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30 午後 牙鷹山、靈會山、大浪灣引水道、塘福引水道 之旅

2023.04.30
午後 牙鷹山、靈會山、大浪灣引水道、塘福引水道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澳海濱長廊 > 番鬼塘 > 牙鷹角 > 牙鷹山觀景台 (221mPD) > 牙鷹山 (三角網測站) (374mPD) > (原路折返鳳七替代路段) > 萬丈布營地 > 分水坳 > 靈會山 (490mPD) > 羗山坳 (鳳徑段五 L041 標距柱) > 羗山郊遊徑 C1307 標距柱 > 鳳徑段八 L083 標距柱 (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嶼南道) > 塘福引水道 (經水口郊遊區) > 水口村 (東) 巴士站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10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4-27°C (天文台) / 25-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09km (81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14min,路長 4.62km,攀升 401m)--> 牙鷹山山頂 >--(時長 1hr 4min,路長 3.76km,攀升 291m)-->
靈會山山頂 >--(時長 1hr 18min,路長 5.81km,攀升 52m)--> 石壁水塘 (嶼南道) >--(時長 58min,路長 3.32km,攀升 59m)--> 水口

-
一連三日連假之第二天,天色好轉,但因日前進餐時弄傷了口腔,無論心情抑或狀態皆欠佳,因此是天繼續選走輕鬆路線,想起連假還未走訪大嶼山,不如一去嶼西走走吧,卻意外換來可能是近三年最差的大嶼山遊體驗。
行程採用輕鬆模式,先登上牙鷹山山頂,再過靈會山山頂,難得能遠離煩囂,於兩山山頂上各逗留半小時,餘下時間輕鬆遊大浪灣及塘福引水道,雖然行程本身不甚費力,但行程前後之通勤吃飯卻累得有如打仗。

由元朗市中心乘車去東涌是已覺有異樣,皆因是我第一次於周末乘 E36 巴士會遇上滿座情況,人多得甚,好不容易來到東涌,轉車去大澳,雖然候車不算很久,但沒坐位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最糟糕的是車上居然有兩人皆中途嘔吐,實在是令人氣憤。
歷盡艱辛來到大澳時已是一時二,好心情已失去大半,趕快起程拋離不快回憶吧,急步走過大澳海濱長廊及番鬼塘,遊人其實不算多,此時天色尚算不錯,陽光普照,感覺甚為炎熱,走過南涌村時見到零星遊人。
踏上水泥路前往牙鷹角,沿途見零星遊人,抵達營地前左轉離開鳳凰徑段七正式路線,轉而接上段七的替代路段,此路段是漁護署因應早年二澳封村時打造之替代行山徑,現時雖然二澳已再沒有封村,但此替代路段之角色仍長存於官方之建議路線之中,此時遠觀二澳渡頭一帶海灣,可見有三艘躉船在進行新碼頭興建前期工作,與月前相比工地範圍更大了。

沿鳳徑替代段七上走,一口氣上走至牙鷹山觀景台相信是全程最費力的一段,不過是天天氣未算炎熱,故此不算十分吃力,沿途依然僅見零星遊人,至牙鷹山腰之發射站 (184mPD) 位置時停留一會看看,偏西面的一組是流動電話發射站,目測部分元件近期應該升級過,不過是天未有詳細研究,而偏東面的則是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ERP 為 20W,用以轉播來自青山主要發射站之訊號至大澳北岸以及龍鼓灘一帶之居民。
續上走,不一會見到「牙鷹山觀景台」,此觀景台前稱「大澳觀景台」,能飽覽一整過大澳,昔日更曾見過有人在此露營,實是一種巨大享受,不過此處面對著公海,長年當風,想過夜的話大概需要在架構營具上多下一點功夫。

續沿徑上登至牙鷹山山腰之橫山徑,於海拔三百米左右走一小段平緩路,再左轉攻上牙鷹山之山頂 (374mPD),此時將近為二時五,亦即由大澳巴士總站來到此處花了 1 小時 14 分鐘,速度中中等等吧。
牙鷹山山頂景觀開揚,可飽覧大澳以至屯門一帶,又可享受公海之寧靜,乃是「扺玩程度」甚高之地點,最神奇的是,每次無論山下多麼熱鬧擁擠,但只要一上抵牙鷹山山頂,頓時回歸清靜,實為一喘息好機會,昔日多次攻頂皆從未在此遇過遊人。
難得是天能見度算高,亦無雲霧遮擋各山頭,連鳳凰山也清晰可見,不過出奇是此時雲量增多,體感溫度也沒起步時炎熱,加上又吹來陣陣微風,感覺甚為舒適。

逗留近廿五分鐘方開始下山,沿原路折返橫山徑,再沿走一段至分岔路口位,忽然想去看看萬丈布營地到底有沒有人露營,便左轉繞經營地,居然空無一人,果然這些要徒步又沒景觀之露營地方一到夏季便不受歡迎。
離開營地,過石澗後接上鳳徑段五,逆走上登分水坳,沿途見零星跑山友,多年前每逢雨季便成泥沼的位置已於年前被官方修緝過,挖出一道排水道,現時已不用再擔心鞋面會沾上泥漿。
來到分水坳,左轉續登上靈會山,不知為何此時忽然感覺累意來襲,難以發力爆速,或者是天狀態實在不佳吧,改以慢步上走,抵達靈會山山頂時已是三時十一。

站在靈會山上,可賞到一整個嶼西以至是桂山鎮等地,同樣是一個理想的放鬆地點,記得 2018、2019 年是我頻繁遊走靈會山之年,但近年我的確少來了。
月初雖然曾途經靈會山,但當時天色不佳,沒景可言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2647095668939),因此對上一次在靈會山欣賞美景已是十個月前的事情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217192968376763)。
在山上大休兼吃東西,口腔有點痛,吃得有點慢,停留近半小時方再次起行,沿鳳五下降至羗山坳後,右轉踏上羗山郊遊徑,走一小段後再左轉下降大浪灣引水道,沿途有小量蜘蛛網,情況已不算差,同時亦能俯瞰山下之大浪灣,見到有一些人在沙灘玩樂。

下抵大浪灣引水道時已是五時一,時間無多,直接沿路走回石壁水塘,連大浪灣也得留待下次才重訪,接上羗山道後沿石壁水塘主壩走著,沿途可近觀鳳凰山及狗牙嶺一帶之景色。
接上嶼南道時已是五時八許,時間無多,加上近日又已走過鳳九多次,是次就不再走了,改為一探塘福引水道,記得去年初曾多次於周末走畢大嶼雙峰後取石壁郊遊徑夜降此處,五月下旬時又試過在夜裡靜坐反思,但近月日常較忙,也少了此閒情逸致。
重遊塘福引水道,每次經過入口處之一大片燒烤區也難免會令我想起各種回憶,而此時居然一人也沒有,實是意想不到,在此坐了十餘分鐘回過去後,再沿引水道走至水口郊遊區,此時終見到有兩名外籍人士連同三頭狗在此野餐了。

時間無多,直接沿泥級下降水口,沿途需穿過一些墓地,接回嶼南道時已將近六時八,趕快走至水口村 (東) 巴士站乘車,雖然不用等車便能登車,不過如料只有企位,不足半小時車程來到東涌。
怎料原來連晚膳也是場惡夢,平日常光顧的快餐店人流急升近倍,遠比月初復活節長假期可怕,是近年見過最多人的一次,吃飯有如打仗,趕著吃以免遭滋擾,以致邊吃邊冒冷汗,實在很辛苦。
坦白說,是天體驗實在欠佳,也許經過三年「中場休息」後,我也幾乎忘了大陸假期之可怕影響力,看來日後每逢五一、十一這些大陸長假期時,也要避開在東涌市中心進膳了,可考慮一下改去逸東一帶晚膳。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29 驟雨中 午後 大水井古道、兔仔許願石、東洋山、麥五至大埔公路 之旅

2023.04.29
驟雨中 午後 大水井古道、兔仔許願石、東洋山、麥五至大埔公路 之旅


西貢大會堂巴士站 (普通道) (起) > 油麻莆街 > 躉場下村/躉場休憩處 > 躉場路 > 菠蘿輋 > 紅花村 > 北港坳食水配水庫 (馬鞍山郊遊徑) > 昂平新村/茅坪新村/黃竹山新村 (北港坳) > 大水井食水缸 (馬鞍山郊遊徑) > 伯公廟/福德亭 (大水井古道) > 北港古道 > (麥徑段四)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 打瀉油坳 (469mPD) > 尖尾峰腰 > 麥徑段四 M093 標距柱 > 兔仔許願石 (494mPD) > 東洋山 (舊標) (532mPD) > 大老坳 > 飛鵝山觀景台 (飛鵝山道) > 大老山氣象站入口 (547mPD) > 扎山道觀景台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雞胸山腰 (416mPD)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進場著陸二次監察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石梨貝水塘巴士站 (大埔公路) (終)

出發時間:12:30pm
天氣:多雲 有幾陣驟雨 吹偏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4-27°C (天文台) / 22-31°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38km (110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西貢大會堂巴士站 >--(時長 50min,路長 3.39km,攀升 296m)--> 茅坪坳 >--(時長 1hr 15min,路長 4.29km,攀升 353m)-->
兔仔許願石 >--(時長 8min,路長 0.40km,攀升 41m)--> 東洋山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3.77km,攀升 82m)-->
沙田坳 >--(時長 1hr 12min,路長 4.46km,攀升 319m)--> 筆架山雷達站 >--(時長 46min,路長 3.31km,攀升 9m)--> 大埔公路

-
轉眼已是四月底,又來到一連三天的假期,所憾天氣欠佳,穿林探秘明顯不宜,只好繼續閒遊散心模式,去一些具回憶的地方鬆一鬆吧。
是天決心一試從未走訪過的大水井古道,之後一登接近三個月前到訪過之兔仔許願石,再過東洋山山頂,下降扎山道觀景台後接上麥徑段五,因黃昏有驟雨,只好簡單沿徑走至大埔公路完程。

是次不經沙田往西貢,而改經新蒲崗,其實若果西貢公路交通暢順的話,經新蒲崗去西貢市中心是稍快一點,若去西貢半島的話,選經沙田必定是貪其有 289R 巴士直達大網仔路及北潭路,不過是天倒是用不著。
十二時半抵達西貢大會堂巴士站,下車後隨即沿油麻莆街走至躉場下村,再沿村徑上走駁回車路,沿車路再上走,接回躉場路續走,約十二分鐘來到熟悉的菠蘿輋路口,沿途斜度未算太高,亦沒有惡狗,乃一全天候適宜行走之路,比起乘小巴可能更快。
經過強記士多,內進看看,一見價錢可謂嚇倒,完全是堅離地,價格配不上環境及質素,難怪很少見到食客在內。及後再沿熟悉的車路上走,於黃竹山新村一帶接上馬鞍山郊遊徑,沿途見零星遊人,沿徑上走僅一小段來到北港坳食水配水庫時留意左方有一支路,便是大水井古道之入口。

平日直上走至昂平高原之路其實並非甚麼古道,純粹是馬鞍山郊遊徑連接大水井之一段, 而真正的大水井古道則是由北港坳食水配水庫通往北港古道之平緩石砌路,雖並非官方山徑,但路面寬闊,路況甚佳,是天沿途更見數群遊人走徑,遠比想像中熱鬧。
沿古道走著,中段徑過伯公廟及福德亭,廟內正有香燭燃燒,應該是定期有人上來打理的,之後再沿路走並接回北港古道。
怎料此時忽然開始下起毛雨,趕快走至茅坪坳時雨勢更是越來越大,於是只好走進涼亭避雨一會,本以為過雲雨僅維持十分鐘許,怎料遠比預期持續更久,結果等了廿多分鐘仍未停雨,忍不住都是在雨中撐傘續走。

沿麥徑段四續走至打瀉油坳,走了近三分之一段便雨停,但部分位置路面極為濕滑,仍需小心行走,亦因如此,過打瀉油坳後直降尖尾峰腰,略過水牛山及黃牛山了。
一直走過尖尾峰腰後,再拾級上走向基維爾營,至 M093 標距柱時左轉登上兔仔許願石,三個月前掛滿的絲帶已遭移除,但山徑仍然寛闊,剛才下過的一場雨亦未致弄濕衣物,唯獨沿途蜘蛛網為數極多,邊上行邊要費神弄走面前的網。
在林中沿徑上走一段,一會後出林,風景漸見開揚,再沿路上走,斜度稍高,但路線清晰,直至來到平緩山坡,便見一些形狀怪異之巨石,此乃兔仔許願石所在地,此石坐落於東洋山北面約 490mPD 之位置,外形就像一隻蹲下的兔仔,朝著西貢海許願,維肖維妙。

記得我曾在是年二月上旬到訪過兔仔許願石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00641112202871),當時正值春節之尾聲,由於是為癸卯兔年,當時吸引大量遊人於此聚集。
是天再臨,居然空無一人,氣氛可謂大相逕庭,不過能見度相比上次好,起碼能於此觀賞西貢蠔涌一帶之景色,亦有更多空間令我在此思考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其實是天行桯早已決定要登上兔仔許願石,只是中途下了一場雨,一度以為要告吹,幸而最後情況仍容許上來一探此石,為的是意義多於挑戰。
想記二月初一登兔仔許願石賀年的時後,心情仍然處於谷底,但之後身邊好事居然接踵而來,先是在課堂遇到兩名很有耐性的人生啟蒙大師,從此學了很多東西,亦令我再次對某門學問重拾衝勁。
繼而是本周投考駕駛筆試合格,起碼距離考車牌再不是無了期的等待,短短不足三個月,心情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從谷底反彈,雖然說不上是霉氣盡消,但也總算是一件好事。
隨著一個里程又結束,接下來的考試甚至是明年四月駕駛路試其實才是真正的終極大挑戰,趁此時再次來訪兔仔許願石,期盼接下來的日子仍能繼續行大運。

逗留了近廿五分鐘方離開,續上走近八分鐘來到東洋山山頂 (532mPD),是天能見度其實不算太差,起碼能賞到西貢及沙田一帶景色,此時亦終再次見到遊人。
之後沿路下降大老坳,再沿飛鵝山道上走,走經觀景台時再次見到人來人往,但因之前避雨花了不少時間,是天就不登上大老山最高點了,直接沿車路下降扎山道觀景台,接回麥徑段五,再沿沙田坳道下降沙田坳,抵達獅子亭時已是四時半。

