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酷熱下 龍泉谷至南房肚.四方亭過大帽山.荃錦坳降吉慶橋.大棠谷越生態園 之旅

2020.06.28
酷熱下 龍泉谷至南房肚.四方亭過大帽山.荃錦坳降吉慶橋.大棠谷越生態園 之旅


可風中學巴士站 (荃灣城門道口) (起) > 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 >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菠蘿壩)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 > 賞蝶園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經蝴蝶園) > 城門林道 - 龍門段 > 虎蹤徑 > 芙蓉山 (城門八村) > 龍泉谷 (大城石澗中游) > 四城林徑 (一小段) > (大城石澗徑) 王母石澗 > 南房肚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大休)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田夫仔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七渡河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欖自然教育徑 > 佛祖廟 (伯公坳) > 大棠谷 > 大棠有機生態園 (大棠荔枝山莊) > 合晶雲石 (露天貯物土地) > 大棠村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1:50a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25-32°C (天文台) / 28-3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34KM (117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3173662

-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是天大致天晴,天氣酷熱,幸而吹和緩至清勁南風,因此在山上有涼風稍為降溫一下。
因應天氣,是天決定走一些林蔭較多的路線,想了想,決定多玩一趙兩個月前走過的龍泉谷、南房肚登四方亭,過大帽山後沿麥徑走至大欖涌水塘,再下降大棠谷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63318340430916),
基本上是天的行程與四月尾那次有 85% 是相同的,不同的僅有四處,包括是天經大城石澗以東之荒徑上走至南房肚 (而非經虎蹤徑及肥佬麥)、到達荃錦坳大休時選擇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補給 (而非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臨尾稍早一點下降大棠有機生態園賞動物園外圍,以及經合晶雲石 (露天貯物土地) 旁村徑返回大棠山路巴士站 (而非繞徑大棠山道)。

上午十一時五左右吃畢早餐,隨即去乘車到荃灣城門道口,再沿路慢走約十五分鐘上去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沿途見到有不少人已經行完山,正朝相反方向離開城門水塘。
到達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先購買一支運動飲品打底,此時見到周遭尚算熱鬧,更有一些青年制服團體疑似在訓練。
後踏上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經過菠蘿壩見到內裡無人,不知是否因水塘水位上升,以至較難沿鐵絲網外圍走過去壩上。
經過賞蝶園路口,沿泥級上走,並享受短暫之清靜,然後再駁回城門林道 - 水塘段,單是由城門水塘小巴總站/城門郊野公園菠蘿壩茶水亭至此已用了十九分鐘,路長約 0.52KM,攀升達 52M。

沿城門林道 - 水塘段走約九分鐘 (路長約 0.6KM,攀升約 15M),便來到城門林道 - 龍門段的入口,這裡於廿多年前曾經為大城家樂徑之一部分,後來家樂徑已被取消了,但沿途見到大量涼亭,彷彿令人意識到多年前此處仍為熱鬧之家樂徑。
沿城門林道 - 龍門段上走,此處開始便再也接收不到手機訊號,算是城門水塘的一個大盲點,但這看似偏僻的地方,沿途也有不少遊人,
沿路上走約十三分鐘 (路長約 0.86KM),經過一些涼亭及槣子後,便來到林道盡頭,並駁上寬闊泥徑,走數分鐘便見到分岔口,路前有破舊鐵欄 (以前有「路不通行」牌,但現在此牌消失了),此為虎蹤徑路口,
而我是次則直走,走數十秒左右,便見第二個分岔口,同樣有破舊鐵欄,此時則繞過鐵欄直走進去,經過平緩的石砌路,不一會便來到一開揚的平原,
此亦相信為昔日芙蓉山村之所在地,留意這裡指的芙蓉山村是城門八村之一,與大帽山南脊妙高台南端的餘脈無關。
過了開揚平原,再走約兩分鐘,便能來到一澗口位,這便是龍泉谷所在。

大城石澗源於大帽山,為全港最大的石澗之一,亦為九大石澗之首,
而龍泉谷為大城石澗中游的一個平緩位置,位處約海拔 270M,這裡亦是大城石澗上下兩段的明顯分界,由灰橋至龍泉谷之斜度較平緩,但由此至大帽山林道的斜度明顯高上不少。
此谷除了巨石纍纍外,周遭又有大量林木作樹蘟,難怪在天氣炎熱的日子,能吸引大量遊人前來乘涼,但或因我事前的期望太高了,一心以為來到這會涼很多,其實不然。
而是天這裡亦有數群本地及外籍人士在休憩及野餐,但說實的,在這種天氣來說,此處人潮比我想像中稍少。

