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大嶼東北群峰連攻 (老虎頭-榴花峒-大輋峒-犁壁山-大山-大陰頂-花瓶頂) 之旅

2020.03.16
大嶼東北群峰連攻 (老虎頭-榴花峒-大輋峒-犁壁山-大山-大陰頂-花瓶頂) 之旅


愉景廣場總站 (起) > 愉景山道 > 寶峰徑 > 寶峰寶琳閣 > 愉景灣眺望台 > 老虎頭 (三角網測站/觀景台) > 榴花峒 > 二白坳 > 大輋峒 (微波中繼站/障礙物燈標/直升機坪) > 大輋峒 (三角網測站) > 三白坳 > 犁壁山 (三角網測站) > 四白坳 > 大山 (三角網測站) > 147M (三角網測站) > 昂船凹 (竹篙灣公路) > 大陰頂 (三角網測站) > 花瓶頂 (三角網測站/障礙物燈標) > 花瓶石 > 花瓶村 > 花瓶一號碼頭 > 草灣 > 草灣碼頭 > 二轉橫山徑 (經涼亭) > 大轉山坡 (汲水門大橋橋底) > 斜坡維修通道 > 青馬收費廣場 (青洲仔) (終)

出發時間:12:26pm
天氣:天晴 吹東風三至六級,氣溫介乎 20-23°C (天文台) / 20-34°C (溫度計)
負重:平均 7.0kg
路線長度 (總攀升):17.86KM (1389M)
路線整體描述:大量瀝青混凝土鋪面路 大量堅實泥徑 大量石砌路 大量浮沙路 大量碎石路 小量密林 樹蔭遮蔽度高;小量手足並用 無需攀爬;未發現野狗及村狗
行程軌跡:https://ridewithgps.com/routes/32134519

-
難得能在周一遇上好天氣,安排走了趟久違了的大嶼東北群峰,對上一次走相近路線,已為 2017 年的聖誕假期了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525295747566522)。
是天行程自覺極為豐富,心情大好,於是決定一改慣例,先列出重點,再撰寫詳細遊記。

1) 愉景灣登老虎頭,輕鬆速度僅需一小時,相比由東涌及梅窩 (經老虎頭郊遊徑) 實在快多了。
2) 老虎頭山頂人流不少,離開後回望時亦見一大群人正從愉景灣方向登上老虎頭,但之後的一連串山峰則靜得近乎見不到遊人。
3) 是天風勢很大,特別是在榴花峒山頂開始,至大輋峒,及在大陰頂、花瓶頂,感覺持續風速達六級強風。
4) 終於補上了對上之行沒有攻頂的榴花峒頂及犁壁山頂,但上走犁壁山頂的三角網測站需要爆林,因近頂處有大量人工密林,部分更帶刺,感覺不輕鬆。
5) 從大山下降昂船凹一段相比兩年半前之行寬闊了很多,近乎沒難度可言,因此從大山下降至竹篙灣公路橋底能於廿分鐘內完成。
6) 從昂船凹上走大陰頂有兩路,沿斜坡維修梯級上到近頂後,左轉為上次選徑,斜度甚高亦需用手借力,是次右轉續上柏油級至頂方接泥徑,斜度較低,相對好走得多。
7) 從花瓶頂下降至花瓶村 (經花瓶石) 的山徑十分寬闊,寬得有如麥徑,實在有條件作為郊遊徑。
8) 從花瓶村至大轉沿途都沒遇上惡狗,亦沒有見到任何村民。
9) 從大轉返回青馬收費廣場需上走一段斜坡維修通道,但通道有好幾層,其實不必走到最頂層,其實第二層開始也可過 (甚至常有遊人索性走路旁)。
10) 是天一行,共 kill 了七個標,算是遇三角網測站數目較多的一次。

十時九左右出門,想了一想,為確保能在天黑前走畢我想到的地方,決定再次從愉景灣起行,節省一點時間。
先乘港鐵到欣澳站,因應港鐵減班,其實一路也很擔心未能夾班次的,幸而最終能夾到十二時二由欣澳開出之 DB03R 巴士。
初時沒為意原來 DB 系列巴士之總站已於是天一月中旬改往愉景廣場總站,因上次我乘的時候也未改,此乃是天意外發現,而巴士由欣澳至愉景廣場總站全程需十五分鐘。

