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午後 蓮麻坑 葉定仕故居、黃茅坑山、礦山警崗、蓮麻坑礦洞、紅花嶺賞日落 之旅

2023.11.05
午後 蓮麻坑 葉定仕故居、黃茅坑山、礦山警崗、蓮麻坑礦洞、紅花嶺賞日落 之旅



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崗 (蓮麻坑路) (起) > 禁區繞道 > 蓮麻坑遊樂場 (蓮麻坑村) > 葉定仕故居 > (東脊往) 黃茅坑山 (三角網測站) (243mPD) > (原路折返) 蓮麻坑村 > 乙型標石矮標 (160mPD) > 礦山警崗 (麥景陶碉堡) > 蓮麻坑礦場六號礦洞 (大廳) (礦山) > 礦坡 (礦山) > (原路折返) 主要山徑 > 紅花嶺 (三角網測站) (491mPD) > 紅花嶺無線電發射站 > 軍車路 > 禾徑山路 > 萊洞隧道通風及行政大樓/沙頭角公路交匯處 > 磚窰巴士站 (沙頭角公路 - 馬尾下段) (終)

出發時間:12:22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偏東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25-30°C (天文台) / 23-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54km (81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惡村狗 (蓮麻坑村)

--
行程概況:
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崗 >--(時長 28min,路長 1.63km,攀升 47m)--> 蓮麻坑遊樂場 >--(時長 6min,路長 0.80km,攀升 8m)-->
葉定仕故居 >--(時長 52min,路長 1.10km,攀升 190m)--> 黃茅坑山 (三角網測站) >--(時長 42min,路長 1.16km,攀升 19m)-->
葉定仕故居 >--(時長 36min,路長 1.77km,攀升 165m)--> 蓮麻坑礦場六號礦洞 >--(時長 40min,路長 0.82km,攀升 43m)-->
(欣賞礦坡後折返) 蓮麻坑礦場六號礦洞 >--(時長 42min,路長 2.14km,攀升 318m)--> 紅花嶺山頂 >--(時長 48min,路長 4.40km,攀升 6m)--> 磚窰巴士站

-
新界東北邊境地區向來並非我最熟悉的地方,過去亦鮮有遊走,想到隨著北部地會區發展策略進入建設階段,加上紅花嶺郊野公園亦進入最後準備階段,不如趁機遊走一下紅花嶺以北之神秘地方吧。
先一遊從未踏足過的蓮麻坑村,走訪葉定仕故居後沿小徑上走至黃茅坑山,及後折返蓮麻坑村,再沿泥級上走至礦山警崗及蓮麻坑礦場六號礦洞,再登上紅花嶺賞日落,並在暮中下降沙頭角公路完程。

蓮麻坑村自於 2016 年 1 月 4 日第三階段邊境禁區解禁被剔出禁區範圍,唯往來該村之蓮麻坑路亦有一部分屬禁區範圍,因此一般市民至今仍不能乘車往來該村,雖早年已有人開通繞過禁區之山路,可以步行方式進村。
乘半小時一班之 59K 小巴前往蓮麻坑村,並於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崗前下車,其實此處距離禁區仍有近 600m 距離,相信或因警崗搬遷不便關係,暫未改設在禁區前。
沿蓮麻坑路一直走近七分鐘,終來到禁區牌前,此時見到有工人在興建一房間,不知是否新警崗,此時留意右邊山路,乃繞過禁區之泥徑,早年禁區開放初期,曾有人開闢多個版本之繞道,部分更跨越嚤囉樓山及接上有惡狗的支路,但時至今日,遠足界已有共識採用最直接的一條繞道,整體不難走,僅有一個碎石陡坡稍需小心。
由十二號警崗計約 25 分鐘便來到蓮麻坑村村口,此時已成功繞過禁區,回望禁區,不難見到蓮麻坑「國際橋」,連接深圳長嶺村耕作口,開放時間為朝八晚六,讓蓮麻坑村及深圳長嶺村的居民往來兩地耕種。

