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2 蚺蛇出咀過四灣 (經蚺蛇西脊、東灣山) 之旅

2020.04.12
蚺蛇出咀過四灣 (經蚺蛇西脊、東灣山)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坳 > 下降蚺蛇坑之水管路 > 蚺蛇坑左源 > 蚺蛇西脊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 米粉頂 > 東灣坳 > 東灣山 > 長咀坳 > 長咀廢田 > 大浪咀 (長咀東面盡頭) > 大浪頭 (長咀山) (三角網測站) > 長咀坳 > 東灣 > 大灣 > 鹹田灣 > 西灣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鯽魚湖巴士站 (北潭踏) (終)

出發時間:11:00a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北風四至六級,氣溫介乎 20-24°C (天文台) / 18-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07KM (140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2340578

-
來到復活節假期第三天,亦為復活節正日,是年極幸運地在此大日子遇上一股乾燥的大陸氣流,因此是天晴空萬里,能享受高清風景。
前兩天已計劃要走一趟蚺蛇西脊,話說登蚺蛇尖的確有東南西北四徑,其中西脊最鮮為人知,能否順利通行也是可遇不可求,
最保守做法當然是趁大隊近期走過後快點去一遊吧,沿西脊登上蚺蛇尖後,又突然想到長咀一遊,再過四灣,於是行程也變成了蚺蛇出咀過四灣的特別版,
而對上一次我遊走正常版本的蚺蛇出咀過四灣,其實僅是去年的十一月上旬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509727399123347),並沒有相隔很久,而當日行程後的接續一個星期便發生了社會大事。

早上九時許便醒來,約十時吃畢早餐後,便出發去乘車往西貢半島。
是天極幸運地,剛剛好趕上十時二由總站開出的 299X 巴士,當時巴士正在開十分鐘一班,客量不多 (目測僅三成客),
來到麥邊時為十時八,又極幸運地即有 94 巴士到來,因此快得十一時正便到達北潭凹,準時在正點正式起行。
踏上麥徑段二,初段已覺是天天色是非一般的好,風景高清得連山體的輪廓也呈現得層次分明,相信是因極乾燥加上風大,半空中沒多少阻礙視野的微粒。

先沿麥徑走至赤徑,沿途遊人蠻多,經過良友士多見有營業,而赤徑的廢田更成為了大量露營人士的留守地點,
畢竟當官方營地被封閉時,僅有非郊遊公園範圍的私人廢田方能合法露營,在法律規範下爭取自身機會畢竟是人類的本能。
而在是天的優秀天色下,赤徑口整片海都顯得異常多彩。令人目不暇給。

是天雖然選走的是入口位處蚺蛇坑左源的蚺蛇西脊,不過卻沒有直接從赤徑走徑沙頭脊往東龍二坳,而是續沿麥徑上走至大浪坳,
沿平日登尖之路走至蚺蛇坳,再左轉沿水管路下降至蚺蛇坑一帶,路確是迂迴了點,但一方面可以讓我一試走下降蚺蛇坑之水管路,
另一方面想到沙頭脊其實路線也不算很清晰且上攀不少 (近 180M),倒不如走較簡單的大路吧,留點力挑戰待會的蚺蛇西脊吧!

從赤徑至蚺蛇坳用了三十八分鐘,接著開始走未走過的水管路,此水管路是我過往每逢登蚺蛇西南脊皆極為好奇的一段路,唯一直未有機會挑戰之,
是天試走水管路下降至蚺蛇坑左源,初段斜度是有的但不算高,而且初段路線也算清晰,沿途不時見到一些水務署標記柱及藍色水管,
不過中段見澗開始,路線變得稍為模糊,所幸有絲帶引路,不過每逢過澗後,也總需費些時間去找,
另外亦有一些塌方,原於 2016 年 5 月的一場大雨,後已有人在旁開了新路繞過,不過此一整段路明顯就是雨天不宜的。

沿水管路走了約廿五分鐘 (路長約 1.18KM),便到達蚺蛇坑左源,此處十分接近蚺蛇灣,為與沙頭脊之匯合處,亦為蚺蛇西脊之入口,
此時為十二時九,正式找路踏上蚺蛇西脊,沒錯,蚺蛇西脊的入口處極不明顯,是位處蚺蛇坑左源澗內,
故此需先沿澗走一小段,直至見到一個壺穴,方能找到位處右方的入口,沿途尚且有一些橙色絲帶引路。
逆澗一小段其實不難,但比較麻煩的是,澗中竟有一些帶刺植物,上攀時一不小心便刺住頭髮,因此需想辦法避開這些植物。

找到蚺蛇西脊山徑入口後,路線便變得稍為明顯,此後趿段也不會再見到澗,但走了數分鐘後,會見到一些小水坑,這亦是容易令人迷失方向之一位置,
幸而此脊看似近年有人開通過,沿路亦不時見到一些簇新的絲帶,更有部分是寫上記念樹友行隊長字句的膠帶。
而此時會見到路線稍偏離了 OSM 地圖的路徑 (比地圖路線稍南),但這並非一錯誤,而是因為三數年前的大雨在此處形成了一個個大塌方,而需開新繞路。
不過,最新的路仍需攀爬上一個塌方,斜度頗高,需極小心行走,過後便逐漸接回地圖上的路線,而此後的路亦漸見清晰。

