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文章] 2022 年 年度總結

2022 年 年度總結


【年度總結前言】

轉眼 2022 年又已過去,是時候做一個簡單的年度總結。2022 年全球依然受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之變種病毒疫情影響,社會各方面之運作仍未完全復常,甚至上半年曾一度因第五波疫情蔓延及失控而導致社交措施需臨時收緊,直至下半年才逐步放寬。在上半年疫情嚴峻之下,許多娛樂活動也遭暫停,市民依舊一窩蜂去郊外遠足,使郊野公園及荒野地帶又再次變得擁擠,特別是在大時大節 (例如復活節假期),連部分昔日無人問津之歷史遺跡也忽然變成熱門打卡勝地。隨著下半年各國開始放寛旅客入境檢疫限制,以及抵港隔離措施之放寬,越來越多人恢復去外地旅遊,使本地假日遠足人數有所減緩。

是年我的遠足習慣一如往年,都是以單日行程為主,其中一月至十月皆因事務繁忙,普遍以半日行程為主,而二至三月期間因晚市禁堂食措施之故,索性不在行程後光顧快餐店,改為去便利店買飯,因此部分行程得以延長至近晚上九至十時。來到十一月,因應日程又有變動,變成不用晚上工作, 因此十一月至十二月之周六再次得以恢復全天行程,甚至未天光便出發,亦因而創下多個全年最長行程之紀錄。因應官方營地於一月至十一月皆遭封閉,加上事務繁忙,故此年內未有去露營。

【行程指標全面睇】
2022 年,全年遠足日數共 119 次 (編號為 #574 至 #692),相比去年減少 6 次,不過總里數高達 2,439km,總攀升達至 133,352m,相比去年則有明顯的大躍進 (分別增加 10% 及 22.5%),主要原因為是年年初多次行走大嶼雙峰等攀升較大之路線、夏季仍堅持走吃力路線,以及年底進行了多次超長途旅程有關,而十二月及十一月亦因而成為了全年里數最多的兩個月。同時,十二月下旬因假期多及天氣佳之關係,12 月 24 日至 31 日更連續八天都登山,打破了歷來連續遠足行程之紀錄。另外,年內大部分行程皆為半日行程,並於午後出發,僅有 5 次是全天行程並於上午出發,佔行程總數之 4.2%。以下是各月份之總里數及總攀升統計。

月份 總里數 總攀升
一月 166km 10,613m
二月 238km 13,818m
三月 177km 11,005m
四月 230km 13,462m
五月 143km 8,298m
六月 164km 8,619m
七月 210km 10,075m
八月 185km 8,933m
九月 211km 9,835m
十月 230km 12,267m
十一月 241km 11,487m
十二月 279km 15,115m

2022 年全年高溫情況再次貼近歷來最高紀錄,其中全年酷熱/熱夜日數為 52 日,而全年最高天文台溫度為 36.1°C,受強勢副熱帶高壓脊影響下,六月及七月異常炎熱,而酷熱天氣警告則間竭性地延續至十月才告退。至於低溫方面,是年情況不嚴峻,全年寒冷日數僅為 13 日,較氣候平均值 15 日為少,而全年最低氣溫為 7.5°C,於二月份錄得。在沒有雷雨或颱風等惡劣天氣影響之下,酷熱及嚴寒皆無阻遠足,是年共有 22 個遠足日在酷熱天氣警告下進行,佔總日數 18.5%;亦有 5 個遠足日在寒冷天氣警告下進行,佔總日數 4.2%。至於降雨方面,年內共有 13 次行程期間涉及明顯降雨,佔行程總數之 10.9%。

2022 年,行程依然偏佈全港各處,以下是各地區之行程數目詳細統計。

《郊野公園條例》下之郊野公園 次數
城門 18
金山 6
獅子山 8
香港仔 10
大潭 8
西貢東 11
西貢西 8
船灣 1
南大嶼 39
北大嶼 37
八仙嶺 7
大欖 8
大帽山 18
林村 2
馬鞍山 22
橋咀 0
船灣(擴建部分) 0
石澳 5
薄扶林 9
大潭(鰂魚涌擴建部分) 2
清水灣 2
西貢西(灣仔擴建部分) 0
龍虎山 7
北大嶼(擴建部分) 17

以上可見是年行程偏向集中於自己喜愛的地方,部分冷門地點由於位處外島,交通不便,錄得 0 次數,而跌幅最明顯之郊野公園為船灣,由去年 8 大幅下降至是年僅 1 次,主因是疫情嚴峻之下,不便進入慶春約七村等村落,因此刻意迴避遊走該區。不過,亦有部分地區呈極為誇張之增長,其中南大嶼、北大嶼及北大嶼(擴建部分)錄得破天荒之 39、37 及 17 次,相較去年分別增加 25.8%、60.9% 及 112.5%,若合計在大嶼山上進行之行程則多達 42 次,佔行程總數之 35.3%,亦即平均每三次行程便有一次到訪大嶼山。此紀錄可謂達至史上新高,若主因除了個人慣性喜歡遊走大嶼山之外,在年初疫情嚴峻之時,頻密登大嶼雙峰可謂是最能鍛練體力同時又避開遊人之最佳方法。

【大嶼登高避疫】
2022 年之上半年 (一月至六月),便遊走了大嶼雙峰達 13 次,而下半年 (七月至十二月) 則僅有 5 次,其中於 2 月 26 日至 4 月 9 日期間,更加每周六皆遊走大嶼雙峰,維持了達七周之久,皆因當時之疫情嚴峻,每天確診數字達到二萬至七萬宗之高峰,使我也沒有心情去計劃特別路線,為了確保避開人流以及維持體能鍛練,固定在周六皆登上大東山及鳳凰山一次,沿途流動電話覆蓋良好,能收聽疫情記者會直播,之後再沿石壁郊遊徑或法門古道下降至水口、石壁或石門甲,可謂是難得的避靜及散心機會,如今再次回想,也可說是一段苦中作樂的有趣故事。

【越野跑捲土重來】
2022 年,正當實體越野跑步比賽尚未得以回歸之時,我率先恢復自我設立之越野跑步挑戰。於 2 月 18 日先作了一次針草帽挑戰,僅用 3 小時 7 分鐘完成,未算最佳表現,但也初次重拾當年回憶;及後於 10 月 9 日亦試走了「逆の男」路線 (里數 21km,總攀升 1344m),並以 4 小時 20 分鐘完成大美督至大埔頭村一段。

多得 11 月份開始事務調動,多了機會能一大早出發,適逢 11 月初正正是闊別近三年半之 TransLantau 越野跑步比賽回歸之時,雖然僅為虛擬賽,不過也喚起我對此之激情,因此於 11 月 5 日及 6 日前後試走 TL100 的之前半段,但因降雨關係,表現未如理想。之後至 11 月 12 日天色轉好,決定一戰 TL50 完整賽道,全長達 56km,總攀升達 2510m,以 11 小時 18 分鐘完成,對於已暫停越跑操練近三年之後之首戰已屬不錯表現,同時亦成為全年最長之行程。

及後於 11 月 19 日之雙尖雙咀雙新八頂 (里數 51km,總攀升 2057m),以及 12 月 3 日之麥理浩徑段三四五 (里數 34km,總攀升 2041m)操練,皆採用了部分越野跑步之技巧來完成,兩者分別以 11 小時 25 分鐘及 7 小時 45 分鐘完程。當然,要達至高峰狀態,相信仍需時間再次重拾相關能力。

【不忘經典長線】
2022 年,縱然不明朗因素不少,但也保持對傳統長線之熱愛,其中 2 月 5 日大年初五之真.三大 (大羅天- 大刀屻-大帽山) 連走 (里數 27km,總攀升 2342m),以及 12 月 10 日之一尖三咀過四灣行程 (里數 34km,總攀升 1841m),也同為傳統長線。所憾其餘的傳統考牌路線則未能趕及在年內再次「續牌」。

【串連近名地方】
2022 年,繼續間竭遊玩近名地方串遊的玩意,將境內兩個或以上名字相似的地方以步行方式串連起來,富創意之餘亦可考驗意志。相關行程包括 11 月 19 日之尖鼻咀至尖沙咀,以及 12 月 11 日之日出康城至沙田第一城,其中前者亦是遠足界著名之「雙尖雙咀八頂」超級挑戰,亦為全年第二長之行程 (里數 51km,總攀升 2057m)。

【尋幽探秘玩穿林】
2022 年,探秘及穿林依然是我除速度鍛練外另一個喜愛之玩意,年內遊走新小徑、荒徑及景點無數,成就解鎖次數之多,未能盡錄,但其中最深刻的包括有:
1 月 30 日首登難度比想像中低之金山尾、牌額山;
4 月 3 日之禾徑山、塘肚山村、塘肚古道及石水古道初遊,那次也是人生中首度踏足新界東北堆填區;
4 月 5 日之水徑頂遊,那是位處萬宜水庫塘中之小島,僅能於十年一遇水位低之日子方能抵達;
4 月 10 日之圓頭山東脊,那次首度踏進亦園村及貨倉地帶,而此處正正將是洪水橋新發展區下之犠牲品;
4 月 15 日之竹篙屻嶺,解鎖之餘亦享受了清靜的一個耶穌受難節假日;
4 月 16 日首度勇闖牛潭尾村, 圓了多年來因惡狗威脅而未成之心願;
4 月 17 及 18 日一連兩天分別走訪中尉石室及中尉炭窰遺址,考察歷史,而 4 月 17 日更加同時走訪了廣為人知難度甚高之石壟仔石林;
5 月 2 日在微雨下走訪五鼓嶺、花瓶頂至大輋峒一帶,為繁忙之生活帶來喘息之機會;
7 月 3 日終於完整走了一趟觀音山村百萬大道及觀坪路,無懼惡狗威脅,重拾兒時回憶;
10 月 30 日登上龍尾頂及再探新界東北堆填區,隨著堆填區擴建如火如荼,亦可能成為最後一次遊走塘肚古道及石水古道,傍晚更經公主山登上龜頭嶺;
11 月 13 日首遊鐵矢山,卻遇上壞手機,所幸有副機頂替,卻要在雞公山上向遊人借用充電寶;
12 月 18 日走經東北大嶼山藏智叟石,及 12 月 28 日走經南山尾鯊魚石,兩者皆為仿真度極高之巨石;
12 月 24 日前往深涌石芽頭,下山時卻選走東脊至半途無路,最終需爆林近一個半小時皆能下返深涌,成為歷來最棘手之行程;
12 月 26 日首次遊走邊境地點之馬草壟,並於同日連走蛇嶺、鐵坑山、麒麟山及牛潭山,及在牛潭尾舊軍車路成功「暗渡陳倉」下返牛潭尾路。

【總結】
2022 年可謂是快樂的一年,縱然受疫情影響,活動未能達至多元化,不過卻是難得讓我清靜一下、放鬆一下的好機會,亦解鎖了不少境內未曾到訪之新地點。預期隨著不明朗因素越來越多,人生最快樂的時候經已悄悄逝去,來年願景或許未能繼續,但在日程依然容許之時,仍會保持著撰寫簡短遊記之習慣。

2022.12.31 午後 肥婆脊接針草帽 之旅

2022.12.31
午後 肥婆脊接針草帽 之旅


荃灣和宜合道 (起) > 下老圍海水抽水站 > 城門下村 > 葵涌北食水配水庫 > 城門亭 > 城門燒烤區 > 城門水塘主壩 > 城門林道 - 水塘段 (畔塘徑) (經郊遊地點十五至十七號場) > 肥婆脊 > 麥徑段七 (近 M128 標距柱) > 針山 (三角網測站) (532mPD) > 針草坳 > 城門林道 - 針山及草山段 > 草山 (三角網測站) (645mPD) > 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780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 (荃錦坳) (終)

出發時間:1:34pm
天氣:初時天晴 稍後漸轉多雲 吹東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9-21°C (天文台) / 11-3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86km (1393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近大帽山郊野公園茶水亭)

--
行程概況:
和宜合道 >--(時長 38min,路長 3.27km,攀升 195m)--> 肥婆脊起點 >--(時長 27min,路長 0.80km,攀升 223m)-->
肥婆脊終點 >--(時長 7min,路長 0.25km,攀升 74m)--> 針山山頂 >--(時長 46min,路長 3.71km,攀升 297m)-->
草山山頂 >--(時長 12min,路長 1.09km,攀升 0m)--> 鉛礦坳 >--(時長 1hr 12min,路長 4.93km,攀升 590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46min,路長 4.19km,攀升 1m)--> 荃錦公路

-
是為 2022 年最後一日,亦是我連續第八日遠足,偏向在高地觀賞全年最後一個日落,不過因日前已到訪過大嶼山,所以是天決定上大帽山等待日落。
由於 2022 年可能是最後一個快樂之年,隆重的送別是有必要的,想了一想,不如走針草帽之餘,加遊一下從未走過的肥婆脊,寫下又一次的解鎖紀錄。

因車程不順,一時七方抵達和宜合道,先沿城門下村村徑上走至城門燒烤區,見到有不少遊人之餘,亦有頗多人在燒烤。
之後沿路走至城門水塘主壩,欣賞一下水塘景色後再沿畔塘徑柏油林道前走,沿途見頗多遊人,因是次試走肥婆脊,因此先不踏上麥徑段七往針山之山徑。
肥婆脊乃一道數年前才開闢之山徑,連接城門林道 - 水塘段與針山西南脊,另也有肥佬脊、肥仔脊、肥妹脊等,也是近年才興起的,與郊遊地點十四號場至針草坳一段小路不同,後者起碼存在了超過廿年。
眾多肥脊系列之中,肥婆脊看來路況最為清晰,而且攀升較多,因此決定趁是天一試,過了郊遊地點十五號場後踏上肥婆脊,初段沿排水道上走,之後入林,沿途路況極為清晰,斜度亦不高,走上來也輕鬆,沿途全程無人,可謂避過最繁忙之針山登山正路。
以小徑來說,肥婆脊可說是易走及路程短之一路,唯獨欠缺景觀,僅中段可回望城門水塘及大帽山一帶,但可謂快靚正,約走廿五分鐘便可接回麥徑段七 (約 436mPD 之位置),十分接近針山山頂,沿麥七再上走近七分鐘便能攻頂。

抵達針山山頂時已是二時九,此後便轉為針草帽傳統路線,但先休息一下賞賞港、九、新界全景吧,反正是天天色也不錯,純粹煙霞較大。
針山山頂有不少遊人,而三角網測站及地標木牌則見又再被寫上大量時政相關的黑字,只好轉移視線至山下景觀,至三時正才再次起行。
沿路下降至針草坳,六分鐘左右便抵達城門林道 - 針山段之盡頭,之後再沿柏油路直走至草山,沿途見零星遊人,明顯沒針山般熱鬧。
因不想花大量時間走回頭路,是天未有參觀交叉石,但遠見有一群遊人在那邊,一直上走至草山山頂之三角網測站時是三時九,時間尚早,因此可以在草山賞景一會。
按慣例上走至三角網測站賞賞大埔全景,留意上走至標高柱位置有點崎嶇,之後來點新玩意,沿草山東脊走約一分鐘,見到兩頭黃牛後出林,頓時迎來一大片開揚景點,乃欣賞沙田新市鎮之好地方,吸引程度媲美交叉石一帶,但較省時間。

賞畢後回程,沿路下降至城門郊遊地點十一號場,接上林道再走至鉛礦坳時為四時三,剛剛好到達麥徑段八目標出發時間,皆因是天要去賞日落,因此沒有休息下直接踏上麥徑段八登上四方山去。
麥徑段八之首十五分鐘路程斜度相對最高,全程在樹林下之石級上登,至海拔五百餘米出林後再走一會便迎來稍為平緩之大草原景象,此時開始相對輕鬆,沿途也見不少遊人。
一直上走至四方山,再下降至四方山坳,此時已留意到雲量明顯增多,但仍未知會否影響觀看日落,見到斜陽西下便會不自覺地加快步伐,過四方山坳時為五時一許,見到大量黃牛在吃草。
沿大帽山林道上走,經過長命斜後便抵達舊軍營遺址範圍,內裡有近月熱門之「貓屋」泵房,不過時間關係未有進去,而續上登至大帽山雷達站,抵達時已將近五時半,距離原定日落尚餘近廿分鐘。

