (93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 >--(時長 6min,路長 0.22KM,攀升 0M)--> 日落觀瀾亭 >--(時長 1hr 33min,路長 5.35KM,攀升 460M)-->
爐峰峽 (山頂廣場) >--(時長 1hr 5min,路長 6.05KM,攀升 87M)--> 黃泥涌峽 >--(時長 1hr 14min,路長 5.18KM,攀升 192M)-->
大潭峽 >--(時長 41min,路長 3.24KM,攀升 44M)--> 大浪灣村 >--(時長 32min,路長 2.64KM,攀升 51M)-->
「藍橋」 (石澳海角郊遊區) >--(時長 15min,路長 0.60KM,攀升 51M)--> 大頭洲 (盡頭水務設施) >--(時長 19min,路長 1.36KM,攀升 46M)--> 石澳巴士總站

-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是天早上轉為多雲,高地有霧,加上風勢增大,實在不宜走高山路線,想了一想,倒不如一玩最近大熱之「劏青蛙」!
劏青蛙意即於形狀像一個青蛙之港島版圖上走出一條平分軌跡,但實際走法也有數個版本,是次選擇由港島幾近最西處之日落觀瀾亭走至東面之石澳,並順道加遊大頭洲,
嚴格上大頭洲並不屬於港島本體之一部分,不過其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而且亦被康文署列入石澳海角郊遊區範圍,因此是次酌情將其一併視作港島之一部分。
其實港島的最東面應該是鶴咀,但因考慮鶴咀村一帶惡狗太多,不太敢在傍晚時分走過,因此決定退而求其次,以石澳為終點。

十一時半吃畢早餐,隨即出發乘車至港島域多利道,先乘巴士至中環,在皇后像廣場一帶見到海量外籍人士聚集,熱鬧程度遠超所想。
之後轉乘港鐵至堅尼地城站,再轉乘 58 小巴至域多利道,幸而剛好不用等車,十二時八便抵達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摩星嶺巴士站 (域多利道)。
這個「芝加哥」固然不是美國的芝加哥,不過其實也有點關係,因芝加哥大學布思商學院(Chicago Booth,在 2013 年獲港府批准將俗稱「白屋」的摩星嶺前香港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改建成現今之永久校舍。
校園之中庭是開放予公眾參觀,景觀也甚為開揚,能飽覧硫磺海峽、南丫島、交椅洲等一帶海域,相信為觀賞日落之良好位置。

參觀過校園後,便沿柏油級下降至海平面之日落觀瀾亭,因日落觀瀾亭幾乎是港島最西面之角落,既然玩得劏青蛙,也不差在下降至此起程。
日落觀瀾亭位於域多利道、摩星嶺山腳海邊,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銀禧炮台遺址,於 2004 年改建為觀景亭,故名思義,為觀賞日落之美好地點,
是天則見數名釣魚友,而此時竟然出太陽,實為意料之外。

在涼亭打個卡後,便正式起行,沿柏油級折返域多利道,隨即踏上摩星嶺徑,初段容許汽車駛上位處山腰之住宅,中段開始屬水務署範圍,禁止車輛駛入。
走至摩星嶺徑之最高點時可見摩星嶺食水配水庫,其上蓋於 2013 年建成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提供草坪予公眾竭腳,算是香港境內罕見之安排。
是天順道內進參觀一下,或因位處偏僻,環境清幽,人流不算太多,實為休閒之好地方。

續沿摩星嶺徑下走至盡頭,接上摩星嶺道,沿途皆是高尚住宅,一直走,過架空橋後接上薄扶林道,沿路下降一小段,再右轉入內街,經過車房後見有一柏油級,此乃通往錦棠小築之捷徑。
上走至錦棠小築沿途見一個建築工地,可見平日不太適宜走。接回車路後左轉,不久見到一泥徑入口,此乃通往碧珊徑之路,在溪旁之大路上走不一會接上碧珊徑,沿途鋪有大量柏油路段。
右轉直走,一會後轉上龍虎山郊野公園 1 號種植場,此時見到一名外籍人士在做運動,續上登,一會後駁上車路,隨即又接上泥徑,上走至龍虎山郊野公園燒烤區 1 號場 (松林廢堡歷史徑),
及後右轉並沿龍虎山健身徑上走至克頓道,此段路剛在一年前到訪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82919501804135),是天沿途人流甚多。

抵達克頓道後,上走至西高峽,再沿夏力道走至爐峰峽,沿途人潮如鯽,亦相信為是天最多人之一段路。
到達爐峰峽時為二時四,就此已完成劏青蛙之五分一路段,這正正是劏青蛙中最吃力兼最易迷路的一段,此後的路段相對輕鬆得多。
在人來人往之山頂廣場中也迎合一下打個卡,之後便沿芬梨道走,不一會接上芬梨徑,此時留意到天上再次轉為多雲,而且風勢明顯。
下降至種植道時左轉至白加道纜車橋底,此時剛巧有一輛纜車從山頂總站開出,亦因此難得見到真纜車之一面,
白加道纜車站呈開放式設計,是天見有不少人在聚集,不過纜車由山頂開出時已頂閘,中途站理所當然不會停靠。

拍照過後,便沿白加道朝東直走,沿途皆是高尚住宅,部分更是政府高官之所在地,保安亦甚為嚴密。
白加道盡頭能接上山頂道,下降一小段至馬己仙峽,此時右轉入甘道,沿迂迴之車路下降至灣仔峽,沿途又有地盤。
是天灣仔峽人流沒想像中之多,到達時剛好為三時,隨即接上布力徑走向黃泥涌峽。
布力徑我可走得多,皆因後段為港島徑段四之一部分,但說到一整段布力徑走,則是第一次,原來路途沒想像中長,在急步下,是天僅用約半小時便走畢。
布力徑橫過金馬侖山及聶高信山山腰,是天一心想專注於劏青蛙,故此沒有加遊任何額外玩意。

下抵黃泥涌峽時為三時七,隨即踏上大潭水塘道,上走至陽明山莊,再踏進大潭郊野公園範圍,沿途例牌見到不少遊人,而我則邊走邊吃自攜牛油餅。
一直走至大潭上水塘,繞至主壩,再接上港島徑段六,沿柏架山道逆走一小段,並在分岔路口處靠右轉入港島林道 - 美景路段 (柏架山上引水道)。
美景一詞取自葡萄牙文「Boa Vista」,其意原為好風景,但不知為何以此為名之山峰,其中文名字後被取為「野豬徑」,不過林道命名則依譯意,可見有所分歧。
此林道是沿引水道平行而建,沿途景觀尚算開揚,有一些架空電塔建在旁,一路走著亦見零星遊人。
走至將近後段,開始上斜時留意左方有一斜坡維修樓梯,走上去能接上一道小徑,此乃捷徑,能直接駁上引水道之頂端而無需繞道。

接回引水道口,便找路下降大潭峽,此前我都是取石砌之明顯大路下降大潭道,不過因小徑出口與大潭峽有一段距離,需沿極危險狹窄之車路走一大段方能抵達大潭峽。
是天試走旁邊之小徑直接下降至大潭峽,沿途路況良好,斜度亦不算高,若早知如此,我或會考慮以此小徑取道大路。
沿小徑下走至盡頭接上斜坡維修通道,沿路下抵一所荒廢之破爛房舍,再下抵大潭道,並轉入石澳道,此時為四時十,在歌連臣角巴士站見到甚多人在等車。

而我則隨即迎接劏青蛙之最後部分,先上走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沿途見不少遊人,應是走完龍脊而來的,沿林道走至盡頭來到馬塘坳,並沿港島徑泥徑下降大浪灣,
沿途竟見數群年輕人,比想像中熱鬧,一直走至五時半抵達大浪灣村,由於大浪灣泳灘已關閉,是天所見之大浪灣極為冷清,主要剩下村民留守,另加士多裡一些顧客。
而大浪灣亦是我自 2019 年 1 月「逆の女」越野跑比賽後便再沒有來過的一個地方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2281726201253),是次重遊可回憶滿溢。

踏上大浪灣道,沿車路走至石澳道,再走進石澳,沿途好一大段皆在高爾夫球場外圍走著。
約五時十抵達到達石澳,此時左轉入石澳村,再上升一小段走至石澳山仔,此後會見到前路被圍封,此正正是前往「藍橋」之路向,小心翼翼地跨過圍欄便會找到路向。
石澳「藍橋」又稱「情人橋」,連接石澳山仔 (香港島) 及大頭洲,據官方所稱,由於粉藍色橋身予人浪漫之感覺,加上橋的闊度只可讓兩人並肩同行,因此被稱為「情人橋」,並吸引不少情侶前來拍照。
舊的「藍橋」曾在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期間被破壞,政府於去年三月刊憲重建,至本月較早時候剛好完工,因此是天算是極有幸地在白撞下遇上「藍橋」重光之日。