蚺蛇西脊幾乎全段皆在人工密林中行進,因有不少鐵芒萁,其枯葉散落在地上,令部分路段會稍為跣,但不難應付。
初至中段斜度亦不算很高,不時回頭望,能欣賞到東龍二輋,蚺蛇灣及蚺蛇北脊,是天見有一大班人正在沿北脊登上蚺蛇尖,
而蚺蛇北脊亦分為林段及崖段,林段僅為斜度高之泥徑,不算太難,但崖段就顯然不同,為一極陡峭兼危險的壁位。

欣賞畢風景後,續行蚺蛇西脊,至中後段開始斜度明顯增加,有數處需手足並用,一直走超過一小時 (路長約 1.4KM),便能接回蚺蛇西南脊 (經典路線) 的第三段 (約海拔 370M),
之後仍需沿西南脊多走四分一段方能上登至尖頂 (約需十分鐘),到頂時見到遊人極多,熱鬧得像在開派對,而此時已為二時二了。

是天蚺蛇尖上的風景雖然極為引人入勝,但基於人實在太多,不宜久留,短暫逗留了約十分鐘,拍照完畢後,便開始下山。
沿東脊下山,走過浮沙碎石路至米粉頂,這一段路向來遊人不算很多,但是是天此段路人之多,相信是我見過最誇張的一次。
平日從蚺蛇尖尖頂到米粉頂平均需廿五分鐘,是天因走得快了,僅用了約廿分鐘。
在米粉頂沒逗留便開始下山,此段路出名多浮沙碎石,不少人會選擇蹲下慢降,
但因我對此段已極為熟悉,全程保守立正地走,步速也毫無保留,約十二分鐘便下降抵米粉頂與東灣山之間的山坳。

一直相信由蚺蛇尖通往長咀坳,最快捷的路線是經東灣山,縱然需翻過額外一座山,但相比樂善盃多年前的舊線 (經沉船坑),卻是容易兼清晰得多,
亦因而節省回不少時間,去年我玩蚺蛇出咀也是選經東灣山,不過當時有在山頂停留小休兼拍照賞景,時間上不能作準,
是天決定一試不小休停留下過長咀坳,看看到底需時多少,殦來僅需廿三分鐘,便能翻過東灣山兼駁回出長咀之大路 (路長約 1.13KM),實在很方便呢!
是天亦發現,由東灣山下山及出咀的路線,皆比去年十一月那次寬闊了不少,看來與近期多了遊人行山有關,不過仍需意由東灣山下山路段泥土較鬆散,提防滑倒。

回到出咀大路時已為三時三,走一小段,過了 KK320816 標示柱後,沿左方路線 (靠東之下路) 一直下降至長咀廢田,此段路又是比去年明顯了,
走起來也更易,也省回不少時間,僅用了廿多分鐘便抵達長咀廢田,是天見廢田上有一大群人在露營,亦難得能在長咀一帶見到牛呢!
因時間關係,是天沒有走出去童軍紀念碑處賞景,而直接過坑駁上走大浪頭之碎石山徑,走一小段會見到分支,左邊有道不明顯泥徑可直接通往長咀最東面之盡頭,
由廢田起計,僅需走約十五分鐘便能抵達長咀東面之岬角盡頭,到達時已為四時正。

是天本來已在吹強烈季候風,此刻站在長咀盡頭,卻是異常當風,不過這裡卻是賞景的大好位置,
不單能直視對岸的長咀洲、再遠的黃竹角咀、罾棚角咀等主要景點,亦能不時近觀漁船、貨船以至是低飛的飛機,
亦因此處勉強能望見西灣山,故能收到流動電話訊號 (長咀廢田及童軍紀念碑一帶是完全沒有信號的)。
在此小休兼吃東西,逗留了近廿三分鐘方再次起行。
純約約
後沿泥徑走上走約八分鐘至高度為 98M 的大浪頭,上設有三角網測站 (編號 649),
拍個照後已為四時半,便隨即起行回程,快步走下,僅花三十二分鐘已回到東灣,為最快之紀錄,而此時見東灣海灘尚有大量遊人,對上草原也有不少露營友。

離開東灣,再走十七分鐘左右到達大灣,同樣又是遊人聚集之地,也有一些露營友,
走在長長的大灣走近十分鐘至另一端,攀過望魚角,便到達鹹田灣,
是天見兩家士多也在營業,過橋後到沙灘處,見有大量露營帳篷,與營地未封之前無異,而此時為五時八,時間比預期早了一點。

拍一下照後,便繼續過西灣,約六時二抵達西灣,也見到有不少露營友,而此時正值日落時分,因此見到海平面上呈現金黃色的日落餘暉。
續經西灣村走至吹筒坳,沿途見有一士多經營出租草原給露營人士,但當時卻見有露營人士正與疑似士多老闆在高聲吵架,露營露到這樣實感無奈。
過吹筒坳後選走上路至西灣亭,難得能在上路見到有一群遊人。

約六時八抵達西灣亭,此時只見一名遊人及兩輛計程車,而我當然是續沿西貢西灣路多走 6KM 至麥徑起點處吧,
走了一會,便開始入黑,是天難得能在西貢西灣路上見到晚霞,更見到遙遠的大帽山雷達站。
走至半途已入薄暮,但西貢西灣路是一處很安全的夜行地點,甚至連照明也不用亮著便可行,抬頭又可見到滿天星星,這種感覺唯獨是走西貢東的日子方能遇上。
七時七左右抵達鯽魚湖巴士站,隨即便能登上巴士,極速的返回市區,結束是天精彩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