下車後,看上仰望即能見到是天將要到訪之老虎頭,看似很遠,但其實在此走到頂路程僅長 3KM。
先沿愉景山道一小段,接柏油級捷徑穿上寶峰寶琳閣,左轉進入泥徑,上走十數分鐘到達愉景灣眺望台。
離開愉景灣眺望台,沒像上次一樣浪費時間登上對上之三角網測站小山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601677853261634),而是直接找小徑登上老虎頭,不過登老虎頭徑之入口原來只剩一個 (OSM 地圖上顯示離愉景灣眺望台最遠的一個)。

沿泥徑上走至老虎頭,或因是天天氣好,亦有陣陣涼風,走起來很輕鬆,全段泥徑難度不高,僅有中段及近頂一小段稍斜,與米粉頂下山路況相若,但路程短得多。
從外型上來看,老虎頭的頭部並非三角網測站 (編號 88) 所在地,而是上走繞過壁位之頂部,約位處海拔四百一十米,而三角網測站所在之最高點實為老虎之尾部。
從愉景廣場總站上登至老虎頭三角網測站路程直接,僅需約一小時,到達時約為一時半。
是天老虎頭山頂 (465M) 甚為熱鬧,目測當時也有十餘人,但大部分隨後都是走老虎頭郊遊徑下山至望渡坳,只有極少數遊人取道榴花峒脊下經二白坳到愉景灣。
由於是天天色明,能見度極高,在山上能夠環顧港九及大嶼山全景,因此也忍不住逗留拍照近十五分鐘,方再次起行。

一時九起程,朝榴花峒方向下降一小段,數分鐘後抵達榴花峒山腰,基於上次走這路時沒有上登榴花峒頂,是天決定一攻其頂。
登頂之泥徑斜度略高,泥土鬆散,因此需慎重上走,此時加上因吹強風,需格外留神,約一時十一抵達榴花峒頂 (378M)。
山頂處僅有數顆巨石及一些灌木,不過景觀也算開揚,亦能回望一整個老虎頭,因此也有攻頂之價值。
逗留了約五分鐘後,便沿原路下抵大徑,再續走向二白坳,不過當過了打卡大石位置後,斜度開始急增,加上多浮沙碎石,因此需極慢速下降,必要時動手輔助,
個人認為這段相比米粉頂下山稍難一點,最碼米粉頂下山全程可以正常步速下降及不用動手,但此段我還未敢急降,不過當過了第一關後,難度便有所下降。
將近抵達二白坳時能近距離觀看一整個愉景灣,當中包括是天正午曾乘車經過的愉景灣隧道出口及連接公路,另外亦能看到愉景灣北有地盤在進行,因此亦清晰聽到鑽地響聲。

二白坳有路能下降至愉景灣頤峰,這裡亦為愉景灣隧道貫穿之位置。過二白坳後,便開始上登大輋峒,上走大輋峒的路又是浮沙碎石路,不過未算很難。
將近到頂時,先是見到一系列的微波設備,這裡是民航處北大嶼山的微波中繼站,用以與飛機保持聯繫,訊號亦會傳送至機場控制塔作協同。
除此之外,這裡亦設有一個障礙物燈標 (常稱作導航燈),編號為 8,這也是入夜後能到紅光閃閃的來源之一,
而後方則設有一個直升機坪,及一道柏油梯級直降至深水角牽引配電站,為一理想之撤退路線。
不過,此處幅射水平應該很高,是天作短暫停留,便感有輕微不舒服,建議不要在此停留過久。

離開微波站,再上走三數分鐘便到達大輋峒山頂 (302M),山頂沒設有三角網測站,只有一片草原,有點像到了一個與世隔絕之小天地,
其實在大輋峒的南坡有一個三角網測站,不過是天所見不覺有明顯小徑通往之。
再一直走三數分鐘,會見到一個三角網測站,不過這並非大輋峒的山頂,而根據官方數據,此站名為「三白」(編號:1114.20),而這裡可清楚看到北大嶼山公路。