縱然此時已為六時正,將近日落,但仍見大量遊人聚集在橋上。橫過「藍橋」來到大頭洲,話說香港境內另有一個同名的小島,位處西貢糧船灣一帶。
大頭洲上建有柏油山徑,沿徑上走,風景開揚,可不時回望石澳一帶,一直上走至大頭洲 56M 山頭,山上設有一個舊式標高柱,另一邊有一涼亭,此時見有一群外籍女士在遊玩。
賞過景後續往前走,不一會抵達柏油徑之盡頭,此乃水務設施之地,同時可見到大量別具特色之花崗岩,甚為狀觀,亦有兩名年輕人。
在大頭洲之海角上,可遠望鶴咀,見到不時傳來三下白色閃光的,正正是香港歷史最久之德忌立角燈塔,而另一方向則見黑頭角燈塔。

在此逗留一會,天色漸暗,約六時半起行回程,沿路折返石澳村,再走至巴士站時為六時十,留意到泳灘雖已關閉,但周遭的街頭小吃店則仍極熱鬧。
不一會後登車離開,為是天「劏青蛙」的有趣行程劃上完滿句號。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23 午後 麥徑段四、565 山頭及大老山日落 之旅

2021.01.23
午後 麥徑段四、565 山頭及大老山日落 之旅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起)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 彎曲山腰 > 昂平 (營地 > 昂平 (營地/觀景台) > 茅坪坳 > 茅坪巨藤 (五聯達學校遺址) > 打瀉油坳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 大老坳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565M 山頭 (日落拍照位置) > 大老山 (山頂氣象站閘口) > 扎山道觀景台 > 涼亭 (扎山道) > 東九龍分科診療所/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平定道) > 斧山道、鳳德道及上元街 > 港鐵鑽石山站 (終)

出發時間:1:58pm
天氣:天晴 有煙霞 吹北至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8-21°C (天文台) / 17-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07KM (106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水浪窩巴士站 >--(時長 6min,路長 0.32KM,攀升 7M)--> 水浪窩公廁 >--(時長 37min,路長 2.87KM,攀升 200M)--> 黃竹洋 >--(時長 38min,路長 1.90KM,攀升 341M)-->
馬鞍坳 >--(時長 32min,路長 2.35KM,攀升 31M)--> 昂平高原 >--(時長 16min,路長 1.35KM,攀升 13M)--> 茅坪坳 >--(時長 24min,路長 1.58KM,攀升 180M)-->
打瀉油坳 >--(時長 34min,路長 2.66KM,攀升 115M)--> 基維爾營地 >--(時長 14min,路長 1.08KM,攀升 104M)--> 飛鵝山觀景台 >--(路長 0.75KM,攀升 52M)-->
大老山山頂 >--(時長 12min,路長 0.70KM,攀升 3M)--> 扎山道觀景台 >--(時長 24min,路長 2.30KM,攀升 0M)--> 扎山道涼亭 >--(時長 14min,路長 1.00KM,攀升 4M)-->
東九龍分科診療所 >--(時長 9min,路長 0.80KM,攀升 2M)--> 港鐵鑽石山站

-
是周難得終於回暖,本是值得開心的,不過是天煙霞有點大,因此不太適合走一些以觀景為主之路線。
反正最近購買了一部二手安卓手機打算做主力機,因此是天就一走相對輕鬆但沿途有流動網終盲點之麥徑段四,以測試新手機之接收及拍攝能力吧。
前半段人流極多,在昂平高原更見人流如鯽,但過了茅坪坳後人流漸減,一直過基維爾營地後至大老坳時又再次見到人龍及車龍,上走至 565M 山頭觀賞日落煙燻蛋,再過對面大老山山頂後沿扎山道及柏油級下降鑽石山完程。

一時四吃畢午餐,隨即出發乘車至水浪窩,車程順利下,二時前抵達水浪窩,西沙路沿途見到有運輸署新裝設之燈柱監控設備,步行數分鐘至公廁疏洗後便正式起行。
踏上麥徑,沿泥徑走一小段至企嶺下林道,沿林道上走至最高點後下降並步入林中,沿途遊人不少,至黃竹洋村口附近開始拾級登上馬鞍坳。
是天下午天色明朗,風勢微弱,天氣也有點熱,上走至馬鞍坳也不算很輕鬆,而且沿途經常需超前其他遊人,蠻費心神。

由麥四入口起計走了七十五分鐘便來到馬鞍坳,頓時鬆一口氣,隨即續走往彎曲山腰,本來這是一個打卡勝地,但因是天能見度奇低,尤其向沙田那邊幾乎全為模糊一片,一整個大帽山更是「消失」了,
因此也沒意慾逗留賞景,草草拍照幾張便續下降至昂平,沿途也是遊人甚多,算是我在此遇過最多人的其中一次。
到達昂平,先走進營地看看,營地因疫情關係已圍封,本以為能在此得到一時之清靜,怎料竟然有近十名遊人在附近閒談,意慾立即大減。

回到昂平高原,走進觀景台看看景,望向東面之能見度相對較高,最少能見到東壩,但都是因遊人太多,沒有久留之意慾,草草拍照數張試試新手機後便離去。
續沿麥四走,下降茅坪坳沿途終能享受丁點清靜,下抵茅坪坳時將近四時半,循例走進林中看看巨藤,想不到連昔日鮮為人知的巨藤位置也滿佈遊人。
離開巨藤,接回麥四上走至打瀉油坳,此後人流驟減,走上來也輕鬆不少,沿途亦見一些跑山友。
過打瀉油坳後下降至石芽背附近,沿途見到去年中泥石流附近之登黃牛山小徑竟然變得闊落了不少,但該小徑斜度相當高,難度也不少,我至今也未嘗走過。

過尖尾峰腰後上走至基維爾營地,到達時已為五時五,由於是天目標是觀看日落,因此加快步伐續走經大老坳接上飛鵝山道,在飛鵝山觀景台始見日落的煙燻蛋,當然少不了是人潮。
續上走一小段,留意右方有小徑上走至 565M 山頭,此乃著名之日落位置,或因是天煙霞太大,遊人竟然比我想像中少,到達時約為五時九,距離日落本來尚餘廿分鐘左右,
但因是天煙霞之關係,煙燻蛋不一會後便消失在半空中,但起碼也賞到日落,算是圓滿的一天了。

賞過日落後離開 565M 山頭,順道一攻對面之大老山山頂,是天竟見有一群人在大老山近頂樓梯口處放置了大量氣球裝飾,原來是一對新人拍攝結婚照片!
登上大老山山頂,是天風勢微弱,逗留三數分鐘便沿原路下降,經捷徑下抵飛鵝山道,再走至扎山道觀景台,此時已為六時五,將近入薄暮,
於是決定取最快的一條撤退之路,就是沿甚為車多之扎山道小心翼翼下走近廿五分鐘,至倚天脊入口附近之涼亭,再接上晨運柏油梯級下走至東九龍分科診療所,沿途竟見兩人在夜行下山。
由扎山道觀景台下降至東九龍分科診療所僅用了四十分鐘,比想像中快一點,及後再多走九分鐘便到達港鐵鑽石山站,順道走進荷里活廣場一賞甚為吸晴之春節展覽品,為是天輕鬆之行作結。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17 荃灣至粉嶺 (經城門水塘-大埔-沙螺洞-鶴藪水塘-流水響水塘-九龍坑) 之旅

2021.01.17
荃灣至粉嶺 (經城門水塘-大埔-沙螺洞-鶴藪水塘-流水響水塘-九龍坑)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郊遊地點十四號場 > 城門緩跑徑 (衛徑段七) > 未啟用的新建小徑 (觀景台脊) > 255M 山頭 (新建涼亭) > 城門水塘觀景台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 > 半閒亭 > 半閒亭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 石頭角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元墩下 (碗窰路) > 新屋家、下碗窰 (碗窰路) > 達運道 > 港鐵大埔墟站 > 南運路、寶湖道、完善公園、完善路及汀角路 > 鳳園遊樂場 (汀角路) > 下坑配水庫 (沙螺洞路) > 沙螺洞張屋 > 鶴藪水塘家樂徑 > 鶴藪水塘路口 > 石坳山腰 (衛徑段九) > 流水響郊遊徑 > 流水響水塘主壩 > 流水橋 > 落羽松紅葉林 > (沿路折返) 流水橋 > 龍山橋 > 流水響營地 (流水響郊遊徑) > 桔仔山坳 (九龍坑山舊軍車路) > 九龍坑橋頭 (山記士多/大窩東支路) > (橫過天橋) > 大埔區單車主幹綫 (近塘坑) > 一鳴路公園 > 黃崗山村口 > 粉嶺中心 (新運路) (終)

出發時間:12:10pm
天氣:大致天晴及乾燥 有煙霞 吹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5-21°C (天文台) / 15-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9.03KM (102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惡狗 (沙螺洞路入口)

--
行程概況:
荃灣和宜合道 >--(時長 15min,路長 1.03KM,攀升 130M)--> 城門燒烤區 >--(時長 41min,路長 3.23KM,攀升 72M)-->  觀景台脊入口 >--(時長 20min,路長 0.68KM,攀升 102M)-->
郊遊地點十三號場 >--(時長 48min,路長 3.75KM,攀升 212M)--> 鉛礦坳 >--(時長 22min,路長 1.70KM,攀升 8M)--> 碗窰路 >--(時長 35min,路長 2.75KM,攀升 4M)-->
港鐵大埔墟站 >--(時長 35min,路長 2.95KM,攀升 28M)--> 沙螺洞路入口 >--(時長 57min,路長 4.40KM,攀升 214M)-->
鶴藪水塘路口  ->--(時長 30min,路長 2.03KM,攀升 143M)--> 流水響水塘 >--(時長 34min,路長 2.87KM,攀升 63M)--> 九龍坑 >--(時長 34min,路長 2.68KM,攀升 31M)--> 粉嶺中心

