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酷熱下 午後 麥徑段二 (萬宜水庫東壩至北潭凹) 之旅

2023.07.22
酷熱下 午後 麥徑段二 (萬宜水庫東壩至北潭凹) 之旅


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 (西貢萬宜路) (起) > 萬宜水庫東壩 (壩尾涼亭) (西貢萬宜路) > 龍岐山腰 (111mPD)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314mPD) > 蜈蚣地 > 吹筒坳 > 西灣 > (95mPD) > 鹹田灣 > 大浪村 > 大浪坳 (153mPD) > 赤徑 > 北潭凹 (北潭路) (144mPD) (終)

出發時間:1:18pm
天氣:大致天晴及酷熱 吹微風,氣溫介乎 30-33°C (天文台) / 29-4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2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59km (78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 >--(時長 38min,路長 2.22km,攀升 47m)--> 浪茄 >--(時長 44min,路長 1.72km,攀升 293m)-->
西灣山山頂 >--(時長 50min,路長 4.01km,攀升 48m)--> 西灣 >--(時長 30min,路長 2.21km,攀升 102m)-->
鹹田灣 >--(時長 46min,路長 3.60km,攀升 152m)--> 赤徑 >--(時長 34min,路長 2.84km,攀升 144m)--> 北潭凹

-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是周周末又是天晴酷熱,但最近因公私事務皆忙之關係,睡眠不足,表現稍為欠佳,想了一想,兩周前前往西貢遠足後錯過了 33R 特別班次巴士,以至未能體驗特快回程,倒不如趁是天認真去試一下。
繼上月初後再一次遊走麥徑段二,途經浪茄、西灣山、西灣、鹹田灣及赤徑,算是西貢東最聞名遐邇之地點,不過在酷熱天氣兼非公眾假期下,遊人數目遠比想像中少,亦因此得到清靜之感。

去程較遲出發,沒有 33R 巴士服務,只好依舊去沙田市中心轉乘 289R 巴士前往北潭涌,車程其實很快,沙田市中心起計僅四十分鐘便到達北潭涌,唯獨班次較鬆,每次等車也得浪費不少時間。
來到北潭涌,下車時忽然見到一大群大陸遊客湧上車,使該班次停留近五分鐘方能再次開出,而後方的 94、96R 巴士也得堵著。
記得 9A 小巴於冬季時可謂供不應求,即使頻密加班亦不時大排長龍,但來到酷熱天氣之時,情況居然大相逕庭,除「車等人」外,中午期間班次更大減至超過半小時一班,是天也等了近廿分鐘方能登車,但仍然非滿座。

一時三許方抵達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沿西貢萬宜路走至東壩尾,沿途遊人不多,感覺略為冷清,此時可欣賞近岸多幅六角形流紋質岩柱壁,這些六角形岩柱是酸性火山岩,富含硅質,約在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早白堊紀形成,由於西貢糧船灣位處直徑達 18 公里之超級火山口中,噴出之岩漿急促冷卻後收縮成六角柱狀,因而同時擁有凝灰岩及熔岩特徵。
西貢一帶的六角柱體規模是聞名世外的,估計境內數量達一百萬條,但大部分藏於海底,約五分之一暴露海岸中,最寬的直徑長達 1.5m,主要於果洲群島中出現,而在東壩看到的直徑也不少於 0.5m,而高度則達 40m,以酸性岩柱來說,其規模可謂是國際間數一數二之大。
另外,六角形岩柱形成初期,於火山口一帶冷卻期間, 受到地震或區堿性下沉影響,而扭曲成 S 形岩柱,在糧船灣園景 (尤以東壩為甚) 可輕易找到這些 S 形岩柱之痕跡。
同時亦會見到深色岩脈的出現, 是因為淺色的六角岩柱形成在先,後受壓而沿直線裂開, 地下的岩漿繼而沿裂縫入侵,冷卻後形成深灰色的侵入岩牆,部分呈黑色的岩脈更是基性的玄武岩。
土木工程拓展署曾花上多年時間進行地質研究,並於 2012 年認定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一座超級火山之角色,並先後於期刊及自創電子書發表研究結果,亦間接成為香港地質公園於 2015 年加入 UNESCO 的重要支持理據,功不可沒。