離開三角網測站,便開始急降至三白坳,路況挺好,相比前段易走。三白坳為大輋峒與犁壁山之間的最低點,此處有一電線桿,右方亦見有隱徑通往三白灣。
續急升至犁壁山近頂位置時為三時三,這裡有一道隔火帶,清楚地將山頂處之人工植林與南麓分隔,而犁壁山的三角網測站則位處於人工密林內,若要到訪則需爆林。
上次走這線時略過了攻犁壁山頂,是次見時間充裕,便決定加插攻頂段,在密林中見到隱蔽之前人痕跡,於是跟著走上去,不過途中有些植物是帶刺的,感覺並不是很好。
花了約七分鐘方上抵山頂 (263M),見到三角網測站 (編號 234) 狀況良好,應該是有專人定期上來維護的。另外見北面有絲帶隱徑下降,估計是通往欣澳食水配水庫。

打卡後,再次爆林下降回主徑,途中被另一道前人痕跡引至比剛才較東的位置下降,斜度稍高,需小心慢走,在隔火帶上最好斜行下降。
回到主徑,便續走向四白坳,下山路段有點斜,不過有人在原路外側開闢了另一道路線,斜度稍為下降。
過四白坳後,再次上走至大山,此段全是走在林中,沒風景可言,不過不一會便能上抵大山山頂 (291M)。
大山山頂景觀極為開揚,能環視一整個港九新界及大嶼山各處,包括最接近的迪士尼樂園,及全港最高之大帽山,而山頂設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21)。
昔日迪士尼樂園每晚皆有煙花匯演時,大山成為了除進場之後的另一個最佳觀賞角度,但從 2018 年起停放煙花後,此玩意已成絕響,
亦有人曾在此拍攝五月天演唱會,唯距離太遠,只能遠見而聽不到歌聲,實在有點失色。
另外,在迪士尼側有三道煙囪的建築,則為竹篙灣發電廠,以超低硫柴油運作 (總發電量 300MW),唯此發電廠僅屬後備性質,正常是不會見到其運作的。

在大山上逗留約六分鐘後,便開始下山,從大山向東北方向下山初段路面寛闊,雖然斜度較高,但土壤堅實,因此能快速向下走,沿途終見到兩名行山人士。
直到見到另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6.01),過後便開始走進林中,
不過此段林徑,相比起兩年多前的十二月那次走,實在變寬闊了一些,因此走上來仍能保持疾速,從大山山頂下降至昂船凹也只消約十五分鐘,此時已為四時三。

過了 HKT 集線器交換站後,再向東南走一會,便見一柏油級,能下抵竹篙灣公路橋下橫過其中,然後再步行上公路對面之小徑,
記得上次在橋底,聽見有樂隊在演練,是天則不見有任何人。
之後再向西北走約三分鐘,便能見到右方有一斜坡維修通道梯級,取其向上走至最高層,便見路一分為二,
上次曾取道左方橫移一小段後之泥徑上登大陰頂,唯斜度較高,需手足並用,是次則不轉左,向右繼登柏油級至最高點,見到左方有一泥徑,
取此道登山斜度較低,無需動手借力,亦走得相當輕鬆,相信此才為正路,沿途亦見有絲帶引路。

約廿分鐘後到達大陰頂,大陰頂山頂 (186M) 上並沒有任何標記,甚至主徑只在近頂略過,上山頂需踏草而過。
但沿主徑再續走約一分鐘,便會見到不遠處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1114.22),於是走數十秒下抵其旁打卡一下。
這裡風光優美,除可回望大山等剛才走過的群峰外,亦能賞到整個陰澳、長索島、深井及青嶼幹線一帶景色,甚為動人。
拍照後續登上花瓶頂,從大陰頂遠向花瓶頂看似很遠,但其實路程僅約 1.5KM,約廿三分鐘便能登上花瓶頂 (273M),此亦為是天最後一峰。
花瓶頂為一我極喜愛之山峰,皆因其為沿青嶼幹線進入大嶼山時第一個看見之山峰,而且晚上乘車時能清楚見到山上紅光閃閃,因此一直對其念念不忘。
細心的讀者便會發覺,我的主頁標題橫額便以黃昏下的花瓶頂景色為背景。
花瓶頂除設有民航處障礙物燈標外,更有一個三角網測站 (編號 233),而且背後則能望見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此亦為大嶼山範圍內最接近市區之一個山峰。
於天色明朗的日子下,花瓶頂亦為觀賞日落的極佳地點,因其北脊有一道柏油級能直抵青馬收費廣場,即使入黑亦無需頭燈也可輕鬆下山,撤退極為容易。