-
受東季季候風影響,是天風勢依然強勁,實在不太適合登高山,因此連續第二個星期天沒有去大嶼山,改為在新界中部及東北部走一些地勢較低也較少到訪之地。
由城門水塘出發,先一訪年前造之觀景台脊,發現路徑至今仍未開放,但卻建成了一個新涼亭,然後再經河背及石頭角走至鉛礦坳,再下降至大埔墟站。
穿過繁華的鬧市,走至沙螺洞路,沿路上走至沙螺洞再過鶴藪灌溉水塘,隨即再接衛徑翻過石坳山腰以前往近期大熱的流水響灌溉水塘,以趁一下熱鬧。
賞過落羽松紅葉後,當然不會與眾遊人去輪小巴離開吧,取道流水響郊遊徑上走至桔仔山坳,再沿舊軍車路下降九龍坑,此時天色開始轉暗,見時間尚早,索性步行至粉嶺完程。

十一時八吃畢早餐,隨即出發乘車至荃灣和宜合道,半小時後到達起步點。
同樣取城門下村之捷徑上走至城門燒烤區,此時已見到人流甚多,亦同樣見到雪糕車,沿路走至主壩,再沿畔塘徑走至郊遊地點十四號場。
及後離開車路,接衛徑段七 (或稱城門緩跑徑) 走一小段,直至見到觀曩台脊之入口。

觀景台脊的大路是近年才開闢的,由 W075 標距柱附近開始,途徑 255M 山頭,一直至郊遊地點十三號場為止,沿途有大量植被被移除,因此景觀開揚。
是天所見,255M 山頭上已新增一個木涼亭,不過此款新式涼亭相比舊式漁記木亭佔地較少,相信不太適合作避雨之用。
本來此為賞景之好地方,但無奈是天煙霞甚為嚴重,眼前之景象一切變得模糊,而沿途難得沒見遊人,看來知道此小徑之人仍沒有很多。

續沿觀景台脊上走,盡頭接上郊遊地點十三號場,亦即城門水塘觀景台,不過是天發現觀景台導賞設施被一整個移除掉,暫未知原因。
逗留了數分鐘後離開,接回畔塘徑再一直下走向河背,沿途經過見到半閒亭復修已完成並重開,新涼亭外觀吸引,更罕見地設有對聯。
續前走,經過郊遊地點七號場,見到三頭牛,之後接上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一直上走至鉛礦坳,營地已重開,到達公廁時除了見大量遊人外,也見到有一群牛吃草。

之後沿小徑下降至碗窰,此段路略為崎嶇,加上沿途遊人眾多,需小心下走及超前,約廿二分鐘便下抵碗窰路,再多走半小時左右至港鐵大埔墟站。
能夠在行山行程中段經迥鬧市,算是較不常見之經歷,既然途經港鐵站,當然就順手惠顧一下某包點店買個雞扎補給一下吧。
離開港鐵站,沿單車徑前走,經南運路、寶湖道、完善公園及完善路走至汀角路,此乃最直接之走線,不過仍然需走近三十五分鐘方抵達鳳園路口。

由汀角路上走至沙螺洞方法有兩,一是經鳳園上,二是直接沿沙螺洞路上走,前兩次來我都是經鳳園,是次就一嘗兒時走過的沙螺洞路前段吧。
怎料剛起步不久便見一汽車服務場,原來這裡有兩頭惡狗,幸而此時有其他遊人迎面而來,因此放膽走過,怎料我才剛與其一惡狗擦身而過後不久便聽見激烈的吠聲,兩狗互相和應,形勢緊張。
之後還有一車場,但這次沒見惡狗了,再後便是荒蕪境地了,不久見一個配水庫,再一直走,近十五分鐘見鳳園上山之路口,及後再前走,不一會見到一些農田,另有一停車場,此亦為車路盡頭。

接上泥徑,沿途不時見到環保團體設立之警告牌,警示附近一帶有監控設施,果然又真的見到一些鏡頭,真是比想像中嚴謹。
不一會到達沙螺洞張屋,此處痭破屋與閒置農田之融合,風光優美,不過是日村中異常清靜,亦卻不見有豆腐花售賣。
續沿泥徑走著,最終能抵達鶴藪灌溉水塘,原來由汀角路前往鶴藪灌溉水塘僅需不足一小時。
因時間所限,是天不踏足鶴藪灌溉水塘主壩之上,而是隨即駁上衛徑段九再次登上石坳山腰,沿途見漁記用大量枯枝封住了捷徑,用硬性手段強迫遊人走正路。

過石坳山腰沿途仍見零星遊人,後接上流水響郊遊徑下降至近期大熱之流水響灌溉水塘,到達時已為五時三,但仍見人潮如鯽。
對上一次前往這裡是去年七月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54291738000241),但當然就沒是次熱鬧。
先走至主壩賞一下景,一看便見對岸之一群呈赤紅色之落羽松,實為壯觀,當然也誘使我趕緊去近距離觀賞一番吧。
走至塘尾並橫流水橋,不一會便能近見落羽松,雖然人潮甚多,但仍被此獨得之紅針所吸引,意境優美,絕對是打卡勝地。

賞畢後離開時已為五時九,早就計劃要走至九龍坑,以免與遊人一同無了期地輪候小巴。
返回流水橋,再接上郊遊徑,穿過營地,十餘分鐘後輕鬆抵達桔仔山坳,再續沿舊軍車路走近廿分鐘便下抵九龍坑村,記得上次走至近小巴站時遇有惡狗,
是天再遊此地,卻沒有見到惡狗走出來了,仔細察看後發現上次的惡狗應該是由一開了閘的私人農地內走出來。

在九龍坑石刻打個卡後,剛好見小巴前來,但考慮到此時方為六時四,時候尚早,因此決定不登車,改以步行方式走至粉嶺。
過橋後接上單車徑,沿徑一直朝粉嶺方向步行,沿途不時見到東鐵綫列車疾速駛過,又見龍山隧道入口,實為過癮。
入薄暮後一直走著,所見單車友不算太多,後走至牽晴間,再接回粉嶺中心,此段又過了兩次橋,抵達後決定先吃點東西,於是就此結束是天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16 午後 下花山-石龍拱-上塘-礦場遺址-河背水塘 之旅

2021.01.16
午後 下花山-石龍拱-上塘-礦場遺址-河背水塘 之旅


荃灣中心小巴總站 (荃景圍) (起) > 荃景圍遊樂場 > 潭頂新村組合信箱 > 下花山引水道 > 墓地小徑 > 下花山 (三角網測站) > 元荃古道起點涼亭 > 石龍拱涼亭 > 石龍拱 (三角網測站/障礙物燈標) > 蓮花山公立學校 (遺址) > 上塘 (文苑/廢田) > 上塘/蓮花山礦場遺址 >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麥徑段九 近 M163 標距柱) > 大欖林道 - 河背水塘段 > 大欖越野單車徑 (河背段) > 河背水塘家樂徑 > 河背水塘 (主壩) > 河背營地 > 河背村 (經村公所) > 馬鞍崗村 (經村公所) > (捷徑往) 大欖隧道轉車站 (終) 

出發時間:2:36pm
天氣:大致天晴 吹東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18-21°C (天文台) / 16-2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3.04KM (68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荃灣中心 >--(時長 15min,路長 0.81KM,攀升 105M)--> 下花山引水道 >--(時長 21min,路長 0.82KM,攀升 174M)--> 下花山 >--(時長 26min,路長 1.58KM,攀升 206M)-->
石龍拱 >--(時長 11min,路長 0.6KM,攀升 3M)--> 元荃古道 C6104 標距柱 >--(時長 1hr 12min,路長 3.36KM,攀升 122M)-->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麥徑段九 近 M163 標距柱) >--(時長 11min,路長 0.89KM,攀升 32M)--> 大欖林道 - 河背水塘段入口 >--(時長 27min,路長 2.15KM,攀升 11M)-->
河背水塘 >--(時長 25min,路長 1.64KM,攀升 1M)--> 河背村 >--(時長 10min,路長 0.96KM,攀升 14M)--> 大欖隧道轉車站

-
又經過艱難的一星期,立了 N 多的 flags,從中發現有一些不失為可實現的理想,
這或許是這數年來其中一個最大的轉變,心知假如最後真的決定走這路,接下來的日子必定會比現在辛苦最少三倍,甚至可能連此網誌之詳盡帖文也未必有空發佈。
兒時所想的夢,究竟真的是未來該走的路嗎?趁是天天色明朗,一於重遊兒時其中一處常去之地 — 上、下花山一帶!
先後攻上下花山及石龍拱後,接著又一遊上塘廢田,又在好奇心驅使下試走礦場遺址崎嶇小徑,好不容易接回麥徑,趁天還未黑下抵河背水塘,再走回欖轉完程。