循例於士多點我最愛吃的燒賣,怎料剛好只剩一份,若再遲一點便沒了,吃畢便續走,先沿泥級上走至雞胸山腰,再過獅子山腰,怎料半途時又開始下起雨,當然就不用考慮攻頂了。
沿麥五一直走著,至將近抵達九龍坳時雨勢越來越大,進涼亭打理一下後才續走,過了九龍坳後不久便開始雨停,可以輕鬆走經筆架山觀景台登上筆架山雷達站,沿途亦見零星遊人。
來到筆架山雷達站時已是五時十一,難得山頂居然沒被霧覆蓋,於是便走進近頂的開揚位置賞賞風景,才續沿路下山去,不知為何由筆架山觀景台開始,一直至楊梅坳一段皆有大量「四 420」塗鴉,據知此類塗鴉近日偏佈新界各處,未清楚 420 字眼是否代表繪畫者的特別紀念日,故此才於近日行動。
快速下降至楊梅坳,再沿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走往大埔公路,路程約廿五分鐘,沿途再沒有見到遊人,至石梨貝水塘巴士站時方為六時八,隨即乘巴士離開,結束是天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23 午後 北潭涌家樂徑、榕北走廊、嶂上、榕樹澳、麥四至昂平、大水井 之旅

2023.04.23
午後 北潭涌家樂徑、榕北走廊、嶂上、榕樹澳、麥四至昂平、大水井 之旅


北潭涌巴士總站/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起) > 北潭涌傷健樂園 > 北潭涌燒烤場地 (北潭涌家樂徑) > 北潭 (北潭村) > 榕北坳 > 畫眉山腰 (340mPD) > 嶂上 (許林士多) > 坳門 > 榕樹澳 > 企嶺下引水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553mPD) > 彎曲山腰 > 昂平 (觀景台) (393mPD) > 大水井食水缸 (馬鞍山郊遊徑) > 昂平新村/茅坪新村/黃竹山新村 (北港坳) > 北港坳食水配水庫 > 紅花村 > 菠蘿輋 > 躉場路 > 躉場下村/躉場休憩處 > 油麻莆街、普通道 > 西貢大會堂巴士站 (普通道) (終)

出發時間:12:04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間中有毛雨 吹東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22-23°C (天文台) / 19-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72km (111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榕樹澳) 及有鎖在閘內的村狗 (北潭村)

--
行程概況:
北潭涌巴士總站 >--(時長 1hr 6min,路長 4.12km,攀升 263m)--> 榕北坳 >--(時長 34min,路長 2.07km,攀升 164m)-->
嶂上 >--(時長 34min,路長 2.22km,攀升 19m)--> 榕樹澳 >--(時長 51min,路長 4.12km,攀升 74m)-->
水浪窩 >--(時長 1hr 23min,路長 4.93km,攀升 541m)--> 馬鞍坳 >--(時長 39min,路長 2.59km,攀升 35m)-->
昂平 >--(時長 37min,路長 3.22km,攀升 7m)--> 西貢大會堂

-
受廣闊雲帶及偏東氣流影響,是天濕度甚高及天色繼續欠佳,同樣不宜遊走穿林或高難度路線,想了一想,既然賞風景不行,那不如到處舊地重遊是察一下郊野景點的近況吧。
得知漁護署是天在北潭涌舉辦郊野公園遠足植樹日,亦得知嶂上士多近日遭地政總署下命需拆除官地上之構建物,兩者同樣位處西貢西郊野公園範圍內,倒不如趁是天一次過遊走該兩處吧,之後再閒遊榕樹澳及麥徑段四至昂平,濕氣重得一個極點。

乘車至北潭涌,抵達時已是十二時一,或因天氣關係,北潭涌人流比預期少,到傷健樂園疏洗過後隨即踏上北潭涌家樂徑,沿家樂徑上走,已覺非一般之熱鬧,皆因平日走經此徑人流向來不多。
沿路走至北潭涌燒烤區五號場時已見有不少一家大小朝反方向行走,部分手裡更拿著尖鏟,相信便是植樹之參加者,走至五號場時終見到與植樹日有關的一個大橫幅,亦見大量老幼在此休息,不過並未見樹苗,相信植樹不在此處。
沿家樂徑續走,至分岔路口時見到有植樹日的彩旗,原來植樹地點是進入北潭村之村徑途中的一片草坡,剛好也是我正要行走之方向,沿此徑走著,不久即見大量漁護署工作人員攜同工具返回北潭涌,一直走至 KK 240802 位置時便見到一個大草坡,上方掛滿植樹日彩旗,原來植樹地點正正位處約 46mPD 的一片昔日耕地,署方為了讓參加者更易進入植樹範圍,預先在路口鋪設數級泥級,可謂大費周章。

此時雖然方為十二時七,但已見參加者已全數撤退,而工作人員亦已執拾得七七八八,據知植樹日於上午九時開始,亦即植樹活動持續約三個多小時,目測草地植有數百棵樹苗,全數自大棠苗圃運送過來。
其實漁護署近年也不時舉辦此類植樹日,近年更吸引不少小童及社區中心會友一同出席,畢竟植樹工作需要大量人力,舉辦公開活動相對單靠署方人手來得有效率,但我認為小童參加者得著應該更多,皆因十多年後若重遊舊地,也許會深刻記得當年曾在此留下過的足跡 (就如我在兒時曾一睹荃灣蓮花山山坡之企業植林計劃開展,至今經過仍會想起當年趣事)。

看畢植樹後,便續沿村徑走至北潭村,村路未算太濕滑,途經得生團契福音戒毒中心時固然迎來狗吠交響樂,不過則未見團員,之後踏榕北走廊,同樣路況未算太差,起碼泥漿不明顯,沿途亦見不少遊人。
約一時三抵達榕北坳 (197mPD),之後再沿麥徑段三上走至畫眉山腰,此時開始進入雲霧中,沒景色可言,但沿途亦見零星遊人,及後再沿畫眉山腰下降一小段至嶂上,近嶂上段路面濕滑,約一時九抵達,在草坪看看黃牛後,便進士多體驗一下。

此時嶂上遊人不少,甚為熱鬧,而嶂上唯一現存人家便是許林士多,店主為許藝文,相信有留意新聞都知道士多近日遭政府要求拆除牛棚、士多避雨棚及廁所一帶之永久構建物,據老闆口中得知,應該是受到某人投訴所致。
嶂上是一個原居民與非原居民混雜之村落,五十年代多達十多戶近五十個村民,其中原居民姓溫、黃、曾,而許老闆一家則為非原居民,固此許林士多現時仍僅以寮屋形式登記存在,反而原居民的樓房皆被林木包圍了。
許林士多經營也絕不容易,皆因所有原材料 (除山水之外) 皆以螞蟻搬運方式分批挑上嶂上,將市區採購回來之食材先儲於嶂上郊遊徑入口 (近猴塘溪),再分批挑上山,我也曾經數次於平日遇見老闆挑東西上山,亦因此可理解為何在嶂上購買一枝瓶裝水比起一碗山水豆腐花還要貴。
月前,嶂上士多被地政總署指明牛棚、士多雨棚及廁所一帶之永久構建物屬違例,需於五月前拆除,直至是天,牛棚經已拆除,但其餘設施仍未有變動,從士多口中略知是受某名山友長期針對投訴,而許老闆亦一邊物色臨時式的帳篷及長椅用以取代現時永久構建物,一邊爭取時間向署方反映意見,期望能有突破性進展。

在士多逗留近半小時後便離開,因麥徑段三仍見濕滑,決定取較直接及輕鬆之「天梯」(嶂上郊遊徑一部分) 下降至榕樹澳,雖然大部分為殘舊水泥路面,不過亦需當心,除了上半段斜度稍高、地面滿佈青苔及落葉外,中段亦有帶刺樹藤,一個不留神便刺著頭髮。
約半小時許下抵榕樹澳,經過村落見到有狗,但未有發惡,之後沿車路走約五十分鐘返回水浪窩,沿途見零星遊人,車輛也不算多,反而經過漁排碼頭入口時聽到附近漁排傳來喧嘩聲,細看應該是有外籍人士在玩水。
值得一提,企嶺下引水道出口處之站崗是天居然見到有兩名保安守著,是我首次在此見到有職員駐守,但不清楚是否真的嚴正查核駛進的車輛。

沿路走回水浪窩時為四時十,相比經麥三至此快上一點,最重要是避開泥漿路,之後踏上麥徑段四,經過燒烤區通通都不見遊人,連營地也空無一人,是少有之現象。
沿車路上走至近木棉山後再快速下降並接上泥徑,再沿泥徑走至近黃竹洋村之馬鞍坳登山口,沿途見零星遊人,之後便為「打大佬」關頭,亦是麥四最吃力之部分,頭尾段不停上走,中段則稍為放緩。
但此時因狀態不佳,忽然累意來襲,未能如慣常般發力急步上山,僅以慢速上走,結果花了近一小時廿分鐘方由水浪窩上抵馬鞍坳,相對平日表現佳之時多花近十五分鐘。
來到馬鞍坳,全是雲霧包圍,濕氣極重,能見度下降至數十米,又令我憶起 2017 年首次麥徑全走露營時,第二晚上抵馬鞍坳一帶之經歷,可謂刻骨酩心,畢生難忘。
之後沿泥徑走過彎曲山腰下降昂平,於彎曲山山脊線感受到陣陣清勁東風,更有水氣伴隨,沒景可賞之下直接下降昂平,沿途皆不見遊人,至昂平時為五時十。

於假日黃昏時分來到昂平,一般來說總會見到遠足及露營之遊人,間中更會遇有滑翔傘人士,不過是天則例外,居然整個昂平空無一人,相信是因為濕氣太重,更有微雨感覺,遊人因而不願逗留。
而是天昂平亦固然無景可賞,能見度低至數十米,連大金鐘等山頭也完全看不見,見時間鬆動,決定在觀景台逗留近十分鐘享受一下保濕療程。
六時正開始下山,本打算沿茅坪古道下降大水坑,但想了一想,路面實在太濕滑,不如化繁為簡,直降大水井算吧,沿泥徑快速下降,沿途僅部分位置有泥漿,相信比下降大水坑好得多,尾段更見到三名遊人。
約廿五分鐘便下抵紅花村,於公廁疏洗後決定續降至西貢市中心,六時八便抵達西貢大會堂,才乘車離去,天氣不佳之周日,西貢人流少,連 96R 巴士駛至西貢市中心也僅有三數名遊客。
約廿五分鐘回到彩虹站,連帶彩虹一帶也少人進膳,果然下雨天去西貢也有好處,於是在輕鬆之晚膳中結束是天簡單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22 午後 和合石、大刀屻、梧桐寨瀑布、大帽山 之旅

2023.04.22
午後 和合石、大刀屻、梧桐寨瀑布、大帽山 之旅


華明巴士總站 (雷鳴路) (起) > 和興休憩處/和合石村 (銘賢路) > 和合石火葬場 (銘賢路) > 和合石墳場 (和合石路) > 墳場山頂 (371mPD) > 北大刀屻涼亭 > 北大刀屻 (三角網測站) (485mPD) > 大刀屻 (三角網測站) (566mPD) > 孖仔峒 (445mPD) > 微波發射站 > 白牛石 (嘉道理農場) > 林錦公路 > 梧桐寨村 > 廖發園 (萬德徑) > 萬德苑 > 中瀑 > 主瀑 > 散髮瀑 > 分岔路口 (525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荃錦公路) (終)

出發時間:12:38pm
天氣:多雲 有一兩陣毛雨 高地有霧 吹偏東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18-26°C (天文台) / 18-2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2.80km (171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大帽山道)

--
行程概況:
華明巴士總站 >--(時長 1hr 12min,路長 5.02km,攀升 491m)--> 北大刀屻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2.47km,攀升 215m)-->
大刀屻山頂 >--(時長 52min,路長 2.73km,攀升 79m)--> 嘉道理農場 (林錦公路) >--(時長 10min,路長 0.88km,攀升 1m)-->
梧桐寨 (林錦公路) >--(時長 1hr 36min,路長 5.09km,攀升 697m)--> 四方山坳 >--(時長 22min,路長 1.67km,攀升 198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34min,路長 4.55km,攀升 10m)--> 荃錦公路

-
隨著晴空萬里日子之完結,最舒適的戶外活動時期可謂已經過去,是周便先後受雷雨影響,縱然到了周末,雨勢緩和,但考慮到路面仍未乾透等問題下,仍是取簡單走線為主。
想到已來到四月下旬,不如一去和合石看看拜山人潮如何,順便走一趟已一年多未有走過之大刀屻,之後再趁前幾天下過雨,一遊梧桐寨瀑布看看,再上登大帽山並下降荃錦坳完程。

和合石墳場設立於北大刀屻東面山坡,由接近海拔約 50mPD 一直向上延伸至 370mPD,於 1950 年代逐步啟用,當時用以應付香港日治後及國共內戰湧入之人口帶來的遺體增加問題,至今成為全港佔地面積最大之墳場。
和合石墳場之正門入口位處銘賢路,鄰近華明巴士總站,僅於春秋兩祭時期方有特別班次巴士直達,其他日子則需於鄰近常規巴士站多步行約 4 分鐘。
來到銘賢路,經過和合石村,會見到大部分村民皆經營石廠或售賣香燭元寶衣紙之攤檔,乃一大特色,皆因這些村落是於興建墳場前已存在,得以乘地利之勢發展業務,而拜山人士亦得到便利,縱觀由食環署管豁之墳場,相信僅和合石墳場能夠在門外找到完整的祭祀用品,當然部分私營墳場或骨灰龕會設立自家祭祀用品出售鋪位,但好像曾咀那種偏遠政府場則一定沒可能在場購買得到。

沿路上斜,至海拔 50 米左右位置開始見到大量設施,包括墳場正門、和合石火葬場、和合石靈灰閣等設備,部分更是近年新建的,此時右轉進入和合石路,正式踏入墳場範圍,墳場內僅設有棺木段和金塔段兩種墓園,其中棺木僅能租用六年,而金塔段則是永久的。
墳場正門附近是西安墓園入口,1947 年著名客輪「西安號」發生大火,造成約 200 人死亡,園內的「西安輪船罹難先友總墓」有墓誌銘記念此事,而再內則設有一些同鄉會及宗教群體墓地,據知是私人地段。
沿路上走,沿途設有大量座椅及涼亭,至第一個大型分岔路口,左轉能前往「浩園」,是政府用以安葬殉職公務員的墓地;亦有「景仰園」,供見義勇為而犧牲的市民安葬,由於「浩園」保安較為嚴密,是天未有專程去參觀。