要觀賞日落,還需下降一小段至向西之開揚位置,經過天文台氣象站後沿捷徑下降,此時已見日落的鹹蛋黃開始被厚雲遮擋,亦即意味是天無法看到水平線日落了,想不到 2022 年的最後一個完美日廿成炮灰,實在令人可惜。
對我來說,觀賞年終最後一個日落之意義遠比新年第一個日落甚至是一切 "Happy New Year" 玩意都更大,皆因在過得仍算不錯的一年完結之時做一個紀念與回望,遠比那些自欺欺人之祝福來得更實在,尤其對於目前來說,眾人皆知 2023 年不會是一個好開始。
是天雖然賞不到完美日落,但就在前一天我有幸在昂坪新休憩處完美捕捉到倒數第二個日落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6948051238844),或許 2022 年真的與我有緣,我也不捨得其完結。

此時大帽山上之氣溫一度低至 9°C,不過是天在天色欠佳之下欠缺逗留誘因,亦因而沒有明顯的寒意,順道趕巴士之故,趕快沿大帽山道下降,途中也不時選走捷徑以问快速度,沿途見到有不少遊人,但相信遠未至於明天元旦日般蜂擁。
一直下抵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時已是六時三,天已幾近全黑,之後再下降至巴士站,在這些周末日子兼繁忙時間,早到站頭排隊始終是有著數的,不然待巴士到達前一兩分鐘才去排隊,恐怕就未能登上即班巴士離開了。
約六時四多有巴士到,我難得早到了,有座位,但目測僅遲五分到達的遊人也幾乎連企位也沒有了,巴士最終頂閘開出,至六時八返抵港鐵荃灣站,隨即應約吃除夕飯,結束是天之年終之行兼連連續第八個遠足行程。

2022 年完結之事實恐怕是扭轉不了,來到 2023,雖然深知快樂即將失去,不過現階段只好爭取首七日病毒等各問題尚未再度淪陷之時盡興一番,接下來還有最後兩天假期,也預告即將寫下連續十天遠足之紀錄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https://photos.app.goo.gl/Afx15U7XwrFvgHau8

2022.12.30 午後 石壁郊遊徑-昂坪漫步賞日落-鳳徑段四-法門古道 之旅

2022.12.30
午後 石壁郊遊徑-昂坪漫步賞日落-鳳徑段四-法門古道 之旅


石壁水塘 (石壁警崗巴士站) (起) > 塘福引水道入口 > 石壁郊遊徑 > 心經簡林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廣場 > 昂坪市集 (大休) > (鳳徑段四/昂坪 360 救援徑) 新建休憩處 (近 492 山頭) > (鳳徑段四/彌勒山郊遊徑) 昂坪觀景台 >  昂坪營地 (東山法門) > 中道亭 (法門古道) > 十方道場 > 地塘仔 > 石壁凹 > 石門甲 > 石門甲道口 (終)

出發時間:2:14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0-18°C (天文台) / 11-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3.95km (592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石壁警崗巴士站 >--(時長 1hr 28min,路長 6.91km,攀升 434m)--> 昂坪市集 >--(時長 10min,路長 1.33km,攀升 54m)-->
新建休憩處 >--(時長 1hr 14min,路長 5.71km,攀升 104m)--> 石門甲道口

-
2022 年即將完結,趁年尾有空,一於密集式遠足,去發掘更好不同地方之特色外,順便刷新一下連續行山的紀錄:由 24 日至今已是續第七日行山。
是天選擇遊大嶼山,因為想去昂坪市集錄下聖誕節日期間之背景音樂,沿石壁郊遊徑上走至昂坪,錄音後再漫遊步行至未開放之新休憩處賞日落,然後沿法門古道步行回石門甲作結。

是天初時事事不順,中午已因交收延遲了行程,到達東涌時已是一時四,怎料發現原來前往昂坪及大澳之交通於平日甚至比假日惡劣,外援加班車就沒了,但遊人數目不減,結果只有大排長龍。
有感中伏,一氣之下只好步往中途站登車,好不容易方抵達大嶼山石壁,決定不如就此起行吧,沿嶼南道走至塘福引水道入口,再接上石壁郊遊徑 (舊稱貝納祺徑)。
石壁郊遊徑雖然是一條不怎樣費力的郊遊徑,可卻是我認為境內最不吸引的郊遊徑,原因有三:過份繞路,景觀不開揚以及碎石過多,以致走此路浪費大量時間、感覺沉悶以及若不慎容易撞瘀腳板。
昔日我也不多行走此徑,皆因青春是不該浪費於這種沒有啟發性的路線,唯獨是年初疫情嚴峻時期我曾每周六皆遊走大東、鳳凰,其中六次更以石壁郊遊徑作結,是天再臨,可謂順道在年尾重溫一下是年之點滴。

花了近一小時廿分鐘方由石壁警崗巴士站上抵心經簡林,極為漫長的路程,甚至比由東涌經法門古道上抵此處更久,這也是一個甚難以說服的心理關口。
之後沿路走至昂坪廣場,未知是否因天壇大佛經過近兩年大修後終在月中重開,使遊人一窩蜂過來參觀,是天在昂坪的遊人數目堪比假日,難以感到安靜。
在昂坪廣場可見到大量舞台工具已準備就緒,從螢幕見到是將進行 TVB 的「福佑香江 同心邁向 2023」特備節目,類似去年的「大佛鐘聲 福佑香江 2022」,除以叩鐘為主題外,亦有大量舞台表演、無人機演示等娛樂元素,可能是昂坪全年最熱鬧的一夜。

沿路走至昂坪市集正門外之草坪,此處正正為是天目的地之一,皆因我計劃趁聖誕假期完結前,在此錄下昂坪市集的聖誕主題背景音樂,話說曾因為一個故事,令我對背景音樂極為敏感,更會主動搜尋來源,不過這套音樂暫未能追尋到來源,因此還是先錄下來再慢慢研究吧。
花了近一小時錄音,之後便去疏洗一下,再步往昂坪 360 救援徑,此時見昂坪之遊人開始有所減少,不過也與我無關了,畢竟我不打算乘車離開,趁日落未至,走往由可持續大嶼辦事處興建的新休憩處 (近 492 山頭),休憩處仍未正式開放,不過目測已大致完工。
在休憩處上可賞到一整個昂坪,亦能賞到群山後之日落,見是天天色不錯,萬里無雲,決定在此靜候近半小時至日落,沿途幾乎不見遊人,可謂獨享了難得的清靜,也賞到 2022 年倒數第二個完美日落。

此時昂坪氣溫僅為 10°C,逗留半小時寒意難免來襲,於是日落後隨即離開,沿已好一段日子未有走過之鳳徑段四步行往昂坪營地,沿途經過舊昂坪觀景台位置,原來又正在重建中。
留意到昂坪廣場一帶正進行節目綵排,大量燈光射向大佛,亦大聲播放著不同的音樂,沿途更見到橙霞,一直步行近廿五分鐘方抵達昂坪營地,此時天已開始入黑,而這裡少不了有大量營露人士。
及後踏上法門古道,因為已連續登山七天,並將挑戰連登十天,因此是天仍然留力,沒有全速衝下山,沿法門古道下降沿途不見遊人,至地塘仔再回望背後群山,居然有一些意想不到之景象。
第一是昂坪綵排之燈居然亮得連隔了一個山頭也看得見,另外則是蓮覺亭外居然放滿亮了燈的花朵裝飾,甚為奪目。

一直下抵石門甲時已是七時正,走往石門甲道口時剛好有巴士來,於是登車離開,並去晚膳,結束是天平日輕鬆之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9 午後 大枕蓋 閒遊之旅

2022.12.29
午後 大枕蓋 閒遊之旅


麥理浩徑起點 (北潭涌) (起) > 萬宜坳 > 大枕蓋 (三角網測站) (409mPD) > 鹿湖高原 (鹿湖郊遊徑 近 C5306 標距柱) > 引水道 > 鯽魚湖燒烤區一號場 > 麥理浩夫人渡假村巴士站 (北潭路) (終)

出發時間:2:10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偏北風四至五級,氣溫介乎 13-18°C (天文台) / 16-2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7.14km (458m)
路線整體描述:小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手足並用 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麥理浩徑起點 >--(時長 1hr 42min,路長 3.14km,攀升 439m)--> 大枕蓋 >--(時長 2hr 6min,路長 4.00km,攀升 19m)--> 麥理浩夫人渡假村巴士站

-
是天與友人一臨西貢東郊野公園,大枕蓋可說是在西貢東之最容易踏足的山頭,尤其大枕蓋西南脊約於兩年多前遭官方重修過後,已成為極適合入門人士行走之路線。

大枕蓋最廣為人知相信是山上之吊鐘花,其為一種只出現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杜鵑花科植物, 常生於有一定海拔高度的位置, 每年一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開花,外形獨特,色彩艷麗,故此在境外市場上大受觀迎, 在香港則受林務條例所保護,只供欣賞,不能採摘。
不過,是為十二月底,吊鐘花尚未盛開,但有失必有得,沒有吊鐘花之吸引力下,加上是為平日,人流大減,登上沿途近三個半小時僅遇到一群人而已。
沒有吊鐘花之大枕蓋稍顯失色,不過也不失為一個吸引的地方,皆因其為欣賞萬宜水庫與西貢海域之好地方,連遠至蚺蛇尖以長咀等也一覽無遺,對於未有能力親身踏足上述地點之入門人士,不失為增廣見聞之好機會。

隨著風向轉變,是天空氣污染物稍多,能見度相較前幾天有所降低,但同時風勢也不弱,在山頂上一度吹起清勁北風,不過一旦離開山頂,受地形屏蔽,風勢也明顯減弱,甚至在鹿湖高原一段可謂風勢微弱。
遷就友人難度及速度,取東南脊上登大枕蓋,沿西貢萬宜路走至萬宜坳,再接上泥徑攻頂,入口處近日加設了官方路牌,沿途則能享受難得之清靜,直至上抵山頂,見到一行九人之走營人士。
下降取下脊至鹿湖高原,再接鹿湖郊遊徑下降引水道,並沿徑走回北潭路, 此段相比東南脊路況更好,尾段更看到日落,最後返抵北潭路時已將近天黑,又結束閒遊之半天。
是次雖為閒遊,不過也確實有登山,若這樣計算,自 12 月 24 日起便已一連六日遠足,又刷新紀錄了!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8 午後 割草坳古道-扎山道觀景台-南山尾鯊魚石-龍窩村耀生農場-大上托-五桂山至油塘 之旅

2022.12.28
午後 割草坳古道-扎山道觀景台-南山尾鯊魚石-龍窩村耀生農場-大上托-五桂山至油塘 之旅


朗泉樓巴士站 (博泉街) (起) > 博泉徑 > (割草坳古道) 水泉澳坑 > 荒屋/荒田 > 墓地 > 崗背頂 (291mPD) > 多石脊 > 觀坪食水減壓缸 (觀坪路)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扎山道觀景台 (470mPD) > 扎山道 > 鯊魚石 (南山尾) > 空心樹 (南山尾) > 鑽石山金塔墳場 > 富山總站 (蒲崗村道) > 豐盛街、柏油山徑、豐盛街、牛池灣街、扎山道 > 德望學校 (清水灣道) > 安秀道口 > 耀生農場 (龍窩村) > (原路折返) 安秀道口 > 龍窩山 (273mPD) > (大上托西北脊) > 大上托 (三角網測站) (399mPD) > (大上托東南脊) 安達臣道二號食水配水庫外圍 > 衛徑段三 (近 W028 標距柱) > 翠琳路 > 馬游塘村 (寶琳路) > 駿昇花園 (馬游塘路) > 觀塘晨運徑 > 五桂山 (微波反射器) (304mPD) > 五桂山 (三角網測站) (280mPD) > 澳景路 > 碧雲道、高超道 > 聖安當女書院 > 鯉魚門道、油塘里 > 油麗商場 > 港鐵油塘站 (終)

出發時間:12:40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8-22°C (天文台) / 16-2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28km (116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觀塘晨運徑)

--
行程概況:
博泉街 >--(時長 1hr 11min,路長 3.20km,攀升 373m)--> 吊草岩 (沙田坳道) >--(時長 30min,路長 2.14km,攀升 81m)-->
扎山道 (南山尾山徑入口) >--(時長 29min,路長 1.67km,攀升 16m)--> 蒲崗村道 >--(時長 46min,路長 3.71km,攀升 200m)-->
耀生農場 >--(時長 46min,路長 2.23km,攀升 242m)--> 大上托山頂 >--(時長 22min,路長 1.13km,攀升 10m)-->
衛徑段三 >--(時長 1hr,路長 3.32km,攀升 235m)--> 澳景路 >--(時長 22min,路長 2.16km,攀升 0m)--> 港鐵油塘站

-
聖誕假期雖然完結,不過我的假期仍未結束,趁著放假兼臨近年尾去瘋狂一番,繼續去遠足,是為連續第五個行山日,難度當然也得降低一點,決定串連一些我一直期待已久的景點吧。
是天的行程相對多元化,一共有五大主題:視察割草坳古道荒屋、首臨南山尾鯊魚石、到訪龍窩村耀生農場看豬、首登大上托以及登五桂山賞晚霞,是甚為滿足的一天。

中午先去新城市廣場午膳,之後乘搭 288 巴士前往博泉街,下車時已是十二時八,隨即起行,踏上博泉徑,並轉上小徑上走割草坳古道,初段依舊甚為崎嶇,不過臨近荒屋一段明顯相比一年前寬闊多了。
我曾多次在不同時候走訪割草坳古道之荒屋,對上一次遊走則是九月下旬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405373372892054),當時已見荒屋及附近土地遭大規模開發。
是天所見,與九月相差無幾,荒屋昔日寫上之「危房」字眼被蓋去,牆身脫落部分被鐵鋅板遮擋,屋頂加設太陽能光伏板,屋內雜物輕微收拾過,屋外加設水喉,最重要是周遭農田被闢為菜園。
是天雖然見不到有任何人在荒屋一帶,不過卻聽到一些雜聲,未清楚是地主在林裡伐木、動物叫聲抑或是用來嚇人之錄音聲帶,但從地主在周遭掛上多個警告字眼來看,相信不時有人會在此偷菜。
不過,地主的言辭也未免過份激動,其中一處更寫上:「嚴重警告:開始捉拿偷菜賊,就地解決。」難免令路人不安,事實上,以該處技術成份來看,相信地主也很難會真的捕獲到所謂偷菜賊吧。

看過荒屋後,再沿割草坳古道直上,路稍見崎嶇,不久後經過大量墓地,再轉上崗背頂山頂賞景一下,此處景觀不算很開揚,但也算是一個放鬆及清靜一下之好地方,同時沿途也沒見任何人。
逗留數分鐘後離開,接上多石脊尾段走至觀坪路 (近觀坪食水減壓缸),乃寛闊柏油徑一條,中段更經過大量墓地,接回觀坪路時已是一時八,此時見到修路工人,亦為離開博泉徑起計第一群見到的遊人。
沿觀坪路上走至吊草岩,沿途經過一些寮屋 (約有四組寮屋入口),目測部分位置可能會有惡狗出來,不過近兩次走經也暫未遇過惡狗。
接回沙田坳道後直上走至扎山道觀景台,因平日關係,此處也顯得格外清靜,僅有一名外籍人士在停留,而我也不忘觀賞一下維港兩岸全景,也仔細看看資訊板,原來介紹了啟德機場之歷史,算是又增廣見聞。