一時八左右吃畢午餐,便乘車去荃灣,在青山公路轉乘 39A 到荃灣中心以節省數分鐘之步程。
沿荃景圍上走過荃景圍遊樂場外圍後,於停車場外接上潭頂新村組合信箱走一小段,左轉上黃色欄杆柏油梯級,此段梯級相信已有一些時間沒被打理,連中段的小型塌方也沒被清理。
走了一會,柏油徑變成泥徑,在林中穿插一會方上抵下花山引水道,左轉走約一分鐘後過橋並沿柏油級上走,不一會左轉接上泥徑。

此段泥徑其實為墓地小徑,沿途有極大量之山墳,路肧清晰,沿途絲量數量也豐富,專注跟從絲帶小路上走,
不一會出林,在灌木林間朝巨石陣穿向上,不一會便抵達巨石陣之所在地 — 下花山山頂,此時已為三時三。
下花山高 315M,位處石龍拱以東,山頂上的大石堆上,設有一迷你版三角網測站,唯因是天風勢猛烈,因此要穩站在巨石上也顯得不容易。
下花山風光開揚,環觀四周,能見到大帽山、荃灣新市鎮、大欖郊野公園群山以至青嶼幹線等,配合是天之明朗天色及強風,能見度甚高,實是一片迷人之風光。
是天山頂人流也不少,連一家大小也有,相比數年前人流增加了不少。
對上一次登上此山是剛好一年前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32207253542027)。

在山頂上逗留了近廿分鐘後便下山去,於涼亭位置接回元荃古道,再續上走至石龍拱涼亭,與預期一樣,沿途遊人急增,極為熱鬧。
到達石龍拱涼亭,右轉登上石龍拱山頂,其實也僅是攀升額外海拔五十米左右,不算辛苦,近頂較多浮沙的一段也不太難應付。
石龍拱高 474M,除了設有三角網測站,廿多年前 (香港國際機場投入運作前) 亦加設了民航處的障外物燈標 (即飛機導航燈),
因兒時曾多次到訪,並留待黃昏看著其一閃一閃,更嘗過下雨後要從南坡滑下山,故此對其印象十分深刻。
是天抵達山頂時已將四時,但因山頂風勢實是太大,不宜久留,八分鐘後便開始下山。

之後便是重覆犯錯之時候了,記得三年前登上石龍拱那次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50036755092421),從北脊下山初段滑倒了,之後每走此段也特別小心,可是這次竟然又在同一位置滑倒了,剛巧此時沒戴上手套,弄得手掌甚痛。
下抵蓮花山公立學校遺址後,再接回元荃古道,走一小段後右轉入上塘。
上塘位處蓮花石澗上游,此乃一個已完全荒廢之村落,先迎來一些山墳及一大片廢田 (留意雨季會變成沼澤),
接回右方的小徑,不一會見到唯一保存完整之「文苑」石屋,亦見一些舊水井,此時見途經礦場遺址之小徑繫上大量絲帶 (當然少不了姍姐的紅絲帶),因此決心試走下去。

此段小徑甚為崎嶇,初段也僅是路面較窄而已,中段會經過一個礦坡,附近也有數個礦洞,乃鎢錳鐵礦遺址,唯因時間關係,是天未能深究。
後半段難度明顯增加,除歧路甚多外,尾段更有大量塌樹陣,需逐一爬過,極為費時,由上塘文苑起計,用了近五十五分鐘方接回大欖林道 - 荃錦段 (麥徑段九 近 M163 標距柱),此時已為五時半。
沿林道走約十分鐘,來到大欖林道 - 河背水塘段,沿此林道走至盡頭,接上泥徑下降河背水塘,由此至河背也是兒時回憶之一部分,近數年也沒走過。

來到河背水塘主壩時已為六時三,將近入黑,但仍見不少遊人在附近,神奇的是有兩人攜同電子琴及吉他到主壩底演奏,實為瘋狂。
橫過主壩後,沿車路下降至河背村時已入黑,意外地見到有近四十人在輪候小巴,而我當然不候車,直接沿捷徑走至大欖隧道轉車站,剛好趕上巴士離開,結束是天回憶裡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10 寒冷下 吊燈籠南登東降-牛屎湖村-荔枝窩-鎖羅盆-榕樹凹-谷埔 之旅

2021.01.10
寒冷下 吊燈籠南登東降-牛屎湖村-荔枝窩-鎖羅盆-榕樹凹-谷埔 之旅


烏蛟騰巴士總站 (烏蛟騰路) (起) > 烏蛟騰新屋下 > 烏蛟騰紅葉林 > 九担租 > 犁三古道 > (吊燈籠南脊) > 吊燈籠 (三角網測站) > (吊燈籠東脊) > 犁頭石 > 三椏公廁 > 牛屎湖坳 (牛屎湖山腰) > 牛屎湖村 > (原路折返) 三椏公廁 > 三椏村 > 山尾坳 > 小灘 > 荔枝窩 > 山塢 > 鎖羅盆 > 榕樹凹 > 亞公坳 > 谷埔 > 鳳坑 > 雞谷樹下 > 鹿頸小巴總站 (新壆亭) (新娘潭路) (終)

出發時間:1:04pm
天氣:大致多雲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2-16°C (天文台) / 12-2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04KM (91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三椏村及荔枝窩)

--
行程概況:
烏蛟騰巴士總站 >--(路長 0.67KM,攀升 28M)--> 烏蛟騰紅葉林 >--(時長 21min,路長 1.65KM,攀升 69M)--> 吊燈籠南脊入口 >--(時長 31min,路長 0.58KM,攀升 257M)-->
吊燈籠 >--(時長 36min,路長 1.10KM,攀升 3M)--> 犁三古道 >--(時長 13min,路長 1.10KM,攀升 6M)--> 三椏公廁 >--(時長 22min,路長 1.35KM,攀升 97M)-->
牛屎湖村 >--(時長 17min,路長 1.33KM,攀升 75M)--> 三椏公廁 >--(時長 21min,路長 1.96KM,攀升 37M)--> 荔枝窩 >--(時長 34min,路長 2.81KM,攀升 108M)-->
鎖羅盆村 >--(時長 21min,路長 1.50KM,攀升 98M)--> 榕樹凹 >--(時長 24min,路長 1.94KM,攀升 86M)--> 谷埔 >--(時長 37min,路長 3.41KM,攀升 40M)--> 鹿頸

-
是天天氣繼續寒冷,且雲量多,因此暫時能放下觀賞日落之束縳,一臨我近年較少到訪之新界東北。
先沿南脊登上吊燈籠,再沿東脊下降三椏村,之後走入牛屎湖村, 並在「牛」屎湖開餐吃「牛」油餅,期間更見到小野豬快速走動。
餐後回到三椏,走至荔枝窩時已為 16:55,之後用了史上最短的時間經鎖羅盆村 (17:30 到達)、榕樹凹 (17:50 到達) 至鹿頸 (18:18 到達)。
是天鹿頸及鳳坑呈意想丕到的寧靜,沒有吃晚餐之人家,亦沒有惡狗,與月前傍晚到訪之情景大相逕庭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57833487646062),不知村民是否因天冷而不回來聚餐呢?
終以兩小時內之極速表現由荔枝窩走至鹿頸,更創下首次在同一日走經吊燈籠、牛屎湖村、荔枝窩、鎖羅盆及榕樹凹之紀錄,及達成了久違的 20.0KM!

十一時八吃畢早餐後,隨即出發乘車至大埔墟,再轉乘 275R 巴士至烏蛟騰,無論車程多順利,一小時也少不了。
一時正左右抵達烏蛟騰,在公廁疏洗一下後便起行,朝九担租走約一分鐘後,留意左方出現一片大平地,不遠處樹立著數棵高大的楓香樹,適逢冬季轉成紅葉,成為近期聞名之景點。
儘管如此,其人流遠沒有大棠及流水響等著名紅葉景點般多,算是一個可輕鬆一賞紅葉感受過節氣氛之地點。

賞畢紅葉後,便續沿柏油徑走,過九担租時見到有村民在擺賣貴價的自製飲品,一直走入犁三古道沿途人流甚多。
一時九到達吊燈籠南脊入口,入口處有新開闢之小徑分支,不過是天未有一探。
此後踏進崎嶇的南脊小徑上走至山頂,由於已有近九個月未有走過此徑了 (對上一次為去年五月一日,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74362365993180),
是天再臨,感覺中段的碎石量比以前更多,同時亦見到數名新手攀登得體力透支似的。
二時三左右到達山頂,由烏蛟騰紅葉林起計,僅用了五十二分鐘便上抵吊燈籠山頂,在這些季節也算是正常的,尤其是天氣溫舒適,不太冷也不熱,若是遇著酷熱日子,此段路之艱辛程度將激增數倍。

吊燈籠高 416M,為新界東北 (船灣郊野公園) 最高之一個山峰,山頂景觀極開揚,亦設有三角網測站 (編號 519)。
吊燈籠是昔日我選走新界東北時極常登之一個山峰,唯近年因太多精彩路線等著玩,故稍為少了到訪。
是天能見度尚算可以,站在山頂上可觀賞到一整個新界東北以至是深圳鹽田一帶。
而此時山頂有十數人聚集,遠比想像中熱鬧。

是天發現吊燈籠北脊左路已被開闢成一明顯小徑,據知此小徑是近三年才廣泛被提起,與右方其餘兩小徑,都是下降至蛤塘。
本想趁是天大好天色一試新路,但想到蛤塘或仍有惡狗,加上是天想去牛屎湖,下降蛤塘反而 變不順路,因此決定還是照舊取東脊下降。
或因近年多了玩荒徑之經驗,是天下降吊燈籠東脊,竟完全沒有崎嶇之感覺,部分斜度稍高兼帶浮沙碎石之位置,以往需格外小心慢走,是天也變得輕而易舉,終僅用了七個字左右便下抵犁三古道,相較對上一次走 (已是 2019 年 7 月) 足足快了廿五分鐘!