於分岔路口附近上走至一個墓地範圍,OSM 地圖將其標為南華莆山,約高 180mPD,不過相信此地曾被移平,供放置墓地,是天也見一些拜山人士,而該處也可觀賞一整個北區之景。
折返車路再繼續上走,其實一年半前我曾經於重陽節正日來過和合石墳場,當時人流居然遠未有是天多,想了一想終知道原因,原來墳場每逢清明節、重陽節正日 (以及前後數個周末) 皆會於大部分時間封路,拜山人士需步行上山或趁下午五時至七時期間駕車前往。
或因這個原因,甚少市民願意於正日日間拜祭,皆因能整個家族上下皆有氣有力徒步登山是很不容易的,反而於非封路日子,市民能隨便駕車或乘計程車上山,甚為便利,間接造就是天人流。

沿路上走,繞經多個彎及經過一些分岔路口,因路面較窄 (部分位置更是單線雙程路),需一直提防車輛駛近,一直上抵架空電塔,代表將近抵達墳場最高處,不久後離開車路,沿墓地旁之梯級上走,記得年半前在此遇見大野豬,是天則未見。
不久後到達墳場最高點 (371mPD),沿排水道旁之泥級上走,數分鐘後接回牛牯嶺行山徑之連接路,再走數分鐘來到涼亭,此時見有遊人,不逗留直接過北大刀屻山頂,抵達時為一時十。
此時山頂進入了雲霧之中,亦吹起強風,既沒景可賞,又不太能站穩,逗留僅數分鐘便離去,再沿泥徑過大刀屻,沿途僅見零星遊人,留意到漁護署原來翻新過行山徑上之泥級。
由北大刀屻前往大刀屻路程約四十分鐘,沿途路面情況尚好,未算太濕滑,來到大刀屻時將近二時八,同樣無景觀又風大,不宜久留,不一會便朝下山方竹向走,經「金銀橋」前往孖仔峒,再沿路下降林錦公路,沿途幾乎所有較崎嶇的位置都已經裝設了官方泥級,翻新規模甚大,想不到才一年兩個月未有到訪,變化便如此明顯。

三時七來到林錦公路,左轉沿路快步下降約十分鐘來到梧桐寨村村口,此處正進行路面公程,據知是興趣供巴士的掉頭處,以便在日後供短途巴士服務。
右轉上走,穿過一些村落,走約廿分鐘來到萬德苑,或因天氣關係,沿途較為清靜,之後開始沿泥徑上走,因是天欲參觀梧桐寨瀑布,因此至分岔路口時直走而非右轉。
對上一次走訪瀑布是 11 個月之前,是次因時間關係則從簡,僅參觀中瀑、主瀑及散髮瀑,中瀑之前的路段與一般山徑無異,之後開始漸見崎嶇,斜度亦明顯增加,路面亦見濕滑。

本以為過去數天下過暴雨,瀑布應該會頗震憾,但可能雨量不夠多,瀑布水量也沒有想像中之豐滿,不過是天也見有零星數人中瀑及主瀑前拍攝。
之後續上走,離開散髮瀑後不久路便轉為平緩,穿過古村遺跡後來到分岔路口,再接主路上走至四方山坳,沿途開始感覺有毛雨,而此段未見任何遊人。
來到四方山坳時為五時四,此時除了濃霧及強風之外,更有毛雨,極為潮濕,簡直是保濕旅程,在涼亭逗留近十分鐘也未見有遊人,只聽見黃牛叫聲,但霧大得連牛也看不見。
之後沿大帽山林道上走,已有近半年未試過走在這麼重濕氣之中,連眼鏡也沾滿水氣,幸而之後全是水泥路,不用煩著要不停抹眼鏡。

約五時十一上抵大帽山雷達站閘口,見閘門開了,但霧大得連裡面所有東西也看不見,遑論是白波了,既然沒景可賞,那便全速下山吧。
看了一看巴士預計抵達時間,或因遊人少,51 巴士傍晚僅維持 30 分鐘一班,見 35 分鐘後有車,決定慢跑下山,沿途見小量遊人操山。
過停車場後亦難免要不時避車,不久更見有一野狗走了出來,終於在六時半下抵荃錦公路,趕得上即班巴士,乘車下降荃灣晚膳,結束是天霧中閒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16 午後 一樹坡脊、鳳凰山頂、大東山頂、大地塘古道 之旅

2023.04.16
午後 一樹坡脊、鳳凰山頂、大東山頂、大地塘古道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市集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石壁郊遊徑 (起點 - C1502 標距柱) > 一樹坡脊 > 小鳥回頭 (哨牙石) > (鳳徑段三) 斬柴坳 > 鳳凰山 (鳯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跳板石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大東爛頭營 > 雙東坳 > 二東山觀景台 (580mPD) > 鳳徑段二 (近 L008 標距柱) > 大地塘古道 (經架空電線杆) > 大地塘村原居民墓地 > 大地塘 > 南邊圍 > 銀樹街、銀石街 > 梅窩街市巴士站/梅窩銀河花園 (銀石街)

出發時間:12:45pm
天氣:天晴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3-30°C (天文台) / 24-4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03km (1106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狗 (大地塘村原居民墓地)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31min,路長 2.12km,攀升 23m)--> 石壁郊遊徑 (近 C1502 標距柱) >--(時長 1hr 16min,路長 1.60km,攀升 413m)-->
(經一樹坡脊至) 斬柴坳 >--(時長 13min,路長 0.42km,攀升 122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35min,路長 2.92km,攀升 21m)-->
伯公坳 >--(時長 46min,路長 2.01km,攀升 494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43min,路長 3.45km,攀升 3m)-->
鳳徑段二 (近 L008 標距柱) >--(時長 36min,路長 2.54km,攀升 1m)--> (經大地塘古道至) 梅窩街市巴士站

-
踏入四月下旬,加上沿岸風勢微弱,多區氣溫一度突破 30°C 關口,不過對於遠足來說,炎熱遠比雷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輕微,是天決定趁著雨季還未正式開始,趕上尾班車一探從未走過的一樹坡脊及大地塘古道。
於昂坪起步,先取一樹坡脊上登鳳凰山山頂,再沿鳳徑過大東山山頂,晴空萬里下雙峰之景色固然優美,行程亦顯得格外浪漫,至黃昏方下山,半途接入大地塘古道直降大地塘,至梅窩街市完程。

乘巴士前往東涌,再轉乘 23 巴士前往昂坪,或者天氣關係,見到 11 巴士客量異常地少,本以為 23 也應如此,怎料卻全車滿座,怎料原來近半車人都在山海亭巴士站下車,看裝束應該是去延慶寺拜山。
來到昂坪已是十二時九,於昂坪市集門外同樣聽到熟悉的一套來自 BMG Music Production 之情調音樂,而周遭遊人也不少,走至寶蓮禪寺門外更見電單車展,及後路過昂坪茶園遺址,餐廳已再次遭荒廢。
去年初第二代園主陳奐池希望可以活化茶園,結合保育與生態旅遊,將貝納祺的茶園夢發揚光大,但未知當中是否遇到困難,茶園餐廳僅重新試業不足一個月便再次遭放棄。
走至心經簡林,人流頗多,一般都是直接於此踏上鳳徑段三上登鳳凰山,但因是天目的是走一樹坡脊,因此先不登山,而取右邊的石壁郊遊徑 (舊稱貝納祺徑),沿徑下降一小段約十五分鐘,抵達 C1502 標距柱前的開揚位置時留意左方,乃一樹坡脊入口處。

一樹坡脊乃一道位處鳳徑段三天梯與西狗牙脊之間的山脊,連接石壁郊遊徑 (約 366mPD 位置) 與斬柴坳 (約 800mPD),短短 1.6km 路程便攀升近 440m,斜度甚高。
一樹坡脊得名自脊線約下三分一位置有一處平臺,石堆間長有一樹,甚為顯眼,但其實一樹坡並非不是真的只有一棵樹,純粹錯覺而已,不過一樹坡也成為行山挑戰路線之一,皆因下段斜度奇高,甚具挑戰性。
踏上一樹坡,的確一開波便有種「打大佬」之感,極為陡峭,而且腳踏位滿佈浮沙碎石,危險性是存在的,只好小心慢慢上走,部分位置亦有輔助繩,若單純計算此段,難度的確比日落脊等路線相若。
不過,高難度終極挑戰僅維持不足十五分鐘路程,之後斜度開始放緩,亦多了林木作扶手,難度大為減低,不知不覺來到一樹波,穿過「一樹」,但其實並不是想像中之顯眼和具特色。

續上走,不知不覺來到了分岔路口位置,左轉是通往一樹坡橫山徑接鳳徑段三,直上則通往斬柴坳,中段開始斜度又再次增加,但因左方林中有繞道,不用正攀岩壁,難度遠低於入口處。
上走沿途不時回望山下景色,能欣賞到一整個石壁水塘,景觀與西狗牙脊其實相近,但一樹坡人流明顯少得多,是天僅見數人行走,走了近一小時,開始見到斬柴坳所在處,緩緩上升數分鐘後與狗牙脊閰王壁滙合,經過小鳥回頭石之後便來到斬柴坳,此時居然見到有一隊人,領隊邊拿著國旗邊沿閰王壁上走。
接回鳳徑段二,多走約 13 分鐘便來到鳳凰山山頂,此時已為二時十,由一樹坡入口至鳳凰山山頂共走了一個半小時,相比經鳳三天梯花時長近一倍,不過也可理解的,畢竟涉及大量手足並用,加上是天天氣炎熱,沿途感覺頗吃力。

鳳凰山山頂上的遊人也不少,有的更是大陸遊客,熱鬧程度有如非旺季之假日,但未算蜂擁,不過一看到山下景色便霎時感動,皆因起碼超過半年未有遇上晴空萬里的鳳凰山、大東山景觀了,
而是天能見度不差,雖未算史上最高清,不過難得完全沒雲,實為輕鬆賞景之大好機會,觀賞機場、東涌及新界西北一帶也絕不是問題,甚至連大帽山白波也看得到,再遠處就顯得困難了。
在山頂逗留了近 35 分鐘,途中感到陣陣涼風,頗為舒適,至三時五開始下山去,因應在山頂逗留太久,決定下山步伐加快,順便看看最快可以多久下抵伯公坳,因沿途遊人不多,不用費神超前,結果僅花了 35 分鐘便下抵伯公坳,比平常快近五分鐘。

橫過東涌道,再上走至伯公坳涼亭,稍為小休五分鐘,將近四時二開始拾級登上大東山,因應六天前才剛剛比拼完此段路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36697348597247),是天則不打算鬥快了,僅以輕鬆步速上升。
因天晴關係,體感溫度相比上次六天前高上不少,而人流也比上次少,但因有東風之關係,未算難以忍受,一直上走至過了 L015 標距柱後覓小徑上經跳板石走至大東山山頂,見到有一些外籍女士專程上來玩樂,果真佩服其毅力。
四時十一終抵達大東山山頂,由伯公坳至此花時 46 分鐘,相比上次僅多出 4 分鐘,考慮是天體感溫度,表現算是滿意了,此時大東山山頂有數名遊人,而我當然又逗留拍攝賞景一番吧。
同樣,晴空萬里之下,大東山山頂上之景觀格外吸引,能清楚賞到一整個北大嶼甚至港九新界其餘部分地區,絕非多雲日子能得到的體驗。
與鳳凰山山頂一樣,大東山山頂也是我近年受踏足之處,去年初疫情嚴峻期間,更曾連續七星期的周六上抵大東山及鳳凰山山頂,算是一個苦中作樂的好玩意,是年復常下我也多了去不同地方「解鎖」,因此也相對少了遊走大嶼雙峰,但當中的情意卻是依然深厚。

將近五時四開始下山,約 8 分鐘便下接回鳳徑段二 (18 號爛頭營附近),此時見到遊人數目急增,快步走往雙東坳,過了黃龍坑郊遊徑路口後,遊人忽然又不見了,甚至朝南山方向下降沿途連一人也不見,實在不是很尋常。
快步走經二東山觀景台再急降至 L008 標距柱前的椅子位置 (約 319mPD),此時已是六時正,留意左方有絲帶隱徑,穿入林中,不久見到分岔路口,左方是向上連接 550 山頭之孩兒出櫳脊,而右方才是下降梅窩之大地塘古道。

大地塘古道是一條存在已久之小徑,不過人流甚少,曾一度變得隱密,近月有遠足隊重新打通,現時路況極好,有如一般知名小徑,是天快步下降也不感困難,唯獨沿途不時遇到蜘蛛網,相信假期內沒甚麼人走過此路。
沿大地塘古道下降,初段斜度稍高,部分位置可見昔日石級,中段平緩,於林中穿梭,之後進入新打通路段,此段相對狹窄,但也不算難應付,不久便接回古道大路。
之後再快速下降,不久見到一些電線杆,並非一般常見的鄉郊配電電線杆,而是深水角 — 貝澳環網開關回路,電壓高達 132kV,同時亦代表可放心,皆因連接電線杆之小徑理應路況良好。
果然如料,走約三分鐘便下抵墓地,此乃大地塘村原居民墓地,有水泥徑連接大地塘村,此時便更加放心,沿水泥徑快步下降,怎料至尾段將近離開墓地範圍時忽然見到一頭狗在路中心,走近時吠了數下,再發現原來後方又多出現兩頭狗。
保持鎮定,用言語及手語邀請其離開,確認後方的狗沒有跟來,而前方的狗也開始沿路離開墓地,便可輕鬆下降接回大地塘村,算是有驚無險,不過亦反映此段路不宜夜行。

來到大地塘村,沿車路走一段,再穿入南邊圍村徑,不久後接上銀樹街、銀石街,走至梅窩街市巴士站等候 3M 巴士離開,原來大地塘古道可謂極度便利,僅用了 36 分鐘便由 L008 標距柱下抵梅窩街市,其中古道段僅走了 26 分鐘,相比經南山古道可能更快捷,可惜路況仍然太過原始,無法成為全天候的日常取線。
六時九左右登車離去,約 35 分鐘車程返抵東涌晚膳,結束是天充滿新鮮感之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15 午後 石水澗、東江縱隊電台、環湖徑、三門墩 之旅

2023.04.15
午後 石水澗、東江縱隊電台、環湖徑、三門墩 之旅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起) > 烏蛟騰新屋下 > 九担租 > 石水澗 (經小蓄水池、烏龜潭、石墜下瀑) > 石水澗村 (東江縱隊電台遺址) (210mPD) > 244、250 山頭 (芙蓉嶺) > 三台頂 (309mPD) >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橫嶺坳 > 大峒 > 觀音峒 > 紅石門坳 > 石芽頭 (261mPD) > 鹿湖峒 (285mPD) > 鹿湖峒南麓 (小滘坳) > 鵝髻頂 > 虎頭沙 (133mPD) > 三門山 > 砵樹環山 > 長牌墩 (三角網測站) (125mPD) > 伯公咀 > 船灣淡水湖北副壩 > 船灣淡水湖溢水壩 (東頭洲) > 三門仔灣 (近 C2629 標距柱) (白沙頭) > 三門墩 (三角網測站) (104mPD) > (原路折返) 三門仔灣 (近 C2629 標距柱) (白沙頭) > 船灣淡水湖主壩 > 大美督 (汀角路) (終)

