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1 杯靈雙渡 (經青山寺) 之旅

2020.02.01
杯靈雙渡 (經青山寺) 之旅


輕鐵青雲站/青雲站巴士站 (青雲路) (起) > 楊青路 > 青山寺徑 (經挹曉亭) > 青山寺 > 孝思徑 (經青山亭) > 青山徑 > 韓陵片石亭 > 青山 (三角網測站/電視發射站) > (原路折返) 韓陵片石亭 > 539 山頭 (青山副峰) (旗杆) > 獅子頭 > 351 山頭 > 分水嶺 > 低坳 (青山軍路) > 茅園山 > 良田坳 > 乾山 (三角網測站) > 扇石 > 282 山頭 (旗杆) > 寶塘嶺 > 一線脊 > 284、261、343 (西坑尾山)、319 (旗杆) 山頭 > 圓頭山 (三角網測站/旗杆) > 靈渡寺 > 港深西部公路橋底 > 廈村路 > 李屋村巴士站 (田廈路) (終)

出發時間:12:22pm
天氣:天晴 吹偏東風三至四級 ,氣溫介乎 18-19°C (天文台) / 19-38°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8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07KM (122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近靈渡寺及港深西部公路橋底)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1853917

-
本地行山界一直流傳著多條所謂「考牌路線」,都是以長途、高難度及零補給為特徵,例如是「環湖出咀」、「一尖三咀過四灣」、「三牙全走」等,
各有各特色,例如「環湖出咀」及「一尖三咀過四灣」路程超長途之途又要穿密林,「三牙全走」路程稍短,則主要為技術及膽量之驗,
而「杯靈雙渡」其實也為考牌路線之一,其長度 (12-15KM) 說不上為超長途,但沿路皆需路足在浮沙碎石的黃土之上,對行者技術絕對有一定需求。
說回「杯靈雙渡」,其實流傳下來有兩個版本,主要不同之處是一個經青山南脊登山,路程稍長,難度稍高,但不能途經青山寺,
另一個版本則是經青山寺、青山徑登山,長度略短且難度稍低,但就可以在同日拜訪杯渡及靈渡兩寺,玩法各有意義。
兩年前我曾首戰杯靈雙渡,玩的是經青山南脊版本, 是天再戰則一試經青山寺 (杯渡寺) 的版本,
但兩者皆有一重要意義,就是同樣走畢青山 (杯渡山) 至圓頭山 (靈渡山) 之間各大小山頭!

十一時半吃畢午餐後,便起程乘車到屯門青雲站,車程尚算順利,三程巴士只有一程要等,因此能在四十五分鐘左右到達起點。
下車後,先走上黃色外框的天橋,橫過輕鐵路軌,並沿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楊小坑錦簇花園之間的行人小徑走至楊青路,
然後再左轉直走,直至抵達青山寺徑的入口,方正式開始登山,由下車至此也花了近八分鐘。

踏上青山寺徑,此徑其實是行車路,斜度頗高,走上來蠻吃力,沿途有一些寺廟及村落,也需提防有惡狗 (而是天人流蠻多,惡狗也沒出來)。
走至近盡頭時會見到杯渡寺 (即青山寺/青山禪院) 的牌坊,極為顯眼,作為杯靈雙渡行程之一,必然自拍一下作紀錄吧。
再上走沒多久,便見青山寺,是天沒進寺內,而左轉沿寺外圍路續走並駁上孝思徑。此寺本身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孝思徑為屯門區議會負責建造,以黃色欄杆為標記,直走會經過青山亭,再直走便會見到右方有一柏油級,
此為青山徑,亦是登上青山之路,走到這裡已是十二時九,入口處也有一涼亭,是天沒在此逗留,而這裡其實也將近位處海拔二百米。
青山徑由屯門民政事務處建造,於一九九九年翌工,至今為登上青山的最簡易路線,是天可見人流甚多。
一直上走,初段全為柏油級,到中段會見到一晨運園地,後方石塊被刻上「HEA 38%」字樣,代表全程約走了五分之二,
而旁邊有一軍用發射站 (與九逕山上的同款)。過了此後的路段,便是泥級,直到韓陵片石亭為止,
到達韓陵片石亭時為一時三,亦即由青山寺徑至韓陵片石亭用了四十七分鐘。

韓陵片石亭的南面有一山徑可直登上青山電視射站,而青山的三角網測站則位處模擬訊號發射站之旁,是天經過數碼電視發射站竟見有工人在開工。
青山的三角網測站處風景極度開揚,可遠觀一整個屯門新市鎮,以至更遠處的大帽山等山峰,當然亦能見是天目的地之圓頭山。
而是天晴空萬里,絕對極適合賞景,其實走在杯靈線及青山腹地上,要是天晴感覺才暢快的。
在三角網測站旁開揚位置拍照數分鐘後,便沿原路折返韓陵片石亭,並朝北面上走經軍用發射站至青山 539M 副峰,過後開始下山。