回到犁三古道,走數分鐘下抵福利茶室,人流依舊興旺,續走至三椏公廁,疏洗一下後便踏上通往西流江之行山徑,
先上走至牛屎湖坳 (牛屎湖山之山腰),沿途見到甚多遊人出來,似乎新徑比想像中受歡迎。
順道留意一下爆上牛屎湖山山頂之隱徑,發現路肧幾近消失,相信已有好一段時間無人來攻頂了。
及後開始下降,至過橋位置時右轉便進入牛屎湖村範圍。

牛屎湖亦名牛池湖,該村是慶春約其一已完全荒廢之村落,不過該村之荒廢成因卻有點意料之外,聞說是與靈異事件有關,與其東面之一個「墳洲」有關,村民是在 1956 年一夜間大舉遷出,至於可信性有多少,就得自行判斷 (參考 http://the-sun.on.cc/channels/adult/20061104/20061103225911_0000.html)。
現時牛屎湖村之建築物已幾乎全破,不過尚未被林木完全包圍,而且部分建設如爐灶、豬圈等仍有跡可尋。
其中一間破屋之牆壁塗上了「牛羊早已空,池沼又栖蓬,湖上主人去,村花寂寞紅」,極為貼題,的確,原本此處實為一大好清幽之處,淪落至今之荒唐實是令人慨歎,另有一刻上「泰山石敢當」之石碑,或與靈異事件有關。

是天來到牛屎湖村,其一目的是想開餐,拿出自攜的牛油餅,同樣有個「牛」字看來其為配合現場環境。
正當我開始吃餅時,忽聽到樹林傳來野豬行走聲及叫聲,一看下原來是一頭小豬,不過看似很怕人,飛快便離開了,未知是否因嗅到食物氣味而受刺激。
在牛屎湖村前後逗留了近廿五分鐘後,才離開並沿原路折返三椏公廁,再經山尾坳及小灘走至荔枝窩,沿途仍見不少遊人。
到達荔枝窩是已為四時十一,僅比兩月前那次早了五分鐘,而此時荔枝窩慶春約七村廣場一帶亦幾乎已人去樓空。

步向荔枝窩碼頭,沿途見到有疑似村民及五頭村狗在碼頭一帶,此時正有一大飛駛來,見其中一兩人登船離開,而其餘村民及村狗則逗留。
續前往鎖羅盆,或因是天氣溫低之關係,難得有氣有力衝上小崗之頂,不一會便抵達鎖羅盆之堤壩,並走向村內,五時半抵達鎖羅盆廢村,已比上次快上不少,而在村口卻突被一群野豬叫聲嚇了一嚇。

繼續一鼓作氣走向榕樹凹,又是極速地走過小山崗,五時十便抵達榕樹凹,此時就知道是天能在入暮前回到鹿頸了,感覺有點興奮 (因不用拿出頭燈了)。
不過在榕樹凹廢村間穿插時,先後驚見共兩名男子,而且感覺有點奇怪,不知是否境外遊客。
不理那麼多,續朝谷埔前進,沿途不時聽見由相隔一個海灣之深圳鹽田港轉來之貨櫃碼頭機械聲,間竭性更有低沉之隆隆聲,夏日時容易讓人誤以為雷響,令人感覺不舒服,可想而知世紀惡盤「藍澄灣」需靠前排屏風酒店「遮醜」之原因。

走往谷埔之路段半途天色開始轉暗,臨近谷埔時竟見一群一家大小之遊人。
到達谷埔時方為六時三,原先還擔心是次能否輕鬆走過「狗門關」,怎料是天谷埔村內竟然空無一人,就連上次見到一群村民吃飯之松記士多,是天也不見有村民,村狗也沒見,感覺格外冷清。
沒狗威脅下,輕鬆走過堤壩,再朝鳳坑走著,沿途雖無遊人,但能欣賞到壯觀的深圳夜景,同時亦留意到紅花嶺上有燈光傳來,應有人在行夜山。
走至鳳坑,同樣清靜得有點令人不習慣,而且所有屋舍都沒亮起燈,亦幸而沒惡狗,不知是否村民因天氣寒冷關係而提早離去?

之後便翻過小山崗,並步往雞谷樹下,此時開始見到前方遊人, 一直走至雞谷樹下,又是靜得連單車友都不見,士多也將近關門,
再沿車路走至新壆亭,此時方為六時十一左右,卻不幸剛見小巴滿座離去,趕整點小巴之計劃失敗了,只好等候近半小時,乘搭尾班車離開 (尾班車卻僅是半滿),結;束是天有趣的新界東北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09 寒冷下 午後小操針草帽 兼訪交叉石 之旅

2021.01.09
寒冷下 午後小操針草帽 兼訪交叉石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交叉石 > (原路折返) 城門林道 - 草山段 > 草山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終)

出發時間:1:58pm
天氣:多雲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3-12°C (天文台) / 4-2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73KM (143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城門下村)

--
行程概況:
荃灣和宜合道 >--(時長 16min,路長 1.13KM,攀升 133M)--> 城門燒烤區 >--(時長 10min,路長 0.71KM,攀升 8M)--> 主壩尾 (登針山入口) >--(時長 36min,路長 1.63KM,攀升 372M)-->
針山山頂 >--(時長 7min,路長 0.47KM,攀升 1M)--> 針草坳 (林道末端) >--(時長 35min,路長 2.68KM,攀升 208M)--> 交叉石 >--(時長 15min,路長 1.24KM,攀升 90M)-->
草山 >--(時長 13min,路長 0.99KM,攀升 2M)--> 鉛礦坳 >--(時長 51min,路長 3.18KM,攀升 402M)--> 四方亭 >--(時長 24min,路長 1.73KM,攀升 204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62min,路長 4.66KM,攀升 6M)--> 荃錦坳

-
是周末再次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變得寒冷,而且降溫幅度與元旦那次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為一訪大帽山嚐低溫之好時機。
是次選走我極為熟悉的針草帽,貪其不用腦動筋,又因是天能度極佳,沿途賞著高清風景,能體會到有點不一樣的針草帽。
初時氣溫未至很低,但走過四方山後溫度開始急降,至大帽山時實測最低僅 4°C,雖然未能體會前一天之 -1°C 驚人低溫,但也算是繼元旦 6°C 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541733182589425) 後,後再一次刷新了最低溫之行程紀錄。

一時半吃畢午餐,隨即出發乘車至荃灣和宜合道,車程順利下,半小時內便抵達起步點。
是天想節省一點時間,因此決定走捷徑經城門下村上走至城門燒烤區,不經城門道一段,
縱然上攀略比可風中學起步為多,但路程較短,僅消三個字左右便能上燒烤區,沿途更在葵涌北食水配水庫對開巧遇牛群在吃草。
經過燒烤區,是天人流較想像中少,但出奇地見有富豪雪糕車在此做生意,續沿車路走至主壩尾時約為二時四,隨即開始上登針山。

登針山沿途如常見到不少遊人,因是天多雲,上走過程相對輕鬆,不知不覺便到達山頂。
此時亦發現是天之能見到遠比想像中高,在山頂上能賞到港九新界各處之高清風曩,遠至鳳凰山亦能晰可見。
山頂上風勢不大,溫度未算低,因此逗留近廿分鐘賞景也未覺寋意。

三時四開始下山,七分鐘後下抵林道,沿林道上走,經過兩個分岔路口後再走一會,
於海拔五百餘米處,會見到一個中大社區植林計劃木牌,右轉進去沿旁邊泥徑走約四分鐘,便可到達一架空電塔,下有著名的交叉石,難得是天在此見到遊人。
話說我是十分喜歡這處的,除了景觀異常開揚外,更是因為在沙田區內各處都能望到這處的山坡,每天在繁忙日程中也不望仰望之,而眾多架空電塔之中,最高的一個正正是於交叉石上的這個,使我對其有所感情。
交叉石上的深坑,聞說是因雷擊而形式的,而旁邊有多顆石亦有類以的坑紋,稍感奇怪的是,連附近的一處土壤也乾得龜裂。
配合是天之高清景觀,在此逗留可謂熉心樂事,唯獨稍感寒意,加上時間緊迫,故此逗留僅七分鐘便離去。