之後開始沿扎山道下降,下走近廿分鐘,來到進入南山尾之小徑入口,初段斜度甚高,但明顯近日有人開過路,路況極佳,之後接上南山尾破舊村徑,此村已荒廢,僅有疑似晨運人士開闢的農田及小寮。
不過村內有兩個奇景:鯊魚石及空心樹,其中前者為一外形極似鯊魚頭的巨石,下方凹陷處倒是鯊魚的嘴巴,更有人刻恴在嘴巴加添「牙齒」,讓「鯊魚」更栩栩如生,可謂我見過眾多仿動物石頭最迫真之一。
再往下走近一分鐘,會見到前後穿孔的樹幹,孔洞一端橢圓形,另一端圓形,也算得上具特色,之後便一直下降,離開南山尾村後便接上鑽石山金塔墳場,沿途見到一些遊人及工人,一直下降可接回車路,並走至富山總站。

及後沿蒲崗村道下走一小段,左轉入豐盛街,乃一條位處黃大仙區之道路,特別在於東南及西北兩段是不相連的,被一個山坡隔開,而兩段皆是斜坡,分別連接新清水灣道及蒲崗村道,其中東南段沿途因鄰近牛池灣公園,感覺甚為清幽。
經過大量住宅後,來到牛池灣街,轉往扎山道再接入清水灣道,上走一段至安秀道口,再沿路前走數分鐘便來到龍窩村,其中最靠近清水灣道、佔地廣大之土地乃耀生農場。

對於喜歡研究豬隻特性的我,必定對於香港各豬場有基本認知,其中素聞耀生農場乃現時唯一鄰近九龍之農場,場主為盧蔭強,自六十年代起養豬,但曾經歷過起起跌跌,後以堅強意志學習美國之高科技養豬技術,使農場營運越來越流暢。
場主更加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喜歡中國古典樂器並會去公開演出,可謂多才多藝,亦因如此,早已令我感覺此豬場相對「親民」,不過直到是天才有機會去一訪。
近年香港各豬場也因豬瘟疫情關係,奉漁護署呼籲謝絕外人探訪,不過所謂「親民」的豬場總會留下一些外露空間,讓人能在外直接觀賞到內裡的豬隻,是次在此可謂完美實現我想看豬之願望,皆因在多處可近觀到內裡豬隻之活動,更吸引我停留近廿分鐘與之同樂。

看過豬後,便沿原路折返至安秀道口,並沿西北脊登上大上托,初段經過一個被圍封的架空電塔,之後接上小徑,其中一段需沿鐵絲網外圍上走,甚多浮沙碎石,頗為滑腳。
之後漸見平緩,一直上走至龍窩山 (273mPD) 後隨即下降一小段並接上護土牆頂之通道,沿途距離下方之工地很近,都有點擔心會被下方工人發現到,不過順利渡過。
之後見到一名油漆工人,幸而他甚為友善,再續走一會與東脊滙合,並開始沿斜坡排水道上走,此時又見到一大群工人,幸而都是各忙各的,不過則要不時讓路給對方,亦見到原來西北脊也正在修建行山徑。
續沿護土牆樓梯走至頂部,接上一小段泥徑,不一會便來到山頂之三角網測站,此時才發現原來山頂被一大蝁林木包圍,完全沒景可賞,那麼網上看到的日落照片又是如何拍攝的呢?想了一想,可能是在沿斜坡排水道上走時的開揚位置拍攝的,可惜是天因有工人,不敢久留而錯過了吧。

大上托原高 419mPD,據知在開發安達臣道石礦場時被削頂至僅高 399mPD,不過採礦早已停止近十年,並於近年進行大規模開發作住宅及商業大廈用地。
在山頂逗留一會後便開始下山,先沿東脊下降,不久後終遇到開揚位,不過則是朝東望向一整個將軍澳新市鎮,而沿途也是已鋪設好的柏油級,途中更見一對父子。
下降至約 305mPD 位置時見到一個大平地,似是晨運園地,而路也開始一分為二,本打算續沿東脊下降至涼亭,可是此時發現原來行山徑工程仍在進行中,下段被封,
既然如此,倒不如從簡,直接取東南脊下山吧,原來東南脊是一道寛闊泥徑,路況極佳,而且全為原始泥徑,可謂東脊被「石屎化」後另一個替代選擇,中段經過配水庫外圍後再續降,近廿分鐘便由頂下抵衛徑段三。

此時已將近五時四,距離入黑尚有約四十分鐘,不如再加走五桂山作結吧,穿過馬游塘村,沿途遠見日落的鹹蛋黃,引誘我快步登上五桂山,可惜都是不夠日落來得快。
在觀塘晨運徑沿途見到零星遊人,最上方的村屋入口見到一頭狗,幸而完全沒吠,離開觀塘晨運徑後更是一名遊人也沒見,想不到這座極鄰近市區之山頭也會如此清靜。
上走至五桂山,主峰高 304mPD,為兩塊巨型微波反射板之所在地,用以反射來自將軍澳電視城之無線電視訊號至慈雲山總發射站,之後再過不遠處的三角網測站,高 280mPD,沿途皆可見到將軍澳景色,包括才開通不足一個月之跨灣連接路。

來到副峰時已開始入黑,下山沿途不忘拍攝晚霞,尤其望向港島方向,天空呈橙紅色,甚為奪目,之後下抵澳景路時天已全黑,並沿路下降接回碧雲道及高超道,再轉往鯉魚門道及油塘里,乃我昔日熟悉之地方,多年後遠足重返,感覺真神奇。
最後沿天橋下降至油麗商場,此也是港鐵油塘站之其中一面入口,連忙去吃個飯,並就此結束是天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7 午後 亞公頂-麻雀嶺-紅花嶺-鶴藪郊遊徑觀景台-大嶺皮-流水響水塘-九龍坑山 之旅

2022.12.27
午後 亞公頂-麻雀嶺-紅花嶺-鶴藪郊遊徑觀景台-大嶺皮-流水響水塘-九龍坑山 之旅


担水坑巴士站 (沙頭角公路 - 石涌凹段) (起) > 山咀村路 > 山咀戰壕遺址 > 導線點矮標 (97mPD) > 三角網測站 (142mPD) > 亞公角 > 亞公頂 (英軍瞭望亭遺址/英軍營房遺址) (395mPD) > 二峒 (439mPD) > 三峒 (435mPD) > 麻雀嶺 (419mPD) > 紅花寨 (489mPD) > 紅花嶺 (三角網測站) (491mPD) > 紅花嶺無線電發射站 > 軍車路 > 廟徑 (禾徑山路) > 沙頭角公路交滙處 > 沙頭角公路 - 禾坑段 > 簡頭 > 丹竹坑老圍 > 新屋仔 > (鶴藪郊遊徑) 導線點矮標 (71mPD) > 鶴藪郊遊徑觀景台 (134mPD) > 大嶺皮 (舊標) (170mPD) > 布格仔路 > 流水響道 > (流水響水塘) 流水橋 > 落羽松紅葉林 > (沿路折返) 流水橋 > 龍山橋 > 流水響營地 (流水響郊遊徑) > 桔仔山坳 > 九龍坑山舊軍車路 > 九龍坑山 (三角網測站/發射站) (440mPD) > 玉秀峰 (三角網測站) (288mPD) > 富亨康樂徑 > 富亨邨 (頌雅路) > 富亨商場 (終)

出發時間:1:00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6-22°C (天文台) / 14-25°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1.79km (136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新屋仔)

--
行程概況:
担水坑巴士站 >--(時長 1hr 38min,路長 4.85km,攀升 624m)--> 紅花寨山頂 >--(時長 16min,路長 0.89km,攀升 73m)-->
紅花嶺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3.46km,攀升 5m)--> 禾徑山路 (近廟徑) >--(時長 32min,路長 2.95km,攀升 12m)-->
新屋仔 >--(時長 31min,路長 1.36km,攀升 184m)--> 大嶺皮山頂 >--(時長 23min,路長 1.61km,攀升 46m)-->
落羽松紅葉林 >--(時長 49min,路長 3.45km,攀升 357m)--> 九龍坑山山頂 >--(時長 35min,路長 2.59km,攀升 43m)--> 富亨商場

-
來到聖誕節假期最後一天,繼續一連四日之解鎖旅程,不過在解鎖之前,也先回味一下三年前曾走過的紅花嶺,看看經過三年路況有沒有變得截然不同,變化之大果然與預期一樣。
走畢紅花嶺後,便去一試從未走過的鶴藪郊遊徑,再登上附近的大嶺皮,然後過流水響水塘看看落羽松紅葉,之後再天未全黑登上九龍坑山,並下降大埔作結。

紅花嶺郊野公園乃正在建設中之境內第 25 個郊野公園,於 2008 年首度提出,並在近年進入刊憲程序,疑定圖則佔地約 500 公頃,並設四個入口,包括是禾徑山、蓮麻坑、塘肚坪村附近及山咀,
而我曾在 2019 年聖誕節初探紅花嶺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16980485064704),當時是取山咀入口的,是天再臨也照樣走一趟舊路,這樣才能了解三年來之變化。
前往山咀的方法是乘搭 55K 小巴或 78K 巴士 (往沙頭角) 並於担水坑村下車,不過車程頗長,是天在上水總站登上 55K 小巴,花了近半小時方到達担水坑村,同樣車程足以由上水前往西九龍了。
一時正起行,沿山咀村路走至最高點,沿途經過村落,見有村民活動,之後左轉接入泥徑,開始登山去,記得當年此處開始都是小徑,轉眼現時已變成寬闊大道一條,沿途會見到二戰時日軍修建的戰壕、機鎗堡及水井等設施。
經過一個導線點矮標後,再走一會來到一個三角網測站,此處同時為擬定紅花嶺郊野公園之東北端邊陲,是天見到署方設立了一臨時木板,貼上擬定圖則之詳細資料,此時才知道原來仍未下最後定論。

之後便開始急升,沿途偶見遊人,相較三年前多了不少,上抵一個半山晨運園地時居然見到兩名村民打扮的年長老婦在閒聊,之後再上走至亞公頂,基本上沿途不少位置已鋪設官方木級及泥級,僅剩下亞公頂前一些位置仍未完工,並保持記憶中之崎嶇路況。
來到亞公頂,起步計已將近走了 50 分鐘,此時也不知不覺來到了海拔四百餘米之高地,此處有一個廢棄英軍瞭望亭,由亭內望向外,會見到一整個沙頭角海以及兩岸景色,恍如「高清大電視」一部。
之後再沿狹窄的小徑走,穿過一些廢棄營房,再走至二峒,在山上可以欣賞一整個沙頭角,此段仍完全保留著原始路況,未有任何官方修路之痕跡,過二峒後再走至三峒,435 山頭遠看是突起的尖峰,難度確實也不低,此處雖再次見到官方打造之木板及石級,不過亦未完工。

再走不久後來到麻雀嶺,開始離開樹林,換來短草為主之路,景觀亦極為開揚,回望走過的亞公頂、二峒及三峒,恰如一個「小八仙」,之後再走往紅花寨,路況變好,可以加速行走。
來到紅花寨山頂時已是二時七左右,亦即由担水坑巴士站至此用了近 1 小時 40 分鐘,路程絕對說不上短,若沿途沒有退出點的話,相信將來之山咀入口將成為「極費力難行」之官方路線。
紅花寨山頂沒有任何標高柱,僅有一些戰壕遺跡,得小心行走,不過景觀極開揚,能賞到一整個新界北以及深圳羅湖、鹽田一帶,更能近觀深港邊境、深圳的高樓以及梧桐山隧道等景色,當然少不了對岸主菜之梧桐山主峰。
逗留數分鐘後離去,再花了近十五分鐘走至紅花嶺山頂,此處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記得三年前在此見到紅旗,是天已不見了,站在紅花嶺最高點鳥瞰打鼓嶺、坪輋一帶村落丘陵及堆填區,以至深圳蓮塘、羅湖等高樓大廈,實在是引人入勝。

逗留一會後有外籍遊人上來,而我也下山去了,走一會接上舊軍車路,此乃紅花嶺郊遊公園其中一個入口,同樣有木板及詳細文件展示,之後沿舊軍車路下降禾徑山路,經過禾徑山入口時嚇見原來幾乎整座禾徑山也變成堆填區擴建工地了。
就連四月初曾走過之禾徑山西脊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27423094020420) 也被開闢成寬闊之工程車路,而接上舊軍車路之入口則被整個封上,相信那次是第一次沿西脊登山禾徑山,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下抵禾徑山路,沿路走往沙頭角公路交滙處,可是沿途有極大量重型車行駛,不少更是垃圾車,途中又有洗路車在向行人路肩噴水,可謂污煙瘴氣,令我很懷疑即使紅花嶺郊野公園正式成立以後,是否真的能吸引到更多遊人前來。

來到沙頭角公路 - 禾坑段,走十餘分鐘至簡頭村,沿車路進入丹竹坑老圍及新屋仔,沿途見有不少園藝工場,幸而未見惡狗,之後接入鶴藪郊遊徑,為少數至今仍未走過之官方郊遊徑。
是天試過前半段,先拾級上走,經過一些導線點矮標,直至上抵最高點之鶴藪郊遊徑觀景台,此處景觀開揚,能賞到大半個新界東北,亦能回望先前走過之紅花嶺。
之後迎來一小段寬闊樹林徑,樹幹分佈稀疏,意境優美,及後離開郊遊徑,靠右登上大嶺皮,為一高 170mPD 之山峰,東北及西南兩脊路況尚算良好,而山頂則僅有一個舊標,不過沿途能俯瞰馬尾下和坪輋一帶鄉郊景色,算是值得一遊,不過全程不見遊人。

快速下抵接上布格仔路與流水響道之路口時已為五時三,此時人流突然急增,數十人相信是剛遊畢流水響水塘,正在候車離開,而我則與人潮反方向,進入流水響水塘,一賞季節限定之落羽松紅葉。
落羽松紅葉乃流水響水塘之特色,約於十年前由署方種植,在冬季會呈赤紅色,不過是天所見仍未完全轉紅,未到最佳觀賞時日,不過人流已很多。
賞畢,便趁還未天黑,快速登上九龍坑山,先沿流水響郊遊徑上走,經過流水響營地,見到有一大群人在露營,之後接上舊軍車路後便沿路上走至九龍坑山山頂,沿途未見遊人,抵達山頂前天已入黑。

山頂天線塔改建工程亦在進行中,是天發現發射站側的一條柏油斜路已被重鋪,當日令我滑到跌瘀的伏已消失,來到山頂已六時四,拍攝一下後便下降至下方平地賞賞風景。
此時居然見到有遊人,同時九龍坑山上之夜景雖然極為震憾,可是此處也同樣當風,事實上,每次夜裡來到此,也難免有種寒冷之感覺,實在難以久留。
六時半開始下山,快速地下降至玉秀峰,再下抵大埔富亨,也僅是半小時之事情,再來到富亨商場時為七時一,連忙去吃個晚飯,就此結束聖誕假期最後一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6 午後 馬草壟警崗-蛇嶺-鐵坑山-麒麟山 (西北脊、東南脊)-牛潭山-牛潭尾舊軍車路至新潭路 之旅

2022.12.26
午後 馬草壟警崗-蛇嶺-鐵坑山-麒麟山 (西北脊、東南脊)-牛潭山-牛潭尾舊軍車路至新潭路 之旅


馬草壟 (餘慶堂) (馬草壟路) (起) > 料壆路 > 馬草壟警崗/馬草壟警察瞭望台 (麥景陶碉堡遺址) (101mPD) > 馬草壟 82 山頭 > (邊界通道) 馬草壟信義新村 > 馬草壟藍屋仔 > 鷓鴣坑村口 > 108 山頭 (三角網測站) > 蛇嶺 (三角網測站) (143mPD) > 鐵坑山 (134mPD) > 落馬洲警署閘口/落馬洲花園 (落馬洲徑) > 下灣漁民新村 (落馬洲徑) > 落馬洲路 > 新田運輸交滙處 (青山公路 - 洲頭段) > 麒麟村口 (古洞路) > (墓地) 橫嶺 (46mPD) > 錫磡山 (導線點矮標) (74mPD) > 麒麟山 (166mPD) > 橫龍尾、二坳、打石坳、瀝仔 > 麒麟山食水缸 (麒麟山坳) > 嶺尾 > 湖洋山 (導線點矮標) (238mPD) / 小羅天 (241mPD) > 牛潭山 (三角網測站) (337mPD) > 二嶺坳 > 牛潭尾舊軍車路 > 低坳 (小徑) > 導線點矮標 (83mPD) (小徑) > 儲水缸 > 風門坳 (石湖圍新村車路) > 潭尾軍營外圍 > 葡萄園 (牛潭尾路) > 圍仔村 (牛潭尾路) > 新潭路 (終)