青山北脊近頂段甚為陡峭,加上路上滿是浮沙碎石,程度比蚺蛇尖、米粉頂更甚,因此難度甚高,不過在正脊旁有另一徑可稍為繞道而走,難度稍低。
下降了第一段後,之後的路段偶上偶落,不過斜度相對較低,沿途不單偶見遊人,更見三輛越野電單車。
自韓陵片石亭起計,一直走了近五十五分鐘,便到達良田坳,嚇然見到青山軍路一帶人流如鯽,相對兩年前一星期日到訪人潮更多,實是嚇人。
到達良田坳時為二時半,而此時其實才完成杯靈雙渡的五分之二。

橫過青山軍路,對面便是登乾山之路,初段見大量閒遊之士走上來,但明顯看出他們不是一戰乾山至圓頭山的,而沿途見到不少晨運設施。
在相對平緩的浮石路走了約十五分鐘後,來到乾山山腳,正式開始攀乾山之旅,
沿途感覺有點像登蚺蛇尖,只是攀登沒蚺蛇尖的多而已 (從山坳位只需登百餘米高便到乾山山頂)。

來到乾山山頂時剛好為三時正,此時山上風有點大,但這裡風景優美,忍不住不逗留了近十一分鐘拍照及賞景。
後開始下山,從此段起,路變得更具浮沙碎石,亦開始需更為提防,此時除見到有多人同樣在走往圓頭山方向外,亦見從反方向走來的多群遊人。
下降乾山途中會見一扇石,下降至最低處後,隨即又要登上一無名小山,亦開始見到一些訊號桿,應是在操炮時作警示之用。
過後便來到是天其中一處最驚險之處 — 一線脊,名副其實,是一處風化得只餘數厘米寬,兩旁皆為峭壁,幸而中間處有一明顯腳踏位,
此脊於十多年前並沒有如今的狹窄,可見大自然風化的威力之甚,亦令人擔心再過幾年能否仍安然走過一線脊之上。
有信心之士若能一步躍過對面,其實難度實在不太高,但其實敢於挑戰的遊人不太多,有的會選走右方繞路避過一線脊,而我當然就選擇在脊上一躍而過吧。

過了一線脊後,已為三時八,由於比目標早了到達,因此決定小休一下兼吃東西。
再次起程時,又需再登上數個無名山頭,其實每個山頭上落不多,但是數量多,令人易感不耐煩,難怪曾有人說像走著十多個蚺蛇尖般,
其中最具規模的一個小山,亦為難度最高的一個,皆因從其北面下山時,路面浮沙極鬆散,而且有塌方,
若遊人對路線不熟悉,誤以為塌方是前路,便會滑下去,因此需小心留意路面程況。
過了一關又一關後,終來到圓頭山下,圓頭山極容易辨認,因其山頭圓滑得極為對稱,而山頂上有一群樹木,遠方看來像建築物般。
沿南脊登上圓頭山斜度不太高,不一會便到頂,是天細心在山頂觀察,終解開了一個疑團。

話說我常在天水圍新市鎮遠望到圓頭山,而每當傍晚眺望圓頭山時,皆見山頂上有一白燈,
一直不明所以,還以為是由軍事訊號桿上發出的 (但又明明記得圓頭山沒電線到達)。
是天在山頂稍東位罝,見到一電燈,燈上有一太陽能發電板,於是我便明白了,
原來此白燈是來自於這個疑似由晨運客或某些宗教教友設自設的太陽能電燈,真是聰明的說。

在圓頭山頂逗留了近七分鐘,至四時九開始下山,沿北脊下山之路初段極陡,幸路面尚算堅實,未有滑下的尷尬情況,但雨天實在不宜走此路。
途中竟見一些人正在登山,想必是到山頂看日落吧。
過了初段陡峭路後,便續沿較平緩之山徑下山,選左路過了架空電塔後急促,但留恴中途需左轉而非直下,否則便會誤入澗林中。
是次走這段,全程只有我一人,亦沒有兩年前的偶遇了。
一直走下去,經過芒草林後,終會駁會柏油小徑,就此其實已幾乎到達靈渡寺了,是天由圓頭山走至靈渡寺用了約廿九分鐘,
到達靈渡寺時為五時三,成功以五小時內完成杯靈雙渡部分,對於是天以半閒遊形式加上大量拍照來說算是很快了,當然若認真快走,需時必能進一步減少。

在靈渡寺整理行裝時,見到三人正從正門走出來,手上拿著茶杯,感覺比想像熱鬧呢。
離開靈渡寺後,便需沿車路一直走至近廈村方有公共交通工具撤離,沿途需經過多個貨櫃場,亦為惡狗蘊藏之處,
事實上,是天為避過惡狗威脅,特意安排行程在日落前要到達巴士站,因此亦造就了是天罕有地在六時前 (實為五時九) 完程,
的確亦避開了大部分惡狗,但在港深西部公路橋底卻見到有一狗守路,因此未敢如上次般走至新生村乘車,而得走遠一點至廈村路,
並在李屋村巴士站乘車回到天水圍西鐵站轉乘港鐵,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