沿原路折返城門林道 - 草山段並上走至最高點,由於時間緊迫,沒有走至草山之三角網測站,便直接下降至鉛礦坳,到達時為四時七,在此除見到遊人外,更見一獼猴。
不停留直接踏上麥徑段八,登上沿途見零星遊人正迎面下山,一直上走時亦沒特別感覺寒冷,不知不覺便上抵四方山,
不知是否因沒陽光之關係,是天見四方山東面一大堆黑色大石時感覺很新鮮,仿佛以前從未見過。
沿途風景沒有剛才在針山般高清,但也不差。

下抵四方亭時為五時半,由於是天多雲,未能賞到夕陽西下,只好續上登大帽山達站,不過此時開始氣溫急降,寒意明顯開始來襲,由於是次兼帶上手套,因此相比元旦那次稍暖。
四方亭之氣溫實測為 7.2°C,一直上走至白波時,氣溫降至 5.2°C,已破元旦那次之紀錄,但其實仍未覺難耐。
但當離開白波,沿大帽山道續走至近天文台小型氣象站時,風勢急增,氣溫亦進一度下降至僅 4.1°C (由於風勢強勁,相信體感溫度應明顯更低),再次成為了有史以來氣溫最低之行山日。
是天穿了兩件長袖樂善盃 tee、一頂防水帽、一條頸巾及一對手套,以足以應付 4°C之環境,相信若多加一件保暖內衣,面對 -1°C 並停留廿分鐘應該無難度。

日落已在不知不過中過去,天色淺暗,不差在多留一會兼賞夜景吧,見到山下燈光通明之城市,特別是耀眼的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公路,甚為壯觀。
在海拔八百米左右待至近六時五入薄暮後,再繼續下山去,因寒意明顯,決定快速衝下山,見到妙高台有人在露營,不得不佩服。
不一會到達閘口,再直降至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時為六時十左右,本來應該可趕及七時正那班車,
可惜是天因巴士班次調動,提早了開出,以至需候車近十五分鐘方有車來,於是登車下山,見到兩名穿九巴公司羽絨的助理也登車收隊離開,
七時五抵達港鐵荃灣站,到附近吃點東西後再乘車離去,結束是天精彩低溫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03 午後 大輋峒-犁壁山-大山-大陰頂-花瓶頂迎暮 之旅

2021.01.03
午後 大輋峒-犁壁山-大山-大陰頂-花瓶頂迎暮 之旅


愉景灣時峰巴士站 (起) > 頤峰濤山閣 > 二白坳 >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障礙物燈標/直升機坪) >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 三白坳 > 犁壁山 (三角網測站) > 四白坳 > 大山 (三角網測站) > 147M (三角網測站) > 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 > 大陰頂 (三角網測站) > 花瓶頂 (三角網測站/障礙物燈標) > 青馬收費廣場 (青洲仔) (終)

出發時間:2:14pm
天氣:大致天晴 (雲量於稍後時間較多) 天氣乾燥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6-20°C (天文台) / 14-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9.00KM (836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愉景灣 >--(時長 19min,路長 0.57KM,攀升 126M)--> 二白坳 >--(時長 21min,路長 0.77KM,攀升 126M)-->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 >--(時長 7min,路長 0.49KM,攀升 30M)-->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時長 33min,路長 1.40KM,攀升 79M)--> 犁壁山 (山頂) >--(時長 7min)--> (返回山徑) >--(時長 20min,路長 1.03KM,攀升 125M)-->
大山 >--(時長 17min,路長 1.13KM,攀升 6M)--> 昂船凹 (橋底) >--(時長 22min,路長 1.01KM,攀升 166M)--> 大陰頂 >--(時長 23min,路長 1.44KM,攀升 143M)-->
花瓶頂 >--(時長 15min,路長 0.92KM,攀升 6M)--> 青馬收費廣場巴士站 (往青衣方向)
-

因前一晚寫遊記弄夜了,是天遲了醒來,只好走短線,本打算去新界東北一遊,但見晴天色依然明朗,估計能看到日落,因此決定再一次到大嶼山登山,順道賞日落,而東北就留待下周多雲時才去了。
是天決定走一轉相對較少踏足之大嶼東北,但因時間有限,僅能跌過老虎頭,由愉景灣直接剷上二白坳,再連走大輋峒、犁壁山 (包括攻頂) 至大山,然後用六十五分鐘由大山衝過去花瓶頂,趕及在日落前抵達。
可惜天公不做美,黃昏時分雲量突然增加,因此未能賞到完美日落,幸而在雲彩之間尚能一絲日落鹹蛋黃,算是不枉此行吧。
由於花瓶頂撤退實在太容易,因此日落後仍繼續留守賞晩霞及青嶼幹線夜景,同時也看著障礙物燈標之閃閃紅光互相揮映,至天色已全黑,在薄暮中下降至轉車站作結。

一時正吃畢午餐,隨即出發至愉景灣,先乘車至港鐵欣澳站,再轉乘 DB03R 到愉景灣時峰巴士站,到達時已為二時三。
走至頤峰濤山閣後,有一柏油級上走,不一會見到排水道,沿右方排水道上走,不一會接上泥徑,但此泥徑不單斜度頗高,而且不乏浮沙碎石,難度與寶峰寶琳閣上走至愉景灣眺望台一段稍高,若夜行便要極度小心。
小心翼翼地上走,沿途見到大量下山的遊人,一直上走,不一會見到電線杆,此時已幾乎達二白坳了,之後便接上主要山徑,左轉登上榴花峒、老虎頭,而右轉則續走向大輋峒。

是天選右轉續上登大輋峒,上走大輋峒的路又是浮沙碎石路,不過未算很難。,沿途遊人亦甚多,相比前數前走這裡都要多。
將近到頂時,先是見到一系列的微波設備,這裡是民航處北大嶼山的微波中繼站,用以與飛機保持聯繫,訊號亦會傳送至機場控制塔作協同。
除此之外,這裡亦設有一個障礙物燈標 (常稱作導航燈),編號為 8,這也是入夜後能到紅光閃閃的來源之一,
而後方則設有一個直升機坪,及一道柏油梯級直降至深水角牽引配電站,為一理想之撤退路線。
不過,此處幅射水平應該很高,是天作短暫停留,便感有輕微不舒服,建議不要在此停留過久。

離開微波站,再上走三數分鐘便到達大輋峒山頂 (302M),山頂沒設有三角網測站,只有一片草原,有點像到了一個與世隔絕之小天地,
再一直走三數分鐘,會見到一個三角網測,此非大輋峒的山頂,官方將此站命名為「三白」(編號:1114.20),而這裡可清楚看到北大嶼山公路。

離開三角網測站,便開始急降至三白坳,路況挺好,相比前段易走。三白坳為大輋峒與犁壁山之間的最低點,此處有一電線桿,右方亦見有隱徑通往三白灣。
續急升至犁壁山近頂位置時為三時三,這裡有一道隔火帶,清楚地將山頂處之人工植林與南麓分隔,而犁壁山的三角網測站則位處於人工密林內,若要到訪則需爆林。
去年三月中那次曾攻上犁壁山山頂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774218802674204),是次見時間充裕,決定再一次攻頂,在密林中見到隱蔽之前人痕跡,於是跟著走上去,除了途中有些植物是帶刺的之外,整體路況算是不錯。
花了約七分鐘方上抵山頂 (263M),見到三角網測站 (編號 234) 狀況良好,應該是有專人定期上來維護的。
上次見到北面有絲帶隱徑下降,但是次已消失了,似乎這些隱徑不被廣傳。

打卡後,再次爆林下降回主徑,途中靠左沿另一道較東的隱徑下降,路肧更清晰,但斜度稍高,需小心慢走,在隔火帶上最好沿之形下降。
回到主徑,便續走向四白坳,整體難度不高,而此段也算是天最清靜之一段。

過四白坳後,再次上走至大山,此段全是走在林中,沒風景可言,不一會便能上抵大山山頂 (291M),此時難得見到山頂上有數名外籍人士。
大山山頂景觀極為開揚,能環視一整個港九新界及大嶼山各處,包括最接近的迪士尼樂園,及全港最高之大帽山,而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21)。
昔日迪士尼樂園每晚皆有煙花匯演時,大山成為了除進場之後的另一個最佳觀賞角度,但從 2018 年起停放煙花後,此玩意暫成絕響,
相比上次來,是天清楚見到迪士尼旁之竹篙灣檢疫中心,單看其貎還真的像是平房。
另外,在迪士尼側有三道煙囪的建築,則為竹篙灣發電廠,以超低硫柴油運作 (總發電量 300MW),唯此發電廠僅屬後備性質,正常是不會見到其運作的。

此時已將近四時半,雲量增多,但仍未有跡象令我認為看不到日落,當然就繼續去馬。
由於是天日落時間約為五時十一,為趕及觀賞日落,因此是時候要趕上對面看似很遠的芘瓶頂了。
準時在四時半一口氣衝下山,初段路面寛闊,雖然斜度較高,但土壤堅實,因此能安心快速向下走,
直到見到另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6.01),過後便開始走進林中,部分路段較狹窄,因此需小心下走,不過是天我也是開盡 turbo 衝下去,結果僅用了十七分鐘,便由大山下抵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橋底) 了。