來到蓮麻坑遊樂場,實際上已進入村落外圍,此處仍未有村狗,同時亦可解開疑團,若由礦山警崗下降蓮麻坑並沿繞道離開,並不需要受惡狗威脅,但一走過蓮麻坑村公所後,隨即見到多頭自由走動的村狗,或因進入時剛好有多名村民在附近,此時村狗未有發惡。
行走一小段後右轉入前往葉定仕故居的支路,此時其中一屋養有多頭惡狗,幸而大閘鎖上,之後穿過農田便能抵達葉定仕故居,葉先生乃蓮麻坑村村民,在上世紀初曾加入同盟會並跟隨孫中山先生參與革命活動。
後來農業開始式微兼交通不便,葉先生後人離開故居,從此荒廢了四十多年,荒廢多年使屋舍有結構危險,直至政府於 2009 年將故居列為法定古蹟後才出資修復,並在辛亥革命百週年檔期中開放,故居前的小廣場亦放置了孫中山銅像,寫著「天下為公」四字,而據是天所見,故居每日早上皆有職員當值約四小時,而此時因而過了中午,自然也沒有任何人在內。

參觀過後,留意到後方有一絲帶小徑,乃通往黃茅坑山之路,其中藍色絲帶居然簇新,便決定試走,雖然絕不是明顯小徑,但起碼路肧清晰,不算難應付。
穿林近 50 分鐘才抵達山頂,西面鐵絲網後屬新界東北堆填區範圍,山坡被削成護土牆,鋪有土工合成材料,防此垃圾液外滲,而下方平地則是目前的垃圾埋蔵之地,被挖土機等重型機械壓扁。
山頂最高點雖為 243mPD,但三角網測站實則設於北面的 233mPD 位置,此處視野開揚,除俯瞰近處的打鼓嶺與蓮麻坑村之新界豁免管制屋宇 (NTEH) 外,還有一河之隔的深圳羅湖、黃貝嶺、蓮塘一帶無盡高樓,成一強烈對比,直視一整個蓮麻坑村的同時,亦能見到在南面山坡自成一角之塘肚山村 (同屬蓮麻坑),現已荒廢,曾於去年四月走訪 (詳見 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22/04/20220403.html)。

參觀過後,最希望當然沿南脊下降塘肚古道竹山坳,但見路肧已不在,相信已無法通行,也沒辦法,自新界東北堆填區擴建計劃於去年中積極開展後,一整個石寨下、水牛槽皆被闢為堆填區範圍,還設了鐵絲網,截斷了塘肚古道,因此走訪古道的人流相信也大減,幸而去年來得及完整走過一次。
於是只好原路折返,再次穿林下降葉定仕故居,下山都花近 40 分鐘,再返回蓮麻坑村時村民已散,早前沒發惡的村狗突然欲撲過來,只好喝住,幸而有驚無險順利返抵小巴站。
及後進入是天行程下半部分,沿水泥徑上走至礦山警崗,沿路見遊人數名,至礦山警崗前見到一個自設的電視訊號轉播站,目測是將來自青山數碼電視主要發射站的訊號轉發予蓮麻坑村,並設有太陽能光伏板供電。
雖然村後的紅花嶺正正設有官方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可惜發射站是建於紅花嶺以南的位處 427mPD 的山坡,轉發的訊號主要惠及沙頭角一帶,彷如世外桃園的蓮麻坑村是不在覆蓋範圍,因此在山坡設站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 (另一方法是以互聯網供應商合作轉播訊號)。

麥景陶碉堡全港共有七座,皆於 1949 至 1953 年間,由時任警務處處長麥景陶下令建造而成,而礦山警崗為其一, 當年建造目的為堵截非法入境者、監情大陸軍情等,於 1997 年被列入為二級歷史建築,但直至現在仍在運作,嚴格上並非遺址。
過去數年政府為高度保護這些歷史建築,已在其外圍設圍網,因此遊客已不能再近距離觀賞之,亦適逢科技日新月異,目測礦山警崗已改為電子監察,再不見有警員在內當值。