是天不沿虎蹤徑續上走,而是嘗試橫過龍泉谷,再沿大城石澗以東之隱徑駁隱徑上走至南房肚,路是有的,但路況明顯比虎蹤徑差得多,
包括路旁林木較密及部分路段斜度較高,路徑亦沒虎蹤徑明顯,幸而是天走的全程也沒上網 (蜘蛛網) 情況,相信可能是較早時候剛有人走過。
由龍泉谷起計,走十分鐘並穿過一小段竹林後,便能接上由塘尾河背至鉛礦坳之四城林徑,此段小徑我曾在剛一年前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236668816429208),
記得那次自私玩城門秘走,初時同樣酷熱萬分,但走至這一段小徑時便察覺到天色轉暗,怎料到達鉛礦坳便真的下起雨,下了一會以為雨停便續進入草城林徑,才剛走了一半,卻突然下起暴雨來,更有幾下閃電,結果需從激流中涉水返回城門林道 - 針山段方見安全,實在驚險兼尷尬萬分,而是天天色卻完全相反,陽光由此而終沒消失過。

但是次沿該小徑上走僅五分鐘,隨即需靠左再次走入隱徑,隱徑入口處有警告牌,隱徑沿途沒有絲帶,但路線清晰,林木又非太密,估計可能為漁記植林小徑,有派人定期維護。
沿此隱徑上走約廿二分鐘,沿途斜度蠻高,需慎重行走,全程沒遇上遊人,直至見到漁記路標,代表駁回了由城門林道 - 大城石澗段至南房肚之一段主要小徑,
由龍泉谷至此已走了近三十四分鐘,路長約 0.8KM,攀升達 204M,但這裡還未到南房肚,還需要走近廿一分鐘方到達南房肚登四方山小徑之入口 (路長約 1.16KM,攀升約 59M),
過了分岔路口後開始下降一段, 橫過王母石澗後見到一些竹林及舊堤垣,與南房肚距離近了,一直走至南房肚登四方山小徑之入口時為二時一。

這裡位處海拔約 480M,為舊日南房肚之主要地點,實在難以想像昔日居住在如此高海拔地區之村民是如何出城往來維生的。
此時留意左方,有一絲帶小徑能通向四方亭方向,由此處走了三十七分鐘 (路長約 1KM,攀升達 232M) 便能上抵四方亭,沿途需上攀過一連串的舊堤垣,走一小段踤石路,穿過竹林隧道,再沿泥徑走不一會便到望到四方亭,
沿途路況亭不差,而且是天走上來林木不密,又見到比上次多了一些新絲帶,估計是近來又有行山隊走過此線了。
但留意初段從舊堤垣上走途中需當心石塊有青苔較跣,後段亦遇上一群遊人朝反方向下降。

到達四方亭時已為二時九,難得此時吹來陣陣涼風,因此忍不住到涼亭處小休一下,逗留了約九分鐘後方繼續起行,
是天見麥徑段八人流明顯沒有春秋兩季多,或因少了一群操山人士,感覺異常清閒。
後沿大帽山林道上走至白波閘口,用了廿一分鐘 (路長約 1.16KM,攀升達 191M),沿途見到高清景觀,實在不得了,連遠至深圳、東莞及惠陽等群山也見到,能見度起碼有五十公里!
到達大帽山雷達站閘口時已為三時三,白波難得沒被封頂,拍照留念後開始下山,但此時開始吹來一些雲霧,漸漸發覺雲層下降,風景優美程度下降,算是是天美中不足之處吧!

時走捷徑繞過之型彎,時停下來細看牛吃草,不知不覺用了五十五分鐘才下抵荃錦坳,然後當然進士多補給,
但話說自是年四月開始,大帽山茶水亭便轉手予新經營者,同時亦命名為「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而蓮姐經營之店鋪則遷往新增之「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對上兩次到來荃錦坳,我都惠顧了新的「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原因是那邊有我喜歡吃的餐蛋麵,使我抵不住誘惑,
是天終決心回歸原始,支持一下蓮姐,到其新店點了個燒賣撈麵,感覺其實不錯,或因是天不太餓所以吃少一點也沒所謂。
是天見到蓮姐新店前放置了近十張餐桌,部分餐桌是由新界扶輪社贈送,這樣就不擔心會不夠坐位,而當時所見顧客亦不少。