出發時間:1:26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5-23°C (天文台) / 17-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46km (958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馬草壟 (餘慶堂) >--(時長 19min,路長 1.08km,攀升 78m)--> 馬草壟 82 山頭 >--(時長 51min,路長 2.14km,攀升 180m)-->
蛇嶺山頂 >--(時長 42min,路長 2.20km,攀升 96m)--> 下灣漁民新村 >--(時長 17min,路長 1.51km,攀升 13m)-->
麒麟村口 >--(時長 45min,路長 1.47km,攀升 245m)--> 麒麟山山頂 >--(時長 47min,路長 2.36km,攀升 300m)-->
牛潭山山頂 >--(時長 43min,路長 3.90km,攀升 41m)--> 潭尾軍營入口 (牛潭尾路) >--(時長 10min,路長 0.71km,攀升 3m)--> 新潭路

-
來到聖誕假期第三天,繼續解鎖旅程,想到早前曾計劃連走馬草壟、蛇嶺、鐵坑山、麒麟山及牛潭山,不過沿途或有未知數,是天假期遊人多,時機合適,於是果斷出發。
走至牛潭山時已將近日落時分,時間所限未能續走雞公嶺,又想到牛潭山舊軍車路尾段有隱徑可以接往潭尾軍營外圍,趁還未入黑放膽一試吧,又成就了不少解鎖之任務。

前往馬草壟之小巴為 51B,其再細分為以信義新村或料壆作終點站,但其實也沒關係,反正小巴也會繞經兩村,而班次則按時段為 15 至 30 分鐘不等,而且常見滿座提早開出,因此需預早到達。
一時四左右已抵達馬草壟路,去疏洗一下後便起程,先沿車路上走至從未到訪過之馬草壟警崗,此乃二戰後警務處興建之七個麥景陶碉堡之一,亦稱為馬草壟警察瞭望台,現時雖已停用,不過外圍亦受大閘保護,此時見有不少遊人在聚集。
之後續前走下降一小段至 82 山頭,此乃攝影發燒友常會到達之地,皆因輕鬆步程甚至幾乎可駕車直達之地,卻能享受到蠔殼圍等地之闊魚塘景色及一河相隔之深圳福田、羅湖核心商業區,鄉郊與城市特色並重,且呈現強烈對比,可謂眼前一亮,相信若在晚上,受對岸之燈光效果照耀,必定更令人嘆為觀止。

之後沿西北山脊路線直降邊界通道,沿途並非明顯山徑,需踏在雜草之上,或會滑腳,得極小心行走,尾段穿過墓地之後便來到邊界通道,沿途為漁塘入口,亦見零星寮屋,幸而惡狗沒出現。
沿路走著,沿途遠比想像熱鬧,尤其見到不少單車友,不一會來到馬草壟藍屋仔,此乃一士多,或因外牆被漆上繽紛畫作之關係,近年成為打卡熱點,拍攝過後便沿車路續走至鷓鴣坑村口,並取墓地路徑開始登上蛇嶺。

蛇嶺及之後的鐵坑山也曾在兩年半前到訪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25071947588887),登蛇嶺沿途不時聽見直升機聲,又見不遠處近落馬洲行動基地後方之漁塘傳出濃煙,細看原來是漁塘起火,見有多輛消防車駛入救火。
上登蛇嶺並非一氣呵成,而是先登上 108 山頭,此處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下降一段再沿稍斜之泥坡上登至蛇嶺,將近抵達山頂前見到一些破爛鏽蝕的鐵枝,乃昔日的禁區邊界,但自 2013 年 6 月 10 日已被撤消。
在山頂之另一個三角網測站賞景一會後,便續朝鐵坑山走,沿途除了能觀賞高樓林立的深圳商業區外,亦能看見佔地近一百公頃之落馬洲河套地區, 此片土地原屬深圳市,但因廿多年前深圳河拉直工程而使其在廣泛定義上變得與香港相鄰,因此被納入香港特區管理範圍,2017 年兩地訂立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但仍未發展便率先成為疫情下之中央援港應急醫院,作為「逆向隔離」試點,但相信其生涯將不會長。

欣賞風景之餘,亦不忙留意腳下之岩石,皆因由蛇嶺與鐵坑山之間出現大量奇特的岩石,有沉積岩以至是變質岩,乃香港極罕見的,一直走至蛇嶺時,才再次遇到遊人,山頂旁居然掛有國旗,迷底也終於解開,原來平日乘巴士遠見的紅旗並非真正「紅旗」。
之後開始下山,路況偶見崎嶇,不久來到落馬洲警署,再沿落馬洲徑下降至落馬洲路,此時已是三時半,距離天黑尚有兩個半小時左右,但尚有最少兩座山得走完,需加快步伐了。
每次走經落馬洲路,也自然憶起數年前過關沿途見到不少人在此截車之情況,當時每逢假日,75 小巴及 B1 巴士幾乎班班滿座,中途難以停靠上客,如今巴士站頭卻空無一人,成一強烈對比。
續走至新田運輸交滙處,冷淡情況同樣湧現,但隨著政府近日宣佈有序通關,相信此寧靜情況即將消失,是天更有記者前來怕攝皇巴停泊之情景。

沿單車徑走至行人天橋,橫過新田交滙處 (此處恰巧是新田公路與粉嶺公路之交界),來到古洞路,朝東走數分鐘來到麒麟村口,按地圖指示進入麒麟山西北脊。
可是原來 OSM 地圖之路線有偏差,實際之初段為柏油墓地徑,但較為偏西,需找方法修正,試中途爆林修正未果,仔細尋找一番後方知原來正路位處柏油墓地徑之頂。
花了近廿分鐘方接回正路,及後分別經過 46 山頭及 74 山頂,後者更設有矮標 (導線點),之後再經過一電塔底續上麒麟山,但其實電塔底旁有更直接小徑可直駁麒麟村車路,只不過因入村或遇惡狗而沒有選走。
一直上走麒麟山沿途林木有點密,但路肧尚算明顯,相信此路主要也是供玩麒麟西崖之遊人行走,使用率不高,連走錯路花了近四十五分鐘方抵達麒麟山。

麒麟山風光優美,可觀望一整個新界北,可惜因時間關係,未有在此久留及走至三角網測站拍攝,便直接覓路下降麒麟山坳,沿途路多浮沙踤石,需小心行走,途中居然見到一群遊人下山。
花僅十二分鐘左右便下抵麒麟山坳,此乃麒麟村車路之最高點,又因麒麟村分佈於麒麟山坳之東西兩邊,因此服務此村之 605 小巴會經過此荒野地帶,算是較特別之處。
及後隨即朝牛潭山進發,初段穿過一大片芒草,甚為壯觀,若非時間緊迫,實為打卡好地點,之後沿路上走至海拔二百餘米之湖洋山/小羅天,因為明天仍有行程,未敢發力太盡。
之後再「打終極大佬」,上走至牛潭山山頂,由麒麟山來到牛潭山居然僅了四十五分鐘左右,算是很快的速度,登山全程未見遊人。

牛潭山 (間中又被稱為大牛潭峒) 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山頂西側樹木較多,遮擋了視線,但卻能直視粉嶺新市鎮及沙頭角,以及近處的一整個蕉徑,隨著北環綫及相關發展,此一帶之原始農村特色或將不保。
此時已是五時四,日落將至,顯然不是續登對面雞公嶺之好時機,倒不如取東南脊下降至位處牛潭尾半山之舊軍車路,沿途能賞到日藻,亦遇到一頭野豬,約六七分鐘左右便來到舊軍車路。
由牛潭尾舊軍車路撤退的途徑有數個,一是由數碼電視輔助發射站旁取道下降焦徑,二是沿中段兩個爛石、碎石路下降牛潭尾車路,曾於是年復活節假期走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961142017315194)。
三為是天走的路線,但留意若直沿舊軍車路下降,是無法離開的,因為在尾段潭尾軍營禁區範圍前會設有上鎖之大閘,若沒做功課又臨天黑才走,很容易中伏的。

是天沿舊軍車路慢跑下去,沿途更賞到日落之鹹蛋黃,十分幸運,約十分鐘便來到舊軍車路尾段,在最後一個急彎留意林中隱徑入口,能接回牛潭山西脊尾段,路況良好,相信取用的行人、越野單車以至電單車客應該不少。
趁未天黑快步走著,上斜一段來到 83mPD 矮標,之後經過儲水缸下方,開始下降至石湖圍新村車路,終在五時十一來到風門坳並接回車路,此時天尚未入黑,大可放心了。
此後便沿車路一直走回牛潭尾路,因沿途不經過石湖圍新村核心範圍,因此亦沒有惡狗,但留意沿途有多個廢棄重型機車場,雖然是天完全沒聽到狗吠聲,但難保有人或養狗,因此其實不太適宜夜行。

來到潭尾軍營正門,靠右沿軍營外圍續走而不用進入軍營,不一會便接上軍營另一端之大閘,但大閘已鎖上,相信入口已關閉,亦有多個已廢棄之站崗,再接回牛潭尾路時已是六時一,天開始入黑。
沿路走至圍仔村疏洗一下,再走回新潭路,反正小巴也是要等,倒不如好頭好尾吧,至六時四左右終有 37 小巴駛至,乘車回到元朗,結束是天收穫極豐富之解鎖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5 聖誕午後 大澳-象山-深屈道-昂坪-彌勒山賞日落-救援徑返東涌 之旅

2022.12.25
聖誕午後 大澳-象山-深屈道-昂坪-彌勒山賞日落-救援徑返東涌 之旅


大澳巴士總站 (起) > 大涌行人橋 > 新基大橋 > 寶珠潭 > 嶼北界碑 > 獵豹石/老虎回頭石 > 260、284 山頭 > 象山 (麒麟頭) (452mPD) (三角網測站) > 383、412、362 山頭 > 深屈道 > 大風坳 (昂平路) > 昂坪觀景台 (前稱石壁觀景台) (昂平路) > 昂坪巴士總站 > 昂坪市集 > 昂坪廣場 > 昂坪茶園遺址 > 昂坪營地 (東山法門) > 彌勒山郊遊徑/鳳凰徑段四 (近 C1810/L028 標距柱) > 天文台自動氣象站 (彌勒山南麓) (598mPD) > 彌勒山 (三角網測站/警察通訊站/天文台自動氣象站) (752mPD) > 彌勒山郊遊徑 (近 C1805 標距柱) > 彌勒山轉向站 > 昂坪 360 救援徑 (昂坪棧道) > 侯王廟 > 裕東路 > 逸東商場 (終)

出發時間:1:58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0-19°C (天文台) / 10-37°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5.62km (114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昂坪廣場)

--
行程概況:
大澳巴士總站 >--(時長 1hr 10min,路長 3.19km,攀升 464m)--> 象山山頂 >--(時長 50min,路長 2.09km,攀升 115m)-->
深屈道 >--(時長 22min,路長 1.91km,攀升 133m)--> 昂坪巴士總站 >--(時長 45min,路長 2.66km,攀升 316m)-->
彌勒山山頂 >--(時長 1hr 28min,路長 5.35km,攀升 111m)--> 逸東商場

-
來到聖誕節正日,再一次回味過去,去大嶼山遠足過聖誕,不過考慮到假日去嶼南之人流多,為免完程乘車離開時遇上麻煩,刻意選擇以東涌作結之取線。
想了一想,已經三年未有去過象山,不如重遊舊地吧,不過也趁機會一試未走過的象山東南脊、 412 山頭至深屈道一段,之後再登上彌勒山觀看完美日落,再沿救援徑下降東涌作結。

前往嶼南之遊人甚多,無論是 11 抑或 23 巴士也頻頻加班,甚至 23 巴士也出現了久違的 5 分鐘一班,不過仍然難以於中途站登車,等了近十五分鐘才有一班嶼巴字軌車肯停中途站,並站立至大澳。
約一時十方抵達大澳,疏洗一下後隨即起行,假日的大澳實在人流如鯽,也沒有閒情逸致去慢慢遊覽,趕快走去寶珠潭一帶方能離開人潮,再上走至嶼北界碑,其標示英軍在 1902 年租借新界地區時的界限 (東經 113° 52'),理論上,以北水域西於此界限者不屬租借範圍。
嶼北界碑後方便是象山登山口,沿小徑上走,先經過一些梯田遺址,及後換來零碎巨石,不久後抵達一顆極為顯眼之巨石,為獵豹石/老虎回頭石,沿途幾乎全程亦回望一整個大澳,以至是伶仃洋。
初段斜度較高,至海拔 260 米左右始見平緩,再沿路上走至 362mPD 附近,再換來稍密之灌木叢小徑直攻象山山頂,沿途偶見遊人,但遠未有想像中熱鬧,至象山山頂時更僅剩下我一個人。

象山山頂高 452mPD,唯三角網測站並非位於最高點,而是於偏西之 449mPD 位置,據知此頂原名「麒麟頭」,但現今較少人以此作稱呼。
象山山頂雖然未能直觀大澳,不過則能目睹一整個機場島、深屈灣,甚至是遠處的鳳凰山、彌勒山及天壇大佛等景點也清晰可見,其中彌勒山為我即將要進發之目的地。
有趣的是,三角網測站旁有一倒下的殘舊圓柱物體,相信為昔日之舊標吧,不過任由其棄置在原地之情景卻不多見。

逗留一會便起行,是次不接入前往獅山之小徑,反而沿石堆直走,過 452mPD 最高點後直朝東南方下降,乃前往深屈道之山脊線,路況固然未有往獅山之路般好,但路肧仍算很清晰。
前往深屈道並非直線一條,而是需攀過數個小山頭,其中 412 山頭最為明顯,此前之路段較密,難以高速行進,但過了 412 山頭後之路況漸見變好,後段進入林中之時甚至出現一條極為清晰之路,能夠快速行走,追回不少時間,唯獨臨尾有一處有塌樹擋路。

於四時三左右便抵達深屈道前之車路,由象山至此僅用了五十分鐘,遠比想像中快,之後便沿深屈道上走至大風坳,再接上昂平路上抵昂坪,來到昂坪巴士總站時將近四時八,此時嚇見大量遊人在候巴士,此情景印象中僅曾於農曆大年初二、三見過。
走進昂坪市集簡單參觀一下,此乃我首次在聖誕節正日來到昂坪,不過昂坪市集長年之擺設也偏向具春節氣息,與聖誕難免有點格格不入,唯獨店鋪的攞設以至主場之背景音樂可提醒遊人是為聖誕。
時間關係,快速走至昂坪廣場,見到巨鐘及大量音響已準備好,將迎來元旦日深夜之叩鐘儀式,記得去年此儀式搞得甚為隆重,連行政長官也前來參加,不知道是年會否繼往開來呢?