東壩尾涼亭有消防車及警車,頭頂亦有直升機,或許是有意外,同時亦設有漁譕署之自然導賞活動,但看似反應冷淡,兩名職員也去了暗角休息,而我則往浪茄方向走,或因是天風勢微弱,沒有人在玩滑翔傘。
下降至浪茄,熱鬧氣氛隨即增加,除遊人及遊艇外,少不了外籍女士在曬太陽,唯獨未見到黃牛及野豬,同時留意到表層海水能見度高,很有夏日氣息。
約一時十一走至浪茄尾,並開始上登西灣山,沿途以泥級及石塊路為主,乃是天全程唯一「打大佬」之機會,盛夏時行走此段難免吃力萬分,加上是天西貢東雲量少,此時烈日當空,上走起來感覺格外吃力,沿途見小量遊人,也見其感吃力。
好不容易花了近 44 分鐘方來到西灣山山頂,固然在涼亭大休一下,登山沿途遊人不多,而在涼亭亦見到數名本地及大陸遊客,在盛夏登上西灣山,然後在涼亭乘涼,可謂是一大樂事,剛好我也想瀏覽一下電腦散熱膏相關的資訊,故在此專注上網,不知不覺便廿五分鐘。
約三時二許才繼續行程,續走至三角網測站位置,旁邊用以標示山名的木牌於月前已換了新的,是我自 2017 年初登西灣山以來首度更換,再三提醒著我舊時趣事已告一段落了,而我亦在此打卡一下。

之後開始下山去,沿途以泥級及水泥級為主,不過近蜈蚣地一段則見平緩,沿途極清靜,僅遇上遊人三數人,下抵吹筒坳再接回水泥村徑,下抵西灣村時已是四時一。
於西灣村村路見到有村民在操控鄉村車輛,或是正前往西灣亭載貨,經過「出水田」位置時則見到整片農莊皆幾乎已拆除,不清晰是否代表著西灣復耕計劃之無疾而終。
經過士多群見到皆有營業,亦留意到有翻新好的房子,再走至西灣沙灘,遊人也不少,更有人在露營,遠較相像中熱鬧,但因海水水位較好關係,未能直接過河,需繞經後方的水泥橋。
上接水泥徑過鹹田灣,沿途嚇見一大群大陸遊人,小心地超前,上抵近海拔百米之高位,再下降至鹹田灣,遠處已可見到沙灘頗多,亦見不少遊人正在涉水登上快艇。

來到鹹田灣時已是四時八,居然見到不少人在露營,真想知道酷熱下如此玩意會否辛苦,同樣不沿麥徑繞過沙灘,而直接過獨木橋,及後再沿水泥村徑走至大浪村,見到興記士多老闆在坐著,再走經大閘深鎖超過三年的「大浪漁農文化村莊」時,留意到右邊木門是鎖著的,但外邊則掛有衣物,此前曾隱約留意到有人在此出入,可是到底是誰、老闆何去何從?則不得而知了。

沿水泥徑上走至大浪坳,需時約十五分鐘,乃其中一個可練氣的機會,之後再下降赤徑,抵達時為五時五,此時臨近大潮退之時,海岸低位露出,感覺愜意,而後方草原則僅見零星一兩戶在露營,清靜得難以置信,近公廁的長期露營佔位雖然依舊,但帳篷而不翼而非,自稱「村長」的警告字句也漸見褪色。
經過良友士多,又有人在唱 K,再經過倒塌了的荒屋時留恴到內裡有部舊式顯像管電視,相信是附近村屋棄置。
之後快步上走向北潭凹,得知六時正有 94 巴士抵達北潭凹,但其實不用趕,到達北潭凹時剛好登上即班巴士,前往北潭涌,以便轉乘是天目標之 33R 巴士路線,此巴士路線是我此前不曾為意的,皆因其有兩個敗筆,一是總站位處北潭涌,不途經北潭路沿途,二是尾班車早至六時三,不是很能迎合我的遠足習慣,然而最近因事務繁忙,也想提早一點完程。

是天六時正於北潭凹離開,去北潭涌轉車,六時三 33R 開車,至城隧轉車站時為六時十一許,七時半到達元朗市中心,亦即由北潭凹至元朗市便花了一個半小時,其實未至於特快,與乘搭 289R 去沙田市中心再轉車差不多。
其實北潭涌至元朗區單純車程計並不是很長,記得 2017-2019 年鈅間我經常前往西貢東,當時甚至沒有 289R 服務,也是這樣乘搭四程常規巴士回去元朗區,當時最快也試過 80 分鐘左右回到元朗市,不過是很難得四程巴士也不用等車才行,事實上,等車普遍所佔時間隨時比車程還長,因此到西貢半島遠足,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
目前仍然未有動機遠足至入黑,待掌握好去程及回程最快捷方式後,有望八月下旬可以再次開展遠足至入黑的玩意吧,畢竟夏季可謂遠足之最佳良機,皆因遠足後以全冷水疏洗完全沒壓力可言,節省大量寶貴時間,而冬季以全冷水洗澡則亦在練習中,盼望於短期內能有成果。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