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雨中 八仙徑登九龍坳.畢架金山過城門.順環塘登鉛礦坳.埔滘山塘返東鐵 之旅

2020.04.05
雨中 八仙徑登九龍坳.畢架金山過城門.順環塘登鉛礦坳.埔滘山塘返東鐵 之旅


港鐵樂富站 (起) > 樂富巴士總站 (橫頭磡東道) > 福德祠 > 龍翔道 > 天馬苑商場 > 金竹里 > 獅子山公園正門/馬仔坑抽水站 > 獅子山低地食水主配水庫 (射箭場) > 獅子山高地食水主配水庫 (棒球場) > 八仙廟 (八仙徑) > 「山間天然療養場」晨運園地 (回歸徑)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大埔公路 > 九龍水塘 (金山路) > 走私坳 (金山路) > 孖指徑 衛徑段 > 城門水塘主壩 > 草壩 (城門道)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 蝴蝶園 > 城門白千層 > 河背 > 石頭角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鉛礦坳 > 大埔滘林道 - 滘鉛段 > 大埔滘林道 - 環迴路段 > 龍成堡 > 山塘新村 (山塘路) > 港鐵大埔墟站 (終)

出發時間:12:02pm
天氣:多雲 有幾陣驟雨 吹偏東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16-17°C (天文台) / 14-2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5.92KM (103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八仙廟)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2281386

-
是天天氣不佳,偶有驟雨,因此能發揮之行山玩意也大有所限,只能走一些路面寬闊及柏油路較多之地方。
經簡單考慮,想試走一下由獅子山公園經八仙廟上走至九龍坳的八仙徑/回歸徑,所以決定由樂富站起行,一路向西走至城門水塘,再沿柏油林道走經大埔滘至山塘。

約十一時五吃畢早餐,隨即前往港鐵站乘屯馬綫一期,幸而又不用等很久,一程車直出鑽石山再轉乘觀塘綫往樂富,正午時分便到達樂富站。
先沿橫頭磡東道上走,經樂富巴士總站得過馬路,後不一會便能走至盡頭,那裡是福德祠所在處,是天見到有人在內燒東西。
走至龍翔道,轉左登上第一條天橋並橫過至對面的天馬苑,並直入天馬苑商場,此商場十分冷清,很多鋪位都在圍封待租。
在商場走上兩層,再找出口走至金竹里,一出來便見小巴站,左轉沿路上走至竹園路,取捷徑上樓級至獅子山公園正門 (馬仔坑抽水站),由港鐵站到此花了近十六分鐘。
由於已很久未有走進這個公園了 (對上一次已是三年多前的燒烤活動了),是天見時間鬆動,便決定沿公園走一圈看看其中。

獅子山公園除設有一般公園休憩設施及燒烤場外,更有一個射箭場及棒球場,分別由兩個食水主配水庫之上蓋建造而成,唯是天該兩處皆大閘深鎖,沒對外開放。
同時亦因疫情關係,燒烤場被鐵馬圍封了,整個公園變得異常冷清。
天氣好的時候,這裡亦為仰望獅子山之好地方,可惜是天霧大,就顯然有點失色了。

上走至八仙廟之山徑入口位處獅子山高地食水主配水庫 (棒球場)正門對面之斜坡維修柏油級,留意地圖顯示有另一個入口,但是天所見是被攔著,沒路可走的。
走一小段到達一個疑似晨運園地之小平台及一個小型引水道,此時右轉橫移至八仙徑,再走上一小段至分岔口轉左,不一會便能抵達一涼亭,涼亭對面便是八仙廟所在地。
八仙屬於傳統的「喜神」,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爲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而獅子山八仙廟亦為香港境內少數的同類廟宇,
此廟有兩個入口,一個位處涼亭附近,一個則位最高點,是天本想在最高點走進八仙廟參觀一下,可惜此時突然發現地上有惡狗,遇要走過來嚇我,只好急急撤退。
回到八仙徑續登,接上回歸徑,沿途都是民間用金屬片或廢置塑膠器具鋪砌而成的泥級,因此難度不太高,但可想像昔日未有鋪砌泥級時,此徑難度不低。
途中經過多個晨運園地,其中一個較大型的更貼有「山間天然療養場」之展示橫額,此時亦見有兩名年老遊人在此聚集聊天,為少數風景開揚之晨運園地。

離開晨運園地,續上登,沿途遊人也不少,經過一些排水道後,不一會便到達九龍坳以西之平台,此時已為十二時十一,
由獅子山公園的獅子山高地食水主配水庫 (棒球場) 正門慢登至九龍坳,用了廿四分鐘,全程長約 0.77KM,上攀達 198M。
回到麥徑段五,見到乾隆古道入口早前因工程而被封之橙色膠網被弄破了,也一度令我蠢蠢欲動,但見到路面極濕滑,加上想到全段皆走在林裡,便立即打消念頭。
續沿熟悉的麥五前走,沿途遊人不算太多,但走了一會,便見越來越大霧,明明早前在獅子山低地食水主配水庫抬頭仰望時,也能清晰看見筆架山的,
憑經驗這代表天氣正轉壞,或許很快便會下雨,因此只好加快腳步走著。
走過筆架山觀景台時,已見到面前一片 A4,到達筆架山山頂之雷達站時,眼前更是一片矇矓,沒景可賞下只好下山去。

