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文章] 2022 年 年度總結

2022 年 年度總結


【年度總結前言】

轉眼 2022 年又已過去,是時候做一個簡單的年度總結。2022 年全球依然受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之變種病毒疫情影響,社會各方面之運作仍未完全復常,甚至上半年曾一度因第五波疫情蔓延及失控而導致社交措施需臨時收緊,直至下半年才逐步放寬。在上半年疫情嚴峻之下,許多娛樂活動也遭暫停,市民依舊一窩蜂去郊外遠足,使郊野公園及荒野地帶又再次變得擁擠,特別是在大時大節 (例如復活節假期),連部分昔日無人問津之歷史遺跡也忽然變成熱門打卡勝地。隨著下半年各國開始放寛旅客入境檢疫限制,以及抵港隔離措施之放寬,越來越多人恢復去外地旅遊,使本地假日遠足人數有所減緩。

是年我的遠足習慣一如往年,都是以單日行程為主,其中一月至十月皆因事務繁忙,普遍以半日行程為主,而二至三月期間因晚市禁堂食措施之故,索性不在行程後光顧快餐店,改為去便利店買飯,因此部分行程得以延長至近晚上九至十時。來到十一月,因應日程又有變動,變成不用晚上工作, 因此十一月至十二月之周六再次得以恢復全天行程,甚至未天光便出發,亦因而創下多個全年最長行程之紀錄。因應官方營地於一月至十一月皆遭封閉,加上事務繁忙,故此年內未有去露營。

【行程指標全面睇】
2022 年,全年遠足日數共 119 次 (編號為 #574 至 #692),相比去年減少 6 次,不過總里數高達 2,439km,總攀升達至 133,352m,相比去年則有明顯的大躍進 (分別增加 10% 及 22.5%),主要原因為是年年初多次行走大嶼雙峰等攀升較大之路線、夏季仍堅持走吃力路線,以及年底進行了多次超長途旅程有關,而十二月及十一月亦因而成為了全年里數最多的兩個月。同時,十二月下旬因假期多及天氣佳之關係,12 月 24 日至 31 日更連續八天都登山,打破了歷來連續遠足行程之紀錄。另外,年內大部分行程皆為半日行程,並於午後出發,僅有 5 次是全天行程並於上午出發,佔行程總數之 4.2%。以下是各月份之總里數及總攀升統計。

月份 總里數 總攀升
一月 166km 10,613m
二月 238km 13,818m
三月 177km 11,005m
四月 230km 13,462m
五月 143km 8,298m
六月 164km 8,619m
七月 210km 10,075m
八月 185km 8,933m
九月 211km 9,835m
十月 230km 12,267m
十一月 241km 11,487m
十二月 279km 15,115m

2022 年全年高溫情況再次貼近歷來最高紀錄,其中全年酷熱/熱夜日數為 52 日,而全年最高天文台溫度為 36.1°C,受強勢副熱帶高壓脊影響下,六月及七月異常炎熱,而酷熱天氣警告則間竭性地延續至十月才告退。至於低溫方面,是年情況不嚴峻,全年寒冷日數僅為 13 日,較氣候平均值 15 日為少,而全年最低氣溫為 7.5°C,於二月份錄得。在沒有雷雨或颱風等惡劣天氣影響之下,酷熱及嚴寒皆無阻遠足,是年共有 22 個遠足日在酷熱天氣警告下進行,佔總日數 18.5%;亦有 5 個遠足日在寒冷天氣警告下進行,佔總日數 4.2%。至於降雨方面,年內共有 13 次行程期間涉及明顯降雨,佔行程總數之 10.9%。

2022 年,行程依然偏佈全港各處,以下是各地區之行程數目詳細統計。

《郊野公園條例》下之郊野公園 次數
城門 18
金山 6
獅子山 8
香港仔 10
大潭 8
西貢東 11
西貢西 8
船灣 1
南大嶼 39
北大嶼 37
八仙嶺 7
大欖 8
大帽山 18
林村 2
馬鞍山 22
橋咀 0
船灣(擴建部分) 0
石澳 5
薄扶林 9
大潭(鰂魚涌擴建部分) 2
清水灣 2
西貢西(灣仔擴建部分) 0
龍虎山 7
北大嶼(擴建部分) 17

以上可見是年行程偏向集中於自己喜愛的地方,部分冷門地點由於位處外島,交通不便,錄得 0 次數,而跌幅最明顯之郊野公園為船灣,由去年 8 大幅下降至是年僅 1 次,主因是疫情嚴峻之下,不便進入慶春約七村等村落,因此刻意迴避遊走該區。不過,亦有部分地區呈極為誇張之增長,其中南大嶼、北大嶼及北大嶼(擴建部分)錄得破天荒之 39、37 及 17 次,相較去年分別增加 25.8%、60.9% 及 112.5%,若合計在大嶼山上進行之行程則多達 42 次,佔行程總數之 35.3%,亦即平均每三次行程便有一次到訪大嶼山。此紀錄可謂達至史上新高,若主因除了個人慣性喜歡遊走大嶼山之外,在年初疫情嚴峻之時,頻密登大嶼雙峰可謂是最能鍛練體力同時又避開遊人之最佳方法。

【大嶼登高避疫】
2022 年之上半年 (一月至六月),便遊走了大嶼雙峰達 13 次,而下半年 (七月至十二月) 則僅有 5 次,其中於 2 月 26 日至 4 月 9 日期間,更加每周六皆遊走大嶼雙峰,維持了達七周之久,皆因當時之疫情嚴峻,每天確診數字達到二萬至七萬宗之高峰,使我也沒有心情去計劃特別路線,為了確保避開人流以及維持體能鍛練,固定在周六皆登上大東山及鳳凰山一次,沿途流動電話覆蓋良好,能收聽疫情記者會直播,之後再沿石壁郊遊徑或法門古道下降至水口、石壁或石門甲,可謂是難得的避靜及散心機會,如今再次回想,也可說是一段苦中作樂的有趣故事。