出發時間:12:04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吹偏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8-31°C (天文台) / 27-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78km (90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烏蛟騰 >--(時長 1hr 44min,路長 3.49km,攀升 155m)--> 石水澗村 (東江縱隊電台遺址) >--(時長 40min,路長 1.63km,攀升 148m)-->
橫嶺坳 >--(時長 1hr 5min,路長 4.04km,攀升 203m)--> 鹿湖峒 >--(時長 1hr 8min,路長 5.01km,攀升 208m)-->
長牌墩 >--(時長 35min,路長 2.77km,攀升 108m)--> 三門仔灣 >--(時長 10min,路長 0.26km,攀升 71m)-->
三門墩 >--(時長 17min,路長 0.38km,攀升 1m)--> 三門仔灣 >--(時長 36min,路長 3.71km,攀升 6m)--> 大美督

-
隨著氣溫逐漸增加,能夠玩穿林甚至解鎖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不過凡事有例外,近日得知位處船灣郊野公園橫嶺以北澗谷的石水澗村村路遭重新打通及加入標示,乃難得機會,決定趁雨季來臨之前趕及遊走一下。
沿石水澗慢慢上走至石水澗村,澗道本身不難應付,至上游果然見到石水澗村的東江縱隊電台遺址標示,參觀過後經芙蓉嶺過橫嶺坳,沿環湖徑並走至白沙頭,臨尾再加遊三門墩攻頂作結。

石水澗石澗土名麻竹坑,源於雞仔峒 (又稱上塘峒),一直下接涌尾石澗。現今澗名源自麻竹坑源頭深谷處之石水澗廢村,被雞仔峒、赤馬頭、芙蓉嶺等山脈包圍。
石水澗村原僅有一戶林姓農家,以打漁及務農為生,二戰期間香港淪陷,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於此地重建電台,屬當時其中一個通訊站,當時林姓農家負責攀山涉水至谷埔或開船到大埔墟採購日常物資支援,使電台運作暢順。所憾翌年日軍突擊掃蕩沙頭角據點,其後抵達石水澗村放火燒毀村內五間泥磚房屋,自此整村沒落 (參考自 http://www.doboho.com/jcwy_zpjs_detail.asp?id=32)。
是為石水澗村及東江縱隊電台荒廢八十周年,或因如此,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特意前往石水澗重新打通進村之路,並設立多個標示以作紀念。
而石澗本身則迂迴於銀絲竹林之中,由沉積岩為主組成的石澗果然相繼平緩,行走難度不高,唯一至「烏龜潭」及「石墜下瀑」一帶落差明顯,甚為壯觀,及後平緩延伸至石水澗村,早年一段日子曾有非法入境者藏身於此。

乘車至烏蛟騰,因平時僅有 20R 小巴能直抵目的地,而小巴官方班次為一小時一班,是否加班則視乎客量及站長心情,為免要呆等或滿座無法登車,只好爭取時間,買個飯盒去站頭,邊進餐邊等車。
是天極幸運,僅等了約五分鐘便有小巴來,連飯也未吃完,匆匆收起乘車至烏蛟騰才再繼續吃飯,吃畢已是十二時左右,隨即起步往石水澗。
沿水泥村徑走至九担租,進入石水澗之路正正就在九担租村尾,於路口右轉橫過澗橋,繞經新闢私人農莊,至分岔路口若左轉則直登芙蓉嶺,直走則通往石水澗,此時見到有遊人從芙蓉嶺下來。
進入石水澗,初時穿稄於銀絲竹林及田基之間,不久接入小徑於澗右邊平行上升,斜度不高,加上雨季未到,水量不多,明顯比外邊主流石澗易走得多。
大部分位置皆有泥徑在澗旁供遊人繞過,沿途亦見大量絲帶,上走不久後見到一個小蓄水池,之後再急升一段,開始碰到不少蜘蛛網,是夏季難免的,不過因五天前才有人走過此路,情況已算很好了。

部分位置林木較密,之後有一段需直接在澗上行走,不久後來到瀑高十餘米的石墮下瀑與瀑底的烏龜潭,此乃石水澗一聞名景點,有不少人行走此澗也僅是為了參觀此瀑布。
瀑布當然無法正攀,於右邊覓路上繞至瀑頂,但中途誤跟隨絲帶引至赤馬頭方向,幸而發現得早及時折返,穿林接回石澗,再沿澗前走,此時開始幾乎平緩而上。
石澗上游流水量小,表面漂浮不少枯葉及零碎泡沫,水質欠理想,之後續於林中沿石澗前進,沿途完全不見有遊人,但有小量垃圾及動物糞便,部分位置路肧不清晰,又欠缺絲帶,需花時間找路。
至海拔二百米左右,已幾乎來到石水澗村範圍,不過還需覓路深入村中遺址,上月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曾到訪,並於芙蓉嶺至石水澗村沿途留下色彩獨特的絲帶,因此成為了依據,很快便能抵達石水澗村,此時已將近一時十。

正如前述一樣,石水澗村曾為一個小規模村落,有五座泥磚房屋,於 1942 年曾成為東江縱隊電台據點,但僅運作短短一年左右便遭日軍燒毀,是天則僅見到林木中的石砌垣牆。
村內遭林木包圍,陽光難以透進去,感覺有點陰森,亦據知難以續沿澗溯至三台頂,逗留一會後離去,折返石澗並覓路棋過,跟隨絲帶來到上登芙蓉嶺的小徑,此時開始出林,換來開揚景象,很快便接回由九担租至橫嶺坳至寬闊山徑。
沿山徑上走至三台頂,沿途居然見到數名跑山友,不久後上抵橫嶺坳,接回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環湖徑),此時已將此二時八,還有近四小時天才入黑,時間上很適合環湖至大美督,因此決定是天餘下時間就去環湖。

短短兩個月內便第二次踏足環湖徑,對上一次是二月中旬的環湖出咀摸鬼手行程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09836664616649),不過其實是天這此天氣也算適合環湖,畢竟沒可能有對流雨產生,不用擔心難以撤退的問題。
沿環湖徑行走,先經大峒、觀音峒、石芽頭來到鹿湖峒,沿途偶爾見到遊人,有的更是一大群的,但未至於熱鬧,同時沿途亦不時可俯瞰一整個船灣淡水湖,不過向南方向之山坡大多為懸崖,向北則是緩坡,仍不同類型沉積岩風化差異所形成之單斜山現象。

三時九左右來到鹿湖峒,乃環湖徑至最東端,是天不是出咀行程,固然不用續走至跌死狗,而朝南坡直降,五分鐘內便能抵達小滘坳,再經鵝髻頂、虎頭沙、三門山及砵樹環山走至長牌墩,沿途不時有開揚景觀,實屬引人入勝,但亦有一些路段浮沙碎石稍多,於鵝髻頂附近也一度不慎滑倒,印象中已是歷來第三次在環湖徑滑倒。
南段相繼北段清靜得多,沿途僅見零星遊人,約四時十抵達長牌墩,在此地標逗留十多分鐘後再向船灣淡水湖北副壩進發,但接回水泥路前還需經歷近三次的上坡路段,實不容小覷。
接回水泥路,走經船灣淡水湖北副壩再過船灣淡水湖溢水壩,沿途異常冷清,僅見一名單車友,可能是我近年走環湖徑見到最清靜的一次,之後來到白沙頭洲,想起「島」上最高點之三門墩是昔日從未踏足過,見時間容許,趁是天臨尾解鎖一下吧。

走至三門仔灣近 C2629 標距柱時,留意車路轉彎位之護土牆,上走一段便見上登三門墩之小徑入口,掛滿絲帶,可安心上走,不過沿途斜度不低,兼有浮沙碎石,還是不可掉以輕心。
花約十分鐘便上抵三門墩山頂,高 104mPD,乃白沙頭洲之最高點,三門墩之名難免令人聯想起三門仔而非白沙頭,沒錯,山下的正正是三門仔灣,乃昔日三門仔所在地,三門仔最初其實指船灣東南面白沙頭洲、東頭洲、無名小島與伯公咀中間的三道小水道,後因船灣淡水湖工程建成堤壩,包括南、北副壩及溢洪壩,原有小村落埋進湖底,居民才遷至現址的三門仔新村。
三門墩山頂設有現用甲型標石及舊標各一,旁邊地面更見到一台太陽能唸佛機,但觀察過應該已壞,畢竟這些吟唸佛機乃淘寶貨為主,不具防水功能,雨季實是不宜露天擺放。
於三門墩山頂可以俯瞰船灣淡水湖主壩、昔日的三門仔及稍遠的長牌墩、赤門海峽,當然少不了是位於三門仔灣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的場地,以及旁邊的大型水管露天貨倉。

三門墩以西之隱徑極茂密,臨近傍晚絕對不宜行走,逗留數分鐘後沿原路下山去,可能因為路肧雜亂無章,下山時沒有接回原來登山之路,而踏進了另外一些隱徑,林木更密,難度明顯更高,至尾段才成功修正接回絲帶路,亦因此多花了一倍時間才下接回車路。
此時已將近六時三,登一登三門墩便花了近三十五分鐘,只好趕快走回主壩,再快步至大美督,於主壩上見到不少遊人,甚為熱鬧,走至大美督燒烤場一帶,見到士多正準備關門,但燒烤場遊人不少,當然或因天氣炎熱關係而未爆滿。
之後乘 20C 小巴 (非特快班次) 返回港鐵大埔墟站,車程約廿五分鐘,之後就近晚膳,結束是天有趣的解鎖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10 鳳凰大東過蓮花山、老虎頭大輋峒大山 (半劏大魚) 之旅

2023.04.10
鳳凰大東過蓮花山、老虎頭大輋峒大山 (半劏大魚) 之旅


昂坪巴士總站 (起) > 昂坪市集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心經簡林 > 斬柴坳 > 鳳凰山 (鳳峰) (三角網測站) (934mPD) > 南天門 > 牛塘山腰 > 伯公坳 (東涌道) > 鳳徑段二近 L015 標距柱 > 跳板石 > 大東山 (三角網測站) (869mPD) > 大東爛頭營 > 雙東坳 > 蓮花山 (三角網測站) (766mPD) > 三山台-鴨腳瀝 山腰 > 龍尾脊 (鴨腳瀝東脊) > 架空電線杆 > 荒廢墓穴 > 亞婆塱 (東梅古道/老虎頭郊遊徑起點) > (老虎頭郊遊徑) 和尚峒腰 > 老虎頭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65mPD) > 榴花峒腰 > 二白坳 >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障礙物燈標/直升機坪) (297mPD) >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 三白坳 > 犁壁山腰 (254mPD) > 四白坳 > 大山 (三角網測站) (291mPD) > 三角網測站 (147mPD) > 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 > 欣澳道、翔東路、水管行人隧道 > 港鐵欣澳站 (終)

出發時間:10:16am
天氣:短暫時間有陽光 高地有霧 吹偏東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18-25°C (天文台) / 19-29°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65km (2019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昂坪市集)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42485332

--
行程概況: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14min,路長 1.03km,攀升 19m)--> 心經簡林 >--(時長 44min,路長 1.54km,攀升 476m)-->
鳳凰山山頂 >--(時長 44min,路長 2.90km,攀升 22m)--> 伯公坳 >--(時長 42min,路長 1.87km,攀升 514m)-->
大東山山頂 >--(時長 40min,路長 2.55km,攀升 142m)--> 蓮花山山頂 >--(時長 1hr 32min,路長 4.25km,攀升 118m)-->
亞婆塱 (東梅古道) >--(時長 48min,路長 3.56km,攀升 303m)--> 老虎頭山頂 >--(時長 33min,路長 2.36km,攀升 129m)-->
大輋峒山頂 >--(時長 41min,路長 3.03km,攀升 231m)--> 大山山頂 >--(時長 30min,路長 2.47km,攀升 24m)--> 港鐵欣澳站

-
轉眼又來到復活節假期最後一天,天色同樣沒當初預測般好,但無阻早就計劃好之行程,行走假期內仍未到訪之大嶼山,並且終極一戰,在假期的最後一天「打大佬」。
是天一口氣登上鳳凰山、大東山、蓮花山,老虎頭、大輋峒及大山,亦走經三山台、鴨腳瀝、和尚峒、榴花峒及犁壁山之山腰,乃史上首次在同一遊走大東、鳳凰及北大嶼山 (擴建) 之群峰。

是天早上七時多便醒來,出去市中心吃畢早餐便再乘車去昂坪,車程極順利之下,僅花了約一小時廿分便由元朗市中心來到大嶼山昂坪,或因時間早加上非大陸假期之關係,平時大嶼山巴士中途站滿座之情況在是天完全未有出現。
來到昂坪時才是十時三,第一個感覺便是極為清靜,想了一想,此乃我首次在這麼早抵達昂坪,市集商店雖然已開門,但外邊的士多則仍準備開鋪中,昂坪廣場及天壇大佛人流皆少,甚至連村狗也走出來蹓躂。

走至心經簡林後,便接上鳳徑段三開始拾級登上鳳凰山,沿途已見零星遊人正在迎面下山,路面基本上沒有濕滑,不過上抵海拔七百米以上時便進入雲霧中,因此亦無景可賞。
是天花了 44 分鐘便由心經簡林上抵鳳凰山山頂,時間算是不錯,山頂上有遊人近十名,留意到臨時避風站已重修好,可是因山上風烖勢清勁,兼又沒景可賞,逗留一會便下山去。
下降至海拔六百餘米開始再次看到山下景色,至牛塘山山腰終有機會一訪已正式開始之涼亭,感覺甚為寬敝,時間關係,沒久留,續下降至伯公坳時已是十二時三。

橫過東涌道來到鳳徑段二,在涼亭停留一會後便開始拾級上登大東山,此時剛好有一名年輕遊人從後同步起行,而且有感他外表非越野跑步人士但登山步速甚快,因此忽然臨時多了一個「競爭對手」,推使我盡力拾級上走,終走至半途時便拋離了他。
好的節奏當然不要讓其停止,繼嬻快步上登大東山山頂,終僅用了 42 分鐘便上抵山頂,皆一般速度都稍快,或證明我的潛力也不太差吧,而大東山山頂同樣有遊人數名,但又大風兼大霧,不宜久留,逗留一會後便下山去。