五時四離開花瓶頂,準備去是天下一目的地 — 花瓶石。
花瓶石並非位處花瓶頂山頂一帶,而是其東麓,不過從花瓶頂下降至芯瓶石之泥徑卻是常寬闊,寬闊到一個程度是會令人懷疑其為官方郊遊徑,
亦因路況良好,只消約十六分鐘便下抵位處海拔近一百米之花瓶石 (路長 1.2KM),花瓶石為一在山腰上的巨型柱狀岩石,遠遠看也極為顯眼,但個人誋為看似人像多於花瓶。
與花瓶石拍照後,便續下降,這裡有一分支,有隱徑能下降草灣,而寬闊主徑則能直降花瓶村,臨尾段多浮沙,感覺有點跣。
接回柏油徑是代表即將下抵花瓶村,村的外圍有一道鐵閘,是天所見打開了,走進其內,會見到一些荒廢寮屋及一個沙灘,是天不見有任何人,
而後方的村徑亦被塌樹阻塞,極為頽敗,難以令人想像到其十多年前曾一度成為珀麗灣的私人沙灘和燒烤場 (「藍鯨灣」)。
唯見到離岸最遠之一所寮屋有一個帳篷,另外寮屋牆上亦被刻上了一些加油字句,感覺有點怪異。

參觀花瓶村後,走了一會來到走到花瓶一號碼頭,拍照一下後便回到柏油徑,上走一小段再下降至草灣。
草灣同樣有一些寮屋,但是天所見沒有村民在,而草灣村對開為一沙灘,亦有一個碼頭。
這裡自成一角,寧靜感十足,相信為渡假之極佳勝地,只是現實上來這裡的人不算很多。

離開草灣,便開始登上橫山徑,穿過二轉後山山坡,途中有兩個涼亭,第二個涼亭更是我一度極希望到訪之地,皆因其為乘車進大嶼山時必見到的一個涼亭,
很久以前便一直嚮往,如今終有機會親臨其面前了,也感到很愉快,不過此處位處偏僻,很懷疑此涼亭到底會有多少人在使用呢。
因為時不早,在涼亭逗暫逗留了一會便離開,心想要是每天皆能在此放空一下,這該多好呢!
之後的路段,便是緩緩下降至大轉平台,沿途能近距離賞到汲水門大橋,其於 1997 年啟用,每次看到其也感振奮,也令人不惜感慨時日變遷之迅速。

來到柏油路之末端,穿過一道鐵閘後,便到車路。左轉向上走一小段,便見有一柏油梯級。
從此處起至青馬收費廣場之路程僅餘一公里多,但卻絕非最簡單之一公里,皆因斜坡維修通道有很多層,地圖上沒明確指示,若非事前走過,正常也沒頭緒要上多高。
先說為何要走斜坡維修通道,是因為若走在青嶼幹線路邊的話,會直接經過青嶼幹線行政大樓,或會被人阻止,因此一般來說都是選走沒人看守的斜坡通道。

不過問題來了,斜度通道有很多層,究竟哪一層才是對的?那就只能胡亂一試。
因近乎每一層也被繫上橙色絲帶,細心看不似是行山隊之絲帶,而是政府部門之記號,實感大伏,只好隨心一試第四層,
發現一直走數分鐘後,會來到末端的一道排水道,沒行人路的,因此只好稍為後退,死氣沉沉的下降兩層,
終發現前路可通往一個排水道之平台,那有有小徑可上登天文台氣象站,唯支路多得像迷官一樣,見絲帶以為向上續走會有路,但走了一會覺得不像,
此時亦開始入黑,於是選擇了最安全的做法,沿鐵梯下降回地面,再沿公路之行人路肩前走,
此後的路便很易走,穿過一個沒人看守的保安更亭後,不一會便見收費站及巴士站,
於是再沿行人隧道橫過至東行之巴士站,趕得及乘當班巴士離開,結束是天極有意義之行。

-- 行程相簿請瀏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