逗留了十九分鐘後,已為四時半,便續行並踏上大欖林道 - 荃錦段, 沿途遊人依然有不少,當然少不了單車友。
一直走約廿五分鐘,便來到蓮花山段路口,續沿麥徑直走,不一會便下抵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中途參觀一下田夫仔士多,發覺真的一過四時正便鎖上了門。
再沿路走至大欖涌水塘時已為六時四,由荃錦公路起計,一共用了一小時五十三分鐘 (路長約 9.40KM) 方抵達吉慶橋,但附近尚見不少遊人。

此時距離日落僅餘廿五分鐘左右,而行程當然尚未完結,而且尾段亦為是天精華之一,
皆因是次選走經大欖自然教育徑至佛祖廟,再下降至大棠谷,而這段路是自三年前的四月,二級山藝野外實習課第二天之結尾行程,
或因當時既聽到悅耳歌曲,又能賞到動物,因此印象極為深刻,及後更於兩個月前決心重遊一遍,因此是天已為第三度遊歷了。

大欖自然教育徑初段平緩,尾段方開始上斜,沿途景觀變化多端,由矮小的蕨類植物,至壯觀的白千層皆有,唯獨是天走時靜得沒有任何遊人,明明當時大欖林道 - 大棠段尚有不少遊人,真想不明白是否沒人懂得由此步出大棠呢!
此徑嚴格上不越野單車徑,但卻不時見到有越野單車手偷偷踏進來,而由吉慶橋起計,沿教育徑至佛祖廟共用了十七分鐘 (路長約 1.4KM,攀升達 82M)。
佛祖廟所在之處又名伯公坳 (亦稱作油麻坳或中白虎坳),而該廟處於麥徑林道之下,平日沿麥徑走時亦能向下俯視之,是天除廟門外更聽見有音樂聲外,更隱若聽到人的咳聲,心感奇怪,探頭一看,竟然真的有一男人在內整理宗教物品!

此時沿柏油級下降,一時急降一時平緩,但同樣不見任何遊人,一直走約十三分鐘,便能下抵一廣闊之休憩地點,相信亦為漁記稱作之「大棠谷」,而此處植有不少杉樹,極適合作武俠劇取景之地。
但因此時已為六時十一,離日落尚餘約十五分鐘,因此沒法在此逗留感受一下其壯觀氣氛。
過橋後,再走一會便有分岔路口,直前方的路未走過,而是次則右轉進入有機生態園範圍,發現原來右轉後走數十秒便能見到一些破舊的柏油梯級,第一道是往澗的,不要下去,再前走至第二道柏油梯級,一直小心下到底,便是接駁大棠有機生態園之小橋,橋末更有一些座椅,因而找回到三年前山藝課後,走進生態園動物園區之小道。

但此時已為七時,已過生態園營業時間,只見有零星工人正在開工,而動物園區之正門亦鎖上,因此未有走進去看動物,僅是從正門看到一些火雞。
一直沿動物園區走至盡頭,便來到大棠有機生態園的中庭,那邊有各式各樣的玩意,又有一個水池,若非為時晩,相信會見到大量遊人在遊玩。
在生態園靠右直走至出口,再左轉走經一些鐵皮屋至創學園外的停車場,中途有一鐵皮屋,竟見圍欄內養有兩只鴕鳥,聞說其為攻擊性很強的鳥類!

到達正門停車場時已為七時二,已到日落時分,但還未入黑,因此有幸找到合晶雲石 (露天貯物土地) 旁之村徑返回大棠山路巴士站,而沒有如上次般繞經大棠山道,省回不少時間,
沿途見到大量寮屋,皆有登記編號印在屋旁,雖有狗吠聲,幸而狗都是被困著的,一直安全地走至僑興路時,已開始入黑,疏洗一下後便乘紅色小巴返回元朗市,
是的,明知有輕鐵接駁巴士正來,也刻意乘紅色小巴,皆因上次經驗告訴我,乘紅色小巴僅需十分鐘便能回到元朗近千色廣場,相比 K66 巴士快上不少,就此圓滿地完結是年首半年之最後一次行程!

提外話,是次由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起計,用了五十四分鐘走至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路長約 4.33KM,這相比經大棠苗圃及大棠山道少近 0.09KM,時間則相若。
而是次走合晶雲石 (露天貯物土地) 旁之村徑返回大棠山路巴士站,相比上次離開有機生態園後繞經大棠山道至大棠山路巴士站,短了 0.21KM,其實相距又不是太多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