沿途下降接回鳳二,再下降雙東坳,經過爛頭營沿途遊人不少 (可能是全天最熱鬧的一處),來到雙東坳後左轉登上蓮花山山頂。
以往我比較少登上此山頂,或因位置不就腳吧,不過近一個月我已是第二度攻此頂 (對上一次是三月上旬,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21159486817700),美中不足是同樣沒景可賞,而遊人同樣也有數名。

一路走來也發覺路面大致乾爽,沒有泥漿情況,因此不太擔心走小徑會有麻煩,既然如此,決定經鴨腳瀝東面之龍尾脊直降亞婆塱,此山徑我曾於將近兩年前行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76679575761459),印象中上半段斜度甚高,是次再臨,感覺大致一樣,但最大分別是路面變得更清晰了,行走難度也相比當年低。
沿龍尾脊下降沿途也見絲帶,相信或因近日有遠足隊走過,加上近年盛行之「劏大魚」遊戲必經此路,使小徑沒受前陣子大雨影響而變密或滿佈蜘蛛網,有了多次走荒脊之經驗,即使是初段極斜之路段也下走得頗輕鬆。
至中段居然見到兩名遊人,再下降便漸變平緩,首次經過電線杆之後下接石澗,過澗後再上走至另一滿佈電線杆之山坡,此並非一般常見的鄉郊配電電線杆,而是深水角 — 貝澳環網開關回路,電壓高達 132kV。
來到劣地山坡後,留恴左方絲帶路口再次入林,便急降至一組荒墳,頗肯定這一帶的山墳已完全荒廢,因為才剛過了清明節,也未見有拜山痕跡,不久再接上殘舊柏油徑下降接回東澳古道,左轉回走半分鐘左右便來到老虎頭郊遊徑入口之涼亭。
此時已將近三時半,亦意味著龍尾脊至亞婆塱一段共走了近 1 小時 10 分鐘,的確表面看似取道直接之一段路線,僅長約三公里,兼是下降,居然也走了超過一小時,不過其實仍然比繞經白芒快上一點。

此時在涼亭大休兼吃牛油酥餅補充能量,至三時九才踏上老虎頭郊遊徑再次登山,初段相對平緩,兼繞經愉景灣高爾夫球場外圍,中後段開始拾級登上老虎頭,沿途見不少遊人。
約走了 48 分鐘終抵達老虎頭山頂,此時終於再也沒有遭雲霧遮擋了,可以盡情賞景一下,回望蓮花山,原來相隔很遠,也怪不得由蓮花山走過來老虎頭花了超過兩個半小時。
賞景一下後便續行,此時已是四時九,若快步或可趕及在天黑前抵達欣澳,而不用中途撤退,先快步經過榴花峒山腰後再始急降二白坳,再登上大輋峒,此時出奇地仍見零星遊人。
大輋峒山上設有微波中繼站及障礙物燈標, 為民航處擁有,用以與飛機保持聯繫,訊號亦會傳送至機場控制塔作協同,因此可見站上有多個拋物面天線指向機場島方向,
另也有少量指向南部海域上。由於航空用無線射頻頻率極廣,不同拋物面天線疑似負責處理不同類型的射頻,看看大帽山雷達站便略知一二。

走過大輋峒後下降至三白坳,再走至犁壁山腰,此時發現上登犁壁山頂三角網測站入口處居然有絲帶,相信近日曾打通過,可惜時間關係未有機會重遊其中。
接著再下降四白坳,沿途又見兩名外籍操山友,為是天見到最後一組遊人,之後沿最後一段斜路上抵大山,抵達山頂時剛剛好是六時正,終可以鬆一口氣了,亦因進度比預期稍為理想,可以逗留欣賞一下東北大嶼以及新界西及港島西之景色,亦不時聽到由山下之迪士尼樂園傳來之音樂。
六時二開始下山,快步之下,僅花了約 18 分鐘便下抵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橋底),再快步往欣澳,僅約十分鐘便由昂船凹下抵港鐵欣澳站,兼趕上即班往東涌之列車,去東涌晚膳後再乘巴士回大西北,結束是天具挑戰性之行,兼為是年復活節寫下完美句號。

PS. 是天行程長達 26.65km,攀升高達 2019m,其實不知不覺已是半個「劏大魚」有多,感覺上若要以 12 小時內完成「劏大魚」,體力上絕對是不難應付的,問題是完成「劏大魚」後還要再花近兩小時折返石壁水塘,再乘約半小時巴士方抵返抵東涌,考慮到現時必須於晚上七時前完程方能確保下一日的工作不受影響,亦即必須於凌晨五時前便起步,這實在太顛倒日常生活模式了,因此相信短期內應該都不會考慮挑戰全程「劏大魚」。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9 午後 麥徑段二 (西灣山及大浪灣)、北潭凹營地、北潭郊遊徑 (前段) 之旅

2023.04.09
午後 麥徑段二 (西灣山及大浪灣)、北潭凹營地、北潭郊遊徑 (前段) 之旅


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 (西貢萬宜路) (起) > 萬宜水庫東壩 (壩尾涼亭) (西貢萬宜路) > 龍岐山腰 (111mPD) > 浪茄 > 西灣山 (三角網測站) (314mPD) > 蜈蚣地 > 吹筒坳 > 西灣 > (95mPD) > 鹹田灣 > 大浪村 > 大浪坳 (153mPD) > 赤徑 > 北潭凹營地 > 牛湖墩配水庫 > 北潭凹 (北潭路) (144mPD) > 北潭凹村 > (原路折返) 北潭路 > 北潭郊遊徑 (C5101-C5102 標距柱) > 北潭凹管理站 > 北潭凹管理站巴士站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1:00pm
天氣:多雲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9-21°C (天文台) / 19-26°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55km (89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北潭凹村)

--
行程概況:
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 >--(時長 35min,路長 1.88km,攀升 53m)--> 浪茄 >--(時長 32min,路長 2.43km,攀升 316m)-->
西灣山山頂 >--(時長 50min,路長 3.44km,攀升 42m)--> 西灣 >--(時長 46min,路長 3.30km,攀升 118m)-->
大浪村 >--(時長 28min,路長 2.49km,攀升 145m)--> 赤徑 (近公廁) >--(時長 41min,路長 2.95km,攀升 174m)-->
北潭凹 >--(時長 23min,路長 1.97km,攀升 47m)--> 北潭凹管理站巴士站

-
是為復活節假期第三天,說好五天假期要走偏香港五個不同地區,直到是天剩下西貢及大嶼山還未遊走,想到是天早上下過雨,雨後可玩路線又不多,不如先一走西貢東一帶的大路。
留意到是天 9A 往萬宜水庫東壩小巴居然沒人排隊,決定乘車去東壩起步,沿一小段麥徑段一及段二走經浪茄、西灣山、西灣、鹹田灣再走至北潭凹,為增加趣味,尾段特別加遊北潭凹營地及北潭凹村及北潭凹管理站一帶。

前往西貢東之交通甚為不便,即使是為假日,巴士服務已算齊全,但相比前往其他地區遠足,去西貢半島之車程依然是明顯較長,本來一心想著復活節長假期港人皆外遊,而復活節本身又不是大陸假期,西貢一帶理應人流不多,怎料千算萬算卻算漏了是為周日,作為普通一個周末,也足夠令我得承受大量遊客之噪音。
來到北潭涌時約為十二時七,一看 9A 小巴居然不用排長龍,實是近年難得一見,既然如此,就不浪費大好機會,乘車去萬宜水庫東壩才起步,省卻沉悶兼費神避車之西貢萬宜路 (麥徑段一)。

一時正抵達萬宜水庫東壩小巴總站,此時見到遊人甚多,想起我很少選擇在東壩起步,平時多數走經東壩都是傍晚時分,是天感受到中午時分之東壩氣氛也是一種獨特的感覺。
沿西貢萬宜路走至東壩,沿途可欣賞近岸多幅六角形流紋質岩柱壁,這些六角形岩柱是酸性火山岩,富含硅質,約在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早白堊紀形成,由於西貢糧船灣位處直徑達 18 公里之超級火山口中,噴出之岩漿急促冷卻後收縮成六角柱狀,因而同時擁有凝灰岩及熔岩特徵。
西貢一帶的六角柱體規模是聞名世外的,估計境內數量達一百萬條,但大部分藏於海底,約五分之一暴露海岸中,最寬的直徑長達 1.5m,主要於果洲群島中出現,而在東壩看到的直徑也不少於 0.5m,而高度則達 40m,以酸性岩柱來說,其規模可謂是國際間數一數二之大。
另外,六角形岩柱形成初期,於火山口一帶冷卻期間, 受到地震或區堿性下沉影響,而扭曲成 S 形岩柱,在糧船灣園景 (尤以東壩為甚) 可輕易找到這些 S 形岩柱之痕跡。
同時亦會見到深色岩脈的出現, 是因為淺色的六角岩柱形成在先,後受壓而沿直線裂開, 地下的岩漿繼而沿裂縫入侵,冷卻後形成深灰色的侵入岩牆,部分呈黑色的岩脈更是基性的玄武岩。
土木工程拓展署曾花上多年時間進行地質研究,並於 2012 年認定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一座超級火山之角色,並先後於期刊及自創電子書發表研究結果,亦間接成為香港地質公園於 2015 年加入 UNESCO 的重要支持理據,功不可沒。

走至東壩尾,見到廁所大排長龍,而我則往浪茄方向走,沿途不時見到遊人,難得天色不錯又沒有下雨,加上已超過四個月未有到訪此處,想放鬆一下感受氣氛,因此放慢了步速。
下降至浪茄,又逗留一會賞景,遊人數目甚多,當然不乏滑翔傘,甚至連大飛搶灘也有,連黃牛群也走了出來吃草,就只差野豬還未見到而已,實在是熱鬧萬分。
約一時十開始上登西灣山,沿途以泥級及石塊路為主,盛夏時行走此段可謂吃力萬分,但於是天行走則見輕鬆無比,僅花約半小時便上抵西灣山山頂,連經過涼亭也沒逗留。
來到西灣山山頂,三角網測站依舊,但旁邊用以標示山名的木牌則換了新的,感覺很意外,畢竟我由 2017 年初登西灣山以來,木牌也未曾更換,看了近六年早也習以為常,想不到沒來四個月便有此轉變,或許是真的,提醒著我舊時趣事已告一段落了。

在山頂拍攝過後,便趕緊下山,沿途以泥級及水泥級為主,不過近蜈蚣地一段則見平緩,沿途同樣見到不少遊人,有的更明顯是露營的重裝人士,下抵吹筒坳再接回水泥村徑,下抵西灣村時已是三時二許。
走著走著,想起未曾看過西灣海星彌撒中心,不如走進去看看,原來彌撒中心已於兩年前翻新過,不過是天未有開放,未能內進參觀。
再折返村口,經過海浪茶座,老闆居然認得我,可以理解的,因為自 2017 年我多次光顧其店,而該店之食物也甚為高水準,可惜事隔六年了,我卻沒爭氣,現在只好先帶著愧意輕輕走過,期望來日會有捲土重來、共享歡樂的一天。
走至西灣沙灘,遊人固然多,近壁之河流水位不高,可輕易跨過,再上接水泥徑過鹹田灣,同樣遇見不少大陸遊客,相信此情景在以往的日子也避不了,是喜是悲實在講不來,喜的就是這麼多年,仍然僅有西貢東一帶受到擁戴,且暫時未見有擴散跡象,悲的就是想享受清靜的西貢東相信再也不可能。

來到鹹田灣時已將近三時九,沙灘遊人同樣不少,但未至誇張程度,甚至相比往年復活節更少人露營,但據經驗,鹹田灣一帶通常會在五一檔期爆滿,對是年情況也不太樂觀。
是天不沿麥徑繞過沙灘,而直接過獨木橋,再沿水泥村徑走至大浪村,難得見到興記士多有營業,可是卻換來失望之感,畢竟西貢東一帶向來堅離地,無論是人流抑或食肆價錢等都相比外邊高出不少,昔日興記算是西貢東的「世外桃源」,提供相對實惠的食品,可惜是天一看,居然加價廿元有多,價值與其他士多看齊了,算吧,反正吃東西又不是必需的。
走經大閘深鎖超過三年的「大浪漁農文化村莊」時,留意到其實是有人住在內的,可是到底是誰、老闆何去何從,則不知道了。

沿水泥徑上走至大浪坳,為是天其中一個可練氣的機會,之後再下降赤徑,露營人士同樣不算多,相比 2017、2018 年的時候更是可以「人少」來形容,未知是否近日開關效應下,更多的人爭相選擇旅遊而放棄露營。
經過良友士多,再一次見到一群人在唱卡拉 OK,之後快步上走向北潭凹,至尾段接入北潭凹營地,真奇怪,居然空無一人,還以為交通這麼方便,應該怎也有人在吧,不過則隱約見到彌猴爬樹,相信也是趕客之其一原因。
接著取六年未走過的牛湖墩配水庫泥徑直出北潭路,此路僅在當年山藝實習課走過一次,事隔六年,一切都變了,由當日的僅 30 餘個行程至今天的將近 730 個行程,由昔日的最愛西貢東變成現時最愛大嶼山,種種改變實在太多。
微觀來看,自我唯一親人離世後,大嶼山是唯一能令我在傷痛中感到安慰的地方,亦順理成章成為我目前人生唯一的終極盼望;宏觀來看,西貢東近數年的吸引程度漸漸下降,特別是人流方面,前往西貢東體驗到的不再是上山下海,而是人山人海,C/P 大降,所謂後花園意義也全失,大嶼山相對之下還處於「靜土」狀態。
生活於香港本來就是這樣無奈,人實在太多,兼受媒體風向帶動,哪裡不幸成為當期焦點,哪裡就注定被「玩爛」,大東山、玉桂山、爛排、古洞水塘……哪一處是有例外的?