走過昂坪茶園遺址,依然未有復業之跡象,再靠左走至昂坪營地,沿途見到大量露營人士,連荒田位置也被佔據,更何況是官方營地,之後轉上彌勒山郊遊徑再一小段,再接上彌勒山南脊上登。
登上彌勒山沿途偶見零星遊人在下山,因為是為假日第二天,不想耗費太多體力影響之後兩日活動,因此不打算開 turbo,慢慢上走經天文台自動氣象站,約於五時四抵達山頂。
趕緊沿警察通訊站及天文台自動氣象站的外圍鐵絲網走至三角網測站處拍攝風景,小心翼翼地爬上三角網測站上,等待是天晴空萬里好天色下之日落。
印象中已有近兩個月未有刻意安排在山上等待日落了,而在彌勒山山頂觀賞日落,對上一次更已是三月上旬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872433759519354)。
彌勒山之景觀開揚程度固然不用詳述,大半個大嶼山以至新界也能看到,開揚程度能媲美鳳凰山山頂,不過卻因沒有官方山徑到達,人流遠比鳳凰山少,可謂是一處我很喜歡之靜土。

等待至五時九許,夕陽西下之鹹蛋黃即將消失於半空中,是天天色極佳,難得能欣賞到完美日落,不過山上寒意甚重,稍為逗留近半小時便感到手腳冰冷,就當我正想離開之時,忽然有兩人上抵山頂。
六時正起程下山,花近廿分鐘沿北脊下降彌勒山轉向站,此時天已全黑,之後再沿昂坪 360 救援徑下降東涌,沿途不時聽見纜車上之小朋友叫囂聲音,留意到是天遊人之多,使纜車不得不加強服務。
在乾燥天氣下的救援徑根本沒難度可言,不過夜裡走著仍是一個人都不見,過了三號轉向站後始見到數群人,快速超前並下抵東澳古道,再走至侯王廟,想不到此處異常冷清。
最後走至裕東路,再來到逸東商場時為七時五,就此結束行程,並去晚膳。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24 午後 深涌-石芽頭 (南脊、東脊)-黃地峒-榕樹澳-水浪窩 之旅

2022.12.24
午後 深涌-石芽頭 (南脊、東脊)-黃地峒-榕樹澳-水浪窩 之旅


深涌碼頭 (起) > 深涌堤壩 > (石芽頭南脊) 石芽頭 (三角網測站) (180mPD) > (石芽頭東脊) 118 山頭 > 深涌廢屋 > 深涌碼頭 > (原路折返) 深涌廢屋 (經公民學校/三王來朝小堂) > 深涌碼頭 > 黃地峒 (三角網測站) (154mPD) > (原路折返) 鰲魚頭 (來記士多) > 榕樹澳 > 企嶺下引水道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終)

出發時間:1:04pm
天氣:天晴 乾燥 吹東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6-20°C (天文台) / 13-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4.68km (49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小量堅實泥徑 沒有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大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其他:石芽頭東脊需爆林

--
行程概況:
深涌碼頭 >--(時長 44min,路長 1.48km,攀升 179m)--> 石芽頭山頂 >--(時長 2hr 17min,路長 2.98km,攀升 43m)-->
深涌 >--(時長 17min,路長 1.41km,攀升 6m)--> 深涌 >--(時長 38min,路長 2.39km,攀升 173m)-->
黃地峒山頂 >--(時長 18min,路長 0.49km,攀升 0m)--> 鰲魚頭 >--(時長 1hr,路長 5.84km,攀升 88m)--> 水浪窩巴士站

-
事隔兩個多月,又再次有節日假期,造就一連四天的登山日,在此計劃下,一般都會選一些相對輕鬆的路線留力,以避免在首一兩天便把體力耗盡,想了一想,不如趁是天一遊已計劃好一會的深涌吧。
深涌附近最高的山頭朂石芽頭,為一座名氣稍遜的小山,登山之南脊主路也是近年才重新打通,趁是天一走,怎料好奇心驅使下走去試行東脊下山,結果後段需大量爆林,花了超過兩小時才返抵深涌。
因爆林浪費了不少時間,原定下半段經黃地峒、開丫峒前往嶂上之行程也被迫縮減,僅登黃地峒賞賞景,再原路下山,沿柏油路直走去水浪窩作結。

因周末及公眾假期,前往深涌的渡輪加開中午班次,因此可直接乘船至深涌,由元朗前往沙田市中心,再去轉乘 27A 小巴至馬料水碼頭,車程僅十分鐘左右。
或因是天為連假之首天,前往塔門的遊人甚多,船公司特別安排了兩艘船,分別直接前往塔門及走經深涌、荔枝莊,而由馬料水至深涌船程約半小時,船到達後僅會短暫停留。

剛下船便遠望到石芽頭之三角網測站,馬上覓路登上石芽頭,先沿堤壩走至另一端,沿途見有人在露營,中段見一私人渡頭,相信乃供榕樹澳漁排的船家使用,之後右轉走一小段泥徑,不久便見到登上石芽頭之南脊山徑入口。
石芽頭南脊近年被旅行隊重新打通,現時路況良好,沿途亦見大量絲帶,而且景觀亦開揚,不時可回望山下景色,一直走至近頂,見到一個巨石,那就是山頂所在之處。
臨走上三角網測站前需跨過一些大石,大背囊使得稍為棘手,抵達山頂後便拍攝賞景,景觀遠比想像開揚,能欣賞整個深涌、企嶺下海、十四鄉及馬鞍山新市鎮,另亦能直觀馬鞍山、石屋山、雞麻峒、黃地峒等大小山崗。
逗留將近廿分鐘,準備離去前,突然見到有一人走上來,傾談得知原來是同船的遊人,不過或因未有使用電子地圖而花了相對多時間覓路。

下山時發現石芽頭東脊有不少絲帶,初步觀察亦見路況不錯,加上時候尚早,便決定破例試走此路,但其實當時亦未有搜集過此路之源由,算是很大膽的一次。
朝東北下降,初段僅是普通穿林小徑,沒有明顯難度,走近半小時後來到 118 山頭,此時居然見到兩名外籍女士從一荒徑走上來,而目測亦見絲帶是朝此下降深涌之荒徑前進,便決定由此走。
朝南方下山,此時已覺難度明顯相比前半段困難,但仍勉強見到路肧,唯獨不久後即失去方向,好不容易再次尋回少量絲帶,但最後還是再也見不到絲帶,同時路肧亦大致完全消失。

遇此情況,一般都會沿原路折返,不過想到已花了近一小時才來到這,加上時間亦尚早,不如爆一小段林下降試試看吧,幸而以灌木叢為主,硬闖未至於不可能。
花了不小時間下降,眼前開始見到深涌全景,代表距離大路不遠,可是路況亦明顯越來越差,不單止林木越來越茂密,部分位置更沒安全踏腳點,需要龜速前進。
不斷爆林下,時間亦不知不覺過去,來到最尾段,林木開始比人頭高,難度亦來到全日之最,幸而路上有不少野豬路及泥洞,沿這些虛位穿插,不久終聽到流水聲,終點在望。
難關未完,要想辦法過河才能接回大路,但見到河流時斜度極高,未能硬闖,只好橫移一段,直至見時機成熟,有較平緩位置下降河邊,兼不用濕腳過河後,終來到深涌草地。
此時已是四時五,亦即由石芽頭山頂下降深涌花了兩小時十五分鐘左右,其中起碼有一個半小時都是在爆林,大概是歷來最棘手的一次,解鎖之餘亦加添了不少走荒徑之經驗,就當是平安夜特備節目吧。

來到深涌,固然見到不少遊人在大草坪上玩樂及露營,有如世外桃源之面貌,其實乃廿多年前計劃發展高球場之產物,但後因環保團體反對而不了了之,其間更見一頭牛在嗅著遊人放下之物品。
趕快朝鰲魚頭方向走著,但走至深涌碼頭一帶時才發現剛才整理背囊時遺下了手套,只好折返取回,途中試試另一條路,沿廢鐵梯過河,來到公民學校暨三王來朝小堂原址,十九世紀後期曾有天主教傳教士傳教兼辦學,不過屋舍已破舊不堪,相信正計劃復修。
取回手套後,再次朝鰲魚頭方向走,這次終於順利,沿柏油路走十餘分鐘終到達鰲魚頭,來到士多前,留意左方有絲帶,乃黃地峒登山口。

在林中走數十秒隨即見到一個豬圈遺跡,之後左轉登山,初段斜度稍高,林木未至太密,路肧是清晰的,走約廿分鐘便來到黃地峒山頂。
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四周幾乎全被樹林覆蓋,唯獨西面樹隙透出馬鞍山與十四鄉景色,配合此時日落斜陽之照耀,可謂奪目萬分。
此時其實已是五時四,原定計劃續走之開丫峒至嶂上路段明顯並非明顯小徑,不適合夜行,是天絕對不夠時間,只好留待下次,在山頂逗留約十分鐘後便沿原路下山,幸而接回柏油路時天仍未入黑。

沿柏油路走著,經過來記士多,見到士多亦開著門,內裡亦有人在煮飯,之後再走一會來到榕樹澳,見到有人放狗,而此時天開始入黑,幸而沒惡狗走出來。
之後沿車路一直走往水浪窩,沿途不時有車駛過,期間更有一貨車,貨車離開榕樹澳一程不時遇到私家車陣,需花時間讓路,而中段經過涼亭位置時,亦見有「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而此挑戰遊戲之期限亦已由年尾延長至下年一月尾。
在暮中走回水浪窩時六時九,前往巴士站途中見到有人燒烤,來到巴士站後再等一會便能登車離開,結束是天相對短途但挑戰性甚高之旅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19 寒冷下 午後 大埔墟站-鉛礦坳-大帽山-荃錦坳-麥徑段九、十至楓香林-大棠 之旅

2022.12.19
寒冷下 午後 大埔墟站-鉛礦坳-大帽山-荃錦坳-麥徑段九、十至楓香林-大棠 之旅


港鐵大埔墟站 (起) > 達運道 > 下碗窰、新屋家 (碗窰路) > 元墩下 (碗窰路) > 鉛礦坳 (城門林道 - 鉛礦凹段) > 燕岩頂 > 四方山 (780mPD) > 四方山坳 (大帽山林道) > 大帽山雷達站 (928mPD) > 禾塘崗北峰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北面) > (原路折返) 大帽山道 > 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 > 荃錦坳 (荃錦公路) > 荃錦營地 (大欖林道 - 荃錦段) > 直升機坪 > 田夫仔 (大欖林道 - 田夫仔段) > 七渡河 > 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 楓香林 (大棠紅葉) (大欖林道 - 大棠段) > 大棠管理站/大棠苗圃 > 大棠燒烤區 > 大棠山道 > 大棠山路巴士站 (僑興路) (終)

出發時間:12:14pm
天氣:天晴 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3-17°C (天文台) / 13-2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7.25km (1307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野狗 (大棠山道)

--
行程概況:
港鐵大埔墟站 >--(時長 1hr 2min,路長 4.23km,攀升 415m)--> 鉛礦坳 >--(時長 1hr 7min,路長 4.85km,攀升 606m)-->
大帽山雷達站 >--(時長 48min,路長 4.28km,攀升 9m)--> 荃錦坳 >--(時長 1hr 39min,路長 9.30km,攀升 163m)-->
吉慶橋 >--(時長 50min,路長 4.49km,攀升 110m)--> 大棠山路巴士站

-
是天補回上周六取消之行程,亦因為翌日有要事辦,是天行程盡量一切從簡,考慮到是天天色明朗,能見度高,風勢亦緩和,適合登上大帽山賞景。
另外,因應早前轉冷之關係,一年一度之楓香葉按理亦差不多轉紅,倒不如趁是天來個大帽山、大欖涌水塘連走,一次過達成兩個任務吧。

十二時二左右抵達港鐵大埔墟站,沿柏油路一直走往碗窰路,再沿路上走至元墩下附近,沿途見到有些工場閘口打開,內有狗隻,幸而因天光之關係未有走出來發惡, 要是晚上遇上同樣情境相信必定會有麻煩。
走近半小時來到衛徑段七泥徑入口,沿路上走至鉛礦坳,旱季走此路相對雨季輕鬆得多,沿途亦見不少遊人正在下山,一直上抵鉛礦坳時已是一時三,亦即由大埔墟站來到此就花了一小時,不過此已是前往鉛礦坳眾多路線最快捷的一條。

去疏洗一下之後便踏上麥徑段八,一氣呵成登上四方山,沿途也見不少遊人及跑山友,不過相比假日當然少一些人,但可能天色良好加上時間尚早,亦未至於早前平日下午遊走此路般寧靜。
過四方山後便下降四方山坳,居然連外籍人士也見到,用了四十五分鐘左右來到四方山坳,再續登大帽山雷達站,沿途見到近期熱門之貓屋 (前泵房) 入口的鐵絲網又再次被爆開,如同虛設。
一直上走至大帽山雷達站時已是二時半許,由鉛礦坳來到此用了 1 小時 7 分鐘,時間未算最快,但也不過不失,之後的路段明顯變得熱鬧,皆因是天天色明朗,實在賞景之大好時機,加上此時風勢和緩,感覺不算冷,難怪也有不少遊人在附近閒遊。

之後便下山去,因時間關係於髮夾彎一帶走了一些捷徑,坦白說實在是快很多,一直好奇為何官方不將捷徑修成大路,快速下降至停車場,又進去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 (北面) 看看,此處景觀開揚,季節合適的話能賞到日落,近期亦為「香港遠足挑戰」之其中一個打卡點。
沿路快速下降至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茶水亭時為三時四,與原定目標吻合,茶水亭有零星顧客,之後下降荃錦坳橫過公路後再踏上麥徑段九,此後一直沿林道走著,沿途見零星遊人及單車友。

先經過荃錦營地,此營地是現階段唯一一個被改為預約機制的營地,現時要進去露營就得在凌晨上網搶位,之後還要在限時前報到,這種玩法難免使人完全失卻走營之樂趣。
沿林道走著,至一開揚位置能賞到荃灣全景,這也亦是「香港遠足挑戰」之其中一個打卡點,之後再上一段斜,過了蓮花山山坳後便開始一直下降,沿途遠比想像熱鬧,想不到平日也有單車友。
一直走至大欖涌水塘 (吉慶橋) 時剛好是五時正,此時開始再次變得熱鬧,皆因由此處再走不久便是著名的楓香林,是一年一度入冬後吸引大量遊人前來賞紅葉之地方。

楓香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植物,其葉為三裂掌狀,表面綠色,顏色隨季節轉變,入秋後轉變成黃色至翌年春季落葉時轉變成紅色。
葉的細胞除了含有葉綠素 (Chlorophyll) 外, 亦含有呈黃色的胡蘿蔔素 (Carotenoids) 及紅色的花色素苷 (Anthocyanin)。
踏入秋天,天氣乾燥, 在低溫及強光的照射下,葉綠素會加速分解, 同時有助葉細胞製造花色素苷,而無損胡蘿蔔素。
其實大棠原本以種植台灣相思林為主,後來漁護署為吸引遊客,特地在大欖林道 - 大棠段兩旁密集地栽種楓香樹,至今數量為全港之冠。

是天沿林道走著,見到楓香葉大致轉紅,其實也算是接近最佳觀賞之時機,雖然再過三數天可能效果更好,不過屆時已為聖誕節假期,相信遊人將蜂湧而至,還是免了,趁是天前來參觀,遊人不多,起碼行走自如,這種體會更好吧。
因是天目前在六時前完程,未有久留拍攝,一直走著,或因平日關係未見有漁護署職員巡邏,一直走至分岔路口見到又換了新的流動廁所。
之後右轉沿路下降大棠,經過漁護署的管理站、苗圃及「分區工場及貨倉」後,來到閘口時嚇見數輛紅色小巴停泊,原來現時的大棠紅葉特別班會於此設站,收費 12 元正,而我就不乘搭,依舊走至僑興路。

經過大棠燒烤區,見到有零星燒烤遊人,之後沿梯級下降,再接馬路下走,將近抵達僑興路前有一位置見到野狗,幸而沒發惡,同時亦陸續見到剛才三輛紅色小巴駛過,看來即使乘車也快不了多少。
來到大棠山路巴士站時為五時十,不用等多久便有車來,於是登車離去,提早結束是天此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18 寒冷下 午後 欣澳站-山藏智叟石-大輋峒-老虎頭-愉景灣水塘-紅水山-梅窩碼頭 之旅