過橋之位置,能看到港鐵迪士尼綫大陰頂隧道出口,但在疫情下,班次減至廿分鐘一班,因此難以巧遇列車駛過。
過橋後,於對面公路行人路肩走一小段,沿途竟見行人及單車友,不一會接上斜坡維修通道,沿通道走頂層,左轉接上泥徑,此段泥徑斜度不高,走上來挺輕鬆,相比另一條直登大陰頂的輕鬆多了。
由昂船凹上抵大陰頂原來僅需廿分鐘左右,走至大陰頂對落之三角網測站打個卡,竟然見一男一女在談情,打卡後便離開,續走至花瓶頂。
又用了廿三分鐘,終在五時七左右上抵花瓶頂,此時本應為日落來臨前的準備時間,遺憾雲量增加了,將半空遮擋了一大部分。
幸而不一會,日落的鹹蛋黃又出現在雲彩之間的空隙,也因此能看到丁點日落,算是沒有白扑空一場吧。

花瓶頂高 273M,根據 1992 年興建新機場之總綱計劃,曾提議削走花瓶頂及大陰頂之峰頂約十數米,以便減低離港航機在引擎失去動力的情況下而採取緊急離場程序時的爬升梯度 (即減少對飛機引擎失去動力時的爬升限制),
不過或因預期成效低,最終沒有採納 (事實上,影響香港國際機場最高跑道容量之原因是整個北大嶼山之山勢,但總沒可能每個山頭也走去削去數十米吧,談何解決方案?)
花瓶頂為一我極喜愛之山峰,皆因其為沿青嶼幹線進入大嶼山時第一個看見之山峰,而且晚上乘車時能清楚見到山上紅光閃閃,因此一直對其念念不忘。
細心的讀者便會發覺,我的主頁標題橫額便以黃昏下的花瓶頂景色為背景。
花瓶頂除設有民航處障礙物燈標外,更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233),而且背後則能望見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此亦為大嶼山範圍內最接近市區之一個山峰。
於天色明朗的日子下,花瓶頂亦為觀賞日落的極佳地點,因其北脊有一道柏油級能直抵青馬收費廣場,即使入黑亦無需頭燈也可輕鬆下山,撤退極為容易,難怪是天山頂上堆滿遊人。

日落後,有的人開始撤退,而我當然繼續留守賞晚霞,此時山頂最低溫度約為 14°C,相比前兩天分別在大帽山的 6°C 及彌勒山的 8°C,可謂相差甚遠,但在和緩風勢下仍漸起寒意。
不久後天色漸暗,及後更開始入黑,此時見到港九新界各處也開始起燈光,晚上的青嶼幹線、迪士尼樂園、北大嶼山公路等都是特別亮麗的,而最搶眼的莫過於是位處竹篙灣之檢疫中心,傳來強烈的白光令人必定會留意到,雖則不是好恴頭之景點。
而最令我興奮的大概是山上的障礙物燈標,皆因此乃我的兒時回憶與玩意,每次一到晚上,就會不其然去看看山頭上傳來之閃閃紅光,亦更加試過夜晚在山上「賞燈」,是天算是重拾兒時回憶吧。

一直逗留至六時十,天色早已全黑,風景也看得七七八八,便開始下山去,沿北面柏油路下降,連頭燈也不用,僅十分鐘左右便可衝下去至轉車站,
但我要乘車至九龍方向,因此需穿過行人隧道過面馬路,等了數分鐘後有車來,幾乎人多得接近頂閘,不理了照登車離開,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02 寒冷下 深屈 167 山頭-黃茅脊-老鴉咀-彌勒山賞日落 之旅

2021.01.02
寒冷下 深屈 167 山頭-黃茅脊-老鴉咀-彌勒山賞日落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涌行人橋 > 石仔埗街公廁 > (原路折返) > 新基大橋 > 寶珠潭 > 新洲 > 深屈 > 南田 > 深石村 > 深石亭 > 深屈 167M 山頭 (坭壁山) (三角網測站/自動氣象站) > (原路折返) 深石亭 > 黃茅脊/深石脊 > 黃茅嶺 (463M) > 老鴉咀 (562M) > 彌勒山轉向站直升機坪 > 彌勒山轉向站 > 彌勒山郊遊徑 (近 C1805 標距柱) > 彌勒山 (三角網測站/警察通訊站/天文台自動氣象站) > 彌勒山南麓 (天文台自動氣象站) > 彌勒山郊遊徑/鳳凰徑段四 (近 C1810/L028 標距柱) > 昂坪營地 (東山法門) > 昂坪營地公廁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平路 > 昂坪巴士總站 (終) 

出發時間:1:06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東風二至四級 ,氣溫介乎 9-17°C (天文台) / 7-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2.12KM (107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6min,路長 0.38KM,攀升 7M)--> 石仔埗街公廁 >--(時長 57min,路長 4.55KM,攀升 116M)--> 深屈村 >--(時長 16min,路長 1.02KM,攀升 60M)-->
深石亭 >--(時長 24min,路長 0.15KM,攀升 94M)--> 167M 山頭 >--(時長 13min,路長 0.21KM,攀升 0M)--> 深石亭 >--(時長 1hr 42min,路長 1.91KM,攀升 549M)-->
彌勒山轉向站 >--(時長 24min,路長 1.01KM,攀升 206M)--> 彌勒山 >--(時長 25min,路長 0.93KM,攀升 11M)--> 昂坪營地 >--(時長 22min,路長 1.89KM,攀升 26M)-->
昂坪巴士總站

-
來到新一年的第二天,當然也不忘到一轉大嶼山,為新的一年寫下好開始吧。
是天選走了已計劃走很久的深屈 167M 山頭,記得昔日每次走東澳古道的的時候,都總是對深屈以北那座山頂置有長型天線之山頭所吸引,後來經翻查後得知是機場自動氣象站,是天決心一登看個究竟吧。
走完 167M 山頭,順路之下又再次走黃茅脊 (或稱老鴉咀脊),此脊我曾在去年四月復活節假期期間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34001356695948),
當時的印象是斜度蠻高、林木稍密及路線很長,不乏一點難度,是天決定再闖一次,看看有沒有比上次輕鬆吧,怎料所用時間還比上次多!
來到彌勒山轉向站時已是五時二,距離日落僅餘不多於四十五分鐘,見是天天晴,又是看日落之最佳時機,於是趕緊登上彌勒山山頂,不失所望,再一次成功觀賞到完美日落! 
是天風勢遠比前一天明顯,站在彌勒山山頂感到之寒意相比前一天在大帽山山頂更甚,實在不宜久留,因此六時三左右便下山,來到昂坪營地後,忽然不想夜行法門古道,因此慢走至昂坪巴士總站後乘車離開。

十一時三吃畢早餐後,便乘車去大澳,乘荃灣綫一程更巧合地遇到舊朋友,而且到東涌轉乘 11 巴士時,又剛好遇一輛準備開出之巴士,縱然排長龍,但隊中竟見沒有人想登車,因此當然由我登上吧。
一時一到達大澳,先到石仔埗街公廁疏洗一下後,便出發至東澳古道,沿途遊人也不少,是天所見的大澳相比上月中那次總算回復多一點生氣。
沿東澳古道走至深屈,沿途有一些開揚位置,配合是天晴空萬里之清晰景觀,可細賞到港珠澳大橋及屯門一帶之風景。

到達深屈時已為二時四,此時見到不少遊人在進餐,令我也憶記這裡的馳名蠔餅,可惜是天時間上未能配合吃東西。
續沿柏油車路前走,沿途見到南田及深石一帶大部分建築物都有人在,與之前所見有點不一樣。
不一會到達深石亭,此時先向是天第一個目標進發,沿深石亭背後之小徑上走,此應該是電力及氣象站維護人員選用之路徑,因此路線頗清晰,唯斜度稍高,且浮沙碎石頗多,因此需以雙手輔助慢慢上走。
不一會抵達出林,眼前開揚,左轉再走三數分鐘便見三角網測站,這就是 167M 山頭所在地,這裡景觀極為開揚,除機場島、深屈及背後的老鴉咀山脊外,更可近觀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而向西望,則見天文台的機場自動氣象站,觀賞過後便沿原路下山回到深石亭。

返回深石亭時已為三時半,是時候踏黃茅脊 (老鴉咀脊) 了。此山脊已不是第一次走了,路肧清晰,但林木稍密,而且前半段斜度甚高,又不時遇有鬆散之土壤,因此僅能慢慢地走,幸而不覺有帶刺植物。
踏上黃茅脊,先在密林裡上走數分鐘,及後景觀開始變得開揚,不時能回望深屈以至港珠澳大橋,
唯斜度甚高,加上因路面有大量蕨類枯葉會比較跣,故需不時抓住兩旁植物借力上攀,甚感吃力。
此脊為先急後緩,由海拔約 75M 的深石亭,一口氣上走至海拔約 460M 的山脊之頂,路程一公里都沒有,卻要花上足一小時去走,實在比我想像中的漫長,
較為意料之外的是中途見到兩名遊人,且與上次一樣,不覺得是老手,未知是否亂打亂撞而來呢。