來到北潭凹時方為五時三,時間許可,便進北潭凹村參觀一下,此村落感覺奇特,不單有數棟現代化的 NTEH,在旁也有不少廢屋,另外也有大量棄置的舊物,包括行山路牌,新舊交雜,感覺非凡。
不過村內有村狗,兩次進村參觀,仍未走至農地時便已被村狗發現,只好折返,雖然目測非惡狗,不過容易驚動主人,不便內進參觀。
接著踏上北潭郊遊徑,走一段下降北潭凹管理站,此管理站大致上已遭棄用,目前相信只用來放置物資,如多出的垃圾筒、圍欄及燒烤用品等,畢竟數公里外的北潭涌便設有全港最大的兩個郊野公園管理站之一,此站相信也是時候功成身退吧。
再次接回北潭路時已將近五時八,決定就此提早完程,皆因回程交通時間長,寧可早點完成是日任務,明天早一點出發去終極一戰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8 八鄉至圓洲角 (經甲龍古道、大帽山、草山及山尾村) 之旅

2023.04.08
八鄉至圓洲角 (經甲龍古道、大帽山、草山及山尾村) 之旅


八鄉牌樓 (八鄉八鄉路) (起) > 元崗新村 (元大路) > 元崗新村/長莆 (清潭路) > 石崗燒烤區場地 10 > 下清潭灌溉水塘堤壩 > 上清潭灌溉水塘堤壩 > 石崗引水道 > 農場鮮奶 (雷公田) > 甲龍古道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扶輪公園燒烤地點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四方山 (780mPD) > 燕岩頂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草山 (三角網測站) (645mPD) > 草山東脊 (隔火帶小徑) > 牛湖托 > 德華公立學校遺址/禾上墩 > 山尾村 > 搖斗坪村 > 桂地新村寮屋區 > 桂地街花園 > 桂地街、長瀝尾街、火炭路 > 火炭村 (火炭路) > 火炭路單車徑 (翠榕橋)、圓洲角公園外圍、銀城街、插桅杆街 > 銀城街花園 (銀城街) (終)

出發時間:11:28a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吹偏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22°C (天文台) / 16-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7.28km (136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鎖在閘內的村狗 (山尾村)

--
行程概況:
八鄉牌樓 >--(時長 32min,路長 2.35km,攀升 76m)--> 下清潭灌溉水塘堤壩 >--(時長 57min,路長 3.68km,攀升 65m)-->
農場鮮奶 >--(時長 53min,路長 3.33km,攀升 403m)--> 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 >--(時長 1hr,路長 4.06km,攀升 450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1hr 2min,路長 4.96km,攀升 585m)--> 鉛礦坳 >--(時長 23min,路長 1.08km,攀升 247m)-->
草山山頂 >--(時長 35min,路長 2.10km,攀升 32m)--> 德華公立學校遺址 >--(時長 20min,路長 1.75km,攀升 4m)-->
桂地街花園 >--(時長 33min,路長 3.03km,攀升 13m)--> 銀城街花園

-
來到復活節假期第二天,天色居然沒想像中好,雲量多兼高地有霧,決定都是繼續採取保守路線,想了一想,連同清明節在內的五日假期想玩盡香港五大角落,既然港島及新界中部已玩過了,不如趁是天玩大西北吧。
是天一試由八鄉走至圓洲角,由一個昔日曾居住之地走至一個曾工作之地,實行當年「行山上班」的笑話,實是有趣,同時尾段亦有小量解鎖成份,更重拾了闊別十餘年的兒時回憶。

是天行程由八鄉起步,不過八鄉乃元朗六大鄉村之一,佔地甚廣,想了一想,不如取極具代表性之八鄉牌樓起步吧,而八鄉兩個牌樓之中,規模最大的莫過於是當年興建西鐵時由九廣鐵路公司置於八鄉路近元崗新村之牌樓。
乘小巴至八鄉牌樓下車,踏入元大路,穿插於元崗新村,此村落佔地甚廣,近年亦新建了不少丁屋 (屬新界豁免管制屋宇),不過部分遭套丁築成屋苑式管理的高級盤。
一直前進,眼前由新界豁免管制屋宇換成兩層高的牌照屋,這裡原為農地,但十餘年前出售予非原居民作重置菜園村用途,十分滑稽的是,政府規定 NTEH 天台之太陽能光伏板僅能佔用天台一半面積,但對於牌照屋卻沒此限制,算是間接優待了他們,另外縱為假日,仍見不少村民在務農。
之後由水泥徑換成泥徑,穿梭於寮屋群間,此段泥徑於一年半前曾走過,是天再臨見明顯遭擴闊,而寮屋同樣有一戶養狗,幸而是鎖著的。
部分位置被打造成休閑農莊,也無非,眾人皆知農業在香港根本就沒更好的出路,更不為政府所重視,若不以嘩眾取寵的方式吸客,又何能擴大他們的業務?

一直走著,便能接上清潭路,仍然是元崗新村範圍,不過道路並不共用,右轉走著,穿過大水管之底,再經過一些私人露營場及狗場後,不一會來到石崗燒烤區場地 10,此時遊人數目大為增加。
不一會便來到下清潭灌溉水塘堤壩,此水塘位處上清潭灌溉水塘之較低位置,其一用途是接收由上清潭灌溉水塘排出之水源,此時遊人也不少,站在堤壩上可遠眺大半個八鄉。
離開下清潭灌溉水塘,走數分鐘上抵上清潭灌溉水塘並橫過其堤壩,此時便見到極澎湃的溢水聲,這是因為上清潭灌溉水塘水位滿了,因此要放水,此情景確是雨季專屬的。
兩塘共同供水予清潭及元崗一帶農民作灌溉之用,因應大欖涌水塘於 1957 年建成後一度將錦田河截流,因此政府興建一系列灌溉水塘作補償。
由上清潭灌溉水塘至農場鮮奶一段因取道迂迴,但沿途也見不少郊遊及橈烤設施 (包括涼亭),也算是理想之閒遊地點,好不容易終來到農場鮮奶。

是天農場鮮奶顧客不少,但原來店方已再沒有售賣歷史最悠久的盒裝鮮奶了,記得十多年前兒時首次來訪此地時,縱為閒人沒開門,但按鐘亦能入進購買鮮奶,但現時則僅周末才營業,而售賣產品類型亦越來越少。
循例吃個餐蛋麵,$35 對於鄉郊來說尚算抵吃,吃畢便走一段來到甲龍古道入口,再沿古道上走,留意到古道初段靠右有一塊私人農田,近日被打造成一些宗教銅像園地,不過是天未見有人在內。
沿甲龍古道上走,除初段外幾乎全程有一定斜度,相比旁邊的甲龍林徑明顯費力不少,但也快捷不少,沿途亦見零星遊人,約 35 分鐘便接回荃錦公路並來到荃錦坳。

近日收到消息,大帽山連姐成功投標未來三年重返扶輪公園燒烤地點旁之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原先的黃先生交吉後不再經營士多,坦白說黃先生的餐蛋麵我吃過數次,水準是不錯的,實在有點可惜。
而連姐重返舊場,彷彿時光倒流三年前,其實說到首次光顧連姐正正是 2017 年復活節假期麥徑全走期間,自此之後的三年多次操練雙坳、針草帽甚至正式比賽期間皆多次光臨其中,雖然麵食水準欠佳,但積累三年的回憶確是深刻,如今走了三年又歸位,彷彿提起了我白費三年寶貴時光之痛,亦提醒我是時候該結束該段愚昩經歷了。
因早前已吃飽,未有在此光顧,直接沿大帽山道上走,沿途人多車多是必然的,過停車場閘口後再上走至雷達站閘口,因應之後還有兩個遠足日,都是留點力,慢慢上走花了近一小時方抵達雷達站。
大帽山近山頂一帶被雲霧遮蓋,沒景可賞,隨即沿大帽山林道快速下降至四方山坳,沿途居然見兩名單車友,之後再沿泥徑上走四方山,部分位置路面仍有水跡,過燕岩頂後再下降至鉛礦坳,抵達時已是四時五。

逗留五分鐘左右便續登上草山,此時遊人數目開始減少,約廿分鐘左右便上抵草山,幸而草山山頂沒受雲霧遮擋,可以逗留賞景一會,巧合地亦見有兩名年輕人在此。
由於是天其一目的是想重現當年「行山上班」之笑話,決定罕有地由草山直降圓洲角,的確在草山山頂是可以賞到一整個沙田新市鎮,其中亦包括圓洲角,看似不太遠,不知道步行過去又要多久呢?緊張時間又到,答案即將揭曉。
取草山東脊下降,為一明顯隔火帶山路,曾於兩年多前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70411293054952),不過入口鄰近草山東北脊,不留神便容易入錯位。
因之前下過雨關係,路面屢見泥漿,加上此路斜度略高,需小心行走,走了不久,便居然見到剛才兩名年輕人也選此路下山,超前了他們再快速下降,約廿分鐘便能下抵接回連接坳背灣之橫山徑。

右轉走一會來到牛湖托,取小徑直降德華公立學校遺址,不過沿路甚為濕滑,泥漿極明顯,需極小心行走,中段更有不少竹林,不久居然見到一名男士,言談間得知他迷路,但其實他走的方向正正就是正確下山之路。
約十分鐘後便來到德華公立學校遺址,德華公立學校建於 1950 年,曾為坳背灣、山尾、河瀝背、及黃竹洋等山村服務,現已荒廢,校舍外圍現已破舊不堪,但內部擺設卻出奇地完整,
數年前政府在外設立了圍網,禁止遊人內進,記得兩年多前尋覓了很久才找到圍網一個小缺口,暗渡陳倉去看看,廢校因而也成為了蝙蝠之寄居處,甚為可怕,是天再臨,居然圍網大閘一整個脫落,可輕鬆進去,或因季節關係,是次未見有蝙蝠。

之後便迎來全天最興奮的一段路,皆因由德華公立學校至搖斗坪村一段路是我從未走過的,而由搖斗坪村至桂地街一段雖在十多年前走過,但印象已模糊,是天正正是一個重大解鎖與回味里程。
離開德華公立學校後便隨即踏上水泥徑,水泥徑狀況良好,約走三分鐘便見一個殘舊的「山尾村」路牌,再走一分鐘便開始見到第一塊農地,之後的五分鐘都是在山尾村寮屋群中走著。
整個山尾村寮屋群都設於斜坡之上,最高一組達 200mPD,出入市區甚為不便,難怪是天所見大部分也遷出,但仍見個別一兩家有人在。
其中首次過河 (蚊坑) 後的一戶人家可謂令心大開眼界,其不單用圍網圍著整個農地範圍,還設置了多個人體偵測警報器,每當有人路過,數個警報器也會發出響聲,可謂嚇人,而該戶人家亦有養狗,不過是天鎖在閘內兼沒吠。
至於多年前曾聽聞養六頭狗的人家,是天未有發現,懷疑已遷出,而村口告示之「有惡狗」是天亦未有所見。

接回另一條水泥村徑,與搖抖坪村會合,搖抖坪村雖然也有養狗人家,但未算太惡,相對之下昔日河瀝背的就惡得多了,記得兒時與人在直升機坪直降村路後,不慎右轉走入河瀝背村僅一小步,即被一頭惡犬狂追,印象極為深刻,但據知近年該處全數惡犬也功成身退,改天可以上去參觀一下。
沿水泥徑走著,經過水務設施後,再過河 (蚊坑) 一次,之後來到分岔路口,右轉上走可抵達桂地新村,是次則沿兒時常走之路直降桂地街,臨尾會穿過一堆寮屋,記得兒時該處有一戶養有惡狗,吠得極大聲,如今亦不見了。
之後便開始沿水泥級下降,當年此處能俯瞰一整個城巴車廠,如今已改頭換面,重建成為五座政府樓宇,唯獨桂地街花園則仍未變,算是保留少許回憶憑據,由德華公立學校下降至此居然僅花了廿分鐘。

之後沿路穿過大半個火炭,約十分鐘後下降至東鐵綫路軌一帶,之後再沿單車徑走一段再次接上火炭路,橫過翠榕橋,再沿圓洲角公園外圍走一段接上銀城街。
再多走數分鐘便來到是天目的地 — 銀城街花園,圓滿地以行山方式達成了當年的通勤路線,並就此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7 午後 中葵涌公園-大窩山-金山-傻人樂園-麥六、五至沙田坳-圓洲角 之旅

2023.04.07
午後 中葵涌公園-大窩山-金山-傻人樂園-麥六、五至沙田坳-圓洲角 之旅


葵芳邨巴士站 (葵涌道) (起) > 葵定路、嘉定路、大連排道、永業街 > 中葵涌公園 > 青山公路 - 葵涌段 > 斜坡排水道 > (經小徑登上) 大窩山 (三角網測站/食水配水庫) (253mPD) > 葵涌金山郊野徑 > (華金徑) 中電金山無線電站 > 金山 (電視發射站) (企山峒) (361mPD) > 金山 (三角網測站/九龍水塘界碑 No.16/山火瞭望台) (369mPD) > 走私坳 (金山路) > 傻人樂園/康樂大地/九龍水塘界碑 No.19 (291mPD) > (原路折返) 走私坳 (金山路) > 九龍水塘 > 大埔公路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楊梅坳 > 龍欣道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進場著陸二次監察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筆架山觀景台 > 鐵路坳 > 九龍坳 > 加特坳 > 獅雉坳 > 雞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沙田坳 > 沙田坳晨運園地/涼亭 > 沙田坳燒烤區一號場 (慈沙古道) > 水務通道 > 博泉街 > 水泉澳廣場/水泉澳巴士總站 > 多石街 > 沙瀝公路橋底 > 銀城街花園 (銀城街) (終)

出發時間:12:50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3-26°C (天文台) / 20-3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03km (101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葵芳邨巴士站 >--(時長 42min,路長 1.46km,攀升 243m)--> 大窩山 >--(時長 42min,路長 1.96km,攀升 203m)-->
金山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3.29km,攀升 45m)--> 大埔公路 >--(時長 50min,路長 3.19km,攀升 294m)-->
筆架山 >--(時長 53min,路長 3.99km,攀升 197m)--> 雞胸山山頂 >--(時長 10min,路長 0.62km,攀升 7m)-->
沙田坳 >--(時長 45min,路長 3.77km,攀升 14m)--> 銀城街

-
是為復活節假期之首天,回想自開始行山以來,幾乎每個復活節都有驚心動魂,其中 2017、2018 及 2021 年的復活節皆去了麥徑全走露營,2020 及 2022 年則改為連續四日行山解鎖,僅 2019 年因忙於備試而閉關修練。
隨著陰霾過去,新一頁即將展開,預期會日益繁忙,露營可能將成為奢侈的玩意,是年的復活節再一次計劃以連續四日行山代替,隨著行程史日益豐富,不難預期要進一度解鎖的難度將不斷增加。
是天作為假期開首,卻因前一天下雨關係而未能遠遊,想了一想,既然中葵涌公園一帶未曾到訪過,不如就由此登上大窩山吧,之後再遊走金山及傻人樂園,並沿麥徑段六、五走經筆架山、雞胸山至沙田坳,並下降圓洲角作結。