2022.12.18
寒冷下 午後 欣澳站-山藏智叟石-大輋峒-老虎頭-愉景灣水塘-紅水山-梅窩碼頭 之旅


港鐵欣澳站 (起) > 水管行人隧道/陰澳牽引變電站 > 田咀頭 (翔東路) > 欣澳食水配水庫 > 山藏智叟石 (山藏智叟脊) >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障礙物燈標/直升機坪) (297mPD) > 二白坳 > 榴花峒腰 > 老虎頭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465mPD) > 老虎頭南脊 > 愉景灣水塘主壩 (愉景山道) > 愉景灣行山徑 > 海藍徑 > 愉景灣高爾夫球場外圍小徑 > 大水坑 (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 神樂院牛奶廠遺址 > 東灣頭頂路口 > 紅水山 (275mPD) > (原路折返) 東灣頭頂路口 >  東灣頭 (東灣頭路) > 銀礦灣泳灘 > 梅窩海濱長廊 > 梅窩碼頭 (終)

出發時間:1:00pm
天氣:天晴 寒冷及乾燥 吹北至東北風三至五級,氣溫介乎 12-15°C (天文台) / 12-2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14km (1040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小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港鐵欣澳站 >--(時長 37min,路長 2.95km,攀升 149m)--> 山藏智叟石 >--(時長 30min,路長 1.62km,攀升 192m)-->
大輋峒 >--(時長 46min,路長 2.43km,攀升 329m)--> 老虎頭山頂 >--(時長 30min,路長 1.67km,攀升 4m)-->
愉景灣水塘 >--(時長 1hr 18min,路長 5.02km,攀升 339m)--> 紅水山山頂 >--(時長 36min,路長 3.21km,攀升 22m)--> 梅窩碼頭

-
是周六因為有要事辦,所以沒有登山,改為周日及周一才去,剛巧是轉東季季候風風勢最強正正在周六,可謂巧合避過一劫,並趁是天天色好轉及風勢緩和繼續去解鎖,去遊走一些從未走過的地方。
是天解鎖的是位處東北大嶼的山藏智叟石及梅窩附近之紅水山,其中前者為隱蔽在人工密林中的人頭石,而後者則是一座位處東灣頭頂附近、不熱門、高達 275mPD 的山頭。

是因出發前便遭受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皆因阿里雲發生區域性故障,令吃飯的計劃也面臨一波三折,最終在失落之中總算吃畢午餐,並前往港鐵欣澳站起行。
一時正抵達欣澳,一出站便靠右走向閒置官地,過水管行人隧道後來到翔東路,並沿翔東路西行前走近十分鐘來到水務通道入口,並左轉沿水務通道上走至接近盡頭。
此水務通道呈暗斜上升,入口位處林蔭之中,難免給人暗森之感,但其實內裡並沒有惡狗之類的物體,沿路上走近十二分鐘便來到位處海拔七十餘米之欣澳食水配水庫閘口,由欣澳站來到此已花近半小時。
此時靠左沿排水道上走一小段,再右轉接入小徑,沿徑走著沿途見不少絲帶,但部分位置路面可見濕滑情況,一會後來到分岔路口,直走是上登三白坳,右轉則是前往是天目標之山藏智叟石。
或因近期有團隊曾行走,沿途路肧極清晰,林木也不算密,可謂行走輕鬆,初段有一個澗位,之後便全是泥徑,偶爾遇有巨石陣,一直走數分鐘後便來到山藏智叟石。

「智叟」原意是有智慧且有學問的長者,而「智叟石」則是一個貎似長者之人頭石,巨石高約六至七米,近觀倒又覺得挺像長者的面孔,更配以鬍鬚、斑紋等。
賞畢後便繼續上走,來到山藏智叟脊之中段,景觀見開揚,可賞到一整個北大嶼,以至是在犁壁山陰近之遊人,但再續登至近尾段時又重入樹林之中,感覺昏暗,直至接回隔火帶大路。
此時已是二時正,亦開始遇到遊人,之後沿大路上走至大輋峒,先見到一個三角網測站,之後再走至近山頂位置則再望到微波中繼站及障礙物燈標,為民航處擁有,用以與飛機保持聯繫。
訊號亦會傳送至機場控制塔作協同,因此可見站上有多個拋物面天線指向機場島方向,另也有少量指向南部海域上。由於航空用無線射頻頻率極廣,不同拋物面天線疑似負責處理不同類型的射頻。
是天天色良好,能見度極高,因此在大輋峒上可以賞到高清景觀,之後開始下降至二白坳,再上登老虎頭,此段上落差甚大,斜度亦高,可說是全天另一個吃力路段,幸而是天風勢遠比想像中弱,行走與平日無異。

經過榴花峒山腰後,迎來修建好的石級,相信漁護署在十多年前曾一度打算將此段也納入郊遊徑中,後來因一些原因而打消念頭。
登上老虎頭時已為三時正,此處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亦有兩個觀景台,現時更設有「香港遠足挑戰」之打卡點,而且景觀開揚,可飽覽港九、嶼景灣、北大嶼及新界西南沿岸各處,感覺甚為震憾,是天遊人相對一般周日稍為少,難得迎來清靜之感。
大休近廿分鐘後便開始下降,沿老虎頭郊遊徑走至 C7107 標距柱前轉左,接上一小徑下降至愉景灣水塘,不幸沿途手機突然當機,花了一些時間處理。
我曾在兩年半前遊走過此路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996206127142136),此小段路面尚算寬闊,部分路段稍斜及有浮沙碎石,整體尚算易走,也是 TL50 過往取線,是天沿途亦見到兩名遊人。
與兩年半前不同,是次將近下抵愉景灣水塘前的一段被開闢為足以讓車輛通行的寬闊泥路,不清楚是否建屋之用,來到愉景灣水塘時已為三時十,與上次不同,是次水塘人流不多,亦不見有人在玩水。

愉景灣水塘可能是全香港景觀再開揚之水塘之一,皆因在水塘上可以遠觀新界西及西九龍一帶,景色怡人。
事實上,愉景灣發展初期人口較少,若由香港水務署建供水系統,不合乎成本效益,故要求發展商自行供水,故香港興業在八十年代興建了一個可為 25000 人提供食水的水塘,規模為私有水塘之最。
直至 1993 年,發展商發現水塘水位不斷下降,擔心供水不足,且未能配合未來發展需要,故重新要求水務署供水,期間爭議不斷。
至 2000 年愉景灣隧道開通,加上當時北大嶼山已發展新市鎮,供水設施完善,水務署把來自大欖涌水塘的部分存水,經愉景灣隧道內的輸水管道輸送給區內用戶分,從此愉景灣水塘被淘汰為僅用作沖廁及灌溉花卉之用。

沿愉景山道直走,沿途欣賞風光優美的水塘及其背後群山,見有外籍人士在跑步,亦不時見到高爾夫球車經過,在進隧道前左轉踏上愉景灣行山徑,此後沿山徑續走近五十五分鐘至大水坑 (熙篤會聖母神樂院)。
沿途不時見有指示牌引路,中段穿過一小段柏油路 (海藍徑),後段則走在愉景灣第十七期及高爾夫球場之外圍 (這段原則上不是愉景灣行山徑之部分),不時需上上落落及過澗,部分位置路況頗崎嶇,不像是一般行山徑之級數。
臨尾見澗位,若過澗可穿林直登紅水山,但因不清楚路況兼不想濕腳,決定依指示 U-turn 並下降至熙篤會聖母神樂院,再沿柏油路直上走至近東灣頭頂,但不上登涼亭位置,而右轉進入小徑上走數分鐘登上紅水山山頂。

紅水山高 275mPD,相比對面遊人眾多之涼亭位置 (251mPD) 更高,不過對眾人之吸引程度顯然沒涼亭那邊大,對我來說也是首次路足此頂。
紅水山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之基座,但沒有標高柱,景觀也算開揚,除可直觀港、九、新界各處風光外,亦可俯瞰高球場的翠綠草坪,而此時為五時二,正值黃昏時分,因此能看到二東山背後之斜陽。
由於此時開始轉冷,山頂不宜久留,約十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原路折返大路,再下降至東灣頭路,抵達東灣頭時已為五時九,又是尷尬時間,就此結束行程又好像早了點,但續走又不夠時間。
一看船期,原來距離往中環渡輪開出僅餘十五分鐘,快步趕往碼頭試試,穿過銀礦灣泳灘及梅窩海濱長廊,原來十分鐘已來到碼頭,抵達時為 17:56。
決定就此結束行程,乘船離開吧,反正後天有事要一大早醒來,明天相信也是相若時間完程,是天就當作是練習吧。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11 午後 日出康城至沙田第一城 (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茅湖山、東洋山頂) 之旅

2022.12.11
午後 日出康城至沙田第一城 (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茅湖山、東洋山頂) 之旅


港鐵康城站 (起) > The LOHAS 康城 (商場) (日出康城) > 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 將軍澳海水抽水站 (康城路)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將藍公路/將軍澳跨灣大橋) > 寶賢街 > 港鐵調景嶺站 > 景嶺路 > 翠嶺路 > 斜坡維修通道 > 將軍澳風物汛/靈風雅舍 (寶琳南路) > 茅湖山觀測台 (遺址) > 茅湖山腰 (230mPD) > 衛徑段三 近 W026 標距柱 > 觀塘晨運徑 > 駿昇花園 (馬游塘路) > 馬游塘村 (寶琳路) > 翠琳路 > 凹頭 > 新地村 > 心朗 > 井欄樹 (清水灣道) > 伯公坳 > 黃麖仔 > 大藍湖 (大藍湖路/引水道) > 牛寮 > 東洋山 (舊標) (532mPD) > 大老坳 > 基維爾營地 (431mPD) > (麥徑段四) 尖尾峰腰 > 石芽背 > 花鼠坳 > 大輋村 > 黃泥頭巴士總站 > 帝堡城 (小瀝源路) > 小瀝源路遊樂場 (小瀝源路) > 寶城街 > 置富第一城 (沙田第一城) (終)

出發時間:3:32pm
天氣:多雲 吹偏北風三至四級,氣溫介乎 16-18°C (天文台) / 12-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9.35km (994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大輋村) 及有鎖在閘內的村狗 (井欄樹)

--
行程概況:
港鐵康城站 >--(時長 1hr 26min,路長 6.39km,攀升 301m)--> 馬游塘村 (寶琳路) >--(時長 30min,路長 2.33km,攀升 93m)-->
井欄樹 (清水灣道) >--(時長 36min,路長 2.60km,攀升 79m)--> 大藍湖路 (近牛寮) >--(時長 37min,路長 1.68km,攀升 425m)-->
東洋山山頂 >--(時長 1hr 5min,路長 4.40km,攀升 90m)--> 黃泥頭巴士總站 >--(時長 16min,路長 1.88km,攀升 3m)--> 置富第一城

-
是天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合稱將藍公路) 通車之日子,可謂是將軍澳路面交通發展之一大里程碑,其中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一段乃備有「活力無限」設計的海上高架橋,且設有行人路及單車徑,同類基建史上罕見,因此吸引人量遊人前來趁熱鬧。
而我也把握先機,決定趁是天首日前往參觀一下,之後再試走翠嶺路後方之山徑登上茅湖山,並沿熟悉的衛徑段三、四走至東洋山,再夜行下降至沙田第一城,完成了由日出康城至沙田第一城的嶄新行程體驗。

日出康城乃位處將軍澳小赤沙之大型住宅項目,而沙田第一城則是位於沙田圓洲角之大型住宅項目,兩者其實有不少相似地方,包括項目名稱皆以「城」成結尾、乃區內最大規模住宅樓盤、鄰近港鐵站、同樣位處新界區新市鎮等,當然亦能以步行方式將兩者連結。
記得兩年多前我曾一試由新港城步行至新都城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09261099169972),是天不如就再戰由康城步行至第一城吧 (康城與第一城皆非樓盤全名,卻是港鐵站取名)。

是天因遲了醒來,加上前往日出康城之交通車程較長,抵達港鐵康城站時已經是三時半,寫下歷來假日最遲起步的行程之一,於 B 出口穿過 The LOHAS 康城商場後便來到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走至康城路便見到有大量圍板,若非事先得知,未免會令人以為還是工地。
是天前來參觀之遊人極多,雪糕車也懂做生意,前來攞賣,續朝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入口走,沿途已可清楚見到大橋中央之「活力無限」設計,橋上主跨兩個向外傾斜的橋拱設計,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忽然想起近年也有不少產品取以設計,包括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之商標等。

沿暗斜之行人路上走,不久來到大橋位置,左轉沿將藍公路平行前進,沿途實在極熱鬧,甚至是水泄不通,想走快一點也感困難,至中央部分更會穿過雙拱,固然是打卡及欣賞風景之熱點。
記得首次看到此雙拱鋼橋是去年五月份於五桂山上遠觀,事隔近年半終於落成通車,時間過得真快,整個工程包括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合稱將藍公路,方便車輛往來小赤沙及九龍及港島,並紓緩將軍澳舊有隧道之壓力。
公路沿途設有將軍澳及藍田兩個交滙處,但因中九龍幹線尚未就緒,目前僅能由茶果嶺道或東區海底隧道進入將藍公路,預期通車初期效益仍未達至最高點。

沿路走至接近照鏡灣一帶時便需右轉開始下降接回將軍澳,皆因將藍隧道一段並不設行人路及單車徑,沿路下降至將軍澳時可選擇步行往調景嶺站、將軍澳站或將澳軍海濱公園,是天則擇選擇前往調景嶺站,抵達時為四時一,亦即由康城站步行至調景嶺站約花了三十五分鐘。
之後便續沿景嶺路及翠嶺路上走,記得上年中及是年年初曾試過由寶明苑後方捷徑直上寶琳南路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183375221758548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760446247384773),是次則再試由翠嶺峰後方上走至寶琳南路,但這裡的斜坡維修通道規模很大,登山之路也不是呈一直線,走著沿途可謂大開眼界,居然有不少人在散步、跑步、晾曬衣物甚至賣臘鴨,這情況也是第一次見。

好不容易穿過斜坡維修通道,接上破舊的柏油徑再走一段便來到寶琳南路,來到近期開始翻新之將軍澳舊警署及宿舍 (將成為歷史文物館「將軍澳風物汛」及旅舍「靈風雅舍」)。
靈風雅舍旁邊是登上茅湖山之行山徑,年初已走過一次,甚容易走,途中會經過茅湖山觀測台遺址,乃一級歷史建築物,現時已圍封並設有職員看守。
續上走至涼亭時見到一些遊人,之後朝衛徑段三方向走,接回衛徑段三再下降至觀塘晨運徑,經過馬游塘來到寶琳路,此時已將近五時正。

橫過馬路,走一小段翠琳路後左轉接入下降至凹頭之車路,經過凹頭後再上走經新地村及心朗後來到井欄樹,又花了半小時,五時時半才踏上衛徑段四。
穿過井欄樹村來到泥徑,沿途沒遇狗隻走出來,再沿泥徑再一段至大藍湖路,沿途天開始入黑,出奇地仍見到零星遊人,來到大藍湖路時已將近六時正。
沿路走著,先後見到有兩人在放狗,直至抵達牛寮村村口時開始「打大佬」登上東洋山,值得一提,牛寮村村口新設信箱,而唯一的石屋外也見有越來越多的「戰鬥品」,包括大型雪櫃等,看來「復村」決心挺大,但很奇怪,月前曾見過的農莊招牌竟被拆下來,究竟自拆招牌這一招又是為了什麼呢?就不得而知。

之後沿連串泥級上走至東洋山山頂,由於是天寒冷,走上來速度也相對較快,僅用了 37 分鐘便上抵東洋山山頂,攀升達 425m,奇怪的是中途見到兩名遊人沒亮燈下摸黑下山。
來到東洋山山頂時為六時八許,當然想逗留細賞西貢及沙田夜景,可惜是天山頂風勢不小,加上本來就寒冷,氣溫低至 12°C,風寒效應之下使停留僅數分鐘,雙手便感冷冰,只好草草拍照過後便離開山頂。
下降至大老坳,右轉沿車路走往基維爾營地,營地內空無一人,但外圍的位置則放有大量蒸漏水甚至是垃圾,相信為樂施會留下來,待下星期過後再收拾離場。