【越野跑捲土重來】
2022 年,正當實體越野跑步比賽尚未得以回歸之時,我率先恢復自我設立之越野跑步挑戰。於 2 月 18 日先作了一次針草帽挑戰,僅用 3 小時 7 分鐘完成,未算最佳表現,但也初次重拾當年回憶;及後於 10 月 9 日亦試走了「逆の男」路線 (里數 21km,總攀升 1344m),並以 4 小時 20 分鐘完成大美督至大埔頭村一段。

多得 11 月份開始事務調動,多了機會能一大早出發,適逢 11 月初正正是闊別近三年半之 TransLantau 越野跑步比賽回歸之時,雖然僅為虛擬賽,不過也喚起我對此之激情,因此於 11 月 5 日及 6 日前後試走 TL100 的之前半段,但因降雨關係,表現未如理想。之後至 11 月 12 日天色轉好,決定一戰 TL50 完整賽道,全長達 56km,總攀升達 2510m,以 11 小時 18 分鐘完成,對於已暫停越跑操練近三年之後之首戰已屬不錯表現,同時亦成為全年最長之行程。

及後於 11 月 19 日之雙尖雙咀雙新八頂 (里數 51km,總攀升 2057m),以及 12 月 3 日之麥理浩徑段三四五 (里數 34km,總攀升 2041m)操練,皆採用了部分越野跑步之技巧來完成,兩者分別以 11 小時 25 分鐘及 7 小時 45 分鐘完程。當然,要達至高峰狀態,相信仍需時間再次重拾相關能力。

【不忘經典長線】
2022 年,縱然不明朗因素不少,但也保持對傳統長線之熱愛,其中 2 月 5 日大年初五之真.三大 (大羅天- 大刀屻-大帽山) 連走 (里數 27km,總攀升 2342m),以及 12 月 10 日之一尖三咀過四灣行程 (里數 34km,總攀升 1841m),也同為傳統長線。所憾其餘的傳統考牌路線則未能趕及在年內再次「續牌」。

【串連近名地方】
2022 年,繼續間竭遊玩近名地方串遊的玩意,將境內兩個或以上名字相似的地方以步行方式串連起來,富創意之餘亦可考驗意志。相關行程包括 11 月 19 日之尖鼻咀至尖沙咀,以及 12 月 11 日之日出康城至沙田第一城,其中前者亦是遠足界著名之「雙尖雙咀八頂」超級挑戰,亦為全年第二長之行程 (里數 51km,總攀升 2057m)。

【尋幽探秘玩穿林】
2022 年,探秘及穿林依然是我除速度鍛練外另一個喜愛之玩意,年內遊走新小徑、荒徑及景點無數,成就解鎖次數之多,未能盡錄,但其中最深刻的包括有:
1 月 30 日首登難度比想像中低之金山尾、牌額山;
4 月 3 日之禾徑山、塘肚山村、塘肚古道及石水古道初遊,那次也是人生中首度踏足新界東北堆填區;
4 月 5 日之水徑頂遊,那是位處萬宜水庫塘中之小島,僅能於十年一遇水位低之日子方能抵達;
4 月 10 日之圓頭山東脊,那次首度踏進亦園村及貨倉地帶,而此處正正將是洪水橋新發展區下之犠牲品;
4 月 15 日之竹篙屻嶺,解鎖之餘亦享受了清靜的一個耶穌受難節假日;
4 月 16 日首度勇闖牛潭尾村, 圓了多年來因惡狗威脅而未成之心願;
4 月 17 及 18 日一連兩天分別走訪中尉石室及中尉炭窰遺址,考察歷史,而 4 月 17 日更加同時走訪了廣為人知難度甚高之石壟仔石林;
5 月 2 日在微雨下走訪五鼓嶺、花瓶頂至大輋峒一帶,為繁忙之生活帶來喘息之機會;
7 月 3 日終於完整走了一趟觀音山村百萬大道及觀坪路,無懼惡狗威脅,重拾兒時回憶;
10 月 30 日登上龍尾頂及再探新界東北堆填區,隨著堆填區擴建如火如荼,亦可能成為最後一次遊走塘肚古道及石水古道,傍晚更經公主山登上龜頭嶺;
11 月 13 日首遊鐵矢山,卻遇上壞手機,所幸有副機頂替,卻要在雞公山上向遊人借用充電寶;
12 月 18 日走經東北大嶼山藏智叟石,及 12 月 28 日走經南山尾鯊魚石,兩者皆為仿真度極高之巨石;
12 月 24 日前往深涌石芽頭,下山時卻選走東脊至半途無路,最終需爆林近一個半小時皆能下返深涌,成為歷來最棘手之行程;
12 月 26 日首次遊走邊境地點之馬草壟,並於同日連走蛇嶺、鐵坑山、麒麟山及牛潭山,及在牛潭尾舊軍車路成功「暗渡陳倉」下返牛潭尾路。

【總結】
2022 年可謂是快樂的一年,縱然受疫情影響,活動未能達至多元化,不過卻是難得讓我清靜一下、放鬆一下的好機會,亦解鎖了不少境內未曾到訪之新地點。預期隨著不明朗因素越來越多,人生最快樂的時候經已悄悄逝去,來年願景或許未能繼續,但在日程依然容許之時,仍會保持著撰寫簡短遊記之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