十二時十抵達葵涌道,先沿葵定路、嘉定路、大連排道走至永業街,適逢公眾假期,工廠區區內人流稀少,至永業街街口發現原來正在建造青山公路至工業街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若建成後相信能惠及附近上班人士能往來青山公路乘車。
至斜度通道開始上走,沿途枯葉多,亦有不少垃圾,相信行人的人不多,不久接上一條寬闊及整潔的磚砌路,此時亦即進入中葵涌公園範圍,其位置前身為為曾氏瑞峰牛場,於 1986 年建成公園啟用,不過其位置甚為偏僻,知道其存在之市民實在不多。
朝青山公路上走期間見到有在掃地的清潔工人,一直上走至青山公路時見到有大閘,之後用自己方法橫過馬路,對面正正有一個斜坡排水道,由此上走登上大窩山,此路也是我首次行走。

上走至大窩山的路不甚清晰,尤其初段僅需沿斜度排水道上走一小段,便需及時右轉接上泥徑,絲帶不多,容易錯過,之後沿泥徑上走,斜度甚高,或因前一天下過雨,泥土疏散,需小心慢走,沿途見不少垃圾。
上走近十六分鐘便來到一個晨運園地,此時開始換來晨運人士砌的泥級,而此處景觀開揚,幾乎能直觀一整個葵青區,不過此時未見遊人,之後再沿泥級上走近五分鐘便來到大窩村食水配水庫,亦是大窩山最高點,附近設有三角網測站。
在三角網測站賞景一會後離開,繞經大窩村食水配水庫期間見到原來正進行「2022 至 2025 年度香港及離島和新界東區水務署斜坡預防性維修、改善及相關的勘探工程」。

接回葵涌金山郊野徑後便沿走過多次的路上登金山,沿途見到零星遊人,還有數名在重鋪路面的工人,沿途亦見大量水泥包放在路邊,一直上走至 319 山頭時見到有舊標,亦有晨運園地,之後經過中電金山無線電站,仔細一看發現原來還有流動電話基站,相信正正是政府所指的金山郊野公園基站。
沿路直走,不一會登上金山數碼電視主要發射站所在山頭,高 361mPD,近年 OSM 地圖標其為「企山峒」,留意到此發射站有多組拋物面天線,除指向慈雲山總發射站方向一組用意明顯外,其餘兩組應該分別是指向琵琶山及馬灣輔助發射站。

逗留一會後離開,再前往不遠處的金山主峰,高 369 mPD,山頂設有很特別的三角網測站,皆因此非一般圓柱體甲型標石模樣,而是正方型柱體的九龍水塘界碑,上面寫有「1902 No.16」,並在近年遭翻新過。
翻查資料,隨著《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於 1898 年簽訂,為提供食水給新九龍及新界南部,香港政府於 1901 年在針山以南及畢架山之西一帶展開興建水塘的工程,首個九龍水塘於 1910 年落成,這與界碑上之年份相當吻合。
山頂上另設有山火瞭望台,記得兒時多次遊走此處時皆曾見過有職員值班,但近數年已再未有見過,相信或早已被遙感偵側設備取代,但出奇是年前漁護署又將此棄用已久的山火瞭望台翻新並增設圍網,未知是否準備在此加設遙感鏡頭?

之後沿東脊下降至走私坳,沿途皆以泥級為主,約七分鐘後便下抵接回金山路,此時隨即轉上涼亭後之「傻人樂園」參觀一下,「傻人樂園」落成於 1970 年 12 月 24 日,歷史悠久,甚至因為早於郊野公園設立前已存在,加上當年參與建設相關人士爭取下得以保留至今天,為現時 24 個獲原址保留的晨運園地之一。
據知「傻人樂園」每天早上皆有市民上來晨運,不過到訪之時則未見有人,而在最高處之 291mPD 位置則見另一個九龍水塘界碑 (No.19),另有人放置了一台太陽能唸佛機在旁。
參觀過後便沿原路折返走私坳,再沿金山路快速下降至大埔公路,因是為公眾假期,金山路一帶封路不予車輛內進,缺乏車友餵飼之下,獮猴出沒數量也大減。

穿過九龍水塘主壩後不久便接上大埔公路,此時已是三時七,隨即接上麥徑段五,先沿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走至楊梅坳,沿途見不少遊人,之後再拾級上登筆架,看似艱辛,實際不算很費力,皆因攀升不多。
不一會上抵筆架山,見到進場著陸二次監察雷達站前的欄杆上有人放置了三個「已開光」的金色超人像,甚為有趣,之後再沿泥徑走至沙田坳,沿途不時也見遊人,時間關係未有登上獅子山山頂,不過則登上了雞胸山山頂,畢竟後者額外花費時間不多。
過雞胸山後開始下降,至沙田坳時已是五時半,也例牌在此吃一份至愛燒賣,吃畢便開始下山,畢竟此才假期首天,往後仍有三天遠足,不想過於費神費力,提早完程也沒不妥。

先沿車路走至沙田坳晨運園地/涼亭看看,記得兩年前復活節的麥徑全走露營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808542055908535) 第二日曾一度計劃在此扎營,或因當時燒烤區因疫情遭封閉,久未見遊人,想了一想擔心半夜被獮猴滋擾而改為在慈雲山半山扎營。
是隔兩年後重遊此處,發現卻有一大群遊人在此,有的燒烤,有的玩樂,甚為熱鬧,可惜與我的心境正正相反,當年心境激情盛放,現時則平淡如水,或因這兩年悟以往之不諫,追求的也不再是單純玩樂。
之後踏上慈沙古道開始下山,沿途仍見零星遊人,見到涼亭後接上水務車路,至博泉街時轉上水泉澳廣場及巴士總站,意外見到一輛近日才出牌之 Mellor Orion 低地台小巴,擬行走新界 503 醫院路線。
沿多石街快速下降沙瀝公路橋底,再走至圓洲角時才是六時五,疏洗一下後便去晚膳,就此結束是天輕鬆之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5 清明節午後 港島大浪灣-歌連臣角探射燈碉堡-華人永遠墳場-畢拿山-渣甸山 之旅

2023.04.05
清明節午後 港島大浪灣-歌連臣角探射燈碉堡-華人永遠墳場-畢拿山-渣甸山 之旅


大浪灣小巴站 (大浪灣道) (起) > 大浪灣泳灘 > 大浪亭 > 歌連臣角懲教所正門 (歌連臣角道) > 歌連臣角砲台探射燈碉堡 > (原路折返) 歌連臣角道 > 歌連臣角舊英軍發電碉堡 > (原路折返) 歌連臣角道 > 歌連臣角道休憩處 (歌連臣角道) > 歌連臣角道花園/龍躍樂園/晨樂亭 (清風坳) (歌連臣角道) > (捷徑往)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車路盡頭 (近 17-20 段骨灰龕) >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車路 (近 A23 段骨灰龕) > 砵甸乍山北引水道 > 馬塘坳 (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 (183mPD) > 哥連臣山食水定壓缸 > 大潭峽懲教所 > 大潭峽 (石澳道/大潭道) > (小徑往) 柏架山上引水道口 > 野豬徑 (連接山徑) > 大風坳 (柏架山道) > 畢拿山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35mPD) > 畢拉山石礦場外圍 > (渣甸北引水道) > 渣甸山 (三角網測站) (433mPD) >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道) > 大潭水塘道巴士站 (黃泥涌峽) (終)

出發時間:1:02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吹偏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4-26°C (天文台) / 22-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6.20km (85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大浪灣小巴站 >--(時長 50min,路長 2.24km,攀升 135m)--> 歌連臣角懲教所正門 >--(時長 7min,路長 0.94km,攀升 31m)-->
歌連臣角砲台探射燈碉堡 >--(時長 13min,路長 0.61km,攀升 103m)--> 歌連臣角舊英軍發電碉堡 >--(時長 1hr 23min,路長 4.06km,攀升 136m)-->
馬塘坳 >--(時長 21min,路長 1.75km,攀升 15m)--> 大潭峽 >--(時長 38min,路長 2.54km,攀升 183m)-->
大風坳 >--(時長 8min,路長 0.30km,攀升 102m)--> 畢拿山山頂 >--(時長 28min,路長 1.69km,攀升 146m)-->
渣甸山山頂 >--(時長 25min,路長 1.93km,攀升 4m)--> 黃泥涌峽

-
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很適合形容是天,不過留意到唯獨港島天色較好兼雨勢最不明顯,因此決定又去港島輕鬆遠足。
適逢清明節,固然要應節一下,拜山成為是天的其中一環,想起港島東面的歌連臣角砲台探射燈碉堡是從未到訪過,因此決定趁是天一訪以解鎖,再去拜山,然後去登畢拿山、渣甸山為行程畫上句號。

香港一共有四個大浪灣,分別位置西貢東、大嶼山石壁、大嶼山芝麻灣及港島南區,四個大浪灣我也曾經到訪過,其中港島南區的大浪灣雖然是規模最細小的一個,不過其受觀迎程度卻反而是最大的一個。
前往港島大浪灣主要靠 9 號巴士或紅色小巴,而我慣常先乘車至紅磡,轉乘 118 巴士至阿公岩道再轉乘巴士或紅小,其中後者可遇不可求,不過是天居然是紅小先來兼有位,那就一於乘車吧,乘紅小的好處是能直接到達大浪灣停車場,省卻由石澳道口步行近十分鐘去。
車程極順利下,僅花一小時左右便從大西北抵達大浪灣,之後沿水泥路步行至大浪灣,經過大浪灣郊遊區不禁令我想起四年前參加越野跑步比賽的經驗,當時曾多次操練港島徑,因此常常走經此處。
但在 2019 年 1 月之後至今,則僅到訪過大浪灣一次,事隔四年,周遭景點變化不大,可是我的心境卻大大改變了,正正是這四年「缺席」時期,我思考了歷來最多的人生道理,甚至對自己的極度愚蠢恍然大悟,事到如今,的確沒彎轉了,白白浪費了四個年頭,誰會不心痛?

走至大浪灣泳灘,固然見到一大群泳客,踏入四月,救生員服務恢復,加上乃長假期之始,泳客固然回歸,同時亦有不少外籍女士在野餐,遠處的燒烤區更見有人在燒烤。
港島大浪灣之規模雖然比起另外三個遜色,不過論氣勢也不弱,海浪澎湃,名符其實,附近亦見不少寮屋 (港島即使原居民也沒有丁權),橫過泳灘見到藍橋,走經燒烤區後見到救生員站崗,再續走能上登至砵甸乍山南引水道。
沿石級上走,經過大浪亭,再上走至近半段時離開主徑,右轉入橫山徑至歌連臣角懲教所正門,橫山徑路寬闊,唯獨有小量蜘蛛網,至尾段斜度較高,小心下降至懲教所職員紀念碑後接上水泥徑往歌連臣角道。

來到歌連臣角道盡頭,此乃監獄正門,亦為 18M 小巴總站,不過此小巴每日僅有數班車,使得往來懲教所甚至是中途的華人永遠墳場東面閘口也甚為不便。
沿歌連臣角道上走一小段,留意其中一處欄杆有人加設了金屬枝架,供遊人攀過欄杆及水管,之後接上殘舊的水泥路直降至近海岸的歌連臣角砲台探射燈碉堡。
歌連臣角炮台遺址建於 1938 年,有八十多年歷史,當時駐港英軍為了加強香港島東部海岸的防守而建造,其正面本來建有呈圓弧形曲面設計的防護牆,用以避免敵軍的炮彈,後遭日軍破壞。
探射燈碉堡近年被廝泛稱為「大電視」,皆因 2018 年超強颱風山竹來襲前,靠南的碉堡半圓頂完好,從內向外望,有如身處闊銀幕之大電視,可是山竹將其摧毀了,現時僅剩下方平台尚算完好,而靠北另一個原有碉堡則乎完全消失了。

參觀過後,於海岸礁石一帶遊走一下,順便遠觀位處對岸、上月中曾遊走過之佛堂洲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25537619713220)。
之後沿原路折返歌連臣角道,再上走至另一個歌連臣角舊英軍發電碉堡,沿途同為殘舊水泥路,不過林木較多,更要體驗「無限上網」,而發電碉堡或因位處叢林之中,建築幾乎完好,但內裡設施早被移走了。
又折返歌連臣角道,再沿路走經清風坳,沿途遊人比想像中多,之後取護土牆排水道捷徑跨過圍欄進入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是天正值清明節,墳場內充滿大量掃墓人士,而我亦順道掃墓,十分應節。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近年不斷加建新的靈灰閣及骨灰龕,部分更以「環保區」作主題,禁止在先人前方點燃香燭及化寶,但我認為此舉甚為違背傳統中國拜神習裕,對此安排甚感保留。

掃墓後沿墳場車路一直走至柴灣華人永遠墳場西面,墳場佔地廣闊,一走便超過半小時,至涼亭位置沿水泥級上走,穿過閘口,便見砵甸乍山北引水道,再一直上走便能到達馬塘坳,此段路也是首次行走,感覺新奇有趣。
之後沿熟悉的港島林道 - 哥連臣山段下降至大潭峽,見到有大量警察作交通管制,亦有大量掃墓人士正在候車離去,但此處交通顯然相比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東面方便得多了。
及後再接泥徑上走至柏架山上引水道口,再走至大風坳,沿途開始進入霧中,路面亦明顯比早前路段濕滑得多,至大風坳時將近五時,趕快走一轉畢拿山及渣甸山吧。

是天兩山皆被雲霧包圍,完全沒景可賞,故此遊人亦不多,拾級登上畢拿山後下降至渣甸北引水道,再登上渣甸山,並下降陽明山莊,將近接回大潭水塘道時見到有架空電塔拆除工程,其實此前已覺柏架
段架空電纜疑似遭棄用一段時間,現時看來是真的不再需要了。
接回大潭水塘道,再沿路下降黃泥涌峽,此時已是將近六時二,因應之後還有四天假期,還是不盡谷了,就此完程吧,乘巴士去金鐘晚膳,結束是天輕鬆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2 午後 大澳新村-靈會山-深坑瀝-鳳徑段八、九至水口 之旅

2023.04.02
午後 大澳新村-靈會山-深坑瀝-鳳徑段八、九至水口 之旅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大澳道) (起) > 天后古廟 (新村) > 鹽田堤壩 > 南涌村 > (鳳徑段六) 梁屋村 > 凌風亭 > 能任亭 > 龍仔悟園 > 羗山郊遊徑 (C1310-C1308 標距柱) (經流動電話基站) > (鳳徑段五) 羗山坳 > 靈會山 (490mPD)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427mPD) > 深坑瀝 > 分流頂 > 狗嶺涌引水道/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羗山道) > 石壁水塘路 > 東灣 (東灣尾) > 石欖洲 > 籮箕灣 > 水口 (嶼南道) (終)