踏上麥徑段四時為七時一,沿徑走往尖尾峰腰,沿途又見到一男一女夜行,之後轉左進入石芽背,此處感覺頗陰森,卻設有兩張坐椅,之後直走沿古道下降至黃泥頭,此段古道不同於連接界咸的多條古道,起碼漁護署會作維護。
一直下降至尾段接上柏油徑,再下降一段來到車路,沿途需不時聽到狗吠聲,但據經驗狗是不會出來的,穿過車路進入大輋村時已知首戶人家養有狗隻,是天居然見到狗走出來了,吠了數下後卻彎下身子穿過閘底回到屋內,想不到原來能自由進出,更想不到就算出了來也完全不惡。

穿過大輋村,沿途見到有人在燒烤,下抵黃泥頭巴士總站後,再沿小瀝源路快步下降至小瀝源路遊樂,經過 ALVA 酒店後再走一段便來到寶城街,此乃沙田第一城範圍了,而行程則在置富第一城終結。
置富第一城為沙田第一城兩個購物商場之一,前身為第一城中心,商場中央廣場設有聖誕裝飾,不知是否寒冷之關係,感覺聚集之外傭不算多,而抵達時為八時二,與預期結束行桯時間一致,亦因此能有充分時間晚膳,為是天此短而精之行程劃上完美句號。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10 西貢東考牌路線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

2022.12.10
西貢東考牌路線 一尖三咀過四灣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赤徑 > 大浪坳 > 蚺蛇坳 > 蚺蛇西南脊 (刀背屻) > 肩頭坳 > 蚺蛇尖 (三角網測站) (468mPD) > 海拔 250m 橫腰山徑 > 米粉咀 > (原路折返) 海拔 250m 橫腰山徑 > 短咀坳 > 短咀 (崖邊盡頭) > (原路折返) 短咀坳 > 黃竹瀝澗 > 長咀坳 > 長咀廢田 > 長咀紀念碑 > 大浪咀 (長咀東面盡頭) > 大浪頭 (長咀山) (三角網測站) (99mPD) > 長咀坳 > 東灣 > 大灣 > 鹹田灣 > 西灣 > 吹筒坳 > 西灣亭 (西貢西灣路)  > 萬宜坳 > 麥理浩徑起點 > 北潭涌小食亭/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終)

出發時間:7:52am
天氣:天晴 頗乾燥 吹偏北風四至五級,氣溫介乎 °C (天文台) / 14-2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34.07km (184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沒有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有村狗 (西灣村)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50min,路長 4.22km,攀升 161m)--> 大浪坳 >--(時長 48min,路長 1.98km,攀升 359m)-->
蚺蛇尖 >--(時長 57min,路長 2.64km,攀升 40m) --> 米粉咀 >--(時長 1hr 30min,路長 3.47km,攀升 371m)-->
短咀 >--(時長 1hr 36min,路長 4.50km,攀升 294m)--> 長咀紀念碑 >--(時長 26min,路長 0.95km,攀升 114m)-->
大浪頭 >--(時長 38min,路長 2.65km,攀升 71m)--> 東灣 >--(時長 16min,路長 0.85km,攀升 38m)-->
大灣 >--(時長 22min,路長 1.25km,攀升 34m)--> 鹹田灣 >--(時長 24min,路長 1.76km,攀升 103m)-->
西灣 >--(時長 34min,路長 2.98km,攀升 164m)--> 西灣亭 >--(時長 50min,路長 6.10km,攀升 72m)--> 北潭涌

-
遠足界之中,以「尖」及「咀」為名之著名路線有兩個,其中一條是月前走過的「雙尖雙咀」,意指由尖鼻咀走至尖沙咀,其中較高難度的玩法會加入「八頂」以至「雙新」等元素,詳情可參閱當日遊記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47104704223179)。
而另一條則為歷史更悠久、知名度更高的「一尖三咀過四灣」,意即先登上蚺蛇尖,之後先後到訪米粉咀、短咀及長咀,再走遍大浪四灣 (東灣、 大灣、鹹田灣及西灣),最後按個人喜好決定是否走回北潭涌,乃傳統「考牌」路線之一,論體能要求遠不及「雙尖雙咀八頂」,但是論技術考驗以至沿途景觀皆顯優勝。
過去已曾兩度挑戰一尖三咀過四灣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24556684307091 (2018) 及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55265791236165 (2021)),是天玩此線的目的也不是要解鎖成就抑或刷新紀錄,反而是純粹以欣賞的角度去細味這一條充滿代表性的傳統長線。

是天又再一次未天亮便去乘車,先去廿四小時快餐店吃個早餐,之後便乘車至沙田市中心,由元朗至沙田沿途車程難得目睹一整個天亮的過程,還要是明朗天色,甚為振奮人心,印像中亦是第一次有如此經歷。
之後乘 289R 頭班車前往黃石碼頭,頭班車七時正開出,客量不多,經過北潭涌出奇地見到樂施會職員為虛擬跑提供起碼儀式佈局,約七時八便抵達北潭凹,印像中亦是史上最早抵達北潭凹的一次。

清晨的北潭凹僅有遊人三數位,先沿麥徑段二下降赤徑,見到廢田有一些露營友,另亦有少數外籍操山友,之後續沿麥二上走至大浪坳,又見到一名遊人,再轉入小徑前往蚺蛇坳,此後路段恍如進入幻景。
沿熟悉的蚺蛇西南脊上登尖頂,若以體力需求來說,此段可能已是全天行程之「大佬」,皆因一口氣攀升幅度是最大的,出奇的是。沿途居然一名遊人也沒有,明明晴空萬里,天氣絕佳,就純粹因為時間早了一點,便換來空無一人的經歷,實在是爽。

九時七上抵蚺蛇尖,尖頂同樣沒有遊人,亦是我人生首次在蚺蛇尖上見不到遊人,享受真正的「任我行」,能夠換來如此妙景,相信早一點乘頭班車之付出也值得了。
逗留一會後沿東脊下降並走至米粉頂以北之山坡,沿路下降再轉入下降米粉咀之小徑,此小徑大半段斜度皆高,且浮沙多,下降時需較為小心,路肧尚算清晰,中段開闢了一些支路捷徑,另外亦沒見遊人。
下抵米粉咀時為十時九,循例走至米粉咀的最北端盡頭看看,能近觀黃茅洲或許是特色之一,亦見船家疑似停留捕魚,不過是天風浪較大,未有走至太盡頭。

一會後開始回程,折返橫山徑前需原路回程,且攀升海拔二百多米,算是行程中最悶的一部分,但出奇地在途中見到數名操普通話人士正下山去,猜想可能也是挑戰一尖三咀過四灣,但看到進度稍慢。
捱近半小時終上抵橫山徑,接著又開始朝短咀坳下降,沿途岐路較多,要格外提防避免誤走,一直走至大量旅行隊絲帶集中位置,此乃短咀坳,及後開始向短咀進發,短咀的岬角雖短,但由主要山徑前往短咀的路途卻一點都不短,需在山崗不停上上落落,亦沒有一個明顯的盡頭。
前往短咀之小徑路肧明顯,而且林木不算密,不太難應付,憑絲帶及路況判斷,相信近日應該剛有旅行隊出過三咀,不過尾段下降至盡頭一段例牌浮沙碎石明顯,又需經過一些斷崖之上方,需格外留神。
短咀之盡頭其實是近將軍石一的處,正望和尚洲,雖然知道有人會由此直降海岸,不過該處風化尤其嚴重,岩石易碎,徒手攀爬短咀盡頭之崖壁是極危險,個人認為可免則免,對我而言,直走至能看到將軍石側面及和尚洲一處已算目標達成。

來到短咀將近盡頭時為十二時三,剛好有船家駛過,眼見乘客也抬頭望向我的方向,因風勢較大,還是不久留,一時四許便回程,花約三十五分鐘折返短咀坳,再下降黃竹瀝澗。
是次發現已有人重新打通由黃竹瀝澗口續走橫山小徑之泥徑,現時無需再溯澗一小段,之後至長咀坳之路段也稍為崎嶇,無法快速行走,直至來到東灣山東南山坡,路況才見明顯好轉。
下降至長咀坳,此段開始雖仍有浮沙碎石,但路面堅實兼寬闊,亦開始陸續見到遊人,由長咀坳經下路下降長咀廢田,路亦有數條,但地圖上路程最短的路其實林木甚密,還是免得因快得慢,改走靠東面近 116 山頭的開揚路段直降東灣廢田,再過澗並走至長咀紀念碑。

來到童軍紀念碑 (鳳頭碑) 時已是將近二時,拍照過後經過「陳榮俊隊長紀念碑」,之後見時間尚早,索性在廢田上大休兼吃東西,貪此處風勢不大,休了近一小時,期間發現田裡螞蟻原來不少。
三時正才再次起行,按慣例走至長咀最盡頭之大浪咀,逗留一會後再上走至大浪頭 (三角網測站),此處景觀優美,不過是天未有時間慢慢細賞,拍攝一會後便開始回程。
沿路快走至長咀坳,至「企人石」再沿小徑下降至東灣,全程不足四十分鐘,來到東灣時為四時正,就此一尖三咀完結了,只剩下四灣。

東灣沙灘上不乏玩水及露營人士,反正天未入黑,決定又不走廢田後之山徑,而取綑邊外圍之山徑前往大灣,但其實兩路需時差距不遠。
來到大灣,甚為熱鬧,不少人在玩樂及露營,一直走至盡頭,準備攀經望魚角過鹹田灣時,才發現一向走開多年的那條路居然變密了,被帶刺植物覆蓋著,甚難行走。
眼見再遠處有另一條寬闊小徑上走望魚角,本以為那是用以代替舊路,便試試走著,但發現至望魚角時路線又變得不清晰,繞路了一會才接回下降鹹田灣之小徑,真想知道究竟現時的遊人如何往來大灣及鹹田灣?

下抵鹹田灣,見士多仍有不少顧客,亦有不少遊人正在橫過獨木橋,而鹹田灣沙灘本身亦有大量露營人士,此時已為四時八,就此接回主要山徑,可以脫下手套。
另外接下來的最後 11km 路段正正是樂善盃的一部分路段,本來明日 (11 日) 便是一年一度樂善盃舉辦之日,可是再三因疫情而取消,是次就當作是紀念一下當日參賽時之有趣回憶吧。
沿麥徑段二過西灣,幸而水位低,不用繞經石橋,省回數分鐘,西灣同樣熱鬧萬分,露營人士絡繹不絕,來到西灣村時已是五時二,大部分士多亦在營業,亦就此完結「一尖三咀四灣」所有「打卡點」。

沿路上走至西灣亭,為紀念樂善盃,決定走路程較長但斜度較緩的下路,剛巧見到日落之最後一面,五時八來到西灣亭,仍有 NR29 巴士,不過以我慣例都是喜歡以北潭涌作結,還是不乘車了。
當我離開西灣亭時,巴士也隨即開出,目測僅三分一滿,不過此班之後仍有一班真正的尾班車,並且原來早已在轉角位待命,而我則快步走在西貢西灣路上,中途還見到一頭野豬。
走至半途時天開始入黑,見到遠處的燈霞甚為奪目,走至北潭涌時已為六時半,就此以 10 小時 37 分鐘完成是次 34km 的一尖三咀過四灣行程,此時感覺體力其實並未用盡,相比之前數次長途操山來說,此段行程反而感覺輕鬆,相信若非在長咀任性大休,倒可以趕及在十小時內完成。

-- 行程相簿請瀏覽:
https://photos.app.goo.gl/PmCNw2yy1Pr2g3SP6

2022.12.04 午後 鳳坑家樂徑-金龍脊-桅尾嶺-梅子林-荔枝窩-牛屎湖村-苗三古道 之旅

2022.12.04
午後 鳳坑家樂徑-金龍脊-桅尾嶺-梅子林-荔枝窩-牛屎湖村-苗三古道 之旅


鹿頸小巴總站 (新壆亭) (新娘潭路) (起) > 雞谷樹下 > (鳳坑家樂徑) 鳳坑家樂徑 (梧桐山段) 觀景台 (89mPD) > 107 山頭 (107mPD) > 鳳坑家樂徑觀景台/百芳園 (雞公崗) > (金龍脊) > 黃竹峒 (123mPD) > 175 山頭 (175mPD) > 五肚嶺 (230mPD) > 減龍嶺 (262mPD) > (烏蛟騰郊遊徑) 桅尾嶺 (三角網測站/山火瞭望台/烏蛟騰郊遊徑觀景台) (300mPD) > (媽騰古道) > 亞媽笏 > (荔谷古道) 分水凹 > 珠門田 > 梅子林 > 荔枝窩 (村落/慶春約七村廣場) > 荔枝窩自然步道 > 小灘 > 山尾坳 > 三椏村 > 三椏公廁 > 牛屎湖坳 (牛屎湖山腰) (97mPD) > 牛屎湖村 > (原路折返) 三椏公廁 > (苗三古道) 紅石地貎觀賞區 > 三椏涌 > 下苗田 > 上苗田 > 九担租 > 烏蛟騰新屋下 > 烏蛟騰巴士總站 (烏蛟騰路) > 烏蛟騰小巴總站 (祠心路) (終)

出發時間:1:38pm
天氣:部分時間有陽光 吹偏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20-24°C (天文台) / 18-30°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20.06km (796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沒有浮沙路 沒有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有村狗 (三椏村)

--
行程概況:
鹿頸小巴總站 >--(時長 24min,路長 1.50km,攀升 90m)--> 鳳坑家樂徑 (梧桐山段) 觀景台 >--(時長 9min,路長 0.68km,攀升 32m)-->
雞公崗 >--(時長 58min,路長 2.51km,攀升 283m)--> 桅尾嶺 >--(時長 34min,路長 2.75km,攀升 45m)-->
梅子林 >--(時長 20min,路長 1.40km,攀升 9m)--> 荔枝窩 >--(時長 24min,路長 2.03km,攀升 39m)-->
三椏公廁 >--(時長 24min,路長 1.48km,攀升 94m)--> 牛屎湖村 >--(時長 20min,路長 1.41km,攀升 69m)-->
牛屎湖村 >--(時長 1hr 7min,路長 5.75km,攀升 132m)--> 烏蛟騰小巴總站

-
是天繼續是周日探秘閒遊的日子,想了一想,原來已有將近一年未有到沙頭角訪慶春約一帶,不如趁大好天色一訪那邊看看近況吧,再想一想,原來鳳坑附近也有一些未走過的路,不如就趁是天一次過參觀一下。
先沿鳳坑家樂徑走訪兩個觀景台賞景,之後接上金龍脊走至減龍嶺,過桅尾嶺後去梅子林村參觀一下,再下降荔枝窩兼過三椏,趁還未日落,兼深訪牛屎湖廢村,最後在暮中走沿苗三古道返抵烏蛟騰作結,行程拾回不少有趣回憶。

前往鹿頸之 56K 小巴向來班次疏落,長時間輪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不過是次相對好運,一時二到達小巴總站,一時四便能登車,終在將近一時八抵達鹿頸,未至於「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
下車後隨即沿新娘潭路前走並接入雞谷樹下,沿途居然見到三輛旅遊巴士駛至,旅客下車,細看原來是一個本地酒店自助餐團,吃飽後來鹿頸消磨時間,而「發記士多」亦在營業,食客也不少,不過士多其實曾在兩年前轉手。
沿海岸路走數分鐘,途中見到有兩人下海捕漁,相信是附近村民,皆因此處必須持有相關許可方能下水,再前走便來到分岔路口,昔日多次行走皆靠左路登上一小山崗再下降鳳坑村,是次則來點新意,試走一下鳳坑家樂徑。