參觀礦山警崗後,便稍為向前走,並沿左方一小徑進入礦場簵圍,將近四年前曾首臨 (詳見 該https://lantauexplorer.blogspot.com/2019/12/20191225.html),不過此次之泥徑明顯寛闊了很多。
礦場共有礦洞六個,編號隨海拔遞增,其中六號礦洞為四個相連洞口連成,呈現「大廳」形狀,亦因其位處最接近主徑,因此最受遊客歡迎,早前漁護署宣佈將在十月底起封閉此礦洞以進行活化工程,包括進行斜坡鞏固工程、將礦場遺址不開放的豎井及隧道加設圍欄,以及設置展覽地點,以展示礦場用具、指示牌和解説板等,不過是天所見亦未正式展開,亦因而有幸進入礦洞「大廳」拍照留念。
走進洞口,可以感受到陰森感覺,亦間歇聽到洞內滴水聲,從「大廳」深處回望,洞口合共四個,未到六號礦洞之時,有深逾十米的豎井,可謂其陪襯品,惜其井口亦被當局圍封了,難得逗留近半小時仍沒見到遊人。

沿小徑一直走,可見一礦石坡,礦石坡被官方初步以繩索圍起,因不知之後會否加設圍欄,決定簡單一探礦石坡,從坡頂可見距離深圳的軍事營地甚近,同時留意到手機亦只能接收到漫遊訊號,有幸在月前購買中港年卡,是天可在此放肆打卡,而不用兼顧數據用量。
沿小徑下降,沿右路直降至舊木橋後,因考慮到已是四時五,跟本沒時間深入探究,決定折返,留待下次再來,再沿左路走進礦坡拍攝一張後便折返六號礦洞,再沿主徑上登紅花嶺。
往來紅花嶺與礦山警崗之泥徑相比 2019 年底明顯寬闊不少,部分位置更打造了木級,中途經過一個已棄用的直升機坪,旁邊亦有廢棄射燈,之後沿路上走時又留意到未來郊遊徑標距柱位置,木條上寫著 C8203,8 字頭的郊遊徑編號將會是由紅花嶺郊野公園專屬,亦相信最少會設立兩條郊遊徑,但按工程進度估計,最快也要待 2025 年才能正式啟用了。

沿路上走近 40 分鐘,終抵達紅花嶺山頂之三角網測站,紅花嶺乃新界東邊境最高的山嶺,高 493mPD,山頂及周邊可盡覽沙頭角公路沿途鄉郊、蓮麻坑、聯和墟以至新界東北堆填區,堆填區擴建工程規模龐大,連禾徑山北面整個山坡也被佔去。
漁護署近月在紅花嶺上設立了紅花嶺觀景台,但實質卻位處近紅花寨之 472 山頭,時間關係,是天沒有過去一遊,反而逗留在三角網測站處觀賞日落,有幸雲量不多,能夠在此看到近乎完美的日落,於蛇口後方徐徐降下,除了是為是周作一個總結外,更重要是趁紅花嶺正式成為郊野公園之前留下一個原始的美好回憶。

在山頂逗留近半小時,風勢清勁,居然稍感寒意,至五時九便正開始下山,由紅花嶺山頂下降至舊軍車路盡頭 (近紅花嶺無線電發射站) 約需八分鐘,乃原始路段,將來也不會納入郊遊徑一部分,留意部分位置稍為滑腳。
下抵紅花嶺無線電發射站時天已將近入黑,成為了我首次在紅花嶺逗留至入暮的一次,而此時也沒見任何遊人,沿舊軍車路步下降近 28 分鐘,接近尾段時直接穿過路肩至禾徑山路,避過車房一帶之狗隻。
再沿禾徑山路走至沙頭角公路交滙處,沿途甚為冷清,由於新界東北堆填區運作至傍晚六時,一般來說,天入黑後便不會再有垃圾車進出,而是天有幸也沒有村狗走了山來,因此順利走回沙頭角公路 - 馬尾下段,於磚窰巴士站乘車離開,結束是天極為滿足之邊境郊區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