出發時間:12:56pm
天氣:多雲 有一兩陣毛雨 吹東至東南風二至四級,氣溫介乎 20-24°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3.59km (94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時長 42min,路長 1.42km,攀升 6m)--> (參觀新村後至) 南涌村 >--(時長 1hr 24min,路長 5.07km,攀升 547m)-->
靈會山 >--(時長 2hr,路長 10.37km,攀升 200m)--> 石壁水塘 >--(時長 1hr 10min,路長 5.07km,攀升 131m)-->
籮箕灣 >--(時長 20min,路長 1.47km,攀升 56m)--> 水口

-
是天天色繼續欠佳,亦只能以遊走大路為主,想了一想,前一天去西貢遇上無泥漿路有感中伏,是天不如一遊過去一周累積雨量最少的嶼西吧。
先是去大澳新村探訪朋友,之後沿鳳徑段六上走至龍仔悟園,經一小段羗山郊遊徑接鳳五去靈會山山頂,再沿鳳徑段七替代路段經深坑瀝、分流頂下降狗嶺涌,再沿鳳八、九一直走至水口完程。

大澳新村亦即是大澳天后古廟所在之村落,位處大澳道以南、梁屋村以北,最直接前往方法是於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以東以村徑步行數分鐘內進,但亦另有一堤壩小徑可通往南涌車路一帶。
大澳新村天后古廟是大澳四座最重要廟宇之一,其餘三間分別是楊侯古廟、關帝古廟及洪聖古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龍舟遊涌,四座廟宇的神像都會被請出放在神艇上,再由龍舟拖行巡遊大澳水道,祈求保境平安,另古廟每年亦會慶祝天后誕及金花夫人誕。
是天前往大澳新村是深訪友人,友人居於大澳多處已有好幾年,最近新居入伙,果然眼光獨到,新村一帶旺中帶靜,出入以居民為主,又有鹽田作伴,可謂是一個宜居好地方。
其實大澳亦曾是我的目標之一,可惜當年因自己錯誤的決擇而使理想毀於一旦,現只好先平衡環境與便利,繼續隱居元朗鄉郊好一段日子,待車牌考到了及一切上軌道再作打算吧。

參觀過新村,便沿堤壩一直走至南涌車路,頓時熱鬧氣氛回歸,一直走至南涌村,遊人更多,目測部分是來拜山的,順道也看看南涌村數棟丁屋,環境優美。
接上鳳徑段六,沿梁屋村旁之柏油徑上走,斜度甚高,甚為吃力,若是下雨天由此下降更加要提防突然滑倒,一直走近十五分鐘後來到凌風亭,此時斜度減低,慢慢走至龍仔悟園,沿途見零星遊人,而悟園內除有兩頭狗外未見有人。
續上走一段,至萬丈布前之分岔路口位置左轉接入羗山郊遊徑,上走至由 CMHK 獨家擁有之流動電話基站,此時已開始進入霧海中,走約十分鐘來到羗山坳,再轉右接鳳五上走近廿分鐘至靈會山。

靈會山高 490mPD,亦為是天踏足之最高點,平時景觀優美,能一賞整個嶼西以至鄰近島嶼,可惜是天被雲霧包圍,完全沒景可賞,而且此時下著毛雨兼雨勢不弱,逗留一會後便下山去。
下降至分水坳後踏上鳳徑段七替代路段前往大磡森南坳,沿途居然見到一行十數人的遊人,疑似為訓練班學員,過後便再沒見遊人,一直走經大磡森南坳、深坑瀝後開始下降分流頂,沿途依然沒景可賞。
過了分流頂後開始離開雲霧,視野漸漸回復正常,再下降並接回鳳徑段七正式路段,出奇地見到上周末舉辦之 LT70 越野跑步比賽之臨時指示牌仍未撕走。
此時開始再次見到遊人,沿泥徑走一小段接回引水道,再沿引水道走近一小時至石壁水塘,沿途居然留意到有數人開車入來釣魚後欲離去,但明明此處需額外的禁區通行證及鎖匙方能內進,不禁令人懷疑是否公器私用。

來到石壁水塘時已是五時三,時間足夠兼走鳳徑段九,沿羗山道直走過石壁水塘主壩,至石壁水塘路下降,但此段石壁水塘路正在封閉,車輛不予內進,原來內裡正進行水務工程,其實早數月已留意到一排水道不斷有水湧下來,已懷疑是否有設置受損,現時雨季即將開展,趕及進行工程也是無可厚非。
之後左轉入東灣學校車路下降至東灣海岸,此處本來設有紅十字會石壁營、東灣莫羅瑞華群育學校以及內觀靜坐中心,但前兩者皆已荒廢數年,僅有內觀靜坐中心仍在運作,而原來東灣莫羅瑞華群育學校舊址計劃短租予基督教新生協會。

爭取時間續走鳳九,沿一小段泥徑穿過東灣尾上走至石欖洲營地入口,因時間關係未有內進參觀,再沿泥徑走向籮箕灣,此時累意來襲,相信是近月卡路里長期入不敷支下之弊病,是天經歷提醒我是時候處理一下這問題了。
沿徑走著,不時可眺望南部水域一帶景點,當中見有不少往來澳門之噴射飛船,不知不覺來到籮箕灣時已將近六時五,露營人士不算多,但絕對是有的。

難得來到此處,當然得走往沙灘靜靜回想一下將近五年前的點滴,在同一地點播起同一首歌,昔日回憶再次映入眼簾,仍歷歷在目,實在想不到原來轉眼間已由當日第一百二十餘次行程變成今日第七百二十餘次,距離退場時機亦慢慢接近。
近一個多月不斷為著一件事而營營役役,最初我也不時像當年般懷疑自己,但有幸三大因素使我初步脫離心理陰影。當然,不得不承認這多年來自己實在做錯了太多事情,甚至已來到物是人非、沒法挽救之地步,不求再次能擁抱夢想,但求給自己一個交待。
大嶼山給我的回憶也曾是動力之源,自 2016 年受啟發以來不時給我珍貴的喘息之機會,但近日或因其餘兩大因素出現,對大嶼山的心靈依賴有所減緩。其實靠著誰都沒所謂,最重要仍是激起痛定思痛的決心,畢竟不少難關終究只能獨自闖過,累積再多的浪漫也終究有退場之一日,是時候洗心革面,不再沉醉錯誤的決定之中,才是可持續的生活態度。

至六時半左右離開,沿鳳九拾級登上柏油車路,再朝水口方向進發,是天水口一帶甚為冷清,僅見一名外籍人士在放狗,不久便有車來,僅有企位,登車離去,廿五分鐘左右便返抵東涌,再去晚膳,結束是天簡單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3.04.01 午後 高塘古道-麥三落石坑-大網仔三角網測站-大水井至昂平-茅坪古道 之旅

2023.04.01
午後 高塘古道-麥三落石坑-大網仔三角網測站-大水井古道-茅坪古道 之旅


高塘巴士站 (北潭路) (起) > 水務通道 > 引水道 > 高塘古道 > 嶂上 (許林士多) > (麥徑段三) 畫眉山腰 (340mPD)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272mPD) > 石坑坳 > 石坑圍村 > 大埔仔 (仁義路) > 大網仔村 > 大網仔郊遊區及亭 > 大網仔停車場 > 大網仔路 > 大網仔燒烤區十號場/大網仔單車徑 > 大網仔三角網測站 (58mPD) > (原路折返) >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 > (大網仔路) 早禾坑碼頭 > 天后古廟 (黃竹灣/大網仔燒烤區五號場) > 麥邊、大環、沙下、沙角尾 (大網仔路) >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 (普通道) > 油麻莆街 > 躉場下村/躉場休憩處 > 躉場路 > 菠蘿輋 > 紅花村 > 北港坳食水配水庫 > 昂平新村/茅坪新村/黃竹山新村 (北港坳) > 大水井食水缸 (馬鞍山郊遊徑) > 昂平 (觀景台) (393mPD) > (原路折返) > (麥徑段四) 茅坪坳 > 茅坪 (茅坪古道) > 梅子林 (梅子林路) > 富安花園 > 恆信街、恆泰路 > 錦泰商場 (終)

出發時間:12:48pm
天氣:多雲 高地有霧 吹東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22°C (天文台)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6.30km (98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鎖在閘內的村狗 (石坑圍村)

--
行程概況:
高塘巴士站 >--(時長 52min,路長 3.01km,攀升 297m)--> 嶂上 >--(時長 46min,路長 3.07km,攀升 137m)-->
石坑坳 >--(時長 40min,路長 3.10km,攀升 40m)--> 大網仔停車場 >--(時長 15min,路長 1.40km,攀升 49m)-->
大網仔三角網測站 >--(時長 1hr 14min,路長 6.09km,攀升 48m)--> 普通道 >--(時長 47min,路長 2.97km,攀升 379m)-->
昂平 >--(時長 1hr 11min,路長 6.15km,攀升 25m)--> 錦泰商場

-
受一道廣闊雲帶影響,是周末天色依然欠佳,不宜玩高難度路線,不過又想到訪從未到過的地方,想了一想,不如決定去西貢一帶探索難度較低的新路線。
先去遊走從未走過的高塘古道,至嶂上接回麥徑段三至石坑坳,之後又嘗鮮取泥徑下降石坑,沿路下降接入大網仔村,之後順道一探附近的大網仔三角網測站。
下半場相對平凡,初時沿車路走回西貢市中心,不過也順道參觀一下早禾坑碼頭及黃竹灣天后古廟,至西貢再上走北港坳並接大水井古道去昂平感受濕氣,再沿茅坪古道下降大水坑作結。

十二時九左右抵達高塘,先取高塘村以南之水務通道上走,左轉上走至頂 (約海拔一百米),會見到引水道,之後再轉入泥徑,乃高塘古道所在地。
高塘古道沿途算是明顯小徑,雖然未有如官方郊遊徑般寬闊,不過明顯看得出定期有人行走,初段沿石砌古道上走,但沿途遇有不少蜘蛛網,或與最近一周降雨量大增有關,亦難免被兩旁植被弄濕衣物。
一直上走至約海拔三百米時漸變平緩,此時見到有殘留的緊急救援電話標示,可以想像此路或是昔日的官方路線,據知嶂上村民出入村落初時取道天梯經榕樹澳,後來便轉為高塘古道,到近年則是嶂上郊遊徑,但目測高塘古道其實才是往返嶂上的最直接路線,現時遭棄用實在是可惜。
沿古道一直走。終接上嶂上郊遊徑,不久後又再次接入高塘古道,不過此段明顯寬闊得多,亦是許林士多許老闆至今出入仍會取用的一小段古道。

因近一周降雨量多之關係,沿途泥漿不少,行走速度亦受限,走了近五十分鐘方來到嶂上,此時見到嶂上草地居然完全沒露營人士,僅見士多內有食客數名,以及外邊有一群牛。
逗留一會後離開,留意到嶂上的官方營地已遷移至向麥三北潭凹方向更遠的位置,而我是天則沿麥三上走至畫眉山腰,下降榕北坳,再上走雷打石,下降石坑坳,沿途仍然泥漿甚多,行走上來甚為困難。
來到石坑坳,想了一想,反正路況不佳,不如不續登雞公山,而一試左轉下降石坑,沿泥徑下降約十五分鐘,終來到石坑圍村,仍未接回柏油路前的村落養有惡狗,幸而是困在圍網內的。
接一小段引水道來到仁義路,此時陸續見到遊人,沿車路下降約十五分鐘,左轉入柏油徑,接一小段泥徑下降大網仔村,再走經大網仔郊遊區及亭並過橋來到大網仔停車場,此時已是三時三。

大網仔停車場設有兩間士多,亦一度想在此吃下午茶,不過看了一看好像不太抵吃,決定都是不進餐了,沿大網仔路走向西貢市中心方向,走了一段後忽然想到附近有個燒烤場,不如又去參觀一下吧。
沿車路上走,乃大網仔單車徑,不久後來到大網仔燒烤區十號場,不過未有見到遊人,之後再接泥徑上走至附近山頭,數分鐘後來到一開揚地方,乃護土牆之頂,高 58mPD,設有三角網測站,亦是首次前來。
站在此處能直視一整個西貢海以及附近景點,若非能見度低,相信景觀甚為優美,本來打算續登上 65 山頭,可惜完全不見路肧,只好原路折返下山。
至接回單車徑前左轉取泥徑下降至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原則上學校範圍屬私人地方,幸而是天學校內不見有任何人士,奇怪的是大閘亦打開,沿路走回大網仔路,左轉朝西貢市中心方向進發。

走了一段來到早禾坑,不如去碼頭盡頭看看吧,平日搭車經過無數次,但親身遊走在上則是首次,不意外地見到有數名釣魚人士,參觀過後折返大網仔路,再朝西進發。
一會後來到黃竹灣,見到大網仔燒烤區五號場旁有一座天后古廟,又去好奇看看,原來多年前原於茂草岩的鄭氏祖先分支至黃竹灣灰窰下定居,及後又建天后古廟,而鄭氏祖先後人又遷至早禾坑村定居。
參觀過後再沿大網仔路走至麥邊、大環、沙下、沙角尾等地,沿途見有人燒烤,亦見有不少渠務工程進行中,相信與近年政府硬推鄉村鋪設公共污水渠有關。

沿路走至西貢市中心一附近接上普通道,再走至油麻莆街時已是五時正,仍有一些時間,決定上登昂平一轉,沿油麻莆街走至躉場下村 (又稱頓場下村),再沿村徑上走駁回車路,沿車路再上走,接回躉場路續走,約十分鐘便來到菠蘿輋路口。
沿再車路上走,於黃竹山新村一帶接上馬鞍山郊遊徑,沿泥徑上走,沿途路面濕滑,極多泥漿,但亦見零星下山遊人,約五時九便上抵昂平,可惜是天濕氣重,於昂平幾乎沒景可賞,僅能享受無限保濕體驗,不過仍見有少數露營友。

逗留至六時正便決定下山,沿麥四下降至茅坪坳,突見一人,之後再轉往茅坪古道,下抵茅坪村一帶疑似聽到野豬不斷的大叫,之後再下降梅子林村,村內持續有工程進行中,但正門的大閘則已遭折除。
接回梅子林路,再沿路下降大水坑,此時已是六時九,天色漸暗,但仍見一些單車友在玩樂,快速下降十多分鐘右轉進入富安花園,再沿路走至錦泰商場晩膳,結束是天意料之外的解鎖之旅。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