一般來說,家樂徑距離短兼難度較低,不過大多數也是走在樹林中,吸引力欠奉,但原來鳳坑家樂徑與其他家樂徑有點不一樣,景觀開揚,先沿徑上走一段,來到分岔路口,右轉登上 89 山頭,便是首個觀景台。
此觀景台名為鳳坑家樂徑 (梧桐山段) 觀景台,名字實在有點奇怪,皆因梧桐山位處對岸之深圳,怎說也不可能稱此徑為「梧桐山段」吧,有胡亂命名之感,但若不理會名字,其實風光甚為壯觀,能直視一整個沙頭角海及兩岸之景色,吸引力甚高又容易到達,可謂 C/P 值爆燈之地。

逗留一會後離開,返抵分岔路口再沿徑前走,沿途見到兩群遊人,不久後留意到附近有一個 107 山頭,便順道參觀一下,不過山頂全是林木,沒景可賞。
反而折返家樂徑後來到之「百芳園」則甚具特色,不單止內有鳳坑家樂徑觀景台,能從另一角度觀賞一整個鹿頸的魚塘與鄉郊,種植場內更有大量狗尾草,震憾程度與大帽山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實在不惑為何吸引不了喜歡打卡的本地人來蜂擁參觀。

之後離開家樂徑,接入小徑,此乃金龍脊之始,先登上黃竹峒,沿途林木較密,而且斜度也不少,絕非明顯小徑之級數,行走速度亦不能快,之後再過三戙斜,乃三個小山。
記得我曾在兩年半前走訪過金龍脊大半段,當時是玩小徑由谷埔直剷上白梨山及聚門嶺接 175 山頭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874362365993180),亦因此當時略過了位處大牛湖附近之雞谷樹界石,直至是次方有機會造訪。
雞谷樹界石上刻有一些文字,來源未詳,但根據介子在《東北區域面面觀》第二篇之描述:「從『減龍頭』步至界石約需二十分鐘;自界石步至雞谷崗又約需二十分鐘。過雞谷崗後,山徑即引接『黃坭湖』側大坭路。」可見此界石所在位置應為金龍脊之中段,不過以是天情況來看,由雞谷崗 (百芳園) 走至此的確僅用了十八分鐘,但由界石續走至減龍頭則用了近三十分鐘,相信林木茂密是需時較久之主因吧。

續沿走過的金龍脊前行,一路上走至五肚嶺後始見開揚,接著再過減龍頭,最尾數分鐘路經分岔路口,左轉為五肚脊,此時開始路徑突然變得寬闊,據知是村民為拜山而開闢的。
尾段穿過竹林,再接回烏蛟騰郊遊徑,然後再上走至桅尾嶺山頂,到達時為三時五,山頂設有三角網測站及山火瞭望台,另一邊則有烏蛟騰郊遊徑觀景台,屈指一數,原來也將近兩年未有到過此處了,不知是否最近砍過木,感覺景觀稍為開揚了,能賞到船灣群山,整體尚算不錯。

之後下降一小段接上媽騰古道,再沿路走近半小時方抵達梅子林,沿途見到大量遊人,其中更有疑似參加完是天「中國移動登山節」後再過來行山的遊人。
來到梅子林,事隔僅一年,居然耳目一新,改頭換面程度是我從未有想像過的,而且是次之特色更不止是藝術品,而是破屋重建,除了日系木屋外,更有真正以混凝土建造之兩層高全新小型屋宇,而且更附設廁所,可謂大變天。
事實上,梅子林算是近年我見過曾荒廢之村落中復村進度最積極的一個,想起由復電、故事館、藝術計劃至今時今日的「森林村落」永續鄉村計劃,復村進度大大提速,在先天地理位置限制及可達度問題未能解決之下仍有如此進度,可謂出乎意料之外,可謂創造無限奇蹟的例子。
是天在村細賞一下,不見有任何人在內,看來仍未有人長住於此,接著便一試從未走過之柏油路直降荔枝窩,原來此路相比蛤塘下降荔枝窩一段更為寬闊,看似是刻意修建過,能讓工料可沿此搬上去。

下抵荔枝窩,雖然已是四時七,按昔日經驗遊人甚至村民理應已走得七七八八,不過是天居然到出奇熱鬧,甚至不少士多仍未關門,了解一下後方知原來是為「家在窩中農樂節」之大日子,難怪見到慶春約七村廣場搭起了大規模的攤檔。
在荔枝窩村中快速走訪一下,經過見到不少舊屋也改頭換面,對比五年半前曾在此逗留四日三夜,初次深度接觸荔枝窩村的時候,彷彿已是兩個模樣了,甚至已經開始試辦民宿,不過也可理解,荔枝窩既是昔日慶春約規模最大之村落,又靠近海邊,地理位置佔優,難怪成為復村之首。
下抵廣場,見到仍有不少人未走,但我因尚有地方要去,只好先行離去,沿柏油路走經已完全荒廢之小灘,來到三椏村,走經合益蜂場一帶,雖有兩頭村狗在路邊,但因此時方為五時一,還未有天黑跡象,因此沒有吠。

來到三椏公廁,是時候踏上前往西流江之行山徑,先拾級登上牛屎湖坳,再下降至牛屎湖村,沿途可見到三椏村及吊燈籠全景,以至深圳及其背後之群山,能見到高至一個極點。
走約廿分鐘便來到已荒廢之牛屎湖村,此時已為五時五,按照原定計劃的話,尚有十分鐘時間可參觀廢村,接下來的行程充滿回憶,皆因我曾在 2021 年 4 月中旬一個潮濕的午後靜靜走訪牛屎湖村,並逗留至將近入黑才離去,那次遊歷亦是少數未有撰寫遊記之行程 (因為實在太簡單,兼想放鬆一下)。
牛屎湖村雖已完全荒廢超過半世紀,但相比一年半前,破爛程度日漸加劇,部分當日仍勉強見到輪廓的廢屋,現已完全倒塌,就連「泰山石敢當」石碑也被完全覆蓋。

在村中逗留近十分鐘,拾回昔日回憶後,便準時在五時七起行回程,以便趕及七時三開出的 20R 小巴回到大埔墟,先沿行山徑原路折返至三椏公廁,全程沒見到野豬,不知是可喜抑或可悲。
來到三椏公廁,居然見到一行十餘人的遊人走經,難怪合益蜂場之村狗狂吠,此時天色漸暗,需亮起頭燈,沿苗三古道回程,難得能見到暮中之三椏村,亦令我憶起一年半前之秘行。
沿苗三古道前走,經過紅石地貎觀賞區不久便擺脫了一行十多人那群遊人,不用擔心要與之爭小巴,之後沿古道走經下苗田、上苗田再接回犁三古道口,並經九担租來到烏蛟騰,沿途完全未見遊人。
入夜後避免走進烏蛟騰新屋下村落範圍,於是先沿徑走至巴士總站,再沿車路走至小巴總站,這樣繞路是最安全的,抵達時剛好是七時正,原來由牛屎湖村返抵烏蛟騰僅需 1 小時 25 分鐘,預個半小時其實勉強也足夠。

小巴總站居然不見任何候車人士,大概可能正值十二月初日落時間較早 (全年最早日落已過),遊人皆趕得及 18:45 的尾班 275R 巴士離開,才不用輪候變數較大的小巴。
是天 20R 小巴遲到了近五分鐘,再等司機進餐後才開車,較預定開出時間遲達十分鐘,終在八時正方抵達大埔墟站,隨即再去晚膳,結束是天收穫出乎意料之外的一次東北行程!

-- 行程相簿請瀏覽:

2022.12.03 麥理浩徑段三四五 (北潭凹至大埔公路) 之旅

2022.12.03
麥理浩徑段三四五 (北潭凹至大埔公路) 之旅


北潭凹 (北潭路) (起) > 牛耳石山腰 (411mPD) > 嶂上 > 畫眉山腰 (340mPD) > 榕北坳 > 雷打石腰 (272mPD) > 石坑坳 > 雞公山 (399mPD) > 企嶺下 (水浪窩) (西沙路) > 企嶺下林道 > 竹洋路 > 馬鞍坳 (553mPD) > 彎曲山腰 > 昂平 > 茅坪坳 > 打瀉油坳 (469mPD) > 尖尾峰腰 > 基維爾營地 (431mPD) > 大老山腰 > 扎山道觀景台 (470mPD) > 吊草岩 (沙田坳道) > 沙田坳 > 雞胸山腰 (416mPD) > 獅雉坳 > 加特坳 > 九龍坳 > 鐵路坳 > 筆架山觀景台 > 筆架山 (三角網測站/雷達站/發射站) (450mPD) > 龍欣道 > 楊梅坳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 石梨貝水塘巴士站 (大埔公路) (終)

出發時間:11:40am
天氣:大致多雲 短暫時間有陽光 吹偏北風二至三級,氣溫介乎 16-21°C (天文台) / 16-23°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6.5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34.22km (2041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小量浮沙路 小量碎石路 沒有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無需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
行程概況:
北潭凹 >--(時長 2hr 16min,路長 9.29km,攀升 675m)--> 水浪窩 >--(時長 1hr,路長 4.82km,攀升 543m)-->
馬鞍坳 >--(時長 1hr 40min,路長 8.15km,攀升 347m)--> 基維爾營地 >--(時長 42min,路長 3.74km,攀升 137m)-->
沙田坳 >--(時長 1hr 37min,路長 7.57km,攀升 332m)--> 大埔公路

-
踏進每年最終回之十二月,往年除了是一年一度的樂善盃舉辦之時,亦是我慣常行走一尖三咀過西灣的月份,可惜前者因疫情影響而第三度取消,後者則因前數天連日下雨後路況尚未回復理想而作罷。
回想一下是年十一月再次投入超長途行山與越野跑,算是一大創舉,不過在過去兩次超逾 50km 之行程當中,皆感受到最後三分之一段開始稍有撞牆感,相信是肌力控制不完善,倒不如趁是天好天去操一下山吧。
記得我曾在 2018-2019 年期間多次操練大小雙坳,事隔四年,雖然當下日程暫不容許操練至夜深,未能再戰大雙坳,倒不如簡單一點來一轉麥徑段三、四、五,個人認為也算是麥徑難度最高的一部分。

因應已有近一年未試過一大早於西貢出發遠足,為準備月中的一尖三咀過四灣行程,是時候計劃一下去北潭凹起行之排程,想了一想,新城市廣場麥當勞近月重新開張,倒不如先乘車至沙田市中心一試新店吃個早餐,再乘車至北潭凹吧。
是次出發前刻意磅一下行裝初始總重量,是 7.2kg,十一時八方抵達北潭凹,隨即踏上麥徑段三,一開始迎來全段麥三最吃力的牛耳石山,沿數之不盡的石級及泥級上走,約廿分鐘後終上抵最高點,沿途見零星遊人。
是天天色良好,在牛耳石山已感受到極高清的景觀,之後沿路下降至嶂上,部份位處林中之路段果然尚未乾透,其實也是可預計的,畢竟過去四天雖然無雨,但陽光不多。
下抵嶂上已是十二時五,遠見士多有在營業,但時間關係未有一訪,續沿麥三上走至畫眉山腰,再下降榕北坳,沿途見不少行及操山友,之後再上走至雷打石腰並下降石坑坳,此段則相對較清靜。

一時一來到石坑坳,並開始上登麥三最後一峰之雞公山,或因天氣清涼,上走起來完全沒有炎夏那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意想不到居然用了廿分鐘便上抵雞公山山頂,並超前了不少遊人。
沒逗留下隨即下降至水浪窩,沿途遊人也不多,此段則難以有加快之空間,是天也用了將近半小時才下抵水浪窩,亦即全程麥三用了 2 小時 16 分鐘,固然不是最快速度,但考慮到偏重裝,也算可接受了。
此時約為一時十一,不知是否燒烤熱潮已過,是天這般清涼的日子居然不見有遊人來此燒烤,算是意料之外,去購買能量飲品並添水補給後,便橫過西沙路並踏上麥徑段四。

沿麥徑段四泥徑走一小段,不久便接上柏油林道,此時剛巧有一操山友以類似步速上走,因此我也趁機跟一下,沿途經過水浪窩營地也見有遊人露營,後接上竹洋路並上走至近木棉山後再快速下降並接上泥徑。
是天多了路段小跑,因此不到半小時已到達上登馬鞍坳之路口位置,接著沿泥徑上走,算是麥四最吃力的一段,頭尾段不停上走,中段則稍為放緩,來到馬鞍坳時居然有驚喜,原來此時才是三時一,亦即一小時內由水浪窩上走至馬鞍坳,印象中已很久未試過這速度了。

及後沿山脊線走著,來到彎曲山,乃麥四全段景觀最優美之處,記得四年前操山我是主力追求時間,真的會刻意省略拍攝時間,不過現在我已對時間沒那麼執著,反而會安排適當的視覺享受,是天天色如此優美,當然在彎曲山山脊停留近十分鐘慢慢拍攝全景吧。
之後再下降昂平,因彎曲山已細賞風景,來到昂平就不逗留了,不過見遊人的確不少,但相對去年同期大概少了一點吧,及後隨即下降至茅坪坳,抵達時已為三時十一。

沿徑上走至打瀉油坳,沿途也見不少遊人,廿二分鐘後來到打瀉油坳,再沿長城古道快速下降至尖尾峰腰,並上走至基維爾營地,經過麥四終點附近見到樂施會特設予虛擬毅行者活動的補給站,位置不在營地中心範圍內,不過奇怪是天一戰毅行的遊人極少,至少我沿途也不見有,反而上周天氣不佳則見一兩隊。
來到麥四終點時為四時九許,亦即麥四全程用了 2 小時 40 分完成,考慮到其中花了 10 分鐘在彎曲山拍照,表現其實與四年前水平無異。

踏上麥徑段五,先沿柏油路下降一段,左接泥徑走至大老山腰,走約 14 分鐘來到分岔路口位置時左轉上山,至大老山戰事遺跡再下降至扎山道觀景台,此時能賞到維港兩岸高清全景。
接著沿沙田坳道快速下降,約五時五許下抵獅子亭,此段明顯稍為放慢了步伐,不過欣賞風景也是是天價值所在,來到沙田坳,固然來個沙田坳專有的浪漫,就是點兩份我至愛的燒賣,再加一支豆漿吧。
邊吃至愛燒賣之時邊聽到旁邊有年輕人大讚此處魚蛋燒賣好吃及抵吃,此點與我想法一樣,但同時對方也批評嶂上的很難吃及不值,雖然論價錢嶂上的產品的確較高,但相信對方應該未有想到嶂上物資運輸成本之高吧,再加上其實嶂上賣點並非魚蛋燒賣,個人認為這比較有點不合適。

約五時十浪漫完畢,天也開始入黑,是時候起行一戰麥五後段,見獅子山郊野公園入口見大量消防、救護車,就心知應該有意外發生,不過走了一小段便見直升機從獅子山離去,相信事件告一段落,不久後亦見大量紀律部隊人員開始下山去。
沿麥五夜行,除了頭段的消防員及在九龍坳涼亭一帶見到遊人之外,全程沒有其他人,可以感受一下清幽之美,對上一次走經麥五近獅子山一帶已是五個月前熱帶氣旋暹芭之時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175216235907770),
事隔五個月,麥五沿途也加設了不少觀景設施,為這一段平平無奇之路添加色彩,而我沿途也不時拍攝夜景,一直走至筆架山山頂時已時六時十,奇怪的是近來筆架山之雷達站頂部工作平台會在晚間亮起照明,在山下也極為顯眼,明明昔日很少見這樣。

之後沿路快步下降楊梅坳,再沿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走至大埔公路,黑夜加上近行程尾聲關係,未有刻意提速,至終點一帶聽到管理站附近傳來狗吠聲,不過狗隻未有出來。
來到大埔公路時已是七時五,已達原定結束行程之時,故此決定於此止步, 34 公里路程 (2040 米攀升) 用了約 7 小時 45 分鐘完成,以操山來計其實不算快,不過也總算尋回當年的熱血感覺。
走至石梨貝水塘巴士站等候巴士期間,如預期般見到涼亭位置有數頭野豬,為此行增添色彩,可惜逗留不久後便離去,之後乘車去沙田市中心晚膳,結束是天有趣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