沿麥五下山,原來到達晨運園地平台前左轉,有一個開揚石壁位可賞景,是天雖一片 A4,但也有兩人在其上談天。
一直再下降不一會,便真的開始下起雨來,幸而雨勢不算太大,且在我走至楊梅坳曾停雨一會。
踏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部分路段顯然較濕滑,經過山墳時亦見有拜山人士留下之飯盒,估計為前一天清明節之遺物。
約廿八分鐘後,終走至大埔公路,便馬上橫過馬路,踏上麥徑段六的金山路。

沿金山路上走往走私坳沿途人流不多,就連出動的獼猴數目也較平日少,相信與天氣差有關,反而比較特別的是,在九龍水塘的塘邊見到一只黑色野狗在蹓躂著。
一直走至走私坳時已近兩時半,由於想參觀一下城門水塘主壩,因此決定改走衛奕信徑段的孖指徑至城門水塘,
衛奕信徑段的孖指徑看似上攀不算多,最高點僅為約 340M,但其實並不輕鬆,累計上攀達 95M (若從另一方向逆走則需 147M),相反麥徑段的孖徑上攀僅為 80M。
同時,衛奕信徑段的孖指徑亦比麥徑段的長上不少 (達 2.1KM),是天離開金山路後,花了足廿九分鐘方抵達城門水塘主壩,相信若改走麥徑段,需時也是相無幾,
到達城門水塘主壩時已為三時一,此時主壩尚算熱鬧,但未算水洩不通,亦見有一群人在風箏,另外在主壩頭的紀念碑,早前受塗鴉之部分亦見清得七七八八。

難得時間疏動又沒下雨,在主壩逗留了近十五分鐘方離去,想到城門水塘小食亭已在月初轉手換了新經營者,所以決定走至小食亭看看,
由主壩走至小食亭為大路一條,是天走了約廿三分鐘 (約 1.67KM) 方到達。
走到小食亭門前,見到新經營者早已就緒,細看是由一男一女負責經營,但鋪面極簡漏,只貼有數張黃底黑字的純文字水牌,而且小食款色也少得可憐,
而店內亦只見兩個大冰箱及一些雜物,廚房有小量爐具,相比上手分別明顯極大。
細問下知道有麵食,淨出前一丁售廿元,餐蛋麵售三十元,相比上手貴是必然了,但味道如何呢?當然得點一個餐蛋麵試試看吧。
此時又發現,該兩名職員都不是講純正廣東話口音, 令我感到有些奇怪,幸而餐蛋麵的味道尚算不錯。

郊野公園茶水亭/小食亭的合約向來一次為期三年,根據漁記早前說法,為了令服務質素更切合時宜,
漁護署在是年度審核要求中適度加入服務質素評估,包括以能提升服務質素、環保減廢及豐富郊野體驗的建議作技術評分。
然而,最近得知城門水塘小食亭及大帽山茶水亭兩方的新經營者都不是操純正廣東話口音 (相信其母語或為普通話),
以目前局勢,我認為漁記此後想要一些精通普通話的經營者來擔當,以便能更好的服務大陸遊客 (甚至可能曾有大陸遊客向漁記投訴無法順利溝通),
孰真孰假就不得而知了,這畢竟也僅為我個人的推測。

在小食亭吃畢餐蛋麵後已為四時正,但此時又再次下起雨來,幸而雨勢不太大,沒阻礙我去續繼行程。
先沿車路上走至引水道及城門林道 - 水塘段的交界位 (停車場位置),再轉入林道開始環塘走往河背,沿途不時也見遊人循反方向行走。
一直走至城門白千層位置,過了壯觀的白千層後,再走一會,右方有一小徑可下降至塘邊繼續賞白千層,而這道小徑原先部分路段未鋪設柏油級,
是日所見被漁記加設了木板及石級,想不到這相對偏僻的位置也得到漁記的照料!

快速賞過白千層後,便回到林道續走至塘尾河背,據說此處原為古村河背村的所在地。
走過大城石澗橋後,踏上城門林道 - 鉛鐮凹段,這段路都是我兒時常走著的,早已非常熟悉了,
其中城門郊遊地點八號場一處名為石頭角,據知是城門八村之一的石頭硯村原址,村民後於建塘時搬遷至錦田、石古壟及泮涌。
一走沿林道上走,由塘尾起計至鉛礦坳共走了三十二分鐘,路程長約 2.42KM,上攀為 182M。

經過鉛礦坳營地,見到斜坡鞏固工程在進行中,整個營地亦被封閉。
再上走至鉛礦坳涼亭,此時已為五時三,卻罕有地發現這裡空無一人,在我逗留的十分鐘也沒有見到一個遊人,這在近年實在是極少遇到的情況。
在涼亭簡單吃點東西後,便繼續行程,上走至郊遊地點十一號場之山頂位,沿途沒見狗,
後再踏上大埔滘林道 - 滘鉛段,走近廿五分鐘 (距離 2KM) 後到分岔口,全程沒遊人,然再左轉下山,
又再沿林道走廿五分鐘 (距離 1.9KM),過了大埔滘林道 - 環迴路段後,終抵達往山塘路口之涼亭位置,同樣全程沒遊人,到達時已為六時三。

此時左轉往山塘方向,沿磚徑走約十分鐘便能下降抵龍成堡對上之馬路,沿途終見一人在放狗。
後再沿車路下走,接山塘路後繼續向下,沿途見到一些建築地盤,疑為「天鑽」的新樓已建成十數層了,奇怪在於此時竟見地盤內有人在開工。
沿山塘路走至盡頭,此時已開始入黑,左轉下降再過隧道至大埔墟站,到達港鐵站時為六時九,就此完結是天雨中平凡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