花上超過一小時穿林後,終來到海拔約 460M 的平緩位置,面前頓時迎來另一片景觀,前方的彌勒山轉向站、昂坪、彌勒山、鳳凰山等景點頓入眼簾。
來到這裡,基本上最麻煩及吃力的部分都走過了,亦已有終點在望之感覺,接下來主要是較為平緩的隱徑,
而且兩旁林木亦沒有剛才之密,走上來速度增加了不少,半小時左右便能到達彌勒山轉向站的直升機坪,並駁回柏一小段油梯級前往彌勒山轉向站,
要再強調的是,整段黃茅脊僅長約 1.91KM,上攀為 549M,卻用了我一小時四十二分鐘才走完,可見這山徑明顯考驗遊人的耐性。

來到彌勒山轉向站時已為五時二,此時依然晴空萬里,看日落有望了,於是趕快沿彌勒山北脊登上山頂,
由彌勒山轉向站走至彌勒山郊遊徑可取纜車轉向站支柱底部之捷徑通往,相對走正規路徑快得多,而登上彌勒山之山徑就在旁邊。
初段明顯比上次走的時候更寬闊,相信是有專人維護,沿路又見一些下山遊人。
一直上登,景觀開揚,能望見山頂之警察通訊站及天文台自動氣象站,尾段會經過一個大草原,意景很美,但也距離日落時間更接近了。
不一會終到頂,山頂竟然空無一人,相信是抵不住寒意吧,沿警察通訊站及天文台自動氣象站的外圍鐵絲網走至三角網測站之位置,此時已為五時七,距離日落僅餘十五分鐘左右。

小心翼翼地爬上三角網測站上,這裡除可看到海平面上之完美日落外,亦能細賞到昂坪、石壁及機場島等地。
與前一天一樣,是天天色極佳,因此可賞到完美日落,一直等到 17:54 左右,日落的鹹蛋黃徐徐消失在遠方,成功寫下了新一年首兩天皆能賞日落,以及連續三個遠足日都能賞日落之創舉。

日落後,晚霞漸來,不過此時寒意難耐,其實彌勒山僅高 751M,山頂上也僅是 8°C 左右,相比前一天的 6°C 稍高,但由於是天風勢明顯,因此體感溫度甚至比前一天低。
忍著到大約六時二,還是決心下山了,沿南脊下山,難高不算高,不過夜行的話得提防碰到小徑兩旁巨石,以及提防路面之電線。
沿途可賞到美妙動人之晚霞,到中段開始入薄暮,不久會見到一個氣象站,
值得一提,彌勒山有兩個天文台氣象站,山頂那個功用與 167M 山頭那個相同,供航空天氣用途,用以量度機場四週的風力,而南麓那個則用來發佈民間分區天氣資訊。

六時八終於下抵昂坪營地,此時得下一個決定,該走至石門甲還是昂坪巴士總站。
其實由此到石門甲路程不長,需時約半小時多一點,不過沿途多斜路及宗教建築,思索了一下,又不太想夜行該段,於是決定走回昂坪巴士總站乘車離開。
經過昂坪營地公廁時,留意到荒田一帶有不少人在露營,再一直走,取左方繞道避開地壇之惡狗,一直走至七時一前便到達昂坪巴士總站,
此時人龍頗長,想不到嶼巴完全沒開加班車之意慾,結果我也僅得企位,而且有兩人無法登車 (不過他們到達時已過 19:10 開車時間,理論上也是無緣登車),周六乘車的話需注意一下這點。
七時十左右返抵東涌,於是轉乘巴士離開,結束是天此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1.01.01 2021 年元旦嚴寒下 午後 梧桐寨攻大帽山賞日落 之旅

2021.01.01
2021 年元旦嚴寒下 午後 梧桐寨攻大帽山賞日落 之旅


梧桐寨巴士站 (林錦公路) (起) > 梧桐寨村 > 廖發園 (萬德徑) > 萬德苑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4:14pm
天氣:天晴 天氣寒冷及乾燥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5-14°C (天文台) / 6-2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9.93KM (89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林錦公路 >--(時長 18min,路長 1.47KM,攀升 125M)--> 萬德苑 >--(時長 59min,路長 2.14KM,攀升 555M)--> 四方山坳 >--(時長 17min,路長 1.16KM,攀升 145M)-->
荒廢軍用設備 (賞日落) >--(時長 6min,路長 0.53KM,攀升 65M)--> 大帽山雷達站閘口 >--(時長 64min,路長 4.42KM,攀升 3M)-->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時長 2min,路長 0.19KM,攀升 0M)--> 荃錦公路 (終)

-
是天為元旦日,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

因前一天寫總結寫到清晨,是天遲了醒來,吃畢下午茶餐後已是三時四了,時間不足下無法去遠遊,不過問題也不大,因為本來就想趁元旦日登上全港最高之大帽山,喻意步步高升。
不計算荃錦坳起步的話,最快登上大帽山之方法,相信是由梧桐寨起程,在車程順利下,五十分鐘便到達梧桐寨起步,
是天因天冷之關係,走的速度也較快,由萬德苑起計僅用了五十九分鐘便上抵四方山坳,果然爽啊!
時間關係,知道趕不及翻過閘口到大帽山道看日落,因此只好動動腦筋,果然給我發現到一處廢棄軍用設施竟賞到完美日落,配合天色之清,實在是意料之外啊!
翻過閘口後開始下山,此時已是夜暮來襲之時,但好戲仍未結束,皆因是天的晚霞實是絕美,邊走邊追逐著元旦之最後餘暉。
就此寫下了於 2021 年的第一天,在全港最高的山上,冒著嚴寒溫度,面對高清的景觀,賞著完美日落及晚霞之多個創舉,是極滿足的一天。

三時四吃畢下午茶餐後,隨即乘車去梧桐寨,在車程順利下,僅消五十分鐘便到達,算是其中一個登上大帽山之途徑 (雖然到排頭村、碗窰或城門水塘之交通更便利,不過步行至大帽山一段距離卻較長)。
下車後,隨即沿車路上走至梧桐寨村,再沿萬德徑走至萬德苑,此時雖然稍感寒意,但沿途也見不少下山的遊人。
四時半左右到達萬德苑,因疫情關係,此道觀暫不作開放,過後便接上泥徑開始登山。

沿不經瀑布之西面山徑上走至四方山坳,此乃官方路線中數一數二費力之山徑,需靠著無數泥級及天然石級,一口氣由海拔二百米上升至七百米,與黃龍坑郊遊徑相比僅是輕鬆一點而已。
但因是天狀態不錯,加上天氣寒冷,步伐不自覺加快了,因此僅用了三十三分鐘便上抵路口告示牌,亦當然見到往瀑布之小徑因工程而封閉。
續上走,過海拔六百米大關後斜度始見平緩,亦即全程最吃力之部分已過去,接著以平常心上走,很快便到達四方山坳了,
看了一看計時器,竟然用了五十九分鐘自萬德苑上抵四方山坳,能做這個時間算是甚為罕有的。

此時約為五時半,望向大帽山之白波,距離越來越近了,不過氣溫也越來越低,沿大帽山林道上走開始明顯感到寒意。
是天日落時間約為 17:53,此時心知趕不及翻過白波再到另一面看日落了,倒不如在附近找個位置看日落吧。
幸而在海拔 850M 左右有一處荒廢的軍用設施,好奇過去看看,果然真的看到日落的鹹蛋黃,頓時感覺異常振奮。
更甚的是,是天風勢微弱,因此即使停留下來也不覺寒意難耐,同時風景又異常高清,難得沒有煙霞,遠至深圳也能看見。

近年的除夕及元旦,大部分都是多雲日子,亦因此難以觀賞到年尾最後一個日落,以及翌年第一個日出,但這命運卻被是年改寫了,因遇上乾燥之季候風,是年新年前後天色明朗,若不怕冷,是天其實為觀賞日出之大好時機。
我因沒有異常大之觀日興緻,因此未有去賞日出,但就在此程中賞到了全年第一個日落,算是很有緣吧。
日落的鹹蛋黃在 17:53 終於消失在遠方平面中,隨即感覺陣陣寒風,不作久留下,便續沿林道上走至白波吧。

抵達雷達站閘口時已為六時正,查看溫度計,原來僅有 6.4°C,但因風勢微弱,因此僅穿兩件長袖 tee、一頂防水帽及頸巾下也完全不覺難頂,要是濕冷,情況應該很不同了。
打卡後隨即下山,沿車路下走,中途見到一輛私家車上頂,應該是工作人員吧。
下山沿途見到不少遊人,似乎大家也不怕冷,不久後夜幕來襲,難得是天更能賞到極為美妙之晚霞,實在是一個完美的元旦呢!
由於能見度高,是天站在大帽山上,能賞到新界西 (包括大嶼山) 共八座山頭上的障礙物燈標泛起之閃閃紅光,另外亦能清楚見到一整條北大嶼山公路,甚至隨便抬頭就能見到十數顆星星,印像中近年也很少有這晰之景了。

一直下降至閘口為六時九,初時見到停車場異冷清,僅有三輛車及一些警察,但續沿路下降荃錦坳約半程後,便開始見有私家車上來,看來是間竭性封路吧。
下抵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時已為七時二,此時見士多有大量顧客,疏洗過後便下降至巴士站,
大概剛走了一輛巴士,因此等了近廿分鐘方有車到來,於是下山至荃灣站吃晚餐,結束是天元旦開心之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