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1 嶼西群山深度遊 (兼遊響鐘坳脊、根頭坳脊) 之旅

2020.03.01
嶼西群山深度遊 (兼遊響鐘坳脊、根頭坳脊) 之旅


深屈道口 (起) > 觀音山腰 > 羗山 (三角網測站) > 靈會山 > 分水坳 > 大磡森南坳 > 深坑瀝 (煙墩山腰) > 大坪頂 > (響鐘坳荒脊) > 響鐘坳 > 煎魚灣營地 > (原路折返) 響鐘坳 > 煎魚灣 > 根頭坳 > (根頭坳荒脊) > 小屏風頂 (天際斷崖) > 深坑瀝 (煙墩山腰) > 分流頂 > 狗嶺涌、大浪灣引水道 > 宏貝道 > 石壁水塘 (沙咀巴士站) (終)

出發時間:11:54am
天氣:天晴 吹微風一至二級,氣溫介乎 21-27°C (天文台) / 22-42°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8.75KM (1025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大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低;大量手足並用 小量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2036159

-
是天比之前稍早一點醒來,見時間充足,加上陽光普照,便決定繼續去大嶼遊。
是天去了嶼西深度遊,除觀音山、羗山、靈會山、大磡森坳、深坑瀝山腰等大路外,當中的重點是一臨一個月前已計劃要走的兩個荒脊,
就此成為我在嶼西爆林走荒脊的第一次!

九時多起床,整理行裝及吃早餐後已是十時四,慶幸成功不用等下登車,約一小時到達東涌。
事前得知下班 11 及 23 巴士將會同時開出,急步到巴士總站後,才發現 11 巴士人龍長得可怕,即跑去 23 巴士站頭,幸見正常得多,並成功登上即班 23 巴士,
到達深屈道口時已將近十一時十一,隨即踏上鳳徑段五開始行程,經過 2008 年後已封閉的舊羗山郊遊徑入口,發覺樹被斬光了,難道漁記計劃光復舊羗山郊遊徑?

初段沿熟悉的鳳五走經觀音山、羗山及靈會山,沿途人流甚多,雖不至水泄不通,但相比昔日的星期天明顯多人了不少,更不乏非行山愛好之人前來。
因是為連續第三天登山,疲累感尚未全散,因此步速稍為放緩,到達觀音山山腰時為十二時二,到達羗山山頂時為十二時八,再過到靈會山時已為一時四,
此時就在靈會山上遇到四五個男人,聽到他們說環保團體阻住政府開發土地,
雖則存心追求發展並非一罪,但畢竟他們前來郊野公園登山時卻滿腦著想要發現鄉郊,這話難免有點太難聽了吧。

是天初時鳳凰山山頂一帶尚帶點霧,但當在靈會山賞著景時,竟看到霧已全散,而且更見大東山顯露在鳳凰山後,這景象並非常常能遇見的。
沿鳳徑下降至分水坳,始離開鳳五,續沿鳳七替代路段續走經大磡森坳來到深坑瀝山腰,
此段開始人流亦瞬間減少,到達深坑瀝山腰時更只剩下我,而此時已為一時十一,隨即進入是天行程的重頭戲 — 走荒脊。

第一道要走的荒脊,是由深坑瀝至響鐘坳的一道山脊,這山脊為前輩大哥鴻在年前初探的,近日再經前輩緯兄複走,得知狀況良好,
事實上,此路線極不清晰,部分路段更加無法察見前人走過的痕跡,幸而幾乎全程都是矮草及蕨類植物為主,能輕易踏在其上走過,
故此即使這隱徑鮮為人知,亦人跡罕至,但亦能輕鬆走在其上。
山脊的入口就已經十分隱蔽,走進去約一分鐘,便需左轉,再沿山脊一直走著,重複小上小落數次,到達最南面的一個脊位時右轉纋緩下降。

我向來喜歡嶼西的美景,其實在我平日走鳳七替代路線時,已發現對面有一山脊線十分顯朖,亦深信走在其上能下降至響鐘坳附近,但就一直未見有前輩討論。
是次經緯兄之指示,終放膽一試,發現山脊斜度不高,因此踏草而下也不會太困難,沿途有一些以兩色繩索繫著的標記,但部分已掉失,
因此最重要的反而是憑基礎山藝知識及方向感,朝山脊沿路而下。
沿途風光優美,能直觀一整個嶼西,而正面則是對著山下的煎魚灣營地下降,感覺十分有趣。

一直走著,步速緩慢,弄了超過一小時方下降抵電線桿,再駁回鳳徑段七,對面便正正是煎魚灣營地之入口,走完荒脊,當然少不免進去參觀一下兼回望山脊吧。
是天營地只有一群人在露營,而目測當時他們已準備收拾離開,而最入邊的營位可直視到剛走過來的一整個山脊,當然得拍照一番吧。
聞說十多年前這山脊上是光秃的,近年或因漁記大舉植林,才至現時野草偏山頭之景,但其實這個位置這麼當風,能種植的品種也有所限的。

離開煎魚灣營地時已為三時八,沿鳳七逆走經煎魚灣至根頭坳,約用了近廿分鐘,沿途見到零星遊人。
途經煎魚灣時見到雞翼角,令我憶起去年八月中旬一次偶然遇上的潮退,令我能橫過連島沙洲一吃雞翼角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308791692550253),唯是天則未有遇上潮退,固然也無法看到沙堤的模樣了。
到達根頭坳,過了 L066 再走一會後,便能見到右方有一隱閉入口,繫上了數款膠帶,這便是登上小屏風頂的路線之一。
登上小屏風頂取線現時有二,一是這次選走的,入口在根頭坳,另一則為大哥鴻探出之路,入口於 L067 附近,兩路皆於過小屏風頂後匯合,並上抵深坑瀝。

是天選走的此脊,路況也不算太差,目測應持續有零星遊人選走,以至路並沒完全隱沒在大自然中。
沿脊上走,初段純粹斜度稍高,但不至於需手足並用,過了一開揚的巨石位置後有一段稍稍放緩,後開始走進灌木林中,
但臨到達小屏風頂時的一段則為全段最陡峭,需手足並用往上攀,踏腳位充足,唯需注意免被灌林纏擾。

小屏風的非正式別名為天際斷崖,其位處煎魚灣以東之一山坡,突兀挺立,儼如小型的屏風山,
是次取道則未有正攀小屏風亦未能在其下直視,而由前輩新開的線方可在崖底一仰其中。
過小屏風頂後斜度放緩,與新線匯合後路線更見清晰,此時已完成了三分之二路程了,
一直上走不久,便能抵達深坑瀝以西的一道崖頂,此時亦開始能再次看見鳳七的替代路線,代表荒脊行程已將近尾聲。
由此返回主徑的路不太清晰,沿途數有分支,是次我也走離了原定路線,而跟隨了另一以橙色絲帶標示的隱路,幸而終究也是駁回主徑。

返回見鳳七替代路線時已為五時三,距離入黑尚有約個半小時,決定不往大澳走了,還是返回石壁較為輕鬆。
沿碎石路下降,經分流頂後駁回鳳七主徑,再上走至狗嶺涌、大浪灣引水道,沿途尚見零星遊人 (更有一群人正前往分流方向走,不知他們是心裡有數要夜行過二澳嗎?),
一直走至石壁時已為六時十一,疏洗一下後便去乘車,約一分鐘左右便登上了 11 巴士,結束是周日嶼西有趣之行。
是天從大嶼回程簡直是無敵地暢通,行駛速度飛快,以至從石壁起計僅用了一小時八分鐘便回去了,這個用時十分難得,該好好地紀錄一下啊!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